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家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9&A=2&rec=15&run=13

吕彦直

吕彦直(1894-1929),字仲宜,又字古愚。东平县人。南京中山陵墓的设计者。
吕彦直出生在天津市。 8岁丧父,1902年随姐姐去巴黎居住。他在法国就学时喜
爱学写画,看了马戏,回家画虎,画狮,莫不栩栩如生。回国后,他进北京王城学堂
读书,由著名文学家林琴南教其国文,他的文章在同学中最优。他1913年毕业于清华
大学,接着到美国康南耳大学深造。留学期间,他的钻研精神和建筑方面的才能受到
师友赏识,刚毕业就当了美国建筑大师茂斐的助手,曾协助设计了南京金陵女子大学
和北平燕京大学的建筑图样,尝试用我国传统建筑风格设计现代建筑。回国后,他在
上海开设建筑事务所。在这段时间里,他先后应征设计了南京中山陵、中山纪念堂和
越秀山孙中山先生纪念碑的图案,一逾中外群雄,以首奖入选。
1925年3月12日, 孙中山在北京与世长辞。根据孙中山生前愿望,决定葬于风景
秀丽、四季常春的南京紫金山南麓。当时,以汪精卫为首的孙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于
1925年4月23日, 正式决定登报悬奖征求中山陵墓图案,并决定海内外建筑师应征需
交有建筑图案及一切详图,对可供实际建筑之用者奖额为:“头奖二千五百元,二奖
一千五百元,三奖一千元。”征求设计图案的消息见报后,收到应征图案40多种,经
中外专家和全体顾问评判,又经筹备委员会联席会议讨论,一致认为吕彦直的设计图
案,结构严紧,布局合理,外形精美而壮观,运用了我国传统建筑艺术,一见之下令
人产生凄然景仰之情。陵园由广场、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等组成,
占地130公顷, 规模宏大。且墓在祭堂之后,合乎中国传统观念,堂中多色玻璃及几
线阳光透入,尤有西洋风格,开式及气魄极似中山先生之气概与精神,所有设计均适
合征求诸条件。因此,将他的设计图案作为中山先生陵墓图案,决定对他授予一等奖,
并聘请他为中山陵建筑师,主持设计建筑详图及监工事务。
吕彦直在主持中山陵墓施工中,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极端严肃认真。
在整个工程接近尾声时,他却因病去世。当1929年6月1日,中山先生的灵柩移入陵墓,
灵堂的西南休息室原有他的浮雕像,其上有于右任先生的题词:“吕彦直建筑师建筑
陵宫积劳病故,特此纪念。”
孙中山逝世后,“广东革命政府”决定在广州建造一座永久性的建筑物作纪念,
并定名为中山纪念堂。当时的广东省长陈铭枢、广州市长林云陔,建设厅长金曾澄等
组成了中山纪念堂筹建委员会。这一消息传开后,广东人民和海外华侨出于对孙中山
先生的敬仰和爱戴, 纷纷捐款资助。1926年4月中旬,纪念堂筹建委员会登报悬奖征
求建筑图样,应征者不少是中外著名的建筑师。经中外专家评审会议评定,被评入前
三名的都是中国建筑师的作品。而以首奖入选的设计者,竟又是年轻的吕彦直。他的
设计图案,在外形上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而在结构上则采取当时最新的营造
技术,不仅华丽壮观,又能适应现代集会的需要,在国内堪称首创。
中山纪念堂的设计图案确定之后,在广泛征求中外专家及社会名流意见的基础上,
确定中山纪念堂建造在越秀山南麓,因为越秀山是市区内的最高处,登高远眺,全城
景物尽收眼底。南麓靠主要交通道,交通方便。另外,这里还有一个特殊条件,就是
在山麓下疏落和杂乱的房屋中,有一幅清朝时期的督练公所,辛亥革命后改为督军衙
署。孙中山先生于1921年5月5日就任非常大总统时,总统府就设在这里。1922年6月,
军阀陈炯明举兵叛变,围攻总统府,也是在这个地方。因而在这里建造纪念堂,不但
地理位置比较理想,而且具有一定历史意义和纪念价值。
1928年4月26日, 中山纪念堂动土兴建,于1929年1月5日举行奠基仪式。在这期
间,吕彦直已感到病魔缠身,但他顶着病痛的折磨,以顽强的毅力设计出中山纪念堂
的建筑详图,并主持这段时间的工程建筑。为中山纪念堂的圆满竣工奠定了良好的基
础。他去世后,由黄檀甫建筑师代替他来广州工作,上海馥记营造厂承建这项工程,
建筑费为二百五十万银元。 纪念碑则由香港联益公司负责施工, 造价为十八万银元
(当时一块银元就买大米四十斤),纪念堂采用的建筑材料,也是当时最优质的产品,
如佛山石湾的琉璃瓦,香港的花岗石,辽宁的青色花岗石等。特别是那块刻着孙中山
先生遗嘱全文,镶在纪念碑正门上方,从虎门运来的正面面积达45平方米的特大花岗
石,是用几只并排的大木船把它载到广州西濠口靠岸。在地面上搬运时,石块下面垫
上几根木棍,用人力硬撬,每天只滚动三、五尺,一步一步地把它推上越秀山。
中山纪念堂高四十九米,建筑面积达八千三百多平方米,是当时中国空前的群众
大会场。中山纪念堂不但规模宏大,而且建筑结构更加巧妙,且具特色。连同挂楼共
容4700多个观众的大堂内,竟看不到一根支撑顶盖的柱子。实际上柱子有八根,都藏
在周围的内墙里, 而这些柱子支承着4个跨度约30米的大型钢结构桁架,上面再支承
着八个主桁架,构成一个八角形顶盖象一把张开着的没有伞柄的雨伞一样。这个顶盖
以桁架为骨干, 分3层砌成。最下层是云纹色彩的斜形方格,中层镶嵌花玻璃天窗,
最上层是一个乳黄色的孤形圆顶。光线通过大面积嵌花玻璃射入堂内,使若大的会堂,
不用亮灯,也可见物。由于钢桁架跨度大,构成的空间也非常大,人们坐在堂中的每
个座位上,都不会被柱子挡住视线。更令人敬佩的是,这座可容近5000人的大会场,
集会时,进出只需5分钟。大堂里北面是舞台,东西南有连起来的挂楼,有6座巨梯供
观众上下,堂内四周的墙壁上面有彩色斗拱和花板作装饰,转角处有半圆朱红石柱,
下配云石柱座。大堂还有11个进出口通往外边宽阔的走廊,这又是建筑师考虑周全的
地方。
中山纪念堂除建筑结构独具匠心之处,还非常讲究坚固和色调和谐。它的基座和
台阶是花岗石砌成的,基座以上是青色大理石护墙,而护墙之上是乳黄泰山石墙,墙
全部是四十五寸厚。砖墙上面是五彩颜色的人造石屋檐。屋檐之上是宝蓝色琉璃瓦面,
瓦面最高处有一圆形金顶。瓦面分高低四层,每层飞檐出卷,构成宫殿式样和民族传
统色调的气派。
1931年10月中山纪念堂自落成,巍然矗立在越秀山南麓。建国后,中山纪念堂列
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承钊

刘承钊(1900-1976),泰安县大堰堤(今岱岳区粥店办事处大堰堤)人。学部委员、
著名生物学家。
1913年,刘承钊入萃英小学,后转萃英中学,因家贫两次辍学。1922年完成中学
学业后赴京入汇文大学预科。1924年考入燕京大学心理学系,次年转入生物系。1927
年毕业后被遴选为助教同时读研究生,从事两栖类动物研究。1929年获硕士学位,并
得到“金钥匙”奖,受聘于北京大学生物系,任讲师。
“九一八”事变后,愤而摔碎东洋瓷怀。因科研有成,1932年获美国洛氏讲学金,
后入康乃尔大学研究院,受业于导师赖特教授,养成严谨的治学作风。他经过悉心观
察,发现雄蛙的第二性征,遂撰写论文《无尾目中一新种的第二性征:雄性线》,这
一发现引起国际生物学界的极大关注。留学期间,他参观欧美各主要自然历史博物馆,
发现当时中国标本全由外国学者研究,并以外国学者的名字命名,标本模式均留在外
国,刘被深深刺痛,决心改变这种局面。1934年刘获博士学位,同时获科学和教育两
项“金钥匙” 奖。同年8月回国,获教育部部聘教授职称,任职东吴大学,其间发表
一系列论文。1936年日本动物学会邀刘赴会,被断然拒绝。抗战爆发后,刘率东吴大
学生物系师生入川,加入华西协和大学生物系。
1938年,在西南第一次采集中,刘首次采集到峨嵋山弹琴蛙。这是中国科学家第
一次确定的新属新种,此后的10年中,他先后10次野外采集,积累了大量资料,发表
40余篇论文,奠定了他的中国两栖类动物研究权威的地位。专家认为,他的工作打破
了单纯从形态特征,应用死标本研究分类的传统方法,重视野外生态、习性和地理分
布的调查研究,并结合生态、生活史和地理分布等资料,综合分析探讨各类群之间的
亲缘关系。
1946-1947年,刘承钊受美国国务院聘请赴美讲学,在芝加哥自然博馆从事研究,
次年被该馆聘为名誉教授。美国鱼类学学会、两栖爬行类学会授予他终身国外荣誉会
员称号。在美期间,他用英文撰写《华西两栖类》,1950年由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
出版, 该会会刊《COPEIA》1950年第4期载文评论该著作:“对于世界两栖类动物的
研究,这部书无疑是一项很重大的贡献。”
刘承钊长期担任华西大学校长和四川医学院院长等职。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
大代表,次年选任中科院学部委员。1961年出版专著《中国无尾两栖类》。1973年刘
再次赴野外采集,酝酿撰写第三部著作《中国角蟾亚科分类讨论》。1976年清明节群
众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活动被镇压,刘悲愤交加,心脏病猝发,4月9日病故。
刘承钊一生共订立新种60余个,撰写论文60篇。世界两栖爬行动物学会秘书长、
美国生物学会秘书长、美国生物学家KRAIGADLEI主编的《两栖爬行动物发展史的丰碑》
一书, 记载了自16世纪以来已故世界著名两栖爬行动物学家151人,刘承钊是唯一的
中国入选者。

王曰伦

王曰伦(1903-1981) ,字叙五,泰安县(今岱岳区)夏张镇赵庄人。学部委员,著
名地质学家。
1921年,王曰伦由泰安省立三中毕业,同年考入山西大学工学院采矿科。1926年,
他参加正大铁路沿线和吕梁山地区的地质考察,发现山西马坊镜铁矿,获庚子基金委
员会奖金。1929年,同孙建初在热河滦平发现三家子铁矿。1931年,在昆明大板桥发
现磷矿线索。1936年至1937年,初步查明黔东地质的前寒武纪地质系统,并发现震旦
系冰碛层和大面积冰水沉积物,首次发现滇东震旦系冰碛层,证实了南方冰碛层的普
遍存在。
30年代至40年代初,王曰伦在西南地区研究寒武纪及志留纪地质,以黔南地质调
查为基础,建立下古灰统分层的标准剖面,至今仍被地质界普遍应用。1942年至1949
年,多在大西北进行地质研究和考察。
1951年,王曰伦在山西五台山考察铁矿,研究五台山的前寒武纪地质,纠正了美
国B·维利斯关于五台系划分的错误, 推动了我国前寒武纪地层的研究,被认为是国
内地层学研究的重大突破。1952年,他同贾兰坡在北京周口店、西山等处发现两冰期
和一个间冰期,首次把猿人文化与第四冰期和间冰期联系起来,提出北京猿人和山顶
洞人化石产生层位的见解,使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有了结论。二人撰写的《周口店
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观察》,得到李四光的赞誉。
1959年,王曰伦提出南北震旦地层是不同时代的产物,南方震旦系在上,北方震
旦系在下的见解。70年代,他致力于铁矿资源的研究,提出了海相火山成矿的新观点。
王曰伦对前寒武纪地质研究造诣很深,对矿床地质、区域地质、地层古生物、石油地
质、煤田地质、第四纪地质、大地构造、古冰川地质理论等学科研究,均有独到见解,
且论著甚丰。主要有:《湖南宁乡铁矿地质》、《祁连山东段地质矿产》、《五台山
五台纪地层的新见》、《中国震旦纪冰碛层及其对地层划分的意义》、《中国的前寒
武系》、《中国上前寒武系的划分和对比》、《邯邢式铁矿床的铁质来源及成因的控
讨》等。
王曰伦历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调查员、技师,中央地质调查所西北分所所长。解
放后,任兰州地质调查所所长,华北地质研究所所长,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前寒武纪
地层分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天津市地质学会理事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
1979年, 王曰伦加入中国共产党,直到病危仍心系祖国地质事业。1981年7月20
日,病逝于天津。

赵丹

赵丹(1915-1980) ,原名赵风翱,肥城县(今肥城市)安临站镇贺庄村人。历任全
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
合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影协上海分会副主席等
职,是我国著名的电影、话剧表演艺术家。
赵丹自幼随父客居南通,兴趣广泛,天资聪慧,尤喜爱电影戏剧。他随父亲练就
一手出众的水墨丹青,10岁时就为南通店铺书写牌匾。中学时,组织“小小剧社”,
得助于郑君里的指导,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走上革命道路。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
美术专科学校,受教于国画大师黄宾虹、潘天寿,并参加美专剧团新地、拓声两剧社,
演出《钦差大臣》等剧目。“九·一八”事变后,他冒着被围攻、绑架之险,到农村、
工厂演出抗日救亡剧目。
1932年,赵丹被上海明星影片公司聘为基本演员,先后拍摄《上海二十四小时》
《到西北去》《热血忠魂》等20多部影片,显露艺术天才,成为引人注目的影坛新星。
1935年,参加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先后演出世界名剧《娜拉》、《大雷雨》和大批抗
日救亡剧目。1936年后,开始将现实主义的表演方法运用于实践,主演《十字街头》
和《马路天使》。上演后,轰动国内外影坛,被誉为“中国影坛的一朵奇葩”。
抗日战争暴发后,赵丹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参加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演剧三队,
在上海、武汉、重庆等地演出《保卫卢沟桥》、《全民总动员》等抗日剧目,宣传和
发动群众抗日救国。
1938年,赵丹怀着发展繁荣中国戏剧、电影的愿望赴新疆,被军阀盛世才逮捕入
狱。 5年后,在全国舆论界压力和周恩来的营救下,被释放出狱回沪,参加进步影片
《遥远的爱》、《幸福狂想曲》及讽刺国民党当局的影片《衣锦荣归》的演出。
1948年,赵丹参加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昆仑影业公司。先后拍摄《关不住的春天》、
《丽人行》、《乌鸦与麻雀》等进步影片,在《乌鸦与麻雀》中赵丹扮演的肖老板维
妙维肖,刻划的入木三分。1950年,影片上映后,获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建国初,是赵丹艺术生涯的黄金时代,他先后演出话剧《屈原》、拍摄《武训传》、
《为了和平》、《李时珍》、《林则徐》、《风流人物数今朝》、《聂耳》、《海魂》、
《烈火中永生》等影片。还自编自导自演了《青山恋》。他塑造的艺术形象光彩照人,
达到了现实主义表演创作的高峰,赢得了国际声誉,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杰出的贡
献。 1957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赵丹应山东省邀请,率上影演员剧团
到济南演出,其间专程回故乡肥城探亲,受到了肥城人民热情欢迎。
“文革” 期间, 赵丹受到“四人帮” 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身陷囹圄5年。
“文革”后,赵丹怀着新生的喜悦,积极从事文艺人才的培养,并随着中国艺术团访
问朝鲜、日本等国家。还集一生之艺术理论结晶,撰写《银幕形象塑造》和《地狱之
门》两书,成为我国表演术理论方面不可多得的专著。
正当他积极准备塑造周总理、鲁迅等艺术形象,应邀担任中日合拍故事片《一盘
没有下完的棋》的男主角之际,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80年10月10日逝世。

孙建毅

孙建毅(1901-1969) ,原名孙建沂,曾名孙剑夷。新泰县(今新泰市)灵查村人。
早期医学博士。
1926年,孙建毅毕业于齐鲁大学医学院。1927年到北京协和医院专修眼科。后相
继在山东平阴广仁医院、上海仁济医院、苏州福音医院、苏州博习医院任内科医师、
副主任。1932年9月赴英国利物浦热带病学院专修热带病学,获博士学位。1933年9月
回国, 任博习医院内科主任。1938年2月后,在昆明国民党政府陆军医院开放部任内
科主任。1941年7月后,在昆明自设诊所行医。
1950年,昆明解放后,孙建毅参加解放军西南军区陆军医院工作,将自己的轿车、
汽车及医疗设备(X光机、化验室等) 全部捐献给医院。1953年参军,先后在云南军区
陆军医院、解放军43医院、昆明军区总医院工作。曾任昆明军区总医院副院长。
孙建毅对热带传染病学和神经精神病学很有研究。1946年赴印度加尔格达讲学,
并对当地热带病进行考察和研究。回国后,对云南热带传统病也进行专门考察研究。
制定疟疾防治方案,亲自参加抗疟工作,为云南扑灭疟疾做出贡献。50年代,他研究
人体神经系统与针灸穴位的关系,并在解放军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深得同行赞许。
他内科临术经验十分丰富,医德高尚,作风朴实。在任副院长期间,经常参加疑难病
症会诊,时常深入病房查房看病,指导抢救等,他亲自审查每份死亡病历。言传身教,
培养了不少技术骨干。他被选为政协云南省第一届委员,第二、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云南省第二、三届人大代表,中华医学会云南分会理事,中国防痨协会云南分会理事。
“文革” 中,孙建毅遭受迫害。1969年5月22日去世。1978年12月23日,昆明军
区总医院为其举行了追悼大会。

王曼硕

王曼硕(1905-1985),原名王文溥,号万石,肥城县(今肥城市)人。著名艺术家。
王曼硕之父王南香喜爱书画,家藏王羲之、郑板桥等名家书画,曼硕时常翻看,
自幼耳濡目染,受到艺术的熏陶。中学时期,王曼硕即酷爱绘画、篆刻和书法。1923
年,考入北平美术专科学校图案系。后因家贫辍学,坚持自学,每日绘画、篆刻、书
法交替苦练。1927年,曼硕东渡日本,考入东京美术学校油画系。毕业后又考入该校
两年制研究室深造。其间,加入留日学生秘密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学习会。
1935年,王曼硕毕业回到北平,针对当时北平萧瑟颓败景象,作油画《故都之晨》
和《破石膏》。两画均在南京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上展出,其中《破石膏》收入商
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西画图案雕刻集》。之后,王曼硕先后受聘于京华美术学院和
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并拜齐白石为师,学习国画、篆刻。
1937年“七七”事变后,王曼硕随国立北平艺专至湖南沅陵,后毅然奔赴延安,
任教鲁迅艺术学院,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6年, 王曼硕随鲁艺工作团赴佳木斯,任东北画报社记者。绘制102幅连环画
《于廷州罪恶史》,在东北画报上连载。创作《懒汉》等小册子印刷发行。1949年后,
先后任东北鲁迅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党组书记,东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长。中共
中央东北局授于他模范共产党员称号。中国美术家协会成立后,是该会最早的会员和
理事之一。
1954年,王曼硕调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兼任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
等职。他在教学之余,潜心于国画的研究和探讨,在《美术与研究》上发表《国画与
素描》 一文。同年4月,率中国画家代表团赴苏联举办中国现代国画展览,深受苏联
人民欢迎。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9年平反。1978年底,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顾
问。1985年1月11日,病逝于北京。
王曼硕一生作品颇多,主要著作有《简明艺用人体解剖图》、《王曼硕印存》和
《王曼硕作品选》。

徐瑞祥

徐瑞祥(1900-1972) ,字芝房,又名守揆、字揆予,泰城西门里人。泰安著名文
人。
徐瑞祥小学毕业后,进菏泽省立六中读书,接触到《新青年》《新潮》等进步书
刊,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北大学习期间,正值西风东渐,旧文化受到新
文化的冲击,于是大量阅读中西典籍。他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影响,认为只
有发扬中国固有文化,发展教育事业,才能启迪民智,使国家富强。1927年北大毕业
后,先后在临清二中、菏泽六中、济南一中任教。
30年代初, 梁漱溟在邹平创建“台村建设研究院” ,被梁推荐为乡建指导员。
1933年暑假徐瑞祥返回家乡,任泰安师范讲习所(后改为乡村师范)校长,直到“七七”
事变。
他待人和蔼,循循善诱,奖掖后学。时常召开学生座谈会、辅导会,质疑问难,
同时加强课业指导,严于督责,深受乡里赞誉。学生不少成为泰安教育界骨干力量。
在这一时期,他注重地方文献的研究整理工作,在校内设地方文献征集室,翻印《孙
明复小集》《徂徕先生集》《泰山道里记》等书,发给学生阅读。并著有《中国社会
问题探原》和《怎样建设中国本位文化》。
徐夫人王亨说,字正秋,泰安女子小学和女子师范讲习所校长,为民国时期泰安
教育界知名人士。

孟庆旭

孟庆旭(1901-1965),字寅宾,东平县人。地方著名中医。
孟庆旭自幼读书,恬淡质朴,立志学医,以古代医学家张仲景、孙思邈为楷模,
他拜佛山名医焦老先生为师,数年间尽得其学。他好学善思,结合实践,刻苦钻研了
《内经》、《伤寒》、《金匮要略》等书,对祖国医学就有了溯本求源、扎扎实实的
基础。30年代中期,东平县中医师考试,他名列榜首,誉满数县。北京主考希望他游
学京师,到国医馆工作,但他不愿离开故里,与当时的医学名流候汉忱、李尚浩等在
城内建立了全县第一个医学团体-南雅堂医社。
1938年,东平沦陷,横遭日伪蹂躏,他全家避居城东梁村。日伪“东平县公署”,
宣扬“中日提携”、“王道乐土”,为装点门面,搞“祭孔大典”。东平县“知事”
大汉奸曹子亮想利用他的声望, 派人持贴请他参加, 遭到断然拒绝。他对家人说:
“想叫我和那些出卖国家与灵魂的叛逆者一气,是绝对办不到的。”有一次,日伪警
察所长陈鹤航患头痛,请他去诊治,他以卧病不支拒绝。他不为利诱,不依势存,为
日伪所不容。一天傍晚,汉奸劣绅指使一撮匪徒抢劫了他家。
建国后,孟庆旭仍以行医为民去疾。他接诊的病员,大多是病情危重、处理棘手
的,建国初,梁村税务所井维涛、孟广达等18人严重食物中毒,有的已经昏迷。正在
卧病的他听说后,急忙赶到税务所,毅然承担主治任务,指导全所医务人员为患者服
药护理,18个病人全部得救。事后他意味深长地对诊所的年轻人说:“当医生不能唯
求免怨避嫌而坐失治疗时机, 愿以此与大家共勉。”1958年春,有个7岁的男孩患流
脑,高热,呕吐不止,精神昏愦,家人惶恐,去诊所就诊时,已经昏迷不醒。医生们
皆以病情险重,不敢接诊,建议转城里治疗。他说:“亟宜就地抢救,不可延误! 待
治疗稍有转机再做考虑。”于是他投以大剂汤药兼以丸散,十二小时连续进药,患儿
很快转危为安,调治半月痊愈。他告诫人们:“医生当以医病人之体为我体,以病人
之心为我心。重病当前,要苦思瞑想,尽竭全力,广求治法,治疗无效则沉自反思,
考求必效之法,然后学问才能日进。”一次,一糖尿病患者求治于孟先生的儿子,其
子当时经验尚少,勉开一方,服药十余剂,无寸效。后乃请他诊治,他处桂附八味丸
一料,内有大剂益智仁、附子、肉桂等辛热之品,服后症状大减。其子请教他,他说:
“此所谓救根本以滋化源也,昔孙文坦颇重此法。喻家言称八味丸为消渴圣药,此仲
景遗意,汝读书临症太不深思”他的儿子诺诺而退,深愧平日用心太少。
孟庆旭先后被选为东平县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和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几十年的沧
桑使他从“良医涉世,博济仁泽”的传统信念转向自觉地为群众服务,医术上精益求
精,皓首之年,仍象早年学医时一样,探求防病治病的理论和妙方。
60年代初,孟庆旭选为省名老中医,时值三年困难时期,他年老体弱,生活困难。
为治病救人,仍率其子编写《孟寅宾医案》。1965年,孟庆旭病逝故里。

燕遇明

燕遇明(1907-1982) ,原名燕志,又名燕秀夫,笔名燕夕、节慕等。泰安县颜张
村(今岱岳区颜张村)人,著名作家。
燕遇明出生于书香门第,少年就读于泰城天书观小学,后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
毕业于山东第三中学。期间,受“五四”运动新文化的影响,向往进步与革命。他酷
爱文学,15岁开始写作新诗和散文。1925年,在郑振铎、沈雁冰等主办《小说月报》
上发表短篇小说《不安静的人》,并相继在《语丝》、《新女性》等刊物发表新诗和
散文,得到周作人、沈尹默等的赏识。郑振铎写信介绍他参加“文学研究会”,燕遇
明谦逊而诚恳地谢绝了。1928年初,国民党北伐军抵泰,燕任山东国民新闻社校对员,
在报纸上经常发表批评时政和揭露新军阀的文章,引起当时执政者的愤恨。次年春,
报社被查封,人员被解雇。燕回乡边写作,边攻读马克思主义及新文艺理论。1931年
燕遇明任泰安师范国文教师,出刊了进步刊物《蔷薇》,1932年夏,燕遇明加入中国
共产党, 任泰安第五区区委书记。同年建立7个村党支部,发展党员46人。组织人员
散发抗日传单,排演革命话剧,发动雇农进行罢工和要求提高工资的斗争,组织群众
抗捐抗差。1933年春,中共泰安县委书记曹广福叛变,燕遇明即隐往上海,参加左翼
作家联盟。这年,他创作的童话《梨树与麻雀》在《少年杂志》发表,在其他杂志上
也相继发表许多宣传抗日的作品。1934年,燕遇明从上海回到家乡,继续从事文学创
作,时有作品在《语丝》、《春潮》等刊物上发表。1935《大晚报》发表他的短篇小
说《饿》,《革命史刊》发表他的讽刺诗。1936年赴滕县羊庆一小学教书,参加中共
滕县特支,与季淑铭、张学周、王右池出刊《救亡图存报》。
1938年1月1日, 燕遇明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5月担任中共泰安县委宣传部
长。次年任中共尼山地委宣传部长,后又任中共淄博地区特委宣传部长。1940年任中
共抱犊岗山区第三地委宣传部长,兼中共鲁南党委党校总支书记。在转战南北,鞍马
劳顿之余,他创作大量的革命诗文,夜以继日宣传党的抗日战争路线和政策,发动和
团结民众,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做出了积极贡献。
1943年,燕遇明主编山东省文化救亡协会创办的《山东文化》,1946年,任《山
东时报》社副主编,次年后任中共胶东区党委民运部长。1949年任《鲁南日报》社副
社长、新华社鲁南分社社长。是年发表中篇小说《苦女翻身记》。
建国后,燕遇明历任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长、中共山东省宣传部文艺处长、省委
文教部副部长、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兼副主席、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文教办公室副主任
等职。
长期以来,他创作了大量的革命诗歌、小说、散文、论文等作品。三十年代创作
的小说《守夜人》被选入由鲁迅、茅盾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苦女翻身
记》、诗集《碧叶集》《山乡儿女》等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

侯汉忱

侯汉忱(1909-1981),曾用名侯家忠。东平县代家客村人。著名中医。
侯汉忱出生在一个封建破落地主家庭。早年丧父,由祖父抚养成人,7岁入私塾,
先后就读于山东省立第一中学,省立第七中学。1931年考入青岛山东大学攻读文科专
业。一年后,因日军侵华而肄业,返回故里,任县灾民学校校长兼教员。约年余,为
逃水荒,领全家奔济南,经人介绍,拜济南名医韦继贤门下,始习中医,后又拜师全
国著名中医学家吴少怀门下,步入医界。1944年在万年堂挂牌行医,兼做韦继贤助手。
1950年1月, 侯汉忱以考试第一名成绩入济南市医务进修学校中医进修学部深造
并学西医。1952年随韦继贤筹建济南市第三联合诊所。1955年调入济南第五联合诊所
(现济南市中区医院前身),任医务主任兼中医师。1958年12月调入济南市立儿童医院
中医科,任负责人兼中医师。1964年调入济南市中医医院小儿科,任中医师、副主任
医师。
侯汉忱曾任中华医学会理事、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全国中医学会山东分会副主任
委员、顾问、中国科学院中医研究所研究员等职。他治学严谨,在强记博学的基础上
刻意求新,对中医医学在治疗及理论研究方面有一定建树。几十年带徒教学,桃李满
天下,被誉称为“侯一付”,妇孺皆知。他偏重中医内科,更精于中医儿科理论研究
与治疗。 在全国及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遗作3部《胃病浅说》《方剂选
萃》《幼科求是》。

田烈

田烈(1912-1977) ,原名田树炎,肥城县(今肥城市)湖屯镇西穆河村人。著名电
影演员。
田烈结业于山东省立剧院,曾在北京演出京剧、话剧。1935年参加上海万花歌舞
剧团,随团到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爪哇等地演出。1936年回国,仍从事戏剧、
电影工作。
1937年,田烈参加田汉领导的抗日救亡演剧队第六队,赴战区慰问演出。1939年
至重庆,后在重庆中央电影制片厂工作。1943年参加“鹰扬剧团”,随军出国到缅甸、
印度等处。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田烈在中央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演员。
解放后,在《新儿女英雄传》、《龙须沟》、《神秘的旅伴》、《换了人间》、
《万木春》、《心连心》、《铁道卫士》、《云雾山中》、《古刹钟声》、《锦上添
花》、《鄂尔多斯风暴》、《上甘岭》、《三进山城》等影片中担任角色。为我国电
影事业作出了贡献。

赵剑秋

赵剑秋(1916-1988),新泰县(今新泰市)西关村人。
赵剑秋童年时在家乡读书, 接受革命思想,1938年1月参加中共山东省委领导的
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 194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鲁中一分区宣传队队长,滨
海文工团副团长,鲁中南区歌剧团副团长等职。
1950年后,赵剑秋任山东省鲁剧院副院长、省戏剧研究室主任。1979年任山东省
艺术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当选为山东省文联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
第三、四届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分会第一、二届副主席。他为山东省传统戏曲
艺术的发掘、整理、改编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组建省级各类表演艺术团体、发展山
东省戏剧事业,做出大量工作。

井延盾

井延盾(1920-1964),东平县护驾村人。作家。
1937年,井延盾肄业于济南简易乡村师范,后流亡到湖北,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11月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40年初到达延安,入鲁迅艺术学校文学系学
习,次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其间,开始了诗歌创作。代表作有《伐木歌》(由著
名作曲家郑律成谱成歌曲) 、《黄昏》、《冬夜》《不要责备我吧》等,这些诗形象
地反映了延安火热的斗争生活及革命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1942年,在陕北农村任乡
文书。1945年到东北,在白城子地区任区长、区农会主任等职,参加了土地改革运动,
写了《瞎月工伸冤记》、《后五道木事件的教训》等有影响的通迅特写。后到辽西省
委担任陶铸同志的秘书,继调东北局宣传部、文委和鲁迅艺术学院工作。
1950年,井延盾调东北作家协会从事专职创作。抗美援朝期间,赴朝鲜写了多篇
通讯报道。1952年,调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室工作。1955年回到吉林省白城子深入生活,
任县委委员。1957年-1958年,在辽宁省主持《处女地》文艺月刊的编辑工作。1959-
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副研究员,参加《十年来的新中国
文学》的编写。
主要作品结集有诗集《摘星集》、短篇小说及报告文学集《辽西纪事》、《在睛
朗的阳光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