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9&rec=9&run=13

建置区划
【境域】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北纬35°31′~35°56′、东经116°18′~116°
40′。东邻兖州、宁阳,西连梁山、嘉祥,南与济宁任城区接壤,北枕汶水与肥城、
东平县相望。最大纵距58公里,最大横距35公里,面积877.22平方公里。
【沿革】古为厥国。春秋为鲁中都邑、阚邑、桃邑。战国时齐置平陆邑,后属楚。
秦属薛郡。西汉置东平陆县,隶东平国,此为汶上建县之始。南朝宋初改称平陆县,
后改称乐平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平陆县,属兖州鲁郡。唐天宝元年(742年)改
为中都县,后割属郓州,宋属东平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改称汶阳县,金泰和八年
(1208年)始称汶上县,属东平路。古人以北为上,故取汶水在上之意而命名。明清时
先后属兖州、 东平州、济宁州。建国后先后属泰安专署、济宁专署。1985年5月划归
济宁市。县城原治平陆故城(在今县城北24公里),唐代移至今城。
【区划】 1998年辖汶上、南站、南旺、次邱、寅寺、郭楼、苑庄等7镇,辛店、
郭仓、义桥、康驿、刘楼、杨店、军屯、白石等8乡,561个行政村。
【人口】 1998年,全县人口72.14万人,其中男366372人,女355072人,男女性
别比例为103∶100。人口密度822人/平方公里。人口出生率10.73‰,死亡率5.67‰,
自然增长率5.06‰。
【民族】 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满族、朝鲜族等9个,共约1300人,占总人口
的0.18%。

自然条件
【地形】地处鲁中低山丘陵与鲁西平原交接地带,地势由东北向西南缓倾。东北
部有少量山丘,约占全县面积的4.0%,最高点为昙山顶峰,海拔171.7米;西南部多
湖洼, 占24.5%,最低点在蜀山湖底,海拔36.5米,原有南旺、蜀山、马踏三湖,6
0年代后因常年干涸,已垦为良田;中部为黄河冲积平原。
【山脉】 属泰沂山系,多为东南西北走向,海拔80~171.7米,纯山面积31平方
公里。主要有昙山、太白山、卧佛山、彩山、九峰山等。太白山醉似卧牛,一石浑然,
阳有洞,左壁有径周尺大字。据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到此观览,因而得名。
【河流】属淮河流域京杭运河水系。主要有泉河、小汶河,因势由东北向西南注
入京杭运河,总长135公里,流域面积800多平方公里。京杭大运河经西南边境12公里,
年提水360万立方米。大汶河流经北部边境15.3公里,年引水约741.8万立方米。
【土壤】有四大土类、11个亚类、14个土属、54个土种。褐土,分布于军屯乡缓
岗、微斜平地及青石山区,占耕地的48.8%,土层较深厚,呈中性至微碱性,熟化度
高,养分含量中等,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潮土,主要分布在大、小汶河两侧的漫滩高
地及“三湖”低平洼地,占耕地的35.8%,土质粘重,理化差,但内在养份高,生产
潜力大,宜种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棕壤,占耕地的6.13%,分布于东北山区。
砂姜黑土,占耕地的9.27%,多分布于苑庄、义桥等乡低洼处。后两类土

壤理化性状不良,作物产量较低。
【自然灾害】 主要有旱涝、冰雹和干热风。1951年以来,因暴风雨出现偏涝年4
次,大涝年3次,偏旱年14次;雹灾18次,其中重灾6次;干热风危害呈上升趋势。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全县版图面积8.77万公顷,其中耕地5.65万公顷,占64
%,人均0.08公顷。水资源总量平水年为3.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9亿立方米,地
下水2.9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3.2亿立方米,占总量的84%。矿产资源主要有煤、
金、铁、铅、水晶、石英、花岗石、石灰石、粗石砂、矿泉水等。煤分布在东南和西
北部, 面积665平方公里,储量18亿吨。金矿分布在东北部昙山周边地带,包括砂金
和岩金,已确定金矿体两个,平均含金品位7.5克/吨。铁分布于北部郭仓乡李官集地
段,储量5548.63万吨。铅分布于白石、军屯两乡,D级储量5275.9吨。水晶石分布于
白石乡孟庄一带。 花岗石分布于白石乡卧佛山一带,D级储量2008.6万立方米。矿泉
水分布较广,经国家级鉴定为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生物资源主要有香附、蔓荆子、
枸杞子等中草药类约200个品种, 苇、藕、荸荠等水生植物,鲤、鲫、鲢、草鱼、鲇
鱼等水生动物,兔、獾、狸、刺猬等兽类动物,猫头鹰、麻雀、喜鹊、乌鸦、布谷鸟
等飞禽。

经济状况
【综述】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3.2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
别完成9.4亿元、6亿元、7.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5.6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0.8亿元,支出1.23亿元。各类存款余额13.36亿
元,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42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60元。
【农业】汶上是全国棉花生产、优质棉出口基地县和全省黄淮海平原开发示范县。
耕地面积5.65万公顷。粮棉间作、粮菜间作和反季节种植已大面积推广,现已建成八
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机总动力35.34万千瓦。农业生产总值16.6亿元。
种植业 主要粮油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棉花、蔬
菜等。粮食总产稳定在40万吨以上,棉花面积1.67万公顷,蔬菜面积发展到1.33万公
顷以上, 其中反季节蔬菜种植达666.7公顷。良种良法、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得到推
广普及。
林果业 果林面积0.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4%。主要用材林树种有杨、柳、
梧桐等90余种, 林木面积4万多公顷,主要分布在大汶河、泉河和北部山区。果品主
要有桃、苹果、核桃等,已建成果品生产基地2000公顷。林果业总产值1225万元。
畜牧业 1998年,共有百头牛场20处,百只羊场30处,千头猪场30处,万只鸡场
2 0处,生产禽蛋1.91万吨,肉类4.73万吨,总产值23.6万元。
水产业 1998年,水产业从业人员1458人,主要养殖中华毛蟹、中华鳖、草胡鲇、
罗非鱼、泥鳅等17个品种,养殖水面367公顷,养殖总产量2510吨,平均亩产455.9公
斤。水产业总产值2803万元。
【工业】1998年拥有各类企业1296个,其中,国有企业22个。已形成纺织、机械
制造、食品加工、电子、化工、建材6大主导产业,纺织、机电、轻工、化纤4大企业
集团,20个骨干企业和8大名牌产品。有乡镇企业668家,从业人员4.23万人,机械、
轻纺、 食品、工艺美术、建材、造纸等产品发展到38个系列、600多个品种,其中出
口创汇产品6种,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产值7.6亿元,利税7700万元。有个体工
商户15238户, 从业人员2.8万人,注册资金7205万元。有私营企业276户,从业人员
5300多人, 注册资金7996万元。工业总产值14.2亿元,营业额3.1亿元,完成税收15
00万元。
【交通邮电】105国道纵贯南北,073省道横穿东西,连同乡、村公路,公路总里
程达574公里。1998年拥有各种运输车辆807辆,货运量381万吨,客运量106.6万人次。
电信和邮政机构各有15处。程控电话交换机总量2.93万部,安装话机2.80万部,
拥有手机3890户, 无线寻呼4600户,电话普及率3.28%。邮路长180公里。全年邮电
业务总量3631.2万元,业务收入2923.9万元。
【商业贸易】1998年,有商业网点332处,从业人员2940人,年销售收入1.5亿元。
大型集贸市场38处, 成交额7亿元。燃料供应8000吨。实现进出口总额1619万美元,
其中工业制成品收购占70%,出口产品主要有棉纱、坯布、砻谷机、服装、中药材等
100多种。三资企业12家,累计资产总额7108万元,利润总额80万元。
【城建环保】1981年始制定县城总体规划,至1998年城区规划总面积达60平方公
里,其中建成区7平方公里,道路总长55公里,日供水能力1.2万吨,绿化覆盖率28.7
%。全县15处乡镇驻地和561个行政村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其中8个达到新型乡镇标准。
农村硬化道路总长550公里, 农民人均住房面积21.6平方米,80%的乡镇实现了自来
水一级供水。境内两个主要废水污染源之一的县酒厂废水处理已通过省级专家验收,
达到国家二级标准。1995年以来,共治理噪声污染点源8个,总投资26.8万元。
【旅游】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多处,其中省级5处、市级8处。1995年成立旅游
局,制订了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组织开发了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和
5个特色旅游区, 即城区佛教文化圣地旅游区、南旺古运河文化旅游区、白石古代石
刻文化旅游区、苑庄北辛文化旅游区和杨店军屯回归自然旅游区。
【土特产品】鲁西黄牛体大役作力强,育肥性好,肉质鲜嫩。小尾寒羊繁殖性强,
屠宰率高,毛细,皮质好。汶上大荸荠个大皮薄,清脆甘美,嚼后无渣,含大量抗坏
血酸、蛋白质等多种营养,具有止咳化痰、润肺消食、降压等功效。汶香附泗汶一带
所产药用性能属全国最佳。此外,南站的草莓、洋香瓜,寅寺、军屯的山牛蒡,杨店
的芦笋,近几年已成为出口创汇产品。工业名牌产品有鲁汶牌棉织品、明远牌发电机
组、砻谷机、神剑牌钢锨、中都系列酒等。

文化事业
【科技】1998年,县设科委,乡镇设科技办公室,561个行政村均设科技村主任。
科研开发机构发展到21处,其中民办6处。近几年累计引进各类专业人才近300人,聘
任兼职科技人才近800人, 举办继续教育工程学习班29期,培训各类技术干部6500人
次。 有科技人员10816人, 其中具有高、 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分别为217人、2
857人、7742人。1997年被国家科委授予“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
【教育】 1998年,有各级各类学校453处,其中普通高中4处,初中34处,小学3
28处,职业中专1处,职业中学3处,成人教育中心15处,社会力量办学14处,在校生
总数142236人。教职工总数7125人,其中专任教师6114人。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共
输送大中专生13820人, 其中本科1972人,专科4026人,中专6503人,其他1319人。
1998年高考录取本科189人, 专科264人,中专670人,获市高考进步奖。幼儿园共44
9所, 入园幼儿27571人,幼儿教师790人。成人教育中心每年培训人数达10万人次以
上。
【文化艺术】有各类文化事业机构51个,专业队伍360人。图书馆、博物馆各1处,
文化馆(站) 16处,电影放映单位94个,专业剧团1个,剧院5个,新华书店2个。县电
视台1995年开通有线电视, 电视覆盖率95%。广播线路700杆公里,广播覆盖率10 0
%。
【卫生】 1998年,有医疗机构56个,床位941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344人。56
1个行政村均设有医疗点, 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100多人。各种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预防
控制取得较大成效。
【体育】 有占地5.2公顷的体育中心,内设游泳池、综合训练房、灯光球场和田
径场。有篮球场89处(其中灯光球场3处) 。县和各乡镇中学以及完全小学都建有标准
田径场,百人以上机关、厂矿企业、乡镇均建有篮球场、体育活动室。经常参加体育
锻炼的人数达37%以上。 传统体育项目为田径、武术。有民间武校5所,在校生1000
余人。 竞技体育学校1处,在校生50多人。有专职体育教师25人,裁判员15人,社会
体育辅导员50人。 1993年以来,共向省市体校和运动队输送运动员138名,有12人达
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 23人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汶上籍运动员共夺得2个全国冠
军、6个第三名,8个全省冠军、13个亚军、16个第三名。

重大事件
孔子宰中都 周敬王十九年(前501年) ,鲁定公任命孔子为中都(今汶上)宰。孔
子到任以后,尽职尽责,运用平时刻苦学习研究的兴邦治国之道,在中都邑积极推行
了一系列改革;并利用邑近大野泽、土壤肥沃、水草丰美等自然地理优势,鼓励民众
农牧渔并举,努力发展生产;同时倡导良好社会风气。经过孔子一年的治理,中都形
成了尊老爱幼、路不拾遗、淳厚俭朴的良好社会风尚,成为四方诸侯争相效仿的榜样。
由此体现了这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的才华和功绩。
红枪会暴动 汶上县红枪会是山东红枪会的一支主要力量,1921~1926年,郭晨
诰、陈明昭、郭延俭、秦大文等人以防匪、抗捐和推翻张宗昌军阀统治为宗旨,率领
汶上人民在汶上、宁阳、兖州、曲阜、济宁等地开展武装斗争,人数发展到9万多人。
1926年汶上红枪会联合邻县会众智取汶上、宁阳县城和杀官兵、烧票房、威逼兖州等
行动,加速了张宗昌反动政权的覆灭,并引起全国舆论界和中共主要领导人的重视。
永安寺起义 1937年“七七”事变后,汶上爱国知识分子陈伯衡、曹志尚、刘启
文、张云峰等,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与鲁西南工委取得联系并得到党
代表刘星指导协助后,以“农民福利会”、“中华民族抗日解放先锋队”为基础,于
1 938年2月5日领导汶上、 东平两县爱国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农民百余人,在永安
寺举行起义,建立了地方第一支抗日武装--汶上县人民抗日自卫队。
佛教圣物出土 1994年3月15日, 在县城内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塔宫内,发掘出土
14 1件佛教文物,其中有佛舍利、金棺、银椁、石造弥勒佛像、水晶含珠、宝珠、玛
瑙、丝织品、玉石坠、七宝瓶等。考古学家认为,这批文物为研究宋代金银器制作、
纺织工艺技术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此批佛教圣物的出土实为举
世罕见,吸引大批中外佛家弟子前来拜谒。

著名人物
穆修(979~1032) 字伯长,著名文学家,宋代郓州汶阳(今汶上)人。曾任泰州司
理参军、颖州文字参军等职。自幼苦读,10余岁即落笔成章,20余岁博览群书。不满
当时流行的“西体”靡丽文风,主张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并亲自动手刻印
韩、柳文集数百部,千里迢迢肩挑至京师开封出售,对后来的诗文革新运动起到了先
驱的作用。其作品被集为《穆参军集》三卷。
白英(1363~1419)字节之,明代著名民间水利专家。康驿乡颜珠村人。早年曾受
骋设教,充当过运河河工,在治水通船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明永乐九年(1411年),
敕修运河航道。白英献计改以南旺镇为分水点,在运河流经的南旺一段建水闸38座,
分段调节水量;同时筑戴村坝,开小汶河,引汶水分流于南旺,使之南四北六,上下
济运。经采纳实施后,较好地解决了运河航道水量不足、长期阻塞的难题。“引汶济
运”这一系统工程,开创了大运河航运史上的新纪元。
路迎(1483~1562)字宾,郭仓乡路海村人。明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历任南
京兵部主事郎中,襄阳、松江、淮安知府。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升兵部尚书。处事
沉稳,平易近人,对下属严慈并施,以慈为本,被称为“善政中第一人”,甚得皇帝
赏识。一生虽多武职,亦善诗文,与同代大儒王阳明有文字之交。所咏佳作曾刻于汶
上城内“独乐园”壁间,后被毁,仅有少量诗文流传民间。
王杲字景初,汶上人。明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次年授山西临汾知县。处事缜
密,知人善任,仅两年,政绩跃为“山西第一”。后曾任山西监察御使、陕西茶马御
使、太仆寺少卿、大理寺左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使、户部右侍郎等职。明嘉靖二十
年(1541年)升任户部尚书,相继改变银钱折粮方式,调整食盐管理办法,没收贪官赃
款,加倍收缴富商大户多年拖欠的税金,既减轻了百姓负担,又增加了财政收入,皇
帝大为赞赏,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加封太子少保。后遭诬陷被贬往广东雷州,不
久含冤而死。明隆庆元年(1567年),皇帝得知实情,立即下令予以昭雪,同时赠封太
子太保,派员营葬。
吴岳(1501~1568)字汝乔,南旺镇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历任户部主
事、郎中,保定知府、山西布政使、贵州巡抚、吏部左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吏部
尚书等职。为官清正廉明,操守如一。任南京吏部尚书期间,“抑浮薄,杜侥幸,南
都缙绅惮之”。他下令印发《会约》、《礼考》等,对官吏进行正面教育;同时,认
真调查官场弊端,既而“上疏陈六事,帝颇纳其言”。不久,委兵部尚书,赴京上任
途经家乡期间病故,谥号介肃。吴岳善诗文,文风深沉典雅,不尚辞藻,有《望湖遗
稿》一卷传世。
郭朝宾字尚甫,苑庄乡柏村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
郎中,河南、陕西左右布政使,顺天府尹,浙江巡抚等职。明万历二年(1574年)升工
部尚书。 为官政绩卓著:在大同督饷时,改革传统运粮方法,为国家节约运费白银2
万两;赴西宁安抚外族部落,以诚相待,不擅杀戮,促其臣服,边境得以安宁;任顺
天府尹期间, 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将一韩姓军官绳之以法;朝中-江陵宠臣,为表
现自已,几次奏请开挖口、胶莱二河。郭朝宾经实地考察,认为开河时机未到,几
次廷议均以其力谏而予否决。
陈伯衡(1905~1939)名宪璇,字伯衡。汶上镇南周村人。共产党员。1927年曾在
汶上组织农民协会。 在北京大学学习时积极参加“12·9”学生运动。1937年抗战爆
发后, 由济南回县秘密组织抗日活动。1938年2月,同共产党员刘星等于永安寺领导
起义, 建立汶上县人民抗日自卫队并任队长。同年8月任第十支队东进梯队司令员,
11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六支队一团团长。 1939年3月,在东平县郑海指挥同日军作战
中,不幸中弹牺牲。
李又村(1913~1966) 原名丁九荣,又名丁景宇,汶上县早期共产党员。1913年8
月出生于汶上东门里一个富裕农民家庭。1928年,在兖州考入省立第五职业学校 (滋
阳乡师) ,1932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学生支部中任宣传委员。1935年在汶上县
张楼小学任教,曾动员张楼村80多人参加抗战。1938年参加八路军,走上抗日前线。
1940年被评为战斗模范。1942年调一一五师情报部工作,后并入新四军情报部。建国
后,历任徐州市公安局长、济南市公安局长、济南市长等职。1966年12月20日,因积
劳成疾猝然病逝,年仅53岁。

名胜古迹
柏遗址位于苑庄乡柏村东南。1988年4月发掘,初步探明遗址总面积5万余平
方米,属北辛文化类型。现已发掘900平方米,发现人类居住区、墓葬区各1处,有半
地穴式房基12座,灰坑17个,墓葬23座。这将为我国原始社会发展的研究提供重要依
据。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鲁九公墓位于南旺镇十里闸村西、 古阚城西南。前702年,鲁桓公游于阚,面南
望气卜吉,言死后欲葬于此。前694年,桓公薨,遵其遗愿葬于阚城西南凤凰陵之阳。
后庄、闵、僖、文、宣、成、襄、昭诸公继葬于其南,故称鲁九公墓。为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
太子灵踪塔位于县城西北隅。因塔宫内藏有佛祖灵骨(舍利)而得名。塔通身砖彻,
为8角型13层楼阁式建筑。 底层东、西、南各设一券门佛龛,原有佛像。北面券门洞
通塔内,有螺旋式台阶达于塔顶。塔刹呈葫芦状,上置三股钢叉,覆以黄色琉璃瓦,
金光耀目,俗称“黄金塔”。塔高41.5米,精工细作,古朴典雅,造型优美而雄伟。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前原有昭空寺,宋咸平五年 (1002年) 重建,改称宝相寺。
1994年起,又对塔身及塔宫进行整修,并重建供奉殿,成为游览圣地。
南旺分水龙王庙建筑群座落于南旺镇汶河、运河交汇处。为表彰宋礼、白英创修
南旺水利枢纽工程而始建于明初,后相继扩建。至清咸丰十年(1860年),形成庞大的
建筑群,主要有龙王大殿、禹王殿、宋公祠、白公祠、潘公祠、莫公祠、文公祠、水
明楼、戏楼、观音阁、关帝庙、蚂蚱神庙等。因年久未修,多失原貌。为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
水牛山摩崖石刻位于白石乡水楼村东约0.5公里处的水牛山上。 水牛山南侧石壁
上凿有二佛洞(洞前原有清凉寺。今寺院址因采石而毁),摩崖石刻位于西洞右侧。崖
壁高2.3米,宽1.8米,刻佛经6行,前5行每行9字,末行7字,计52字,字径0.25米,
字体为隶楷相兼,用笔严谨,遒劲方正,深厚端庄,据考出于北齐人之手,向为书家
所鉴赏。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