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9&A=2&rec=2&run=13

柳下惠

柳下惠(生卒不详),展氏,名获,字禽,又字季,春秋时鲁国大夫。《元和姓纂》
载:“周公孙鲁庄公子展,展孙无骇,以王父字为展氏。生禽,食采柳下 (今新泰市
宫里镇西柳村) ,遂姓柳氏。”谥号惠,称柳下惠。据载,今天的柳姓,因他而起。
《左传》、《国语》等史籍记载,他主要活动在鲁僖公在位(前659-前627)期间。
史载,柳下惠博文达理,外和内介,以善于讲究礼节著称于世。他在鲁国担任士
师(掌管刑狱的官),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因得罪权贵,多次被罢官,退居柳下。有
人见鲁国权奸当道,正义不伸,劝他离开鲁国,到其他诸侯国施展抱负,柳下惠淡然
说:“百姓正遭受祸害,我能坐视不理吗? ”又说:“如果按照正道事奉君主,到哪
里不会被多次罢官呢? 如果不按照正道事奉君主,为什么一定要离开本国呢?”(“直
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 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论语·微子》)他生为
鲁国人,为鲁国效命,死后也埋葬在自己的封地,始终不离开自己的父母之邦,表现
了崇高的气节和爱国精神。
一只名叫“爱爰”的海鸟,飞到鲁国都城东门之外,停落在那里三天没离去。鲁
国的权臣臧文仲认为是神鸟,命令百姓以隆重的国家典礼祭祀它。柳下惠听到这件事,
说:“臧孙处理政事超越礼节的界限了。祭祀是国家的重大礼节,而礼又是政事成功
的依据。所以要慎重订立祭祀制度作为国家的常法。无缘无故增加祭典,这在处理政
事上是不适宜的。祭祀的原则应是:制定大法而施政于人民的,就祭祀他;鞠躬尽瘁,
拚死勤于王事的,就祭祀他;以殊勋首功立国安邦的,就祭祀他;能抵御特大灾难的,
就祭祀他。如果不是这类情形,就不在祭祀之列。”他还说:“现在海鸟飞来了,臧
孙自己不知道它的来历而去祭祀它,还规定为国家的祭典,很难说这种行为是仁德和
智慧的。有仁德的人能公正论定人的功德,有智慧的人能明察事理并且正确处理各种
事物。海鸟没有功德而祭祀它,这不是仁德的表现;自己不知道情理又不去请教别人,
这不是智慧的态度。现在也许是海上有什么变故吧? 那些靠近大河大海的鸟兽,常常
会预知灾难而加以躲避啊! ”事实果如柳下惠的预料,这年,海上多次出现大风暴,
冬季气候温暖异常。臧文仲听到柳下惠的批评,深感愧疚,说:“这确实是我的错误。
季子的话,不可不作为准则记下来。”于是吩咐史官把这事记在简书上,分送司马、
司徒、司空。
鲁僖公二十六年(前634) 夏,齐孝公欲继承其父齐桓公的霸业,借口鲁僖公曾帮
助公子无亏,便趁鲁国连年灾荒之际,侵犯鲁国北部边境。消息传来,鲁国震恐。鲁
僖公派柳下惠之弟展喜去慰劳齐兵,出发前,让他向柳下惠请教劳军的辞令。正闲居
柳下的柳下惠非常关心国家的安危。同时对齐孝公的目的了如指掌,说:“齐军攻打
我们,只不过是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罢了。”便授辞令给展喜。
按照柳下惠的授辞,齐军还未进鲁境,展喜便出境迎接,谒见孝公,献上劳军的
礼品,说:“我们国君听说您亲自前来,将要驾临我国,所以派我来慰劳您的部下。”
孝公问:“鲁国人害怕吗?”展喜答道:“无知的小人才害怕,有见识的君子却相反。”
孝公问:“鲁国府库空虚,民穷财尽,田野里不见五谷蔬菜,你们依靠什么不害怕呢?”
展喜趁机说:“依靠成王的命令。从前,我国的始祖周公,贵国的始祖太公,是周王
室的两位最有力的助手。他们俩团结一致,辅佐成王。成王尊重他俩的功劳,叫他们
订立盟约,说‘鲁齐两男,世世代代,子孙们都不要互相侵犯’。这誓命盟约都珍藏
在盟府,由太师掌管着它。贵国先君桓公所以联合诸侯,有不团结的就通过会盟来调
解,纠正诸侯的错误,避免他们的灾祸。这都是明显地继承太公的职责。您继位后,
诸侯都把希望寄托在您身上,说:一定会继承桓公的职责。我们鲁国因而不敢聚众防
守。大家都说,难道齐侯即位才九年,就背弃先王的命令,废除太公的职责吗? 那怎
么向太公、桓公的在天之灵作出解释呢? 有见识的君子认为您一定不会这样。他们就
是靠这些而不害怕的。”一席话,不卑不亢,有理有节,说得齐孝公哑口无言。齐军
未入鲁境而班师,鲁国因而避免了一场战祸。
后人写诗赞柳下惠的才智:
北望烽烟鲁势危,
片言退敌奏功奇。
臧孙不肯开贤路,
柳下仍淹展士师。
《荀子·大略》载:柳下惠夜宿郭门,一女子投宿。柳下惠见她衣服淋湿,怕她
受冷,就用自己的衣服把她裹在怀里。二人坐了一夜,没发生任何非礼行为。“坐怀
不乱”的柳下惠因而成了作风正派、品德高尚的男子的代名词。
柳下惠在朝廷做官,就为民请命。退居柳下,则招授生徒,传授文化礼仪,深受
世人爱戴。他死后,弟子们要著文悼念,为之议谥号。柳下惠之妻说:“要赞颂他的
品德吗? 你们就不如我了解的深了。”她亲自撰写了一篇诔文,结尾有“夫子之谥,
宜炎惠兮”两句。弟子们读后,都认为这篇诔文最能概括先生的品德,没有谁能改动
一字(见《列女传》)。
晚于柳下惠约百年的孔子,极赞柳下惠之贤。他说:“臧文仲大概是一个白占官
位的人吧? 他明知道柳下惠是个贤士,却不起用他做官。”(“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
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论语·卫灵公》) 又说:柳下惠,少连被迫降低自己的
意志, 屈辱自己的身分, 但说话合乎伦理,行为经过思虑,他们就是这样的。”
(“柳下惠, 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己矣。”《论语·微子》)
战国时的儒家大师孟子又把柳下惠和伯夷、伊尹、孔子并提,称赞他是“圣之和者也”
(《孟子·万章下》)。因而“和圣”成了柳下惠的美称。
柳下惠死后,葬在柳下村北,紧濒汶水。由于敬其为人,历代对其墓都妥为保护。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曾下令:“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杀无赦。” (《战
国策·齐策》) 至清代,墓犹高如山陵,俗称“王坟”。光绪二十八年(1902)泰安知
县曾三次整修,在四周立有界石,为防汶水冲啮,在墓南、西、北各筑土堤,东南垒
石坝三十丈加以保护,并植杨柳千株,使柳下“碧玉千树,青丝万条”的古风重观。
清代陈延庆作《柳下惠墓》诗道:
身逸谁为谥,妻贤洵足多。
史留书筮语,垄乏采樵歌。
大道今知矢,春风此更和。
苍茫酹杯酒,古碣几摩挲。
至今,柳下祠堂尚存,“和圣故里”、“柳下书堂”古碑依在。

左丘明

左丘明(约前540-452) ,姓丘名明,因其世代为左史官,史称其为左丘明,鲁国
都君庄(今肥城市石横镇衡鱼村)人。春秋著名史学家,儒学奠基人之一。
左丘明为齐侯姜尚支孙,世居齐都营丘(今山东临淄一带),后为避祸,徙居楚国。
其祖父倚相为楚国左史, 知识渊博, 刚正不阿,直言善谏,被楚国誉为良吏国宝。
《左传·昭公十二年》载:左史倚相趋过,楚灵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
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国语·楚语》载:赵简子问楚宝,楚王孙围答以:
“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又有左史倚相……命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悦
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左丘明在祖父的熏陶教诲下,养成了
广求博学、长于思索,慎言谨行,襟怀坦白的品行。
公元前506年,周率诸侯伐楚。楚军大败,昭王出逃,国大乱。倚相为保护典籍,
囊所籍,携子孙,举家离楚,辗转入鲁,定居于肥邑都君庄(即今衡鱼村)。为使子子
孙孙不忘故土与先人,遂以营丘之地名为姓,曰丘。
不久,倚相为将其所藏典籍得到妥善保存,流传后世,遂将《楚史记》等转交鲁
国。其子丘成也因通晓史事,出任鲁国太史。后丘明袭父职。
左丘明品德高尚,胸怀坦荡,深得鲁侯器重。现存于孔府档案馆的《左传精舍志
·荐圣图》载:“赵师圣云:鲁侯欲以孔子为司徒,将召三桓议之,乃谓左丘明。左
丘明曰:‘孔丘其圣人欤,夫圣人在政,过者离位焉。君虽欲谋,其将弗合乎? ’鲁
侯曰:‘吾子奚已知之? ’左丘明曰:‘周人有爱裘而好珍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
谋其皮;欲为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馐。言未卒,狐相与逃于重丘之下;羊相与藏于深
林之中。故周人五年不制一裘,十年不足一牢。何者? 周人之谋失矣。今君欲以孔丘
为司徒,召三桓而议之,亦与狐谋裘与羊谋馐也。’于是,鲁侯遂不与三桓谋,即召
孔子为司徒。”
左丘明深得世人尊敬和爱戴,孔子视其为君子,尊称其左丘明,谓之与其共好恶。
《肥城县志》(清康熙十一年本)载:“乐正子春曰:‘子适齐过肥。肥有君子也。’”
是以《史记》称左丘明为“鲁君子”,肥城亦因此而获“君子之邑”之美称。《论语
·公冶长》载:“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
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还与左丘明一起入周观史修《春秋》,《孔子家语·
观周》载:“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入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
之经,丘明为之传,其为表里。”
《汉书·古今人表》列左丘明为“上中仁人”,名齐孟子。丘姓一族亦以左丘明
为荣,尊其为始祖。东汉应劭著《风俗通义》之佚载:“丘氏,鲁左丘明之后。”宋
丘氏名人丘雍亲自参与的《广韵·十八·尤·丘》条注引《风俗通义》载:丘“鲁左
丘明之后,有河南、吴兴二望。”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载:“得吴兴丘迟碑,言迟
丘明后。”宋章渊《稿简赘笔》亦云:“吴兴丘墓一村之人皆丘姓,有大碑列其族党,
称太史丘明之后。”丘迟乃梁权江太守,太中大夫丘灵鞠之子,历任太学博士、大司
马行参军、西中郎参军、殿中郎、车骑录事参军、骠骑主簿、散骑侍郎、中书侍郎、
永嘉太守等职。《劝进梁王》《殊礼》皆出自丘迟手。父子均为鸿儒,梁之重臣。今
丘明七十七代孙丘德印供奉的神折子,亦奉左丘明为始祖。
《山东通史·先秦卷》在论及左丘明的姓名时称:“有的说他姓左,名丘明;有
的说他姓左丘,名明;还有的说左是官名,姓丘,名明。我们认为后一种说法是正确
的……太史就是左史。丘明曾任鲁太史,故人们便以左氏代称,又称他为左丘明了。”
根据以上史料和事实,2000年9月首届“左丘明文化研讨会”认定:左丘明姓丘名明,
左为其官职的简称。左丘明确为丘(邱)氏一族的祖先。
孔子逝世后,左丘明为使孔子所著《春秋》流传后世,又不致其诸多弟子各按其
意以致歪曲孔子本意,遂作传以释经。这就是史称的《左传》《左氏传》或《左氏春
秋传》《春秋左氏传》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第二》载:“是以孔子明王道,
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治《春秋》,上记隐,下
至京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文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二徒口受其传
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之人人异端,各
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汉·艺文志》载:
“周室既微,载籍残缺。仲尼思存前圣之业,乃称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是则吾能征之矣。以鲁周之国,礼文备
物,史官有法,故与左丘明观其史记……口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丘明恐弟子各
要其意,以失其事,故论本事以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
《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为研究春秋以及此前
政治、军事、经济,以及社会各个方面,也为研究孔子,提供了丰富而真实的材料。
《山东通史·先秦卷〈左传〉》载:“在经学史上,《左传》是古文学派的重要经典,
因其以史事讲解《春秋》而著称。它不但比《春秋》多记载了17年的历史,而且叙事
远比《春秋》详细、完整、生动,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历史文学价值。”《左传之
武略》载:“《春秋左氏传》一书,实古今兵学之大宗,韬钤得失之左券也。”清周
大璋《左传翼凡·例二》曰:“左氏文字,为百家之祖。国策、史汉,韩、柳、欧、
苏,无不摹仿。其章法句法、字法,遂卓然自成一家言。欲读古文而不精求于《左氏》,
是溯流忘其源也。”
左丘明晚年,因患眼疾,辞官还乡。还乡时,他除带回大量史料外还带回银杏一
株、桑苗一捆,决意耕读传家。他亲手植下银杏,开垦了桑园,忙时桑稼,闲时教书
著述。与此同时,他的眼疾也越来越重,不久即双目失明。这对于生来即于史籍为伴
的左丘明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面对混沌一片,他曾一度绝望,拒论史实。但很快
理智即战胜了忧伤,强烈的使命使他重新振作起来。他决心在有生之年将其所集整理
出来献给后人。于是,他把几十年来所听到见到的诸侯各国的政闻要事及君臣谋议得
失之词,口述给子孙,汇集成卷,著成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国别史--《国语》。《史记
·太史公自序》载:“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汉书·司马迁传赞》载:“孔
子因鲁史记作《春秋》,而左丘明论辑其本事以为之传,双纂异同为《国语》。”
《国语》全书共二十一卷,分别记述了西周末年至春秋末年(约前967-453) 周、
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事,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历史文献。《山东通史·
先秦卷·〈左传〉》载:“《国语》一书主要记录了自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周、鲁、
齐、晋、郑、楚、吴、越八国部分君臣谋议得失的对话。《国语》和《左传》以不同
形式记录了大体同时期的史事。相互之间有详略同异,二者有不少可以互相参证的地
方。所以后来的学者有称《左传》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
公元前452年前后, 左丘明因病逝世。根据左丘明生前嘱托,遗体安葬于其所植
银杏树“一箭之地”的都君庄东高地上,在这里可东向齐都,南顾鲁城,表达了左丘
明的齐鲁情缘。
有关左丘明墓的记载最早见《魏书·地形志》。言:“东平郡领县七:无盐、范、
须昌、寿张、平陆、富城(汉晋属。有富城、卞城、武强城、左丘明冢)刚。”富城遗
址位于肥城市王庄镇,其疆城包括今肥城市的王庄、桃园、石横、湖屯等乡镇。《汉
书人表考》也载:左丘明“葬泰安肥城县西南五十里肥河乡都君庄”。清康熙十一年
《肥城县志》载:“左丘明墓在城西南五十里肥河乡都君庄正觉寺之西。”宋王去非
诗《题左丘明墓》也准确说明了其位置。诗中说:“寺压古坟阙已摧,坟前古树已凋
衰。 未能迁寺还封树, 每到都君一泪垂。”清俞正燮在《左丘明墓考》中,更依据
《水经注》《魏书》《通志》《元和郡县志》《天顺一统志》等史料,力排左丘墓在
东平、峄(山)、曹(县)说,认定“丘明墓依古籍在今肥城,审矣!”。
左丘明的品行和对人类历史的伟大贡献,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左丘明逝世
不久,人们即将他著述过的地方称作“左传精舍”,予以保护,并代有修葺。汉初,
肥城置县伊始,就在县城兴建了“左传精舍”,并立重修碑以志。汉平帝时(1-6) ,
《左传》初立学宫。东汉建武年间(25-56) ,《左传》复立。《后汉书·郑兴范升、
陈元、贾逵、张霸列传》载:陛下知丘明至贤,亲受孔子,而公羊传谷梁传闻于后世,
故诏立《左氏》。晋夏侯湛赋诗赞左丘明曰:“世乱谗胜,君子道忧。丘明达圣,致
志《春秋》。微言逃难,旁行不流。庶几斯文,希志训猷。”
唐贞观二十一年(637) ,太宗李世民颁《左丘明等二十一人配享孔子庙诏》,封
左丘明为“经师”,从祀文庙。左丘明后裔为此植槐纪念,称“谢唐槐”。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宋真宗赵恒,追封左丘明为瑕丘伯,授其四十七代孙丘
芳衣巾,以主祀事。翌年,平阴县令王讽重修“左传精舍”并立碑详述追封之事。政
和元年(1111)宋徽宗赵佶封左丘明为中都伯。宋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丁谓亦诗赞
左丘明曰:“猗欤左氏,闻道素王。依经作传,微旨用彰。词有余韵,人镣末光。庆
封锡壤,广鲁之疆。”
元集贤大学士致仕李谦、翰林承旨张起岩均曾为左丘明赋诗作赞,或曰其“文章
史学之治”,或称其“盲於目而不盲目于心者”。
明洪武四年 (1371年) 肥城知县丘明后裔丘思齐重修“左传精舍” 。 嘉靖九年
(1530)明世宗朱厚璁追封左丘明为“先儒”,敕建墓门坊,并亲书“先儒之墓”。崇
祯十五年(1642)明毅宗朱由检敕封左丘明为“先贤”。肥城知县王惟精与左丘明第六
十四代孙丘云特辑订《左传精舍志》。《左传精舍志》设遗像志、本传志、祠墓志、
艺文志、谱系志等五卷,清乾隆六年(1741)增辑本现存于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档案
馆。
清左丘明六十八代孙丘行键与六十九代孙丘玉洁捐资七千余两重修县学宫、痒门,
咸丰皇帝书赠“敦崇名教”,以旌表其行。袭封衍圣公、孔子第七十代孙孔广启题赠
“承先卫道”匾。清雍正三年(1725),为避孔丘讳,上谕除“四书”“五经”外,凡
丘均加“邑”部为“邱”,丘明及其后裔的丘字均改写为“邱”。民初,丘氏后人闽
杭清举人丘荷、台湾清进士丘逢甲认为雍正所为不公,呼吁去“邑”复“丘”,还祖
先本来姓字。丘氏族人闻者纷纷响应,恢复了“丘”姓,而未闻者则仍沿用“邱”字
至今。因此,丘与邱本是一姓,都是左丘明的后裔。乾隆十六年(1751),清礼部重新
确认丘明之谪孙为世袭奉祀生,并赐祭田18亩。
左丘明与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孔子与其同好恶,称其为君子,是一位品德高尚,
值得尊敬的先儒、 先贤。 左丘明的著作及其学术思想是儒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左传》作为一部记述详备、论述精辟的编年史,具有很高的史学、文学价值,又是
一部著名的军事著作,是我国历史经典之一。

林放

林放(生卒不详),字子邱。春秋时鲁国平阳(今新泰市放城)人,春秋时著名学者。
林放是商纣王的谋臣比干的后裔。据史书载,纣王是一个有名的暴君,他制出许
多酷刑严法, 大肆压榨奴隶和平民, 修筑了极为华丽的宫室苑囿,又作“酒池”、
“肉林”,整日狂饮纵欢,过着极其腐败的生活,以致朝纲败坏,政权摇摇欲坠。面
对这种情况,忠于纣的谋臣比干据理力谏。劝纣王改邪归正,整治朝纲,纣王不但不
听,反而恼羞成怒,说:“我听说聪明人的心有七个孔,不知你的心有几个孔? ”接
着令禁军杀了忠臣比干,剖出他的心示众。结果,纣王的一些重臣有的佯狂,有的连
夜逃走,剩下的几个也不敢再进谏。最后纣王一意孤行,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在
唐代林宝撰《元和姓纂》中明确记述了林放是比干的后裔,据说比干受难以后,其家
族幸以逃至长林(林繁叶茂之地,指今徂徕山),遂姓林氏。
相传,林放少时刻苦好学,家中藏书都能成诵,以学识渊搏,豁然达理而显名于
乡里。据《论语》载,他曾到曲阜向孔子求教“礼之本”,孔子告诉他:“这是个大
题目。礼这个东西,单纯地去追求它,搞得很浪费,倒不如节俭一点。”从这件事可
以看出林放求知好学的精神。
泰山附近有很多关于林放的传说。相传他终生不仕,隐居泰山,高卧山林,放浪
松石云水之间,向进山香客宣传孔子的学说,并给当地山民传授礼、乐、书、数等文
化知识,做了很多有益人民的事情。唐开元二十七年(739) ,唐玄宗李隆基追赠林放
“清河泊”,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宋真宗登封泰山时,追封他为“长山侯”,后
人为了纪念他,将他徂徕山下的故居起名为放城(今新泰市放城),在泰山极顶孔子庙
中旁祀林放雕像,而他在泰山一带游学施民的事迹至今在当地流传。
新泰一带有林放的许多遗迹。清乾隆年间,放城出土《林放祠祀》的唐碑。曲阜
城外还有“林放问礼处”等遗迹。

冉子

冉子(前544-? ),名耕,字伯牛。春秋时期鲁国(今肥城市冉家庄)人。“七十二
贤人”之一。
清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冉子故里在县西南冉家庄,有明知县王惟精书
冉子故里碑。”冉家庄即今王瓜店镇冉家庄。冉子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著
称。冉家庄有冉子祠和冉子庙,距庙10公里有冉子墓,石横镇隆庄有冉子先人墓。

有子

有子(前518-?),名若,字子若,春秋鲁国(今肥城市)人。“七十二贤人”之一。
清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有子,若,鲁人,少孔子十三岁。孔子既殁,
弟子思慕。有若状如孔子,弟子相与并立为师,师子如夫子时也。唐赠卞伯,宋追封
平阴侯,墓在肥城。”“有子故里在县西北八十里东故社有家庄,后裔聚族而居,…
…今移居城内。”有子为孔子弟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孔子逝世后,
因他气质形貌似孔子,为孔子弟子所特别尊重。

夏侯胜夏侯建

夏侯胜(生卒不详),字长公,西汉宁阳侯国(今宁阳县西部)人。今文尚书学“大
夏侯学”的开创者。
其先人夏侯始昌,通五经,被武帝选中任太子太傅。做太傅时,特别注重夏侯家
族优秀子弟的教育,设学馆供族中子弟教研。夏侯胜从小生长在良好的环境中,为其
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夏侯胜官至长信少府、太子太傅。
夏侯建,字长卿,西汉今文尚书学“小夏侯学”的开创者,夏侯胜的长子,他自
幼受家庭的熏陶,学识渊博,富有创新精神,成为一代佼佼者。官至太子少傅。
夏侯胜和夏侯建父子二人,是西汉武帝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武帝时均立为
博士。他俩有共同的做人准则:为国要忠,为民要仁,为事要义。上不奉下不欺。崇
尚正派刚直,厌恶邪道歪理。为政时,以真言议政著称,治学时,注重创新发展。并
结合当时社会需要聚生讲学,建学馆,广延学子,百里之遥慕名而至,成为汉时名师,
连皇太后也常听其讲学。
夏侯胜跟其父始昌学习《尚书》及四书五经,也涉学洪范阴阳五行之说。后来又
从欧阳生问学,学问日渐精深,“孰所问,非一师也。”当时社会上形成了古文经学
和今文经学两大流派。今文经学派强调学以致用,积极进取人世,关心国事民瘼,把
今文经学作为治世教材,也偏重于探索经书中的微言大义。夏侯胜潜心研读,逐步升
华出自己的文学特点,创立了今文尚书,称“大夏侯学”。夏侯建继承父学,创立了
“小夏侯学”。使文为今用,推动了文学的发展。继战国百家争鸣之后,再次掀起治
学资政文学运动。二人成为“今尚文学”的开拓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
夏侯胜为人刚直,从不为权势折腰。为国家他不仅敢于直言帝王功过,而且还是
洞察奸谋的高手。据《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汉昭帝刘弗陵(86-74) 初即位,欲褒
扬光帝刘彻,意为显示皇家父慈子孝,同时也为自己扬名。诏告丞相、御史、诸侯等
文武百官,商议建造武帝庙事宜。当时众官齐口称赞,还有的美言至甚。而夏侯胜听
了甚感不妥,他说:“汉武帝虽然有抵御四方强敌,扩大疆土之功,但在战争中滥杀
俘虏及庶民。以致浪费了大量钱财,过度铺张,白白消耗了大量财力,使百姓流离失
所,至今逃亡在外的流民没有安顿下来,不应该给武帝立庙塑像。”话音末落,众官
向夏侯胜发难:“这是天子诏书啊,做臣子当唯皇上是听,忠于君王,你诽谤先皇,
罪在不赦。”夏侯胜面对这群弄臣,说:“诏书不可用也。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
非敬阶。意顺应,议已出口,虽死不悔。且不闻,君为天,民为地,地以承天,天才
以覆地。如地立翻覆,天何以覆地。食君禄应为君远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夏
侯胜又说:“如果做臣子的看到君主有失而不直言,以小错铸大过,使庶民心散,让
社稷危卵,何以作忠? ”但丞相、御史大夫广明力劾奏夏侯胜非议诏书,诋毁先帝之
罪。当时仅管左丞相、长史黄霸阿支持夏侯胜,不同意劾奏。但在强权政治的氛围里,
昭帝因自己的主张被臣下贬阻,终将夏侯胜下狱。之后,黄霸阿主持今经政学,努力
推荐夏侯胜出狱讲学,胜以犯了死罪拒之。几百名儒生跪在长安街求圣恩,朝官及百
姓也强烈呼吁,昭帝迫于压力,才特赦夏侯胜出狱,出狱后“更亲讲论不怠”。至公
元前69年夏,再任谏议大夫。黄霸阿荐夏侯胜有功擢升为扬州刺史。
公元前74年,昭帝驾崩,昌邑王刘贺继承大统。夏侯胜被擢升为博士、光禄大夫。
这时,大将军霍光恃其祖霍去病功高盖世,又未获得更大封赏,心存异谋,欲与车骑
将军张安世谋废昌邑王刘贺,另立新君。夏侯胜十分愤怒,决心挫其奸谋。一天,刘
贺外出游乐,夏侯胜挡在刘贺的车前冒死进谏说:“天久旱不雨,以谋可乘之机也。
一旦他们作乱,皇上怎么办? ”宣帝以为是妖言惑众,十分恼怒,喝令武士将胜五花
大绑,投入京北衙门。而霍光和张安世大惊,退而叹说:“有人已知图谋,定告之于
皇上,朝庭必有惊觉,举事必遭不测。”于是罢其谋。接着将夏侯之言告诉给太后,
太后下旨废了昌邑王,尊立刘询为宣帝。从此,汉帝非常重视经术,重用经术之士,
夏侯胜被升为长信少府,朝廷每有大事,皇上必招他直言。并对夏侯胜说:“尔通正
言,无讳前事,乃天赐卿于朕。今后尔言者无罪,知无不言。”夏侯胜的美德得到弘
扬。
夏侯胜90岁辞世时,太后为其穿素服五日。宣帝赐给夏侯胜茔平云陵。

刘桢

刘桢(186-217),字公干,东汉末东平国宁阳(今宁阳县)人。东汉著名文学家。
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称“刘桢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
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于千里,以此相报。”刘桢常与曹操、
曹植吟诗作赋,对酒欢歌,深得曹氏父子喜爱,19岁时任丞相掾属。他以诗歌见长,
其五言诗颇负盛名,后人将他与曹植并称“曹刘”。钟仲伟称他“五言之冠冕”“文
章之圣”,他确为“建安七子”中的佼佼者。
刘桢之父刘梁,字曼山,汉章王宗室子孙,著有《破群论》等书。其母是元帝时
京兆尹王章之玄孙女,琴棋书画,诗辞歌赋无所不通。她年轻居寡,把希望寄托在儿
子及众侄身上。刘桢在母亲的劝诫、督导与身教下,从小铸就了勤学好问、百折不挠、
不亻妄不妄的性格。
刘桢5岁能读诗,8岁能诵《论语》《诗经》,赋文数万字。因其记忆超群,辩论
应答敏捷,而被众人称为神童。公元197年,因避兵乱,11岁的刘桢随母兄躲至许昌,
在驿馆中结识曹子建。曹植被刘桢的饱学所折服,为进一步深层密交,将其领到丞相
府,日夜解文作赋,志同道合,关系日笃。后来他又结识孔融等其他五学子,他们常
聚论学问,“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刘桢的文学造诣高于他人,五言诗尤为诸
七子之尊,后人将他的五言诗收为数集,今存的诗歌只有15首。当代著名的文学评论
家在《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中高度评价他的诗为:思健功圆,以特有的清新刚劲,
为人们所激赏。不仅称美于当世,并且光景常新,能楷模身后。
他的诗作多以壮美山川为背景,借景抒情,少数为酬答之作。赠《徐干·思友》
诗被钟嵘评作“五言之察策也”。《赠从弟》三首为其众诗之著,第二首又为三首之
最,诗为:“亭亭山中松,琴琴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怆,终
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钟嵘的《诗品序》说:“曹公父子,笃好斯
文;平原兄弟都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可见,刘桢文学创作的贡献之大。
他最著名的赋作有《鲁都赋》、《黎山阳赋》、《遂志赋》、《瓜赋》、《大署赋》、
《清虑赋》等。他的赋文风格独特,“积极于宣时,校阅于世,进御之赋千有余首”
《文心雕龙·注释》。他一改粉饰太平的世俗,以清新的笔调,娴熟的技巧,朴实准
确的语言,纵古合今的大气,描写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讥讽时事,咏
物抒情,实现了汉赋内容由宫廷转向社会,由帝王转向平民的转变。篇幅由长篇宏制
转向短小精粹,为以后的文学发展开创了先河。
他不仅在诗坛“五言冠古”,是文苑中的“文章之圣”,而且机敏雄辩之才也称
道当世。黄初二年(222) ,文帝曹丕赠给刘桢一条廓洛带,后欲索回,便书一纸交给
他,讥讽说:“夫物,因人而贵,故在贱者之手,不御尊之侧。今虽取之,勿嫌其不
反也。”(《三国志》《二刘传》)。刘桢明白文帝是笑他地位低下,不佩带象征尊贵
的廓洛带,要收回原赐。但刘桢并未折腰,执意不交,在一次同文堂相会之时,他旧
事重提:“桢闻荆山之下王王卜光夭之后宝;隋侯之珠烛众士之好,南垠之金,登窈
窕之首;凤貉之尾,缀待臣之帻,此回宝者,伏朽石之下,皆潜污泥之中,而扬光千
载之上,发彩畴昔之外,亦皆未能初自接于至尊也。夫尊者所服,卑者所修也;贵者
所御,贱者所先也。故夏屋初成而大匠先立其下,嘉禾始熟而农夫先尝其粒。恨桢所
带无他妙饰,苦实珍异,尚可纳也。而未尚听至尊赐而反索者也。”(《三国志》)文
帝听刘桢这番妙论,既叹他的博学善喻,更佩服他口若悬河,不卑不亢,恭中有贬,
贬中隐褒之辩才,从而放弃索带念头。刘桢雄辩之例很多,他的辩才象常胜利器,有
时化险为夷,有时遇逆成畅,有时逢暗则明。有一次刘桢因“不敬罪”被罚作苦力,
在京洛之西石料厂磨石料。魏王曹操到石料厂察看,众官吏与苦力者均匍匐在地劳作,
不敢仰视。唯有刘桢未跪,照常劳作。曹操大怒走到刘桢面前,刘桢放下锤子,正言
道:“魏王雄才天下皆知,刘桢身为苦力,何敢蔑视尊王。但在魏王府数年,常闻魏
王教诲,做事当竭尽力,事成则王自喜,事败则王亦辱,桢现为苦力,专研石料,研
石是对魏王的敬忠,所以桢不敢辍手中活。”魏王听后,又问:“石若何? ”刘桢朗
然答:“石出自荆山悬崖之巅,外有五色之章,内含卞氏之珍。磨之不加莹,雕之不
增文,禀气坚贞受之自然,顾其理,枉屈纡绕而不得申。”曹操知刘桢借石自喻,就
赦免了他,但却永不再起用。
刘桢从小就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教育,深知做人要耿性忠直,最恨不轨之为,
最厌无信之人。一天晚上魏公子曹丕设宴招待众士,酒酣耳热,曹丕命甄氏出堂与大
家见面。刘桢愤然,一是因曹丕夺袁熙之妻甄氏,二是因甄氏有夫再嫁不忠不贞。独
有刘桢立而不跪,且满面讥意,不屑一顾。曹丕见状勃然大怒,欲问刘桢死罪,由于
众人求情和曹操干预,才免于死,投入狱中,又被罚作苦力。他在劳作中托物自喻,
写成《遂志赋》。赦后充署吏。建安二十二年(217) 辞世。他一生著述甚丰,经典的
有《毛诗义词》十卷,文集四卷,后人将他的作品精选集成《刘公干集》传于后世。
他文学上的巨大成就,雄辩的技巧及忠友敬业精神,赢得了后人赞颂。

吕安

吕安(?-262),字仲悌,魏东平国(今东平县)人。著名文人。
吕安性情刚烈,狂放不羁,有济世的雄心和才力。《晋书》载:“吕安才器高奇。”
吕安曾在《与嵇生书》中写道:“横夺八极,披艰扫秽,荡海夷岳,蹴昆仑使西倒,
踏泰山令东覆,平涤九区,恢惟宇宙,斯乃吾之鄙愿也。”
吕安与当时著名诗人、“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向秀颇友善。他非常饮佩嵇康高
尚的情趣,二人关系十分密切,他们曾一起在山南开荒辟园,谈玄作诗。每当二人分
离过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要亲自驾车拜访相见。有一次,吕安造访嵇康,恰逢嵇康
不在,嵇康之兄嵇喜相迎,而吕安不进门,在门上写了个“凰”(凤)字,便驾车归去。
嵇喜自以为吕安说他是凤凰, 很是高兴。 嵇康回家知道此事后,就对他的哥哥说:
“凰字,凡鸟也。”凡鸟即庸才。
吕安生活在三国魏末,当时代表世族大地主利益的司马氏,逐渐掌握了魏国的军
政大权,与曹氏统治者开展激烈的争权斗争,政治异常黑暗,不少文人各以不同方式
拒绝与司马氏合作。嵇康表现得最为坚决,公开拒绝合作,吕安也积极响应,这无疑
引起司马氏的仇恨。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情:吕安的哥哥吕巽看到弟妻徐氏貌美,趁弟
弟不在,让妇人灌醉徐氏,趁机奸淫了她,结果丑事发露,吕安要告发哥哥,嵇康出
面调解,总算平息。而吕巽自觉无理却反诬吕安诽谤自己,并诬告吕安曾“挝(打)母”,
是不孝之子。吕安请嵇康为己辩证。嵇康不负心,作正义的辩护,结果他与吕安同被
拘捕入狱。这时正值司马氏及其爪牙钟会要寻机杀掉嵇康,钟会曾当面受过嵇康奚落,
故怀恨在心, 便乘机劝司马昭杀掉嵇康。公元262年,吕安、嵇康被害。表面看来,
二人被杀是因吕安不孝,嵇康与不孝之人同党,实际上是由于他们二人的桀骜不驯,
对司马氏的统治不利。
吕安素有文才,他的文章深受嵇康的影响,具有豪放慷慨的特点,同时也有批判
精神,对封建制度和社会陋俗持严厉的抨击态度,对人生祸福的忧虑,则常常是反复
咏叹而不能自己。如在《与嵇生书》中,作者以磅薄气势,流畅工整的语言,抒发了
自己的平生志愿及济世的情怀。
在《髑髅赋》中,吕安借所见一髅骷骨头,发出对人生的感慨:踌躇增愁,言游
旧乡,惟遇髑髅,在彼路旁。余乃俯仰咤叹,告于吴苍:“此独何人,命不永长? ”
接着写道:天夺我年,令我全肤消灭,白骨连翩翩,四支掩藏于草莽,孤魂悲悼乎黄
泉,生则归化,明则反昏,恪于上下,何物不然。最后写:余乃感其苦酸,晒其所说,
念尔荼毒,形神断绝。整篇文章气脉贯通,抒发感情淋漓尽致。
吕安在给朋友的答谢信中,常常表现出深厚的友情,比较突出的是《与嵇生书》,
文章最后写道:“去矣嵇生,永离隔矣! 茕茕飘寄,临沙漠矣!悠悠三千,路艰涉矣!
携手之期,邈无日矣!思心弥结,谁云释矣。”表露了朋友分别时难舍难离的感情。
吕安原有文集二卷,已佚。今有辑本《吕安集》,附录在《嵇康集校注》中,所
作《髑髅赋》,今存残篇。

和凝

和凝(898-955),字成绩,郓州须昌(今东平县)人,五代著名词人。
和凝幼年聪明敏慧,姿容秀美,神采照人。少年喜好学习,读一遍即可通晓书中
大意。十七岁举明经,十九岁中进士。后来被节度使贺瑰所赏识,招致在自己的幕下
作从事。和凝善射,曾在一次战斗中救了贺瑰的性命。当时贺瑰战败逃跑,和凝跟后,
贺瑰劝其自己逃命。和凝誓死相随,亲手射死追兵,使贺瑰得以逃脱。为这事,贺瑰
曾对他的儿子说:“先前若不是和公,我不会到今天,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以后
必定能得到重位,你应谨惧地侍奉他。”他还将女儿嫁给和凝,于是和凝声望日高。
五代唐明宗天成年间(926-930) ,和凝被拜为殿中侍御史、兵刑两部员外郎,并
入翰林充学士,兼权知贡举,主管人才选举。当时贡院惯例发榜的时侯要设障于大门
并紧闭院门,而和凝命令除障开门,当场定榜,收纳了不少贤才,明宗为此晋升他为
中书舍人、工部侍郎。
晋时,和凝帮助晋高祖打败襄州安从进反叛,功赫无比。汉建立时,和凝为太子
太保。周时,为太子太傅。周世宗显德二年(955) 秋,和凝背长疽疮而卒,享年五十
八岁。和凝一生历仕梁、唐、晋、汉、周五代。
和凝生性喜好修整,自从做官以来,坐车穿衣都要求华美,言谈举止都讲究庄重
尔雅。又喜好招纳后辈,即使是无贤不肖之士,他也虚怀相待,在当时深受人们赞誉。
这正表现出封建官僚追求奢华,讲究名望的特点。
和凝平生做文章,长于短歌艳曲,少时就喜好曲子词,他的作品多流传于汴京、
洛阳一带,当时人们称他为“曲子相公”。他的词多属浮艳之作,内容大多是写春情
闺怨之类,格调不算高。《江城子》五首写得最为精彩。它抒写男女爱情,各自成章,
但又意脉贯连,组成一个完整优美的故事,并以其特有的芳姿和色彩,赢得人们的喜
爱。其《江城子》曰:
“竹里几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含恨含娇独自语:
今夜约,太迟生!”
“斗转星移玉漏频。已在更,对栖茑。历历花间,似有马蹄声。含笑整衣开绣户,
斜敛手,下阶迎。”
上阙从一个特定的角度,以女子的口吻,描绘了青年男女密约幽会的生动画面。
女主人公情意绵绵,柔肠欲断,完全沉浸在痴情的向往和焦急的等待之中。
下阙意承上阙,继续刻画热恋中的女主人公形象,等情人微妙心理和迎情人急切
举动,在作者笔下刻画得栩栩如生。
词将眼中景、心中情打并一起,展现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幽静动人的
情景。描写生动细腻,人物形象鲜明逼真,词意清新,语出自然,于平淡中见功夫,
以柔婉细腻、情意真切而感人心灵。
和凝著述以多为富,史书说他:“有集百卷,自篆与板,横印数百帙,分惠于人
焉。”他的著述分为“演纶”、“游艺”、“孝悌”、“疑狱”、“香奁”、“箧金”
六集。今世流传的《香奁集》,实为和凝所作。当时和凝由于官越做越大,认为原先
写的那些艳歌对自己的声誉有影响,于是将《香奁集》嫁名于韩亻屋。但又怕后人不
知,就在《游艺集·序》中说:“予有《香奁》、《箧金》二集,不行于世。”和凝
想在当时免遭议论,又想让后人知道他的作品,足见其用心良苦。
和凝原有集百余卷,已散佚。《花间集》存其词二十首,《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存词二十四首。

赵邻几

赵邻几(生卒不详),字亚之,郓州须城(今东平县)人。宋代著名文士。
赵邻几自幼好学,知识渊搏,善写文章,作《禹别九州赋》,长万余言,时人争
相传诵。邻几倾慕徐(陵)、庾(信)及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体,每
构思,必正襟危坐,成千言始下笔。文章对仗工整,结构缜密,受同辈人推崇。五代
后周显德二年,赵邻几中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宋太平兴国初年,任左赞善大夫、
直史馆,后改任左补阙知制诰。
赵邻几著作甚丰, 有《日历》 二十六卷、《文集》三十四卷、《鲰子》一卷、
《六帝年略》一卷、《史氏懋官志》五卷,其他书五十余卷。皇帝下诏赐钱十万。

【附】赵延嗣

赵延嗣(生卒不详),郓州须城(今东平县)人。赵延嗣是赵邻几的仆人。赵邻几死
后,没有丰富的遗产,留下三个幼小的女儿,由老乳母抚养。越延嗣为人忠厚,不忘
主人生前恩德,遂将遗孤三姐妹领来抚养。为了谋求衣食费用,赵延嗣做挑担生意,
十几年不避寒暑,历尽千辛万苦。待遗孤三姐妹长大成人,赵延嗣便到京师找到主人
生前好友翰林宋白、侍郎杨徽之,他把赵氏三姐妹的情况一一告诉他们,并说现在已
长大待嫁,请求帮助。二人听了非常感动:“我们与邻几是好朋友,对他的遗女没有
尽一点儿心,倒是你把她们养大成人了,我们不如你。”于是,宋白、杨徽之把赵氏
三姐妹接到京师。后来,长女许配给太庙斋郎戚舜卿为妻,次女嫁给进士张季伦。奉
符(今泰安)名儒石介被延嗣义行感动,为其作传,扬名后世。

孙复

孙复(?-1057),字明复,北宋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因在泰山讲学,世称泰
山先生。著名学者。历任秘书郎、国子监直讲,累官至殿中丞。
孙复治《春秋》,著《春秋尊王发微》12卷。与石介、胡瑗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
以继承儒家道统自居,排斥佛老,抨击祸福报应学说。嘉礻右二年卒。欧阳修为孙撰
墓志铭,称“先生治《春秋》不惑专注,不为曲说以乱经,其言简易,明于诸侯大夫
功罪,以考时之盛衰,而推见王道之治乱,得于经之本义为多。”孙复还著有《睢阳
子》10卷、《春秋总论》3卷。
金大定间,在岱庙东建鲁两先生祠,祀孙复与石介,后移泰城东南隅。明嘉靖年
间,佥事卢问在其讲学处(今五贤祠旧址)建仰德堂祀孙、石,后加奉胡瑗,称三贤祠。
清道光九年(1829)县令徐宗干又奉宋焘、赵国麟入三贤祠,合称为五贤祠。

胡瑗

胡瑗(生卒不详),字翼之,宋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县)人。胡瑗世居陕西安定堡,
世称安定先生。著名学者,教育家。泰山五贤之一。
胡瑗与孙复、石介讲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有“平安”二字,不拆阅即投
涧中。现五贤祠旧址东有“胡安定先生投书处”刻石,称投书涧。后执教太学,四方
之士来学,学舍竞不能容。以太常博士致仕。著有《论语说》、《景礻右乐仪》等书。

石介

石介(1005-1045) ,字守道,京东西路奉符县西旺(今岱岳区徂徕镇西旺村)人。
宋天圣年进士,官至国子监直讲。曾在徂徕山创办“徂徕书院”,世称“徂徕先生”。
泰山五贤之一。
石介世代务农,其父石丙开始出仕,官至太常博士。石介少时师从应天府南都学
舍范仲淹读书时,王渎听说他很勤奋节俭,借会客之机,将做得很好的饭菜送给他吃。
石介却谢绝说:“甜香的饭菜我石介当然是想吃的,但是天天吃尚可,如果只能吃上
一顿,那么明天将吃什么呢? 早上吃了细米鱼肉,晚上就咽不下粗食糙饭了,这是人
之常情。所以我不敢接受您的馈赠。”于是石介便把所赠送的美食还给了王渎,王渎
对他更加敬重。
天圣八年(1030),石介与欧阳修、蔡襄、马永伯等同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郓州观察推官。
景礻右元年(1034),石介调任南京留守推官。宝元元年(1038),石介南京任职届
满,以父亲年老(时已70岁)为由,请求吏部代父远官,遂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军事判
官。到任后一个月,因母亲亡故归家奔丧。康定元年(1040)其父石丙也亡故。石介服
母丧未满,又守父丧。在此期间,石介在徂徕山办起“徂徕书院”,后与号称泰山先
生的孙复在岱庙东南隅汉柏地筑室建起泰山书院。泰山书院是北宋初年山东境内最早
最著名的书院。
石介与孙复在应天府范仲淹处求学时是同窗,在建立宋代理学,鼓吹“大一统”
治国之策方面又同声相应,石介不惜自降身价,特邀孙复来泰山办学,以进士身份辅
佐他。
泰山书院广交社会名流,在当时影响很大。石介、孙复与师友范仲淹、富弼、韩
琦、杜衍、欧阳修、蔡襄、明子京等人书信往还,联系密切。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
素以“性情鲠直,不轻易许人”著称,也曾多次来书院造访,盛赞书院学风及师生之
贤。奉符知县马永伯与石介是同年进士,也诗文酬和,过从甚密。
泰山书院以招徒授业,讲习儒术为已任,以儒家经典为主,兼及子、史群书,尤
以《周易》 《春秋》 《尚书》等经典为重。石介说:“先生尝以谓尽孔子之心者大
《易》,尽孔子之用者《春秋》。是二经,圣人之极笔也,治世之大法也。”当时,
四方士子闻风而至,除《泰山书院记》中所提到的外,还有杜默、张续、李常、李堂、
徐遁等人。泰山书院还大力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撰写学术著作。石介著有《易
解》十卷等。
泰山书院还极力推荐学生出仕。所谓“一寸丹心如见用,便为灰烬亦无辞” (孙
复) 。庆历二年(1042)夏,石介服丧期满,由杜衍荐为国子监直讲。当时正处于庆历
新政前期,石介以复兴儒学、重整道统、廓清政治为已任,讲学切合实际,针贬时弊,
使生徒由二三十人骤增至数千人。欧阳修称赞石介:“及在太学,益以师道自居,门
弟子从之者甚众。太学之兴,自先生始。”“虽在畎亩不忘天下之忧”,“遇事发愤,
作为文章,极陈古今治乱成败,以指当世贤愚善恶,是是非非,无所讳忌,世俗颇骇
其言”。
庆历三年(1043),吕夷简被罢免宰相职,夏竦也被罢免枢密使职,杜衍、章得象、
晏珠、贾昌朝、范仲淹、富弼、韩琦同时执政,欧阳修、余靖、王素、蔡襄并为谏官。
石介高兴地说:“此为盛事,歌颂盛事是我的职责,怎能不作诗以表庆贺呢? ”于是
写了一首《庆历圣德诗》。诗中说:“维仲淹弼、一夔一呙”的文字,后来富弼、范
仲淹成为宋代名臣,而韩琦定策安定两朝,使天下稳如泰山。这时,人们都叹服石介
有知人之明,石介写诗说:“众贤之进,如茅斯拔。大奸之去,如距斯脱。”众贤是
指杜衍等人,大奸是指夏辣。这首诗将要拿出面世,泰山先生孙复见了,说:“你的
祸事将会始于此诗。”
石介遇事发愤,所写的文章,纵论古今治乱成败的历史经验,密切联系当今的现
实情况,对当朝的贤愚善恶,凡是对的就肯定,不对的就否定,一点也不忌讳。因此,
世俗之人听了他的言论大为惊骇,诽谤他的议论一时腾起,朝中小人对他尤为嫉恨,
联合起来排挤他,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而石介却态度安然,不为所惑,神色不变,说
“我必须坚守正道,不因环境险恶而败易,这样做可是要比孟苛的勇气还要大哩!”
时为考知政事的范仲淹对于石介的过激性格有充分地认识,也反对石介任谏官:
“石介刚正,天下所闻,然性亦好奇异,若使为谏官,必以难行之事,责人君以必行。
行拂其意,则引裾拆槛,叩头流血,无所不为矣,主上虽富有春秋,然无失德,朝廷
政事亦自修举,安用如此谏官也。”
庆历四年(1044)三月,石介由韩琦推荐,仍兼国子监直讲。同年十月即成众矢之
的,不自安于朝,遂请外任,得濮州通判,未及赴任,即于次年七月病卒于家,年仅
四十一岁,有《徂徕集》二十卷传世。
石介死后,夏竦等人仍怀恨在心,向仁宗进言说:“石介并没有死,他北投胡人
去了! ”张安道就说石介是一个狂谲盗名之徒,与欧阳修、范仲淹等人根本无法相提
并论,甚至视他为奸邪。于是仁宗很快就下旨将石介的妻子儿女发配到江淮编管起来,
又派出中使,要他们与京东路刺史一道去挖掘石介的坟墓,开棺验尸。
当时吕夷简任京东路转运使,他对中使说,如果开棺检验,棺材是空的,石介果
然北逃,那么就是将他家灭九族,也不足以为酷;如果万一石介的尸首在棺中,他不
曾叛逃,那就是朝廷无故挖人坟墓,将来怎么向后人交待呢? 石介之死,必有殓棺验
尸之人,此外还有他的内外亲戚,送葬的门生,恐怕有几百人之多。至于抬棺下葬的,
还必须用殡仪馆的人。今天可以都把他们叫来,进行核问,如果众无异词,就可让他
们立军令状来作保,这样就足以完成诏命了。
中使对此意见深以为然,于是让数百人皆立状作保。中使将这些证据带回朝中复
奏,仁宗也省悟这是夏竦的谗言,不久就下旨放石介的妻子儿女还乡。
石介不仅是教育家,还是思想家。他崇尚儒学道统,特别推崇韩愈,以崇儒术、
辟佛老、卫道统为己任。他继承了孔孟民本思想,提出“民者,国之根本也”,“人
皆曰天下国家。孰为天下? 孰为国家?民而已!有民则有天下,有国家;无民,则天下
空虚矣,国家名号矣” (《根本策》) 。他主张裁革冗官,澄清吏治,推行仁政。在
《明禁策》中批评朝廷,“今山泽江海皆有禁,布棉丝炱皆有禁,关市河梁皆有禁”,
唯独“宫室过度则不禁,豪强兼并则不禁,吏贪于下则不禁”,因此他建议“唯禁其
不禁而驰其禁,则先王之法也,三代之制也。”
石介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天圣年间以来,穆伯长、尹师鲁、苏子美、
欧阳永叔才开始提倡古文,以变“西昆体”之文风,一时众学者从之。大家都嘲笑他
说:“你写的西昆体是孔门的大害。”石介作《怪说》三篇,上篇痛斥佛老,下篇痛
贬杨大年。于是使得年轻后生不敢再写杨刘体的诗文,也不敢再谈佛老。直到后来欧
阳修、苏轼才又主张学习杨大年的文风。
清代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评价石介《徂徕集》时说:“(石介)毅然以天
下是非为己任,然客气太深,名心太重,不免流于诡激……厥后欧阳修、司马光朋党
之祸屡兴,苏轼、黄庭坚文字狱迭起,实介有以导其波。又若太学诸生挟持朝局,北
宋之末,或至于脔割中使。南宋之末,或至于驱逐宰执。由来者渐,亦介有以倡之。”
应当说,纪昀的评价是言之有据的。

张起岩

张起岩(生卒不详),字梦臣,祖籍济南,后客居肥城县(今肥城市)。元代著名学
者。
《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张起岩“博学有文,善篆隶,中延礻右进士首选(状元)。
历迁侍御史、燕南廉访史。搏击强豪,不少容贷。修辽金宋三史。据理窜定。深厚醇
雅。理致自足,卒谥文穆。有《华峰漫稿》、《华峰类稿》、《金陵集》。”
张起岩对肥城有深厚的感情,除撰书多处碑记外,还写了《游金牛山三十韵》等
诗篇,抒发对肥城秀丽山河的热爱。《游金牛山三十韵》中写道:“回望故山云,逋
客几汗颜。逖矣古肥城,岱麓空翠环。有山名郁葱,秀色青云端。中藏古招堤,檐户
擅林峦。”“山门胜雄视,殿宇凌高寒。旅檀矗青瑶,丈风余朱颜。斗拱镂珍木,金
碧纷烂斑。老柘数十围,枝柯驳苍顽。石泉湛清冷,古洞秘神筌。境与心迹清,恍若
遗人环。”作者以饱满的激情,描绘了郁葱山(金牛山)如诗如画、绚丽多彩的自然风
貌。

宋焘

宋焘(1572-1614),字岱倪,号绎田,又号青岩,肥城县宋孝门村(今肥城市汶阳
镇宋孝门村)人。明代著名政治家和泰山学者。泰山五贤之一。
宋焘幼时父母双亡,由长兄抚养。万历辛丑年(1601年)中进士,并选为庶吉士。
后改任御史,巡按江南,兼督学政。
宋焘立朝,多次仗义直谏,无所顾忌。当时朝政失纲,宋焘对此十分不满,上疏
斥责首辅朱赓。万历三十五年(1607)秋,江西参政姜士昌因直言被贬,朝臣无敢言者,
独宋焘上疏为姜氏鸣冤。神宗阅疏大怒,下诏将宋焘贬为平定州(今山西平定县)判官。
宋焘不久便辞职,归隐故里。
宋焘归隐泰山期间,十分重视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在泰城灵芝街建书院青岩居
讲学,培养了一批人才,著名学者泰安人王楫(后中进士,官至宁夏巡抚)即出自其门
下。与此同时,顾宪成等人在无锡主讲东林书院,议论朝政,力主改良,宋焘热情拥
护他们的政治主张。
宋焘还搜寻岱故,考订史实,编著了《泰山纪事》《岱下小史》《州志补遗》等
著述。其中《泰山纪事》在历史上颇有影响。全书共三卷,卷一分名宦政迹、人物纪
略、流寓、仙释等,收入泰山历代名人及附近郡邑的传记43篇;卷二为泰山古迹、掌
故、风俗的考证;卷三是泰山一带的神鬼异闻,对泰山民俗、民间文学的研究有重要
的参考价值。明朝泰山知州江湛然在《泰山纪事序》中称此书:“闲览名胜,探索幽
奇,于泰山各逸史考详摭实,……无不备载,而总颜之曰《泰山纪事》。”
宋焘是明代泰山杰出的诗人,著有诗集《青岩居草》和《落花全韵》,研究明代
文学和重要文献的《明诗纪事》也收录了宋焘的诗歌。他的许多诗歌,或反映当时的
民间疾苦,或抒发作者政治失意时的惆怅。《过孙石二先生读书处》、《泰山大水歌》
都是声情并茂的佳作。
万历四十二年(1614)旧历五月二十八日,宋焘因“背疽发作”而卒,葬于泰安城
西上旺村风凰岭下。
宋焘卒后数十年,明廷赠封其为光禄少卿。不久魏忠贤大兴党狱,被去削追赠,
崇祯初年,才得以昭雪。

公鼐

公鼐(1558-1626),字孝与,明代新泰县果庄(今新泰市汶南果庄)人。著名学者。
公鼐生于一个历代官宦文学世家,从其高祖公勉仁起,至鼐“五世进士”,公鼐
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公鼐“少有异才,龆龄能诗”,自幼聪明好学,过目
成诵,“弱冠文名炳著海内”。初授国史编修,屡迁左喻德,为东宫讲官,进左庶子。
光宗继后,鼐以帝师被召进京,授国子监祭酒。光宗亲书“理学名臣”匾赠公鼐。一
时间,“国有大事,公卿咸就裁”,他成了颇受器重的辅国重臣。然而光宗继位不逾
一月,就因食“红丸”而丧命。在这场派系斗争中,他持论公允,“秉董孤之笔,疑
剖千秋”。熹宗继位后,其虽被擢升礼部右侍郎、詹事府詹事,但因魏忠贤所持朝政,
国事是非,其因耿介忠直而逐渐受到冷落,后告病还乡。天启六年(1626)病逝于家。
崇祯继位后,追封公鼐为礼部尚书,谥文介。
公鼐一生勤奋,著作甚丰,有《问次斋集》一百卷行世,在文学上取得了较高的
成就。其诗作有杜甫遗风。其纪行诗与晚年居诸诗,善于写景,尤得真趣,把故乡水
山写得色光斑斓,令人神往。

肖协中

肖协中(?-1644),肖大亨之子,泰安州(今泰城城内)人。明末著名泰山学者。
肖协中自幼工于诗赋,所作“钜丽妍藻,类汉晋人手笔”,十八岁时即因作《绿
远楼赋》而蜚声文坛。学者李维桢对其加以赞赏,比之“终子云” (西汉少年名臣中
军)。后协中以父荫入仕,历任上林苑监丞,顺天府(今北京)治中。
崇祯末年,肖协中致仕还乡,寓居泰安城酝檀园,致力于泰山地理风物的研究,
时时“野袍山屐”、“竹杖芒鞋”,登临山水,濡墨抒怀。甲申泰安城被李自成起义
军攻破,协中投井自杀。
著有《酝檀集》《泰山小史》等书。《泰山小史》以名胜为纲,每题下列短叙文
叙其概略,词简意赅。系之以诗歌,不拘一体,为山经之创。诗境超逸,神与诗会。
诗文中所写的泰山胜迹,无不生动传神,壮如写画,读后使人“如卧青山白云之中”。
而且书中记录了一些泰山史料如半山亭秦篆等,对泰山史研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唐仲冕

唐仲冕(1753-1827),字云枳,号陶山居士,世称唐陶山。原籍善化(今湖南长沙)。
后客居肥城县(今肥城市)涧北村。清代著名泰山学者。
乾隆三十三年(1768),唐仲冕之父唐焕出任平阴知县,仲冕随父至此。两年后,
生母谭氏病卒,仲冕葬母于肥城陶山之阳,自此,结庐墓侧守孝。
乾隆三十六年(1771),唐仲冕在陶山东麓修道书院潜心读书,自号陶山居士。寄
情山水,遍游陶、牛二山,穷陶山七十二洞之奇,览牛山风景之丽。曾画《陶山望杏
图》,著《牛山叠翠》诗,一时文人竞相赞颂。
乾隆四十六年(1781),唐仲冕应泰安州官员之邀,赴泰安主持泰山书院。其间,
泰安知县黄钤重修《泰安县志》,唐仲冕参与其事。他“历扌门葛攀罗之险,亲历岱
畎”,探访泰山名胜,遍览泰山典籍,对泰山地理历史作了深入研究。以为《泰山道
里记》《泰山搜玉集》等书“各述一门,非岱岳之全”,而成书于明代的《岱史》,
虽资料丰富,但“分类杂陈,率多挂漏”,县志诸书也限于体制,对泰山未能遍录,
“每以记载阙如为憾”。乾隆四十七年(1782),他效仿《史记》《汉书》的体例笔法,
编撰《岱览》,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完成巨著,历时12载。《岱览》全书共32卷,
分《首编》《总览》《分览》《博览》《叙览》等6部分,“征引经籍六百五十五种,
录次金石七百六十六通”,层次明晰,稽考精审,图文并茂,受到当时著名文学家吴
锡麟、史学家洪亮吉、钱大昕等人的称赞。钱大昕为此书题诗:“东岳寰中秀,图经
手自编,群山收一览,五岳独自光。”唐仲冕勤于笔耕,著作颇多,除《岱览》外,
尚有《陶山文录》十卷,《陶山诗录》二十四卷。
乾隆五十八年(1793),唐仲冕中进士,历任荆溪(今江苏宜兴)、吴江知县,后升
任海州(今江苏东海县)知州,又调任通州(今四川达县)、苏州知府。嘉庆十年(1805),
官至陕西布政使,代理巡抚。任职期间,兴利除害,多有惠政,乡民为之建生祠。辞
官后迁居金陵(今南京) ,道光三年(1823) ,唐仲冕返陶山祭扫母墓,写下了著名的
《扫墓》诗。清宜宗为表彰他的功绩,特恩谥唐母为夫人,在其墓前立石人、石马及
华表等,并刻立神道碑,遗迹至今尚存。道光七年(1827),唐仲冕病卒金陵,终年74
岁,其子遵遗嘱将其归葬肥城陶山。

聂钅文

聂钅文(生卒不详),字剑光,清泰安西南洼里村(今属肥城市)人,泰山学者。
聂钅文青年时期,任县中小吏,不久去职,隐居泰山,与士大夫交游。聂钅文性
嗜山水,又喜金石,遍历泰山,蒿里、云亭、徂徕、灵岩、琨瑞诸山,探索名胜古迹,
搜求金石文字。穷谷悬崖,亦必亲临其境。字在高处了望不清者,则竖梯刮磨,手抚
目验,务求真面。风雨寒署,历三十余载,不惮烦劳,复访诸村老,参考群籍,写成
《泰山道里记》。该书以道里为纲,详细记载了山水、路程、名胜、古迹,并作了不
少辨讹补缺工作。金石学者钱大昕称此书“其文质而不俚,简而不漏,洵志乘之佳者”。
不少达官学者不远千里来泰造访。泰安、历城编修县志,都从聂处征集资料。聂钅文
晚年刻印《明复先生小集》行世,还著有《泰山金石考》一书,已佚。

王介藩

王介藩(1865-1934) ,字荩臣,后字建屏,号退轩。祖籍四川成都人。著名泰山
学者。
其父王钊于清咸丰初年随中丞骆秉章来山东后落户于泰山脚下。王钊壮年病故,
其妻生一遗腹子即王介藩。王介藩幼年家贫,孤儿寡母相依为命,靠纺线糊口,生活
窘迫。但他仍遵母训,勤奋好学,至18岁便能设私塾教授乡里子弟。25岁考入邑庠,
后乡试不第,遂绝意仕途。
王介藩生性乐善好施,济人贫困。光绪二十五年(1899)起,主办醴泉义塾14年;
又倡办集义社,组织同仁集资接济戚友贫困之急需;遇有乡里失学无业之青年,千方
百计代为谋划,常彻夜不眠,必欲助人成事而后快。以劝导青年为有用之人,扶持贫
家子弟俾得自立,联络同志讲明正学以固国本为己任,为邻里父老所敬佩。光绪三十
一年(1905)与友人倡办图书社、公立学堂,与范明枢先生创办劝学所,为反抗德人图
谋山东矿产,写《保矿书》呼吁当局抵制外来侵略,表达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爱国热忱。
民国期间,历任泰安县选举代表、教育会长、评议员、城区议长等职。在参与地
方公务期间,对有关整理财政,保存古迹,倡办商会,封山造林等皆认真从事,以求
为民造福。后因挺身而出与营私舞弊者斗争,曾两次呕血,酿成大病。晚年在商会兼
事文牍工作二十余年。
王介藩在“戊戌”时代深受维新思想影响,努力推动建立新式学堂。先在泰城西
关天书观旧址创办小学堂,并出任校长。民国初年,又在城内府衙旧址与友人创办泰
安女子小学堂,并出任校长五年。王介藩提倡妇女剪发放足,主张妇女有求学就职的
权力。其女生于戊戌当年,为泰安第一个天足女性,第一个在新式学堂求学,并又是
第一个任公职(后继任泰安县立女子小学校长)的妇女。这些举动,在当时是难能可贵
的。
王介藩早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曾重印《泰山志》,后广为搜集抄录泰山掌故遗
书,编《岱萃抄存》六卷(民国七年付梓一卷)。他遍访泰山石刻,辨识佚文,亲自校
录,为续修泰安县志提供资料。民国十五年,参与重修泰安县志,出任泰安县志分纂。
赵正印(字新儒)先生赞王曰:“凡乡先哲之著述佚文,莫不收藏编录,泰山文献赖以
保存。自乾隆赵仁圃先生以大学士归里,尽力搜罗,迄今将二百余载,继仕圃而起者,
处士一人而己。然贫富贵贱殊,而致力者则同。”王每得稿本,辄恭楷手录。如对宋
焘(青岩)、赵国麟(仁圃)诸家选文藏书尤为注意。偶得赵仕辅手抄《契丹国志》则欣
喜若狂,遍示亲友,并请题跋,视为珍品。《泰山述记》版本因不多见,尝亲赴济南
辗转借抄,凡八年时间才补齐全书。他积书成癖,曾将典当衣物为食的七百制线,遇
奇书即以六百七十钱购之,余三十文作一日餐。先后三十载零星购置,积书八千卷,
以草堂三间为藏书室,名“仅好书斋”。并为之作序言:“望儿孙研读,至友传观,
勉为有用之学; 若徒视为玩好之资, 秘不示人,则负我实甚……”。乡里称王家为
“不是藏书人家,乃读书人家。”
王介藩既为教书公职为业,又孜孜从事于泰山文献的整理与搜求。晚年则退而专
心致力地方文献的研究整理,并将书斋定名为“知退轩”,故时人称王介藩为“退轩
先生”。一生编著共13种,计60册。有《格言集》2卷、《退轩呓语》6卷、《岱萃抄
存》 6卷、《退轩诗选》1卷、《六言俚裱》6卷、《退轩杂录》4卷、《杂记》1卷、
《日记》40册。抄书凡66种,计150余册。
王晚年曾为编印《泰山丛书》不遗余力,惜天不假年,宿志未竞,于民国二十三
年(1934)病故于泰安,终年69岁。王病故后范明枢先生撰写挽联一副以示悼念。文曰:
四十年相依如手足,遽尔分离,此情何忍;
万千辈所奉为典型,忽焉解脱,有口皆碑。
范老并在《王退轩先生序》中对王的一生作过中肯的评议:“勤苦笃学,意志卓
绝,思与古人为伍。……先生之退,先生之进也。……况世事无幸成之功,而精神有
独运之处,七十年前凄凉身世,一生缔造巍焕文章,富藏书可名岱阳,有子孙支撑门
户,退轩乎哉。”
王介藩一生淡泊明志,以“勤学好书生”自许。他治家甚严,教子有方。受介藩
先生熏陶其子次通(名亨豫)勤奋苦学,青年时就读于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后在泰
安简易乡村师范学校任教务主任、国文老师。次通继先父遗志,在该校设“泰山文献
征集室”,主编乡师《校刊》,开展泰山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并秉承父志,将两代
人积40年所得泰山文献56种,辑为《泰山丛书》。丛书共分5集:以山经水志为甲集,
计13种59卷; 金石文稿为乙集,计3种14卷;文苑诗稿为丙集,计14种17卷;年谱记
事为丁集, 计10种20卷;其他史料为戊集,计5种。共收录泰山典籍45种,百余卷。
曾刊印《泰山丛书》第1辑,共4种(为建国后出版的《中国丛书综录》所著录)。后于
1988年由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影印出版。次通还著有《岱粹钞存续编》、《岱献小证》、
《泰安三百大事年表》 等著述数十种,并自己出资刊印明代《泰安州志》4卷,协助
妹丈徐宗揆校印《石徂徕先生集》,助亡友侯仲楠校印《孙泰山小集》等乡邦文献。

赵新儒

赵正印(1876-1952),字新儒,泰安县城(今泰城)人。著名泰山学者。
赵新儒幼年列名僧籍,为普照寺俗徒,法名义琳。1903年乡试中解元,旋赴日本
留学,受到民主思想的影响。1908年学成归国,供职开封。时山东志士刘冠三遭清政
府追捕,逃到开封,赵正印送其转赴陕晋。1911年任山东提学使司,主办《齐鲁公报》,
宣传革命,倡导共和,言辞激进,报馆被查封,遭通缉,在日本友人帮助下脱险,流
亡海外。
辛亥革命后,赵新儒历任山东省教育会长、师范学堂监督、山东省都督府内政科
长、武定府知府、商河县及宿松县知事等职。袁世凯称帝,他借议论时尚予以抨击,
认为诸种时弊皆社会恶政所致。1916年被补选为众议院议员。张勋复辟后去职,闲居
北平。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赴南京响应,后转赴武昌,积极参与南北合作事宜。
1929年,为殓亡妻返回故里,此时他饱览社会百态,心灰意冷,拟息影山寺。恰逢山
东省政府由济南退驻泰城,被邀为代秘书长职务。翌年,为避匪祸兵燹,赴济南任山
东赈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主办泰安赈务。时泰山文物古迹遭军阀混战的破坏,岱庙大
殿西北角被炮弹所穿,角楼被拆,登山盘道因造防卫工事被破坏。赵新儒为此致函闫
锡山,严厉谴责晋军,要求闫锡山“慨发巨款,倡导国民,兴修孔子林庙,保存泰山
古迹,表示以前内战之错误,光大历史民族之精神。”他还奔走呼吁,倡议组织泰山
文物保管委员会,并上书山东省政府,要求拨款修复文物古迹。会同泰安县长周百煌
多次登泰山,逐段勘估,拟订修缮计划,相继修复了岱庙大殿、围墙、包公祠、五贤
祠及中天门到南天门盘道,将岱庙大殿内壁画护以铁栏。
赵新儒在整修泰山过程中,结合实地考查,悉心稽查文献,摅述所见,著有《经
石峪考》、《泰山灾石记》(未付梓)、《新刻泰山小史》、《新儒联语录》等书和文
稿,并刊行《石塘老人文集勘本》。《新刻泰山小史》把原书、新注、照片、文献汇
为一帙,使泰山的一些珍贵资料得以保存,另一部著作《新儒联语录》,内容及于上
下数千年,臧否人物,寓庄于谐,酣畅恣肆,妙语连珠,是披露平生志趣的得意之作。
如《五贤祠联》云:“七二代封禅帝王,秦欤汉欤?遍看绿水青山,何处是列朝疆土。
五百年挺生名士,先亡后亡?各有文章道德,常留得岱麓祠堂。”又如《包公祠联》:
“这里是老包祠堂,愿我贤长官后来者与古人齐美;门前铸秦桧铁像,劝他害民贼何
苦在无佛处称尊。”脍炙人口,久在民间传诵。
“七·七”事变后,他流亡四川,先以教书为业,后息影峨眉山。1952年卒于绵
阳。

马文源

马文源(1870-?),字星泉,肥城县(今肥城市)汶阳镇城上村人。乡村启蒙教育家。
马文源一生坎坷,未入仕途。他在自叙诗中写道:“老夫老矣无能力,一生世事
不胜悲”。民国初年,他看到学校关闭,乡村子弟无处读书,便日费苦心,编成《俚
言杂字》。1915年先后在泰安、聊城出版。该书集劝孝、劝善、农活、农具、果品、
蔬菜等内容为一体,有童蒙之宝箴,训蒙之捷径之誉。书中所述,既教人识字明理,
又教人勤俭持家,学做生活。农民争相购买。《俚言杂字》对普及乡村文化起了积极
作用,在肥城东南一带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