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20&rec=81&run=13

【山东内河航路】 山东省内,可通航的河流有黄河、小清河、济宁运河、沂河、徒骇河等水系。
建国初, 省内内河通航里程为1100公里左右。经整治河道,疏通航路,到1952年,内河航运里程增至
1459公里。1957年中央调整山东、河北两省行政区划后,卫运河划入山东,使全省内河航运通航里程
增加到2638公里。但由于水源补给不足,加之打坝截流,农灌用水大量增加等因素,使省内河流通航
条件逐步恶化,徒骇河、沂河、乌河、卫运河相继断航。小清河也因水源不足,水位下降,经常被迫
停航。因此,从1966年开始,山东航运部门重点对小清河、济宁运河进行渠化治理和开发,先后建起
8座船闸、6座节制闸和1座引水闸,并打通羊角沟进出口拦门沙段,使内河通航条件略有改善。
此外,为发展内河航运事业,省内从1952年开始,在黄河试航拖轮,并取得成功。后来相继改造、
新制了一批机动船和拖轮,在各主要河系实行拖带和顶推运输,从而改变了依靠风帆和人力拉纤行舟
的落后局面。
近几年,由于天旱和农灌用水大量增加,内河上游水源减少,使省内通航条件更加困难。到1987
年全省通航里程维持在1840公里,其中全航道只有919公里。但随着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山东段整治工
程和小清河排、灌、航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完成,山东的内河航运将会重新兴旺发达起来。

【山东运河】京杭大运河是一条古老的河系。由北京迤逦南下,从德州的桑园镇进入山东,贯穿
鲁西平原,出枣庄的台儿庄到扬州,而后直通杭州。山东境内河段全长483公里,约为大运河总长的1
/3。该运河历史上以运粮为主,故称运粮河。目前在山东境内的河段,只有济宁至枣庄192公里可维
持通航。

山东运河开凿于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当时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万,开永
济渠(亦称御河),引沁水,南达于河(指黄河),北通涿郡”。这里所说的永济渠,是指从扳渚到
北京的运河,也就是京杭大运河北段。但是隋炀帝所开永济渠的旧道,也并不完全是现在的山东运河。
它的南段是利用河南北部的沁水和淇水,南通黄河,北连卫河,经临清,沿山东与河北两省交界处北
去,出德州的桑园镇,达北京,河道位于今山东运河的西面。
山东运河东移始于唐代。唐武德七年,当时任徐州经略史尉迟敬德为了运送粮饷,开挖运河,把
汶、泗二河之水引至济宁,再进行南北分流。向南顺天然泗水下流,经徐州,南达江淮。往北顺济水
故道北去。到元朝,从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到泰定二年(1325年),又用了31年的时间,开挖了
会通河。它从东平须城安山东南起,往西北到临清止,共250公里。会通河挖通之后,北起大都(北
京),南迄杭州,全长1794公里的南北大运河始告完成,从而奠定了现在京杭大运河的基础,基本形
成了山东运河的干线。此后,明王朝又先后在济宁南边,从南阳至邳县间开挖了南阳新河和泇河,使
运河脱离了昭阳湖以西低洼地段和黄河上徐州、吕梁两个洪水险段,至此山东运河才全部定型。
这条人工河道的挖通,是我国内河建设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故流芳后世,造福于今。

【黄河与黄河航运】黄河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流经9省,300多个县、市,全长5464公里。
黄河从东明县斜辛庄进入山东, 经菏泽、聊城、泰安、济南、德州、惠民、东营等7个市、地,
19个县,由垦利东南注入渤海,系山东省一条重要通航河流,通航里程为477公里。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历史上黄河曾发生几次大的决口改道,洪水泛滥,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
的危害。隋唐时期以前,黄河流经山东聊城、临清、临邑、商河等地,至滨县以北入海。宋神宗时期,
黄河决口南徙, 流经今菏泽、曹县、徐州、沛县等地,夺泗水入淮河,这条河道持续了700年之久。
1855年黄河又在铜瓦厢决口北移,流经东明、范县,在陶城埠夺大清河入海。1938年蒋介石在花园口
再次决堤改道,黄河水南流,夺淮河入海。到1947年花园口合龙,导黄河水入故道,形成了现今的山
东黄河河道。
黄河也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多的河流。它从黄土高原带大量泥沙流下,到了下游,泥沙沉淀,河
床不断淤积抬高,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亦称“悬河”。目前山东境内的黄河水位高出地面
10多米,故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说法。黄河又属动荡性的河道,主槽航道变化莫测。旧社会由于
主干河槽的摆动,沿岸滩地村庄、农田经常被河水吞没,自古就有“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说法。

黄河自古就有舟楫之利。1855年以前,大清河曾是山东的重要通航河流。黄河夺大清河后,从斜
辛庄到利津间,木帆船往来不绝,济南北郊泺口镇更是“桅樯云集,栈店林立,商贾、游人纷至沓来”
的内河码头。
建国后,为根治黄患,省内沿黄地区在各级政府领导下,不断加固沿黄堤坝,实施有效的防汛措
施,确保了沿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发展黄河航运事业,改善通航条件,对黄河河道进行了清障
和疏浚,并建立起电气化导航标志。此外还对黄河上旧有的航运船舶进行了改造和新制,全部实现了
船舶拖带机动化。省内黄河流经的主要地点已建立固定码头,配备有装卸机械。在黄河机轮渡口中,
已有4处建成公路大桥,从而彻底改变了这几处渡口人、车过河难的局面。
目前,沿黄灌溉面积日益扩大,用水量不断增加,河内水位持续下降,而黄河河床继续淤积上升,
两岸大堤则不断加筑,使“悬河”离地面越来越高,这些问题尚有待研究解决,以期兴利抑害,使黄
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