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9&A=2&rec=20&run=13

尚士廉

尚士廉(1893-1970),字志洁,又名世廉,泰安市泰山区尚家寨人。爱国道士。
尚自幼家贫,父亲以卖菜为生。11岁时,拜岱庙主持宋纪昌为师。他乐与文人学
士接触,颇有学识。数年后,看守岱庙。1917年,被派驻山顶看守碧霞祠,接待游客。
1926年复还岱庙,负责接待游客。1928年,任古物董事会事务员,次年,又任中山市
场保管委员会事务员。
尚长期阅读典籍,广泛接触各界人士,熟悉泰山文物掌故,主持正义,不徇私情,
又写得一手好字,看管古物尽心尽职,在泰安宗教界有较高威望。
1928年,山东省政府驻泰城,把岱庙改为中山市场。庙内设戏院,开旅馆、澡塘,
办国术馆,异常混乱。继之而来的军阀混战,阎冯反蒋,兵祸殃及泰城,严重破坏了
泰山、泰城的文物古迹。在这混乱时期,他团结道众,尽其所能保护文物,并参加修
葺整理工作,大部分文物得以保全。“七七”事变后,日军逼进泰安城,为使文物免
遭损害,尚等人将庙内珍贵文物装箱封存,在东御座北殿内妥善保存。泰安沦陷期间,
他一直看守岱庙。1942年冬,北平日军侵华副司令多田来泰山,泰安道尹杜仲陪其参
观岱庙文物,杜见物心动,伙同属下杨安一偷去明嘉靖黄釉青花瓷葫芦等文物一宗,
运往济南、北平等地出售。案发后,杜贼喊捉贼,把尚士廉捕去。尚士廉在狱中受尽
酷刑,坚贞不屈。泰安一些名流联合上书为其鸣冤,当局迫于压力,查出盗首杨安一,
杜仲被免职,追回瓷葫芦和部分文物,尚士廉始得脱嫌获释。伪山东省政府于1945年
3月在岱庙阁老池立《泰安岱庙明嘉请瓷瓶被盗还庋记》。日军妄图盗走灵应宫铜像,
他与李恩泰等人联名上书伪省政府,阻止了这一图谋。日军曾偷窃碧霞祠铜瓦,亦由
他出面交涉追回。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10县的汉奸队改编的国民党宁春霖保安队麇集泰城,吃靠下
乡抢粮,烧靠砍伐泰山松柏树,将岱庙至红门宫的数千棵古树砍伐殆尽,又向岱庙古
树开刀。尚挺身而出,斥责道:“树都是几百年的古物,一棵也不能杀,谁杀谁是千
古罪人! ”国民党兵瞠目结舌,溜了回去。宁春霖知道后,恼差成怒,以私通八路罪
将他关押,后经地方人士联名保释才脱险。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派人与尚商谈岱庙文物
南迁事宜。尚据理抗争,说:“这里没有文物,都是祭品。祭品离开泰山就没有价值
了!”来人无言以对,只好作罢。
解放战争期间,泰山军分区和泰安县独立营领导人与尚曾多次接触,他还为民主
政府传送情报,散发宣传品。1947年,泰安县民主政府设文物保管委员会,尚任委员,
曾出资重新刊行《泰山道里记》。1949年,他任岱庙及顶庙住持。
尚世廉生活艰苦朴素。 土改以后,300余庙地被改出,尚带领徒众在后花园开荒
种地来维护生计。 1951年到1952年, 尚先后出席山东省和泰安县各界人民代表会。
1953年,任古物管委会委员。1954年,先后当选山东和泰安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山
东省政协委员。1955年,当选山东省政协常委,并任全国道教协会常任理事。到1966
年,尚一直在岱庙从事文物管理和接待工作。
“文化大革命” 中,尚士廉受迫害,1966年9月,被逐出岱庙,依靠远房外甥接
济为生,后寄居胞弟家。1970年病逝。

另类

敬奠嬴

敬奠嬴(1890-1957),泰安县马庄敬家杭(今属岱岳区)人。“耶稣家庭”创立者。
敬奠嬴1890年出生在地主家庭,其父是前清童生,家有120亩良田和几十间瓦房。
他兄弟五人,号称“敬家五虎”,敬奠嬴排行老五。他“自幼醉心儒术,具有求道之
决心。”少年时,清末废除科举考试,使他考取功名的希望化为泡影,产生了厌世思
想,曾一度到泰山、徂徕山云游,想修仙学道。
1912年,敬奠嬴入泰安“美以美”会所办的萃英中学(今泰安第一中学)读书。入
校后一面勤读,一面研学圣经。1914年,做传教士林美丽 (原名NoyaN·Dillenback)
的汉语教师,同年受洗入教。敬奠嬴在萃英中学毕业后,留“美以美”会传道。
1918年,他到济南共合医院 (即齐鲁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前身,因是英国“浸礼
会”和美国“长老会”合办,故称“共合”)传教,同时,他加入了“圣贤道”(清末
民初秘密道会门之一,以《中庸》为课本,敬拜太极,掺杂着许多神秘主义和预知未
来的说教。) 这一个时期,他还接受基督教“灵恩派”的神学思想。基督教美以美会
反对灵恩派的做法,认为是非正宗的宗教组织,敬奠嬴遂被教会驱逐。之后,他就开
始创办“耶稣家庭”。
1920年,敬奠嬴在林美丽的支持下,从筹组买卖,解决生活问题入手,在同学与
亲友之间募集股金,每股大洋一元。他说这是“倡导信徒集股,办一完全信实之商店,
籍以发扬基督之真光。”1921年的阴历正月初一,该店建成,名“圣徒信用储蓄社”,
简称为“圣徒社” ,此为“耶稣家庭”前身。圣徒社在1920年集资653元,其中敬本
人281元,占43%。1921年增股289元,其中又有敬本人100元。1922年,再增股210元,
其中林美丽200元,以后,林又增股100元。圣徒社的全部股金1253元,敬奠嬴和林美
丽各投入300元,各占24%。圣徒社的店房是敬奠嬴借其兄敬奠涵在马庄的九间房子开
设,其外甥夏传理任经理。一面从事买卖布匹、杂粮,一面早晚“灵修”、祈祷、读
圣经,并外出布道。在圣徒社开张时,敬奠嬴说:“目睹社会之黑暗,人欲之横流…
…,从来商贾多利己,陪上生命赚物质,尺争分寸,称争高低,瞒老欺少,花言巧语
……这般黑暗世界,实令人痛伤心肺。我们同努力,急起直追,本耶稣舍已精神,实
行利他主义。使人类无穷无富,俾市价无高无低,叫那些压死工农的资本家,永远再
没有立足地。”
1926年初,敬奠嬴在马庄北约三华里的夏家马庄置地,开办“蚕桑学道房”,收
贫苦教徒,进行栽桑、养蚕、织布等生产活动。后来,前来学道和参加生产的男女信
徒多了起来,需要扩大规模。1927年,敬奠嬴将他在圣徒社全部股金转入“桑蚕学道
房”,扩大地址,名为“耶稣家庭”,宣称是耶稣在梦中向他显现的,要他把田产房
屋通通卖掉,“破产入家”,以后要毫无牵挂的传教。
“耶稣家庭”的“家”是用“”表示的,它是山东基督教牧师孙喜圣最早倡用的
新字,该字被“耶稣家庭”的创始人敬奠嬴采用后,在各地流行。敬奠嬴解释说:旧
的家庭是在屋顶上养猪(豕)的地方,“耶稣家庭”则是“人”与“主”(指基督)同居
于一个屋顶下。敬奠嬴常说:“上有天堂,下有马庄,耶稣生在马槽里,耶稣家庭降
生在马庄。”这个民间宗教团体,曾在全国各地存在30余年。其规模、组织、宗教形
式和独特生活方式,是基督教传入中国以来所未有过的。
“耶稣家庭”的“家庭”中,名义的家长是耶稣,实际的家长是敬奠嬴,他“是
神(耶稣)指定领袖”,他自称是‘神的仆人’。“家庭”取消私有财产,取消世俗家
庭,建立平均主义的小社会。“耶稣家庭”要求基督徒在参加“家庭”以前,男的必
须破除自己的私有财产,女的必须破除自己的嫁妆,将变卖之钱奉献于“家庭”,然
后赤手“入家”。大家集体劳动,共同消费,吃集体食堂。“家庭”中婚姻关系独特,
凡未婚青年男女进入“家庭”前,必先同意把自己的婚姻权利无条件的交给主安排。
已婚夫妇的夫妻生活, 由“家长” 统一安排轮流同居,平时按照性别和年龄在各自
“宿舍”过集体生活,40岁以上的夫妻放弃同房权利。青年男女的婚配,则先是在祷
告中祈求,然后“家长”以“异梦”中受主感召,指定某男女结婚。“耶稣家庭”为
满足自然经济情况下的“基督教共产主义” 的需要, 设立各种劳动部门。1941年,
“家庭”设立传道部、农工部、事务部、石工部、木工部、针线房与厨房等,还设立
供成年人学习的灵修院、供幼童学习的道学院。后来还建立小工厂、学校、医院,发
展成为一个门类齐全的小社会。“耶稣家庭”有狂热的宗教信仰,成员都是基督教灵
恩派的信徒,共产经济的基础建立在信仰之上。他们的宗教活动繁杂,每天都要进行
长时间的祈祷,他们认为在虔诚祷告中,自己的灵魂可以离开肉体,可以见到“异象”,
见到“主”,叫做“被提”。“被提”时,他们可以讲“方言” (一种别人无法听懂
的语言) ,认为这样他们就已获得耶稣的活生命。在新生命组成的“家庭”里,耶稣
就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宗教的献身精神,使他们对艰苦生活不以为然,“家庭”提倡
苦修,每日两餐只喝粥,农忙才加窝头,还经常发动绝食。
抗日战争期间,人们因躲避战乱,“家庭”得到发展。在“耶稣家庭”发展的几
十年中,敬奠嬴多次带领“家庭”成员到全国各地布道,宣传“安贫乐道”、“破产
入家”等道理,并先后在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绥远、甘肃、江苏、安徽、上海
等地建立127个同等形态的“耶稣家庭” ,其中,山东省有68处,教徒1076人,全国
教徒2411人。从山乡到城市,如济南、芜湖、南京、上海、开封等地,都有“家庭”
设立。各地都把“家庭”制度的发源地马庄称为“老家”。其它地方的“家庭”称为
“小家”。各地“家庭”定期到马庄举行集会。马庄“耶稣家庭”是全国“家庭”的
领导核心。
到建国前夕, 马庄“老家” 已有相当规模。 最多时常住人口超过500人,土地
182.4亩,房屋262间,小型医院一处,学校一处,另外还有粉坊、木工、缝衣等副业,
盖了砖瓦小楼和平房,种田用化肥,还用上了电灯(是旧汽车引擎改造的发电机)。
建国后, 各地的“耶稣家庭”继续存在了一段时间。1952年4月,在中共泰安地
委工作组的领导下,由中国基督教抗美援朝“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常委崔宪祥、沈
德溶等主持,经过三个多月的工作,通过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提高教徒觉悟,把马
庄“耶稣家庭”的原址改为“北新庄”,成立北新庄教堂。对信徒重新编了血统户,
确定了户主,使信徒各安生计。从此,马庄“老家”解体,不久,全国各地“小家”
也陆续解体。
1952年10月,敬奠嬴被捕入狱,判刑10年。
1957年3月,敬奠嬴保外就医,病死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