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20&rec=73&run=13

【农业】 旧时,境内居民重视农桑,轻视工商,有“玩龙玩虎不如玩土”的谚语。崇尚勤劳耕
作,节俭持家之风。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民家庭一般是男耕作,女理家。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是:
“缝缝连连,推磨压碾,生孩做饭”。所以妻子常称丈夫为“外头的”或“外人儿”,丈夫则称妻子
为“家里的”、“办饭的”。建国后,妇女在生产中的地位逐步提高。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商品经
济的发展,工商业得到重视,农村妇女移风易俗,也从家务中解放出来,成了“半边天”,务农务工
经商,与男子一样。

旧时, 农村生活节奏缓慢, 农民一般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习惯。勤奋之家一年四季
“黎明即起”,谚云“若要富,鸡叫三遍离床铺”。早起后,或洒扫庭除,或背篮拾粪。有“勤上坡,
懒赶集,出门背上粪篮子”的古训。农忙时节,白天地里的活一般分为五“拍”,上、下午各两“拍”,
从不懒作。歇勤了人说“懒”;歇少了人说“细作”。在下地、间歇或换地作业时,常有地头一袋烟
之习。
农业生产, 分春种、 夏锄、秋收、冬藏四个环节。一年的生产活动一般从农历正月初十开始:
“开冻先出粪,捣碎用车运”。旧时农民种地主要使用土杂肥,将土杂肥运往地里,分小堆一行行放
好,称“送粪”。送粪一般用大车、小车或板车。鲁中山区多用人挑或驴驮。初春和深秋季节,鲁东
一带常见一人挥短鞭驱赶数匹驴上山送粪的情景。农谚说:“春打六九头,遍地走耕牛”。
耕地在70年代拖拉机普遍使用之前,最常见的是牛拉犁耕。现在山区及平原小块土地也主要是牛
耕,也有人工刨耕的。作物播种通常用“耧”,也称“耩子”。播种时一人在前牵畜,一人扶耧,且
行且摇,方向笔直。播种季节,常见田野上耧车远远近近,来来往往,处处耧铃呼应唱合。除耧播之
外,小块土地上,也用手播点种、瓠种诸法。现在除国营大农场外,用播种机播种的尚不多见。
山东多春旱、伏旱,谚曰“春雨贵如油”。农民称伏旱为“掐脖子旱”。境内农民灌溉现在多用
抽水机,少量靠挑水,旧时主要靠辘轳提水。地处胶东小平原的黄县(今龙口市),此种提水工具过
去曾遍布田野。当地民谣唱曰“大旱三年也不怕,黄县有三万三千辘轳把”。
农历五月麦收季节,山东常出现强劲的干热风、阵雨及冰雹。谚云“麦熟一晌”,成熟极快。因
怕雨淋雹打,各地称收麦为“抢收”。抢收期间,往往天未明下地,小半夜收工,早、午餐都由儿童
或妇女挑去地里吃。送饭者肩挑一担,一头为篓,盛主食及菜肴,一头为桶罐,盛稀饭或汤水,往往
三三两两结伴出村。吃饭时,田间地头,一家一伙席地而坐。
山东各地种夏玉米的较多,种夏玉米与麦收打场几乎是在同时,农民日夜抢收抢种,如农谚所说:
“春争日,夏争时”。
山东各地收麦大都以镰割麦,少数地区有用手拔麦的习惯。麦收之后,天气炎热多雨,作物生长
的旺季到来。这时农民忙于锄地施肥,田间管理。鲁北棉农有句农谚,“棉花入伏,一日一锄”。锄
过三遍之后定苗,习惯上要追一次农家肥。因此,割草积肥也多在这个季节。鲁中鲁北睡炕的地区掏
出炕洞内的灰土为肥,近海的农民常以臭鱼虾、海草为肥。

秋分前后,是一年仅次于麦收的第二个农忙时节。农民忙于采棉、掰玉米、收枣、打高粱并播种
小麦。鲁西北棉区农村麦场、庭院摊晒的棉花一片银白。鲁中、胶东地区农家,屋檐下、树梢头、院
落中,一串串、一垛垛金黄色的玉米穗,耀金亮彩。
入冬以后,各地农民有条件的多开展工副业生产,如开办砖瓦盆窑,油、粉、豆腐作坊、染坊、
农具、鞭炮制作及木工、编织、轧花等。鲁中、胶东乡村,老人、妇女、儿童一家人喜围坐炕上,中
间放个大箩筐,一边谈笑,一边剥玉米粒、花生米。

【渔业】 山东渔业生产有海洋渔业与淡水渔业两类。海上渔业生产门类繁多,一般称出海打渔
为“大海市”,称近海落潮时拾蛤捉蟹为“赶海”。从前大海市集中在春秋两季,又称为“春汛”、
“秋汛”。
旧时海上作业用船主要有三种: 最小无篷(帆) 的叫“舢舨”,用于近海钓鱼、蟹,单篷的名
“脚子”,多作出海打鱼之用。三桅三篷的叫“船”,一般用于渔区运输。
渔民出海,时刻与风浪打交道,祈望安全心切,讲究行善积德,信奉同行义气。海上作业从不打
“绝户网”,习惯打一部分放一部分,打群尾不打群头,或留大放小。渔民推船下海、拉船上滩俗称
“拉船”,拉船时常呼号子,渔民称为“号儿”。长岛县地方风俗,凡拉船,只要号子一呼,人无分
男女,必齐奔海岸,皆拼命出力,即使平日有怨隙之家也在所不辞。俗谓“拉船归拉船,打架归打架”。
拉船时,领头“拉号儿”的,立在船上,前后左右即兴编词,通过唱号子来指挥鼓动,齐心协力,共
同完成。
渔船起船称“出海”,返船称“收山”。出海时,讲究“待要走,三六九”。临走时要放鞭炮,
发纸钱,意求龙王保安、发财。出海脱鞋,鞋尖指家乡方向,意寓安全回家。出海后每逢初一、十五,
家属要到村后海边,为亲人祈祷祝福。渔民在船上,中午喝酒要敬奉龙王爷。近年来,移风易俗,出
海前在村前海上作一番丰收的预演。 即将出海的船在欢送人群的欢呼声中, 行网下海,岸上齐声问
“满啦?”船上齐声答“满啦!”岸上、船上交替欢呼。在锣鼓鞭炮声中渔民们收起渔网绕码头一周,
且行且将糖果抛向人群,在一片喜庆气氛之中,渔船驶向大海深处。
从前,渔船丰收,驶近家乡时,必在桅杆顶上挂红布“挑子”,远远向乡亲们报喜。村中人一见
“挑子”,即驾舢舨出迎,有的甚至游泳前去贺喜。此时,船上预先蒸下白面饽饽,对登船来迎贺的,
一律热情接待。海上收购船,看见“挑子”即拢近来当场收购鲜鱼鲜虾。

“翻”字,为渔民日常生活中一大忌。擀饼时忌言“翻”饼,谓之“调将过来”,吃鱼时禁用筷
子将鱼翻过来;放置器用忌“扣”放,碗、盆、帽子等物品都要口朝上放置。并且出海忌言“下海”,
而称作“上海”,一言一行讲吉利。
内陆河湖的渔业生产以微山湖最具代表性。微山湖渔民祖辈以船为家,“连家船”是他们生产和
居住的两用船,载渔具及柴米油盐,妻儿老小,鸡狗鹅鸭。春夏秋冬,或打鱼,或狩猎,船到之处,
就地安家。每到夜间,各“连家船”按传统方式组合成“帮”,相聚而泊,形成独特的水上渔村。
传统“帮”的组合以渔具不同而区分。如用拖网捕鱼虾的组成的船帮叫“网帮”,是湖上的富帮。
下箔逮鱼的组成“箔帮”,又称“枪帮”,因为他们春、夏、秋三季下箔捕鱼,冬季封湖后则靠鸭枪
猎鸭糊口;最穷的是“罱帮”,他们每家一条小船一把罱,收获少,生活艰难。
各船帮大小不一,少者十几条、几十条船,大的有上百条船,白天在一个区域捕鱼,天黑就一起
泊船晚炊。70年代以后,部分渔民上岸建房定居。

【手工业】 山东农村手工工匠生产历史悠久,门类繁多,在现代大生产的社会中,以手工生产
的小农具、日用品仍然是人们生产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习俗。
旧时,木匠、瓦匠、石匠尊鲁班为始祖爷,每年于农历五月初七日聚会纪念。缝纫(俗称“裁缝”)、
纺织、刺绣工人以黄帝、嫘祖为开山始祖,每年于农历九月十六日黄帝生日时,设供品、焚香纸祭奠。
金、银、铜、铁、锡各匠,皆尊李耳为“老祖”,农历二月十五日“老祖”生辰举行纪念仪式。鞋匠
奉孙膑为制鞋之祖,农历十月初一祭祀,这天必有徒弟向师傅“献鞋”的礼仪。染坊奉梅福、葛洪为
“染布缸神”、“染色老师”,从前每家染坊都供用红纸写着“梅葛二位先师”的神主牌,每年九月
九日祭祀。纸坊工匠素尊蔡伦为祖师。阳谷县石佛乡鲁庄一带,家家都会用传统的手工工艺抄造“毛
头纸”。传说造这种纸的技艺就是东汉蔡伦所发明。这一带的造纸工匠,自古以来供奉蔡伦,每年农
历三月十七日蔡伦生日和十月初十日蔡伦忌日,纸工们全部停业,杀猪宰羊,欢聚一堂。三月十七日
这天,还要集资搭台唱大戏。
乡间称各种匠人为“手艺人”,称他们的生产活动为“耍手艺”,对于他们,庄稼人充满敬慕之
情,常说:“家有万贵,不如一艺在身”,又说:“歉年饿不死手艺人”。
木匠的工具很多,外出干活,木匠多备有家伙箱子,最忌人乱动此箱。木匠有粗细之分。一般修
房建屋的,制做粗重农具的,称为“粗木匠”,做细致家具又从事雕刻的名为“细木匠”。从前木匠
测验徒弟的手艺或者互相间竞争手艺高低时,有一道传统题目,这就是请他做一对条凳。做成后,一
条仰放,另一条四脚放在仰放的四脚上,倘八只凳脚相对,严丝合缝,则其人技艺即堪称绝。因为条
凳一律打斜榫,角度很难掌握准确。这道身经始知其难的题目在匠人间颇为流传。

铁匠各地都有,以章丘县最多,人称“章丘铁匠遍天下”。因为章丘铁匠有名,有许多外籍铁匠
游方谋生时往往冒称章丘人。铁匠营业的地方称“铁匠铺”、“铁匠炉”、“红炉”、“炉坊”,铁
匠特别珍惜自己的手艺,所制产品必打上印记。山东的铁器名产甚多,光是青州城里就有成套的歌谣,
唱道:“大三剪子任家刀,齐家锥子不用挑”。高密菜刀比青州菜刀来历更久,相传已有600年历史,
其特点是硬度适宜,不崩不卷,不生锈,耐酸碱,刃口不伤手指,号为“高密菜刀”。
旧时,日常生活用品铜器不少,脸盆为铜制(至今仍有不少地方称脸盆为“铜盆子”),水烟袋
为铜制,家具的多种饰件也都是铜制的,当时,铜匠是不可缺少的人。今天许多铜器都被别的器物所
代替了,铜匠也很少见了。山东铜匠的技艺保存并得以发展的,只有周村的铜响器。铜锣的生产过程
非常复杂细致,包括配料、化铜铸砣、锻打制片、剪圆成形、淬火、旋光、定音。一面锣往往要经过
万锤锻打,才能使铜片厚薄均匀、大小合格。最后“定音”的一道工序,必请老匠人上阵,执手锤在
锣面上不断轻轻敲打,耳听、目注、寻找定音的一点点地方,找准之后,只要一锤两锤,就使一面新
锣最后臻于完美,所以俗话说:“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石匠也有粗细之分,粗石匠俗谓“磨匠”,他们主要是开山取石。今天流传下来的细工石匠的技
艺,多半发展而为工艺品的制造了,如掖县莱州玉的雕刻,临沂燕子石刻,琅玡石雕砚,青州、临朐
的红丝石雕砚,长岛县砣矶岛的金星雪浪石雕砚等等。
山东各地染坊多兼染印二职。从前人多穿蓝色衣服,土法染蓝特别流行。染匠营业也有许多有趣
的习俗,“印子”就是其中的一种。“印子”用小小竹牌做成,一面并排烙两个编号,另一面烙一个
符号,然后从正中劈成两块,各钻小孔穿系,平时拴在一起,收布时,把其中一块交给顾客,作为取
布凭证,另一块拴在布头边角上,既作为布主的记号,也作为布染何种花色的记号。在作坊里,“印
子”盛在木盘里,郑重地放在供财神的桌子上。
其他经常活动在农村的还有剃头匠、锔盆锔碗的“锢炉匠”、磨刀磨剪子的工匠、扎纸匠,补鞋
的“皮匠”、“箍桶匠”、打桶打壶的“白铁匠”等等。

【商业】 旧时城乡商业,主要为店铺与摊贩两种形式。
店铺是旧时山东民间对于坐商的泛称,习惯上称店面大的为“店”,店面小的为“铺”。乡村中
的小零售店,现在时兴叫“小卖部”,从前叫做“铺子”、“小铺”。这种小店多为夫妻店,小本经
营,零售点很低,酒可分杯,烟可论支出售。乡间有歇后语曰“小铺的蒜——零揪了”,就是以小铺
的蒜,可以论头卖的事实概括出来的。40年代开始,解放区开始组织供销合作社,乡村的小铺多为供
销社所代替,渐渐相沿成习,至今许多地方称“逛商店”为“上社”。

“店”还有另一种含义,是指旅店。旧时有“代办客饭”的大店,有围墙大院停放车马的大车店,
也有十分简陋的夫妻小店。
店铺的营业场所称为“店面”、“铺面”、“门市”、“门面”。
店主称为“掌柜”、“掌柜的”。店员统称为“伙计”,出店办事叫“跑外柜”、“跑外城”。
店员等级也有成俗。入门先要学徒二年或三年,学徒期间,只管饭,不付工资,或给少量零花钱,名
为“鞋钱”,即“跑腿磨鞋的钱”。满徒后可以按月领工资。再过若干年,干的不错,有了资历,掌
柜的于年终再给一部分钱作为奖励,这称为“吃劳金”;再进一步,参与了较重要的经营活动,掌柜
的年终按一定比例从赢利中拿出一点分配给这部分店员,称为“吃份子”或“吃红利”。
店铺都有店规,繁简不同。如济南著名的大店瑞蚨祥,旧时门市销货就有一系列的规矩。顾客进
门,前柜“了高的”,首先站起打招呼,售货店员接着跟上来;对于顾客,店员不能一见面就问买什
么,要陪着顾客看,顾客停留在那里,让他坐下,再问他买什么;一个顾客进门由一个店员陪到底,
直至送出店门,内部称此为“人盯人”;店员为顾客取货要先取中次货,顾客嫌次再拿好货,先拿好
货顾客要不起而受窘,名为“拿顶了”,“拿顶了”即为失职;店员不准与顾客吵嘴,吵嘴即犯铺规,
即使无理取闹,也要使之化为祥和;顾客出门,店员要送至前柜,“了高的”要站起来点头送行。对
于特殊顾客,售货员提货,部门掌柜陪送出门,顾客上车,然后递上货去,车开之后,方才退回。每
逢过年,由一位吃股掌柜带着一个学徒,拿着字号名片到常有来往的巨宅拜年;每年元宵节在店内请
人观灯,节后招待老主顾男宾,谓之“请春酒”。为了对顾客和同行隐瞒成本及零售价格,便于暗中
加价,店铺定有暗码,代替1~10各数字。
从前店铺,多可赊账,有赊者往往写在木牌上,名为“挂帐”,称为“水牌”。烟台的店铺从前
购货不用现金,留下姓名住址,即可携货回家,此后店铺派伙计登门取款,名为“照帐”。
店铺年年有假,端午、中秋,各放假一天。节间留守铺中者,往往设酒宴,喧闹终日。年终关门
结算帐目,正月初八之后始正式营业。
店名招幌,是传承已久的商俗,有牌匾,有挑帘,因店铺大小、行业习惯不同而异。
山东旧时店铺命名,多用“吉祥”、“兴隆”、“信义”种种字样,一部分饭店的名字追求风韵
典雅,如济南的“百花村饭庄”、“燕喜堂饭庄”、“聚宾园饭庄”、“海右饭庄”、“子云亭”、
“独一处”、“松竹梅食堂”;如烟台的“东坡楼”、“小蓬莱”、“鹿鸣园”、“松竹楼”等等。
一部分饭店则着力突出地方特点和经营品种的特点,罗列起来大可见其时其地的民俗风光,如济南的
“便宜坊”、“老马家馆”、“赵家干饭铺”、“天丰园包子铺”、“半里香旋铺”等,临沂有“陈
玉山牛肉糁铺”、“刘麻子鸡肉糁铺”等。店铺名称都力求其醒目显眼,有用门匾的、有用木牌、铜
牌的、有镌石于门首的、有用旗招的,后来更有用霓虹灯招牌的。除店名之外,常配以招幌标明营业
内容和声望。如有以特殊物件、特殊标识为幌子的。理发店以红蓝相间条纹为行业标记,或绘在门首
墙上,或作圆形电转标记,使人一望便知为理发店;旧时的浴池(民间称为“澡塘子”、“塘子”)
在门前竖高杆悬红灯笼,并以灯笼起落表示营业时间。有以对联、诗词为招幌。如出产兰陵美酒的苍
山县兰陵古镇,旧时有十八家作坊各立堂号,自称“酒家”,所有酒家大门都用同一副对联:“名驰
冀北称好酒,味压江南一品香”。不少酒家店堂内又都挂着李白的《客中作》诗:“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有迎合顾客变态心理作“怪联”以招揽生意
的。旧时黄县城西关有饭店名“宾聚楼”,作藏头联悬挂门首曰:“宾亦来,客亦来,酒来,菜来;
聚也罢,散也罢,吃罢,喝罢”。

有以外号为幌子的。如博山有个经营水饺的小饭铺,设店于河滩旁,所作水饺好吃也好看,颇受
顾客欢迎。好事的顾客以其饭店近河,又以店主石玉璞体大身肥貌似“蛤蟆”而称其外号为“石蛤蟆”。
“石蛤蟆水饺”叫得越来越响,渐渐地就变成了招牌。因此店铺中流行有一句俗话:“没有外名不发
家。”
摊贩。山东摊贩门类很多,吆喝与代声各行不同、各地不同。
如货郎。一种贩卖妇女日常用品的小贩,挑担行货,担子一头设架,挂各种货样,一头为货箱,
藏货其中,设摊时即以之为座,用小鼓代声,名“货郎鼓”,碗口大的小鼓与小锣各一,锣在上,鼓
在下,镶在一木柄上,左右各有软线锤,摇动则锣鼓齐鸣,可摇出许多花点。卖油的、算命的、卖糖
的都打“铛铛”,声音分别本来不大,但乡间人一闻便知。同时,卖豆腐的与染布的都敲木梆子,村
里人也能分清。游方郎中,摇铃为号,弹棉花的亦摇铃为号,区别在医生的铃声缓缓不断,弹花匠的
铃声一阵阵急急摇响。如此等等,特点各有不同。
其他吆喝声,大半是卖什么喊什么。也有即兴编顺口溜作宣传的。
今天的小贩,以贩时装的为多,骑一辆摩托车,带货之外,带两根竹竿,赶集、赶会,到地之后
将两根竹竿绑在车上,两竿之间拉绳,花花绿绿挂起来,引人注目。

【职业禁忌】水上作业的渔民,忌说“住”,因为航行中最怕船只停住,凡与“住”音同的字都
不准说。古代吃饭用箸,至今盛筷子的器皿还称箸笼,船家因犯忌而称箸为筷子,意思是船不仅不住,
而且还要快开,如今筷子已成为社会上通用的称呼。渔民还忌讳翻、停、破、漏之类的字眼,风帆称
篷,翻过来称作掉过来,等等。养蚕者忌死,蚕屎称蚕沙。忌说蚕长,而称作高。卧种出蚕时,忌带
孝人和产妇进入蚕室。出蚕后忌蚕室方向动土。蚕室内禁忌睡觉,否则蚕懒不作茧。一般店铺扫地忌
向外扫,谓之财水外流。忌坐门槛、坐钱柜,忌摔算盘、摔帐簿。忌散字,称大蒜为义和菜。跑生意
的忌早晨出门碰见兔子,说见了兔子则全天将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