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水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6a&A=1&rec=23&run=13

丹崖山东麓,明代以前是流经郡城的画河入海口,这里就是人们所说的古登
州港。
作为古港,考古学界认为,早在新石器时期,它曾在向辽东半岛传播龙山文
化的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它是"海王之国"齐国的出海口。
汉朝开展丝绸外交,这里是海上东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港。三国、两晋、南北
朝时期,这里又是南北海上交通的中枢。自隋唐五代,古港进入鼎盛时期,
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海港,尤其是唐代,它与泉州、扬州、明州(今宁波)并
称为中国四大口岸,在唐朝经济、文化、军事活动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宋代,登州开始常备重兵。据苏轼《登州召还议水军状》所说,这里" 自国
朝以来,常屯重兵,教习水战,旦暮传烽,以通警急。每岁四月遣兵戍砣矶
岛,至八月方还,以备不虞。自景德以后,屯兵常不下四五千人", 可见当
时朝廷对这里海防的重视。庆历初,这里仍设巡检司,屯水兵300名,春、夏
戍岛,入冬返回, 所用快船形体狭长,状似刀鱼(带鱼的俗称),因称"刀鱼舡"。
水兵首领称"刀鱼巡检"。庆历二年(1042年)筑沙堤,构成水寨,以泊舰船,时
称"刀鱼寨"。
明洪武九年(1376年),"时以登莱二州皆濒大海,为高丽、日本往来要道, 非
建府治、增兵卫,不足以镇之"(《明实录》),乃登州升府设卫, 置海船运辽
东军需。指挥谢观因海口淤塞,报请朝廷批准挑浚,并筑土城。土城高12米
许,厚5 米许,周匝约1500米,设南、北二门。北门通海,为水门,称"关门
口", 供船只出入; 南门为陆门, 名"振扬",供车马人货出入。明永乐六年
(1408年 ),设备倭都司府(水师帅府)于城内,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15 53-
1554),戚继光曾以都指挥佥事职坐镇于此,总督三营二十五卫所备倭事。至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因倭警,总兵李承勋率水兵加固土城,墙体以砖石,
东、北、西三面增筑敌台各一,改画河河道绕水城南、东,由水城东侧入海
形成护城河,即成今日规模。
水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城内面积约27万平方米,建有码头、防波堤、平
浪台、灯楼等海港性建筑和城垣、城门、护城河、敌台、炮台等防御性建筑,
共同构成一个严密的海上军事防御体系。
小海 位于水城中心,原为画河入海口,明初筑土城时画河改道,
这里拓宽挖深,形成港池,总面积约6.7万平方米,南宽北窄,状如卡腰葫芦,
北部宽50米许, 南部宽150米许,南北长650米许。北半部设桥,以贯东西。
桥原为木吊桥,以便舟楫往来;后改设可移性木桥、铁桥。1 995年改建为五
孔拱式混凝土桥,长60米,宽9米,高4米,坐名"登瀛"。小海原来的深度,县、
府志均无记载,1984年清淤后,水深3米以上,三十吨左右的船只出入无碍。
小海清淤时发现三艘古船,据考为元代之物,当时限于力量,仅出土一艘,
现陈列于水城内的古船博物馆,另两艘至今仍埋于港内。
码头 即小海沿岸用石块砌成的平台,以便船只停靠。码头上
设有拴船缆的石柱和便于退潮时货物装卸和人员上下的通海石阶。
防波堤 俗称码头尖,在水门外东侧,沿东炮台北伸入海中,
巨石堆砌而成,满潮时高出海面约一米,用以阻挡由东北海面涌来的浪头及
其所挟泥沙直接冲入小海。始建年代不详。
平浪台 位于水门南50米处,正迎水门而立,东与城垣衔接,西北
呈弧形,与城墙齐高,东北角有石阶可下达码头。平浪台可以减弱由水门涌
入的潮水冲击力,在保持小海水面平静的同时,使来潮所挟泥沙沉积于水门
内西侧,便于疏通排除。另外,平浪台作为屏障,可以阻隔来自海上的视线,
使海上之敌难窥港内虚实。平浪台上明时筑有太平楼,用于了望海上,指挥
水师,楼久圮。1987年重建,为双层木结构屋面开山式仿古建筑,1996年辟
为中国船舶发展陈列馆。太平楼南旧有平浪宫(俗呼"小圣庙",供奉神明,以
祈浪平),1987年重建,为单层木结构屋面开山式仿古建筑。
灯塔 即建于丹崖山巅绝壁上的普照楼。
城垣 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时为土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
年)加固时" 以砖"。后因年久失修,仅存北墙、 西墙和东墙北段、 南墙东
段, 且损毁严重。1982年、1985年两次修葺,1993年又将城西北角挖低(以减
轻丹崖负荷),乃形成今日规模。水城城墙随地势高低形成西、西北高,东、
南、东北低的倾斜状,东、西、南、北墙分别长约720米、850米、370米、300
米,周长220 0余米。 西北墙临丹崖山绝壁,只建有1.4米高的垛墙;西墙建
于丹崖山南延之脊上,虽不高,但较险峻;东、南两墙因地势低洼,筑得较
高(约7米)。墙体底宽12米,顶宽8米。墙体内外以砖包砌,内夯以土。城顶设
有垛墙,规格为0.56米(厚)×0.55米(宽)×0.6米(高)。每垛砌有射孔,规格为0.2
米(宽)×0.15米(高)。
城门 明洪武九年(1376年)建水城时,设水、陆门各一,即今水门和
振扬门。1985年修城时依西墙走势,于中部转折处新开一门,即今西门。
振扬门位于南墙偏东,为水城南门,明、清、民国时是水城唯一的陆门。明
洪武九年(1376年)初设时为土门;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改造为砖券门,宽3米,
进深13.75米,最高处5.3米,砖券顶,两券两伏。1985年加以改造,上筑三重
飞檐屋面开山门楼。
水门位于水城北, 俗呼"关门口"、"天桥口",是小海通往外海的唯一通道,
门宽3米,上敞。其东、西两侧筑有高大的门垛与城墙衔接,上架巨板, 以
贯东西,俗称"天桥"。清同治年间(18 62-1874)曾在此设包铁叶的木栅式水闸,
有警放闸,可防敌船窜入,至今留有遗迹。
敌台·炮台 清代重修的《蓬莱县志·卷二》记载:万历二十四

(159 6年)"因倭警,……东、北、西三面共增敌台三座",今存者仅西墙一座。
它伸出墙外5.5米,宽6.2米,高与城齐,台顶有垛墙;后侧则有伸入城内6.2
米、宽7.4米与墙同高的台基。炮台共两座,分别设在水门外东、西两侧。东
炮台沿东墙向北伸出36.2米,东西长11米,南北宽10米,高出城墙2.5米,上
筑垛墙。其南有宽1.5米、长9米的石阶以供上下。炮台底基为长条石砌,上
部皆以砖砌。西炮台建于水门西北约百米丹崖山东侧陡壁上,伸出城外12米,
宽12米,城墙开有小门以供出入。东、西两炮台相距80余米,呈犄角之势,
封锁着水门外海面。从考古情况看,除东、西炮台存有清代铸造的铁炮外,
西墙敌台外1996年也出土一门清代铁炮,形制与东、西炮台一样,可见清代
这里的敌台也作炮台之用。
护城河 即今城区北关路以北的画河下游一段。明洪武九年(1376
年)筑土城时,改画河直入小海为沿土城南墙外东流,绕城半周,自土城东入
海, 形成护城河,为土城东、南墙增加了一道屏障。后在这段河上建桥三

(详见"附录"之二)。1983年,两岸浆砌石崖,全长1200余米。1996年因水患,部
分区段有损,重修。
作为我国古代北方重要的水军基地,水城不仅具有依山(丹崖山)、靠城( 蓬莱
郡城)、通河(画河)、傍海(黄海)等建港优势, 更占据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
它与长山诸岛隔海相望,可互为犄角,相互声援;由沙门岛(今长岛县南五岛)
向北即为传统的登州水道,直通辽东;西去可抵天津直沽;往东可达山东沿
海诸港。
水城的修筑,迄今已逾六百余年,它是我国建筑最早而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
水军基地之一,在海上建筑技术和结构布局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在我国海
港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西峙立的丹崖山,可远眺海上动静,可凭险制高以护水城安全。而于船只
出入,则其山及山上灯塔又可作导航之用。因此,自宋代设"刀鱼寨"始,水
城作为水军基地,一直与丹崖山密不可分。1982年,国务院公布"蓬莱水城和
蓬莱阁"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