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名老中医传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7&A=1&rec=91&run=13

已故名老中医传略

建院初期,中医院为潍坊市老中医集中之地,他们虽然流派不同,各有所长,但都对全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潍坊市中医界和社会上都有一定名望,现在大部分已经去世,今将其中有代表性的蒯仰山、郭谷石、姜绍成、韩甲武、王彝民、王宇润、韩树芳、郎益珉、李允修、刘大可、王重华、黄德亭、张佃隆、张儒民、于书春等十五位老中医各列传略如下:
蒯仰山
蒯仰山(1904.12~1968.4),名洪涛,以字行。儿科名医。潍县(今潍坊市潍城区)城里郭家巷子人。
蒯仰山生于中医世家,其曾祖、祖父均为清末潍县儿科名医。他幼年颖悟好读,九岁就师习文。祖父蒯九龄喜其天资聪明,授以医术。他师承家学,19岁行医,专治婴幼疾病。由于攻有专长、疗效卓著而年轻成名,人称“小蒯先生”。
蒯仰山儿科学术,既承其家技,又渊源于明朝太医院吏目龚廷贤《寿世保元》、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明代万全的《幼科发挥》、清代陈复正的《幼幼集成》和吴谦等人主编的《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他学深识广,热爱中医事业。民国24年(1935年),任潍县中医师工会常务委员、副主席等职。1948年潍县解放后,他联合中医同仁集资成立新生医药合作社,1949年与当时潍坊有影响的中医郭谷石、王彝民等人募集股金改组新生医药合作社。1951年1月任该社社长兼儿科医师。6月,兼任中医进修班副主任。其时他积极宣传“小儿要防痨,快种卡介苗”,被选为潍坊市卡介苗推进委员会委员。1954年任潍坊市消费合作社医药部主任兼儿科医师,当选为潍坊市人大代表,同年代表昌潍专区中医界出席山东省中医代表大会。1955年被聘为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潍坊市筹备委员会委员。
为了中医事业的发展,蒯仰山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联合中医人员于1955年6月成立了公私合营潍坊中医医院,被任命为副院长并兼工会主席。1956年9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虽身兼多职,但坚持不脱离临床,用其祖传秘方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挽救了无数患儿。特别是1957年、1962年、1966年国内“麻疹”、“乙脑”流行,医院设立专门病房时,他和医护人员一起夜以继日地为抢救患儿忘我工作。
蒯仰山对小儿麻、痘、惊、疳四大症有独到见解和较深造诣。他的“肺炎熨方”方简药廉,不少危重肺炎病儿用后立见奇效。治疗小儿水肿、湿疹、百日咳、腹泻、疳积等症常可妙手回春。用其秘方、验方研制成的“人参醒脾散”、“镇惊醒脾散”、“小儿扶正散”、“青梅散”、“五积片”等中成药至今仍应用于临床。
他治学严谨,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培养人才方面老骥伏枥,呕心沥血,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其祖传秘方,毫无保留地传授后人,培养造就了一代新人,有多人成为中医儿科骨干。根据他的临床经验编写而成的《蒯仰山中医师儿科临床经验》等著作发表之后,医务人员视为珍宝。张奇文主编的《幼科条辨》一书对他的学术思想也予以充分体现。
蒯仰山一生忙于诊务,精心为患者治疗,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声望,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出席过山东省和潍坊市“群英会”。被选为潍坊市第一届人大代表、市人民委员会委员,1959年当选为山东省政协委员。1964年当选为昌潍专区中医学会理事长,山东省中医学会理事,科普协会副主席,同时还担任山东省省立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顾问。
郭谷石
郭谷石(1900~1970),名葆曾,字谷石。原潍县城里(今潍坊市潍城区)郭宅街人。早年执教,27岁时遵母命弃文学医。他尊崇岐黄,信服仲景,博览群书,虚心求教,熟研各科,尤精妇科,成为妇科名医。
谷石性情豪爽,为人正直,最反对存在于中医界的吹、拍、推、拉、吓等不良风气和竞逐荣势、企踵权豪、惟名利是图的庸医。他热爱中医事业。1953年,响应政府号召,以其经营的“葆和堂药店”为基础,组成“潍坊市第二联合诊所”自任所长。1955年为筹备成立中医院奔波操劳。同年6月“公私合营潍坊中医医院”的成立实现了他“中医要联合,中医要发展”的心愿,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医书古籍奉献给医院。中医院成立后任副院长。
他曾当选为潍坊市第二届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届市政协委员。1956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潍坊市民革常务委员。1957年2月列席参加了全国政协会议和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同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后给予改正。
他医术高明,一生治学严谨,对医学经典著作和医学古文有较深研究,具有经方派特色,处方简单,疗效显著。在治疗内、妇科杂症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晚年曾著有《伤寒论批注》、《妇科病的治疗经验》和《中国的化学药物中九丸》等,惜未及问世,因“文化大革命”冲击而佚失。
谷石亦善书法,其书苍劲有力,气势磅礴,独成一家,名冠潍坊。曾为新华影剧院、人民剧院、工人俱乐部写过每字两平方米大的高大牌匾。其字龙飞凤舞,一气呵成,堪称一绝。
姜绍成
姜绍成(1908~1996),山东省潍县(现潍坊市潍城区)望留镇姜家村人。少年入私塾,继进毓华公学读书。后因患“疔疮”致手残,他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惊人的毅力,立志学医,研读诸家名医著作数载。他谙熟中医外科,尤精于疔毒、痈疽之疾的辨证施治。
20世纪30代末他便在潍县城成立“滋生堂”,悬壶应诊。1955年公私合营潍坊中医医院成立,他携子姜兆俊(原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进医院工作,首批被聘为中医师。50年代当选为潍坊市政协委员。应诊之余与同仁编写了《中医验方选辑》,以启迪后者。
他自行医以来,坚持“治病必求本”的经旨,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和“标本兼治”的原则,治愈上万名外科疑难病病人。孟某,体育教师,手患化脓性甲沟炎,延误医治,疼痛难忍,夜间尤甚。去潍坊一大医院,治疗无效。后求治于姜大夫。他诊后,用“黄连凉血解毒汤”加减处方内服,外用蜈蚣、雄黄、川连三味药,共研细末,装入三个猪苦胆套指上,以脓出、疼止为度。孟老师连服三剂,外装猪苦胆,五天痊愈。他在这份病例中是这样记载的:疔,形小而根深坚硬如钉,症状虽小,但毒热甚猛。处理不当,往往引起“走黄”。如果明确诊断,及时处理,愈后还是比较好的。他认为疔毒皆由“火毒”而生,从诱发因素来看,一般为湿热内蕴,火毒蕴热聚结而发,感受四时不正之气而发,皮肤外伤感染而发。在施治方面,初期以清热解毒为主,溃脓期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佐以托里排脓,严禁手术和针刺,不能用手挤。忌食腥荤发物,如螃蟹、鸡蛋、肥肉、鱼、虾等。还有,一姓王的农家妇女,家境贫寒,得了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无钱治疗。在农村用尽各种土方、验方治疗无效,随后红肿高大如馍。求治于姜大夫后,教她用鲜金银花一大把、鲜蒲公英一大把,水煎,黄酒引,服后出汗,再以药渣捣烂糊患处。该女遵嘱十日痊愈。诸如此类的疔毒、发背、对口、无名疮毒、缠腰丹(带状疱疹)等经他治疗,常常药到病除,转危为安。
姜大夫在丸、丹、膏、散等炮制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他所主持制作的千捶膏、玉红膏、臁疮散、治癣散、痔疮散等,对治疗无名肿毒、臁疮、顽癣、痈疽、皮炎等痼疾,应用有显著疗效。
他对全市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尤其是中医外科。医理深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言不轻出,举止安和,并以药到病除的高超医术赢得了病人的敬佩。潍坊知名书法家蒋华亭先生曾书“拯黎元以人寿、治羸劣以获安”条幅赠送于他。他先后担任过潍坊护士学校中医班、中医院进修班的教学工作,坚持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相结合,赢得了师生的好评。
20世纪60年代,他在中医院以师带徒,有的门生已成为名医。同时家训有规,教子有方,其子兆俊为主任医师,国内名医。70年代姜大夫退休在家便令小儿兆平(潍坊康复医院主治医师)继承家传,自学成才。对爱孙姜伟,继之,外甥婿马兴民从辨证施治,到审证求因、立法用药等方面,言传身教,使受教育者受益匪浅。1996年10月姜大夫因病去世。
韩甲武
韩甲武(1903~1975),山东省潍县(今潍坊市潍城区)丁家道口村人。8岁上学,寒窗十载,至19岁时从父树德学医。1936年起独立行医。1952年加入东关联合诊所。1955年参加公私合营潍坊中医医院。韩氏三代业医,其祖父行淹为早年儿科医生,精痘疹。甲武继承祖业,亦长痘疹,每当麻疹流行期间,求医者络绎不绝。甲武性情温和,心地善良,对求医者不分贫富,一视同仁,精心辨证施治,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威望较高。
王彝民
王彝民(1903~1958),字祖训。潍县(现潍坊市潍城区)南宫街人。父儒珍,业医,精眼科。
彝民十岁就师上学,1925年中学毕业后在潍县一家私立小学一边任教,一边学习中医。后又任教于潍县第二小学和县立女子师范讲习所。1934年弃教从医,考入上海中国医学院和新中国医学院学习。1937年“七·七”事变后肄业回到潍县,悬壶应诊。
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习医后更加刻苦,医技提高很快,所以不几年便跻身于医林之中。他治学严谨,治医以经典为宗,重“内”“难”,沿仲景,亦崇近贤,对西医书籍亦予涉猎。精中医内、妇科,处方遣药蔚贴细腻。其处方病历书写工整,而处方每行必五味,每味必三字,有“三字经”之称。
1939年,应邀和汤友素、郭谷石在仁济药店挂牌应诊。1945年同医师柴英孚一起在“颐合堂”药铺坐堂,同时兼任潍县县立中学、师范学校的生理学教员。曾为潍县医师工会、中医联合会以及新生医药社的成员之一。主办了九期中医学习班,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做出了贡献。1955年公私合营潍坊中医医院成立后,任副院长兼内科医师。由于他坚决响应政府号召,积极为群众服务,先后被选为潍坊市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成员。
彝民肄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是当时潍县少有的科班出身的中医。加之本人勤奋好学,所以医学知识丰富,根底扎实。难能可贵的是他不墨守一隅,善采众家之长,又平易近人,在医务界和群众中有较高声望。
彝民世为书香门第,长辈曾谆谆相嘱:“要做名医,不做时医”。他牢记于心,从不哗众取宠,而是穷究苦研。遇有疑难病症,反复探讨,必求甚解而后已。行医二十余年,积有丰富经验,不少复杂病症一经他手即能回春。他过早地去世是潍坊中医界的一大损失。为了中医后继有人,生前教子孙习医。其子启明,继父习医,长孙志义善针灸、推拿。
王宇润
王宇润(1918~1983),字廷霖。潍县东关(今潍坊市奎文区)人。自幼家境贫困,但其读书勤奋,立志学医,终于考取了上海中国医学院。寒窗四年,专心攻读。1941年毕业回潍县挂牌行医,不久即远近知名。1951年至1955年任潍坊市第二区中医联合诊所副所长。1955年6月加入公私合营潍坊中医医院,任医师。“九三学社”成员。
王宇润是当时潍县城唯一的本科毕业中医大夫,他医学造诣较深,内、外、妇、儿无不通晓,立方遣药每多能中,性情直爽,胆大心细。他不但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人认为不治之症,一经他手往往立即回春。有一青年大便下血量多,经几处医院检查未确诊,久治不愈,后求治于他,嘱用“绿豆芽四两捣汁煎樗树根白皮三钱”,内服二剂痊愈。还有一妇女患口鼻出血症,动辄出血,多方医治无效。经他诊断,令其双脚泡于冷水之中,他人不断用水浇其小腿,同时口服食醋半碗,出血立止,病愈。诸如此类转危为安、妙手回春的病例不胜枚举,在全院职工和群众中传为佳话。他对中草药性能潜心研究,特别是对蜈蚣、全蝎、斑蟊等药,掌握其特性灵活运用。临床中全蝎、斑蟊、蜈蚣常用,半夏、南星、附子生者敢用,真是“有故无殒,药到病除”。所主持制作的“乙字金蚣丸”,善治骨结核、淋巴结核等顽炎痼疾,至今仍用作临床的必备药。
在中医事业的发展中,他做出了一定贡献,他先后担任过中医进修班、潍坊护校中医班、西学中班及本院中医学习班的教学工作。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相结合,使教学深入浅出,易懂易记。
遗憾的是,他先后在“反右派”斗争、“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蒙受冤屈。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又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冤狱五年。1979年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精神和肉体的折磨使他失去了为中医事业贡献更大力量的条件。但不论身陷囹圄还是晚年病困床榻,慕名求诊者仍络绎不绝,他从不推辞,表现了一个医务工作者应有的道德情操。
韩树芳
韩树芳(1904~1976),名中医,又名韩玉阶。山东省寿光市寒桥乡韩家牟城人。
他幼年入学,下学后在本县教书达十年之久。1935年弃教习医,在本县丁家楼一户药铺一边司药一边学医,读过《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等医学经典。由于他勤学苦研,五年后成医,遂在本村自开药铺并坐堂行医。因有较高医术,又乐善好施,很快便在故里颇有名气。1949年解放后,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开展卫生工作,为群众防病治病。1952年放弃个人小业,参加了寿南县寒桥诊所,精神更为焕发,医术更有用武之地。由于他思想开明、热心为群众服务,被选为寿南县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1955年参加昌潍专区中医进修班,进一步提高了理论基础。1956年5月,经昌潍专署批准调任公私合营潍坊中医医院内科中医师。
他一生好学,医学造诣较深,看病心细,处方严谨,药味不多,效果显著,人称“经方”派。不但对中医内、妇、儿科有较深的研究,且擅长针灸。
四十年的临床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急性关节炎、肠伤寒、胃溃疡及妇女经闭等病症具有独到见解,治愈率高。针灸方面也有妙处。他用“烧山火”、“透天凉”和强烈的刺激手法治疗急性暴发性音哑和哮喘等疾病,效果显著。南京军区一军官,患“振颤不止”症,曾去许多大小医院诊治,无效,慕名而来求治。四诊合参辨证为“阳虚”,遂开一方:“人参二两,熟附子一两”,煎汤频服,结果一剂显效,二剂痊愈。诸如此类药到病除的例子不只一二。
他来中医院后,深钻细研医术,热心为病员服务。诊病中,态度和蔼、认真仔细,深得病员好评。大家都说:“韩大夫真好求,无论什么时候随叫随到。”他年过半百后仍勤学不辍,有时学至深夜。他不但在内科认真负责,有时为了工作需要经常调到小儿科工作,还担负着带徒任务。他诚心诚意、毫无保留的精神,给门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的学术论文有《对消化性溃疡病临床辨证论治的体会》、《中医中药治愈脑震荡经验介绍》等。1963年被选为潍坊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文化大革命”期间,尽管医院受到冲击,但他仍坚持工作,兢兢业业为病人服务。1976年因患癌症去世。
郎益珉
郎益珉(1895~1979),山东省潍县人(现潍坊市潍城区)。
他小学毕业后即经商做工,在劳动中炼就了一副好身板。24岁时开始自学中医。为了生计边学医边做工,十年后能应诊看病,先后在潍县“大德”、“德生”药铺坐堂应诊。1943年至1948年在家行医。解放后参加潍坊医药合作社、“新华药房”和“潍坊医药部”。1955年6月,到中医院任内科医师。
他自学成医,熟读了《医宗金鉴》、《伤寒论》、《药性赋》等医籍,擅长于诊治内科杂病。
他自幼饱受磨难,但心地善良,性情温和,不分贫富贵贱,临床应诊一概一视同仁,细心诊治。他为人忠厚,谦虚谨慎,同道间相互尊重,团结共事。由于学习踏实,记忆力强,年逾七旬时仍能一字不错地背诵汤头歌诀,所以临症用药得心应手。李允修
李允修(1901~1973),山东省潍县西贾庄人(现潍坊市潍城区)。为潍县知名整骨医生。
他幼年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读书无多。1913年12岁时就随其外祖父学习中医整骨、接骨技术。苦学4年,颇有成就。1917年回乡,一边务农一边应诊。在动荡战乱年代不得不搁医从商。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整骨接骨的一技之长又得以发挥。1955年与其长子来潍坊市里租房开诊,就诊者络绎不绝。
1956年,公私合营潍坊中医医院成立整骨科,携其长子来院任职。从个人开业转入正式医院,无疑激发了他的极大热情,他充分发挥中医整骨简、便、效、廉的特点,不仅使一些急症骨折病人迅速得以痊愈,而且收治一些经西医石膏固定长期不愈的患者。短短几年,中医院整骨科名声大振,求医者不仅周边县、市,远地患者也慕名而来。
建院初期,医院医疗设备落后,无X光机,他都是靠手摸心会的办法进行诊断治疗。在临床实践中,他不断改进整骨、固定、内服、外用之法,创造了腿部骨折夹板和伸展骨折盒,使较难固定的骨折难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愈率。他在治疗骨折中,十分强调动静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特点。他的独特医术和显著疗效深得人们赞誉。
他于1957年出席潍坊市先进工作者大会。1955年和1959年当选为潍坊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
刘大可
刘大可(1920~1968),字堪,山东省潍县(现潍坊市)人。
刘大可之父刘亦柴为潍县针灸名医。大可幼年因家境贫寒,12岁方得入学。虽只读四年书,却由于天资聪慧,学习刻苦,写得一手好字,曾先后在当时的区公所、县政府、警察局、银行办事处等任录事、书记、文书等职。28岁从父学针灸。由于勤奋好学,数年后便能继承父业,针灸行医。
1955年公私合营潍坊中医医院成立时应邀来院,医院以他为主成立针灸科。在当时条件下,针灸这一简、便、廉、效的治疗方法,深受群众欢迎。他针灸手法娴熟、态度和蔼,倍受病员赞许。他通过一根根银针治愈了许多疑难病症与沉疴痼疾。其针灸手法在潍坊享有盛名。
1964年他调廿里堡医院工作。1968年去世。遗憾的是,他的祖传医技及他独特的手法,未能全部留给后人。
王重华
王重华(1896~1974),字照勋,山东省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人。
他十岁读私塾,七年后辍学。民国5年(1916年)始在潍县城利泰昌药铺当店员。经三十余载之实践,中药知识十分渊博,目测可判断药材之优、劣、真、伪,膏、丹、丸、散的制作无不精通。1955年投资加入公私合营潍坊中医医院,任药局主任。
他加入中医院后,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不但对药局管理有方,而且亲自动手配方制药。他严格执行传统的中医制药法规,抵制浪费药材的不良作风,反对粗制滥造、配药大把抓的不负责现象,对保证本院医疗质量的提高和传统制作膏、丹、丸、散配方的保存、流传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黄德亭
黄德亭(1907~1990),号怀功,字德亭,中医外科名医。山东省寿光市西宅科村人。自幼勤奋好学,尤好岐黄之术。高级小学毕业后,一边潜心研究中医书籍,一边在原籍行医。1931年任国民小学教员,期间亦教亦医,临床经验不断丰富。1938年弃教专医,医术日进,不久成为蜚声寿北的外科名医。1951年联合本乡同仁成立“中医研究会”。1956年调入本院外科。1957年去山东中医学院进修痔瘘手术,回院后医院以他为主成立了痔瘘科,为医院手术治疗痔瘘病的奠基人。1961年起参加山东中医学院函授温课班学习三年,完成教学计划全部学业,获得山东中医学院毕业文凭,使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得到了理论上的升华。1972年任外科副主任。
他自学成才,嗜书如命。凡中医典籍,必求熟读;精要之处,能背能诵。尤其是《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和《外科正宗》,几十年如一日,日读夜思,烂熟于心。他虽崇尚典籍,但并不拘泥于书本,而是结合临床实践融会贯通,知常达变,善于从古书中求得新意,不断探索中医治病的奥秘。晚年患有冠心病,仍手不释卷,接受新学术,研究新课题。在学术思想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主张师古不泥古,临床善辨阴阳,细别经络,精调气血,重健脾胃,对症下药。常说“中医用药贵在灵活,用药如用兵,敌变我变,方能胜之”。认为前人之方只能是一准绳,实践之中应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独辟蹊径。
他擅长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骨结核、骨髓炎、疔疮、痈疽等外科疑难重症的诊治,且有其鲜明的特点。在外科病治疗中重视和脾胃、调气血、辨阴阳、别经络,灵活运用“表、清、透、补”四大法,整体把握、辨证施治。常说“治病如对敌,先礼而后兵……一打一拉,分化瓦解,诱邪外出,因势利导,随其势而折之”。
他结合自己五十多年的临床经验编写汤头歌诀百余首,总结出一批治病验方、秘方,丰富了祖国的医学宝库。部分临床经验和医案编入《黄德亭临床经验选编》印刷成书。在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同时,他不忘对新生力量的培养,言传身教,为医院培养了一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业务骨干,为潍坊市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
他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医术超群,深受广大病员的爱戴。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出席过省、地、市“群英会”,担任过潍坊市政协委员、山东省中医学会理事、山东省中医学会潍坊分会副理事长等职。1990年3月因病去世。
张佃隆
张佃隆(1921~2003),山东省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南埠子村人。自幼聪慧,在其祖父教导下学习中医。攻读了中医经典著作及《傅青主女科》《妇人良方大全》书籍,擅长妇科。1943年曾在青岛挂牌行医,1948年回潍,在中医界崭露头角。曾加入潍坊市中医联合会。1955年进入公私合营潍坊中医医院,任内科医师。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到山东中医学校进修中医理论一年。1960年被任命为中医院业务副院长,并担任了潍坊市中医进修班主教。
1964年当选为昌潍中医学会副理事长。1982年任潍坊地区卫生局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曾任潍坊市中医院院级咨询员、内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他从医四十多年间,特别是调中医院后,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一心一意为中医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解除病痛而勤奋工作,多次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他的高尚医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全院职工所敬佩。
他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病重整体、重脾胃、重气血,将临床经验总结出了“调理脾胃十法”。他写的《调理脾胃·论调理脾胃十法》刊登于1979年昌潍《赤脚医生》,《论难经五损之治》刊登于1983年《山东中医学院学报》,《加减既济汤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初步观察》刊登于《山东省中医经验选编》。在学术上他最崇尚李东垣、朱丹溪的滋阴补脾观点。
张佃隆退休后,仍坚持门诊,热心为广大群众服务。2003年6月病故。
张儒民
张儒民(1910~1965),山东省潍县(现潍坊市)人。青年时期随祖父张祖显(祖传老中医)在天津开设中药铺。20世纪20年代末考入天津“国医学院”,毕业后将在校所学与祖传医术有机结合,诊治各种疑难杂症、精神病。他医术超群,医德高尚,有很高的知名度,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张善人”。40年代返回故里继续行医。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筹建公私合营潍坊中医医院。他于1955年入院行医,主治精神病、妇科病等内科疾病。擅长针灸。经过多年研究,在诊治精神病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并善于钻研独特而又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发表数篇很有价值的医学论文。20世纪60年代曾率领潍坊市组织的医疗小组,在昌潍地区各地巡医,救治了众多危重病人。他将几代人积累下来的祖传秘方无私地献给了国家。在医学方面做出的卓著贡献,受到领导及疾病患者的高度赞扬。在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不断整理挖掘祖传医案,本欲编著“中医医案”以备他人参考,可惜劳累成疾,被迫辍笔。1965年不幸病故,多年来呕心沥血编写的“中医医案”文稿,也不幸佚失。他曾当选为潍坊市政协委员、潍坊市工商联合会代表。
于书春
于书春(1914.8~1998.5),字麟生,山东省潍县(现潍坊市潍城区)殷赫庄人。十六岁随其祖父学医。条件虽差,但他学习刻苦,认真研读了《医宗必读》、《黄氏八种》、《万氏女科》等医书,打下了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尤其擅长治疗内科、妇科杂病。
于书春为祖传中医。先时行医于本乡,在本地甚有名望。1948年潍县解放后,参加本乡中医联合诊所、卫生院的工作。1951年参加区联合诊所。1956年在潍县高里卫生所工作。1958年调潍坊市立医院中医科后,更加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医疗水平。他反复学习了中医经典著作,攻读了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他认为中医不仅要学习各家之长,博采众方,而且要接受现代医学知识,才能更全面地认识疾病,提高疗效。
1961年至1964年,参加了山东中医函授班,进一步提高了理论水平。1963年调入潍坊市市立中医院,曾任内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经过四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他在治疗内科、妇科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体会到:一切疾病都是病邪所致,邪去则正安,所以“治病当以祛邪为主”,故他的处方遣药多用攻邪之法,而极少用补益之品。他对痹证、奔豚气、胃脘痛、淋症、眩晕、呃逆、月经不调、咽炎和妇科崩漏、白带、子宫脱垂等病症均有一定的研究。
他致力于医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医院工作三十年间,带教三十余人。在教学中摒弃保守思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自己的临床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后人,为祖国中医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撰写了学术文章100余篇,其中15篇先后刊登在昌潍《赤脚医生》和《农村医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