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20&rec=71&run=13

【饮食】境内居民饮食属北方型。受地域及文化传统影响,海岛,内陆、平原、山区、城镇、乡
村存有一定差异。传统餐制,山东城乡各地通行一日3餐。农村不少地区在秋种之后至春耕之前一段
时间行一日2餐。在正餐之间;也有“垫补”、“吃零点”的习惯。鲁中、鲁西南许多地方居民习惯
喝早茶,起床头一件事即烧水冲茶;胶东农村则早饭、晚饭必备稀粥。城乡居民对晚餐均较重视,全
家共桌,饭菜也较丰富。
礼仪来往的饮食惯制。农村居民走亲访友多上午去下午还。主家待客以午餐为主,客人告辞时,
主家必再备一餐,名为“二道饭”。亦有客人进门即设一餐者,则合为“三道饭”。通常客人进门,
先招待以荷包鸡蛋,名为“烧水喝”。
城乡居民遇有重大节庆或接待贵客有摆宴席的习俗。宴席坐次、格局,各地差异甚大。鲁东地方,
农民家宴多设在炕上,用炕桌,向外方位之左为首位,右为次座,主坐在炕下。饭菜普通为4盘炒菜,
4碟小菜;丰盛则8盘子8碗;烟台城市从前有宴名“半桌头”:4干果碟、4水果碟、4南果碟、4冷荤碟、
两大件、8小碗,中间隔两道点心。鲁中有“十全”、“八八”、“四喜”等形式。鸡、鱼为主菜。
鲁西南各地则时兴大盘、大碗。近年通行4菜1汤,8菜2汤等形式。上菜的顺序,放置的位置亦各有规
矩,敬酒敬菜的礼节,更是多种多样。敬人酒自己先喝,曰“先饮为敬”。有的地方饮必双杯,道是
双杯吉利。鲁西南有的地方,往往置大碗于席上,尽倾酒于碗中,使满,然后依次豪饮,称为“推磨”。
如今当地宴客虽一切都从新式,亦必先取小碗盛酒,作“推磨”之式,然后再换时新酒具、时新饮法。
敬客菜肴,规矩不同,甚至有相悖者。例如,胶东西部敬客,主人有先抠鱼眼敬于客前,被敬之人若
客气,又以筷夹鱼眼于鱼上一抹,意为“大家吃”。一来一往成一小小喜剧仪式。但在胶东东部,抠
鱼眼是砸席逐客之举,可使人怒火中烧。大约流行全省的一条规矩是“客不翻鱼”。
食物礼品的赠答往来,山东各地风行。日常家中做好饭,出锅即有持以赠送亲戚邻舍者。鲁中、
鲁东一带,节庆礼品喜送白鳞鱼。鲁西、鲁北送鲤鱼。供神供祖的饭菜酒,一般忌双数,菜用3碗或5
碗,饽饽用3摞,捞饭3碗,筷子竖插饭上。有用面做猪头、做猪为供品的。

传统家常食品。胶济铁路以南,津浦铁路以东大部分地区以煎饼为主,其他各地以饼子、窝窝为
主。多以小麦、小米、玉米、大豆、高粱、地瓜等粮食为原料制作。鲁中山区居民视小米煎饼为上品,
并喜食经过发酵的酸煎饼;鲁南地区居民以小麦磨制的煎饼为上品,喜食不发酵的甜煎饼,并喜用开
水或菜汤泡煎饼。其他地区以小米、玉米、大豆等杂粮磨粉而制作的饼子为较好的家常食品。地处渤
海深处的长岛县居民,过去是以鱼代粮,几乎是每饭必鱼。
山东居民把小麦磨制的白面当成细粮,一般用以制做馒头、烧饼、水饺、面条等食品。鲁中、鲁
北一带居民有吃单饼的习惯。 城乡居民视水饺为上等食品, 旧俗只在节令、祭祀或待客时食用。有
“送客饺子迎客面”的风俗。
境内居民口味较重,以酸、甜、辣、咸为主,大部分地区偏重于咸,济南、青岛及个别滨海市县
喜欢清淡,临沂、枣庄、济宁3地市南部居民喜食辣。因此,大葱蘸酱、咸菜炒辣椒、咸鱼虾酱等是
各地深受欢迎的下饭食品。近几年来,随着各类副食品日益丰富,中小城镇居民口味也越来越清淡。
解放前及建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山东城乡居民家常饮食以粗粮为主,少数富裕之家才食用较多
的细粮或粗细兼食,副食则烹、炸、溜、炒鱼肉俱全。城镇一般居民常年以咸菜,豆芽、豆腐为主菜。
农民家庭多以咸菜下饭,或用各种粗青菜切碎加豆浆熬制“小豆腐”。早晚餐,以杂粮伴青菜叶熬煮
的稀粥。鲁中居民有“煎饼大犒赏,豆腐小解馋”之说,鲁北民谚说:“窝头饼子黄土炕,老腌咸菜
一碗酱”。鲁南农民常说:“要拉馋,豆腐椒子芝麻盐”。“三亩地,一头驴,吃着饼子就着鱼”是
鲁东地区小康之家日常生活写照。
1979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城乡居民饮食结构有很
大改善。家常主食为白面、大米制做的馒头、面条、干饭,城镇及近郊居民烧饼、油卷儿、蒸包、水
饺、馄饨、油饼等花样食品较为丰盛。收入较高的家庭,肉、蛋、奶及各种水产品,也成为家常食品。
家常蔬菜有白菜、菠菜、芹菜、萝卜、韭菜、黄瓜、辣椒、土豆、西红柿、藕及鲜菇等等。近年来,
煎饼、窝头、饼子、咸菜、小豆腐等已成为调剂口味的传统饭食。
建国前,只有绅商之家才有饮茶的习惯,一般农民只在节庆或待客时才饮茶,平时只饮用白开水
或小杂粮熬制的米汤,故农村有称喝水为“喝汤”者。建国后,城乡居民不仅以茶待客,而且有的家
庭饮茶已成嗜好。鲁中山区居民有早起喝大叶茶的习惯。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即烧水冲茶。大中城镇及
胶东、鲁北一带喜饮花茶。近年来,在城市及其近郊的少部分高收入居民中,各种冷饮及低度酒也开
始成为家常饮料。

境内回族居民有30余万,散居于济南、泰安、济宁、青州等地。回族居民主食与汉民无异,但有
关饮食的禁忌很多。主要有禁食动物血、无鳞鱼、自死的禽畜、猪、凶禽猛兽及其他不反刍动物。回
民中有“不吃老鸹能吃鸽,不吃驴马吃骆驼”之说。回民在正式礼仪场所禁烟酒,买牛羊肉时禁用绳
提,只用纸包。
此外在少数民族中,青州北城满民饮食习惯粗粮细做,善烹调,无大吃大喝积习。淄川刘营村蒙
古族居民有中秋节不动烟火,不吃月饼的习俗。

【服饰】境内居民受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影响,不同时代、地域、阶层、职业之间,在衣着观念
上存在一定差别。一般说来胶济铁路沿线大中城市及滨海城镇追求美观、新颖,鲁中南、鲁西北广大
农村居民注意耐穿实用,城镇较之乡村,平原较之山区,沿海较之内陆更显开放。近代以来,服饰习
俗的演变大体分清末、民国及新中国建立后3个时期。
清末,城镇绅商之家男子冬季多穿左大襟长袍外套马褂或短坎,拥裆宽腿长棉裤,黑色棉织扎腿
带。夏着单大褂,铜扣左大襟。随着季节与场合不同,选戴风帽、礼帽、帽垫,冬季穿毡靴,平时喜
穿礼服呢布便鞋,粗、细线袜等。女子冬季穿棉旗袍,长棉裤扎腿,夏季多穿大褂,不露臂,戴软帽,
穿绣花便鞋,外衣尚素,内衣喜艳色。服装质料多为绒、缎、绸、绉、纱、麻等。中下层居民服装款
式与绅商阶层区别不大,但质料主要是棉布,多为自做自穿,做工也较粗糙。
农村居民多穿自家手纺土织自染的青、白、兰3色粗布,俗称“小布”。上衣一般为男对襟,女
大襟,中老年则不分男女均为大襟褂,一般为男左襟、女右襟。鲁中山区女子大襟褂喜爱镶边,俗称
“沿条”,青年女子为红、绿边,老年妇女为蓝边。入冬以后,农民惯用布带扎腰,干活时,将衣角
掖入腰带以下。老年人喜好扎腿。干重活或长途跋涉,好穿有腿无档的“棉叉裤”。夏日农民劳作之
时,男子多赤膊跣足,披薄布长条汗搭巾,下着短裤。鲁南农民则爱披蓑衣,戴苇笠。当地有句农谚
形容农民夏季农忙时节的打扮:“头顶一片席,赤脚踏烂泥。肩披三尺布,腿穿一尺裤”。农民男子
冬季戴毡帽或土耳其线帽(俗称“一把撸”),夏季戴草帽、苇笠。穿自制的纳底纳帮布鞋、布袜。
农忙时一般穿草鞋,冬季男女都穿一种芦花编织的“草窝子”鞋。女子喜戴自制的绣花布质柳叶帽,
穿割花布鞋,老年妇女一般用黑头巾包头。儿童有戴虎头帽的习俗。
鲁中山区农民爱穿自家制做的一种“铲鞋”,此鞋号称“爬山虎”,鞋尖上带有朝天翻卷的长钩,
不仅耐穿,而且爬山时不打滑。女子多穿木底套鞋,鞋上绣有花草纹样,行走时发出“咯登、咯登”
的声响。

民国时期,衣着习俗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大中城镇,广大农村地区无多大变化。大中城镇,男子多
穿对襟短袄褂,下穿长裤不扎腿。外出时有的外套长袍或大褂。女子夏季着短袖上衣和大褂,冬季穿
过膝旗袍。学生多穿制服,女生冬季为蓝、黑色长袍,夏季为浅蓝色大褂或蓝褂黑裙。30年代,南京
政府推行新生活运动时,女学生衣裙一度为长袖齐腕,长裙触踝。日伪时期,少数男子着西装,少女
有穿连衣裙的。
建国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衣着逐步向时装化发展,特别是1979年以来的10年改
革中,各种款式的服装新潮不断涌现。
50年代初期,受苏联影响,在城镇机关干部、工人、青年学生中一度流行列宁服。蓝色中山服、
解放帽开始时兴。各种花色的衬衫、连衣裙、各种款式的外套、单棉制服、棉大衣等也流行开来。中
青年女子喜戴各色方巾,各种印花布受到广大农村青年女子的青睐,农村青年妇女喜爱穿自己缝制的
花布裤褂和花棉袄、花棉裤,戴花毛巾。至60年代初,在城镇中流行的服装款式逐步向广大农村波及。
传统布底鞋、女式花鞋、布袜等逐步绝迹,胶底鞋、胶鞋、塑料底鞋等流行开来。
“文化大革命”时期,款式新颖的服装被视为“奇装异服”。草绿色旧军装在青年学生中成为时
髦服装。此后,草绿、蓝、灰色国防服、军便帽、塑料底男女布鞋、男女塑料凉鞋、拖鞋在城镇乡村
广为流行。这一时期,鲁中山区男性农民夏天都穿用车轮胎钉制的凉鞋,当地俗称“呱哒子”,号称
“沂蒙凉鞋”。鲁南、鲁西南一带,城镇青年男女夏季有穿拖鞋上班或赶集上店的习俗。
1979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乡居民生活日益提高,衣着观念从实用耐穿逐步转向求美
求新。服装的质料、款式、花色日趋新颖繁盛,中高档服装越来越受欢迎。除个别农村地区外,居民
一般不再自做自穿,大都选购成品或购料加工。
除传统纯棉布与丝绸之外,各种化学纤维及混纺面料,风靡一时。麻、毛、羽绒及裘皮、人造革
等中高档服装,在城镇居民中倍受青睐。
传统中式上衣及各种制服,解放帽、皮鞋等除在城乡老年人中仍有穿戴外,旧式的直裆裤、棉袍
已经淘汰。女式旗袍、大襟褂等吸收了现代造型风格,在城镇女子中继续流行。大中城市男女青年追
求时髦款式的风气日盛,服装新潮流行节奏明显加快。
近几年来,在城乡中青年男女中流行的服装鞋帽有:西装、运动服、夹克衫、面包服、羽绒服、
棒针毛线衣、毛呢制服、毛呢大衣、牛仔装、裘皮外套、皮夹克、连衣裙、西服裙、直筒裤、喇叭裤、
健美裤、各式童装、麻绒棉帽、裘皮帽、线帽、鸭舌帽、太阳帽、纱巾、各式胶鞋、皮鞋、旅游鞋、
凉鞋、拖鞋、各式呢绒袜、长筒锦纶丝袜等。近年来,各式手提包和手套在城镇青年女子中也较流行。
从当前的着装习惯看,青年男女喜欢着运动式、浪漫式服装,中老年人则多爱穿运动式和古朴式服装,
服装新潮多受艺术界名人,外国人影响,从少数青年中兴起,然后从中心城市逐步波及农村。

【发式与首饰】清末,境内男子及未婚女子均在脑后梳长发辫,不同的是,男子将头的周围剃光,
只留中间的头发编成长辫,用黑线扎辫梢。男子梳辫习俗到民国初年绝迹。未婚女子满头留发,前额
留有“刘海儿”,脑后梳有大辫子,用红绳扎辫子根和辫梢。已婚女子在脑后盘发挽“纂”,罩以发
网,插戴首饰。女子的这两种发式在鲁中山区一直沿习至60年代中后期。
民国时期,城镇绅商知识界男子多留分头、平头,下层民众及乡村农民多剃光头。此俗直沿循至
目前。女子留短发者多为未婚青年学生,烫发者多为上层社会中的女子。
50年代,未婚女子及城镇中青年女子一度时兴梳双辫,烫发在济南、青岛等大城市已婚女子中也
较流行。至6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开始,在女子中流行的烫发、单、双辫、盘“纂”等发式全部
革除,一律改为齐耳短发,或扎双刷,个别激进的女学生有留男式分头的。进入80年代,城乡居民男
女发式都趋向多样化。男子中多为分头,有些男青年留有大鬓角、长发或烫发。中青年女子烫发在大、
中、小城镇中广为流行,此外,披肩发、凤尾发、运动头等各式发型花样很多。
戴首饰的习俗,清末以来,在城乡居民中一直沿循。50年代以后,由于一再批判“资产阶级生活
方式”,一度中断,80年代以来再度兴起。清末民国时期,城乡中青年妇女有戴手镯、戒指、耳坠、
项链、珠花、绢花、绒花的习俗,老年妇女多戴耳坠与戒指。首饰多为金质和银质。新婚女子带花的
较为普遍。农村妇女戴项链者不多见。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中青年妇女戴
项链、耳坠、戒指的习俗日盛,男青年佩戴戒指者也不鲜见。戒指以金质者为多。

【居住】清末至民国期间,山东城乡居民住宅因阶层不同,贫富悬殊,差别较大。城镇上层绅商
之家,房舍讲求配套,分主房、配房、客厅、书房、门房等。形式有二进院、三进院或设东、西两院。
门楼高大宽阔,起脊双翘,迎门是影壁,上多为砖刻或书写的“福”或“寿”等字样。有功名者,门
前左右置石狮一对,无功名者,也有上马石或石鼓。前院较小,后院较大。前院南房为客厅,北房置
四扇屏门,与后院(二进院)相通。后院为居住院,北房有前出厦,并留有后门,或由北房两侧通向
三进院。三进院又称旷院,旷院建有厨房、厕所。有的三进院设书房,又称书房院。设东西两院的,
两院房屋造型大同小异,两相对称,东院为主房。建筑设计讲究美观坚固,石砌房基,青砖垒墙,房
脊四梢用雕有鹿、麟、龙、虎、翎毛、花卉、吉祥文字的砖瓦装饰。

城镇小康之家,多住四合院,院落方正,主房在北,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低于正房,为儿女辈
居住,南房为客厅,大门有过道,门外两侧有上马石。房子多为砖、石、土坯、木柱混合结构。济南
俗称“全镶玉”。传统住房多用木棱、木板做门窗,采光通气,保温性能较差,至40年代,济南商埠
一带始见玻璃门窗的新建住房。
城市贫苦之家,多住简陋矮房窄屋,三代一室。济南北关一带的“棚户区”多为自家搭造的房屋,
以席为壁,以草为顶,砖石坠压,冬不避寒,夏不挡暑。
建国后,城市老城区的旧式平房多已翻盖,传统的四合院已不再建,原旧式的绅商住宅,有的成
为多户居住的“大杂院”,有的拆除后改建为住宅楼。济南“棚户区”的简陋住房全部拆除,新建了
居民住宅楼群。大中城市的居民喜欢住单元成套的楼房,卧房、中厅、厨房、厕所及暖气设备齐全。
小城镇居民爱住单门独院的平房。
在农村,旧俗农民传统住房以四合院居多,由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居住。一般人家北屋3间或5间,
坐北朝南,为上房,由长辈居住,东西屋各为两间,低于北屋,由晚辈居住或作仓房;南屋1~2间堆
放柴草兼作厨房;栏圈设在西南隅,供饲养家畜兼作厕所;大门接南屋开在东南隅,一般为门楼或过
道两种形式;院内对门有影壁;房屋之间有院墙连接封闭。
鲁中山区多3间北屋,1间为女儿房,另两间有半壁墙,靠山墙有南北土炕。这种住宅俗称“二郎
担山式”。房顶多用山草、谷草或麦秸苫盖,没有院墙。旧式住房多为土木结构,因各地土质不同有
夯土、垛泥、垒土坯等多种建房方法。富裕之家住房多为砖木结构,青砖小瓦,墙面屋顶为青灰色。
农村住房一般为起脊,只有泰山西部一带有住平顶房的,房顶晒粮或堆放柴草。
建国前,鲁中山区不少贫苦之家盖不起房屋,住“地屋子”,即依坡凿洞,用山草加顶而成,也
有的住“团瓢”,是一种上尖下圆状似葫芦的简陋草棚。
农村建房禁忌很多,如“忌房院不方正”、“忌两山夹一门”、“忌出门碰屋山”、“忌院落倒
流水”等等,窗棂多为单数,鲁中南地区多忌五与七,以避“七零五散”之讳。
建国以后,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除城镇近郊外,农村居民新建住房者极少。1979年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兴起了“建房热”,由村镇统一规划,兴建了许多新式
平房。
由于传统的四代(三代)同堂的大家庭趋向解体,加之实行计划生育,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三四
口小家庭居多,传统的四合院住房已被淘汰。新式住房一般为北屋4间,一明间,两套间,明间会客,
套间为卧室。一间另外开门作仓房。另外一间东屋(或西屋)作厨房,除大门与栏圈之外,周围以院
墙封闭。较之旧式四合院,新建平房的房内与院落更加宽敞明亮。新式平房一般为砖木水泥结构,墙
面屋顶呈红色,起脊大瓦,玻璃门窗,水泥地面。

近几年来,城镇近郊及乡间富裕农民住房不少是前出厦,用以纳凉,下面有花墙,放置盆景花卉。
个别收入较高的农户有别墅式独院两层楼住宅者。

【器用】家庭器用,与传统习惯和经济条件关系极为密切,城镇与乡村有较大差别。近年来,城
乡差别逐步缩小。
在济南等大中城市,建国前,绅商之家外屋迎门设八仙桌,两侧置太师椅,桌后放条山几,条山
几上摆座钟,花瓶、帽筒。门两侧设高茶几,茶几两侧置木椅。内屋置床、箱、柜、梳妆台、三屉桌、
大方凳、大条凳等,讲究“奁方配套”,并置古玩点缀。床分木床、铁架钢丝床或罗汉床不一。家具
多为黑褐色大漆油刷。博山一带绅商之家喜用棕床,家具多为大漆配花。少量家庭置有留声机或收音
机。中下层居民仅置方桌、条几、椅子等,摆设要比绅商大户逊色。
建国后,60年代一般家庭仍以传统家具为主,自行车、收音机、手表被视为高档消费品,只有少
数收入较高的家庭拥有。70年代以后,新置家具较多,多为方桌、三屉桌、圆桌、大衣橱、木床或钢
管铁床、写字台、书橱、食品柜、高低柜等,多漆成棕红色或浅黄色。电风扇、黑白电视机开始进入
少数家庭。80年代,写字台、大圆桌、折叠椅、沙发、组合柜、席梦思床等中高档家具在新婚家庭中
普遍受到欢迎。传统家具大都作了处理,还有少数老年人尚在使用。彩色电视机、收录机、电冰箱、
摩托车等成为热门货;座钟、挂钟家庭普及率几乎百分之百;自行车、手表已普及到除学龄前儿童以
外的几乎每个家庭成员。
农村居民,一般家庭只备床、橱、桌、凳、箱、柜等。鲁中山区、胶东、鲁北一带农民喜用土炕。
家具多涂棕红色或栗褐色。建国后,除新婚家庭尚置办家具外,一般家庭很少添置。70年代后期,特
别是进入80年代,城镇居民喜用的新式家具在大城市郊区、中小城镇及胶东等富庶地区农民家庭中也
普遍使用。新婚家庭,不再使用土炕。
建国前,济南、青岛、淄博等大中城市少数绅商之家有电灯、气灯照明,中下层城市居民,及广
大农村都使用煤油灯。做饭,城市居民家庭多用自砌煤灶、铁锅、铁勺、陶瓷碗盆、也有使用铜水勺
和铜脸盆的,少数富裕之家才使用保温瓶。广大农村地区做饭多用柴草灶,灰铁锅、铁勺或木勺,木
制或高粱杆锅盖,也有的用铜勺,黑陶器皿。鲁中南一带喜吃煎饼的地区,农村居民家家都备三条腿
的鏊子。
现在,除少数边远地区外,广大城乡居民都以电灯照明,新婚家庭中各种装饰灯具也较普及。城
市居民做饭多用蜂窝煤和煤气灶,各种搪瓷、塑料、铝和铝合金器皿广为普及,使用不锈钢炊具者日
多。农村做饭多用改造后的柴草灶,莒南县及胶东一带不少地区使用沼气炉灶。

建国前,城镇绅商大户出行多乘轿、马车、人力车或汽车,中、下层居民多徒步。乡村居民出行,
富裕之家有乘轿和牛车的,一般家庭男人多步行,妇女及老人多骑毛驴,鲁中山区多由丈夫或兄弟、
晚辈用手推独轮车迎送。现在居民出门多喜骑自行车及乘公共汽车,少数富裕家庭购置了汽车或摩托
车。不通公路的边远地区,老年人出门,多是子女用自行车驮带。

【生活禁忌】居民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及语言行为等方面,有许多禁忌和避讳,对人及社会交
往有一定约束力。如吃饭时忌敲饭碗,敲饭碗意味着没饭吃;忌攥着饭碗,说这是端着讨饭的碗,受
一辈子穷;也忌把筷子横担在碗上,临清一带说这是供奉死人的放法。盛饭时忌勺子往外翻,黄县一
带说这是犯人牢食的舀法;临清一带则说是避免财水外流。饭桌上有人没吃完饭时忌收拾碗筷,这多
出于礼貌上的原因。给别人倒茶忌壶嘴对着人,说这样令人不顺心。客人进出的第一顿饭忌吃水饺,
因为水饺是送行的食品。作客吃饭时忌把鱼翻过来,谓之“客不翻鱼”。家中亲属忌两人合吃一个蒜
瓣,说是吃了可能离散。饭桌上忌说蒜和醋,因为蒜的方言与“散”同音,吃醋有嫉妒的意思。小孩
掉的奶牙忌乱扔,上牙要放在门槛上,下牙要扔到房顶上,不然,说是长不出新牙来。
衣饰方面的禁忌,多在妇女中间流行。如衣服的下摆忌毛边,那是丧服的形式。衣服的扣子喜单
忌双,说是“四六不成财”。莒县九月不缝被,说“九月的被,没人睡”,意思是睡过要死人。蓬莱
忌八月缝被,说“七月不缝被,八月没什么睡”。男人忌从晾晒的女人衣裤下走过,说这样是女高男
低,妨碍男人的运气。女子衣裤不能晾在院中过夜,说是怕被精灵戏了。
居住禁忌。五月忌盖屋,据说五月是恶月,不仅不能盖屋,也不能晒席,否则家中会死人。盖屋
忌犯太岁,在太岁方向盖屋谓之“冲太岁”,或谓“在太岁头上动土”,大不吉利。住房忌面对小胡
同,因小胡同又名箭道,会射伤其家。住房忌布局失调,如大门建在南墙之中向南,又正对堂屋门,
则被认为是“水火相克”;如街门或南屋门正对堂屋窗时,谓之“门对窗,人遭殃,窗对门,必伤人”。
忌对面山墙正对大门,也忌对面房子的后墙正对大门上的门鼻,以上情况须挂铜镜才能破解,但镜子
不能照到别人门上,否则容易引起纠纷。鸡窝垒在正屋的屋檐下,谓之“双落泪”,不吉利。忌自己
的正房矮于邻居的房脊,也忌前面的房子比后面的高,说这样家运会被压低。
旅行禁忌。有的地方是忌双日出门,说“要待走,三六九”。忌上工前与人吵闹,说这样一天都
不顺心。忌下午去看望病人,下午属阴,看过后病人的病会加重。

语言方面的禁忌。忌说100岁,人到100岁时只说99,泰安一带认为100岁是人寿数的极限,到时要
死的。忌说七十三和八十四岁,这是人生的两个关口,谓之“损头年”,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
不叫自来投”的说法。男人忌说四十一岁,四十一妨妻,要跳过去多说一岁。儿童开始上学忌在偶数
岁, 有七岁为阳八岁为阴的说法。 长辈的乳名晚辈不能叫,与父亲名字相同的字也不能直说,谓之
“避讳”。忌长辈与晚辈互开玩笑,否则被认为“没大没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