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6&rec=4&run=13

建置区划
【境域】地处东营市中部,黄河三角洲中心地带,属退海之地。地理坐标为东经
118°12′42″~118°59′52″,北纬37°14′13″~37°31′57″。东至渤海,西
隔黄河与利津、博兴两县相望,南与广饶县接壤,北与垦利县毗邻,南北长26.5公里,
东西宽67.5公里,总面积1153.6平方公里。
【沿革】周为齐地。秦属齐郡。西汉属千乘郡。东汉属乐安国。魏属齐郡。南北
朝进属乐安郡。隋唐北宋,区境属渤海郡,东部属千乘县,西部为蒲台县。金元明清,
区境东部属乐安县,西部属蒲台县。民国后分属广饶、蒲台、垦利、博兴等县。1
984年1月,由广饶、博兴、垦利三县析地设立东营区、牛庄区。1987年6月10日,东
营区、牛庄区合并为东营区,区名源于“东营”村名,该村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立
村,传说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曾在此设军营故名。
东营区是东营市中心区,城区由西城、东城两部分组成。西城为东营区委、区政
府和胜利石油管理局局机关及其下属30多个二级单位的驻地;全国重点大学--石油大
学(华东)也设在西城。东城系东营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
【区划】1998年底,东营区辖辛店、胜利、史口、六户、牛庄5个镇,龙居、西
范、油郭3个乡,海河路、泰安路、东城3个街道办事处;有201个村民委员会,138个
街道居民委员会。
重点乡镇有:辛店镇位于东营区西北部,面积111.1平方公里,人口3.49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1.87万人,耕地1200公顷。地下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是胜利油
田最早开发的油区之一。1998年财政收入11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95元。有镇办
企业10家、村办企业30家、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3600余家。工业、建筑业、交通运
输业、商贸业成为四大支柱产业。该镇连续6年被评为全市“十强(六强)乡镇”之一。
胜利镇位于区境东北部,面积361平方公里,人口77435人,耕地766.67公顷。1998年
财政收入10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农业生产以水稻、莲藕种植和河蟹养殖
为主,1998年农业总产值5100万元;乡镇企业以工业和建筑业为支柱,共有乡镇企业
和个体私营企业1389家。史口镇位于东营区西南部,面积47.34平方公里,人口2.05
万,耕地1467.67公顷,是胜利油田精细化工基地。1998年财政收入284万元,农民人
均纯收入2680元。该镇有各类养殖专业村9个、专业户480户,1998年畜牧业产值3883
万元。有乡镇企业11家,产值占全镇社会总产值的80%。
【人口】1998年,有129728户、537778人,其中男274456人、女263322人,性别
比例为104.2∶100。非农业人口363158人。出生率11.9‰,死亡率6.42‰,自然增长
率5.48‰。
【民族】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共有28个民族,其中汉族有462737人,占总人
口的99.44%;少数民族有回族、蒙古族、苗族、藏族、壮族、满族、白族、纳西族
等,共2597人,占0.56%。

自然条件
【地形】地处黄河冲积平原的滨海地带,地势西高东低,比降为1/10000;最高
点海拔11.5米,最低点海拔2.5米,地面平均高度6-8米。地貌大致分为河滩高地与缓
岗、微斜平地、浅平洼地、海滩地4种类型。
【河流】有大小河流9条,黄河是唯一的自然河流,境内长度12179米,流向由南
向北。另有8条人工河道:东营河、广蒲河、支脉河、广利河、武家大沟、老广蒲河、
五六干合排、溢洪河,控制排水面积1524平方公里。
【海域】海岸线南起支脉河口,北至黄河丁字坝,全长26.7公里,海岸曲折,-
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534平方公里,浅海底质多为泥质粉沙。沿海潮汐属不规则
半日潮,潮流为来复流,涨落潮时最大流速为1.1海里/小时。海水透明度10-50厘米,
水温平均12.4℃,盐度多为18-30‰。广利港是境内唯一的渔业港口,为国家二级渔
港。港域面积23.76万平方米,港池面积16万平方米,主体码头长420米,设计吃水-
2.5米,年吞吐能力2万吨;港内最大风力8级,全年无冻期315天,无雾期349天,渔
业可捕期240天。
【土壤】分潮土、盐土两大类。潮土分为潮土亚类和盐化潮土亚类,含3个土属,
面积69221.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9.9%。盐土主要分布在沿海,有滨海潮滩盐土
1个亚类,含2个土属,面积46340.36公顷,占40.1%。
【植被】东营区是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属落叶阔叶林带。自然植被有2000公顷,
人工植被5666.67公顷。自然生长的木本植物有柽柳、杞柳、旱柳,草本植物有马绊
草、芦苇、白茅、黄蓿菜、碱蓬等。人工植被分农作物和人工林两类,总覆盖率为3
0.1%,其中农作物覆盖率为16.4%,林木覆盖率为13.7%。
【自然灾害】主要有旱、涝、风、雹和虫灾等。春旱约10年八遇,夏旱2年一遇;
涝灾集中在7、8月份;降雹年年发生,多出现在6~9月份,雹灾2~3年一遇;干热风
主要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大风以春季最多,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9天,有时伴有
风暴潮。粮食作物害虫有62种,经济作物害虫有34种。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土地总面积为11.56万公顷,其中耕地、园地、林地及
水域共7.5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5.6%;城镇村、工矿及交通用地共1.83万公顷,占
1 5.8%;未利用土地2.15万公顷,占18.6%。水资源境内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属全咸
区,深层水含氟、碘量高,无法用于饮水和灌溉。只有龙居乡沿黄河部分地区有浅层
淡水分布。全区用水主要靠黄河,但黄河来水量年际间丰枯变化大,一年内分布不均,
且断流逐年加剧。胜利油田和东营市投资兴建了广南、广利、辛安、王岗、牛庄等水
库100多座,其中,地方水库总蓄水量4300万立方米。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
石膏矿、岩盐及煤。已发现油田13个,探明石油储量9.6亿吨、天然气储量22亿立方
米。生物资源野生动物中兽类有野兔、刺猬、獾、黄鼠狼、鼹鼠、狐狸等;鸟类有燕、
雀、水凫、鸭蓝、大雁等,珍贵鸟类有大天鹅、白头鹤、大鸨等。水产资源中鱼类以
梭鱼、青鳞鱼、鲈鱼、斑鲫、刀鲚为主;虾类以毛虾、对虾、青虾、脊背白虾为多;
蟹类有三疣梭子蟹、梭子蟹等;贝类有文蛤、毛蚶、缢蛏、竹蛏、兰蛤等,黄河鲤鱼、
黄河刀鱼为淡水名产。野生植物中的中草药有益母草、菟丝子、车前子、茵陈、罗布
麻等数十种。

经济状况
【综述】1998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4年
增长12.5倍,年均增长20.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3亿元、8.3亿
元和10亿元,分别比1984年增长3.7倍、46.4倍和16倍。第一、二、三产业比例由19
84年的57∶10∶33变为1998年的22.5∶35.2∶42.3。1998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6.87亿元,比上年增长6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外贸出口创汇180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14568万元,支出15008万元。职工平均工资
8997元,比上年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2550元,比上年增长18%。
【农业】有耕地1.89万公顷。耕作制度一年一熟的占55%,一年二熟的占15.9%,
二年三熟的占29.1%,粮田复种指数为148%,总复种指数为140.9%。全区有各类专
业户8000户;有效灌溉面积1.78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94.2%;有农业机械12067台、
农机总动力8.99万千瓦。1998年农业总产值8.17亿元。
种植业 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水稻、谷子、瓜菜等作物,1998年,
粮食播种面积18830公顷,总产102337吨;其中小麦收获面积8549公顷,总产5.33万
吨;水稻收获889公顷,总产6318吨;玉米收获4987公顷,总产31534吨;大豆收获3
373公顷,总产7766吨。瓜菜种植3017公顷,总产12.53万吨;棉花4204公顷,总产4
554吨。
林果业 全区宜林面积333.3公顷,1998年新造林1400公顷,其中桑园723.8公顷,
全区林地面积6522.5公顷,林木覆盖率16.1%。果园总面积900公顷,以苹果为主,
果品年产量5600吨;新完成林业育苗104.8公顷,其中桑苗33.65公顷,放养桑蚕312
5张,产鲜茧105吨。1998年,林果业总产值610万元。
畜牧业 有大型饲养场4处、畜牧专业小区155个、专业村9个、各类畜牧专业大
户1127户,规模饲养占全区畜禽饲养量的70%以上。1998年底,大牲畜存栏7.3万头,
猪存栏9.7万头,羊存栏10.7万只,肉类总产量2.3万吨,禽蛋产量1.48万吨。1998年,
全区畜牧业总产值25876万元,比上年增长11.9%。
水产业 全区拥有机动捕捞渔船210艘,总吨位2100吨,总功率6257马力;有渔
业劳动力2700人。海洋捕捞产量2.3万吨,产值1218万元。海水养殖面积800公顷,产
量360吨,主要品种有中国对虾、鲈鱼、梭子蟹、梭鱼、日本对虾等。淡水捕捞产量
90 0吨,产值720万元。淡水养殖面积2800公顷(池塘1400公顷,水库1400公顷),产
量8 787吨,产值7906万元;养殖品种主要有河蟹、建鲤、革胡子鲶、银鲫、大口鲶、
鲳鱼、大银鱼、鲤鱼、鲢鱼、草鱼等,名优特品种养殖面积占总养殖面积的92.5%,
名优特品种占有率为86%。1998年,全区水产品总量3.2万吨,总产值15788万元,人
均占有水产业纯收入698.83元。
【工业】全区工业基本形成了盐及盐化工、石油化工、低压电器和电缆、建筑建
材、石油助剂及精细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多门类、多行业共同发展的格局。有全
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各5处,职工总数1558人。工业总产值18.84亿元,实
现销售收入3.31亿元。
骨干企业有:东营石油化工厂国有中一型企业,固定资产1.6亿元,主要生产汽
油、柴油、沥青、石油液化气和润滑脂等。1998年总产值18267万元,销售收入1928
0万元,利税1194万元,利润184万元;黄河口氯碱厂,国有中一型企业,固定资产
1.2亿元,有年产离子膜烧碱2万吨、液氯1.4万吨、高纯度盐酸2万吨的生产能力。19
98年总产值3127万元,销售收入3001万元,利税168万元,利润21万元。东营德裕制
衣有限责任公司是以生产中高档西装、套装和各式童装为主的股份制企业,1998年总
产值704万元,利税79万元,利润40万元。东营丽华太阳能设备厂生产真空管式太阳
能热水器,1998年实现产值1290万元,利税223万元,利润130万元。
【交通】有干线公路4条、总长94.7公里,区乡公路194.6公里,其中有一级公路
39.3公里、二级公路52.1公里、三级公路3.3公里、四级公路194.6公里,另有胜利油
田专用公路483公里,总通车里程772.3公里,是1984年的25倍;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
里66.8公里,88.2%以上的行政村通了柏油路。东营火车站位于区内,淄(博)东(营)
铁路与胶济线联接。全区有长途客运站4个、站点25个,开通线路40条。客运班车1
17辆,比1984年增长9倍;客运量77.5万人,客运周转量5960万人公里。货运车辆共
4318辆,比1984年增长19.8倍;货运量200万吨,货运周转量20867万吨公里,是198
4年的16倍。
【商业贸易】1998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其中,国有经济5.37亿元,集体经济1.32亿元,其它各种经济16.51亿元。有各类市
场65处,万人市场占有率居全市首位,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8.4亿元,比上年增长7.7
%。
【城建环保】1994-1997年,对城区主次干道进行改造建设,西城道路面积达78
9.73万平方米。1998年,投资2700万元完成太行山路、泰山路北段的改造建设,投资
1040万元进行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建区以来,新建各类桥梁27座,城市排水、供水、
供气、供暖设备逐步配套完善。1998年,城区绿地总面积295.32万平方米,公共绿地
143.7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11.47%,人均公共绿地6.59平方米。
1990-1998年,东营区共投入环境保护治理资金230多万元。区内大气环境质量列
全省前四位,城市环境噪声平均值白天为59.3分贝、夜间为50.7分贝。工业及生活污
水日排放量近10万吨,主要纳污河是广利河、广蒲河。共建成烟尘控制区3个,面积
40.2平方公里;建成噪声达标区30.37平方公里,噪声达标覆盖率为75.5%。
【土特产品】黄河大米米粒饱满、粘甜可口,且有棵矮、易管理、耐盐碱等特点,
以辛店、胜利两镇产量居多。东武农具牛庄镇东武村是当地铁匠之乡,打制锄、镰、
锨、镢、钗等农具。解家草鞋牛庄镇解家村蒲编草鞋,已有200多年历史,有60多个
品种样式,远销欧美国家。龙居西瓜龙居乡沿黄村庄沙质土壤较多,适宜西瓜生长,
因其皮薄、籽少、汁多、清凉甘甜而闻名。王王刀龙居乡麻湾村王姓村民沿用祖传工
艺打制刀具,已有130多年历史。车里筛子大小适宜、结实耐用,产于西范乡车里村,
以竹篾编织而成,已有百年历史。史口黍子性粘米香、味甜可口,并有棵矮、生长期
短、易管理、耐盐碱等特点。渤海马体大匀称,四肢健壮、毛色骝栗、性情温顺、易
饲养,有耐力,挽乘兼用,是用途较广的良种马,以六户镇为中心产地,现存数量较
少。

文化事业
【科技】1998年底,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76家,专业技术人员6536人,其中高级
职称的50人、中级职称的980人,初级职称的4200人。1998年,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
30项,其中国家级攻关计划项目1个、省级计划项目8个、市级13个,项目总投资536
1万元。有7个项目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开发
新产品5个,引进农作物良种8个。
【教育】1998年,有幼儿园178所,是1984年的11.87倍;入园幼儿4534人,幼教
工作者269人。有完全小学45处,教学点102处,在校生19087人。有初中17处,在校
生12746人;普通高中2处,在校生1392人;职业高中1处,在校生405人。1984-1998
年,升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共7380人,其中大专生2685人,中专生4695人。全区教职
工总数2343人,其中专任教师2100人。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220处,参加学习的1256
20人;有劳动就业中心1处,参加培训的9026人次。
【文化艺术】全区建有文化馆1处,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建有文化站,95%的行
政村建有文化大院;有电影管理站1处、放映队8个;有区及乡镇图书室11个,藏书6
万册。有文艺创作骨干20余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学作品4篇、美术摄影作品3件。
民间较流行的文艺形式有吕剧、山东琴书、龙灯、旱船、狮子舞、秧歌、打老虎、扛
裹等,其中,吕剧发源于牛庄镇时家村;“打龙虎”是龙居乡颇有地方特色的文艺形
式。东营区广播电台成立于1989年10月,到1998年,每天播出6.9小时,其中自制节
目30分钟。东营区有线电视台成立于1991年11月,到1998年底,全区有线电视户有
4000个。
【卫生】1998年,有二级医院2处,乡镇、街道办事处卫生院(所)10处,其中中
心卫生院2处,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各1处;床位总数264张;职工总数543人,其中卫
生技术人员438人,包括高级职称的12人,中级职称的64人;有村级卫生室164处,乡
村医生298人。乡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率为100%。各种流行性疫病得到控制。0-7周
岁儿童系统管理率为8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3%。区医院可做胃大部切除、脾切
除、股骨头置换等手术。全区有大中型医疗器械82台件,年门诊量19.27万人次,收
治住院病人6200人次。
【体育】主要体育设施有400米田径场4处、简易灯光篮球场5处、老年活动中心1
处、社区健身路径1处、乒乓球活动室5处。到1998年底,共向大中专院校输送体育人
才206人,其中专科以上42人,中专164人。有等级运动员61人。成立了老年体育协会、
象棋协会、篮球协会、钓鱼协会等。全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总人口的3 5%
以上。先后有3个乡镇被评为省级体育先进乡镇,其中1个是全国体育先进乡镇。

重大事件
周家、成寨歼灭战 1940年2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向小清河北进军,连
战连捷。1940年5、6月间,国民党山东省鲁北行辕主任何思源、鲁北专员兼保安司令
刘景良纠集所属地方武装4000余人,组成“剿共联军”,向博兴、广北地区进犯,企
图阻止八路军北进。三支队分路迎战。6月22日,三支队3个营与北路顽军在周家、成
寨等地与敌激战,毙伤俘敌650人,缴获长短枪250余支。三支队挫败了国民党顽军的
阻挠,建立了广北根据地。
牛庄、北隋整编 1940年10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在北隋、牛庄整编,宣
布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成立。许世友任旅长,刘其人任政委,杨国夫任副旅长,徐
斌洲任政治部主任,马千里任参谋长,下辖七、八、九3个团,全旅共5000余人。通
过整编,加强了部队思想建设,提高了部队机动作战能力。
广北大参军 1945年春,广北人民拥军、优属、参军、参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掀起轰轰烈烈的大参军运动。2月26~28日,报名3145人,参军2662人。大参军中,
西商村、周家村一次参军1个连,分别组成商家连、周家连,拥现了“一门两英雄”
12 1户、“一门三英雄”8户、“一门四英雄”1户(大宋村宋建善兄弟4人)和“一门
五英雄”1户(李屋村李大娘的4个儿子、1个孙子)等模范家庭。这次大参军,受到中
共渤海区委和军区通令嘉奖,也得到党中央的表彰。

著名人物
隋藏珠(1812~1866)字松心,别号龙渊,今牛庄镇北隋村人。14岁中秀才,182
9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任户部主事。在山西河底镇监督铸钱期间,“严禁扰民,
民大悦”。1857年任江西建昌知府,三年间,整顿吏治,重视农业生产,尤以廉洁俭
朴著称。离任时,“民闻其去,如婴儿失母,攀留饯送”。后在湘军中任粮台,升为
道员。1865年辞官回乡,次年病逝。
杜荣甲(1910~1941)字秀东,今史口镇史口村人。193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久回到史口镇,发展候执礼、吴传才、杜冉友等党员。1932年7月建立东营区现境
域内最早的党支部--中共博兴县委史口支部。1940年,担任党的情报站工作,后任博
兴县税务局长。后经党组织批准,担任史口镇“伪”镇长,秘密为党工作。1941年1
0月7日,杜荣甲被敌谋害,英勇就义。
岳拙园(1911~1946)又名岳桃令、岳朴令,今西范乡岳家村人。1932年8月在济
南求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曾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
捕扣押。193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北京、青州、济南工作。同年7月被捕。
抗战爆发后获释,不久奔赴抗日战场,任中队政治指导员、团组织股长、三旅九团政
委、清河军区清东军分区政委兼清东独立团政委、渤海区五地委书记兼五军分区政委、
四地委书记兼四军分区政委等职。长期紧张恶劣的斗争环境使他积劳成疾,1946年5
月28日病逝。
时殿元(1863~1948)今牛庄镇时家村人,吕剧主要创始人。家境贫寒,早年以演
唱琴书卖艺为生,经常活动在邻县及胶东一带。1900年与崔心悦、崔心庆、谭明伦等
将琴书段子《王小赶脚》由坐唱改为化妆演出。后时殿元等人陆续将《蓝瑞莲打水》、
《王汉喜借年》、《牛买臣休妻》等50多个琴书书目改为化妆扬琴,深受群众欢迎。
人们送他绰号“时鸭兰”(鸭兰儿是当地一种叫声清脆的小鸟)。1948年秋,时殿元病
逝。1952年,化妆扬琴正式定名为吕剧。
商业兴(1896~1970)今油郭乡西商村人。自幼随叔父学唱琴书,流浪卖艺。192
2年与艺人关云霞结为夫妇,同台演出,足迹遍及广饶、博兴等邻县及胶东一带,远
至东北。他演唱的琴书,继承前人技艺不断创新,独成一派,系东路琴书代表人物。
建国后,任山东曲艺家协会理事、青岛市曲艺团团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