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7&A=1&rec=64&run=13

护理

随着医院的发展,护理队伍逐渐扩大,素质逐步提高,尤其是1981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到2004年8月,全院护理人员达181名。另外聘任护士35名,临时护士15名。人员素质,除20世纪70年代初,有少数人员只经过初级培训外,其余均接受过中等专业教育。20世纪80年代后,陆续有部分人员接受过高等教育,迄今为止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已有109人,占60%以上。所有护理人员,都经过考试、考核分别获得初级、中级和高级技术职称。
一、护理队伍
自1955年建院至1961年,全院护士仅有10余名,1962年,增加到18名,其中护理员9名,负责80张床位的护理工作。从1962年至1974年,全院病床数一直保持在80张,没有增减。护理人员虽增加不多,但人员变化较大。“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错误的实行“医护不分家”,护士可以做医生的工作,致使医护职责不清,部分老护士转入治疗,影响了护理队伍的建设。1975年,医院收归昌潍地区后,病床从1975年的90张增加到1979年的137张,1979年已有护理人员42人。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强了护理队伍的领导和建设,强调了护理队伍的专业性和稳定性,同时部分老护士归队,其中陈佩云同志归队后任外科护士长。1980年3月和1981年7月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二届护校毕业生分配来院15名,她们人员素质高,接受教育正规,为中医院的护理事业带来了活力,医院的护理事业蓬勃发展,同时上级政府也给予护理事业极大的支持。
1983年,病房床位扩大到193张,护理人员增加到74名,经过培训学习护士的素质大大提高。护士晋升工作走向正规化。全院护理人员不仅担负了各临床科室的护理工作,而且承担了急诊室、供应室、手术室、保健科以及病案室的工作。
1985年,医院病床已有203张,全院护理人员81人,其中主管护师1人,护师12人,护士64人,护理员4人,其中正规学校毕业的61人,占75%;经过2年以上专业培训的5人,35岁以下的年轻护士54人,占68%。
1986年,全院护理人员88人,其中主管护师1人,护师12人,护士71人,护理员4人,其中正规学校毕业的68人,占77%;经过2年以上专业培训的9人,35岁以下的年轻护士58人,占66%。同年5月,潍坊市卫生局受国家卫生部的委托,对从事护理工作30年以上的护士颁发了荣誉证书和证章。同年,医院组织了以“我爱护理专业”为题的演讲报告会,选出1名护士参加潍坊市卫生局组织的巡回演讲报告团,到全市各县、市、区演讲。
1988年,随着临床科室的增加,护理人员由88人增加到100人。在同年的职称改革中,经过考试考核,有2人晋升为主管护师,35人晋升为护师。1988年9月至1990年9月有5名同志考取泰山医学院护理专修班,全脱产,毕业后获大专毕业证书。3名同志分别考取泰山医学院、山东医学院专业证书班,全脱产,学制1年,毕业后获专业证书。
1993年,医院病床扩大到300张,护理人员增加到127人。经过培训学习,护士素质大大提高,新分配来的都是经过专业学习的护校毕业生。同年10月有1人晋升为副主任护师,19人晋升为主管护师,40人晋升为护师。
1998年,医院派专人到上海参加全国护士礼仪形体教育学习班,在此基础上我们在院内举办了礼仪及护士素质教育学习班两期。同年5月,医院选派四名护士参加潍坊市卫生局组织的34个单位的护士礼仪比赛,荣获二等奖,护理部获优秀组织奖。
医院积极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参加夜大、电大及自学考试,护士学习气氛浓厚。至2002年9月通过夜大、电大及自学考试毕业获得大专以上学历者92人,本科学历2人,护理队伍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在2002年全市卫生系统组织的名医名护评选活动中本院田美欣、董玉琴、袁爱菊、陈兰玉、郭爱香5名同志被评为潍坊市名护。
2003年正式护士已发展到183名(包括7名50岁以上离岗的护士),比1993年增长了45%,其中副主任护师7名、主管护师69名、护师82名、护士25名。同年聘用合同制护士11名。
2004年,随着新病房大楼的使用,床位扩展至405张。在护理部的提议下,首次更换了正规护士服装和工作裤,全院护士面貌焕然一新。截至2004年12月,有正式护士181名(包括50岁以上离岗护士5名),同年有11名护师被聘为主管护师,10名护士被聘为护师,主管护师增加至80名,护师增加至81名,护士15名,副主任护师5名,其中拥有本科学历者4人,拥有专科学历者105人。本年度聘用合同制护士24名,合同制护士35名。附:1955年至2004年任命的正、副
护士长名单
1955年至1961年:朱志杰、王昭岩、孙世魁、李传华先后任护士长
1962年:姚玉华、陈培云、张梅芝为护士长
1964年10月:刘宝銮任护士长
1966年1月:徐文慧任护士长
1975年4月:赵广梅任护士长
1977年1月:赵锡悦任护士长
1980年:李善香、王兰芝、赵琴为副护士长
1981年:孙效荣为护士长,高绪兰、高嫒益、宋美华为副护士长
1984年:逄建华为副护士长
1988年:闫曙光、董玉琴、袁爱菊为副护士长
1990年:袁爱菊、王华美、王兰芝、宋美华、王志敏、李善香、逄建华、董玉琴为护士长,杨会香(主持工作)、李增香、冯爱兰为副护士长
1991年:高绪兰为护士长,丁绍英、宋桂彬、岳桂美、陈兰玉、高洪欣、韩志琴、田美欣、张丽珍、钱军、胡景萍、魏玉华为副护士长
1992年:周增梅、王炳坤为副护士长
1994年:钱军、张丽珍、田美欣、高洪欣、岳桂美为护士长,郭爱香为副护士长
1996年:闫旭东为副护士长
1997年:宋桂彬、陈兰玉、魏玉华为护士长,王翠萍、姚淑华、李祥伟、李农为副护士长
1998年:韩志琴为护士长,韩淑莲、杨青为副护士长
1999年:郭爱香为护士长
2000年:王炳坤、徐延玲、闫旭东为护士长,王芳、李美玲(主持工作)、郭文英、冯秀英、王建春(主持工作)、范德花为副护士长
2001年:李素霞为副护士长
2002年:李祥伟、李农为护士长,方红、张其芹、徐金辉、张美荣为副护士长
2003年:王芳、范德花、王建春为护士长,邵长倩(主持工作)、郭文英(主持工作)、李霄(主持工作)、王素凤、方习红、张艳霞为副护士长
二、护理技术
建院初期,医院护理技术比较薄弱。
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医院受到“左”的政策的冲击,医护职责不清,护士也可以转医生的观点动摇了部分护理人员从事护理工作的信心,护理技术的开展受到明显制约,护理质量很难提高。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医院的护理工作又逐步得到重视,医院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培训,许多护理技术得到了规范。
1978年以后,逐步恢复和重新制订了一系列护理制度,统一了护理操作规程,重视了护理人员的培养学习和技术训练。先后排出12人到益都卫生学校、胶县卫生学校、昌潍人民医院卫生学校等处学习,使全院护士98%以上达到了中专水平。根据中医院特点,开展了以中西医结合为主的护理工作,在交班报告以及其他护理工作中力求突出中医特点。1978年,以李善香为主总结的“小夹板治疗骨折的护理”,参加了昌潍地区护理学术会议交流,并受到好评。
1979年春季,全院开展护理技术大练兵,医院派5人参加了全地区护理技术比武,荣获集体第三名,其中高媛益获个人三项全能奖。
1982年,在全地区护士操作比赛中,有4名同志参加并取得了两项第一,一项第二(唐爱忠吸氧第一名、庞爱先静脉输液第一名、陈筱文肌肉注射第二名)和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同年的全地区护理文书书写检查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1985年,进一步完善各项护理工作规章制度,规范了各种护理文书的书写,制订了整理及保管措施。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诊疗仪器、设备相应增加,医师固定专业,各科诊疗手段拓宽,护理专业知识也不断充实,内容相应丰富,技术水平逐渐提高。
1986年11月,医院选拔3名护士参加潍坊市卫生局组织的县级以上21个单位的护理知识竞赛。在笔试、口试等选拔中,李桂芳同志获得优秀奖。
1988年以后,加强了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分期分批举办了心电图、中医基础理论、西学中、英语、急诊急救、新医疗、新技术等在职培训。每年举办一期以“西医三十二项、中医三项技术操作”为主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或表演赛。
1989年4月,医院选拔方习红、王秀花、王长英3名护士参加潍坊市卫生局组织的“护理医学一分钟问答”知识竞赛,分别获得个人一、二、三名和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之后,潍坊市卫生局从本院3名代表中选拔2名与潍坊市人民医院的1名护士,组成潍坊市代表队,参加山东省卫生厅举办的全省护士知识竞赛。在这次全省15个地、市代表队的竞赛中,潍坊市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1990年4月,在全院进行十二项护理技术操作大比武的基础上,医院选拔5名护士参加潍坊市卫生局组织的“护士之春”技术操作大比武,取得了良好的成绩。7月,在潍坊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护理部积极组织筹备,成立了潍坊市中医护理专业委员会,并召开了成立大会。
1991年8月,为突出中医特色,医院系统地开展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如耳穴压豆、针灸、拔火罐、刮痧、中药灌肠、中药坐浴等,既充实了护理内容,又提高了护士的中医理论和操作水平。11月,各护理组根据本科的实际情况要求辨证施护病种。全院共12个病种,要求按辨证施护病种书写护理病历,病历讨论也要以病种为主,使每一位护士都熟悉本科病种的病因、病机、证型,做到能辨证,会施护。
1993年1月,成立外科病房,宋美华任护士长,开展普外科专业的中、小型手术、恶性肿瘤病人的化疗及中医中药治疗,并开展了心理护理和恶性肿瘤病人的临终关怀;先后选派出两名护士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外科护理体系。3月,医院加强急诊科建设,设置ICU病房、CCU病房,对危重病人进行监护抢救;引进各种先进医疗设备,医院派专人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不断加强监护方面的学习与培训,明显提高了监护及抢救水平。8月,组织护士长对辨证施护病种病历逐份分析验收,对优秀病历进行展评。10月,对各科的辨证施护病种进行考试,较大幅度的提高了护士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
1993年以后,医院加强对重症病人和手术后病人的监护,各病房相继购买心电监护仪,先后购买3台呼吸机,请专家讲授心电监护和呼吸机的临床应用,提高了对危重病人的综合抢救能力和手术后病人的监护工作。
1995年10月,在原妇科病房的基础上成立妇产科病房,同时在小儿科建立新生儿病房,开展了面罩吸氧、股静脉穿刺技术。同年实行母婴同室,产妇入院后由专业护士进行产前宣教,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并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奶体位和含接方法,深受产妇欢迎。1996年9月经山东省卫生厅检查评比本院为“爱婴医院”。
1996年7月,医院派3名同志参加潍坊市卫生局举办的护理病历研讨会,荣获市集体一等奖,其中陈兰玉获个人一等奖,金东方获个人二等奖。8月,成立骨科南病区含神经外科,田美欣任护士长。科内在标准开颅手术的基础上,相继开展了锁孔开颅术、脑内窥镜辅助的微创手术、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清除技术等。为配合新手术的开展,先后选派2名护士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推行了一系列规范的神经外科护理技术,使神经外科的护理走向规范化。
1997年7月,医院筹备建立了血液净化中心,引进透析仪2台,并选派2名护士到潍坊市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她们学习后逐渐熟练地掌握了透析技术,能独立为病人进行血液透析,并能应急处理透析中出现的问题。
2000年2月,全院进行“现代护士”理论考试;5月医院选拔3名护士参加潍坊市卫生局组织的护理知识竞赛,荣获团体二等奖,护理部获组织奖。
2003年2月开始,分期分批选派副护士长到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先进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为搬迁新病房大楼做好准备。
2004年1月,病房迁入新大楼后,病区由原来的7个扩大至10个;中风科、内科、骨伤科实行了二级分科,神经外科独立;实施了中心供氧、中心吸痰及呼叫系统;普及了静脉留置针,引进了一次性扫床刷套。所有治疗室统一布局、规范管理,加强了病房管理工作;提倡“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使护理服务更具人性化;对年轻护士进行了多项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在同年“5.12”护士节潍坊市总工会和市卫生局组织的护理技能实践大赛中,方习红、王素凤分别获得第二、第三名的好成绩,医院总分第一,其中方习红获得“富民兴潍”劳动奖章,王素凤获“潍坊市护理优秀技术能手”称号。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先进医疗设备的应用,专科护理越来越呈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配合医疗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医院先后派出各相关科室的专业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专科护理技术。各科室根据专业分工特点,基本上实行了专科护理,并相应地制订了各专科护理的程序、制度和护理常规。
护理人员独立开展的技术操作有:留置针的使用;光量子血液疗法;激光照射血液疗法;脑反射治疗中风后遗症;冰毯、冰帽降温疗法;中药离子透入疗法。护理人员能熟练地掌握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心肺复苏机、除颤器等的使用和管理等。
与医师合作开展的新业务有:胃镜、肠镜、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气管镜、膀胱镜、前列腺汽化镜、宫腔镜、肾穿刺活检术、颈椎侧方穿刺术、心肌梗塞超早期溶栓术、脑室引流术、脑积液置换术、溶栓疗法、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丙泊酚静推开展无痛流产、纯中药液体制剂雾化烧伤灵治疗烧伤以及各种穿刺技术等。
临床新手术的开展,如钢针撬拨复位治疗桡骨小头骨折和胫骨平台骨折、孟氏牵引复位固定器和单臂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胫腓骨骨折和开放骨折、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颅骨缺损修补术、开胸心脏挤压术、胃癌根治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各种显微手术等多种高难度手术的配合,极大地提高了护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护理人员除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知识外,在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方面,可独立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等;对服毒或食物中毒病人,能根据不同的毒物,采用相对抗的溶液进行有效的洗胃,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随着医疗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业务及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护理部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强护理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及抢救水平,使全医院临床护理、专科护理及抢救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护理制度
建院后,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护理制度,严格规定了操作规程。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床数的增加和新技术的不断开展护理工作也在不断改进。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后,又重新制订了一整套护理工作制度,明确了职责范围,使医院的护理质量提高有了可靠的保证。在职责范围方面,制订了护士长、副护士长、值班护士、小夜班护士、大夜班护士、午班(治疗、服药)护士的职责范围和门诊护士的岗位责任制以及卫生员工作职责。在规章制度方面,制订了治疗室工作制度,物品、药品、器材、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查房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事故差错管理制度,病人管理制度,探视陪伴制度,病房小柜管理制度等,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守。
1985年,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入发展,医院在内科试行了责任制护理,1986年在全院推行。责任制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有专人对病人身心健康实行有计划地、系统地护理,从此改变了以往功能制护理的模式。
1988年,医院病床增加到254张,病房由4个增加到7个。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护理工作量逐渐增加,而大部分科室缺少卫生工人,病房卫生较差。对此,院领导积极采取措施,为各科配齐了卫生工人,并进一步修订了卫生工人周计划、日程序,制订了工作量检查记分标准和协议书,使病房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改善。各科室制订了便民利民服务措施,从而使服务态度有了明显改善。
1990年,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各项护理制度,统一操作规程,狠抓了三基训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制订了系统的各科护理常规,重新修订了入院介绍,自制了输液巡视卡,要求输液病人半小时巡视一次,把输液情况、剩余量、病人反映记录在输液卡上,使病人安全,家属放心。护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程序化、科学化的轨道。
1991年,建立健全了17项护理工作制度和一系列各级人员职责,并打印成册,发到各临床科室依照履行;统一了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制订了203条临床护理细则;健全了护理病历质量控制系统:一是循章自控,二是护士长控制,三是护理部控制,从而保证了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建立护士长管理手册,按分级管理评审要求设置内容,要求护士长如实填写,系统完善地记录各项护理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并规范了各科疾病护理常规、工休会制度、业务学习制度、护士会制度、护理病历讨论制度、差错事故报告登记制度、医嘱查对登记制度、紫外线消毒登记制度、物品药品交接制度、好人好事登记制度、护理查房制度。
1992年,国家卫生部对全国医院进行分级管理评审,本院为争创三级甲等医院,护理部对护理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在原有的基础上成立了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人员由护理部和各科护士长组成,季度大检查一次,平时不定期抽查,详细记录、分析,及时通报。组织撰写院内中医操作7项标准,并打印成册,人手一册。全年共举办分级管理学习班四期,同时建立了护理人员技术档案。
由于供应室用房不足,工作流程不符合要求,护理部一面先后画图纸十几张,反复论证,改变布局,一面加强工作质量的管理、改善工作条件,建立健全供应室各项工作制度,因而在全市的供应室达标验收中获得优秀成绩。
1993年继续围绕争创三级甲等医院做准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护理常规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制订完善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标准。全年举办中医理论学习班三期,组织护士技术操作考试2次,合格率98%,理论考试2次,合格率96%。同年,在院领导的支持下,购买了示教人,增加了训练教学设备,设立了专门的示教室。1993年经过全院共同努力,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
1996年3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统一了各种护理文书的书写,组织举办了全市中医护理管理学习班,制订了各类护理文书的书写标准模式,对全市中医护理文书的规范化书写起到了推动作用。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国际上较先进的护理模式。为深化护理改革,提高护理质量,尽快与国际接轨,1997年医院积极探索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成立了以业务副院长为组长的整体护理领导小组。结合护理工作实际,制订了初步试点计划。组织护士长多次到外地参观学习。在护理队伍中广泛发动,组织讲座,转变观念,统一思想。为保证整体护理质量,护理部在反复学习、讨论、实践的基础上,制订了护理部和模式病房护理哲理、工作制度、工作程序、管理措施、各级人员职责以及健康教育计划等,统一了整体护理临床业务评价内容,精简了护理文书,把过去整页书写的标准护理计划印成表格式,在对病人评估、确定护理诊断后,选择打钩,填写内容大为减少。首先在中风科、内科两个病房试点。试点成效显著,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得到了病人的好评,满意率由原来的90%提高到98%以上。
1999年6月,护理部举办了潍坊市中医模式病房培训班,组织学习人员在院模式病房进行了现场参观,以提高其业务水平。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竞争不但比医疗水平,还要比服务质量。护理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声誉,组织护士学习青岛市立医院的先进经验,探索护理管理模式新途径。于2000年12月在全院护理人员中实施了“星级护理”服务。从病人感到不放心、不方便、不满意的地方入手,制订了205条星级服务标准及实施细则,7条奖惩条款,并将服务态度与护理质量作为统一的工作任务目标,一起部署、落实、检查、奖惩。星级护理的检查方法也体现了层层落实责任制、逐级负责的科学管理模式,大大调动了广大护士的工作热情,激发了护士的竞争意识。
2001年5月,开展了评选“星级护士”活动,对评选出的64名三星级护士给予了表彰。为确保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于10月份全院副护士长实行了二线值班制度。值班人员主要负责检查全院护理工作质量、护士在岗情况、参加各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协调抢救人员及调配抢救器械等,让护士长走进夜班,使原本薄弱的夜班护理得到明显加强。
2002年初,在全院各病房广泛开展了整体护理工作,整体护理病房由原来的20%普及到100%。为配合潍坊市卫生局“863”计划的开展,实施了基础护理与输液巡视卡制度,在各病房推行“一问一卡三告知”服务,分级护理内容公开,严格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做到了基础护理级实相符。为进一步规范护理工作,使各项工作有据可查、有法可依、量化考核,制订了切实可行的ISO护理部作业文件和各科室护理作业文件,内容涵盖了各类人员的职责、工作程序、质量要求、考核标准等,规范了各种疾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并在各科室推广试行。
2003年,根据省卫生厅《山东省护理文书书写基本要求及格式(试行)》的通知和潍坊市卫生局潍卫医政[2003]1号文件的要求,停止以往护理病历的书写,规定了一般护理记录单、手术病人护理记录单、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要求和医嘱处理制度,建立了护理事故差错零报告制度,重新制订了整体护理病房护理质量月报告制度。
2004年,《根据山东省中医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重新完善了一般护理记录单、手术病人护理记录单、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要求,实行了全院护士站网络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