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20&rec=8&run=13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南临黄海,北濒渤海,面对太平洋,与日本和南朝鲜隔海相望。
现设芝罘、 福山2区,辖栖霞、蓬莱、招远、海阳、牟平、长岛6县和龙口、莱阳、莱州3市。总面积
13506.5平方公里,总人口607万,其中市区面积835平方公里,人口75.7万。
烟台腹地广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海岸、海岛曲线长达900多公里。15米等深线内的浅海水域
有60多万公顷,可开发的浅海潮滩20多万公顷,盛产多种经济鱼类和海参、对虾、扇贝、鲍鱼等海珍
品,年水产品总量占全省的1/4。地下矿藏丰富,已探明可供开采的有金、银、铜、滑石、大理石等
30多种。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中,有11种在全国、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黄金储量和产量分别占全
国的1/2和1/5,是我国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此外,大理石储量、菱镁矿储量和产量分别居全国第
二位。滑石资源居全国第三位,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5。
烟台是我国北方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个地区。1987年,全市社会总产值达到172.8亿元,工农业总产
值达到120.44亿元,国民总收入71.3亿元,人均收入1175元。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外贸出口为方向,以
农业为基础,加工工业为主体,轻工、食品工业为重点,第三产业基本配套的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结
构。烟台市已成为山东省重要的轻工、果品、粮食、渔业生产基地和重要的进出口贸易基地以及全国
重要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之一。
烟台市工业基础较好,是我国轻工业的发轫地之一,钟表、葡萄酒、锁头和罐头是烟台四大传统
名牌产品,生产历史悠久,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现在全市工业门类比较齐全,除了传统工业外,
已建立起以加工工业为主体,拥有机械、化工、电子、建材、纺织、电力、冶金、煤炭、食品等10多
个工业部门、30多个行业的工业体系,有工业企业2850个。主要工业产品2000多种,其中有31种产品
获国家金、银质奖,559种产品获省、部优质产品称号,并有200多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1987年,全
市工业总产值95.5亿元。
烟台市农业比较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花生基地、果品基地和水产品基地。1987
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24.92亿元,粮食总产量达243.31万吨;花生产量44.94万吨,约占全省产量的1
/3,全国的1/8。烟台大花生果型较大,香而不腻,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营养丰富,在国际
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是我国大宗传统出口商品之一,出口量占全国的半数以上。烟台是闻名于世
的水果之乡,苹果产量占全国的1/5。烟台苹果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品种达100多个,以青香蕉、
红香蕉、国光、金星、红帅最负盛名。1987年全市果品总产量达61.59万吨。此外,这里出产的莱阳梨、
大樱桃、葡萄、鲜桃和长把梨等名优水果,也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烟台市的水产生产已由过去
的重捕轻养转到了以养为主、养捕结合上来,并大力开发外海远洋渔业资源,水产品产量逐年提高。
1987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26.92万吨,其中对虾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烟台市交通发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的海运、铁路、公路、航空相互衔接的立体化
交通运输体系。 海上运输向称发达的烟台市, 至1987年共有大、小港口7个,泊位31个,年吞吐量达
1200多万吨,形成了以烟台港为中心的城市港群体系。烟台港和龙口港先后对外开放后,已与世界上
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通航,与全国沿海及长江流域几十个港口形成海上运输网络,成为我国北方
沿海的重要海上交通枢纽。与港口运输相配套的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事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蓝烟铁路1987年的货运量为320.2万吨,客运量为255.2万人次。烟台市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公路密度高
于全国平均数的2倍。1987年全市公路货运量达到2048.8万吨,客运量为2605.6万人次。烟台民航事业
起步虽然较晚,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民航班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济南等5条航
线,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还将开辟至西安、沈阳、哈尔滨、桂林等地的航线,并将开通国际
航线。同时,积极改造莱山机场,逐步将其改建为大型机场。近年来,为适应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
需要,烟台市在重点加强港口、铁路、机场等的改造、扩建工程的同时,还大力加强邮电、通讯、供
电、集中供暖与供气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城市功能,增强了辐射力和吸引力。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烟台市被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促进了烟台市外向型经济的迅速
发展。1987年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64亿美元,外贸收购总值达11.27亿元。全市外贸出口产品已形
成粮油、食品、纺织、丝绸、土产、工艺品、畜产品、轻工、矿产、化工、机械、成套设备等15大部
类,300多个品种,销往128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也迅速发展起来。到1987年底,
全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共成交335个,合同成交额2.1亿美元。已有63个利用外资项目和128个引进
项目建成投产。为集中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开发新技术,发展新兴企业,烟台
市还在市区西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峡河河畔,辟建了实行经济特区某些政策的经
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规划建设面积10平方公里,起步工程1平方公里,自1985年3月破土动工以来,
已完成投资1.73亿元,实现了“七通一平”,基本具备了投资办厂的条件。至1987年底,已签订外引
内联项目40个,合同投资额6700万美元,已试成投产的项目14个,其中中外合资项目5个。
旅游业是烟台市最重要的优势产业之一。烟台是发展国内、国际旅游业的胜地,发展旅游业前景
广阔。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全年平均气温12℃左右。沿海有许多天然海
水浴场。全市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举世闻名的蓬莱仙阁,有中国书法艺术的稀世珍宝“云峰山魏碑
石刻”,有秦始皇三登芝罘的“射鱼台”等历史遗迹。这里还是有名的温泉之乡,牟平的龙泉汤、栖
霞的艾山汤、招远的东汤泉等,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市区的天后行官,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其雕刻
艺术世所罕见。毓璜顶环境秀丽,建筑壮观,素有“小蓬莱”之称。1984年以来,又修复了一大批名
胜古迹,开辟了田横山风景点,建起了养马岛赛马场,开设了游船旅游、民俗旅游、体育旅游等10多
种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
烟台人民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风气。建国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烟台市的各级各
类教育从数量到质量都有较大的发展。目前,全市初中在校学生28.79万人,小学在校学生49.82万人,
学龄前儿童入学率达99.6%。1985年经国家教委验收合格,烟台市成为全国第一个普及初等教育的地
区。中等专业技术教育经过近几年的调整,结构已基本合理,发展势头很好。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
校、职业中学在校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已达到42%。烟台市的特殊教育在全国有很高
的地位,全市共有聋哑学校12所。创办于1887年的烟台市盲聋哑学校,经过100多年的努力实践,已探
索出许多特殊教育的方法和规律,受到学生、家长和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过去一直是烟台教育的
薄弱环节的高等教育,近几年来也有较大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先后有3所高等院校在烟台
创立。1984年,烟台市自筹资金4500万元,创办了烟台大学,并于翌年开始招生。烟台教育的发展,
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和赞扬。1984年,烟台市被中央定为“全国教育改革实验区”,进行教育体制、学
制、教学方法等各项内容的实验,从而为全国的教育改革开辟一条新路。
【龙口市】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渤海湾南岸。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呈阶梯形下降,自古
就有“高山踞其前,大海绕其后”之说。全市辖7镇13乡,总面积889平方公里,总人口56.69万。
龙口市地理条件优越,素有“黄金海岸”之美誉,是山东省的重点产粮区之一。小麦、玉米、花
生历来以精种高产著称,素有“小麦之邦”之称,粮食单产在1975年即成为山东省第一个超千斤的县
(市)。每年生产苹果、梨、葡萄、杏、桃、柿子、山楂等水果1亿多斤。长把梨汁多肉脆、耐贮藏,
是龙口市的名产,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出口,如今畅销世界各地。龙口粉丝出口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被冠以“龙须”、“春雨”的美名,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龙口市海岸线长达68.38公里,浅海潮滩
广阔,每年捕捞和养殖的水产品总量达5000多吨,是胶东半岛重要的海产品基地之一。龙口市还是胶
东半岛的重要能源基地,境内已探明可供开采的地下矿藏有煤、石油、黄金等8种。北部350平方公里
的区域内褐煤储量达20多亿吨,年开采量已达150吨,是我国第一个滨海煤田,已成为胶东重要的煤
炭基地。我国第一个由中央和地方集资兴建的电力基地——龙口发电厂,总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
一期工程20万千瓦机组已经投产,二期工程2×20万千瓦机组已投入运行。胜利油田浅海石油勘探基
地正在建设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龙口经济全面发展。1987
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8.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13.8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2亿元,向国家提供
商品粮1.3亿斤;工业生产总值11.79亿元。全市已形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具有鲜
明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以煤、油、电为中心的新的能源基地正在形成;龙口家用电器总厂、玻璃厂、
化工厂等20多个骨干企业发展速度快、效益好,带动了市内其他企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家电、化工、
纺织、机械和轻工五足鼎立的工业新框架。1987年,仅家用电器制造业生产总值即达1.7亿元,其中龙
口家用电器总厂成为烟台市第一个产值过亿元、利润超千万元的企业。该厂生产的金龙牌400毫米台、
落地扇荣获国家银质奖。目前,龙口市的工业产品中,有35种分获省优、部优和国优称号,有10多种
产品如金龙牌电扇、 晶字牌电扇、 飞鱼牌园艺工具、 自行车固件、 草编抽纱制品、双龙牌群青、
ZS4SIA针阀偶件、强字牌单缸A型喷油泵、两缸与四缸I号系统喷油泵、十字轮胎扳手等打入国际市场。
其中飞鱼牌园艺工具已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50%;双龙牌群青的产量
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
【牟平县】位于胶东半岛东部,北濒黄海,总面积1737平方公里。现辖9乡8镇682个行政村,总人
口56.3万。
牟平县依山傍海,物产丰富。地下矿藏资源已探明储量的有16种,开采价值较大。其中,石灰石
藏量3500万吨,大理石1000万立方米,石英石1000万吨,硫化铁300万吨,黄金12吨。全县海岸线长75
公里,盛产多种经济鱼类和对虾、海参、扇贝、紫房石蛤等海珍品,年水产品总量达2万多吨。农业
生产发达,盛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和水果。198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5亿多斤,花生、水果
各达1.2亿斤,年农业总产值3亿元。
牟平县工业基础较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县办工业和乡镇工业并举,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地方
工业体系。拥有轻工、建材、丝绸、纺织、化工等工业企业230家,定型产品200多种,其中有25种产
品获省优、部优产品称号,有35种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198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8.7亿元。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 牟平县的乡镇、 村办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全县乡镇企业现已达到3406处,其中乡
(镇)办191处,村办3215处,总收入10亿元。县城驻地的宁海镇,充分利用交通方便、信息灵通等优
势条件,兴办企业644个,从业人员达2.3万人。1987年全镇经济收入达到5.3亿元,在其下属的65个行
政村中,年利润超过百万元的村就有21个。宁海镇政府抓住对外开外的有利时机,积极引进外资,引
进人才,发展多种经济,并先后与国内16个省、市的120多个国营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起
了长期的协作关系。新牟里村同英国英亚国际毛纺公司以补偿贸易的方式联合投资2300万元,合资建
成一座年产300吨的现代化兔毛纺纱厂,成为全国村办企业中外合资的一朵奇葩。
牟平是山东省对外开放的重点县之一。近几年来,牟平县利用本地的优越条件和改革开放的有利
时机,加速推进向外向型经济的转移。现在全县已建立起了以纺织品、轻工产品、绣花工艺品和花生
制品为主的四大外贸出口体系。丝绸厂、棉纺厂、造锁厂、绣花厂、皮鞋厂、服装厂、刺绣厂、花生
食品厂、地毯厂已成为省、市出口创汇的重点企业,其中有22个企业年出口商品收购额超过100万元。
全县出口商品销往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棉布、挂锁、针织睡衣、抽纱、地毯、丝绸、训
练鞋、门球、花生制品等在国际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1987年,全县外贸出口收购额达1.83亿元,比
上年增长76%,居全省前列。近3年来,有47个国家和地区的大批外商来牟平商洽经济合作和出口贸
易项目,其中已成交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24个,成交额达2100万美元。
【海阳县】地处黄海之滨,位于胶东半岛南部。全县总面积为1848.6平方公里,辖9镇14乡,总人
口为69.5万。
海阳县自然资源丰富。海岸曲线长达128公里,可开发的潮滩10余万亩。地下矿藏种类较多,分
布广,储量大,现已开采的有滑石、大理石、石灰石、硫铁石等,其中石灰石蕴藏量最多,初步探明
达5000多万吨。尚未开采的有铁、铅、铀、钼、铜、金、重水晶、石墨、石棉等矿床、矿化点近百处。
海阳县盛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大豆等,是烟台市的产粮区之一。果品种类繁多,有苹果、大
梨、桃子、柿子、山楂、葡萄、板栗等各种干果、鲜果。全县农业经济布局大体分为3个分区:自然
条件较好的南部是粮、渔、林网区,西、北部丘岭地带为油、果、粮区,中部低山为林、牧、粮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海阳县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先后建起林果、畜牧、矿产品、海
产品加工等4大商品基地,兴办起果脯、果酒、罐头、乳制品、建材、冷藏等1700多家企业,初步形
成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生产格局。198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7.1亿斤。全县已
有果园17万亩,林木50万亩,开发潮滩2.5万亩,年产对虾1782吨,养殖贝类总产量2649吨。全县农业
总产值达3.28亿元,农副产品收入5.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2元。
近几年来,海阳县工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基本形成机械、建材、纺织、工艺品等门类比较齐全的
工业体系,生产各类工业产品1100多种,其中有20多种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有30多种产品打入国
际市场。1987年工业总产值达4.38亿元。海阳县草制艺品的生产历史悠久,素以精巧的设计风格、过
硬的产品质量和繁多的花色品种,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全县23处乡镇,都成立了草制艺
品分厂,有500多个村庄的5万名妇女从事草编生产。草编生产的花色品种达5000多个,“太平编地毯”、
“马连朵”等产品,构思精巧,样式新颖,为国内首创,深受外商欢迎。该县每年草制品出口量占全
省总出口量的1/6,为国家创汇250多万美元。
海阳县濒临黄海,风光旖旎,凤城依山傍海,空气清新,有天然海滩浴场,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远近闻名的“丛麻禅院”,颇有“淡竹成林似江南”的风韵。“千里仙岛”千里岩,奇景天成,景观
非凡。
【莱阳市】位于胶东半岛中部,南濒黄海,素有“梨乡”之称。现辖9镇17乡,总面积1688.8平方
公里,总人口86.27万。
莱阳市是山东省粮食、花生、水果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花生
等。早在70年代莱阳就创小麦亩产1168斤的全国纪录。1987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39.8万吨,农业总产
值达3.7亿元。莱阳所产主要水果有莱阳梨、苹果、樱桃、板栗、山楂等。全市现有果园10万亩,1987
年果品总产量达7500万公斤。 驰名中外的莱阳梨, 甘甜如饴, 清脆爽口,止咳润肺。全市现有梨园
27000余亩,年产2700万公斤。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的莱阳沙参,也是这里的重要土特产之一,1987
年外贸收购5.5万公斤,远销西欧、东南亚各国。莱阳市南濒黄海,海岸线长11公里,潮滩面积3.4万
亩,现已开发了万亩养虾场,放养虾苗24000万尾,预计年产可达100万公斤。
莱阳市地下矿藏丰富,种类繁多,现已探明的矿床和矿化点有膨润土、氟石、大理石、珍珠岩、
钾长石、重晶石、云母、石棉、金、铁、铜等20多种,其中大理石矿蕴藏量最大,达2亿多立方米,
主要有“莱阳绿”、“莱阳黑”、“竹叶青”、“晚霞红”等7个品种。
莱阳为胶东半岛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交通运输条件比较优越。蓝烟铁路以及省内主要公路
干线青(岛)石(岛)线、潍(坊)石(岛)线、烟青一级公路和国家级公路烟(台)上(海)线、
荣(成)兰(州)线等几条横贯胶东的交通大动脉,分别从市区的南、中、北部穿过。境内现有3处
火车站,另有2个新车站正在建设中,届时境内43公里的铁路线上将有5个车站运营。其中莱阳站是蓝
烟线上最大的中间站,1987年年客运量达74万人次,货运量达12.3万吨。
莱阳市素以“动力城”闻名遐迩。莱阳动力机械厂是全国农机行业中的大型企业。该厂通过变型
设计投产的100马力695型柴油机,填补了我国4吨柴油机汽车发动机的空白,并完成了6种195型柴油机、
10种695型柴油机变型产品改造计划,开发了6102和1100型柴油机两个新品种,产品产量和质量不断提
高。尤其是195型、695型两种柴油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1985年获国家银质奖,产品远销亚洲、
非洲、大洋洲、美洲等四大洲包括美国在内的10多个国家。莱阳拖拉机厂也是山东省同行业中屈指可
数的厂家,又是生产小型汽车的重点企业。莱阳重型机械厂、化工机械厂等也初具规模。机械工业已
成为莱阳市工业生产的重要支柱,并带动和促进了其他工业的发展。莱阳发电厂扩建了两台6000千瓦
发电机组,发电量比原来增加4倍,缓和了工业用电紧张的状况;水泥厂、化肥厂经过扩建,生产能
力成倍提高;新建了织布厂、毛纺厂、氧气厂、制药厂、地毯厂、电器厂、裘革厂、梨酒厂、肉类联
合加工厂等;改建和兴建了农机修造厂等,使莱阳的工业增添了新的门类,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结
构合理的工业体系。现已拥有机器制造、轻纺、矿产、电力、建材等工业企业206个,产品达1100多种,
其中有31种产品获得国家和部、省优质产品称号。绢纺厂生产的120N—2柞绢丝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远销欧美国际市场;水泥厂生产的丹崖牌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获省优质产品称号;莱阳家用电器总
厂生产的双晶牌电熨斗1985年获得全国同行业评比总分第一名,并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87年
全市工业总产值达7.31亿元, 外贸商品收购额达1.45亿元,出口商品14类、130多个品种,销往世界上
30多个国家和地区。莱阳市已成为山东省和烟台市的重要出口基地之一。
【莱州市】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莱州湾畔。全市总面积1816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
莱州土地肥沃,海域广阔,是埋金藏玉之地。地下蕴藏有金、铁、滑石、大理石、菱镁石等30多
种矿藏。其中黄金储量居全国县级单位首位,滑石储量名列全国第二,菱镁石储量为全省之冠。莱州
湾盛产40多种经济鱼类和多种海珍品,其中对虾、梭子蟹、文蛤和大竹蛏被称为莱州湾“四大名鲜”。
境内农副土特产品资源丰富。别具一格的烟青苹果、短枝国光、无籽西瓜、莱州月季等蜚声中外;莱
州玉雕、莱州草编、莱州毛笔、莱州石雕并称“莱州四绝”,出口创汇独树一帜。莱州市农业发达,
素有胶东“粮仓”之美誉,为全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建国38年来,共向国家提供商品粮29.5亿公
斤,平均每年0.8亿公斤,居全省前列。高产玉米品种——“鲁玉2号”亩产达536.4公斤,推广到全国
23个省市。1987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7.3亿元。
解放初期的莱州市,工业十分落后,仅有的几十家小红炉,只能生产铲头、犁头等小农具,1949
年的工业总产值还不足200万元。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业生产发展迅猛,全
市工业企业已发展到4500余家(个),初步形成了以建材、机械、采矿、化工、建筑等行业为主导的
工业生产体系。主要工业产品120多种,其中有54种产品分别获得国优、部优和省优称号。雪花白大
理石板材,泰山牌台虎钳,永光牌布、洛、维氏三种硬度计,连年获国家银质奖,在国际市场上享有
较高的声誉;莱州特曲,金瓯牌红、白葡萄酒,大粒盐,滑石块(粉),鲜肉肠,铅笔芯等产品,分
别获部、省优称号或部、省双优称号;轻烧镁是全省独有的出口创汇产品。198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
10.5亿元,是1978年的3.2倍,其中乡(镇)村办工业总产值达6.5亿元。全市有120多种出口产品行销
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7年出口商品总值达1.54亿元。莱州工业技术力量较强,具有较强的吸收
消化先进技术的能力。1984年以来,全市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设备35项,成交额达779万元,并通过“三
来一补”、合资、合作、租赁等方式,引进一批先进技术和设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莱州市绿化工作成效显著,市区建设布局合理,市容市貌清洁卫生。1980年以来,莱州市被确定
为世界卫生组织初级卫生保健合作中心。1986年被国家授予“平原绿化先进单位”称号,并被国家计
划生育委员会命名为“计划生育先进县”。
【招远县】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的渤海之滨,面积1430平方公里,辖7镇9乡,总人口55.38万。
招远县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大豆及各种干鲜果品。198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268214吨;全
县有果园25万亩,年产苹果、大梨、板栗、山楂、大杏、柿子、葡萄等干鲜果品6250万公斤,并建成
了10万亩的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年产花生6274万多公斤,是我国花生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全县猪、牛、羊肉等,年产量在1.6万吨左右,其中肉食鸡生产能力达2000吨,是山东省对外出口肉食
鸡的基地之一。招远县海岸线长15余公里,有浅海可养面积6万余亩,海产品年产量1650吨。1987年,
全县农业总收入达10.5亿元,其中多种经营收入达8.7亿元。
招远素称“金城天府”、“银丝之乡”,黄金生产和粉丝加工历史悠久,是全县的两大经济支柱。
境内黄金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分布着2000多条可供开采的金矿脉。大小金矿点星罗棋布,黄金产量居
全国各县(市)之首。还有白银、石英、氟石、萤石、建筑石料等矿藏,均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招远县是驰名中外的“龙口粉丝”的发源地和出产地,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龙口粉丝”具
有丝条均匀、富有韧性、光明透亮、洁白卫生等优点,还具有清热、解毒、防暑之功效。目前,全县
有粉丝生产厂200多家,并成立了龙口粉丝(集团)公司,产品行销全国各地及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
地区。“塔牌”龙口粉丝获得省优、部优和国家优质产品奖,并于1986年荣获国际美食及旅游协会颁
发的“金桂叶”最高奖。这是我国食品行业在国际食品评比中首次获奖。
招远县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已形成轻工、机械、化工、冶金、建材等6大门类、37个行业的工业
体系,生产各种工业产品达5000多种。全县拥有53个县属工业企业。198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9.17亿元。
全县有38种产品获省以上优质产品奖。其中,梅花牌网扣为国优产品;三环牌铜铁挂锁、金城牌电流
互感器、玲珑牌杏脯和苹果脯、金串牌脚手架扣件、茶色单罩壁灯等为部优产品。有94种产品打入国
际市场,销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龙口粉丝、草制品、网扣绣花、挂毯、管钳、三环锁等产
品,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招远县的教育、卫生、文化及体育事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先后被授予“全
国医疗卫生工作先进县”和“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
【栖霞县】位于胶东半岛腹地,是烟台市唯一的内陆县。现辖8镇15乡,总面积2044.5平方公里,
人口67万。境内群山起伏,丘岭连绵,有大小山头2500多座,最高海拔814米,最低海拔50米,平均海
拔200米,素有“胶东屋脊”之称。
栖霞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可开采的矿藏有金、铜、铅、锌、滑石、石英石、大理石等
40余种。其中铅锌矿为全省重点矿之一,年生产能力达15万吨。全县已开采金矿76处,年产黄金连续3
年突破万两,成为山东省第六个年产黄金过万两的县。全县滑石储量约1000万吨,列华北第二位,年
产滑石(粉)19万吨,远销日本、新加坡、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理石、花岗岩储量丰富,品
种多、质量好、宜开采,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全县已建有12处大理石加工厂,年生产能力达6万平方
米,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栖霞县的工业生产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全县已形成以建材、
纺织、机械、化工、黄金、食品六大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工业产品达100多种。其中27.8号纯棉
纱、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CB306齿轮、狮子牌电焊条、霞光牌扳手等分别获部优质产品奖。“栖霞
小方支”、“蓬莱阁中圆支”、“烟台中方支”雪茄烟均被评为全国一级品。栖霞县的纺织工业比较
发达,从纺织机械制造到纺、织、染配套成龙,品种多、质量好。县人造毛皮厂从美国、意大利、日
本引进先进设备生产的东日牌电子提花人造皮毛荣获省优质产品奖。另外,这里的麻绣挂毯、涤棉纺
丝绸烤花布更是久负盛名,蜚声中外。
栖霞柞蚕生产历史悠久,汉代即开始养蚕,唐代已能缫丝织绸。栖霞所产的柞蚕丝,色泽鲜艳,
“光彩出众,为东莱之冠”。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柞蚕生产,现全县共有放蚕柞岚13万亩,桑
园1200多亩,蚕业生产专业户2000多个,两茧年收入达200多万元,居全省之冠。两蚕生产的发展,促
进了丝织业的发展,现在全县共有缫丝加工点10个,其中栖霞县丝绸厂年产各种丝绸170多万米,柞
蚕丝50多吨。其产品中“821111芦花呢”获全国优秀新产品“金龙奖”,“43608芝罘绸”被评为省优
质产品。唐家泊丝织厂生产的2830分型缫丝名列全省24家同行业前茅,全部达到一等丝出口标准。栖
霞的丝织产品风格新颖独特,多年来深受国外客户欢迎,畅销日本、美国、意大利、瑞士、联邦德国、
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栖霞棒槌花边,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我国工艺美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近年来,他们又创新出
花边件货、镶边大套、花边小件、花边服装等10多个新品种、4000多个新花样,以构思巧妙、花样典
雅、做工精细、风格独特等特点独树一帜,屡获褒奖,畅销国内外。1986年9月,在第六届中国工艺
美术品百花奖评审会上荣获金杯奖。目前,全县有5万多名妇女从事这项生产,年创汇500多万美元。
此外,栖霞柳条编织的历史也源远流长,现在已遍及各乡镇,品种也日益增多,工艺水平不断提高,
产品远销美、法、日、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和地区。
【蓬莱县】 位于山东半岛北端,北濒渤海、黄海,与长山列岛隔海相望,总面积1210.8平方公
里,总人口48.5万。
蓬莱地理位置优越,依山傍海,海岸线长86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34.8万亩,可用于
发展海水养殖的有5万亩。沿海盛产对虾、扇贝、贻贝、鲍鱼等海珍品和各种经济鱼类,年水产品总
量为4万吨。地下矿藏品质优良,储量丰富。石灰石、大理石分布面积达76平方公里,火山灰面积10
平方公里,萤石藏量数百万吨,煤炭藏量600万吨,还有透辉石、优质玄武岩、滑石、黄金、石棉、
铅、锌、硫化铁等矿藏,均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境内水资源比较丰富,有黄水、平畅、龙山、平山、
蔚阳等5条大河,有丘山、战山、平山3座中型水库,库容总量为9000万立方米。南部山区林深草密,
生长着许多野生动植物和药材。
蓬莱不仅物产丰富,而且还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境内名胜古迹颇多。有蓬莱阁、水城、戚继
光牌坊与祠堂、西周遗址、崮山饮马湾、艾山、温泉、溶洞等风景点。其中水城和蓬莱阁被列为国家
一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几年,又相继修复了振阳门、太平楼、戚继光墓和古城墙,开发建设了田横山、
登州古市、海滨公园和大型海水浴场等旅游新景点,形成了以蓬莱阁为主体的风景旅游区。丹崖碧海,
高阁凌空,云烟飘渺,风光秀丽,更有那“八仙过海”的美丽传说,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1987
年到蓬莱观光旅游的中外游客达150多万人次。
旅游业的发展为经济建设积累了资金,推动了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发展。1987年全县社会总产值
达到12.7亿元。工业拥有机械、汽车制造、纺织、食品、黄金、建材、化工、塑料、水泥、萤石、抽
纱、刺绣、地毯、光学电子等工矿企业770余家,有18种产品分别荣获国家级和部、省级25个优质产品
称号。蓬莱阁牌梭子花边连续8年获得国家金质奖,“蓬莱阁仙酒”和“醉八仙”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1987年工业总产值6.36亿元,其中乡镇(村)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4亿元,成为
振兴蓬莱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对外经济贸易不断扩大,88种出口产品行销世界近100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梭子花边、草编制品、地毯、电焊钳、漆包线、蓄电池等均为国际市场的走俏商品。1987年全县
外贸出口收购总值突破亿元大关,比1978年增长405%。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近几年来,完成了全长26公里的
县城调水工程,新修和拓宽了城区5条总长18公里的主干道和环海公路,扩建了蓬莱港。县内拥有凤
凰、麒麟、蓬泉、蓬津、八仙居等100多家宾馆、饭店和商业网点。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完善的服务设
施,吸引了大批中外客商前来投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港澳同胞分别投资修建了宾馆、酒店;
联邦德国、美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还以补偿贸易、提供设备、租赁、技术转让等形式
办起了多处企业。泰国正大集团、中国嘉陵集团投资2100万美元与县机械公司三方联合生产嘉陵摩托
车。1984年以来,全县共引进国内外资金1.5亿元。
【长岛县】位于渤海海峡,黄、渤海交汇处。全县由32个岛屿组成,历称庙岛群岛,又称长山列
岛。全县岛陆总面积52.7平方公里,辖2镇8乡,总人口4.06万。
长岛县海域辽阔,海产资源丰富,渔业捕捞条件得天独厚,是全国重要渔业基地。这里海岸线曲
折,海湾较多,潮流通畅无污染,水质肥沃,饵料丰富,海水理化因子稳定,适宜养殖鱼、虾、贝、
藻和底栖生物,是一个天然海上牧场,养殖业堪称发达。盛产海带、裙带菜、紫菜、石花菜等经济藻
类;鲍鱼、扇贝、海胆、牡蛎、贻贝、海螺等经济贝类;底栖生物中的海参资源也很丰富,是我国鲍
鱼、扇贝、海胆、海参等海珍品的主要养殖基地之一。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长岛县以渔养业为主体
的经济结构,海珍品和扇贝放养、水貂饲养、捕捞生产及冷藏和育苗生产是长岛县的四大支柱产业。
1987年,全县放养扇贝面积1.2万亩,新上海珍场6处;冷藏厂发展到58处,加工能力达7000吨;全县水
产品总量达5.49万吨,实现产值5481万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长岛县在海岛开发中扬长避短,调整了产业布局,加快了海岛致富步
伐。198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1.36亿元,其中工业7507万元,农业6120万元;乡村经济总收入2.31
亿元,全年人均所得1725元;全县人均乡村经济总收入、纯收入、上交国家税金、集体积累、个人所
得和固定资产总值,在烟台市各市、县(区)中均属第一。
长岛县四面环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32座岛屿如同一串珍珠,镶嵌
在渤海之中。岛上山峦叠嶂,绿树葱郁,海滩遍布珠玑宝石,海蚀景象奇丽壮观。万鸟岛、宝塔礁、
香炉礁、望夫礁、棋盘山、海神娘娘庙、海蚀洞群、“海上湖泊”庙岛塘以及横架两岛的一宿架等风
光名胜,争奇斗胜,各领风骚。半月湾公园,历史博物馆、庙岛航海博物馆、峰山候鸟馆等,亦别有
天地,引人入胜。神奇的“海市蜃楼”、“海滋”及“平流雾”三大奇观,更令人倾倒。长岛县还是
“候鸟旅店”,每年迁徙过往的候鸟铺天盖地,多达220种,主要珍禽有丹顶鹤、白鹤、白肩雕、大
天鹅等。长岛不仅风光旖旎,环境优美,而且历史悠久,地下文物丰富。据记载,早在旧石器时代,
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岛上现已发现了33处古村落、古墓群、古城墩台等遗址。其中大黑山北庄遗
址是我国东部沿海目前发掘的唯一一座大型村落遗址,被我国考古学家称为与西安半坡村遗址齐名的
“山东半坡”。自1982年以来,长岛先后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候鸟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