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技术成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7&A=2&rec=15&run=13

畜牧业技术成就

第一节相畜术
相畜术,即现代的家畜外形鉴定,是从家畜外形鉴定其优劣的一种方法。中国在春秋战国时已有相畜术,当时的伯乐、九方皋都是著名的相马专家。到北魏时,相畜术有了新的发展。贾思勰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将中国的相畜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一)关于“筋马”和“肉马”的相法
  筋马类似现代干燥型的骑乘种,是良好的战马;肉马类似现代结实型的乘挽兼用种,是良好的役用马。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此提出了一个简要的鉴别原则:“望之大,就之小,筋马也;望之小,就之大,肉马也:皆可秉致。”(《养牛、马、驴、骡第五十六》)“望”,是指站在距马较远的地方观察;“就”,是指就近察看马体。筋马作为骑乘马,体型及甲较高,特别是马头,常常呈昂着远眺的姿态,从侧面看去,给人以“望之大”的印象;肉马的体型及甲较矮,马头重垂,从侧面看去,给人以“望之小”的感觉。近看时,由于筋马的头较小,头颈较细,皮薄,胸围较窄,给人有“就之小”的印象;肉马头大,颈粗短,胸围较宽,给人有“就之大”的感觉。
  (二)关于马匹优劣的鉴定
  贾思勰说,马匹鉴定,首先要去除劣马,凡具有“三羸”、“五驽”特征的,都是劣马,应在首先淘汰之列。他说:“凡相马之法,先除‘三羸’、‘五驽’,乃相其馀。”所谓“三羸”,是指大头小颈、弱脊大腹、小胫大蹄特征的马;“五驽”,是指长颈不折、短上长下、大髂短骨、浅髋薄髀、大头缓耳等特征的马。
  贾思勰所说的“羸”,是指羸弱无力的马,所说的“驽”,是指迟钝少力的马。这些都是严重失格,没有经济价值的马。
  “三羸”之所以失格,是因为“大头小颈”,马体的重心前移,跑不快,容易摔倒;“弱脊大腹”是腰陷,腹大无力,既缺乏耐力,又速度不快;“小胫大蹄”是胫骨太细,造成前肢的负重增加,大蹄造成步伐沉重,致使马匹的负重力和支持力减弱,难于提高速度。
  “五驽”之所以失格,因为“大头缓耳”是神经反应缓慢的表现;良马的颈,弯如鸡鸣,颈肌有力而且姿势优美,“长颈不折”是颈细长不弯曲,是失格的表现;“短上长下”是躯体与四肢的比例不相称;“大髂短骨”是躯体发育前后不相称;“浅髋薄髀”是后肢骨胳和肌肉发育不良的表现。
  可见“三羸”、“五驽”都是有严重缺陷的马,这类马不论用于乘骑,还是用来负重,都是不合格的。在给大群马作外形鉴定时,应首先把这些有严重缺陷的马淘汰,再给其余的马匹作全面细致的鉴定。
  (三)关于马匹鉴定的重要部位
  贾思勰认为,鉴定一匹马:重要的是要观察头、目、脊、腹、四肢等部位,其标准是:“马:头为王,欲得方;目为丞相,欲得光;脊为将军,欲得强;腹胁为城廓,欲得张;四下为令,欲得长。”意思是:马体中,头的重要好比国王,要长得正直而有棱角;马眼重要如丞相,目光要明亮、清澈;背脊如将军,要坚强有力能负重;胸腹象城墙,要充实鼓出;四肢如县令,要修长。这五句话指出了外形鉴定时马匹的重要部位及其重要程度,形象而又通俗,为马匹的鉴定提出了一个简明的鉴别原则。
  (四)“相马五脏法”--关于马体外形与内部器官关系的鉴定方法
  贾思勰认为,马匹的优劣和内部器官有密切关系,而内部器官的状况又可以从马体的外形中得到反映,因而提出了一个由表及里的“相马五脏法”。其内容是:“肝欲得小,耳小则肝小,肝小则识人意。肺欲得大;鼻大则肺大,肺大则能奔。心欲得大;目大则心大,心大则猛利不惊,目四满则朝暮健。……肠欲得厚且长,肠厚则腹下广方而平。脾欲得小。肷腹小则脾小,脾小则易养。”意思是马的肝要小,耳朵小的肝就小,肝小懂人意;肺要大,鼻大肺就大,肺大就能奔跑;心要大,眼睛大的心就大,心大,突然受到刺激也不会惊慌;眼神饱满的马,可朝暮健步走;……肠要厚而长,肠子厚,肚皮下广方而平;脾要小,肷窝小的脾也小,脾小容易驯养。
  从现代生理解剖学来看,肺大和“能奔”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明显的。肺是气体交换部位,肺活量大利于奔跑。至于肝、耳和“识人意”之间,心、目和“猛利不惊”之间,脾、肷腹和“易养”之间,看不出有什么直接的相关性。这可能是当时还未搞清楚神经中枢的作用,误将高级神经活动和心、肝等联系起来了。
  但是,相马五脏法的意义,并不是具体对某一部位的相法,而是反映了在距今1400多年前的农学家已注意到体表外貌和内部器官之间、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已注意到由表面联系到内部来推断马的生产性能,这种由表及里的相法,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相畜术上的反映。

第二节仔猪掐尾和索笼蒸猪技术
  在生猪饲养方面,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了两个新技术,一是仔猪掐尾,二是索笼蒸猪。
  仔猪阉割,易得破伤风而造成死亡。贾思勰通过观察与研究,终于发现了仔猪阉割容易得破伤风的原因,主要是猪尾巴在作怪,是它将破伤风菌传染到创口而造成的,由此创造了仔猪掐尾防破伤风的技术。
  贾思勰在书中说:“凡犍猪死者,皆尾风所致耳。”“犍”,就是阉割;“风”,指破伤风;“尾风”,指尾巴靠近造成伤口破伤风菌感染。据此,贾思勰提出:“其子三日便掐尾,六十日后犍。三日掐尾,则不畏风。”(《养猪第五十八》)意思是说,小猪生下来三天就截去尾尖;六十天后进行阉割。因为生下后三天截去尾尖,就不怕感染破伤风了。破伤风菌的发现是近代的事,但贾思勰在当时已知道有“风”,并提出在阉割时如何预防破伤风的办法,这在当时来说,确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还记载了索笼蒸猪技术:“十一、十二月生子豚,一宿,蒸之。蒸法:索笼盛豚著甑中,微火蒸之,汗出便罢,不蒸则脑冻不合,不出旬便死。所以然者,豚性脑少,寒盛则不能自暖,故须暖气助之。”(《养猪第五十八》)意思是说,十一月、十二月出生的小猪,过一夜后,便要用水蒸。蒸法是:用绳索编成笼,将小猪放在里面,放在NEAB5内用小火蒸,出汗后就停蒸。不蒸,脑会受冻,囟门长不严密,到不了十天就会死去,其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小猪脑小,太冷时,自己不会调节增暖,所以要用暖气帮助。现代科学认为,寒月出生的小猪,神经中枢缺乏体温调节机能,故须以微火增温,以防冻死。这和现在北方有些农村采用炕育或箱育,道理是相通的。

第三节关于马驴杂交的记载
  马驴杂交是种远缘杂交,其所生的骡,中国在战国时已见记载。但有关马驴杂交的技术,则是由贾思勰首先记载下来的。他在《养牛、马、驴、骡第五十六》中说:“骡:驴覆马生骡则准常。”意思是骡是公驴母马杂交而生的,是通常的杂交方法。但也有用公马同母驴杂交的。“以马覆驴,所生骡者,形容壮大,弥复胜马。”用公马母驴杂交所生的骡,身体强壮,形体高大,比马还好。这一记载,指出了两个不同种的杂交,可以产生强大的杂种优势。
  配种的原则是:“必选七八岁草驴,骨目正大者:母长则受驹,父大则子壮。”母驴要选七、八岁,骨盆大,体质好的。因为母畜年龄大,生长发育已经成熟,容易受胎,公畜大的,子代必定强壮。这又揭示了亲本对子代有遗传性,亲本强壮、子代必然优良的规律。
  最后,贾思勰又指出:“草骡不产,产无不死。”即远缘杂交的后代,具有不育性,它所生的子代,都难于成活。
  贾思勰的这些认识,都是超越前代的,充分反映了北魏时期中国在家畜远缘杂交上所取得的成就。

第四节肥育技术
  北魏以前,中国主要采用多喂精料,提高饲料适口性措施来催肥,主要肥育对象是猪。到北魏时,肥育技术有了新发展。对此,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作了系统的总结。
  在猪的肥育方面,出现了限制运动和阉割等措施。
  贾思勰说,养猪“圈不厌小,圈小则肥疾”(《养猪第五十八》)。圈小,猪的活动范围小,消耗少,积累多,故长得快。
  又说:“犍者,骨细肉多;不犍者,骨粗肉少。”即阉割猪,可以改造肉质,增加出肉率。阉割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牲畜的性情,或是为了防止劣种的传代。一般来说,阉割后的牲畜,性情比较温和,猪的阉割肥育,正是对这一点的巧妙利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小猪的肥育,则采取了另一种措施。贾思勰在书中说:“愁其不肥--共母同圈,粟豆难足--宜埋车轮为食场,散粟豆于内,小豚足食,出入自由,则肥速。”意思是说:小猪长不肥大,是因为母子同圈,母猪争食,小猪吃不饱的缘故。解决的办法是:在圈内放一个大车的轮子,将一半埋入土中,围成一个小食场,里面放置粟、豆等饲料。这样,小猪既能自由出入,也易吃饱,同时又防止了母猪进入食场争食。这可以说是一个构思绝妙的措施,而用的只是个大车轮子。
  除猪而外,当时还将肥育技术扩展到家禽。贾思勰在《养鸡第五十九》中说:“其供食者,又别作墙匡,蒸小麦饲之,三七日便肥大矣。”意思是,供食用的鸡,要另作一个墙框,将鸡关在里面,限制它的活动,并将小麦蒸熟饲喂以利于它消化、吸收。二十一天后,便长肥了。这是限制运动的肥育方法在养鸡方面的运用。后世的栈鸡肥育、栈鹅肥育技术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