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吏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9&A=2&rec=4&run=13

鲍叔牙

鲍叔牙(生卒不详),鲁国平阳(今新泰市汶南镇鲍庄)人。春秋著名贤臣。
鲍叔牙从小就通诗书,知礼仪,会驾车射箭,在当时很有名气。他和颍上 (今安
徽颍上县) 人管仲是很要好的朋友。年轻时,他俩一道去南阳经商。尽管资本多是鲍
叔牙的,可每次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鲍叔牙从不计较。人
们背地里议论说,管仲贪财,不讲友谊。鲍叔牙多方替管仲解释,说管仲不是不讲友
谊,只贪图钱财,他这样做是因为家境贫困,要赡养老母,这是我情愿的。这便是人
们广为称道的“管鲍分金”的故事。管仲曾三次当兵参加战斗,但三次都从阵地上逃
跑回来,因此人们讥笑他,说管仲是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没有勇敢牺牲精神。鲍叔牙
听到这些讥笑,就向人们解释说,管仲并不是贪生怕死的人,只是因家有老母,全靠
他一人供养,不得不那样做。管仲也多次想为鲍叔牙办些好事,不过不仅没办成,反
而造成许多困难,帮了倒忙。当时人们都认为管仲没有本领,只有鲍叔牙不这样认为,
他深知自己的朋友是个本领非凡的人,事情没办成,只是机会没有成熟罢了。因此,
在长期的交往中,两个结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成为莫逆之交。
后来,鲍叔牙做了齐僖公三子小白的师傅,管仲、召忽做了僖公二子纠的师傅。
一双好友,给两个公子为师,成为美谈。公元前698年,齐僖公去世,其长子诸即位,
即齐襄公。齐襄公荒淫残暴,国家被他弄得一团槽。具有政治远见的鲍叔牙和管仲都
觉察齐国将会发生大乱,所以他们各为其主想方设法寻找出路。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君
的女儿,故管仲和召忽保护纠逃避到鲁国。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君的女儿,卫离齐太
远,鲍叔牙便同小白出奔莒国。鲍叔牙、管仲虽各保公子出奔在外,但眼睛始终盯在
齐国国内,静观事态变化,伺机行动。
齐襄公十二年(前686) ,齐国内乱终于发生。齐襄公的堂弟公孙无知勾结大夫闯
入宫中,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时隔一年,齐国贵族又杀死公孙无知,一时齐国无
君,一片混乱。
两个逃亡在外的齐国公子,一见时机成熟,都想急忙设法回国,夺取君位。按长
幼顺序,公子纠为长,继承君位似顺理成章。但齐国正卿高亻奚自幼和小白相好,希
望小白能成为国君。于是同另一大夫国氏串通,暗中派人去莒国请小白回国继位。鲍
叔牙和小白仔细分析了国内形势后,向莒国借了兵车,日夜兼程回国。鲁庄公知道齐
国无君后,也万分焦急,立即派兵车护送公子纠回国。后来发现小白已先行出发,便
派管仲率众到莒国通往齐国的路上截击。管仲率领人马,不分昼夜赶到目的地埋伏起
来。不久,就发现小白的大部人马赶到了,管仲等小白车马走近,操起弓箭,对准小
白射去,小白应声倒下。管仲见小白已射死,就派人给鲁庄公回报。鲁庄公放心了,
护送公子纠慢慢向齐国进发。其实公子小白没有死,管仲一箭只射中他的铜制带钩,
小白只不过是急中生智装死躺下欺骗管仲罢了。途中的这一事件,使小白和鲍叔牙更
加警惕,将小白装在(无) 凉车(一种封密严而又有通风设备的卧车,后世亦作为丧车
的专名) 中,飞速向齐国进发。来到临淄时,鲍叔牙先进城内游说齐国大夫,再加上
齐国正卿高氏和大夫国氏作内应,小白顺利地进城登上君位,这就是后来成为“五霸”
之一的齐桓公。
齐桓公继位后,不忘鲍叔牙的大功,准备让他担任相国。鲍叔牙诚恳地对齐桓公
说:“我有幸跟随着您,您终于立为国君。国君的尊贵,我无法再使其增高,您如果
想治理齐国,任用高亻奚和我就够了,如果想建立霸业,非请管仲不可。”齐桓公惊
讶地反问:“你不知道管仲是我的仇人吗? ”鲍叔牙说:“客观地说,管仲是天下的
奇才。他英明盖世,才能超众。”齐桓公又问鲍叔牙:“管仲的才能比你如何? ”鲍
叔牙沉静地指出:“管仲有五点比我强:宽以从政,惠以爱民;治理江山,权术安稳;
取信于民,深得民心;制订礼仪,风化天下;整治军队,勇敢善战。”齐桓公因管仲
曾射他一箭,对管仲很有成见。鲍叔牙再三劝谏齐桓公释掉旧怨,化仇为友,并说:
“当时管仲射您,是公子纠命令他干的,现在如果赦免其罪而委以重任,他一定会像
效忠公子纠那样为您效忠。”在鲍叔牙的再三劝说下,齐桓公终于同意了,虚相位而
待管仲。
管仲与公子纠认为小白已死,无人再争夺君位,便不急于赶路,6天后才到齐国,
一到齐国才知道齐国已有新君,而国君正是小白。鲁庄公听到后,当即派兵伐齐,企
图借外力恢复公子纠的君位。齐桓公率军在乾时大败鲁军。齐军乘胜追击,一直进入
鲁国境内,鲍叔牙当即向鲁国提出要求:处死公子纠,交出管仲,否则齐军将围困鲁
国。在齐国的压力下,鲁国只好杀死公子纠,将管仲装入囚车送回齐国。管仲知道鲍
叔牙的用意,在回齐国的路上,生怕鲁庄公改变主意,为了让役夫赶路尽快离开鲁境,
便心生一计,教役夫唱歌给他们解除疲劳。役夫边走边唱,越唱走得越快。本来两天
的路程,结果提前半天赶到了。当鲁庄公省悟,派人追赶时,管仲已进入齐境了。
鲍叔牙早就等候在齐国边境堂阜(在今蒙阴县西北)。见到管仲,马上命令打开囚
车,去掉刑具,让管仲沐浴更衣,并急忙赶回临淄,向齐桓公报告。鲍叔牙建议,齐
桓公选择吉详的日子,以非常隆重的礼节,亲自迎接管仲,拜管仲为相,主持齐政。
鲍叔牙心甘情愿地做管仲的助手。管仲为相后,根据当时形势,依据齐桓公的想法,
提出“尊王攘夷” 的口号, 对齐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齐国很快强盛起来。齐桓公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了春秋第一位霸主,这不能不说是鲍叔牙荐贤的结果。
管仲对鲍叔牙非常感激,他说:“吾始困时,尝与鲍叔牙贾,分财利多自与,鲍
叔牙不以我为私,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牙不以我为愚,知时有
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遵时也。吾尝三战三走,
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
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史
记》卷六十二《管婴列传》)
后来管仲病危,齐桓公去看望管仲,并征求他的意见:“万一你病重不起,我想
任用鲍叔牙为相,可不可以? ”管仲表示:鲍叔牙品德确实高尚,但不适宜为相,并
推荐了别人。鲍叔牙知道后,不仅不计较,反而高兴地说:“我原来之所以推荐管仲,
就是因为他是不徇私情,忠心耿耿的人啊!”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少鲍叔能知人也。”(《管婴列传》)。几千年来,鲍叔
牙为了国家知人荐贤的高风亮节,一直深受称道。

疏广疏受

疏广(? -前45),字仲翁,祖籍东海兰陵人。其曾祖迁于泰山郡钜平(今宁阳县西
部)。西汉名臣。
疏广少时好学,习惯用读、记、背、研的学习方法巩固知识,拓宽知识面,精于
研究《论语》、《春秋》。乐于创办私学,治学严谨,注重学生的德学兼优。本始元
年初,宣帝征其为博士郎、太中大夫。地节三年(前66)封疏广为太子太傅。
疏受(?-前48),字公子,是疏广兄弟的长子。疏受少时跟其父和叔疏广学儒家精
典,对孔子少时演礼的事特别崇拜,常效孔子演礼,至精至勤,为人恭谨。疏受才思
敏捷,言辞逻理缜密,且善演讲。天子每朝,都让其进见与天子群臣策对应答。他成
为太子的师傅后,孜孜不倦,因人施教。太子12岁能通《论语》、《诗经》,精《礼》、
《尚书》等,教绩垂史。刘询封他为太子家令。
疏广、疏受在中国历史上称为“宁邑二疏”。初元元年(前48)刘爽继位,成为汉
元帝,疏广总结历史上的为臣之道,认为见好就收才是俊杰。他对侄疏受说:“历史
经验是知足的不受辱没。做人功成名就之时,就应审时度势,急流勇退。人的事业正
如太阳月亮,日中而偏,后来居上。我们叔侄今已名成功就,我害怕不乘此时辞朝还
家,以后会悔祸无穷啊! ”疏受听后,十分赞成叔父的意见。于是,两人同时上表,
以年老多病为由辞官,乞准还家,颐养天年。宣帝见疏家叔侄确实年事已高,且长期
为太子学习殚思竭虑,还常带太子徒步跋山涉水,已积劳成疾,很快便恩准两人请求。
回到家乡,两疏虽然年老体弱,但很愿为家乡做点好事。他们用赐给的金银广设
学馆,从不收取学子分文。有位好友曾劝他说:“仲翁公,您居官多年,四海扬名,
皇上、太子赐金谢教谕情。你家丁人口众多,子孙满堂,也该广置良田,扩建家宅,
使后世子孙永庇皇恩祖德,免致吃食无着之困。”疏广听后说:“故有人不为己天诛
地灭之说,我看不尽然,若人人都为己而活,那才要天诛地灭哩。我在有生之年,要
做点公益之事,死而安乐。再则,惠及后世要有道,不能教他们坐享其成。如是此,
好日子也是一阵子,家败则长远。”疏广看了看长空,又望了望他那处旧宅,继续说:
“要使后代荣昌发达,不是给他们留下多少钱粮家园,应教他们如何做人、如何求生、
如何创业,教其艺胜于授与币啊……”。在办学期间,疏广疏受白天兢兢业业授教,
夜间辛辛苦苦挑灯备案,乡邻无不称赞。
疏广、疏受辞世后,宁侯为了纪念这两位宁邑先贤,将其故里分别命名为“东疏”
和“西疏” 。300年后,陶潜路过宁邑时,赋五言《咏二疏》:“大象转四时,功成
者自去。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游睚汉庭中,二疏复此举。”

王式

王式(生卒不详),字翁思,汉东平国(今东平县)人,西汉名宦。
王式是昌邑王之师,汉昭帝死后,昌邑王嗣立,后因淫乱被废黜,昌邑群臣因此
而被下狱诛杀。只有中尉王吉、郎中令龚遂因多次规劝昌邑王,免去死罪。王式也在
被诛杀之列,负责这桩案子的官员责问王式:“你是昌邑王的老师,为什么不进谏制
止? ”王式答道:“我朝夕给王讲授《诗经》三百零五篇。那些教人做忠臣孝子的篇
章,我都是反复讲诵。那些描述无道昏君的篇章,我都是痛心地深刻剖析,我这是用
三百零五篇诗进谏啊!”官员们听了他的话,觉得有道理,免去他的死罪。
王式回家教书,东平唐长宾、沛县褚少孙拜他为师。他讲授圣人文章,只讲一遍,
道理是:“听老师讲一遍就可以了,如果嫌太简单,就自己润色去吧。”竟不肯多讲。
唐生、 褚生应博士弟子选, 成绩甚佳。众人惊问:“老师是谁? ”二人回答:
“王式”。众人平时就听说王式贤能,一齐推荐他做博士。而王式则认为自己是犯过
罪的人,不适宜做礼官。众人因此对他更加敬重,在他住的旅舍里举行酒宴,为他接
风。其中博士江公,祖上是研究鲁诗的宗师,江公本人著《孝经》,对王式心怀嫉妒,
于是对众人说:“请大家唱一支《骊驹》歌吧。”王式说:“听老师说,这支歌是客
人唱的,今日各位是主人,不宜唱这支歌。”江公问:“为什么经上这样说。”王式
说:“曲礼。”江公说:“为什么拘泥于曲礼!”王式感到自己受了羞辱,责备众人:
“我本不想来,你们强劝我来,竟被竖子所辱。”于是称病回家,从此不仕。

戴封

戴封(生卒不详),东汉济北郡刚(今宁阳县)人。东汉和帝时官至太常,居九卿之
首。
他少时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一天,在汶水之滨读《诗经》,读完一页就撕
掉一页,随汶水西流。回家后,其父问及毁书之事,他恭敬地说:“圣书太重,携之
不便,内容全装脑中,随用随取,方便得很。”父甚感离奇,让他从头背起,戴封侃
侃背诵,结果一字未漏,且十分通畅。又过几天,再让默写全书,果然一字不差。
戴封善解人意,处事谦和。对上孝、对友敬、对下帮,深得众人敬爱。15岁到太
学院学习,读拜东海申君为师,他尊师如父,后来申君病死,他守孝三天,亲去东海
送丧。太学院学习结业时,他的好友石敬平突然病死,戴封悲痛万分,在床前守灵,
购置寿衣,用太学配给的粮食换了口棺材,并亲送亡友归家。学友家乡众人都为之赞
美,说:“有朋众多,不如知友一人啊,贤哉。”在返京城长安的路上,突然遭劫,
他所带财物全被掠去, 只剩下7匹用以书文写字的缣帛没被路贼发现。后来,戴封摸
清贼居, 把那7匹帛送给众贼,说:“我知道诸位家道甚贫,为养老带少,顾及温饱
才如此劫掠。不然,你等不会做贼的,用这布帛换些钱粮解家中之困吧。”众贼不相
信有这等好事,一时惊愕,都感动的落下眼泪,哭诉说:“你是贤良之人啊,我等做
贼本丧天良,你不但不恨我等,而且还跟踪给予周济,从今饿死也不做贼。”
永元末年(91),戴封被举为寿廉、光禄封主事。后因其伯父辞世,奔丧辞官三年。
和帝永元六年(95),刘肇下诏,要求各地推举品德高尚、敢于直言谏事的人。泰
山郡郡守及大司农举荐戴封,用官车送他晋见和帝。刘肇举行殿试,先试品德操守,
再考学识才华,后验办事能力和年龄体貌等,戴封各项表现优秀,获殿试榜首。被赐
封礼部侍郎,后外放西华县令。戴封任西华县令期间,做了三件事,感民至深。一是
巧设障物治蝗灾。他一到任,西华县就发生了波及汝颖郡的特大蝗灾。蝗虫飞起,遮
天蔽日,每落一处,庄稼树木一食而光,秸杆无存,蝗虫食遍了周边县境,唯独不敢
入西华县境。原因是戴封上任的第二天就预知来蝗虫袭食,紧急动员民众在县界布障
物,蝗虫遇障即逃。二是西华县大旱,草禾干枯。当时祈祷苍天降雨是常用之法,在
一连几天祈祷无效的情况下,戴封令手下堆积干柴,他坐在柴垛上让人点燃,欲用自
焚感动苍天。下人不忍点火,他自己燃着柴垛,火苗冉冉上升时,顿时大雨倾盆,浇
灭了火苗。据传戴封懂天文,或是事巧合。三是破格放犯人回家探亲,以善待人。中
山郡狱内监押400多犯人,即将行刑,正赶戴封上任。他见犯人蓬头垢面、刑伤累累。
虽为犯罪,也想念老幼妻儿。于是,戴封给他们规定了返回日期,全放回探亲,同家
人团聚几天。属下劝戴封不要轻信犯人,戴封说:“我以诚待他们,他们一定不会欺
骗我,诚者胜刀枪。”果然规期到,犯人全都回归。
元和十二年(101),和帝下旨褒扬戴封的美德,攫升他为太常侍。

刘卞

刘卞(生卒不详),字叔龙,西晋东平国(今东平县)人。官至左卫率。
卞寡言少语,纯真质朴。少为县衙小吏,后在太学考取四品吏,因得罪中正,降
为尚书令史。历任吏部令史、齐王攸司空主薄、太常丞、散骑侍郎拜并州刺史,入朝
为左卫率。贾后设谋废太子,刘卞忧心忡忡,向张华献计制止此事,张华不听,刘卞
心中愈加不平。贾后亲党访察到刘卞的不平言论,让刘卞任轻车将军、雍州刺史。卞
知事不妙,恐被贾后所害,服药而死。

吕僧珍

吕僧珍(454-511),字元瑜,东平郡(今东平县)人。南朝梁大臣。
他出身寒微,宋齐为吏,勤勉能干。齐末,投靠萧衍,为其心腹,阴养死士,备
器械,协助起事。随军东下,身先士卒,屡立奇功。平定建康后,任南彭城太守,后
封平固县侯,历任左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南兖州刺史、领军将军等。他秉性恭慎,为
官严谨,负责宫廷宿卫,一丝不苟。在家乡任职,不为亲友谋利,不侵公扩建私宅,
品德受人敬重,故有“千万买邻”之说。死后诏赠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忠
敬侯”。

吕元膺

吕元膺(749-820),字景夫,唐郓州东平县(今东平县)人。官至吏部侍郎。
他姿秀仪美,才华出众。去京师拜见前宰相齐映,齐映十分惊奇:“我无缘认识
娄、郝,看言谈举止,娄、郝也不过如此! ”建中初年,被选为贤良,任安邑尉,长
春宫判官。平定李怀光作乱之后,德宗下诏,令河北节度史王栖曜留吕元膺辅佐。不
久,任殿中侍御史、右司员外郎。后出任蕲州刺史。在蕲州时,一囚犯对他说:“明
天就是年了,家有父母,不能团聚,深感悔恨。”说罢痛哭不止。吕元膺很同情,便
把所有囚犯的刑具去掉,放他们回去过年,并指定回来日期。狱吏认为不可,元膺说:
“我相信他们,他们怎能失信于我? ”结果众囚犯如期返回。不法之徒深感愧疚,从
此不在蕲州作案。
元和中,吕元膺升为给事中,不久,又改任同州刺史。皇帝与他谈起政事,他对
答如流,详细而具体。皇帝对宰相说:“元膺直人快语,应留在左右,为何放他到外
地去? ”于是留吕元膺为给事中,兼任皇太子侍读,又升御史中丞、鄂岳观察使。有
一次,夜半登城,守城人不许,随从说:“这是中丞大人。”守城人说:“夜难辨。”
吕元膺未登城而返。第二天,他就提拔这位守城人为将军。吕元膺后任尚书左丞。度
支使潘孟阳与太府卿王遂不和,皇帝下诏调孟阳为散骑常侍,王遂为登州刺史。吕元
膺认为不妥,要求皇帝明曲直奖罚。江西裴堪巡察虔州刺史李将顺受贿案,未经讯问
贬谪。吕元膺说:“观察使对案子不经过反复审问就作处理,即使该死罪,也不符法,
请派御史讯问。”
后吕元膺拜东都留守,东都西南与邓虢相通,路途多山,川谷旷深,麋鹿很多。
山中有人以射猎为生,不务农桑,他们居无定所,骄悍好斗,当地人都称他们为“山
棚”。山棚与李师道兵共谋,劫掠地方,当时,守城兵少而弱,吕元膺坐城门指挥,
意气闲舒,进退有方,兵民奋力,终获全胜。后又任吏部侍郎,因病改太子宾客。卒
赠吏部尚书。

毕讠咸

毕讠咸,(生卒不详),字存之,唐郓州须昌(今东平县)人。官至户部尚书。
毕讠咸伯祖父毕构官至黄门监。毕讠咸少时家贫,点柴为灯读书,刻苦自励,博
通经史,尤善诗歌。太和年间,中进士,尚书杜忄宗镇守许昌,任毕讠咸为从事。杜
忄宗当宰相,毕讠咸为监察御史。武宗时,宰相李德裕专政,杜忄宗被排挤出朝,任
东蜀节度使。杜的同事、朋友都不敢送行,唯毕讠咸无所畏惧,多次登门问候。宰相
怒,把毕讠咸调出京城,任磁州刺史。宣宗即位,李德裕获罪,凡被排挤出京城的人
都召回。毕讠咸回京,先后任户部员外郎、驾部员外郎、仓部郎中、织方郎中兼侍御
史。一年后,召为翰林学士。因边防要务答皇帝问,他分析破敌谋略,授引古今,妙
论绝时,皇帝非常赞赏:“我正想挑选一位好元帅去安抚河西,没想到好元帅就在身
边,你能为我去吗? ”毕讠咸欣然领命,上任分宁节度使。到任后,即派人去劝告叛
乱分子归降,形势很快稳定。又召募军士屯田,一年收获三十万石粮食,节省支出数
百万钱。皇帝下诏嘉奖,授工部尚书,后任昭义节度使、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等职。
太原九姓作乱,毕讠咸摸清底细,赏罚分明,分化瓦解,一年时间,他们就归顺
朝庭,皇帝非常满意,下诏授检校尚书、左仆射,又移任宣武节度使。同年,入朝任
户部尚书。一个月后,又升为礼部同章事。毕讠咸长文学,精吏术,在相位三年,政
绩显著。

吕温

吕温(772-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郓州东平(今东平县)人,后举家移居河
中(治山西永济)。唐中期名吏。
吕温为礼部侍郎吕渭之子,唐贞元进士,参加王叔文集团,升左拾遗。派往吐蕃,
后晋户部员外郎。为宰相李吉甫所忌,贬道州刺史,转衡州,死于住所。吕温咏史诗
成就突出,有《吕衡州集》(一作《唐吕和叔文集》)。

高沐

高沐(生卒不详),渤海人,后徙居郓州东平县(今东平县)。唐中期名吏。
唐德宗贞元年间,高沐中进士,在东平帅府做判官。后李师道擅袭东平帅,独断
专行,其野心时有表现。高沐和同僚郭胪、李公度以大局为重,引用古今成败事例劝
谏。判官李文会、孔目、林英是李师道的心腹,对高沐等人怀恨在心,他们在李师道
面前挑拔离间,李师道对高沐产生怀疑,便放他到莱州做官。李文会、林英等人投石
下井,又诬告高沐对调任不满,要上朝弹劾李师道。李师道大怒,派人去莱州将高沐
杀害。唐元和中,李师道事败,高沐平反昭雪,诏赠吏部尚书。

孙(无)

孙(962-1033),字宗古,博平人,后迁居须城(今东平县)。宋太宗时“九经”及
第,历任莒县主簿,大理评事,国子监直讲。
真宗时,孙任太常礼院、国子监司农寺。后又升工部郎中、龙图阁侍制。他为人
正直,大中祥符初年,有人称:在左丞天门得天书。真宗想亲自去迎天书,问宰相王
旦,王旦说:“天贶符命,实盛德应。”问孙,答说:“臣愚所闻天何言哉,岂有书
也。”帝不听,迎天书,布告天下。这年,天书又降泰山,真宗要亲受符命,去泰山
封禅。左谏大夫参知政事王钦若、枢密直学士丁渭、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杜镐等
人左右附合。四年,真宗轻信人言,发起“祀汾阴”活动。这时,天大旱,京师附近
郡县粮食昂贵,孙上书进谏,指出:现在国家土木工程累年不息,水旱灾害,民不聊
生。皇帝不顾社稷安危,执意要远离京师,祭祀汾阳,巡幸各地,刻石颂功,扬名后
世。他以父亲年老为由请求归田,以示抗争。真宗不准,使知密州,两年后,任左谏
议大夫。天禧年中,朱能献乾佑天书,他不顾个人安危,再次上谏:朱能奸险,陛下
竟宠信他,“屈至尊以迎拜”,上自朝廷,下至百姓,无不为此而痛心疾首。汉代有
个文成将军,他先将书让牛吞进腹中,然后就说牛腹中有奇书,杀牛果然有书,大家
信以为真,独天子不信,他认出书是文成将军的手迹,于是杀文成将军,以正流言。
今朱能的所做所为和文成将军一模一样。后来,真宗让史部尚书向敏中向大臣征求对
时政的看法,孙以纳谏、恕直、轻徭、薄敛四事上疏,帝多采纳施行。
宋仁宗即位,召为翰林侍读学士。每讲至历史上乱政亡国之君臣时,孙都反复讽
喻规劝。他还收《无逸图》献给皇帝,皇帝放在讲读阁,牢记臣的规劝。仁宗朝,先
后任兵部侍郎、龙图阁学士、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最后,以太子太傅致仕。
孙对儒家经典很有研究, 依据五经, 著施政书籍五十卷。还撰写《崇祀录》、
《乐记图》、《五经节解》、《五服制度》等。并奉旨与刑昊、杜镐校定《诸经正义》、
《庄子》、《尔雅》释文,考证《尚书》、《论语》、《孝经》、《尔雅》等。

龚鼎臣

龚鼎臣(1009-1086),字辅之,郓州须城(今东平县)人。北宋名宦。
宋景礻右年中进士,授平阴主簿,后推荐为泰宁军节使掌书记。宋初著名学者、
国子监直讲石介死后,谗佞之徒说石介已北去投辽,以此玷污石介的名声。皇帝命兖
州郡守杜衍查问此事,他的部下都知道这是陷害,但谁也不敢明说。唯龚鼎臣仗义直
言:“石介哪有这样的事! 我敢拿全家人的生命担保。”杜衍从怀里拿出早已写好的
奏章,说:“我已拿定主意为石介担保,你年纪轻轻就这么主持正义,前途无量。”
遂推荐龚鼎臣为秘书省著作佐郎,知莱芜县。后升任太常博士,知渠州。渠州偏僻贫
穷,少有识字的。龚鼎臣上任后,建学堂、选老师、定课程,上学的人越来越多。从
此以后,渠州才有人参加科举考试,当地人都非常爱戴他。
龚鼎臣后任起居舍人,主管谏院,他给皇帝进谏,无所顾忌,直言不讳。且言语
平和,不偏执,不激烈,使皇帝容易听得进去;他的主张多半被采纳施行。一年,干
旱,皇帝要赐宴君臣,龚鼎臣闻讯说道:“天气干旱异常,不是君臣同饮的时侯,请
罢宴,以顺应天时。”同年,又发生日蚀,龚鼎臣又进言:“日蚀是阳亏的结果,阳
亏了就会发生异常现象,请皇帝精思力行,近贤远佞,不要惹得苍天震怒……”仁宗
言听计从。英宗即位,龚鼎臣一如既往,刚正直言,他请求新皇延访大臣,亲自决定
国家大事,劝皇太后把权交给新皇,不要再垂帘听政。后授谏大夫,京东东路安抚使,
知青州,太中大夫。著有《东原录》。

梁灏

梁灏(962-1004),字太素,郓州须城(今东平县州城)人。北宋著名政治家。
梁灏的曾祖涓,曾任成武主簿。祖父惟忠,为天平军节度判官。父文度,去世早,
灏由叔父抚养成人。灏自幼好学,曾带疑难问题去请教名家王禹亻禹,王拒之不答。
灏发愤读书,几个月后再去请教,王刮目相看。灏初次考进士未中,留居京师,向皇
帝上书论治国之道。他主张选才不要单凭诗赋,要注重治国治民的真才实学,他在书
中慷慨激昂地写道:“我论述古今朝代兴衰、君臣得失、文士百姓的忧愁欢乐,贤愚
人的录用弃舍,是为了选用真正有治理国家才能的人。”
雍熙二年(985) ,再考进士,太宗在大殿召见,询其门第,赐甲科(状元),选任
大名府观察推官。雍熙四年,与梁湛同时任右拾遗直史馆,赐红色官服,兼管鼓门登
闻院。后在大名府辅佐赵昌言,赵入朝掌管枢密,适逢马周事发,灏被贬为虢州 (今
河南灵宝县) 司户参军。不久,起用为鱼台县令兼大理评事,又调回朝中任殿中丞,
接着又为值史馆。真宗初,令群臣为国家大事出谋献策,此时,梁灏正在赴陕西的路
上,作《听政箴》献给皇帝。回京后,任度支判官。咸平元年,与杨励、李若拙、朱
台符共同负责科举考试。同时,与钱若水一起重修《太祖实录表》和《起居注》。北
辽兴兵犯境,真宗亲自到大名府召集群臣讨论边防要务,灏主张“明赏罚,斩懦将,
重用武勇谋略之士”,很受好评。咸平三年,与李宗谔、赵安仁同时任知制诰,起草
诏令,赐金章紫绶。此年冬,代韩国华任大理职务,四年,任关右安抚副使。
梁灏有吏才,每进朝奏对,词辩明敏,真宗非常赞赏。凡大臣奏章,都交灏及薛
映先阅,参议可否。咸平四年冬,河北发生饥荒,灏与映分别为东西路巡检使,回京
后,拜右谏议大夫兼户部使,后为翰林学士,兼理审官院三班。景德元年(1004)任开
封知府。同年六月暴病卒,年四十二岁,有文集十五卷。

梁固

梁固(985-1019),字仲坚,梁灏之子。宋大中祥符年进士。
梁固自幼好学,有大志,尚节操。曾著《汉春秋》,深得其父赞赏器重。初,因
父生前有功,恩赐“进士出身”,丧服期满,到登闻院辞去“赐进士”,参加科举考
试。大中祥符元年,考中勤词学科第一名(状元),与其父被时人称“父子双状元”。
先任密州(今诸城)监丞,回朝任著作郎、直史馆,赐红色官服。后又任户部判官、户
部勾院。
梁固为人爽直,善交往,仗义疏财,慷慨大方,有吏才。马元方主掌三司,办事
粗率,梁固常受命断案,因判案公正,当时被称为“平审”。天禧建元盛典,他奏颂
甚佳,真宗称赞不己。年三十四岁病卒,有文集十卷。

梁适

梁适(1000-1070),字仲贤,梁灏之次子。宋代名宦,官至大学士。
梁适自幼好学,自励成材。曾将自己的著作和父亲的遗文辑录成册献给真宗,真
宗不无感慨地说:“梁灏有子矣!”于是授秘书省正字,后任开封工曹、昆山县知县。
梁适在梧州为官时,经亲自查访,奏请皇帝,停止南汉时民间折税。考中进士后,
主管淮阳军,又上奏皇帝减少硬派给京东百姓的丝绸一百三十万匹。不久,召回京师
任审刑详议官。梓州妖人白彦欢因祈祷鬼神致死人命而入狱,审理结果是没有伤,难
以定罪。梁适不同意,反驳道:“用刀杀人,被杀者可以自卫,而以鬼神杀人,你能
预防吗? 这比用刀杀人还厉害。”结果,白彦欢被判处死刑。有一只似鹤的大鸟,先
是停在端门上, 稍后, 又落在庭院中,有的大臣说,这是吉祥的予兆。梁适则说:
“这是一只野鸟。野鸟飞入宫廷,有什么吉祥! ”有一次,与同院燕肃申奏何次公一
案,皇帝环顾左右,说:“次公好象是汉代一个人的字”。燕肃不能回答,梁适说道:
“宽饶、黄霸都是字次公。”皇帝听了很高兴,问起家世,对梁适更加器重。后来,
宰相打算让梁适任提点刑狱,皇帝说:“暂时把他留一留,等谏官一职空缺时,让他
去补。”于是,拜右正言。后改直史馆,修《起居注》。奉命出使陕西,与范仲淹一
起向皇帝提出十几条边防要事。回京后,改任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令。
后他出任兖州知府。当时,莱芜冶铁业成为当地百姓的灾难,去服役的人都被搞
得倾家荡产,百姓怨声载道。梁适改变轮流服役的办法,招募工匠冶铁,不仅免去了
百姓一大灾难,而且铁的产量也年年增多,冶铁业得到了发展,梁适又调任枢密直学
士、延州知府,后主管审刑院,再提升为枢密副使。此间,张尧佐日封四使,朝中议
论纷纷。梁适对皇帝说:“这些职务都是专职,尧佐一个人任四使,要想都做得好,
也很难。”于是皇帝免去了尧佐的两个职务。侬智高族骚扰边境,用傲慢的口气给皇
帝写了一封信,要求做邕桂节度使,皇帝打算表示同意。梁适说:“如果同意了,岭
外大片土地就不属于我们所有了。”于是派狄青前去讨伐。狄青凯旋,皇帝感慨地说:
“假使梁适不说那句话,南方安危就很难预料了。”遂升梁适为参知政事。契丹族想
与宋朝并称南北朝,梁适坚决反对,理由是宋朝的天下受之于天,不可改变,契丹就
是契丹,并称是另有野心,契丹的阴谋因此没有得逞。梁适因此被提升为中书门下平
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后来,边疆羌人为患,梁适备酒说服羌人头领。夏人连年抢占屈野、河西田地,
朝廷派梁适为定国军节度使、并州知府。梁适上任后即收复被夏人占领的土地六百里,
划定与夏人边界。回京后,又升任观文殿大学士,由太子太保晋升为太傅。熙宁三年
卒,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庄肃。

梁焘

梁焘(1036-1100) ,字况之,宋郓州须城(今东平县)人。神宗时进士,历任明州
通判、检祥枢密五房文字、宣州知府、提点京西刑狱。
哲宗时,宰相文彦博要派刘奉世出使夏国,御史张舜民提出异议,降职为虢州通
判。对此,梁焘坚持公道,认为御史是负责国家法纪的官员,据法纪论是非是他的职
责。今御史敢于言大臣过失,是尽职尽责,而大臣对御史打击报复,是出于私心。加
罪说公道话的人,袒护挟私的人,不符合祖上规矩。梁焘要求恢复张舜民的官职,以
维护国家法纪。第二年,梁焘改任左谏议大夫,不久升迁礼部尚书。前宰相蔡确作诗
怨谤朝廷,梁焘与刘安世尖锐地批判他,梁焘说:当今忠于蔡确的人多于忠于朝廷的
人,敢于说坏话、假话的人,多于敢说公道话的人。他们根蔓牵连,后患无穷。蔡确
听到朝中官员的言论,只好龟缩于新州。
梁焘自入仕为官以来,以提携有德有才的人为己任,作《荐士录》记载姓名,他
的朋友看了《荐士录》,有的就说:“你所载的桃李逢时而发芽生长,但不向人开花
(不献媚)”。梁焘笑着说:“我出入宫廷,位高权重,执政八年,所推荐的人没有全
用上,实感惭愧。”因此,世人对他有“好贤乐善”的赞誉。绍圣元年,梁焘以司马
光同党的罪名贬雷州别驾,不久卒。

傅尧俞

傅尧俞(1024-1092),字钦之,宋郓州须城(今东平县)人,北宋名吏。
傅尧俞年幼聪慧,十岁会写文章,少年中进士。宋初名儒石介对他少年时的好学
精神称赞不已。晏殊、夏竦对他的吏才非常饮佩,说他博识大度,清正善理,有相才。
仁宗时,傅尧俞任太常博士,监察御史,力劝仁宗早立太子,以慰天下之望。英宗即
位,皇太后垂帘听政,傅尧俞上书皇太后,请求还政。因内侍任太忠馋言挑拨,皇太
后迟疑不决。傅尧俞力谏,于是皇太后还政,驱逐任太忠。
神宗即位,傅尧俞为庐州知府。熙宗三年还京,这时,王安石推行变法。傅尧俞
与王安石是好友,王对傅尧俞说:“实行新法,朝野说法不一,我早就盼望你回来,
你可到谏院任职,助我一臂之力。”傅尧俞则说:“人们都认为新法不好,应当停止。
我平生不说假话,不得不斗胆地这样告诉你。”王安石不悦,放傅尧俞任河北转运使,
知江宁府。
哲宗立,傅尧俞入朝任秘书监兼侍讲,后提升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元礻右四年,
改中书侍郎。 元礻右六年卒。 傅尧俞死后,哲宗与皇太后非常悲痛,对大臣们说:
“傅侍郎清正刚直、忠贞不渝,是真君子。”赠银青光禄大夫,谥号献简。

刘挚

刘挚(1030-1098) ,字莘老,永静东光人,后移居东平。宋嘉礻右年间进士,官
至尚书右仆射。
刘挚初仕冀州南宫令时,因当地赋税繁重,民多破产,刘挚上条陈请减,转运使
不许,刘挚告于朝,包拯奏于皇帝,皇帝下诏减税,百姓欢呼:“刘长官活我。”这
时,刘挚与信都令李冲、清河令黄莘以善治闻名,称为“河朔三令”。王安石对刘挚
非常器重,提升他为检正中书礼房。不久,改任监察御史。后因反对王安石免役法,
贬衡州盐仓。刘挚在任职御史、御史中丞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策略,如劝讲读之职,
要选拔那些忠、信、孝、悌、忄享、茂老成之人担任;增加谏官,并鼓励他们大胆言
事;录用在经、义、诗、赋等方面有真才实学的人为官等,并建立了监司考绩制度。
在用人问题上,他能大担提出意见,使忠臣、能臣得以重用。
刘挚为人刚直严峻,有气节,不为利诱,不受谒请。子弟亲戚做官,一律参加考
试,凭真才实学入选。刘挚与吕大防同位,国家大事多由吕大防决策,士大夫进退之
权,则由刘挚执柄。由于他持正公平,要求严格,勇于去恶,竟受人谗害,官职一贬
再贬,最后贬为鼎州团练副使。绍兴初年正名,赠少师、谥号忠肃。

郭劝

郭劝(生卒不详),字仲褒,宋郓州须城(今东平县)人。历任太常博士、殿中侍御
史、左谏议大夫、侍读学士等职。
郭劝耿直敢言。真宗时,欲废郭皇后立陈氏为后。郭劝力排众议,上疏奏章给皇
帝,郭皇后虽已废,但未立陈氏为皇后。发运使刘承德是谄媚之徒,向皇帝献轮房屋
扇、浴器。郭劝向皇帝直言:“这是向皇帝献媚讨好,请赶快交到外边销毁,以戒除
邪佞。”郭劝为尚书礼部员外郎时,有一侍卫心怀不轨,将利刃偷偷地藏在衣箱内,
随京城护卫官杨景宗入宫。被看门人查出,杨景宗想隐瞒不报。郭劝主张先惩罚杨景
宗,皇帝不听,郭劝力争不让。最后,杨景宗被贬为祀明堂。
郭劝为官俭朴廉洁。他对子女说:“颜鲁公(真聊)说,一生能穿上五品官服,就
是做个斋郎也心满意足了。”当他再次当上侍读后,说:“当初,我只不过想做个郡
守那样大的官,现在我已是皇帝的近臣,又年已七十,该引退了。”于是向皇帝再三
请辞,皇帝赐银让其购买田宅。两年后卒。其子郭源明,官至太常博士。

马伸

马伸(?-1128),字时中,宋郓州(今东平县)人。北宋名吏。
崇宁初,范至虚攻击程颐理学为异端邪说,程门弟子尽被驱逐。此时,马伸为西
京法曹,欲修程学,程颐坚辞。马伸要弃官就学,对程颐说:“闻道死何憾,况未必
死乎!”程颐感其志笃,授《中庸》。
靖康初年,马伸任监察御史,金人攻陷汴京,欲立张邦昌为大楚皇帝,朝中大臣
多怂恿之,唯马伸反对,要张邦昌速迎元帅康王,张邦昌不听。这时太后孟氏垂帘,
遣冯氵解、李回等迎康王。
高宗即位,提升马伸为殿中侍御史。后奉旨巡抚湖北、广南。在巡视中,发现黄
潜善、汪伯颜不法行为,于是上奏皇帝,皇帝认为所奏不实,将马伸降为濮州监酒税。
当时的亻妄臣非常仇视马伸,必欲杀之而后快,于是催马伸速去上任,而马伸毅然前
往,结果死在半路。绍兴初年昭雪,追赠谏议大夫。

李参

李参(生卒不详),字清臣,郓州须城(今东平县)人。宋代名吏。
李参在任盐山知县时,遇荒年,令财主开仓售粮,无钱买粮的送给糠和秕谷,救
活了数万人。任淮南京西陕西转运使时,为解决兵士缺粮,先贷钱给百姓,待收获粮
食后以粮偿贷,史称“青苗钱”。后来王安石变法,其中“青苗法”即源于此。后又
改为三司使参知政事,任枢密直学士,知秦州。他招募弓箭手,屯田五百顷,连续几
年边防无战事。英宗派人询问,李参答道:“将镇守边疆,期望的就是和平,不敢有
丝毫懈怠,让皇帝担忧。”神宗久知李参有才,把他的名字写在殿柱上。李参主管永
兴军时病卒,年七十四岁。

李怠

李怠(?-1149),郓州(今东平县)人。南宋名宦。官至成图阁侍制。
李怠通判济州时,大元帅赵构从此路过,众大臣借机要举行劝进仪式,劝赵构继
承皇位,但所需乘舆、仪仗及各种物品都没有准备。李怠熟悉这类仪式的典制和掌故,
几天时间就做好了充分准备,赵构非常赞赏,立即命他随辇南下。不久赵构即位于南
京,称宋高宗,遂授李怠为山东辇运,又改金部郎。
绍兴五年(1136年)李怠任两浙路转运使,建议改变水运制度,他对皇帝说:“祖
宗建都大梁,每年从东南一带运到京城的粮食有六百余万斛,而百姓没有因运粮受拖
船之苦,原因就是运粮所用的船是官船,拖船的是士兵。如今皇帝您建都南京,水运
路程比去大梁近得多,但情况又如何呢? 现在所用的船多半是老百姓的,百姓不堪其
苦,往往把船藏起来,以逃避劳役。如果在温、明、虔、吉等州设造船场,委托这些
州的官员管理和招募士兵拖船,派使臣负责押运,这样就能避免扰害百姓,也就能恢
复原来的水运制度了”。于是皇帝下诏,令其负责实施。不久,任李怠为微猷阁直学
士,又转龙图阁直学士,任四川都转运使兼提举成都等路茶事,并提举陕西等路买马。
绍兴九年,金人归还三京,高宗命李怠为京畿都转运使。东京留守孟庚与金人暗
通,李怠掌握了他的大量罪证。孟庚狗急跳墙,便以“金人要派兵来攻打”相威胁,
李怠说:“我家吃皇家俸禄二百年,肩负朝廷重任,万死难报皇恩。而今我已年老,
难道还会向他们(金人) 投降吗?头可断,而膝不可屈。如果他们真的来了,就是死,
我也要臭骂他们一顿。”孟庚威胁不成,只好如实向皇帝交待自己的罪状。绍兴十六
年,李怠因病辞职,十八年病卒。

王质

王质(?-1188),字景文,南宋郓州(今东平县)人,后迁居兴国。官至太学正,枢
密院编修。著名才子。
南宋绍兴年间王质中进士,他博通经史,善写文章,游太学,与九江王阮齐名。
王阮常说:“听景文论古,如读郦道元的《水经注》,大河连着小河,没有间断,字
字珠玑,精深绝妙。”
宋孝宗几次更换相国,王质上疏论事,分析入微,他写道:“陛下即位以来,为
国运不济而感慨万端,无时不想有所作为,而陈康伯、叶义向、汪澈在廷,被认为不
称职先后罢官。宰相不称职,陛下的大志就不能施展。前日陈康伯奉旨去和金国议和,
没有和成。又奉旨去战,也未获胜。张浚又奉旨坚守,守不成就想退兵。最后又奉旨
去讲和。皇上对和、战、守三者的关系,也没有深刻的分析一下吗? 李牧在雁门,以
守为攻,守成战则胜。祖狄在河南,以战求和,战胜则和成。羊祜在襄阳,以和为守,
和成则牢固。今陛下主意不定,犹豫不决。如果有人对陛下说,金国衰弱,我们非常
强大,陛下就会勃然有率兵席卷金国之志;如果有人对陛下说,我们力量很弱,金人
马上就要打进来了,陛下就会萎靡不振,有结盟妥协之心;如果有人对陛下说,我们
没有力量战胜金国,金国也没有力量再入侵,陛下就会有指鸿沟之意。让大臣们为陛
下想一条使和、战、守三者为一的良策,天下就会很快安定下来的。”
王质的这番议论,确是一言中的,精辟入理。人们对王质看法不一,普遍认为他
忠贞不二,但有的人在皇帝面前说他年少好发怪论,于是皇帝罢了他的官。这时,虞
允文奉命去安抚川陕,召王质同去。一日,让王质草拟一份声讨契丹的文章,王质援
笔立就,豪气激壮,虞允文握着王质的手说:“景文,真天才也。”回京后,荐王质
任枢密院编修官,虞允文掌权后,荐王质为谏官。由于宦官阻挠,拟任荆南府通判,
王质不受,移居深山。

黄久约

黄久约(?-1191),字弥大,金代东平须城(今东平县州城)人。官至太常卿,右丞
相。
金代熙宗时,黄久约中进士,任郓州主簿、曹州军事判官。他体恤民情,任磁州
刺史时,盗者被捕后,审录官不及时审理,多被杖杀或死在狱中,黄久约恻然,说:
“民虽为盗,而不死于法,能行吗? 请先定罪然后执行。”他在朝做官,直言进谏。
世宗时,郡县一职多空缺,黄久约认为这不是因缺乏人材造成的,而是论资格的缘故。
他对皇帝说:“请下诏责备那些因循守旧而淹没人才的大臣,要他们体谅朝廷苦衷,
积极推荐人才。”世宗即日就任命了几位刺史。黄久约又对皇帝说:“应让亲王以下
官员,依次向上推举。”世宗说:“荐举人才是宰相的事儿,其他官员职位再高,不
一定都会识别人才。方今县令最缺,应让刺史以上官员推荐县令,根据能力大小选用。”
又说:“近日推举的官员,都是待考的各科学生,为什么没有进士? 是不是荐举这种
办法有弊,不能再继续使用了?”黄久约回答说:“各科都有廉能的人!不采取荐举的
办法,他们当中怕是有的一辈子也当不了县令,这个办法不能废止。”一天,上朝议
事毕,宰相有事另奏,诸大臣退避。黄久约欲退,世宗止之。从此,谏臣不再退避朝
中行政议事。
章宗即位,黄久约领右丞相,以国富民贫、任人太杂、吏权太重、官盐价高、坊
场害民等事上奏皇帝,皆采纳。后以老辞职,皇帝不许:“卿忠直敢言,匡益甚多,
不能离我左右。”改任太常卿,兼谏职。黄久约爽郎豁达,敢言直谏,善结友人,文
章典雅优美,吏治学识皆名于当时。

高霖

高霖(?-1215),字子约,金代东平府(今东平县)人。金代名臣。
大定二十五年,高霖中进士。初任泗水令、安国军节度判官。因父病故回乡里,
丧服满,任绛阳军节度判官,又召为国史院编修官。他对治理黄河很有见地,认为黄
河所以为害, 主要是因为河流曲折, 水势湍急,狭窄处,势必决口为患。他主张按
《水经》提供的经验,疏通河道,不使阻塞,再开通鸡爪河,缓和水势,免除水患,
免除百姓的捆埽护堤之劳。这些主张,都被皇帝采纳。
后他提升为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又改任监察御史、太常傅士、都水监
等职。大安初,为耀州刺史。三年后,升河北东路按察副使,又改任韩玉傅兼翰林直
学士。崇应初,为工部侍郎兼直学士。至宁元年八月,奏太子令,迎宣宗至新城,又
奉宣宗令迎诸妃,赐钱千贯,升官三级。至宁二年,任何平节度使兼都水监,又入朝
任兵部尚书,知大兴府事。不久代理参知政事,与右丞相承晖主管中都。后改为中都
留守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平章政事。元兵进攻中都,其他官员弃中都而逃,高霖与子高
义杰率兵守城。霖战死,义杰伏在死尸中得以生还。金廷赠霖为翰林学士,谥文简。

李昶

李昶(1203-1289),字士都,金代东平路须城(今东平县)人。官至吏礼二部尚书。
金代兴定二年,他与父同时考中进士,元兵南下,李昶奉亲回故里,闭门教书。
一时名士皆出其门。元世祖闻昶名,召见问治国用兵之要,“甚嘉纳之”。李昶知无
不言,皇帝对他愈加信任。一日,世祖宴请群臣,远望李昶走来,便收起笑容,敬重
地说:“李秀才至矣。”东平行台严实次子严忠范上表要求拜李昶为师,皇帝授李昶
为翰林侍读学士,代理东平路总管军民同议官,后以十二条事上奏皇帝,革除积弊。
至元年间,为吏、礼二部尚书,奏文格式、选举、礼仪等事多由李昶裁定。后告
老还乡,不久,又为山东西道按察使。著有《春秋左史遗意》二十卷、《孟子权衡遗
说》五卷等。

许彬

许彬(1385-1461) ,字道中,号养浩。明太常正卿。祖籍安徽砀山人。许彬的祖
父许成为避战乱,举家迁居兖州宁阳县(今宁阳县)东庄。其父许仲德再迁至宁阳县城
居住。
许彬忠厚诚实,有坚韧不拔的个性。学馆受业造就了“学痴”的雅称,少年时与
当地才子王贤齐名。明成祖永乐九年(1411)中举,永乐十三年考中进士,次年封为翰
林院庶吉士。1425年升为检计,又升为修撰,参与编修明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两
代帝王的实录。 正统十二年 (1447) 去福建主持乡试, 号称“得人”。正统十四年
(1449)大学士曹鼎推荐许彬任提督四夷馆,当时四夷馆非常混乱,许彬察事谋机,通
晓各国贡使的语言文字,为朝廷立下了大功。朝廷晋升他时,逢其父辞世,告假三年
守丧,延误了时遇。为起用许彬,英宗朱祁镇破例下诏提前给他复官。1449年,64岁
的许彬升为大理寺少卿,接着又转任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招。不久又转为太常寺
正卿。
他为国忠心耿耿,无私无畏。元至正九年(1449)七月,蒙元也先兵分四路向明朝
进攻,边疆势弱,告急文书传到北京,举朝一片混乱。这时,英宗刚依宦官王振的支
持取得皇位,临变无策。王振怕元军打到蔚州自己的老家,于是教唆英宗率50万人大
军亲征。由于王振不懂军事,指挥无术,明军连连失利,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尚书胡
英启奏:“自也先遣使讲和,愿送英宗还朝,已有一月余。迎先驾返朝乃是社稷大事,
也先使者现仍在驿馆等候回音,请阶下圣裁。”景帝怒道:“朕非贪恋天子之位,向
为众卿拥戴,现先英宗要归,众卿以为何? ”在景帝不乐意迎英宗返朝之时,兵部尚
书于谦对景帝述说迎英宗返朝利国利民的道理。景帝看大权在握的于谦坚决要求迎驾
先皇,于是下诏迎请先皇归京。百官面面相视,无敢应者。畏惧有三:一是怀疑也先
有诈,二是去边疆路远险多,盗匪出没,吉凶难料,三是景帝违心下诏迎英宗,后果
难测。 此时许彬挺身而出,请迎先皇。瓦刺首领也先派知院带领500兵马等候在临时
行宫中。许彬见到英宗,一连几天促膝交谈,总结教训,明辨是非。英宗命许彬代己
诏罪,去土木堡吊祭阵亡将士,八月十五日,英宗安全回京师,景帝到东门迎接英宗,
奉英宗为太上皇。为褒扬许彬迎驾之功,景帝升他为太常寺卿。官秩二品,掌礼乐祭
祀。
至元十七年(1457)正月十六日晚,京城将领石亨、张辄、宦官曹吉祥、徐友贞等,
召领500禁卫军破墙而入, 解救出被禁锢八年的英宗。英宗复位后,大封有功之臣。
封许彬为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入值文渊阁,和徐友贞同掌国事。
许彬利用接近英宗的机会推举人才,同时揭露石亨、王振等专权阴谋。石亨等人
从此对许彬恨之人骨,勾结权臣和宦官曹吉祥等人共同排挤许彬。后来英宗受石亨等
迷惑,下诏将许彬贬为陕西参政。
至元十九年(1459),石亨犯纳贿罪下狱,英宗才知道许彬被贬真相,下诏给许彬
官复原职。许彬告老还乡后,乐与乡贤交往,帮人教子理家。还常与乡贤及好友吟诗
步游,其乐无穷。

李邦珍

李邦珍(1515-1594) ,号同川,祖籍福建,明洪武年间迁居肥城县(今肥城市)。
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明代抗倭名臣。
李邦珍在山西、河南任职时,为政清廉。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功绩昭著。嘉靖四
十一年(1562),李邦珍封文林郎。当时,倭寇在沿海骚扰,几次攻陷莆阳城,烧杀抢
掠,民不聊生。次年春,盘踞在沿海的倭寇与新犯境的倭寇啸聚一起,妄图进犯内地,
战事一触即发。正在巡按福建的李邦珍,奋然负起武职重担,自任军旅。并训导将士:
“遇到事变而能采取措施,称之才;临难不避,称之忠。贼寇现已犯吾境,作为国家
将士,难道能玩忽职守吗? ”他命令所属道县将官驻守要害防地,以减轻他们失守之
过。并令其带过杀敌,将功赎罪。半月之间,他10次上疏,要求援助。朝廷派兵2万,
前往助战,并拨20万银子充作军饷。他上疏请留戚继光为副总兵,率兵征讨倭寇。戚
继光率兵与倭寇奋战,百战百胜,倭寇大部被歼,余者从海路逃遁。李邦珍回京时,
民众闻讯,拦道挽留,后知挽留不住,赠《海狱澄清图卷》一幅,以彰其功。
隆庆元年(1567),李邦珍升为中宪大夫,后任北京大理寺左少卿右佥都御史。他
以法办案,不徇私情。任职河南巡抚时,百姓曾为其立生祠以示纪念。后任都察院右
副都御史。隆应六年(1572),曾参予肥城县第一部县志的编篡。万历元年(1573),明
神宗任命他为提督操江。
李邦珍61岁致仕故里,将牛山原读书处改为“同川书院”,聚集亲戚及子孙授业
讲学。在书院内建有聚乐堂、悠然台、环翠亭、甘霖池诸胜景。并在牛山西南峰顶石
上, 题“圭山” 二字,下刻赞语数句。凡跟李邦珍读书者多有成名。万历二十一年
(1593)李邦珍谢世,享年79岁。为悼念其功绩,追封为正二品正奉大夫,御制祭文,
遣山东布政使左参政汪应蛟前致祭文。
李邦珍故后,葬于老城北沙河西。旧时墓地石马、石羊、古树若干,久轶。现无
存。

肖大亨

肖大亨(1532-1612) ,字夏卿,号岳峰,祖籍肥城安驾庄夏辉村,后随父迁居泰
安州城。明代后期重臣。
肖大亨六岁入塾就读,十五岁时其父弃世,家遇不幸,少年遭受孤苦之痛。嘉靖
二十九年与阳丘刘氏成婚。肖大亨成年后,“长身伟貌,烨之有威”。嘉靖四十一年
(1562),会试后参加殿试,以第三甲一百六十名赐同进士出身,即授山西榆次知县。
时值榆次民众迫于饥寒,流离失所,肖大亨张榜招抚流民,呈请发仓赈济饥民,力除
时弊,改革赋税,当地民众拍手相誉。嘉靖四十三年,肖大亨以政绩优异而升户部主
事。离任榆次之时,“老幼攀辕泣下”。此后,历任户部陕西司郎中、河南按察司佥
事、陕西按察佥事、山西布政司右参议,于边陲之地抚民备兵,曾参与督师出边,大
败南侵的鞑靼敌军,并把握时机,达成“款贡”之议,促成贡市。
隆庆六年(1572),肖大亨因其母年老,上疏回籍终养。次年(万历元年),返乡途
中,在离家五百里处,接到其母讣闻,便散发跣足兼程徒步,日行百余里赶回家中,
守丧三年,内外称孝。服除,历任山西按察副使,山西右参政等职。
万历八年(1580),肖大亨任宁夏巡抚。翌年,调赴宣府,成为独当一面的封疆大
吏。宣府地近鞑靼政治中心,夷汉杂居,关系复杂。鞑靼哈不慎骚扰边民,大亨单骑
出塞予以平息, 使鞑靼服其威而无不从命。 明廷为其加兵部右侍郎。 万历十七年
(1589)。擢升右都御史,总督宣府、大同、山西三镇。次年,鞑靼发生“洮河之变”,
肖大享上疏指出:“今国家御虏,当以抚顺巢逆为长策”,力排众议,反对妄开边衅,
召会鞑靼酋长,责其背德之罪,顺义谢罪望归,还洮河所掠人口。万历二十年(1592),
宁夏将领勾结河套鞑靼反叛,又为明军所破,肖大亨平叛有功,进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是年,朝廷赠其祖父肖胜,其父肖乾为兵部尚书,在泰安建坊旌表。
肖大亨戌边多年,跋涉塞外,编纂成《夷俗记》一书,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刊
行。该书即是一部民俗著作,又有策论制驭之略,旨在“制虏必先知虏”,以期达到
“习虏之长以制虏”的目的。
万历二十三年(1595),肖大亨就任刑部尚书,掌天下刑狱。其时,日本侵犯朝鲜,
战端事起,朝廷对日本和战争执不决,遂引发御史曹学程、兵部尚书石星两大狱案,
交刑部定罪。肖大亨为曹学程讼冤解救,为此而受处罚。肖大亨虽与石星长期政见相
左,亦能秉持公心而处之,为明神宗所迁怒。万历二十六年(1598),肖大亨在刑部任
上兼理兵部事务。在日军侵犯朝鲜的战争中,肖大亨对日出击,日军溃败渡海而逃,
朝鲜之役的战火终于熄灭。此后,肖大亨整饬北方防务,重申知夷制夷的战略思想。
万历三十二年(1604),肖大亨授任兵部尚书,仍署刑部事务。倭寇南侵福建沿海,肖
大亨严令闽省予以缉捕,擒斩甚众。后又多次平息西南边陲兵端,从而安定西南。
肖大亨任两部尚书长达十三年,政绩显著。但时值晚明之际,内外矛盾四起,党
争甚烈,肖大亨也卷入了这股政治旋涡之中,他多次表露厌倦党争,并于万历三十六
年(1608)卸任回归泰安故里。万历三十九年(1611),其夫人刘氏在家中病逝。万历四
十年(1612),肖大亨卒于泰安府第,亨年八十一岁。万历四十四年(1616),朝廷为其
追赠太傅。
肖大亨虽在外居官多年,但关心梓里,曾捐资创建泰安文庙尊经阁,供学人就读,
亲自编订《今古文钞》、《文章正宗》等书,以授诸生。并损资修整泰山名胜古迹,
三阳观、碧峰寺记事碑至今犹存。
肖大亨有二子一女,长子肖和中为夫人刘氏所生,次子肖协中为庄氏所生。肖和
中历官后府都事、工部都水司郎中、累进太仆寺少卿。肖协中是明末知名泰山学者,
著有《泰山小史》等。
肖大亨卒后,明神宗敕令在泰城西南金牛山之阳,为其营建陵墓,万历四十五年
(1617)竣工,至今犹存。

吴崇礼

吴崇礼(1552-1626) ,字彬卿,又字体严,别号节庵。明代宁阳县城西街吴家巷
人。官至兵部尚书、刑部尚书。
吴崇礼其貌不扬,却少小颖悟。嘉靖二十五年(1547)入县学,14岁中秀才,是当
时轰动宁阳的神童。除承家学外,深得当时的县儒陈文儒、张文风褒奖激励。28岁中
举,万历十四年进士。
万历十四年(1586),吴崇礼首任山西蒲县知县。此时正值山西持续大旱,他走村
串巷,问民疾苦,潸然泪下,连夜写成奏章,半夜敲开知府大门,请知府代为上奏,
请赈耕牛。谁料知府不但不代奏,还讥笑他官低妄为。他在驿馆再写奏疏,连夜骑快
马赶到京城,当堂奏闻皇上,神宗朱翊钧准奏,立即贷耕牛给农人,并下诏责太原知
府知灾不报之罪。他又行榜各地,招集外出流民回归故土,发还田宅,租贷农资,招
集百姓凿井,解人畜急用及农田浇灌。当时,兵民杂居,有兵扰民之乱。吴崇礼亲临
军营,严明纪律,将扰民首恶者当众斩首,军纪很快好转。并整顿吏治,惩处虚妄奸
诈之徒,捐俸在北部山区凿井200余眼,使20余万农人受益。
万历二十年(1592),吴崇礼因仁政爱民擢升山东御使。这年山东、河南、江苏等
数省发生特大水灾,民生危难。他不忍睹此等惨状,将沿途所见绘成“流民图”,到
京后立即草成奏章,第二天晋见皇上,先呈上“流民图”,启奏说:“山东的百姓流
徙死亡,比中州河南还要厉害啊,臣昨日从山东入京,目睹山东百姓流离载道,从南
至北抛白骨于中路,饿殍枕藉,盗贼在光天化日下公然抢劫,路人争食死尸,祈请皇
上赶快发钱粮十万及时赈济山东饥民。 ”后皇上发钱、粮各5万赈济兖州、曹州、临
沂、聊城四府灾民。灾后鲁人知其内情,均传颂吴崇礼体贴家乡父老之情,敢冒死请
赈之气魄。
兖州等四府合议,为吴崇礼建生祠,以靖其功。崇礼知晓后,疾书制止说:“但
愿泽于当世,不求流芳于千古,只问心无愧尔。”万历二十三年,吴崇礼被擢升为两
淮按察副使。在这时期,两淮按察使的儿子为漕运副使。父子勾结,横征暴敛,不仅
漕运税加收,而且延揽市面税收。一时商贾重不堪负,民怨大作。崇礼详察其情,掌
握了确凿证据后,直言上书,弹劾赵氏父子。后来,赵氏父子被削职为民,崇礼被晋
升按察使,督理漕税。他首先制定税制税规,并张榜公布于众,奖罚并举,漕税大增。
万历二十八年,皇上封吴崇礼为淮扬按察使,吴拥有“代天子狩猎”、“大事奏
裁”、“小事立决”之大权。是年,正值黄河明祖陵风翔段决堤,沃土变汪洋。黄水
直逼凤阳,汇同泗水威胁到朱氏皇陵的安全。皇上大怒,马上下令锦衣卫千里驰淮,
逮捕河督舒应龙下狱,改派杨一魁代之。又命给事张企程前往淮扬勘测,设法疏淮治
黄,淮水渐平。这时吴崇礼奉旨按察淮扬,一体皇上治淮保陵之念,二察治黄淮百姓
因连年水灾日不聊生,细心研究造成连年黄淮水灾的根本原因,他及时向皇帝上疏说:
“河漕事权力不一,是造成灾难的主要原因。应该使河务与漕运分派专人负责,统一
调度,分工负责,责权明确,使之互不干扰。”于是,皇上专派河漕总管,分派漕运
专员和河务专员,结果河漕两利,凤阳一直持续29年未发生水患。此时,崇礼又改按
察两浙,代天子巡关阅兵,武功文治声名大著。
万历三十五年(1607),朝廷推举阁臣礼部尚书李廷机为丞相,三公九卿均上表保
奏,唯有吴崇礼上奏说不可。他指责李做礼部尚书时,其部下驳章不负责任,造成冤
假错案,不具备首辅之德才。从此,崇礼以有胆识闻名于朝野,被封为大理寺右寺丞,
旋进右少卿。万历四十年(1612),擢升为顺天右副都御使,成为专管一方军政大权的
封疆大吏,主持顺天、永平二府兼整饬苏州等处边备军务。
万历四十三年(1615)他从兵部右侍郎身分移督宣大,这时,督理的范围是直隶、
山西两省,兼理粮饷。是年,驻守在河套地区的顺义王卜石图初袭封爵,私自扩充势
力。卜石图与察哈尔汗联合,妄图以察哈尔为根据地伺机反叛,形势十分危急。吴崇
礼一面给顺义王卜石图和察哈尔汗写信,要求他们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节制。一面申
奏朝廷,提议妥善解决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以恩威并举方法把事端及时消除。崇礼
为进一步弄清卜石图的内幕,决定冒险亲赴顺义王府。这时,部属都苦苦劝阻,不让
他做凶多吉少的事。崇礼从正反两方面慎重分析了形势,说:“我只身进王府,以示
对顺义王的敬重及信任,只要按排得当,定能化险为夷。”第二天,他按计划领贴身
卫8人, 从简进入顺义王府,王府上下若临强敌,崇礼不慌不忙,有礼有节,令顺天
王感悟,忙摆宴接风洗尘。然而,察哈尔汗王子听说吴崇礼只身进顺义王府,急忙起
兵犯境,犯境未成就被杜文焕团团围住,一举痛歼。吴崇礼将送来的捷报交给卜石图
看,卜顿时惊呆,至此,彻底免除了一场大战乱,为国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天启五年(1625),他改任兵部尚书。后来因与阉党魏忠贤不和,外调南京任刑部
尚书,后人称其为两尚书。
吴崇礼治家有方,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吴族人为有崇礼这样的高官而骄傲,商
定修建吴家祠堂,动工时巧逢西邻李家(地方士绅名流)扩建宅房,因一墙之地有争议,
两家到县衙打起了官司。县官不敢过问两强家之事。吴氏族人写信连忙送到京城,意
在让崇礼借官威给县衙和李家施加压力,而崇礼看信后,随手回信一封,说:“千里
捎书为一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昔日秦始皇。”族人看信后深
明其中道理,主动退让一墙地。李家为吴崇礼温良恭让所感动,也暗自退让。两家各
让后,胡同较前宽敞多了,来往行人便利,后人命名为“道德胡同”。
天启六年 (626) , 吴崇礼辞世。谥定襄公,赠太子太保。著有《三边总图》、
《抚蓟奏略》等。

徐光前

徐光前(1573-1613) ,字裕伯,号匪莪,新泰县西周村(今新泰市西周)人。明代
著名循吏。
万历庚子进士,初任交河县令。交河为“古燕赵之地,民俗竞悍难取”。他一到
任,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条文,社会秩序好转,人民负担减轻,兴除利弊,发展生产。
万历三十七、三十八年(1609-1610年) ,河北一带严重旱灾,民众饥寒交迫,背乡逃
亡。他多方赈恤,交河境内民众安居,道无饿殍,交河人民视为救命恩人。县民两建
徐光前生祠,寄托感激和怀念之情。
万历庚戌(1610),徐光前调任密云县令。密云(今北京市密云县)称“三辅重镇,
省会要区”,战略地位重要。守边部队将帅多次上疏要求徐光前担此重任。徐光前在
密云认真筹划,调度井然,恩威并重,守边戌卒不敢恣意横行,军民咸称“边校得人”。
密云三面临边,敌军常常突然而至,大掠之后随即撤离。徐光前尤其注重城防建设,
修筑加固城池,治械贮粮。辛亥(1611年)秋,敌兵围困密云,久攻不下,引兵自退,
实赖徐光前之力。按以往惯例,边地各县都要为朝廷寄养马匹五百,百姓为此负累,
困苦不堪,徐光前上疏恳请蠲免,后减去一半。
徐光前治密云三年,政绩卓异,当地军民先后五次向上级推荐,癸丑(1613年)进
京铨叙,徐光前以莅密云不久,要求留任。朝廷一时又找不到合适人选接替,便令徐
光前暂还密云。就在他重返密云两个月后,癸丑(1613年)五月病卒于白檀官舍。徐光
前卒后,密云县民无比悲痛,“父老巷哭相闻,荷锄拾穗,樵夫牧儿,皆为陨涕”。
翰林院编修公鼐撰写碑文,御史宋焘(泰安人)撰墓志,墓碑和墓志均由礼部主事秦士
文书丹。墓志今存新泰市博物馆。

武之大

武之大(生卒不详),字连城,东平府(今东平县)州城西门人,明中期两中进士的
孝子。
武之大父因违误官差,应受鞭笞。这时,之大尚幼,苦苦向州官哀求,请允代父
受刑,州官不许。之大见父受鞭苔,又气又急又恨,痛苦万状,咬断一手指,血流两
颊,竟不知道。回家后问父亲:“他们为什么能打人?”父亲回答:“他们是官!”又
问“什么人可以当官? ”“读书人可以当官。”从此,之大发愤读书,于万历壬辰年
中进士,授长子县知县。
据传说,长子县正是那个东平州官的家乡,之大上任后,借故将东平州官的父亲
痛打了一顿,为父报了鞭笞之仇。这时,那位东平州官已升为三品大官,他贿赂了吏
部尚书,免了之大的功名,罢了之大的官。之大不肯罢休,从此改名换姓,又中进士,
当了县官,最后升为右参政。人们敬佩他不畏权贵、为父雪恨的志向,在州城大西门
里为他修了一座石牌坊,牌坊正面横额刻着“龙门连跃”四个大字,表彰他两次考中
进士。牌坊背面横额刻着“凤诰重颁”,记载他再次当朝廷命官。

刘源清

刘源清(?-1550),字汝澄,明代东平府(今东平县)人。明代名臣。
明代正德甲戌年,刘源清中进士,初任进贤县知县。宁王宸濠反,进贤县是叛军
东进必经之地,刘源清做好战守准备,在旗上大书“誓死报国”,并在自己住室周围
堆满柴草,嘱家人危险时点火,宁死不受贼人侮辱。宸濠妻弟娄伯与阉官乐囿率兵要
穿越进贤县,刘源清招募二百名死士,从叛军后面杀出。斩杀娄伯、乐囿等人。叛军
送书求刘源清让路,刘源清杀使者。因此,濠兵不得越进贤县一步,后王守仁起兵与
刘源清合击,消灭了叛军。
后刘源清历任监察御史,任大理寺丞,佥都御史、副都御史、兵部侍郎。大同军
叛,刘源清奉命讨伐,督总兵谷阝永攻城。侍郎中詹荣负责分化瓦解,斩叛军首要分
子,迫使叛军投降。
侍郎黄绾散布谗言蜚语,刘源清被捕入狱。一年后释放回家,卒。隆应元年,谏
官奏本,昭雪,赠兵部尚书。刘源清昭雪后,穆宗下谕致祭。依礼厚葬。

王楫

王楫(生卒不详),字济川,明泰安州柴家庄(今岱岳区范镇柴家庄)人。万历四十
七年(1619年)进士。初授拓城(今河南拓城县)县令。再调安邑县令,后升户部主事。
时山海关内外, 与清军连年战争, 楫奉命司理军饷,曾受到崇祯帝的赏识。迁固原
(今宁夏固原县)县令,不久升宁夏巡抚。楫居官廉洁自持,执法甚严,遭悍将嫉恨,
兵变被害。葬于大汶河畔。

秦士文

秦士文(1568-1628) ,字彬予,一字质之,新泰县(今新泰市)汶南镇人。明末著
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任仕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官至兵部尚书。
祖父秦洪,嘉靖中出粟万石赈灾,世宗下诏褒奖。父希夏,精研歧黄,晋阶御医,
授仕佐郎。母公氏,为翰林公家臣之妹,公鼐姑母。秦士文生于隆庆二年(1568),17
岁补邑诸生。万历二十一年(1593)选拨贡,二十二年中举人,万历甲辰(1604)中进士。
从此步人长达40年的仕途生涯。
他在中进士后的第二年,授为宝坻县令。宝坻产入贡银鱼,每年底,朝廷派内使
收缴,趁机大肆敲诈掠夺,成为一大公害。秦士文向朝廷议定岁贡三万九千条,由地
方送京,请罢内使。从此,县民免受骚扰之苦,“海畔之人争颂之”。宝坻与三河、
香河界相邻,三县争水,矛盾由来已久,多次发生械斗。由秦士文与三县约定各出资
金筑堤,并在堤上种树,遂息三县之争。
明神宗为搜刮民脂民膏,曾设置了“矿监”和“税监”,由宦官充任。他们凭借
皇帝支持,横征暴敛,凶残无比。巡东矿监高淮是其中之一,他贪婪无度,曾引起锦
州、松山兵变。高淮为宝坻县大口屯人,他依仗权势,动辄征用数百人和大批车辆为
其运私货, 无视地方官府。 县民敢怒不敢言。秦士文将高淮家人中霸人田产子女者
“悉捕治,权杀之”,将其罪状报上司,弹劾高淮。高淮的暴行,引起朝野共忿,神
宗下诏将其抄家法办,秦士文因此名声大著,调任密云县令。密云县为当时的战略要
地,朝廷对县令的选拔任命十分重视,认为“非贤者不可任”。秦士文万历三十五年
(1607)冬到任,在职期间,“劝农桑,理讼狱,清积案,明教化,兴教育,革陋习,
以民政佐军机,政绩卓著”。此后又调任长治县令,不久晋升礼部主事。在此期间,
秦士文持衡清议, 考证故实, 对杨升庵等四十四人报请朝廷予以美谥。同时监造了
《大统历》,使历法为之一新。
天启中,秦士文以山西观察使衔备兵怀来县,晋山西右辖参。未几,擢佥都御史,
巡抚宣府。秦士文至宣后,调查发现官军虚冒人数,马匹疲病者居半,屯粮严重不足,
军卒长期领不到军饷,毫无战斗力。他拨发钱粮,并制定出七条施政方针,大刀阔斧
进行整顿,迅速扭转了被动不利局面。
天启七年(1627)正月,蒙古族台吉部入侵。秦士文指挥若定,大破敌军,斩获甚
众,时称之为三十余年不多得之奇捷,受到朝廷褒奖,升兵部右侍郎,旋晋兵部尚书。
据文献记载,秦士文晚年投靠魏忠贤,并登上高位,他曾七次上疏称颂魏忠贤,
颂本上有:“业赫圣明之在,昭上公之功”等语。他还同部分官员铸金杯,在杯上刻
上姓名,送给魏忠贤以表忠心,即所谓“馈器镂名”。魏忠贤伏诛后,秦士文在钦定
逆臣中列入“交结近侍又次等”。后坐待三年,纳赎为民。
但据《蒙阴县志》记载:“吴江赵玉成曰:士文抚宣时,有大帅杨廷瑞者,请建
魏忠贤祠,敕须忠贤画像至镇,士文曰:‘此膝不屈于人若干年矣,今日可为奴辈屈
耶? ’适和(阳)警至,士文星驰赴援。及像至,监司镇帅无不膝行匍伏,独士文以按
部得免。崇祯改元,有司更嫉士文者,谓‘忠贤现像,士文实导之’,为乔若雯所劾。
曹总宪于汴素知士文,力陈忠贤像至上谷,抚臣(士文)正按部和阳,实无导迎之事,
其语甚悉。会有同乡居揆席者,素不理于士文,挟怨证成立,竟此坐罢。虽浼名党籍,
人多冤之。”由此看,秦士文之列入阉党又似为一桩冤案。《秦氏家谱》中也载有为
其辩护的疏文,但朝廷始终未为其平反。因而对其是否是魏忠贤死党并无定论。秦士
文被夺职后,一直住在老家,于崇祯元年(1628)病逝,终年60岁。

赵弘文

赵弘文(?-1683),字东渊,号朴庵,泰安州谷家庄(今岱岳区范镇谷家庄)人。官
至广东道御史,明清之际泰安著名人物。
1644年4月, 李自成起义军一部攻入泰城后,建立地方政权。赵弘文密结高桂等
人发动政变,杀死大顺军防御史及其部将10余人。不久,大顺军攻克泰城,高桂阵亡,
赵被俘。在押解途中闻李自成兵败身亡,大顺军溃散,赵逃回泰安。清朝统治确立后,
曾数次敦请赵出山,先遭其拒绝。旋又应召仕清,于清顺治二年任广东道御史,后巡
按苏松等处治海综核将领。任上击污吏,减赋税,平扰乱,为三吴父老所称颂。翌年,
任满回朝,惟文卷书童,别无他物,后被谗奏,获“荐举太滥”之咎降调,赵不辩,
辞官归里,居泰城梅花坡,以诗文自娱,著有《光碧书物》、《蒙难纪略》康熙十二
年(1683)卒,葬于祝山之阳。

傅振邦

傅振邦(生卒不详),字定侯,清辽阳人,泰安良吏。
顺治间,他因祖上佑荫任泰安州知州。明清交替之际,战乱频仍,地方疲敝不堪。
傅到任后,力求解除民间痛苦,招抚流亡民众,恢复生产,不数年,物产丰盈,户口
繁息。原泰城北门外,是傅安置流民的地方,后人名为傅公街,以志纪念。时奉命丈
量地亩,用“杆子”计算亩数,六百方杆子为一亩。而杆子无定额,杆子大则地亩数
少,相应赋税减轻。傅以泰安地瘠民贫,亲到田间监理,不许胥吏扰民,又据理力争,
以四尺为一杆子,百姓受益非浅。泰安“大亩”即从此由来。民感其德政,在西门瓮
城内立祠祀之。

宁之风

宁之风(1603-1681),字德九。清代宁阳县城西街人。官至太宰太傅。
宁之风的先祖宁义,为元世祖时的千户候。其父宁允济,是宁邑乡贤。1613年,
宁之风参加宁阳乡试,补邑生,入县学研习经典。第一天,先生让他背《大学》,结
果一字未错。1647年,清世祖大开新科,首选天下英才,他和李树奎、李恩光等相约
赴京科考。宁之风一举成名,甲试第二荣登榜首。
1648年,黄河吕梁段再次遇险情,顺治帝诏敕宁之风治理。之风接旨后风雨兼程,
披蓑戴笠一路沿河察视,同时传檄各地,限令死守。报清查办了渎职县令,率军民疏
通河道中的障碍。同役夫一同背土上堤,险处打桩,填塞涌洞,束水攻沙,苦战月余,
确保了吕梁无事。水退后,他用节省下的20万两白银赈农植树,筑堰固土,为吕梁段
的长治久安打了坚实基础。据《清史·河务》载:朝廷派员巡检,再奏褒奖之风治吕
梁“兴禹治水之功。”
1658年,宁之风升为河南知府,总摄中州诸事。这时他已是三品顶戴花翎,一到
洛阳,立即走街串巷,下田同农夫攀谈,了解到当地的耕牛非法宰杀致使当地百姓生
活贫寒,他要求各司县衙查清现存耕牛,一律用官价买入分给农户,并让经济人从内
蒙、青海贩大批壮牛进豫,每10户配一套,并对宰杀耕牛者罚银一千,当年秋,河南
就实现了以牛代耕。为克服中州各地百姓不善储粮的习惯,宁之风拿出自己两年的俸
银,帮助主要州府扩建粮仓,并动员百姓注重储粮备荒。
他为政注重纲纪的整顿, 特别对官吏管理更严, 并常用李世民之言告诫部属:
“社稷以民为本。民为重,君为轻。为国尽心,为君分忧首当为民谋福。”他首先从
自己做起,巡查州郡,废除一切馈赠迎送,有犯科者立即除名。一些官吏常向客商索
要钱财,有的明目张胆设卡征费,他出榜晓知各地:无河南府关文一律不准向客商收
取分毫。并暗派稽查,明侦暗访,将胆大妄为者就地惩办。还有些猾吏虚报冒领俸银,
增加百姓负担,之风洞察此情,“一概清查,严行裁汰不许滥报,免苦累小民。”
树人重教,是宁之风的又一德行。他把“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作为施政要
领。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拨库银兴建学馆,设讲经堂,并亲自从山东延聘名儒执教,
经常巡查属吏,嘱他们把尊师重教当成政规,违者罚。数年后,河南殿试23人金榜题
名,声震全国。
宁之风在河南一举捣毁土匪穴巢,全歼顽敌凯旋,皇上加封他陕西按察使,兼陕
西重藩布政使,河南万民上表乞留,百姓自发在龙泉为其造生祠。宁之风到陕西上任
时,了解到那里少数民族较多,他因俗而治,亲抚夷族首领,温言礼让。1662年夏,
他再次出巡八卫,病倒在哈密,乃上表辞官养疾,顺治皇上恩准归故里。
宁之风78岁辞世。康熙帝闻报,派山东布政使专程前往祭吊,敕封太师太宰德翁,
赠太子太保。

张所存

张所存(生卒不详),字心孚,泰安州(今泰城)人。清顺治间武举。岱庙工程监造
人。
张所存性好施舍,捐资修学馆,割上等田10余亩施给养济院,以养育孤贫。张所
存颇具办事才干,省城有大工役,如济南巡抚署和济南城墙的修理工程,均由张所存
主其事。康熙七年(1668),郯城地震波及泰安,岱庙损毁严重。不久,张所存受命监
修岱庙。他亲自赴江南置办修建材料。如较大木材和油漆颜料等,然后从运河运至济
宁,再从济宁陆运泰安。经十年整修,殿、堂、廓、庑人及四周庙墙,几全部翻新,
前后各院均植树株。岱庙现在的建筑,大体保存了张所存重修后的规模。卒赠怀远将
军。

卢纟宏

卢纟宏(生卒不详),字元度,号澹岩,湖北蕲州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历任
新泰知县、桂林知府同知、江南布政司左参政等职。
他在新泰任知县时,“兴废坠,平赋役,赈穷困”(《新泰县志序》)。力促清丈
减赋, 民得稍苏, 他还“亲课农桑”,保护古迹,编修县志,政绩为民所称。史称
“文行吏治,为新泰百余年中所首屈者”(乾隆《新泰县志》卷十一)。他工于诗文,
著有《四照堂诗集》十卷,多反映社会现实。《清诗纪事初编》本传称其“入清涉历
宦途,后燹未久,井里萧条,征戌徭役,不堪其苦,诗中率直纪之,……读之令人酸
梗。”《丝炱吟》便是卢纟宏在新泰创作的一首同情民间疾苦的好诗。
《丝炱吟》诗前有长序,简述了新泰丝麻业的历史和现状:“《禹贡》青州之贡,
记岱畎丝炱,考志(指县志),新泰皆岱畎地,而丝炱之产,新(泰)尤夙最饶。炱则麻
之别种,夏秋皆植之;丝则家有蓄蚕,饲以桑。”作者对新泰的蚕丝品种作了介绍:
“丝有二种,曰纩、曰炱。山蚕亦人所蓄,而食椿者曰椿茧,食椒者曰椒茧,食木触
者曰木触茧,即《禹贡》所谓‘柞丝’是也。”序文最后,诗人抒了自己的感慨和赋
诗之旨:“地产不为不裕,力作不为不勤,昔以上供而有余,今以自赡而不足,其抑
为疾徐用舒之理,有乖权宜者欤?聊赋以风当事者。”
卢纟宏在诗中写道:
我闻土人言,兹地非沃灌。
卑瘠易伤潦,山硗尤苦旱。
十岁九不逢,小民轻流散。
青禾收屡俭,正供难以遣。
惟持炱与丝,岁偿额之半。
今苦不在年,额征亦有算。
赋缩民仍贫,言之深可叹。
我怪询其由,对者不敢谩。
咸曰正供外,有人虎而冠。
借以方产名,给钱与之换。
丝则不论斛,茧亦不计段。
予一取者十,实未沾一贯。
黠民以膺售,无能救涂炭。
虽以地利功,莫为吸膏赞。
闻君修新志,祈尽加删窜。
勿留丝炱名,取者无所按。
全诗反映了新泰蚕民麻农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
之间的尖锐矛盾,作者身为封建官吏却怜恤民生疾苦,赋诗劝谏当事,抨击虐政,是
十分可敬可贵的。《丝炱吟》诗及序,还为研究新泰蚕丝和麻纺业,留下了一条不可
多得的史料,收入现代史家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中。

施天裔

施天裔(1614-1690) ,字泰瞻,号松岩,先世章丘人,明初迁泰安州(今泰山区)
施家结庄。清初著名乡宦。
施幼年丧母,依外祖家,长大始归。明末被清兵掳去关外。途中生病,被周曰宣
收留,随改周姓。后应试成贡生。清顺治四年(1647)任睢州知州,任上廉正而有才干。
清初征税无定额,施主持丈量土地,减轻赋税,迁任上谷知府。后因耿介忤上官被罢
职,不久起用任东祥知府。1659年任陕西右布政使,又任山东左布政使(在任24年)。
康熙四年(1665)得到皇帝的准许恢复本姓。1683年任广西巡抚。1685年赐归故里,卒
后葬于施家结庄。
施天裔为官清正廉洁,率直耿介,深受百姓喜爱。任山东左布政使期间,顺治十
八年(1661),主持重修泰山顶碧霞祠大殿、东西配殿、钟鼓楼、山门、御香亭,创建
东西石阁、戏楼、神门,重修南天门、灵侯殿、白衣阁等。今岱顶的主要建筑均保持
了此次建制规模。

赵国麟

赵国麟(1673-1750) ,字仁圃,号拙阉,泰安县(今泰安市)东关人。赵原籍浙江
上虞。清康熙进士,历任福建、安徽巡抚,刑部、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泰山五
贤之一。
明末赵氏家族因“山贼海寇叠起” , “田宅荡然”而败落。清廷入主中原后,
“东南未靖,人民流离”。其祖(清末名士)赵瑗,“埋名于党塾,糊口于四方”。父
赵良“弃儒学医”,只身北上,在泰安遇族亲而定居,并娶流寓泰安的江南淮阴江天
屿之女为妻,自此落籍为泰安人。
康熙十二年(1673),祖父赵瑗闻赵良在泰定居,遂自浙附粮艘来泰。赵国麟自幼
随祖父居,深受祖父熏陶。九岁起昼夜跟祖父课读,聪颖好学,日读书数千言。十七
岁成诸生后,以授馆为业。康熙三十年(1691)母卒;翌年三月祖父卒;未几,父亦相
继卒。国麟时年二十岁,“及遭大故,凡案盘孟典质殆尽,终以不贫干人”。康熙三
十六年(1697)被选为拔贡,康熙三十八年(1699)中举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逢“丙
戌科”会试,遂入都赴试,试毕,即“策蹇归里”。会试录取后,因时授馆于济河,
以“于济上主人有三年之约不相负也”而未及赴廷试。
康熙四十七年(1708),赵国麟以兴复泰山书院,重振泰山学风之志,约同人在明
儒宋焘之青岩居故址开设学馆,“建讲堂五楹,书室数椽”,曰“青岩义社”。学者
称赵国麟为“青岩先生”。是年,刊行所选《本朝元墨文统》与所著《制艺纲目》两
书,皆为研讨时文之作,用授以青岩学子。
康熙四十八年 (1709) ,赵国麟中进士。试毕返里,仍讲学青岩。康熙五十三年
(1714),山东巡抚蒋陈锡按部泰安,至青岩义社视察,对赵国麟兴学设教之举十分赞
赏,当即割俸百金,命泰安知州石健修扩学舍,并为赐名“青岩书院”,知州石健亦
捐资助之。一时“四方有志之士,不远数百里,负笈重茧而至,皆谓今日之青岩,将
与白鹿、嵩阳、岳麓、石鼓诸书院并垂不敝于天壤矣。”成为泰山历史上著名书院之
一。赵国麟讲学青岩期间,授读不拘泥于辞句,主张能贯通应用,不随时趋,匡正文
风,尤其启迪青年求学上进。他曾向青岩书院赠书三百册,刊行所著《近游草》一书,
书中收录所撰《泰山纪游》诗及《游徂徕山记》。
康熙五十八年(1719) ,赵国麟授长垣(今河南长垣县)县令,兼管内黄(今河南内
黄县) 县事。上任伊始,即改革征粮积弊,除民疾苦,又勤于政事,“数月间滞案一
空”。时内黄大饥,赵开仓放赈,发库粮数万石赈济灾民,使百姓免于饥饿流离之苦,
民无流散。是年秋,黄河决口,水逼长垣城。赵率吏民日夜堵筑,将城外受灾百姓用
木筏运至城下,再用大绳系提入城内,计口安排食宿,灾民得免于水患。次年,黄河
又决口,赵乃足浸水中三日(后致跛)查勘灾故,决心根除水患。除捐俸筑堤护城外,
并修筑太行大堤百余里,又开支河数道以分流,自此长垣无水患。并重修长垣书院,
以振兴教育。他任长垣知县六年,“循迹冠一时”,“由是简在帝心”。于雍正二年
(1724)升永平府(今河北卢龙)知府,同年九月迁大名道(今河北大名)。赵在大名道任
上,曾讲学天雄(大名府古称)书院,以所著《制艺文统》及所选《文统类编》为教材,
授业诸学子,赵曾有《天雄书院口授》之作。雍正四年(1726) 四月调清河道(今河北
清河) ,八月迁长芦盐运使(驻天津)。在运司任上“清操尤著”,尤长于审理案件,
“民有赴诉,州县不能理者,公悉为决之,无不悦服而去”。
雍正五年(1727)十一月升任福建布政司布政使,任上“日坐堂皇,凡所属疑狱,
州县不能理者皆来诉,立断遣之”。助朱熹十六代孙朱玉重刊《朱公文集》 (玉于书
后附相国历略,以志不忘) 。适福建俗尚节烈,固守妇女殉夫恶习,凡女子未嫁而夫
殁,其家族竟为扎彩台,亲友送礼致贺,届时逼促该女登台自缢。对如此血腥殉节恶
习,赵上疏清廷,严禁此举后得上令禁止,民皆称颂。雍正七年(1729)七月,调任河
南布政使。雍正八年(1730)升任福建巡抚,民闻其至,欢迎于道。先后甄定范世杰呈
词之文字狱冤案,平反顺天府丞余甸冤狱。赵重视教育,除时往鳌峰书院讲学外,并
上疏请求增设府学及教官、训导。《福建名宦传》载:“国麟崇正学,每月必三次诣
鳌峰书院阐宋五子书,虽甚寒暑不辍”。时钱塘陈兆俞为(鳌峰书院)山长,课后对众
人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侍赵公坐,一日抵十年”。可见其讲学之精辟,
教诲之深邃。赵主闽政五年,勤吏事,为政宽厚,为世所称。雍正十二年(1734)十月,
调任安徽巡抚。至皖后,对田赋混淆之状,疏请履亩清查,勘明归正。是年,于安庆
喜得久求不见之《孙明复小集》,并主修《江南通志》,举行博学鸿辞科预备试,求
贤荐才。乾隆元年(1736)赵与尹继善主修《江南通志》刊行。
乾隆三年(1738)四月,赵国麟擢升刑部尚书,十月,调礼部尚书,寻兼国子监事。
乾隆四年(1739)正月,补授大学士,二月授文渊阁衔。四月,与吏部尚书甘汝来同为
乙未会试主考官。
乾隆五年(1740),山、陕等地产煤处多为官府封闭,赵国麟上疏奏请驰禁,开矿
采煤,资民生无穷之用,以利国利民。经大臣会商,乾隆于是年降旨准予开采。此议,
对促进当时社会经济起了推动作用。乾隆六年(1741)三月,赵国麟遭御史仲永檀疏劾,
诉其曾往京师吊祭妖人俞长庚一事。经查,子虚乌有。赵奏恳乞休,帝谕“不必以解
退请”,未准。不久,又被给事中卢秉纯参奏。六月,乾隆谕赵国麟引退。国麟疏未
即上,乾隆降旨诘责,将赵降二级调用。赵罢相后,“一切应酬俱为谢绝,日以批校
《文统》为事”。乾隆七年(1742)正月,复以久病乞休,被乾隆斥责,谓其“忽于未
路托名进礼退义,以自表其风节,居心不可问矣”,而将其革职,在咸安宫效力。乾
隆八年(1743)二月,得旨准回原籍,四月,归泰安,“日读朱子诸子诸书”,时年已
七十一岁。归乡后,“检点原籍一百四十箱,安置厅屋,浮白自庆”。王次通《丛花
斋谈丛》中称:“闻赵蕴琛前辈云:相国两为布政,两为巡抚,仅置田四顷,值数千
金。平生积书百四十箧,常列目前,浮白自豪而已。”犹“时跻绝顶,钟情丘壑”。
他遍游泰山胜迹,写下了许多描述泰山风光、艺术品位较高的作品,曾两次题诗于金
简《岱岳丘壑图》 。 并为宋焘之孙宋汉池所修《宋氏族谱》 书题写序。 乾隆九年
(1744)三月,动工兴建岱阳精舍。赵在《岱阳精舍记》中云:“乾隆癸亥孟夏,拙庵
归田,居室厅房外无宴息读书所,徘徊周览,得厅房东偏隙地三丈余,……,架屋四
楹,……名其处为岱阳精舍”。至四月建成,移居其中,隐居读书。
乾隆十五年(1750)七月,赵国麟赴京祝乾隆寿诞。八月,乾隆上谕:恩赏原衔,
令其回籍。十一月十七日子时,赵国麟“以疾终于白龙峪岱阳精舍”,“卒年七十七,
身外无长物,诒其子孙者,书一屋,砚数十方而已。”葬于泰城西郊天平山岩家村赵
家林。《泰安县志·舆地》云:“璨国麟墓,在城西天平山之阳。清大学士。”有墓
地题咏曰:“相国遗迹在,山青古木幽。贤臣千古颂,余爱至今流”。
赵国麟学识渊博,著述丰富。乾隆五年(1740)正月,乾隆帝曾赐以御书《集思广
益》匾。他对宋五子(周郭颐、程颐、张载、朱熹)的理学大旨多作阐明。其著作主要
有:《云月砚轩古体诗稿》、《调皖纪行草》、《拙庵近稿》、《塞外吟》、《近游
草》、《大学困知录》、《书院口授讲义》、《小园杂记》、《云月轩藏稿》、《居
岱渊源》及《文类统编》等。前5种收入《泰山丛书》丙集。
赵国麟在仕途上不趋炎附势,守正不阿,终被革职放返故里。晚年仍不遗余力从
事著述教育,振兴家乡文化。是继宋石介、明宋焘等人之后的著名泰山学者。道光九
年(1829),泰安知县徐宗干奉赵入五贤祠,列为“泰山五贤”之一。

周百顺

周百顺(生卒不详),字备堂,宁阳县石碣(今石集乡石碣集)人。清嘉庆二十二年
(1818),周百顺中进士。历任河南林县、江苏金山、湖南通道、耒阳县知事,因俗施
治。任河南辛巳、湖南庚子乡试同考官,遴选人材。74岁致仕故里,研究学问,教授
诸生。著有《更事良言》《从吾堂时文》。

沈毓寅

沈毓寅(1793-1848),字宾谷,清新泰县(今新泰市)沈家庄人。沈毓寅未仕之时,
主讲泰安岱麓书院,门下学士成就甚多。他还对金石学有所研究,辑录有关《孙夫人
碑》的考证文章,附入《新泰县志》中。清道光十二年(1832),沈毓寅中进士,后任
广西天保知县。盗匪黄天宋入境劫掠,沈毓寅率兵捕剿,兵败遇害。

徐宗干

徐宗干(生卒不详),字伯桢,号树人,清江苏南通人。进士。泰安良吏。
道光年间,任泰安知县10年,专以振兴文教为急务。他整顿岱麓书院,创设礼泉
义塾,亲订《书院条规》和《义学条规》,并整顿学田,多方筹措经费,聘请名儒任
教。又纂修《泰安县志》,重修和圣祠,奉宋焘,赵国麟两先生入三贤祀,合称五贤
祠,启迪后学,亲加教诲,使之奋发向上,数年之间,其门下士程灿策成进士,卢运
常、李陶村、贾公策、吴少瀛等成举人,文风称盛一时。他免除往省城运送银两鞘车,
免派阔布等事,减轻民间负担,民众称颂不已。后官至巡抚,卒谥清惠。

曹钟彝

曹钟彝(生卒不详),字洪斋,清江苏江阴人。泰安良吏。
光绪七年(1881)任泰安知县。钟彝任职勤敏,处理民事,务求是非分明,由是颂
声传布城乡间。泰城内井水苦咸,居民吃水须到西溪汲取。钟彝捐廉筑渠,引泰山梳
洗河水,由王母池导入泰城北门,沿岱庙东墙至双龙池南下通天街,流至南门,然后
入泮河。尤其夏秋间,水势旺盛,清流滚滚,方便了居民用水,人称“曹公渠”。

另 类
黄恩彤

黄恩彤(1801-1883) ,原名丕范,字绮江,号石琴,别号南雪,清代宁阳县蒋集
添福庄人。官至广东巡抚,中英《南京条约》参与签订者。
黄恩彤5岁入家塾, 11岁入童科,15岁县试第一,得选补邑生,岁科试皆名列前
茅,以优等选为廪生。道光二年(1822)中举。道光六年(1826)中进士,授刑部主事,
遂潜心钻研律例。先后充任提牢、热河理刑司员等,曾随刑部大臣往江苏、安徽、浙
江等地办案,累迁为刑部郎中。道光十九年(1839)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次年,任广
西乡试正考官。旋任江南盐法道道员,监督官盐销售。道光二十二年(1842)迁江苏按
察使。
鸦片战争开始后,黄恩彤参与办理对外交涉,力主妥协。道光二十二年(1842)7、
8月间,黄恩彤随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侵略军谈判议和事宜,并于8月29日与英国全权
代表王卜鼎查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当时有一英兵调戏中国妇女,遭群众痛
打,黄恩彤得知后,“亟登舟往谢,以翌日枷锁军犯数名充殴者诣夷船谢罪。”为防
备南京市民闹事,通令城内实行保甲法,并出告示宣称:“夷人为乞抚而来,非求战
也。”清廷以议和有功,授其二品职衔。
南京缔约后,黄恩彤又随耆英、伊里布赴广东,与英国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道光二十三年(1843),先后任广东按察使、布政使。道光二十五年(1845)升任广东巡
抚。这期间,英国侵略者提出进入广州城的无理要求,气焰嚣张。广东人民针锋相对,
掀起了规模巨大的反入城斗争。对此,黄恩彤却认为广东人民“结队横行,骄悍难制”,
“粤患未已,不在外而在内也”。他反对爱国人民武装反侵略的斗争,声称:“大约
言战守者,均未与该夷接仗,不能悉其伎俩……不知该夷之船坚炮烈,断难力敌,亦
无术破,以肉身御大铳,虽钢筋铁肋,立成齑粉。”黄还广布眼线,用高压手段镇压
广东人民的抗英斗争。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英人再次提出进入广州城要求。黄恩彤与耆英联衔发布告
示,禁止人民阻止英人入城,引起广州人民强烈义愤。数千民众冲进知府衙门,火烧
知府刘浔朝珠公服。黄恩彤遭时论斥责,被人参劾。不久,他监临文武乡试,因上疏
为一年逾八旬的武生请把总职衔,遭道光帝严旨训斥,经吏部严议降三级调用,由两
广总督耆英差遣,旋以同知起用。
道光二十七年(1847),英人又欲进入广州城,并向耆英提出诸多侵略条款,以武
力相要挟。 时耆英已任协办大学士, 欲摆脱困境,与黄恩彤等密谋对策。黄进言:
“英人要约多款,若不尽许之,恐难拒其入城之请,不如尽许其他条款,惟进城之事
则缓两年。此两年中,公早召内阁,可置身事外。”耆英纳黄谋,答应英国侵略者租
地建房等多项要求,并允许其两年后入广州城。此事泄露之后,舆论哗然,广州街头
出现大量揭贴,痛斥耆英、黄恩彤等人“抑民奉外”的罪行。广州人民反入城斗争结
束后,黄恩彤以亲老遵例归养,返回宁阳。
咸丰元年(1851),黄恩彤在家乡总纂《宁阳县志》,将所作部分诗文收入志中,
志书还收入了他的考证文章《成城辩》 、 《宁阳龚邱两故城之说》《汶阳说》等。
1853年, 黄撰成《两汉史断》6卷。1857年,又将其《三国志》读书札记汇为一编10
卷。
咸丰八年(1858) 5月,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美、俄居间调停。咸丰帝派钦差
大臣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赴天津办理议和交涉。惠亲王绵愉等人联衔保奏耆
英参与其事,黄恩彤受命赴津协办,及黄抵津,《天津条约》已定,黄仍归养故里。
咸丰九年(1859) ,黄恩彤主持编纂《滋阳县志》,3月而成。在修志过程中,他
节冗理乱,补缺润瘠,该志书事增于前,文省于旧,使新志增色不少。
咸丰十年(1860) 9月,捻军大举进入鲁西南地区。黄恩彤在添福庄举办团练,并
亲自筹划建筑坞堡,坚壁清野,倡率连村筑堡,人共为守,以对抗捻军。捻军由添福
庄一带经过数十次,均未能接近该堡,朝廷以黄恩彤“剿捻有功”,予以三品封典。
是年著成《知止堂文集》,文集中诗文大都平实自然,不事雕琢,从中可看出其宦海
行踪与心态活动,书中所收为耆英祝寿所作七律四首,对耆英推崇备至,亦自矜办外
交之功。
同治九年(1870),黄恩彤年届70,著成《鉴评别录》60卷。该书对历史事件及人
物等予以点评,见解有独到之处,亦反映出他具有深厚的学养。
光绪元年(1875) ,黄恩彤手录70岁以后所作诗文书稿为1卷,取刘禹锡“莫道桑
榆晚,为霞尚满天”诗意,名之《余霞集》。时黄恩彤已乡居25年,他饱览了人世沧
桑, 战争离乱。 由于长期在民间生活,对人民生活疾苦及胥吏之贪酷亦多有了解。
《余霞集》中所收《采料谣》、《催租隶》、《南村有老民》、《两生》等诗文,均
为关心民瘼之作。次年,黄恩彤还上书大宪,撰文《代阖邑绅士禀请详免秸料》,力
图减轻乡梓百姓负担。《余霞集》还收有《答尹仙桥水部论英吉利》、《答友人论弗
兰西》等,提出“以夷制夷”的见解,并对中西交往的利弊得失作了分析,主张对外
国侵略者“以逸待劳,以主制客,以众屈寡”等,已认为“夷人可制”。
黄恩彤居乡期间,关心农事,著有《蚕桑录要》5卷、《河干赘语》7卷,对农业
生产颇有裨益。
光绪五年(1879),黄恩彤再行总纂重修《宁阳县志》。光绪八年(1882),重逢乡
举,清廷赐与鹿鸣宴,赏还二品顶带。次年,卒于乡里。
黄恩彤一生著书甚丰,所编文体及杂著百余卷数百万言。其主要著述还有《名宦
传》 2卷、《离骚分段约说》1卷、《余霞诗》1卷、《秋声词》1卷、《飞鸿集文》4
卷、 《抚远纪略》 1卷、《憩亭诗稿》1卷、《使粤诗草》1卷、《忘余诗草》1卷、
《飞鸿集诗》4卷、《大清律例按语根源》104卷、《稀龄追忆录》4卷续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