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成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7&A=2&rec=14&run=13

农业技术成就

第一节抗旱保墒技术
黄河中下游是个春季干旱少雨又多风的地区,贾思勰指出这个地区的特点,就是“春多风旱”。而这时正是春播季节,种子发芽需要大量的水分。这种气候条件,对春播是十分不利的。解决这个问题,在当时仅有两条路可走: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兴修水利,充分利用水源;而在灌溉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只有依赖土壤中的水分。因此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如何保持土壤中的水分,以满足作物发芽、生长的需要,便成为影响这一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总结了以往农业生产的经验,提出了耕、耙、耱抗旱保墒的措施。即利用深耕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再利用耙、耱整平地面,切断土壤毛细管,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使水分尽可能多地蓄在土壤里以备春播,这是土壤耕作上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成就。用这种方法,既达到了整地的目的,同时又起到了抗旱保墒的作用。虽然贾思勰并不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但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巧妙地解决了由于春旱带来的难于播种的问题。
  为了提高耕、耙、耱的抗旱保墒效果,在操作上贾思勰提出的具体措施是:
  (一)耕地的适期应以土壤的墒情为准。他指出:“凡耕高下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湿得所为佳。”(《耕田第一》)所谓“燥湿得所”,就是指土壤不太干,也不太湿,水分适中之时。这时土壤的耕性好,耕地省力,而且耕地的质量也高。如果水旱不调均,耕地就要坚持“宁燥不湿”的原则,即要燥耕不要湿耕,因为“燥耕虽块,一经得雨,地则粉解,湿耕坚垎,数年不佳”。意思是燥耕虽然容易耕起土块,但一经雨淋,土块就自行粉解,湿耕则不然,它容易形成僵块,破坏耕性,造成跑墒,几年都长不好庄稼。因此,贾思勰在书中说:“谚曰‘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言无益而有损。”
  (二)耕地的深浅,应以不同的耕作时期而定。贾思勰说,首先应掌握“初耕欲深,转地欲浅”的原则,因为“耕不深,地不熟,转不浅,动生土也”。其次还应掌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的原则。因为黄河中下游地区到秋季,庄稼已经收获,深耕有利于接纳雨水和冬雪,也有利于冻融风化土壤。而春夏之季,正值黄河流域的旱季,气温渐高,水分蒸发量也大,深耕动了生土,就会因生熟不调和而造成跑墒,影响播种和发芽。
  (三)耕后耙耱,平地保墒。贾思勰说:“春既多风,若不寻劳,地必虚燥。”意思是:耕后如不及时耙耱,必然会引起跑墒。因此,他说:“谚曰‘耕而不劳,不如作暴。’”(《耕田第一》)耕后不耙耱,不如不耕,让它晒着好,以免造成跑墒。贾思勰又说,耕后耙耱,也要视季节而异,应掌握“春耕寻手劳,秋耕待白背劳”。所谓“白背劳”,是指等地块背晒白以后再耙耱,这是因为秋天多雨地湿,不等地块晒白后耙耱,就会将土壤压实,造成耕地发僵。
  这里要指出的是,耕耙耱的整地技术,并不是贾思勰首先发明的,在1972年甘肃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壁画中,已有耙耱的图象。贾思勰的贡献是充分肯定了耙耱的抗旱保墒作用,并系统地总结了耕耙耱抗旱保墒的技术经验,从而为黄河流域的土壤耕作指明了方向和奠定了基础。时至今日,这套方法仍流行于中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成为当地抗旱夺丰收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

第二节绿肥轮作技术
  中国利用绿肥的历史很早,战国时已认识到夏季沤制野生绿肥可以起到“粪田畴、美土疆”的作用。汉代已有意识地“NFDAF埋青草”作肥料。至晋代已使用栽培绿肥,种植苕子作肥料。但充分肯定绿肥的肥田作用并有意识地将它安排在轮作之中,则是贾思勰的功绩,这种办法当时称之为“美田之法”。
  北魏时期,中国北方使用的绿肥主要有绿豆、小豆、胡麻(芝麻)等几种。生产上,既用于大田,如绿肥与谷子轮作,也用于蔬菜栽培,如绿肥与葵、葱、瓜等轮作。
  贾思勰认为,绿肥参加轮作,能起多方面的作用。第一,肥效高。他在《耕田篇》中说,“其美与蚕矢、熟粪同”;在《种葵篇》中说,绿豆掩青作肥料,“良美与粪不殊,又省功力”。第二,能提高产量。他在《耕田篇》中说,用绿豆、小豆、胡麻等作肥料种谷子,能“亩收十石”,比当时谷子的一般产量提高3倍。
  贾思勰对绿肥轮作经验的总结,为轮作制增添了新内容,并为提高地力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使中国的养用结合、以田养田的优良农业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

第三节种子保纯技术
  在大田生产中,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常常造成种子混杂,贾思勰当时已深刻认识到混杂的危害。他在《收种第二》中说:“凡五谷种子,郁则不生,生者亦寻死。种杂者,禾则早晚不均,舂复减而难熟,粜卖以杂糅见疵,炊爨失生熟之节,所以特宜存意,不可徒然。”意思是说,作物的种子,如果受潮和遭闷热后,就不会发芽,即使长了芽,也会随即死去。种子混杂,庄稼成熟就不会一致,加工时出米率不高,而且也不容易治精,出售时,因为混杂难看而不受欢迎,煮饭时也不易掌握火候,容易夹生夹熟。因此,对种子的防杂保纯要特别注意,不可随随便便。
  针对这一情况,贾思勰提出了一套防杂保纯措施。他在《收种第二》中继续说:“粟、黍、穄、粱、秫,常岁岁别收:选好穗纯色者,劁刈高悬之。至春治取,别种,以拟明年种子。”“其别种种子,常须加锄。”“先治而别埋,还以所治草蔽窖。”“将种前二十许日,开出水洮……即晒令燥,种之。”这段话包括了种子选择、种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常岁岁别收,选好穗纯色者”,即每年都要采用穗选法选种,选颜色纯正的穗子作种。“至春治取,别种”,即开春后,混合脱粒,单独种植。“其别种种子,常须加锄”,对单独种开的种子,要加强田间管理,多中耕除草。“先治而别埋”,要最先脱粒,单独贮藏。“还以所治草蔽窖”,要用种子自身的槀秸来遮盖贮藏种子的地窖。“将种前二十日许,开出水洮”,临种前二十多天,将种子从地窖中取出来水选。
  可见贾思勰提出的防杂保纯措施是十分严密的。从种子的选取到种子的脱粒、保管直到播种,每个环节都严密把关,以防混杂。其中的“别收”、“别种”,相当于现在留种田的措施,是贾思勰提出的一个创造性的技术措施,从此,大田作物种子的防杂保纯,找到了一条简单而有效的途径。

第四节果树嫁接技术
  中国的嫁接技术最初出现于汉代,据西汉《氾胜之书》记载,当时嫁接已用于蔬菜上,用的是一种靠接法。到北魏时,中国的嫁接术已从蔬菜发展到果树,方法上也从靠接发展到皮下接和劈接。有关果树的嫁接,首先是由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下来的。
  嫁接,贾思勰称之为“插”,他认为果树使用插的方法繁殖,能收到“插者弥疾”的效果,即能提早结果。这方面,贾思勰总结了当时果树嫁接的丰富经验,将中国的嫁接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插梨第三十七》中,贾思勰以梨树为例,对此作了详细的记载。
  关于梨树砧木的选择,贾思勰在书中指出,应选择棠树和杜树。用棠树做砧木,梨长得大而且肉质细,其次是用杜树、桑树做砧木,但果实品质太差。用杜树作砧木,应当先种杜,一年后才能用。粗壮的杜树可以插五个接穗,小的可以插三枝或两枝。梨、棠、杜都是蔷薇科植物,亲缘相近,嫁接容易成活,贾思勰虽然在当时还不懂得亲缘的道理,但已观察到梨、棠、杜树嫁接容易成活的现象。
  关于嫁接时期,贾思勰在书中指出以“梨叶微动为上时,将欲开莩为下时”,即以梨的叶芽将要开放时为最好,最迟不能过梨树快要开花的时候,因为这时树液流动,嫁接最易成活,表明当时已掌握了嫁接的最佳时期。
  贾思勰还就梨树嫁接的方法,作了十分细致的介绍。他说嫁接时先要用麻丝在树桩上缠十多道,在离地五六寸高处,将杜树锯断。不先缠麻,插时树皮容易绽裂;树桩留得太高,遇上大风,接穗处易绽裂,可留得稍高一些,梨树成活会早些。但树桩要用草袋围着,里面用土填满,直到把桩遮没。刮风时,要用竹笼将树围住,以防披裂。
  再用竹片斜削成竹签子,刺入砧木的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深约一寸多。然后在好梨树上折取枝条作接穗,长五六寸,枝条要选用向阳的,用背阴的枝条结果少,折取的枝条要削成过心的斜尖,大小长短和竹签一样,用刀在斜面上轻轻划一圈,刮去黑色表皮,切不可伤绿皮,伤了绿皮,就会死去。然后拔去竹签,插上梨枝,一直插到刀刻的圈为止,让梨枝的斜面贴上砧木的木质部,树皮的一面和砧木的树皮紧紧相连。插好后,用丝绵将杜树裹严,上面封上熟泥,再用土掩盖,只让梨枝露出头,再在梨枝上浇水,水吸尽了,再盖些土,不要使土干涸发硬。这样,梨树嫁接的成活率可达到百分之百。这段详细的记载,反映了贾思勰对嫁接技术的娴熟,和当时嫁接成活率之高。
  贾思勰在书中还指出,接穗枝条生着部位的不同,对结果的迟早有着极大的影响。“用根蒂小枝,树形可喜,五年方结子;鸠脚老枝,三年即结子,而树丑。”根蒂小枝,是指生长不充实的徒长枝,用这种枝条作接穗,将来树形虽然长得好看可爱,但要五年后才能结果。鸠脚老枝,是分叉像斑鸠脚的老枝条,这是一种已生长充实的结果树,用这种枝条作接穗,虽然树形长得不美观,但三年就可以结果。说明此期中国已懂得利用多年生果树发育年龄的阶段性,用嫁接的措施来促进果木提前开花结果了。
  贾思勰还指出,梨树嫁接,除用棠、杜作砧木外,亦可用桑、枣、石榴等不同科的树木作砧木,并能达到“治十收得一、二”的效果,即有10%~20%的成活率,说明此期中国已开始掌握远缘嫁接技术,并有了成功的记载。
  上述事例说明,贾思勰在果树嫁接方面,已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

第五节坐果技术
  在中国园艺发展史上,最早使用人工措施提高果树坐果率的,当推贾思勰。他在讲到枣、李、林檎等果树的栽培时,一再提到这种方法--嫁树法。
  《种枣第三十三》:“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斑驳椎之,名曰‘嫁枣’。不椎则花而无实;斫则子萎而落也。”
  《种李第三十五》:“嫁李法:正月一日或十五日,以砖石著李树歧中,令实繁。”
  《柰、林檎第三十九》:“林檎树,以正月、二月中,翻斧斑驳椎之,则饶子。”
  从以上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嫁树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斧背敲打树干,这种方法应用于枣和林檎等果树;另一种是将砖石放在树杈中,主要用于李树。嫁树的目的,是为了使韧皮部局部受伤,以阻止部分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质向下输送,使较多的有机物分配给上部的枝条,以利于形成花芽,提高坐果率。其所以不能用刀去砍,是因为这样做,伤害太重,会引起嫩果萎缩脱落。李树不用斧背敲打,而采用压石,是因为李树皮受伤后,容易流胶而导致病虫害。现代园艺采用的“环剥”技术,实际就是从嫁树法发展演变而来的,方法虽然各异,原理却完全相同。
  贾思勰提出的用嫁树法提高果树坐果率的技术,现在仍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的一些小枣产区。但如果只依赖嫁树法来增加产量,而不增施肥水,就会削弱树势,有损果树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