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7&A=1&rec=73&run=13

科研项目

1956年本院的6份交流材料“瓜蒌散治疗乳腺炎”、“乙字金蚣片治疗结核有特效”、“熨方治疗肺炎”、“黑锡丹治疗顽固性哮喘”等参加了“山东省科学研究展览会”。1959年1月蒯仰山、张奇文等整理出《中医儿科验方选编》,收入验方30个,印发有关单位交流推广;同年,成立了“中医研究组”,蒯仰山任组长,姜绍成、韩树芳任副组长,研究整理了中医各科综合性的《中医临床经验汇编》,收入45个验案。1962年,张奇文等在山东省中医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28例经验介绍》和《蒯氏儿科临床经验介绍》。1964年,成立了“科学研究小组”,由蒯仰山、张佃隆、王宝光、王重华、刘宝鸾组成。1970年,与昌潍中医学会联合成立“中草药研究小组”(潍坊市医科所的前身),由张奇文负责,刘新泉、刘持年、陈炳烈等人参加,编印的昌潍《赤脚医生》杂志,与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医疗单位和十几个军区的卫生部门建立了资料交流,并发放到全区的“赤脚医生”手中。1979年,由王叙爵、于尚明、邱润美、修世榕整理的《黄德亭临床经验选编》编写成册。
1984年至1985年,临床科室确定了一些科研项目,内科“整律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保肾固本丸治疗阳痿”、“微电脑脉象仪”;外科“痔疮栓”;骨伤科“肌瓣转移结合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针灸科“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儿科“小儿退热冲剂”。其中骨伤科刘葆印主持开展的“肌瓣转移结合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科研课题,获山东省卫生厅三等奖。此后,课题数量逐年增加,科研水平不断提高。1990年起,各临床科室分别对常见病、多发病确定相应研究课题,注重突出中医特色。中风科王法德等对中风病、糖尿病等进行了专题研究,积累观察了大量的临床病历,研制出牛黄熄风胶囊、中风1、2、3号胶囊等系列中药自制剂治疗中风病,编辑的《中风病防治》一书经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内科开展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AMIQ波消失率口服中药自制剂,裸端绝缘针经皮心脏紧急起搏;骨科开展的肌瓣转移结合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块加骨膜移植治疗青年头下型股骨颈骨折、跟骨反牵器、上肢外展支架、颈椎双开门手术的改良、腰椎管扩大再造术等;妇科开展的尖锐湿疣、剖宫产产后催乳、原发性痛经、产后尿潴留等进行中医中药治疗;外科对胃癌旷置术、手术后血钾变化及对肠蠕动的影响、治疗烧烫伤进行研究;儿科在治疗小儿肺炎、烂喉蛾、功能性腹痛等方面研制出系列糖浆、药丸;肛肠科对消痔坐浴剂、生肌散、多功能恒温椅的研制;针灸科以针灸为主治疗面瘫、妇女更年期失眠;眼科用增视灵丸治疗弱视等临床研究,均取得了成功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科教科开展的课题《医院临床教学信息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已于2003年在潍坊市科技局立项,并进行开发研制。
1997年,骨科赵铭等研制的“上肢外展支架”、“下肢悬吊式腰椎牵引床”,王景彦等研制的“跟骨反牵器”,中风科课题“牛黄熄风胶囊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偏瘫下肢助康器”,肛肠科研制的“调控式恒温坐浴椅”等六项科技成果参加了该年度“潍坊市科技成果展”,其中“上肢外展支架”、“跟骨反牵器”二项获省科委三等奖,“下肢悬吊式腰椎牵引床”、“偏瘫下肢助康器”二项获国家专利。
1998年11月,在潍坊第二届护理科技展评会上,医院中风科董玉芹的“新型鼻饲输入器”、骨科魏玉华的“颌枕带制作与改进”及儿科韩志琴的“病员服制作新构思”获革新一等奖。
2004年8月,为提高科研水平,医院在增加实验室仪器设备、制订相应标准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分别申报中医药科研脑病实验室和骨伤病实验室,申请级别为省二级实验室。
1986年至2004年,本院共立项科研课题91项(见附表一),已通过鉴定79项。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55项,国内先进水平的20项,达省内先进水平的4项,先后有45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山东省科技进步奖4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3项、山东中医药科技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36项(详见附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