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6&rec=7&run=13

建置区划
【境域】位于山东省北部,地跨东经118°07′~118°54′、北纬37°22′~3
8°12′之间。东隔黄河与垦利县、东营区、博兴县相望,北邻河口区,西接滨州市、
沾化县。县境呈西南-东北向,南北长102.5公里,东西宽8.5-25公里,总面积166
5.6平方公里。
【沿革】境西南部成陆较早,周秦时属齐国、齐郡,汉代属千乘郡漯沃县、蓼城
县地。隋代建永利镇,属渤海郡蒲台县。唐、宋属渤海县永利镇。南宋绍熙四年(11
93)年升永利镇为利津县,属山东东路滨州。因本隋永利镇地,又邑有东津,故名利
津县。元、明属山东济南府滨州。清代、民国时期属山东武定府,1936年属山东省第
五专署。1944年8月解放,隶属山东省行政委员会渤海区四专署、垦利专署。建国后
属惠民地区。1958年,并入沾化县,属山东省淄博专署。1961年10月恢复,属惠民专
署。1983年10月,东营市成立,利津县划属东营市管辖。县政府驻地利津镇,居县境
南部。建城已有800多年历史。为全县主要物资集散地和政治文化中心。
【区划】1998年底,辖5镇7乡,即利津镇、盐窝镇、陈庄镇、北宋镇、汀罗镇和
南宋乡、明集乡、北岭乡、虎滩乡、集贤乡、傅窝乡、刁口乡。有村民委员会510个。
重点乡镇有:利津镇面积133平方公里,人口6050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555人。
1998年,粮食总产33167吨,全镇社会总产值16.80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41亿元。
乡镇企业3187处,从业人员28560人,产值157015万元。为东营市“十强”乡镇之一。
盐窝镇面积111.5平方公里,人口3619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30人。1998年,粮食总
产量31822吨,农村社会总产值15.20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23亿元。乡镇企业3 764
处,从业人员18390人,产值126563万元。该镇建成鲁北畜产品第一大市场,屠宰户
发展到1200多户,从业人员3000余人,年产羊肉9000吨,产品远销豫、京、津等省市。
陈庄镇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2408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51人。1998年,粮食总产
量13247吨,农村社会总产值12.6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53亿元。乡镇企业164 7处,
从业人员5837人,产值98958万元。该镇为利津北部交通枢纽,商业贸易繁荣,有个
体工商户1480多户,私营企业发展到150家,列全县首位。
【人口】1998年底,有86520户、289137人。其中男146727人,女142410人;男
女性别比例为103∶100。农业人口251264人,非农业人口37873人;人口密度为每平
方公里225人。人口出生率12.96‰,死亡率6.97‰,自然增长率5.99‰。
【民族】有12个民族,其中汉族有289081人,占人口总数的99.98%,少数民族
共有76人,占人口总数的0.02%;其中回族8人,满族15人,蒙古族2人,苗族21人,
土家族14人,壮族6人,白族、甫族、傣族、彝族、朝鲜族各2人。

自然条件
【地形】境内西南高,东北低,西南端地面海拔11.5米,东北沿海海拔2米,顺
黄河自然纵比降1/11000。黄河滩地高于背河地面2-3米,背河地面近河高、远河低,
背河自然比降1/7000。境地全为黄河冲积平原,历史上黄河决口频繁,受洪水反复冲
切、叠套淤积,地表形成岗、坡、洼相间的复杂状态。微地貌可分5种类型:河滩高
地,占全县总面积的9.1%;缓岗地占7.9%;浅平洼地占25.8%;微斜平地占47.9%;
海滩地占9.2%。
【河流】共有8条河流,其中7条为人工排水河道,即褚官河、太平河、沾利河、
马新河、草桥沟(东西两干流)、挑河,控制排水面积1236平方公里,雨涝基本不成灾。
唯一的自然河流是黄河,上自南宋乡起,沿县界东北流,接垦利县段,境内流程7 4
公里。到1998年底,县境内建成险工6处、护滩8处、引黄涵闸4座、扬水站11处,总
引水能力158立方米/秒,控制灌溉面积4万公顷。
【海域】海岸线西起老挑河口,东至五河口,全长59公里。滩面平缓外伸,属淤
进型海岸。10米等深线的浅海面积13.4万公顷。浅海底质大多是泥质粉砂。潮汐属不
规则半日潮,每日两次,潮流为来复流,最大流速1.1海里/小时。海水透明度32-55
厘米,年平均水温14.2℃,盐度30.6‰,淡水注入径流量450亿立方米/年。
【土壤】分3个土类、4个亚类、6个土属、62个土种。潮土土类,占全县可利用
面积的62.4%,有2个亚类、3个土属、35个土种,是主要粮棉种植区;盐土土类,占
36.9%,有1个亚类、2个土属、25个土种,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水稻土土类,占0.6
4%,有1个亚类、1个土属、2个土种,适种水稻。
【植被】主要有盐生草甸和典型草甸两个类型。盐生草甸发育在沿海滩涂内侧和
重盐碱地片,总面积约5.7万公顷。其植被群体有黄须菜群丛、马绊草群丛、芦苇群
丛,伴生柽柳、蔓青、蒿类等。群丛覆盖度达70%~90%。典型草甸发育在轻盐碱地、
弃耕地、林隙地上,其植被群体有白茅--芦苇群丛和一年生禾草群丛。伴生狗尾草、
苦买菜、草木樨、地锦、马齿苋等杂草,群丛覆盖度70%~95%。
【自然灾害】旱、涝、风、雹灾害经常发生。大旱大涝平均10年一遇。大风往往
伴有海潮,形成风暴潮,为害惨重。干热风多发生在5-6月,年平均出现6天,造成小
麦减产。冰雹多出现于晚春和晚秋,几乎每年都有。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面积12.87万公顷,其中耕地、园地、林地、
牧草地及水域共9.0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70.39%;城镇村、工矿及交通用地共1.22
万公顷,占9.48%;未利用土地2.59万公顷,占20.31%。水资源黄河水质优良,是
工农业用水和人畜用水的主要水源。面临黄河断流的加剧,县、乡、村大力加强农田
水利基本建设,建库蓄水,总蓄水能力达8420万立方米。矿产资源地下石油储量丰富,
已探明含油面积204.3平方公里,地质储量9.8亿吨;含天然气面积37.1平方公里,储
量67.3亿立方米。浅海海水含盐度为30.6‰,发展盐业和盐化工业潜力巨大。生物资
源水产:渤海湾饵料丰富,鱼、虾、贝、藻类繁多。鱼类以鲐、梭、带、黄花鱼为大
宗;虾类以毛虾、青虾、对虾为多;蟹类以三疣梭子蟹最有名。淡水特产主要有黄河
刀鱼、鲤鱼。药材有益母草、茵陈、枸杞、车前子等60多种,尤以益母草最为有名。
野生动物主要有野兔、狐、黄鼬、刺猬、燕、雀、鸭蓝、雁等。

经济状况
【综述】原属经济落后地区,自1993年被定为改革开放试点县以来,经济明显提
高。199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5158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031万元,第二
产业增加值121272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8280万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6.6∶48.2∶
1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30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2492万元,外贸
出口收购总值1.21亿元。全县财政收入10023万元,支出11172万元。金融机构各项存
款余额85232万元,其中城乡储蓄存款余额5644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77136万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2411元。
【农业】有耕地34574公顷。东北部为林牧渔区,西北部为农林牧区,东南部沿
黄河一带为农副业区。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作物占总耕地面积的60%,二年三熟占1
0%,一年二熟占30%。农业内部结构过去以粮食种植为主,近几年,实施产业化战
略,重点发展了粮食、棉花、芦笋、瓜菜、水产品、畜产品、林果、食用菌八大主导
产业基地。“两高一优”专业村发展到89个,农用机械总动力24.65万千瓦,农村用
电量3470万千瓦小时。1998年农业总产值为15029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约占总产值
的40%;林业占3%;牧业占39%,渔业占15%;家庭副业占3%。
种植业 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水稻、棉花、花生、蔬菜等,高梁、谷子、
绿豆、芝麻等种植也较普遍。1998年主要农作物产量:粮食21.56万吨,棉花3400吨,
油料5000吨,蔬菜瓜类30.43万吨;种植业总产值68153万元。
林果业 宜林地面积22500公顷,有林场1处(一千二林场)、苗圃1处(虎滩苗圃);
农田林网12484公顷。有片林3681公顷,其中防护林158公顷,经济林3523公顷。主要
树种有刺槐、杨树、紫穗槐、柽柳等。林木蓄积量27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为12.1%。
经济林中,苹果林3121公顷、梨树317公顷、葡萄47公顷、桃树37公顷,其余为沙果、
枣等。林果业总产值2022万元。
畜牧业 有草场3080公顷,饲草资源丰富。已建成畜牧专业村118个,有专业户
15 28个,家庭牧场40个。主要牧养牛、猪、羊、鸡等。1998年大牲畜存栏12.39万头,
羊存栏53.48万只,猪存栏16.28万头,家禽存养481.92万只。肉蛋奶总产量7.1万吨。
畜牧业总产值52694万元。
水产业 1998年,有海洋捕捞渔船180只,封滩护养面积3333.33公顷,海水养殖
面积1666.67公顷,淡水养殖1800公顷。水产品总量3.68万吨,其中海水产品2.57万
吨;淡水产品1.11万吨,水产业总产值24602万元。挑河入海口的刁口海铺,可停泊
渔船200余艘。
【工业】有乡以上企业157家,村及村以下企业4536家。以农副产品加工和服务
于农业为特点。主要有石油化工、机械、食品、纺织、面粉、饲料、化肥、建材、冷
藏等业。1998年主要产品产量为:原盐5060吨、面粉1.8万吨、食用油1.1万吨、饲料
1239吨、原油加工36.33万吨、合成氨0.94万吨、化肥23973吨。1998年全县工业企业
增加值达106684万元。
主要工业企业有:石油化工厂、棉纺织厂、机械厂、电机厂、三利食品厂、油棉
厂、酒厂等。家庭副业主要有草、苇编制品,豆制品等。1998年副业总产值2482万元。
利津县光明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工程学院机电研究所联合研制生产的永磁恒压发
电机,输出电压始终保持在额定范围内,解决了拖拉机、三轮车的发电机“转速高,
烧灯炮;转速低,灯不着”的问题,获农业部颁发的国内领先水平证书。
【交通邮电】建国前货物进出主要靠黄河水运。建国后公路网逐步形成。1998年,
公路线路总长806.2公里,公路密度48.61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通柏油路的村占90
%。主要干线公路有滨海路、永馆路、辛河路等。有客运班次42个,各类站点114个,
班车可达济南、淄博、滨州、聊城、海港等地。全县有客、货运车751辆,完成客运
周转量3705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16232万吨公里。黄河航运上行到鄄城下行至西河
口,近几年,因受黄河水情制约,航期不稳。横渡有国有渡口1处,设双体轮渡2艘。
低水位时建有浮桥。海上运输水产品,从刁口海铺启航,东行至龙口,西行至天津。
1998年,全县有邮电所18处,邮路总长281公里,农村投递路线1068公里。县局
建成邮电通讯大楼,全县实现电话程控化。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0464门,实有14216门。
电话普及率为5.79部/百人。1998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07万元。
【商业贸易】有零售、餐饮业网点4776处,从业人员10301人,其中县城有网点
277处,从业人员1432人;乡村网点4499处,从业人员8869人。国有经济网点37处,
从业人员482人;集体经济网点43处,从业人员629人;个体经济网点4675处,从业人
员9060人。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2492万元。城乡集贸交易市场有48处,其
中较大的有利津镇集贸城、盐窝镇鲁北畜产品市场、陈庄镇贸源商城。全年集市贸易
成交额53162万元;完成粮食定购8640吨,议购粮食17813吨,议销粮食5165吨;生产
资料销储额6541万元;外贸出口收购总额1.21亿元,自营出口创汇306万美元。
【城建环保】1998年,城市基本建设投资30722万元。县城拥有水库1座,年供自
来水236万吨,普及率达100%;实有铺装街道21公里,面积45.3万平方米;园林绿地
面积110公顷,人均30.5平方米;日清扫路面13.1万平方米,年清运垃圾1.4吨。
1998年,清除治理污染面积9.1万平方米,烟尘控制区面积2.24平方公里,控制
区覆盖率达83%。饮用水达标率为100%。工业废水处理率53.5%,区域噪声平均值
为56分贝,城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5分贝。
县境东北部滨海地带划属“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73万
公顷。保护区沼泽星罗棋布,有植物50余科、120余种;鸟类120余种,其中有国家一、
二级保护珍禽丹顶鹤、灰鹤、大天鹅、大鸨、金雕等15种;浅海水域有海洋生物6 00
余种。
【土特产品】黄河刀鱼肉嫩不腻,味道鲜美。每年3~5月,成鱼由黄河口逆水而
上洄游产卵,至利津段正值最肥期,鱼群上行出利津后已产卵消瘦,鱼刺变硬,故此
鱼以产于利津者最佳。利津虾皮黄河口近海水域饵料丰富,利于幼虾成长。利津产虾
皮个头均匀,皮薄肉厚,以桃花色为上品。

文化事业
【科技】有专业技术人员8760人,其中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人员1630人,
占18.6%。县直涉农部门建立了技术服务中心,各乡镇有科技副乡(镇)长和科委主任,
成立了综合服务站。各村有科技副主任,部分村建立了科技服务队。全县有科技示范
户8000户。1993-1998年,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72项,获得科技成果奖68项、
科技星火奖3项,实施科技成果推广项目12项。1997年,被国家科委认定为全国科技
工作先进县。
【教育】1998年,有各级各类学校263处,其中小学238处、初中19处、高中2处、
职业学校1处、教师进修学校1处、乡镇成人教育中心2处,共有在校生46241人,教职
员工3058人,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一次性解决。全县高考录取本科生94人、专科生
227人、高中中专生53人、电大生114人、初中中专生632人。全县本科上线万人比为
3.36,高考综合升学率列全市第一。全县有幼儿园386处、414个班,3-6周岁入园儿
童5261人,入园率73%。成人教育、业余教育分别有职教中心、成教中心、党校、教
师进修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劳动技校,年培训学员21913人,其中有学历的毕业生
521人。
【文化艺术】有文化馆、吕剧团、图书馆、文物馆、电影公司、新华书店、影剧
院、电视台、广播电台各1处,各乡镇均有文化站和小型影院。文艺活动场所以城乡
(镇)影院为主,并兼有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和农村文化大院等。节日期间
举办文艺汇演、联欢会、庆祝会、歌舞比赛、卡拉OK比赛、知识竞赛和书画展览等。
1998年,全县有文艺骨干420多人,举办大型文艺活动70余场次;馆藏书籍8万册,年
借阅图书2.5万余册,机读著录7600余条,收藏文物3000余件;放映电影576场次。1
998年,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余篇,获300多个奖项。县吕剧团演出120多
场。民间以传统文艺为主,有虎斗牛、七巧灯、高跷、龙灯、旱船、跑驴、落子、秧
歌等。1998年,全县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新闻稿件1942篇,省级用稿760多篇。1985-
1998年,全县出版的书籍主要有《利津县志》、《利津年鉴》、《呐喊战斗》等24部。
1997年建成利津广播电视发射中心。1998年,利津电视台有1000瓦电视发射机一部、
128米发射铁塔一座,覆盖半径50公里,每晚自办《利津新闻》节目10分钟;全年自
采电视新闻1120条,被市级以上电视台采用225条。1993年10月,利津县广播站改称
利津人民广播电台,各乡镇开始使用调频广播;1998年,县广播电台每天自办节目50
分钟,全年播稿2465篇,市级以上新闻单位用稿920篇。全县通广播率达99.2%。
【卫生】有卫生医疗机构20个,包括县一院、二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
药品检验所和15个乡镇卫生院。有职工878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87人。有农村
卫生室420处,乡村医生490名。有CT机、B超机、X光机、放射照像机等医疗设备800
余台(套),县医院能做胸外、泌尿、颅脑外伤等手术。1998年,全县门诊23.21万人
次,住院病人1.03万人次,设有病床594张;开展科研项目30多个,科研成果有2项达
到国内先进水平。疫病防治与妇幼保健工作广泛开展。全县计划免疫工作做到定时定
点接种,各种流行性疫病得到控制。共有19处妇幼保健单位,全年对幼儿教师、妇女、
儿童、婚前青年查体3000余人次。1998年,孕产妇死亡率为零,婴儿死亡率为10‰。
【体育】有体育中心1处,内设田径场、篮球场、乒乓球场、门球场,开办县竞
技体育运动学校1处。有323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活动项目有武术、游泳、棋类
等。1985-1998年,全县运动员在各级各类体育比赛中,分别获国家级金牌2枚、银牌
5枚、铜牌4枚;省级金牌14枚、银牌8枚、铜牌14枚;市级金牌175枚、银牌207枚、
铜牌151枚。培养国家级运动健将3人、一级运动员6人、二级运动员55人、三级运动
员500余人,向省级以上输送优秀运动员11人,向各类体育院校输送300人。

重大事件
解放利津城 1944年8月中旬,八路军相继摧毁了利津城外围的所有敌伪据点。
16日夜,渤海军区直属团主力部队包围利津城,当夜发起猛攻。激战一天一夜,全歼
日、伪军1600余人。18日凌晨全城解放。这是抗日军民在山东境内解放的第二座县城。

著名人物
綦沣(?~1840年)字汇东,綦家夹河村人。乾隆五十七年举人,嘉庆元年钦赐翰
林院检讨、国子监学正。著有《四书会解》、《周礼辑要》行世,兼修医学,对内科、
妇科、痘疹等病的医治学有专长,著有《医宗辑要》13卷,记载病症500多种,列方
2000余个,验方、便方、自拟方200多个。
李佐贤字仲敏,号竹朋。清道光十五年进士,由礼部庶常授编修,居国史馆,道
光二十四年典试江西,后出守福建汀州府。晚年引退回家。工诗文,擅书法,兼涉考
据学,对金石书画、砚石印章能剖析微茫、辨其真赝。著有《吾庐笔谈》、《书画鉴
影》、《古泉汇》等多种著作。《古泉汇》80卷20册今存山东省图书馆,是研究货币
史的珍贵资料。
李竹如(1905~1942)原名李贻萼,字世华,又名一凡。利津庄科村人。1927年加
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南京中央大学党支部书记。30年代在济南创办《新亚日报》,
在上海主编《文化报》。“七七”事变后,由上海赴延安途中留晋东南工作,先后任
晋冀豫区党委机关报《中国工人报》社长、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
版副总编辑。1939年以后,历任八路军一纵队民运部长、中共山东分局宣传部长兼
《大众日报》管委会主任、山东省战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1942年11月2日在鲁中对
崮峪反扫荡战斗中壮烈牺牲。

名胜古迹
铁门关遗址位于利津县城东北70里今汀罗镇前关村,南北长42米、东西宽30米,
面积1260平方米。金代建置,以控海滨之险,筑有土城,建有寺庙;明代设千户所。
明、清两代是繁华的水旱码头和盐运要地。清末屡遭黄河水淹,地上建筑淹没,现仅
存遗址和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