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加工技术成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7&A=2&rec=16&run=13

农副产品加工技术成就

第一节果蔬保鲜技术
新鲜水果、蔬菜,含水分多,容易腐烂;晒成菜干、果干,虽然可以延长保藏时间,但却失掉了原有风味。因此,新鲜水果、蔬菜的贮藏,长期以来都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北魏时,贾思勰对此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从而使果蔬保鲜的难题有了新的突破。
  贾思勰提出的果蔬保鲜技术有两种:一是窖藏保鲜;二是沙藏保鲜。
  窖藏保鲜是利用北方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的特点而采取的一个措施,它既可防冻,又可防渍,从而保证了新鲜果蔬在北方安全过冬。
  其中蔬菜的窖藏保鲜方法是:“九月、十月中,于墙南日阳中掘作坑,深四五尺。取杂菜,种别布之,一行菜,一行土,去坎一尺许,便止。以穰厚覆之,得经冬。须即取,粲然与夏菜不殊。”(《作菹、藏生菜法第八十八》)意思是:九、十月间,在朝南向阳的墙根下,掘一地窖,深四五尺,然后将各种鲜菜分门别类地铺在窖内,一层菜,一层土,铺到离窖口一尺处为止,上面再厚厚地盖上一层槀秸,便可安全过冬。需要时可随时取出,新鲜程度和夏季的菜没有什么区别。
  窖藏保鲜也用于藏水果,主要品种是梨和葡萄。梨的窖藏和菜的窖藏办法大体相同,不同的地方是窖底“无令润湿”,即要保持干燥,以防霉烂;梨子堆放在窖内后,窖口“不须覆盖”,梨上亦不须覆泥。此外,摘梨时要仔细,不能将梨碰伤。
  葡萄的窖藏又与梨子不同。葡萄是浆果,不能挤压,所以不能像梨子那样堆放,只能改用别的贮藏方法,其办法是:“极熟时,全房折取。于屋下作荫坑,坑内近地凿壁为孔,插枝于孔中,还筑孔使坚,屋子置土覆之,经冬不异也。”(《种桃李第三十四》)意思是:葡萄完全成熟时,整串摘下,在屋下挖一个不见光的地窖,近底的窖壁上打上孔,将葡萄枝插入,再用泥堵实。窖口再封上土,葡萄经冬不坏。这样处理后,就防止了葡萄的挤压,保证了它的安全贮藏。
  沙藏保鲜,是利用沙粒既保温又透气的特点而创造的一种保鲜技术,主要用于板栗贮藏。其方法是:“著器中;晒细沙可燥,以盆覆之。至后年二月,皆生芽而不虫者也。”(《种栗第三十八》)意思是:将板栗藏在容器中,上面盖上晒干的细沙,再覆上盆,到第二年二月,板栗虽已发芽,但不会有虫蛀。不过这种板栗只宜作种,不宜食用了。
  贾思勰提出的这些保鲜办法,至今在中国农村中还有应有。

第二节腌渍技术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还提到过酢菹、糟渍、杬子(盐鸭蛋)等加工工艺,都是未见于以前文献记载的一些腌渍技术,说明到北魏时期中国的腌渍技术又有了新发展。
  酢菹是一种无盐酸渍的加工方法,具体的加工方法和过程,据《齐民要术》记载,是“三石瓮。用米一斗,捣,搅取汁三升;煮滓作三升粥。令内菜瓮中,辄以生渍汁及粥灌之。一宿,以青蒿、薤白各一行,作麻沸汤浇之,便成。”(《作菹、藏生菜法第八十八》)即:用一只容量三石大的瓮,内放米一斗,和水捣碎,滗出三升汁,将剩余的米滓再煮三升粥。将菜放入瓮中,把生米汁及煮好的粥浇上,过一晚,再用青蒿、薤白各一半煮成滚汤浇上,便成了。
  中国古代的酸渍工艺有两种:一种是放盐的,制成品就是腌菜,当时称为菹,这种方法出现在先秦时代。另一种是不放盐的,只用米汤,即上文所说的“以生渍汁及粥灌之”。米汤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促使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产生酒精和乳酸,从而将菜腌成酸菜。这种加工工艺首先由《齐民要术》记载下来,并成了今日泡菜的开端。至于文中提到腌制时要加青蒿和薤白,这仅是古人的一种饮食习惯,并非蔬菜酸渍非加这两种植物不可。
  糟渍是利用酒糟腌制蔬菜的一种加工方法。由于糟中含有酒精,具有杀菌的能力,故糟渍蔬菜,既能延长保存时间,又带有特殊的酒香味。这种加工方法也是由《齐民要术》首先记载下来的,当时主要用于腌越瓜(即菜瓜),加工的方法是:“盐揩数遍,日曝令皱”,即先用盐将瓜擦几遍,在太阳中晒到皮发皱;“先取四月白酒糟盐和,藏之。”用四月里的白酒糟同盐拌和,把瓜腌在里面;“数日,又过著大酒糟中”,几天后,将瓜再放到大曲酒的酒糟中;“盐、蜜、女曲和糟,又藏泥缸中,唯久佳”,再把盐、蜜、女曲同糟拌和,放入陶缸中,上面用泥封口,存放的时间越长越好。
  杬子,即盐鸭蛋。它是中国最早的禽蛋加工制成品,因古代腌鸭蛋时要加进杬木皮煮成的汁而得名的。有关这方面的记载,也以《齐民要术》为最早。
  《齐民要术》记其腌制方法是:“取杬木皮,净洗细茎,剉,煮取汁。率二斗,及热下盐一升和之。汁极冷,内瓮中,汁热,卵则致败,不堪久停。浸鸭子。一月任食。”(《养鹅、鸭第六十》)。其技术要领是:杬木皮煮汁后要趁热放盐,以加速其融化;水和盐的比例是20比1;等盐水凉透后再放鸭蛋,不然,容易造成鸭蛋变质;腌制的时间约为一个月。

第三节酿造技术
  在《齐民要术》中,有关酿造工艺的记载占有很大的篇幅。它包括酒、醋、酱、豉、菹、、酪等各种酿造工艺,是中国有关酿造工艺最早、最全面的记载,也是1400年前,中国利用微生物取得突出成就的反映。其中制曲酿酒、做黄衣、黄蒸造酱,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的酿造工艺水平。

一、制曲酿酒
  中国古代所酿的酒,是粮食酒,将粮食酿造成酒,要经过十分复杂的糖化和酒化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曲的作用来完成的。
  曲是一种含有大量能发酵的微生物和酶类的发酵剂和酶制剂。酿酒时由曲中的淀粉酶将粮食中的淀粉糖化,然后再由酵母菌作用,引起酒精发酵,产生酒精,所以曲的发明是酿造史上的一件大事。
  中国在先秦时期就已能制曲,《尚书·说命》中已有“若作酒醴,尔唯曲蘖”的记载。汉代,中国的酿酒技术有了明显的发展,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当时的出酒率已达到“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即一斛曲能糖化、酒化二斛米,能酿六斛六斗酒。但有关制曲的技术,却首先是由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下来的。当时所记载的曲有三斛麦曲、神曲、清曲、河东神曲、卧曲、白醪曲、笨曲、颐曲、白醪方曲、女曲等多种。现以三斛麦曲为例,来说明当时的制曲情况。
  关于制曲的原料及其加工要求,书中说:“蒸、炒、生各一斛。炒麦:黄,莫令焦。生麦:择治甚令精好。种各别磨,磨欲细。磨讫,合和之。”
  关于曲饼的要求:“其和曲之时……令使绝强。”“其曲饼,手团二寸半,厚九分。”“团曲当日使讫,不得隔宿。”
  关于人员的要求:“团曲之人,皆是童子小儿……有污秽者不使。不得令人室近。”即不能让身上有污秽的人团曲,也不许闲杂人员靠近或进入曲室。
  关于环境的要求:“屋用草屋,勿使瓦屋。地须净扫,不得秽恶;勿令湿。”使用草房制曲,而不用瓦房,是因为草房密闭性好,有利保温避风,以利微生物的繁殖。
  关于制曲的过程:“划地为阡陌……曲饼随阡陌比肩相布。”“其房欲得板户,密泥涂之,勿令风入。至七日开,当处翻之,还令泥户。至二七日,聚曲,还令涂户,莫使风入。至三七日,出之,盛著瓮中,涂头。至四七日,穿孔,绳贯,日中曝,欲得使干,然后内之。”(《造神曲并酒等第六十四》)。
  上述记载说明,当时制曲对原料、人员、环境、操作过程的要求,都是相当严格的。目的是防止杂菌的感染,保证曲饼的顺利制成。
  据贾思勰在书中所记,当时的曲,杀米能力(即糖化和酒化的能力)比汉代有了很大的提高,神曲一斗“杀米三石”,“笨曲一斗,杀米六斗”。曲料比是1∶6~40,比汉代提高了2~20倍。所含酒精浓度也有提高。据说,汉代的酒,酒量大的人,一人能喝“数石不乱”,酒味很薄。而后魏时用笨曲酿成的酒,“酒色似麻油,甚酽。先能饮好酒一斗者,唯禁得升半。饮三升,大醉”。不论从曲的糖化和酒化能力上,还是从酒中含酒精的浓度上,后魏时期,都要比汉代高出很多。
  中国古代的曲,是用淀粉质原料制成的,是一种微生物固体培养和菌种保存方法,具有良好的保存微生物的效能。北魏时的神曲“得三年停,陈者弥好”,即菌种保存三年,其糖化和酒化的性能仍能保持不变。这是中国古代在酿造工艺方面所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

二、做黄衣、黄蒸造酱
  酱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它是利用微生物水解蛋白质,生成可溶性氨基酸而制成的。可见造酱和酿酒一样,都是对微生物的一种利用,只是方法不同。
  先秦古籍《周礼》等已有酱的记载,说明酱在中国的出现,是相当早的。不过当时的酱,是利用鱼肉等动物蛋白制成的,还不是豆酱。豆酱直到汉代才出现,见于《四民月令》的记载,当时称为“末都”。而将制豆酱的工艺记载下来,并有所发展,则要归功于贾思勰。
  中国古代造酱,主要是靠一种黄色的“衣”。这种衣,从现代科学看来,是由菌丝体、子囊柄或孢子囊呈黄色的微生物构成的,由此制成的酱曲,古代称之为黄衣和黄蒸。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此作了专门的介绍。
  贾思勰说,做黄衣的方法是:“六月中,取小麦,净淘讫,于瓮中以水浸之,令醋。漉出,熟蒸之。槌箔上敷席,置麦于上,摊令厚二寸许,预前一日,刈乱叶薄覆。无乱叶者,刈胡枲,择去杂草,无令有水露气;候麦冷,以胡枲覆之。七日,看黄衣色足,便出曝之,令干。去胡枲而已。慎勿飓簸。齐人喜当风扬去黄衣,此大谬:凡有所造作用麦hun者,皆仰其衣为势,今反扬去之,作物必不善矣。”(《黄衣、黄蒸及蘖第六十八》)。
  关于黄蒸的做法,贾思勰说:“六、七月中,(臼市)生小麦,细磨之。以水溲而蒸之,气馏好熟,便下之,摊令冷。布置,覆盖,成就,一如麦hun法。亦勿扬之,虑具所损。”
  中国古代的黄衣、黄蒸,都是用麦制成的。黄衣用整粒麦子,黄蒸用的是麦粉,在夏季高温时制作,因为这时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霉菌繁殖。同时通过控制原料的酸度,抑制有害微生物,促使黄曲霉的生成。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在利用微生物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当然并不是说,古代已了解了造酱、酿酒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微生物是到17世纪才为人类所发现的,但在微生物发现以前,人类对于微生物的发酵现象、发酵的环境条件、发酵材料,以及发酵产物的品质同发酵材料、发酵条件的关系等,已从经验中认识,而且已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来。北魏时期,贾思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总结出这样符合科学原理的经验,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第四节烹饪技术

一、面食制作
  中国的主食,先秦时期主要是粒食,到汉代,随着粮食粉碎工具石圆磨的改进和西域面食方法的传入,中国的粒食习惯开始向粉食转变,面食开始成为中国主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有关面食的制作情况,直到贾思勰撰《齐民要术》时才有记载,当时名之曰“饼法”。
  根据《齐民要术》的记载,饼包括面粉食品和米粉食品二类。
  面粉食品有白饼(无馅的发面饼)、烧饼(羊肉馅的发面烤饼)、髓饼(和有骨髓油的烤饼)、饣咅饣俞(油煎的发面饼)等发面食品,水引饼和馎饦(水引饼如今日的手擀面、馎饦是一种面片)、切面粥又名棋子面(围棋子大小蒸或煮熟的面食)、麦寽麦咼(用粟米饙饭和面制成水煮面食,形如胡豆)、细环饼、截饼(用奶或蜜和面,油煎而成)等死面食品。
  米粉食品有膏环(状如今日馓子和麻花、油煎的糯米粉食品)、粉饼(水煮片状米粉饼)、豚皮饼又名拨饼(用米粉浆制成的粉皮)。
  《齐民要术》还记载了一种发面用的老酵制法,当时称“作饼酵法”。制法是:“酸浆一斗,煎取七升;用粳米一升,著浆,迟下火,如作粥。六月时,溲一石面,著二升;冬时,著四升作。”(《饼法第八十二》)这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老酵制法,是贾思勰从《食经》里引来的材料,但《食经》已佚,靠《齐民要术》才将这一重要的技术材料保存下来。
  在上述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在1400年前,中国的面食已有麦面、米面二类,麦面食品又有发面、死面的不同,制作方法有火烤、水煮、油煎、甑蒸等多种。

二、菜肴加工
  在《齐民要术》里,贾思勰共记载了菜肴169种,加工方法6种。
  羹臛法:羹是有较多芡汁的荤素菜,如酸羹、鸡羹、脍鱼纯羹等;臛是有黄汁的单烧荤菜,如鸭臛、鳖臛、羊蹄臛等。
  蒸缹法:蒸是用蒸笼或釜甑蒸,如蒸羊、蒸熊、蒸鸡等;缹即煮,如缹猪肉、缹鹅等。
  (月正)腤煎消法:(月正)是脍菜,如(月正)鱼鲊、纯(月正)鱼、五候(月正)等;腤是鱼或肉煮熟后,另外加汤,如腤鸡、腤白肉等;煎是煎熬,如蜜纯煎鱼、鸭煎等;消是斫碎调和后,加油炒熟,如勒鸭消。
  菹绿:放酸菜或醋的加工法,相当于今日的醋溜。书中记的白菹、菹肖、酸豚等,都是用这种加工方法煮成的。
  ()奥糟苞:()即肉糜;奥是走油肉;糟即糟制;苞即用草裹肉风藏。
  炙法:即烧烤,书中用炙法加工的菜肴多达20多种。
  所有这些加工方法,分别见于《齐民要术》羹臛法第七十六、蒸缹法第七十七、(月正)腤煎消法等七十八、菹绿等七十九、炙法第八十、作()奥糟苞第八十一。
  此外,书中卷九又特设了“素食第八十七”,集中介绍了11种素菜的烹调方法。这是素菜已在中国形成一个独立菜系的反映。
  由于北魏以前的食谱和菜谱都已散佚,因而《齐民要术》中有关菜肴加工的记载,便成了中国现存最早的菜谱。这是贾思勰对中国饮食文化所作的一个重要贡献。

  除以上三章所述的科学技术成就外,贾思勰还在生物学(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上有所发现和记述。如:关于植物性别的认识,关于植物和光线关系的认识,关于植物种间关系的认识,关于遗传性、变异性和人工选择的认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