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7&A=1&rec=2&run=13

概述

潍坊市中医院位于潍坊市奎文区潍州路666号。现有在职职工707人(含聘用职工80人)。在编职工62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0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01人、中级职称的181人,开放病床405张。设临床、医技科室26个,专病门诊30个,其中有全国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中风科、山东省A级特色专科骨伤科。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及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潍坊市的中医药业源远流长,明清以来,名医辈出,日趋兴盛。鸦片战争以后,纵有西医传入,亦未受影响。但在1929年民国政府颁布“废除旧医案”,废黜、限制中医行医,解散中医同业公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又有日军的摧残,致使一步步萧条。解放前夕,兼行医的药店、药庄已由57家减至40家,且多数仅能维持生计。1948年潍县解放后,潍坊特别市人民政府立即恢复了中医同业公会,动员中医开业。1954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国家文教委员会党组《关于改进中医工作问题的报告》。同年12月,昌潍区专员公署召开了第一届中医代表会议,贯彻中央的中医政策,检讨批判了歧视、排斥祖国医学遗产的错误观点。随后,潍坊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央批示和地区会议精神,动员中医中药人员组织联合诊所,或加入医院、药材公司。于是潍坊中医院应运而生。
1955年春,潍坊市人民政府顺应社会主义发展的潮流,责成潍坊市卫生科组织筹备建立中医医院。经过宣传,潍坊市中医界一代名流蒯仰山、郭谷石、王振声、王彝民、傅仁德等积极响应,奔走联络,很快有东关区第一联合诊所、新生医药合作社、仁记药庄、辅仁药号、德聚昌药店、同济药店、仁昌药店等40家,集资60954鶳20元,政府投资7000元,于当年6月5日组建起了山东省第一家中医医院“公私合营潍坊中医医院”。中医院的建立,在潍坊市中医药发展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开始了新纪元。
建院之初,院址在东关叶挺街(现东风东街)西段路南。规模较小,设备简陋,人员不足50人,其中只有中医医师12人,护理人员9人,药剂人员14人。全医院的房舍,只有普通平房108间,建筑面积1459平方米,分别坐落在八、九个小院。交通工具只有三辆自行车,无力接送急诊病员。医疗设备仅一架显微镜,诊断病症依靠医生的经验。医疗机构仅设内科(含妇科专业)、外科、儿科、针灸科四个临床科室,病房床位只有38张。日门诊量平均220人次。
随着形势的发展,1960年9月1日,经潍坊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医院的社会性质由公私合营的集体所有制改为全民所有制,名称由公私合营潍坊中医医院改为潍坊市市立中医院。1975年9月,昌潍地区革命委员会将医院收归地区,医院名称遂改为昌潍地区中医院。此后,因地区名称改变,医院也几易其名。1981年6月,昌潍地区改称潍坊地区,医院随之改称潍坊地区中医院;1983年9月,潍坊地区改建为潍坊市,医院更名为潍坊市中医院。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医院的发展,中医院不断强化基础建设,扩大医院规模,增加设备设施。1966年在工农路46号(医院现址,路名已改为潍州路)购买潍坊市防疫站新建平房4排,60间,作为病房。1972年,筹资44万元,在此处扩建病房门诊楼一座,主楼四层,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1974年12月,竣工后医院搬迁至现址。医院迁到新址后,经过对机构的调整和医疗设备的增置,到1976年,全院设置了内科、外科(含骨伤、痔瘘专业)、妇科、儿科、针灸科5个临床科室和药剂科、放射科、化验室、心电图超声波室、手术供应室等5个医技科室,设病床137张,年门诊量157430人次,年住院病员1184人次。
未过十年,由于医院医疗业务的不断扩大,病房和设施已不敷需求,因而于1985年动工兴建了保健病房楼一座,建筑面积1870鶳16平方米,病房床位增至250张。1992年11月,病房门诊楼又加高一层,增加面积1228平方米,增加病床40张。1995年,投资105万元,在广文街中医院职工宿舍院内,建造1460平方米的中药制剂中心,投资十余万元购置了制剂设备,同年8月投入使用,依据名老中医的秘方、验方及科研成果生产中药膏、丹、丸、散36个品种,以资临床应用。同年7月,院CT中心开工建设,建筑面积800平方米,9月建成,购进日本产4800TC岛津CT机一台,改善了医院设备条件。2002年3月,动工兴建地下一层、地上十三层,总建筑面积16800平方米的病房大楼,翌年11月28日建成交付使用,病房全部迁入,可容纳病床500张,医院的病床由350张增至405张。2004年,原门诊、病房楼拆除,开始筹建新的外科病房大楼。
为了方便群众就医,医院先后曾在中医院旧址和北宫、颐园、苗圃等处设立过医院门诊分部。2002年5月,又在奎文区胜利东街与新华路交会路口西侧,建立了潍坊市中医院新华分院,医疗用房1500平方米。2004年9月至11月,对新华分院进行了装修,成立“潍坊市中医院名老专家门诊暨潍坊市健康俱乐部”,为群众诊治疾病和健康咨询。
医院历经50年的建设,至2004年底,拥有固定资产总值15600万元,其中医疗设备总值6500万元。

潍坊市中医院在1955年刚刚成立时,医务人员中虽有几位当代中医名流,但仍限于人手少,技术力量薄弱,医技面窄,科室设置不全,设备简陋,医生对疾病的诊断,主要靠望闻问切,因而诊治病症范围受到局限。临床只能对内科杂病及妇科、儿科、外科等一些常见病作出诊断治疗。只能收治一些内科和妇科杂病、小儿麻疹等常见病患者和外科小手术病人。
鉴于医疗技术不敷需要的状况,医院除了动员医疗技术人员加紧向现有老中医学习,积极增加医疗设备外,于1959年组织医疗业务骨干成立“中医研究组”,整理了《中医临床经验汇编》;开展中医带徒,培养中医人员;老中医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献方献宝,并走进病房,参加会诊,现场培养人才,逐步增强医疗技术力量。除此之外,每年通过调动和学校分配等各种渠道,吸收医疗科技人员,壮大医院医疗队伍。至1962年,职工发展到118人,相应设置临床和医技科室,开放床位增加到80张,日门诊量由1956年的220人次,增加到了400~500人次。在医疗水平上,初步具备了诊疗突发性疾病的能力。1966年,昌潍地区暴发流行性乙型脑炎后,医院成立了专科病房,发挥了中医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对病人进行医治,取得了良好效果。当时,医院还组织医护人员深入城市街道和农村,进行健康普查和巡回医疗,为地方病、传染病、常见病的防治做了大量工作,显示出潍坊市中医院已成为潍坊市医疗卫生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运动波及潍坊市后,中医院受到很大冲击。12月,医院组织机构即陷于瘫痪状态,工作秩序混乱,门诊量下降,住院病人减少。运动中,医院领导和部分医务人员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批斗,制造了一起起冤假错案,甚至有的被迫害致死。这些冤假错案,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才得以纠正。在当时极其混乱的情况下,医院的医务人员视救死扶伤为天职,坚持做好医疗工作。除日常门诊外,还外出医疗和开展科研工作。1969年4月,寿光北部沿海发生大海潮,医院立即组织了救灾小分队,奔赴海潮地区抢救灾民;1970年,组织人员参加昌潍中草药研究小组参与编写《赤脚医生》一书;1973年至1978年多次派出医疗业务骨干到农村巡回医疗和支边、援外。1976年7月,河北省唐山发生强烈地震后,医院除派人参加地区组织的医疗队赴唐山地震灾区抢救灾民外,8月,医院接受了唐山34名重伤员来院治疗的任务,立即组织了抢救小组,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治疗。经过四个多月的救治,除1人死亡,3人好转外,30人痊愈出院,由医院护送返回唐山。
在开展医疗工作中,医院坚持了走中西医结合的路子。在上世纪60年代初调进西医人员学习中医的基础上,从1972年起,又先后调进一批西医西药人员充实相关科室,逐步形成了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体制。中西医相互学习,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取得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脑血栓、肾炎、骨折、痔瘘、妇科疾病,以及小儿肺炎、乙脑等临床经验。为了搞好中西医结合,1972年医院承办了昌潍地区首期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1976年,地区在中医院设立了中西医结合办公室,医院成立了“七·二一”业余大学(中西医结合班),以加快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同时,医院各临床科室不定期地聘请院内外有经验的西医讲授西医理论知识,经常派中医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学习西医医疗技术,推动了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开展。在多种疾病治疗上取得了中西医结合明显优于单纯中医或单纯西医治疗的效果。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结束后,医院为了进一步提高急诊急救及综合处理疾病的能力,在加强医院内部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指导、相互推动的同时,又多次派出中医骨干到西医综合医院进修学习,并于1977年成立了急诊室,结束了中医院不能看急症的历史。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医院根据三中全会决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精神,确立医院工作以做好医疗为中心,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向,恢复和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整顿。先后制订了《潍坊市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在职医师培训规划》、《继续教育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科研管理办法》等,以规范操作规程,统一病历书写格式,积极做好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质量。
1981年,医院根据国家卫生部在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这三支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发展具有我国特点的新医学的要求,和卫生部在“衡阳会议”上制定的《全国中医医院工作条例(试行)》和《关于加强中医医院整顿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确定当时中医医院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办院方向,开展了各项工作。
1983年,在药剂科实行了“定额包干,超额提奖,按劳分配”的承包制,在临床、行政科室和其他班组实行了“质量控制、计分计奖”的岗位责任制。1991年全院实行了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制订了《1991~1995年潍坊市中医院发展规划》,1992年初又提出了《潍坊市中医院关于科技兴院的实施意见》,对医院的现代化管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工作做了全面规划,同时制订了《潍坊市中医院十年发展规划》。按照这些要求,努力工作,争取将医院建成“三级甲等”医院。
1993年医院提报创建“三级甲等医院”申请后,积极采取措施,创造条件。对重点科室给予政策倾斜,相继成立中风研究室、骨伤实验室,病房按照病种辨证施治,急诊科建立重症监护病房,结合各科室的传统优势和专业特色,建立了30个专病门诊。同年10月9日,经潍坊市卫生局批准,医院挂牌成立了“潍坊市中医骨伤治疗中心”和“潍坊市中医心脑血管病医疗中心”。1995年12月8日,山东省卫生厅行文公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批准潍坊市中医院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医院在做好院内医疗的同时,按照当时政府的安排,不断担负一定支边援外、巡回医疗和支农救灾任务。自1973年至1999年,先后四次派出人员参加中国医疗队山东省医疗队赴非洲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和我国西藏、新疆自治区进行医疗援助,每次时间二到三年。支边援外人员工作都较出色。1976年至1978年参加中国医疗队援助坦桑尼亚期间有1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9年至2002年在支援新疆疏勒县人民医院的三年中,本院工作人员先后担任过该院副院长、院长兼党委书记等职。自1960年以来,医院几乎每年派出一两批巡回医疗和支农救灾医疗队。在农村巡回医疗中,除了为农民看病治病、疾病普查外,有时还为当地培训卫生人员。1965年,医院派出7名医疗人员,参加地区和潍坊市组织的医疗队,赴昌邑巡回医疗,为群众治病5571人次,为当地农村培训了14名不脱产的卫生员。1959年春,潍坊市北部肖家营一带发生群众苍耳子中毒,医院派人前往抢救,并在抢救中发挥针灸疗法的特长。在下乡医疗中,1986年和1987年骨科和外科分别与高密阚家医院、诸城中医院、昌邑柳疃医院、安丘县中医院、安丘县黄旗堡医院等建立了医疗联合体或签订医疗联合协议,既方便群众就医,缓解了病人住院难的问题,又为基层医院培训了专科人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03年春夏季我国少数地区暴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气氛十分紧张。当时潍坊虽没有发现“非典”病例,但鉴于“非典”的危害性,从中央到地方要求严加防范。医院接受任务后,立即派出二名医生和五名护士到省里参加培训,成立了三个抗击“非典”机动队,随时听从上级调遣;设立了“发热”门诊,检测发烧病人,以便随时发现“非典”患者,及时隔离治疗,以防传播。4月,医院还先后向全院医务人员讲解“非典”的预防、诊断、治疗及隔离消毒知识,重点对三个“非典”急救机动队和内科、急诊科、院前急救中心、儿科等与抗击“非典”关系密切的科室,进行“非典”病人模拟检查及医护人员防护规范操作演练。同时,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处方煎制防“非典”中药制剂,共调配中草药方剂5万余付,生产煎剂17鶳6万袋,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击“非典”的斗争。由于中医院对这项斗争严肃认真,贡献较为突出,受到了潍坊市人民政府给予记“全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集体二等功”的奖励。
建院以来,医院逐步建成了以国家级、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为龙头,形成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中医特色突出,中西医并驱的全新格局。中风科是全国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开展的脑血肿碎吸术、脑室外引流术、脑脊液置换术、静脉注射溶栓术及脑梗塞去骨减压术等广泛应用于临床,走在全省前列。特别是本院采用治疗中风病“四个结合”(即: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恢复期与后遗症期中西药物与针灸、推拿相结合、治疗与早期康复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中医特色疗法,充分显示了本院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的优势;骨伤科是山东省A级特色专科,科内开展了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胶原酶溶盘治疗椎间盘突出、骨肿瘤灭活术等。成功地运用了四肢骨关节整骨、闭合穿针、外固定支架等新疗法。椎管内肿瘤切除术、高位枕颈融合术、多椎体前路潜行扩大术、改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等经有关部门组织专家鉴定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展的用关节镜技术行半月板修复切除、前后交叉韧带修复重建术等走在全省同级医院的前列;市级重点专科针灸科开展的“冬病夏治”膏贴疗法,已有10余年历史,接诊患者已愈4000例,疗效显著;市级重点专科肛肠科在痔瘘病治疗上始终保持地区优势,多间隙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市级重点专科心内科,研发的制剂“胸痹通胶囊”、“补元胶囊”,应用于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取得了良好疗效。该课题分别获市科委二、三等奖。

对中医医术的科学研究,医院建院伊始就较重视。但在起初的十几年,因受人手和设备的制约,多是进行医案的研究整理。1984年以后,才进一步展开多个领域的高层次研究。
建院后的第二年,总结了“瓜蒌散治疗乳腺炎”等6份临床经验材料,参加山东省科研展览会。1959年,成立了中医研究组,蒯仰山等整理出了《中医临床经验汇编》、《中医儿科验方选编》。1964年和1970年,又先后成立了科学研究小组和中草药研究小组,组织全院开展科研活动。1979年,医院组织人员整理了《黄德亭临床经验选编》。1984年后,临床科室开始立项科研项目,其中骨科科研课题“肌瓣转移结合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达国内领先水平,获山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后,科研课题逐年增多,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从1990年起,各临床科室分别对常见病、多发病确定相应研究课题,并注重突出中医特色。1992年至1996年,对中风病、糖尿病,经过专题研究,研制出了牛黄熄风胶囊、中风1号至3号和参芪克糖灵等系列自制剂。科研成果均获得山东省卫生厅的奖励。自1986年至2004年,全院共立项科研课题91项,先后通过鉴定的79项。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55项,国内先进水平的20项。有45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4项,山东省中医药科技三等奖2项,山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3项,潍坊市科技进步奖36项。在此期间,先后有“绝缘电针”、“无菌连续进针器”、“可进行功能活动的上臂外固定支架”、“下肢悬吊式可进行旋转复位的腰椎牵引床”、医用拔罐“抽吸罐”、“中药煎液过滤器”、“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助康器”等获得国家专利。
为了介绍和推广科研成果,医院医务人员撰写了大量文章和书籍。据不完全统计,从1959年到2004年,共计出版和内部印刷图书22种,在全国各地报刊和院校学报发表论文450篇。
在医学研究中,为了相互推动,医院广泛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自1982年以来,医院每年以学习班、讨论会等不同形式,开展学术交流,有的年份一年举行6次。同时,选派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走出医院参加学术交流。自1986年至2004年,先后派出1288人次参加各地各级各类学术会、短训班,其中参加过国际、国家和省学术讨论会的655人次。2004年底医院在中华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中医药学会和山东护理学会、潍坊市中医药学会等学术团体注册会员211人,其中在相应学会担任职务的63人。
本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医院,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等8所大中专院校的实习医院和本地基层医院中医进修学习医院。自1986年至2004年共计接收实习生和见习生1701人;接收各类进修医生560人,进修专业18个。
在医院内部,为了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弘扬中医特色,始终注意对中医中药人员的培养。自1956年以来,逐步给老中医、中药人员配备徒弟,以师带徒,使中医院的中医、中药事业后继有人。

2004年7月,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医院新老两届领导班子顺利进行了交接,新一届院领导班子认真分析医院的优势,结合医疗行业的竞争态势,提出了医院新时期的工作思路,即继续坚持“全方位发展,突出中医特色,走中西结合之路”的办院方针,科学实施“膨胀规模,重点突破,提升品位,打造一流”的发展战略,制定出医院新的总体发展规划并逐步付诸实施。2004年冬,医院新外科大楼破土动工,按照现代建筑科技与人文艺术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该项目力求建筑格调新颖,造型流畅美观,布局合理完善,功能设置齐全,博采国内众家名院之长,集现代、气派、精致、舒适于一身。整个工程建筑面积约为3鶳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鶳2亿元,拟建地下一层,地上15层,计划于2006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总床位可达1000张。同时在医院北邻拆迁区内,规划建设急诊急救中心、康复保健中心,教学科研实验室、专家公寓、餐饮食堂、行政办公用房等。潍坊市健康俱乐部二期工程也已启动运行,以引领大众健康养生消费新潮流为导向,规划建成集健康休闲、绿色疗法、健肤美容、药浴药膳于一体的大型养生保健中心。新区医院作为市政府重点工程项目,计划占地400亩,2008年完成全部建设任务,整体工程预计总投资3亿元,设置床位800张,规划建成一座现代化气息浓郁、高技术、高品位、功能齐全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医院建成集本部、新区医院、分院、社区于一体的,拥有一流的医疗技术、一流的医疗设备,一流的就医环境、一流的信誉和效益、一流的人文关怀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发展集团,不断壮大医院的总体实力。
回顾过去,成就卓著;展望未来,信心百倍。在新一届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潍坊市中医院全体干部职工抢抓机遇、主动出击、顾全大局、用心去做,开创医院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风雨沧桑50年的“潍中医”,正如同朝阳冉冉升起,必将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