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业考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7&A=3&rec=93&run=13

盐业考古

在中国,盐的生产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相传,在公元前26世纪的神农氏时代,居住在山东沿海的部落首领夙沙氏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首创“煮海为盐”,首开华夏制盐历史先河,被尊为盐业之鼻祖,史称盐宗,备受尊崇。《世本·作篇》记载:“夙沙作煮盐”;宋·罗泌《路史·后记四》注云:“夙沙氏煮盐之神,谓之盐宗,尊之也”;明·彭大翼《山堂肆考》羽集二卷“煮海”条云:“夙沙氏始以海水乳煎成盐”。自此,拉开了制盐辉煌历史的序幕。
潍坊市地处渤海莱州湾南岸,盐产量占全国海盐的半壁江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制盐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禹贡》《管子》《山东通志》等文献对齐地制盐都有较详细的记载。其中,《管子》明确记载了齐桓公大兴渔盐之利而称霸诸侯。但是,尽管文献中对盐及制盐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记载很多,而对制盐工具与制盐工艺的描述却非常少。20世纪50年代渤海南岸就有盐业遗址被发现,这些遗址大量出土一种盔形陶器,当时怀疑可能是制盐器具。但由于当时中国考古学的研究重点是以考古学文化为中心,就是研究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年代序列,其他研究很少,所以盐业考古一直未能正式开展,只是作了一些大致的推测。到20世纪90年代,考古学家逐渐认识到这些遗址与盐业生产有关,但山东北部的这些盐业遗址究竟是煮盐还是晒盐,存有争议。潍坊市文化局的文物专家曹元启就曾在潍坊各县市的沿海地区,发现了不少盔形器。1992年,山大考古系任相宏教授也认为盔形器出土于商周时期的煮盐遗址,但是遗址一直未被发掘过。进入2000年以来,结合课题研究、南水北调工程及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山东省文物部门与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机构在潍坊渤海沿岸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发掘工作。相继发现寿光市大荒北央遗址群(南距双王城遗址群5公里,西周时期)、双王城盐业遗址群(商、周、金元时期)、寿光市王家庄盐业遗址群(西周、东周时期)、寿光市菜央子盐业遗址群(东周时期)、寿光市单家庄盐业遗址群(东周时期)、滨海经济开发区韩家庙子盐业遗址群(商、东周、宋元时期)、滨海经济开发区固堤场盐业遗址群(西距韩家庙子3公里。西周、东周、宋元时期)、滨海经济开发区丰台盐业遗址群(西距固堤场2.8公里。西周、东周、汉魏时期)、滨海经济开发区西利渔盐业遗址群(东周时期)、昌邑市东利渔盐业遗址群(位于昌邑市龙池镇东利渔村东南2公里,西距滨海经济开发区西利渔村3.5公里。东周时期)、昌邑市火道廒里盐业遗址群(位于昌邑市夏营镇火道村东南、辛村、廒里村西北一带,古贝壳带以北。东周时期)等,使潍坊地区的盐业考古不断走向深入,并在世界盐业史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008年对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群的调查与发掘,披露了比较完整的商周时期制盐作坊遗址,为中国乃至世界盐业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被评为当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田野考古二等奖,这是山东地区盐业考古成果的集中体现。2011年,寿光市、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昌邑市盐业遗址群作为“黄河三角洲”盐业遗址群的主要部分,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十二大新发现”,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成功入选。该区域盐业遗址的保护研究已被列入国家“十二五”文物保护申报项目。黄河三角洲盐业遗址群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时间跨度之久,保存状况之完整,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发现和保护研究,填补了中国盐业考古的空白,对世界盐业考古和同类遗产保护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对于研究《管子》等文献所呈现的齐国规模化盐业生产水平、制盐方式等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