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4&rec=9&run=13

建置沿革
【境域】 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东经117°50′~118°10′,北纬36°51′~3
7°06′。东北与博兴县接壤,东至南部与临淄区、张店区为邻,西南与周村区交界,
西与邹平县相接,西北越小清河与高青县毗连。东西最大横距3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24.4公里,面积509.53平方公里。
【沿革】商属蒲姑国。周属齐国渠丘邑、葵丘邑、狄邑。秦属齐郡。西汉属齐郡
西安县、千乘郡高苑县、被阳县、平安县和延乡候国。隋属齐郡长山县、高苑县、北
海郡临淄县。南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始划长山县东部、高苑县南部、临淄县西
部建立新城县,属行中书省般阳路。明属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清沿明制。1914年初
新城县易名水县。后因齐桓公戏马台在县城内,遂改名桓台县,属济南道。1928年
废道制, 直属山东省。1938年7月,华北游击纵队第十三支队第十二梯队在棘托置县
政府,隶属山东省第十专员公署。1940年4月桓台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清河专署。
1941~1948年先属清河专署, 后属渤海区第六专署、第三专署。1950年5月属淄博专
署。1953年7月属惠民专署。1958年11月并入博兴县,属淄博专署。1961年9月复置桓
台县,属惠民专署。1983年10月划归淄博市。
【区划】1998年辖索镇、田庄、新城、起凤、荆家、唐山、侯庄、果里、耿桥、
周家、陈庄、邢家、马桥13镇和桓台经济开发区,343个行政村。
【人口】 1949年只有299992人,1998年已达479225人。其中,男239032人,女2
40193人,男女性别比为99.51∶100;农业人口411374人,非农业人口67851人。人口
密度每平方公里941人。计划生育率99.65%,晚婚率97.5%,晚育率99.5%。人口出
生率12.75‰,死亡率6.5‰,自然增长率6.25‰。
【民族】1998年,少数民族有回、满、蒙、侗、布朗、布依、佤、彝、苗、瑶、
黎、 朝鲜、拉祜、傣、畲、壮、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土家、水族21个,共177
人,占总人口的0.07%。

自然条件
【地形】 地形较为平缓,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最高处海拔2
9.5米,最低处海拔6.5米,地面起伏不大,略呈微波状,平均坡降为1/800~1/3500。
由于地处山前洪冲积和黄泛冲积平原的叠交地带,沉积不匀,形成全县地表大部为坦
荡平原, 岗、 坡、 洼相间的地貌。其中缓岗占5.5%,洼坡占45.1%,微斜平地占
49.4%。
【河流】有小清河、乌河、孝妇河、东猪龙河、西猪龙河、涝淄河、杏花河、胜
利河等主要河流8条。 小清河西东流向,其他为南北流向,均为季节性间歇河。其中
乌河最长,发源于临淄区,从侯庄镇东沙河村东北入境,自东向西流至三岔村,折转
正北至起凤镇北夏庄入马踏湖,汇入小清河,境内段长23.5公里,流域面积1165平方
公里。
【湖泊】马踏湖位于县境东北部,湖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为天然旅游胜地。
【土壤】分为3个土类、6个亚类、11个土属、33个土种。褐土类构成全县土壤主
体,分布在县境中、南部的缓岗和微斜平地,面积20010公顷,占总面积的39.38%,
由耕作层、粘化层和钙积层组成,通体有石灰反应,呈中性至微硷性,适种粮、棉、
蔬菜等作物。 砂姜黑土土类,主要分布在县境中、南部浅平洼地,面积11072公顷,
占总面积的21.69%, 表层一般为壤质土、重壤土或轻粘土,中为粘重黑土层,底为
砂姜土层,物理性不良,石灰反应强烈,漏水漏肥,适种小麦、玉米。潮土土类,分
布在小清河两岸和马踏湖、青沙湖、锦秋湖三湖内的浅平洼地及背河槽状洼地,面积
9184.6公顷, 占总面积的18.06%,其中下部土层有明显的锈纹锈斑,或有细小的铁
锰结核和石灰结核,石灰反应强烈,呈中性至微硷性,适种粮食、棉花等作物。
【植被】属黄河平原栽培植被区。栽培作物占可利用面积的90.6%。林网化面积
34327公顷, 占应林网化面积的9.5%。1998年森林覆盖面积为16.54%,草本植物为
主体的自然植被62公顷,占总面积的0.12%。
【自然灾害】 旱、涝是危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1644~1961年间,较大旱灾3
9次, 涝灾30次。春旱占41%,春夏连旱占25.4%,春秋同旱占12.8%,秋旱占20.4
%。危害最大的是连年旱灾,1917~1921年连旱5年,1959~1961年连旱3年。1964年
秋发生严重涝灾, 2.8万公顷受灾土地大部绝产,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5.5%。大风、
干热风、龙卷风、冰雹和霜冻也时有发生。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土地总面积52038.13公顷,土地利用率99.10%。其中,
耕地34244公顷,占总面积的65.8%;园地536.34公顷,占1.0%;林地251.06公顷,
占0.5%;居民及工矿用地9013.72公顷,占17.3%;交通用地1854.16公顷,占3.6%;
水域5671.52公顷,占10.9%;未利用土地467.18公顷,占0.9%。水资源多年平均降
水量547毫米,地表径流量为0,客水入境总量8.2991亿立方米,拦水蓄量6000万立方
米, 地下水储存总量2.034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可利用水量2.711亿立方米,枯水年
仅2.0543亿立方米,利用率33.4%。矿产资源东南部有铁、铜、硫、煤等矿种,呈西
南东北走向,其中铁矿石含铁量较高。西北部储藏大量石油和天然气。生物资源植物
中林木类有杨、柳、槐、桐、松、柏、桑、紫穗槐等;野生植物有苇、蒲、蟋蟀草、
猫儿眼草等。野生动物有兔、刺猬、地鼠、蝙蝠、鹰、麻雀、黄雀、布谷鸟、啄木鸟、
燕子、水鸭、野鸡、灰喜雀等;水生动物有鲤、鲫、鲇、草鱼、黄鳝、麦穗鱼、黑鱼、
鲂、鲢、白条鱼、泥鳅及蚌、虾、蟹、甲鱼等。药材有枸杞、瓜蒌、车前子、大青叶、
生地、牡丹、土元、蟾酥、蛇蜕等。

经济状况
【综述】桓台县素有“鲁北粮仓”、“建筑之乡”之称。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经
济发展日新月异,农业、工业、建筑业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跨入第二、
第三届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先进县、全国乡镇企业百强
县、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全国农村电气化县等先进行列,荣获全省建筑业先进县、
小城镇建设先进县、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先进县等称号。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54.63
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8.53亿元、30.73亿元、15.37亿元,分别占
15.6%、 56.3%、2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2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10.05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1.012亿元,地方财政支出10602万元。城乡居民储蓄余
额27.8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98元。
【农业】桓台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粮食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1990年建成江
北第一个吨粮县, 后又建成“双千”县、小麦千斤县。先后被列为全国500个粮棉大
县之一、国家级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区和全国科技促进农村持续发展试点
县。 1998年,耕地31442.5801公顷,占总面积的61.68%,人均0.98亩,比1949年减
少0.77亩。 农业机械总动力405194千瓦,亩均0.86千瓦,机耕面积100%。有机井11
600眼, 平均2.7公顷一眼井,全部耕地皆能灌溉,有效灌溉面积比1949年增长了2.3
5倍。推行了间作套种、立体种植,粮田复种指数199.3%。
种植业 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 玉米。 小麦, 1949年亩产61.3公斤, 1978年
244.5公斤,1998年518公斤,种植25131.7公顷,总产20202万公斤。玉米,50年代最
高亩产122公斤,1978年231公斤,1998年608公斤,种植23709.4公顷,总产216156吨。
还种少量大豆、谷子、高粱、地瓜等。经济作物主要的棉花、黄烟、蔬菜等。1970年
以前, 植棉1067.2公顷以下, 最高亩产皮棉22公斤, 总产7247.6担。 1998年植棉
552.8 096公顷,亩产84公斤,总产696吨。黄烟生产历史悠久,1930~1936年每年种
植400.2公顷, 平均亩产125公斤,60年代每年种植4002公顷,亩产170公斤左右,近
年不再种植。1998年种植蔬菜瓜类7023.7公顷,推广大棚和保护地栽培,年产蔬菜瓜
类246 808万吨。种植业总产值74513万元。
林果业 实有林地3614公顷, 农田林网面积34327公顷,四旁植林30万株,木材
积蓄量3209.16立方米。 果园面积695.2141公顷,产果品6086吨。新建大型林带、更
新改造骨干林网174公里, 植树77万株,园满完成了省高标准平原绿化示范县建设任
务。林业总产值210万元,茶、桑、果总产值805万元。
畜牧业 1998年,存栏大牲畜7.08万头,家禽594.97万只,猪9.56万头,羊5.95
万只。生产肉类35139吨,禽蛋3687.61吨。畜牧业产值50007万元。
水产业 1998年淡水养殖面积420.34公顷, 水产品总量1802吨。 水产业总产值
120 0万元。
【工业】1949年,工业企业仅有酒厂和八一电站,工业总产值88万元。1978年,
工业企业110个,总产值4641.30万元(按70年不变价计算)。1998年,工业企业3200多
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89家,实现增加植9.98亿元,销售收入32.07亿元,
利税2.94亿元。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化工、轻纺、铸造、机械、电器、造纸、
服装、 塑料、家具等28个行业、200多个行类、2300多种产品的工业体系。有市级以
上企业集团21家, 有8家和16家企业分别跨入了全国1000家最大经营规模、1000家最
高利税总额乡镇企业行例。镇及镇以上企业改制面达87%。轻重工业均衡发展,销售
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中, 轻工业完成产值19.25亿元,重工业完成产值18.01亿
元, 轻重工业比例为1.07∶1。工业产品适应市场变化,产销衔接良好,经济效益增
长平稳,500万元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08%,其中工业产品销售率94.67%,
成本费用利润率4.08%,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8668元/人,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17次
/年。
【建筑业】系传统支柱产业。1948年在国内外开办建筑营造厂、建筑公司及包工
队90余家。1991年被中建总公司确定为全国三大劳务输出基地之一。1993年被省政府
命名建筑之乡。 1994年、1995年连续两年荣获山东建筑业十强县称号,有2项建筑工
程获建设部最高奖鲁班奖。 1998年完成建筑业产值20.08亿元。新开辟安徽、陕西、
河南、湖北等省外市场,月平均出工人数7万人,年内创泰山杯8个、文明工地21个、
地市十佳工程14个、省优工程55个,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48%。
【交通邮电】有省级以上干线公路3条,205国道、张(店)田(镇)路穿越南北,章
(丘) 索(镇)路横跨东西,总长56.7公里。东部有张(店)东(营)铁路穿过,境内段长2
0公里,南部紧临济青高速公路。1998年,公路通车里程738.7公里,营业性载客汽车
200辆,完成营业性客运量25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8700万人公里,载货汽车2500辆,
挂车220辆, 完成货运量、货运周转量120万吨、11850万吨公里。实现客运收入1010
万元,货运收入3560万元。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客车。
1998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000万元。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3万门,电话5万
部,无线寻呼用户11800户,移动电话用户5050户。
【商业贸易】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投资兴建、扩建了木材市场、蔬菜瓜果批发市
场、建筑机械展销市场、五金市场、家具市场、步行商业街、鲁中建筑商城等专业市
场。 1998年集贸市场发展到73处,年成交额7.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00536
万元, 其中贸易业零售额53408万元,餐饮业零售额14324万元,制造业零售额24615
万元。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20632万元,非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79904万元。出口
企业42家,其中直接出口额超200万美元的4家,主要出口产品有皮革、巾被、化工产
品、工艺品、渔具、粮食机械、体育用品等。1998年出口创汇3673.3万美元。
【城建环保】1998年,三大组群(索镇、起凤、新城)、四条经济带(境内205国道、
张田路、章索路、宫荆路) 的县域规划格局初步形成。完成商城至公安街、锦秋小区
至兴桓路等四条排污、 排雨管线配套设施建设任务。开发住宅楼2万多平方米,城区
开发面积5万平方米。被列为全省小城镇建设试点县。1998年开工建设镇驻地小区570
户。起凤、唐山两镇被评为全省镇村建设“十百千”活动先进单位。全社会环保意识
进一步增强,造纸、化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重点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
【旅游】境内有马踏湖与渔洋故里二大景区。马踏湖船道交叉,苇藕相间,碧水
环绕,景色秀丽,享有“北国江南”、“齐鲁独秀”之称,是山东省七大著名旅游风
景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重修五贤祠,增添旅游设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王
渔洋故里位于县境西部,景区内有王渔洋纪念馆、齐桓公戏马台、四世宫保坊等多处
名胜。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万余人次,收入1500万元以上。
【土特产品】 胡萝卜个大,含维生素及糖分多。白莲藕藕内9孔,质地细腻,圆
润如玉。新城山药肥大如臂,味甜粉多。四色韭菜冬季用芦花等苫盖生长,鲜嫩,味
美。金丝鸭蛋腌制蒸烹,蛋黄层叠,其相交处有蛋黄油圈隔,丝状,灿然若金,味道
甚佳。

文化事业
【科技】国家科委、农业部等授予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先进县等称号。 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占50%。1
998年, 组织实施市以上科技计划28项,16项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和星火奖,推广优
秀科技成果25项, 申请实施专利20项,登记各类技术合同36项,新批民营科技机构1
1家,争取科技贷款规模3000多万元。
【教育】 为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1998年,有职业中学3处,在校学生2050人;
普通中学31处,在校学生31200人,其中高中三处,在校学生4480人;小学142处,在
校学生38200人, 6~10周岁学龄儿童入学率99.85%。幼儿园274处,在园儿童10600
人。1500人升入大中专学校。
【文化艺术】1998年,有文化馆、图书馆、书画院等文化机构;书法、美术、老
年人书画3个协会,会员350人,年内举办各类书画展15次。新建大型博物馆已经竣工,
即将使用。近年,发掘保护唐山、李寨、史家遗址,出土文物近千件。有线电视实现
了与全省联网。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
【卫生】 1998年,有医疗卫生机构22个,其中县医院、县中医院各1个,镇卫生
院14个,社会力量办医院1个,共有病床882张。卫生技术人员1200余人,占卫生事业
总人数1425人的85%。注册个体行医机构10个。全年累计诊疗53.80万人次,住院1.5
万人次。起凤镇田氏骨科治疗技术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医术。镇村卫生组织实现一体化
管理。参加合作医疗人数占农业人口的70%以上。荣获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称号。
【体育】1998年,有晨练、晚练健身点30多处。成立门球、信鸽、钓鱼、象棋等
单项运动协会5家,会员1600人。举办大型群体活动20余次,参加人数2800人次。

重大事件
彭真委员长来桓视察 1985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彭真,在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昌安,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和
珍陪同下,到祖籍桓台县视察工作。彭真委员长回京后为桓台县题词:“建筑之乡”。
全国王渔洋学术讨论会在桓台召开 1986年4月26日, 全国王渔洋学术讨论会在
桓台召开,全国40余名专家、教授到会。
建成吨粮县 1990年,经由农业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
河南省农牧厅、山东省农业厅、山东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教授组
成的测产验收委员会检查验收,全县粮食生产在连续11年丰收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
突破,小麦亩产419公斤,玉米亩产611公斤,全年平均亩产1020公斤,建成江北第一
个吨粮县。
李鹏总理来桓视察 1991年11月2日, 国务院总理李鹏、国务委员陈俊生及中央
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省委书记姜春云、省长赵志浩、市委书记杜祥荣等陪同下来桓视
察,并题词:“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农业”。

著名人物
王象晋(1561~1653)字子进,号康宇,新城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
历授中书舍人、河南按察使、浙江右布政使等职。有《二如堂群芳谱》28卷,《赐闲
堂集)20卷、《清悟斋心赏编》、《剪桐载笔》、《秦张诗余合壁》等著作行世。
王士禄(1625~1673)字子底,号西樵,新城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初
官莱阳教谕,后为吏部考功员外郎。著有《十笏草堂集》、《王考功集》、《表余堂
集》、《辛甲集》、《上浮集》等,与王士合著《燃脂集》百余卷。
王士 (1643~1711) 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新城人。清顺治十二年
(1655年) 进士。 官至刑部尚书。为清代文坛领袖,倡导神韵论,开清一代诗风。有
《带经堂集》、《池北偶谈》、《渔洋精华录》等50余种著述行世。
徐夜(1614~1686)字东痴,一字稽庵,原名元善,字长公,新城人。明崇祯十五
年(1642年)清兵攻破新城,其母投井殉节,他隐居不仕。著有《徐隐君诗集》。
胡凤林(1899~1938)田庄镇胡家村人。20岁入甘肃省警监学校。曾任鲁南道守备
营营长。回县后任县警备队大队副兼中队长。“七·七”事变后,他集合千余人的队
伍,公推为华北第十三游击队第十二梯队司令。1938年他率部抗日,历经大小40余战,
给日军以沉重打击。9月在曹村附近被日军包围,奋勇杀敌,壮烈牺牲。
苗海南(1904~1966)名世循,索镇人。1928年南通大学纺织学院毕业,赴英国曼
彻斯特大学纺织工程科留学。1932年回国,集资创办济南成通纱厂,任经理兼总工程
师。建国后,曾捐款15亿元支援抗美援朝,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人民政
府副主席(副省长)、山东省工商联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务委员等职。1966年秋逝
于青岛。

名胜古迹
五贤祠位于马踏湖中青丘。清乾隆年间始建三贤祠,中有鲁仲连、诸葛亮、苏东
坡三贤士塑像。1985年,华沟村据《重修三贤祠记》碑文“若世远年湮,祠宇再造,
后之君子并入辕固、颜为五贤祠乃完善”等语,重修五贤祠,中塑鲁仲连、苏东坡、
诸葛亮、颜、辕固五位先贤像。祠堂匾额书“五贤祠”。堂前立柱题联:“异性五
贤英名传万古,数代一堂功业垂千秋”。门柱及东西两厢各门柱多有名人题咏。
忠勤祠位于新城镇新立村街北。初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始为明嘉靖年间
贵州参藩、新城人王重光的专祠。后又为王重光的长孙、兵部尚书王象乾增建司马祠
堂。1983年重修,拓为王士纪念馆。院内正堂五楹,东西二厢房各3楹。后堂3间,
形制与正堂相仿。 正堂与东厢有王重光石碑线描画像,有碑碣133块,上为王羲之、
颜真卿等历代名家书法集字,向有碑林之称。后堂存有清代诗坛领袖王士著述手稿、
印章等珍贵文物。东跨院为石刻园,有隋末石刻及北魏石佛造像,并有樵唱轩、池北
书屋等仿古建筑。
四世宫保坊位于新城镇南村大街西端。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坊主为明
万历年间兵部尚书王象乾及其父王之垣、祖父王重光、曾祖父王麟四世。坊额“四世
宫保” , 为明书法家董其昌题写。坊为中间高,左右低的宫殿形式,高15米,面阔
9.2米, 进深3.33米。砖石结构,飞檐斗拱,圆雕、浮雕、透雕皆有,拱门两边有石
狮八座,其中四座抱绣球回首,四座抱幼狮反顾,造型生动,雕镂精工。
水月松风石屏 原在新城东南隅明代兵部尚书王象乾东花园内,1983年移入王士
纪念馆。 石屏主石为方形,边长2.3米,正面镌“水月松风”四个行书大字,下款
题“晋王羲之书”。石阴为浮雕,有麒麟、古松、明月、水波。镶石刻“风竽鸣地籁,
云锦发天机”联句。
云涛古迹 云涛以天将雨时有云气盘郁其上而得名。位于索镇玉带桥北,为乌河
中的小岛。呈扁舟形,南北长87米,东西最宽31米,面积2679平方米。清道光二十六
年(1846年) 立“云涛古迹”大字碑刻。1946年渤海区第三专署在此建革命谱碑3幢。
19 65年县政府于此建革命烈士纪念馆。
振玉、苍云石 原系王象乾司马园中太湖石。其一镌“振玉”,下款“太白书”;
其一镌“苍云”,下款“霁宇”书。下面削平处刻元散曲一首,题“元泰定元年暮春
七日张养浩书”。此二石均高5.5米,其最大围5米以上,系自然形成,极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