把握地方特色提高志书质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10&rec=108&run=13

张可先范新生
地方特色是志书的独特优势,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优秀志书的显著特点。新一轮修志要
使志书质量达到新的高度,发挥志书“存史、资政、教化”的作用,必须在突出地方
特色上狠下功夫。本文结合即墨修志的实践就如何把握地方特色,提高志书质量作一
初步探讨。

一、地方特色是志书的基本特征
即墨历史上八次修志,四次成书;新中国成立后,首轮修志编纂的《即墨县志》
获得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纵观古今的精品志书,无不以鲜明的地方特色
而玉秀于志林。
(一)地方特色是志书的应有之义。地方志以特定的区域为记载范围,以特定的地
情为记述对象。从方志的起源看,一种重要的说法认为志书是从地理书演变而来的,
即墨旧县志开篇均有星相图、山川脉络图等,地理特点非常明显。再从其功用看,志
书通过记一地之山川、物产、风俗,“说地图九州形势、山川所宜、告王以施其事”,
显然,志书如果不能准确反映地方特色,就不能实现“修志为用”。
(二)地方特色乃志书之生命力。志书为资料性著述,如果千志一面,失去地方特
色,内容生硬呆板,缺乏可读性,就会失去读者,从而失去生命力和存在价值。反之,
如果志书特色鲜明,其与资料性相得益彰,熠熠生辉,就使志书有了血肉和灵性,就
会赢得读者,赢得市场,志书也会更有收藏价值,从而更好地实现“存史、资政、教
化”的功用。突出志书的地方特色,志苑才能新葩朵朵,争奇斗艳,生生不息。
(三)地方特色是第二轮修志的着力点。进入二十一世纪,在信息化、全球化、城
市化的大背景下,地方志的撰修面临新的挑战,网络和电视媒体的宣传优势,使地方
特色日益大众化,特色不特,特别是在首一轮修志已对地方特色全面记述的基础上,
如何继承和创新,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地方特色,分层次加以
反映,是摆在修志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也成为新一轮修志工作的着力点。

二、把握地方特色要深入研究地情
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专业特色紧密相连,体现在当地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的方方面面,需要修志者对当地的历史与现状作深入系统的研究,找准优劣长短,全
面记述,突出重点,准确予以把握。
即墨市自2001年启动第二轮修志工作,从保持志书的完整性和方便读志用志的角
度出发,确定采用续修通志的模式,经过几年的打基础工作,《即墨市志》已进入正
式编纂阶段,为加强对地情的把握,采取对编辑人员分配篇目,专题研究,编纂分工
负责的目标责任制。对志书地方特色的内容,总体上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从悠久的历史脉络上把握地方特色。即墨历史悠久,境内发现多处大汶口文
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商、周时即墨属莱夷地。秦时定为县,属齐郡。西汉时面积除含
有古即墨县的东南部外(包括今青岛、崂山),尚包括壮武、皋虞、不其县等地。隋朝
重建即墨县于今址,距今亦有1400年的历史。“古老”是即墨的首要特色,这是从宏
观上首先需要把握和突出的。对此,就要在记述中对见证即墨悠久历史特色的古迹遗
存等加以详述。如首轮修志,在金融篇中,专门记述了几种古币,其中对春秋战国时
期的“即墨刀币”记述尤为精当。新一轮修志,仍要对反映悠久历史特色的新石器时
代的11处大汶口文化遗址、 7处龙山文化遗址,即墨古城、明代的鳌山卫、雄崖所,
汉代的田横五百义士墓、北宋刘若拙墓,国家一级文物北宋金银书《妙法莲花经》等,
均要进行重点记述,以充分反映即墨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以使后人明古瞻
前,登高望远。
(二)从自然环境的变迁中把握地方特色。即墨东临黄海,南濒崂山,山翠海碧,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古称“形胜为东方冠”。东部沿海有183千米海岸线,港湾岛
屿罗布,浅海滩涂广阔,素擅鱼盐之利。西半部属胶莱平原,地肥水美,富产五谷,
高效农业发达。近代青岛崛起于南,即墨偎之项背,素有“青岛后院”之称;烟台勃
兴于北,即墨扼其要衢,则成“胶东咽喉”之势。交通发达,水路古有金口港繁荣一
时,今有女岛、鳌山港成为国家二级开放口岸;胶济、蓝烟铁路纵贯西部,青岛铁路
西站坐落于蓝村镇;航空距青岛流亭国际机场距离仅有15千米;公路有青银高速、济
青高速、青威高速、烟青一级路等高等级公路,使即墨处于青岛的半小时经济圈之内。
优越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极大加快了即墨的城市化进程和融入青岛的步伐,特别是
东部沿海一线,新建滨海公路与青岛市区相连,构成了大青岛的东翼,使即墨发展极
具潜力和特色。这些特色理所当然应是志书反映的重点。
(三)从人文发展上把握地方特色。即墨人类活动的足迹至少可以上溯到4000年前,
2300年前, 即墨大夫刚正不阿, 励精图治,使地方“田野辟,民人给”,被齐威王
“一鸣”而“封之万家”。嗣后,田单破燕、田横入海、王吉立朝、童恢驯虎、蓝田
之才华、王邦直之著述、郭刚正敢内言、李毓昌誓死反贪官等等,这些名垂青史的
人物和脍炙人口的故事为古老的即墨增添了不少光彩。及至近代,即墨又涌现出许许
多多忧国忧民、追求真理的革命先烈,3000多名优秀即墨儿女血洒中华大地,彪炳史
册。即墨民风朴实,创造了风靡过大半个胶东半岛的即墨柳腔,还有即墨老酒香飘四
海,即墨镶边誉满世界,使即墨大放异彩。改革开放以来,即墨的教育科技文化事业
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其中即墨市委宣传部编写录制的《道德组歌》被
中宣部在全国推广。这些特色鲜明的人文、风物均需在志书中加以体现。
(四)从体现改革开放的特色产业上把握地方特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古
老的即墨焕发出勃勃生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果。其特色产业突出表现:一是
市场繁荣。青岛服装城、即墨小商品城、即墨布匹床上用品批发市场、七级生猪批发
市场、蓝村皮鞋城闻名全国,形成了江北最大的市场群。二是崛起了以即发集团为龙
头的针纺织产业基地。涌现出即发、红领、好事中、一诺、亨达等一批名牌企业,以
点带面,带起众多的中小针纺织企业和配套企业。三是园区经济形成规模。山东即墨
经济开发区、即墨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青岛环保产业园、青岛服装工业园等园区建
设,为招商引资工作创建了良好的载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欧美、日本、
韩国、港台的一大批外资企业落户即墨,成为改革开放的亮点。四是旅游业日趋兴旺。
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青岛温泉旅游度假区、鹤山旅游风景区、华山国际高尔夫球
场和马山石林、灵山、即墨古县衙等一批新老景区(点)各具风姿,日臻完善,旅游业
已成为繁荣地方经济的朝阳产业。上述这些新兴产业,是即墨改革开放的新亮点,进
行重点记述,可突出反映出即墨的地方和时代特色。

三、在继承和创新中彰显地方特色
地方特色贯穿志书的始终,体现于各个篇章节目之中。因此在志书编纂中要在坚
持志书基本体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志书的特点,在继承和创新中全方位、多角度地
把志书的地方特色凸显出来。
(一)在总体设计上适度加大人文部分的记述比例。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修志观为
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适度增加古今有特色的人文部分记述比重,如即墨市在本次修
志中除单设人物篇外,还单设文化、精神文明、文物古迹、风俗宗教、方言等篇,不
仅从宏观上撮要述概,还着力从微观上记述,当详则详,当细则细,充实丰满,使人
文特色更加鲜明。借鉴古县志艺文突出、可读性强的优点,努力避免新编志书经济部
类过大、可读性差的弊端。
(二)在篇目设置上对特色部分升级升格、排序靠前。对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地
方特色单独设篇。如即墨在这次修志的篇目设置中,将专业批发市场、民营经济等内
容独立设篇,升级升格。对部分在省、青岛市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特色,单独设章、
设节。对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发展比较迅速,影响比较大,形成一定规模的事业增
设或升格为篇或章,如增设旅游篇,将畜牧业及林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各自增设为篇,
在工业篇中增设工业园区章。在同一事业中比较突出的行业,排序列前,优先反映。
(三)灵活运用志体,增设典型条目或专题。为突出地方特色,对难以按事业科学
分类,难以按篇章节目体反映的特色内容增设典型条目或专题,使用条目体进行排列
记述,以有利于反映地方特色为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把篇章节目体和条目体有机的结
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点。如《即墨教育志》,其学校布局调整、素质教育均采用专
题的形式进行反映,突出了新形势下的地方特色,非常必要。
(四)增加图照比例,图文并茂反映特色。为充分反映地方特色,可根据志书需要,
精心选配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资料,灵活设计、精心编排,以期达到形象直观、图
文并茂的效果。如上轮修志的田横岛照片,只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岛,而今经过省三联
投资3亿元的开发建设, 已今非昔比,反差非常明显。另外,对即墨方言、即墨柳腔
等难以用文字反映的可通过录音、光盘等声像形式,声情并茂加以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