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盐业考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7&A=3&rec=96&run=13

昌邑盐业考古

昌邑原盐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时期就是重要的盐业基地,是齐国盐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自汉唐以来,一直是全国的重要盐区。2011年10月12日,昌邑市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溴盐之乡”荣誉称号,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2009 年底至2010年4 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昌邑市博物馆联合组成多支普查队伍,在第二、三次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对昌邑北部沿海地区的盐业遗址进行调查,在该市发现了火道廒里和东利渔(鄑邑故城遗址)两处盐业遗址群,总共发现周、宋、元时期遗址211处,占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已发现的古代盐业遗址的四分之一。
火道廒里遗址群位于昌邑市下营镇火道村东南至廒里村西北,在东西6公里、南北8公里的范围内发现有东周、宋元时期遗址169处;东利渔(鄑邑故城遗址)遗址群位于昌邑市龙池镇东利渔村东南,在东西6公里、南北2公里的范围内发现西周、东周、宋元时期遗址42处。其范围横跨整个昌邑北部沿海地区,是渤海南岸已发现的最大的古代盐业遗址群,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具价值的古代盐业遗址群之一。其年代由商周延续至明清时期,历史跨度近3000年,能够完整反映中国海盐生产的发展历程。其中在东利渔发现的“鄑邑故城”,为东周时期该区域制盐管理机构所在地,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处因盐务管理而设置的商周古城。
一、火道廒里盐业遗址
根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昌邑市博物馆资料显示,调查中采集遗物绝大多数为陶器残片,完整者很少。器类有鬲、豆、盂、盆、罐、盔形器等,共有陶鬲7件、豆盘15件、豆柄5件、盂3件、盆10件、罐6件及大量东周时期的盔形器残片。经初步排比,各遗址群采集的遗物有所差异。仅以盔形器为例,就分为两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分为两个亚型。一种类型胎体相对略薄(均在火道廒里遗址群发现),亚型之一为泥质灰陶。侈口,方唇,斜折沿,沿内面微凹,束颈,斜直弧腹,底部残。腹外壁拍印横向排列的交错粗绳纹,内壁压印圆形凹纹。口径29.4厘米、残高17.8厘米。另一种亚型为泥质灰陶。侈口,方唇,斜折沿,束颈,弧腹,底部残。腹外壁拍印斜向排列的粗绳纹,器内壁拍印不甚规则的方格纹。口径38.4厘米、残高35.4厘米。另一类型厚胎,亚型之一(在火道廒里遗址群发现)为泥质灰陶。侈口,方唇,斜折沿,沿内面微凹,上腹斜直,腹中部微鼓,底部残。腹外壁拍印斜向排列的粗绳纹,略有交错,器内壁拍印菱形方格纹。口径33.2厘米、残高33.4厘米。另一种亚型(在东利渔遗址群发现)泥质灰陶。侈口,方唇,斜折沿,沿内面微凹,束颈,弧腹,底部残。腹外壁拍印横向排列的粗绳纹,器内壁拍印较规整的方格纹。口径36.7厘米、残高41.6厘米。
在部分遗址的断崖断面发现灰坑、盐井、盐灶、陶窑和蒸发池等遗迹现象。其中,对一座位于火道廒里遗址群105号遗址中部的盐灶进行了抢救清理。遗迹开口于黄褐色粉砂土层下,打破生土,上部被道路南侧的排水沟破坏。盐灶的平面近三角凸字形,东西长3.94米,自东而西分别由工作间、火门、火膛和火道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工作间大部被排水沟破坏,仅存西北角一部分,形状、结构和尺寸均不详。火门位于火膛东部,方向119度,上部被修路时挖筑的排水沟破坏,底部与火膛相连,南北宽约1.0米,东西宽0.85米,残深0米~0.35米,灶底残留大量深灰褐色土、草木灰及部分红烧土;火膛平面作梯形,上部亦被路基和排水沟所破坏,灶底东部与火门相连,火膛西侧膛壁斜直,底部内收,壁面规整、光滑,保留2厘米~6厘米厚的烧烤面;火膛上口南北残宽2.66米,底宽2.15米,深0.25米~0.72米;东部近火门处上口南北宽1.1米,底宽0.75米,深0.24米~0.40米,火膛内堆积分三层:第一层厚0.12米~0.68米,填黄褐色粉砂土,夹杂一些草木灰、红烧土颗粒、土质稍软,结构紧密。另有少量盔形器残片,底部陶片尤多。第二层厚0.1米~0.25米,填灰褐色土,土质较软,结构松散,内含大量盔形器残片。第三层厚约0.05米~0.1米,填深灰黑色土,夹杂大量的草木灰。火道位于火膛的西部,平面东西长1.3米,南北宽0.45米,深0.1米~0.65米,壁面有厚约3厘米的红烧土,底部由东向西逐渐加高,西端底部放置盔形器残片,推测是为连接烟道加固火道壁所用。卤水井8眼,均发现在火道廒里遗址群的第14号遗址。南北排列,井口部位已在挖筑养虾池塘时被破坏掉,仅存井的底部。井壁直径1米~5米之间。从保留部分看,井壁垂直,近底部周边保留用约5厘米厚的苇草类植物围成的井圈。以J5为例,开口于灰褐色黏土层下,打破生土,口部近圆形,直径1.6米~1.65米,近底部周壁保留2厘米~5厘米厚的苇草类植物围成的井圈。
本次考古调查发现的东周时期制盐遗址,面积在1千平方米~6万平方米之间,文化层堆积厚薄不一,一般在0.5米上下,个别厚达1米以上。部分遗址发现灰坑、卤水井、盐灶、窑和蒸发池等制盐遗迹。遗址地表散布很多大型盔形器残片,形体高大、厚重,完整者高度近70厘米。制作规整,火候很高,质地坚硬。外表均拍印或滚压粗绳纹,内壁拍印圆形凹窝、方格或菱形几何纹。很多遗址地表或堆积内夹杂大量贝壳,以文蛤类最为多见。从采集的绳纹鬲、豆、罐、盂、盆等生活用器的形态看,上述遗址的时代部分早到春秋时期,大多属于战国时期,也有个别遗址的年代晚到汉代早期。这批遗址有少数分布面积大、地层堆积厚,并发现有与民居生活密切相关的灰坑等遗迹,遗址地表散布大量的生活用具和盔形器残片,遗址周围聚集有十几处、乃至几十处具备单一产业性质的遗址。如1号遗址就发现有窑和很多大型盔形器的残次品,证明这些窑是专门用来烧造盔形器的。据此可判断,这一类遗址应是集生活聚落、制陶和制盐于一体的复合型遗址。但此次发现的绝大多数遗址属于单纯的制盐产业遗址。这类遗址仅发现供制盐所用的卤水井、盐灶和大型盔形器,生活用器很少发现,是为专门的制盐作坊。特别是几乎每个制盐遗址的堆积中都包含有大量贝壳,可见这些海产品是当时制盐工匠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
二、东利渔(鄑邑古城)盐业遗址
鄑邑周代隶属于纪国。据《春秋左传》载:“齐师迁纪于鄑”。乾隆《昌邑县志》载:“鄑城,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海滨,土人呼瓦城,半为水渐。春秋庄公元年(前693),齐师迁纪鄑。”“鄑”即鄑邑城,鄑邑在春秋时为纪国城邑。鄑城周边,古潍水、古溉水、古鄑水在此相互交叉,缓缓入海,上游带来的大量浮游生物使海口一带渔业资源发达;另,纪国所属今寿、潍、昌滨海地带,早在商代末期已经开始的煮盐业继续发展,利润丰厚,渔盐之利使鄑邑成为富饶之地。齐灭纪后,鄑邑归齐。该城何时所废无考。
鄑邑故城位于昌邑市龙池镇利渔村东南方约2000米处,因境内有一条南北流向的鄑水故名鄑城,处于中原地区通往莱夷的必经之地。遗址南北宽200余米,东西长300余米,遗址总面积约为6万平方米。古城址比周围地面高出1米多,被利渔村民拓为耕地。遗址有许多被盐碱腐蚀的陶片,纹饰难辨。近几年,遗址出土大量陶片、瓦当、铜剑、刀币等。较完整的有周代树木卷云纹瓦当,汉代“千万”(残)瓦当、陶罐等。遗址北端还发现古井、古墓、房基、冶铁等遗迹。1979年,被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进一步了解鄑邑故城遗址的性质与文化内涵,结合课题研究,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2年春季对该遗址进行了勘探,5月至10月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为2800平方米,发现大型建筑遗迹1座,陶窑22座,以及灰坑、沟、井等遗迹。窑均由工作间、火门、窑室、烟道等部分组成,各部分保存基本完整。出土遗物绝大多数为筒瓦、板瓦、瓦当,另有少量铜钱、陶拍、陶壶、罐等。
调查发现,西周时期遗存分布于东利渔遗址群,仅采集到少量的盔形器残片。东周时期遗存在两个遗址群均有发现,共计208处,分为两类:一类为多功能遗址,遗址数量少,面积大,文化层堆积厚,遗迹多样,生活用陶器和制盐用具比较丰富;另一类为单一功能的生产遗址,有200余处,这类遗址面积小,文化层堆积薄,遗迹少,陶器残片绝大多数为制盐用的盔形器,生活用器皿很少。
这一次的考古调查丰富了古代盐业遗址考古资料,为文献记载的齐国的盐业生产状况提供了充实的考古依据,使考古人员对于东周时期盐业生产区域的社会和生产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从调查发现的卤水井、盐灶和蒸发池等遗迹看,东周的制盐工艺总体上与商周时期相同,即从卤水井汲取制盐原料,经过蒸发、提浓、去除杂质,然后熬煮成盐。但东周时期的制盐工艺也有改变。如火道廒里遗址群第14号遗址8个卤水井并行排列,可见当时在汲取卤水这一环节上已出现产业规模化现象。再如第105号遗址发现的盐灶,较之商周时期的尺寸大为缩小,结构也明显改变。特别是这个时期的盔形器形体变的十分高大厚重,形态变化也很大。以上均反映出东周时期的制盐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制盐技术更加先进,生产能力也大大提升。
2012年9月29日,山东省文物局组织了以蒋英炬为专家组长的验收小组,到现场对鄑邑故城遗址进行了项目验收。参加验收的专家认真听取了考古领队关于发掘情况的汇报,检查了工地记录、图纸、照片等资料,观看了出土文物等,按照国家文物局考古工地验收表格,逐项进行了考核评分。专家认为“该遗址发掘的汉代窑址应是相当大规模的汉代官府手工业遗址,发掘工作符合《田野工作操作规程》,工作细致,组织周到,注意了发掘与研究的结合,取得非常重要的成果。今后应注意遗址发掘现场的保护,考虑发掘成果的展示与利用”。 10月26日,昌邑市人民政府邀请有关专家和领导召开“昌邑鄑邑故城考古成果鉴定暨专家论证会”。参加会议的除文博界的专家外,还有省文物局、昌邑市政府、市文广新局、市博物馆、龙池镇政府的相关负责人。与会专家形成一致意见:“一、鄑邑故城是鲁北地区重要的古代城址,此次发掘的窑址分布密集,排列有序,保存状况较好。这是山东乃至全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汉代陶窑遗址,是山东地区考古工作的重要发现。此次发掘区内的遗存应为汉代官手工业作坊遗址,或与该区域的制盐业有关,对研究汉代手工业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建议发掘的单位对遗址的范围及文化遗存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勘探工作,对窑址的分布状况做一深入了解;对发现的窑址进行就地掩埋保护,掩埋前要做详细的工作方案。三、建议当地政府充分认识此次考古发掘的重要性,在协助发掘单位做好重要遗迹保护工作的同时,根据该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全面考虑考古发掘成果的保护、展示与利用问题。”
昌邑的古代盐业遗址规模宏大,文化内涵丰富,时代特征明显,通过文献与考古合证,这里不仅是春秋以来齐国盐业生产的核心区域,也是《管子》所在中国早期盐政的实践区域,在中国以及世界盐业考古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2011年,昌邑市古代盐业遗址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十二五’规划齐文化片区黄河三角洲片区重点项目”“山东省文物保护‘十二五’规划黄河三角洲片区省级重点工程”“2011年度省级大遗址保护山东省重点片区蓝黄战略片区保护项目”。
2011年,昌邑市盐业遗址群作为“黄河三角洲”盐业遗址群的主要部分之一,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十二大新发现”,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成功入选。为切实保护好古代盐业遗址这一重要文化遗存,2012年经省文物局批准,在昌邑市设立“山东古代盐业遗址博物馆”。
潍坊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食盐产地之一。目前发现的主要是商周时期的盐业遗址,遗址总数多达四百余处,大致分布在距现在海岸线10公里~30公里的范围之内,东起昌邑市,向西到寿光市。近十年来,考古部门在潍坊市发现的寿光市单家庄、王家庄、大荒北央、双王城,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西利渔、丰台、固堤场、韩家庙子,昌邑市东利渔、火道廒里等盐业遗址群数量已达到十几处,每处有近50多个盐业遗址。群与群之间相隔仅2公里~5公里,每群规模在10平方公里以内,盐业遗址分布非常密集,也非常集中,单个遗址规模都在2万平方米左右,这显然是整体规划和某种定制的结果。据文献记载,东周时期,渤海南岸地区是齐国乃至全国的著名盐业基地,齐国还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了“食盐官营”制度:包括食盐的民产、官征收、食盐官府专运专销、按人口卖盐征税等制度。结合以往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必对《管子》等文献所呈现的齐国规模化盐业生产水平、制盐方式、起始时代甚至相关文献的形成年代等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