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20&rec=67&run=13

【山东的年画】年画是祖国画苑中的一株奇葩。在山东,原产地不下30余处,东部主要产地有潍
县、高密、平度、青岛等处,西部有聊城、阳谷、菏泽、曲阜、滕县、嘉祥等处。从风格特点、体裁
品种、印销关系和渊源影响加以区分,可归纳为鲁东与鲁西两个大系。鲁东系以潍县(今潍坊市寒亭
区)为代表,鲁西系以东昌府(今聊城市)为代表。发源地分别为西杨家埠村和张秋镇。年画起源于
明末清初,迄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山东民间年画,除行销山东各地外,且远销安徽、江苏、河南、
河北、山西、内蒙以及东北各地。仅以潍县西杨家埠一地为例,在最兴盛的光绪年间,年产量竟高达
5000万份。
山东民间年画的制作方式,按其发展过程区分,有手绘、半印半画和全部木板套印3种。木板套
印年画约始于光绪年间,这种制作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因其含有年画与版画两种因素,故一般称之为
“木版年画”。

年画的题材内容十分广泛,旧时以神像居多,清末到民国初年,曾发现反映现实生活的时事年画,
如《攻打南京》、《湖北军事图》和鞭鞑社会上陋规恶习的讽刺年画,如《我看你吹牛胯骨》等。新
中国成立后,以群众生活题材为主。
山东各地年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差异明显。鲁东系的潍县年画,古朴、淳厚,线条简括流畅,造
型朴实夸张,构图充实完整,色调鲜艳明快、对比强烈;高密年画雍容华贵、跌宕不羁,线条飞动不
滞,造型醒目突出,色调鲜亮谐美;平度年画则清新秀逸,线条缜密,造型写实,色调柔和。鲁西系
的聊城年画(亦称东昌府年画),其风格倾向耿直、慓悍,线条粗壮坚挺,造型概括传神,人物形象
古朴夸张,富装饰感,色调凝练深沉。
为了继承和发展山东民间年画的优秀传统,早在抗日、解放战争时期,地处冀鲁豫解放区的聊城
年画,就创作了一批反映军民斗争生活的新年画,对促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实现,曾起到一
定推动作用。1951年与1952年,前华东区文化部与山东文化局曾先后两次联合组成年画工作队,深入
潍县对潍县年画进行调查研究,挖掘整理和改革创新,为继承与发展山东民间年画打下了良好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30余年来共创作新民间木版年画300余件,其中有的参加了全国美展,有的荣获国家
级奖,并由国家收藏,有的被选送出国展览,受到国内外专家与群众的好评。

【聊城年画】聊城年画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一支较有影响的年画派系。
清初,山西商人在阳谷张秋镇开设了3家画店,其中之一的“刘振昇画店”后来迁到聊城东关清
孝街,生意兴隆。而后,各地客商相继在聊城创办画店。聊城木版印书业基础雄厚,刻版技艺精湛,
这为木版年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到清末,聊城一带年画店铺多达20余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五福
祥”、“义和祥”、“同泰”、“同顺和”、“通顺”等,它们资金充裕,储备了大批的画版,常年
开业。平均每个画店年需用纸600令,产销相当可观。每年春节前,各种年画纷纷上市,除在当地出
售,大部分被各地商人转销到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及东北地区。
聊城木版年画的题材非常广泛,除天帝、灶王、门神之外,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神话传说、
历史人物和戏曲故事,如“天河配”、“龙凤呈祥”、“武松打虎”、“赵云救阿斗”等,其中有些
往往具有年画、门神合为一体的特点,如“神荼郁垒”、“马超马岱”、“秦琼敬德”以及杨家将人
物;另一类为喜庆、吉祥的传统题材,如“双喜临门”、“五子登科”、“麒麟送子”、“福寿三多”
等,画面色彩绚丽,适于人们迎春、纳庆的心理;再一类是以天真活泼的“胖娃娃”为主体,有的抱
鱼、采莲,有的捧花、扑蝶,一个个生动形象,招人喜爱。聊城木版年画生活气息浓郁,情调高昂,
赞美了历史英雄人物,表达了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愿望,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聊城木版年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线条简练、流畅,构图饱满、完整。在塑造人物时,往往
采用夸张的手法,有意缩短人物的身长,使形象威严雄壮。面部眉目清秀,鼻梁瘦窄,表情安祥,而
且从不开脸(即脸上不着色),使人物更加突出醒目。聊城木版年画历来只有“草版”,只印不画,
全部用木版分色套印,色彩有丹红、粉红、黄、绿、青、黑。最多七色八版,色彩对比强烈,整个画
面五彩缤纷,装饰性很强。
抗日战争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冀鲁豫文联和新华书店,对聊城木版年画进
行了改革和引导,创造出一批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军民生活题材的木版年画,象“农民翻身”、
“分田分地”、“送子参军”等,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揭开了木版年画
史上新的一页。

【潍县年画】发源地在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西杨家埠村。该村与附近的东杨家埠、仓上、寒
亭、齐家埠等十余个村庄生产的历史年画都在潍县集散,故通称为“潍县年画”。潍县年画传统产品
以“神像”和“小横披”为大宗。产品以全部木版套印为主(唯仓上的“大贡笺”接近杨柳青年画,
属半印半画方式) 。 潍县年画题材丰富多样,有反映农业生产的,如《男十忙》;有儿童游戏,如
《摸雀》;有反映吉祥如意的,如《三羊开泰》;有历史故事,如《勤学图》;有戏曲故事,如《李
逵夺鱼》;还有一些是谴责外国侵略,反对封建礼教,提倡科学文化的作品。潍县年画除黑色线版外,
一般用红、绿、黄、紫、桃红五个主色套版,通过巧妙的安排处理,给人以绚丽多彩的感受。品种有
“福字灯”、“竖披”、“方贡笺”、“洋条子”、“毛方子”、“月光”、“窗顶”等等,能装饰
到农家的每个角落,具有强烈的地方特点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新中国成立后,潍县年画一直受到政府
重视,在潍县曾先后建立了“年画业管理委员会”、“杨家埠木版年画社”和“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
所”。潍县成为山东民间年画调查研究、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地。30余年来,潍县年画取得了很大成绩,
潍县被列为“全国三大画市之一”,名闻国内外。

【高密年画】高密是鲁东系民间年画主要产地之一。兴盛时期,这里的生产规模,作坊数量仅逊
于潍县而居全省第二位。高密年画产地遍布本县东北十余个村庄,其中公婆庙、棉花屯、沙岭子相传
是高密扑灰画的发源地;夏庄北村是高密全部木版套色年画的发源地。高密年画的题材有表现妇女儿
童的,如《母子图》;有小说演义的,如《刘公案》、《西游记》;有戏剧故事的,如《许仙借伞》;
有翎毛花卉的,如《凤穿牡丹》。以及各类门神、家堂财神等。体裁有大挂画、窗旁、窗顶、桌围等。
“扑灰画”是高密的一种古老而独有的手绘年画。制作方法:先用柳条烧成炭、研成末,并渗以米汤,
调成色料、再用笔蘸色料起稿于纸,俟干即成粉本。再把粉本覆到正稿上轻轻按摩粉本背面,粉本上
的炭末便扑上正稿。然后根据炭痕进行粉绘、敷彩、描金、勾线。最后是“上明油”(一般是涂以松
香酒精溶液)。除扑灰画外,尚有半印半画年画(约始于道光以后)和全部木版套印年画(约始于清
末民初)。1984年夏,高密县首次在京举办了“民艺展览”,展出的高密年画,特别是传统扑灰画轰
动了北京画坛,被誉为高密民间艺术“三绝”之一。

【平度年画】 约始于光绪年间,主要产地为平度城郊的宗家庄,其他有侯戈庄、荆戈庄、双丘、
邵家疃等村。30年代末,由于平度有一部分作坊迁移青岛,更促成了青岛年画的产生与发展。平度年
画的制作技法与艺术风格、特点受潍县年画影响较大。早期的平度年画多属半印半画形式,民国以后
才发展为全部木版套印。平度年画的题材多半为戏曲故事,如《战宛城》、《七里关》等;有象征喜
庆吉祥的,如《双喜临门》、《瓜蝶富贵》等;有以民间故事或以诙谐故事为内容的,如《老鼠娶亲》、
《猴夺草帽》等。从清末到民国初年,宗家庄出现了一批反映现实政治斗争的时事年画,如《日本攻
打青岛》、《日本攻打南京》,体现了民间画家关心国事,反抗外侮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平度年画的体裁有“三裁”、“窗旁”、“窗顶”、“桌围”、“站童子”、“美人条”、“画
对子”等。平度年画造型朴实,体现人物比例较为准确,线条细密,一丝不苟,几乎可与优秀的传统
书籍版画插图媲美。年画的色彩常用桃红作全画的主调,并以部分中绿等作其对比色,给人以和谐感。
代表作品有《清河桥》、《猴夺草帽》等。

【日照农民画】始于1972年。当时农村有不少青年农民热心于农民画创作。在县文化馆的积极支
持下,农民画创作队伍不断扩大,绘画水平不断提高。1985年3月,日照成立了农民画协会,有傅成
玉等41人吸收为首批会员。在市文化馆安茂让、李绪国等同志热心组织和辅导下,会员们先后创作了
美术作品千余件。 其中有上百件农民画作品分别入选全国、 省、地美展和在报刊上发表。傅成玉的
《丰收场上》,庄殿龙的《建设中的石臼港》荣获1983年全国农民画展二等奖。1986年,在济南举办
了《日照农民画展览》;1987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日照现代民间绘画展览》;1987年9月有5
幅日照农民画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山东民间美术展》。1988年2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绘画
画乡”。
日照农民画富有山东民间木版年画的风格与特色。农民画家不受框框束缚,忠实地从生活中吸取
灵感和表现方法,因此所作之画古朴、稚拙,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

【临朐农民画】临朐是山东省沂蒙山区的一个穷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使大部分农民
得到了温饱,他们操起笔来赞美新生活。他们借鉴年画的画法,按照自己的生活感受,在内容和形式
上又有新的发展。农民杨凤忠的《小桥流水人家》,王子双的《赶山集组画》,崇英的《富在深山有
远亲》,吕莉的《乡音》,李文山的《圆月》等作品,表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勃勃生机,富于浓郁
的乡土气息。

在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下,临朐农民画健康发展。几年来共创作作品8000余件,其中获省级奖
5件,全国奖3件。1985年、1986年连续两次晋京举办展览,展出作品300余件。1987年由中国社会文化
编辑委员会和新华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临朐年画集》,1988年2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绘画画
乡”。

【山东民间陶瓷】 民间陶瓷不仅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也是富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工
艺美术品。山东民间陶瓷的渊源于大汶口和龙山文化,遗址遍及山东各地。出土的陶器有红陶、黄陶、
彩陶、白陶和黑陶。制作工艺从泥条盘筑,轮制,而发展为模制轮修。其形制有鼎、鬶、盉、尊、杯、
豆、碗、罐、瓮等,都是当时社会生活实用品,其中鸟状鬶杯的造型是大汶口文化及其后继者龙山文
化的特征之一,在工艺上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据专家们说:东夷部族是以鸟图腾为其族徽而加以崇拜
的,因此,创作出鸟形陶鬶来作为其日常生活用具,成为东夷部族文化特征的典型器物而遗存下来。
此外,大汶口文化中的兽形陶壶和龙山文化中的蛋壳陶杯都成为这一时期陶器的代表作。
商周秦汉的民间陶瓷在山东各地每有出土,多为灰陶,较以往的陶器大为逊色,这是因为青铜器
普遍使用的缘故。隋唐之后,山东省境内陆续出现了德州、宁阳、博山3个比较集中的窑区,都是属
于北方黑白釉系。德州窑在南宋之后已失传,现在连窑址都没有找到,只有少量实物流传于世。宁阳
窑在境内磁窑村已发现宋代窑址,出土了蛙龟、小人等七八件瓷玩具,但磁窑已不生产陶瓷而成为历
史地名。唯有博山民窑一直延续至今。
博山生产的福寿扁瓶、鱼鳞坛、四鼻子罐、大鱼盘、坐婆婆(幼儿夏日坐器)、瓷猫枕等,既实
用又美观,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其中青花大鱼盘,行笔粗犷流畅,寥寥数笔便勾划出一条活泼跳跃的
大鲤鱼,犹如写意国画。乌金釉,老鸹翎釉、雨点釉、茶叶末釉等釉色,都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临沂湖西崖、莒南薛家窑村民窑烧制的沙锅、沙壶及黑瓷食器,朱陈民窑烧制的红陶茶具、花盆
等许多产品显示了民间陶瓷在使用上的科学性和制作上的创造性。枣庄市的陶香炉、坛、钵及狮子等,
为压模成型,纹饰简练粗犷,具有淳朴的乡土味。
德州的刻花黑陶、黄陶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民间陶器。原为昌邑土陶,解放前艺人因贫困而远
走东北,曾在黑龙江绥棱生产土陶,后继人寇维军于70年代回鲁定居德州,觅得运河沉淀土,就地取
材,以传统土法建窑授徒生产。德州陶器手拉坯成型,经轮修打光,刻上类似民间剪纸的纹饰,有线
刻、镂空刻。有单层、双层之分,品种有花盆、瓶、壶、坛、罐、笔筒、烟具等,造型朴素,纹饰简
练,既实用又美观,成为民间工艺的畅销品。

由于解放后的公私合营,各地陶瓷作坊集中合并,重瓷轻陶,品种单一,虽然细瓷生产发展较快,
但使得许多传统民间陶瓷品种停产和失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地民间陶瓷窑业才得到复兴。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国外陶艺的影响,许多艺术家、工艺美术家开始重视民间陶
瓷的研究和创新,并且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

【山东民间剪纸】 山东是我国民间剪纸流行的主要地区之一,剪纸种类很多,流行较广。有春
节贴的门笺、窗花、墙花;元宵节的灯彩等纸扎文饰;有新屋的顶棚花、纸糊容器的面斗花、笸箩花;
刺绣的各种剪纸花样等。其中,窗花、墙花、顶棚花、纸斗笸箩花和刺绣花样的作者多系家庭妇女,
多用小剪刀剪;而纸扎文饰、门笺的作者多系职业艺人,常用斜口刀和齐头刀刻。剪纸和刻纸的表现
方法基本相同。阳纹主要利用纹样的虚实对比和点、线、面的相互连接;阴纹则是相断。所以,一般
说的剪纸也包括刻纸在内。剪纸作品可用熏样、拓样的方法广为流传或祖辈邻里相授,使许多古老的
剪纸纹样能够流传至今。
最近,掖县博物馆发现了两本清代剪纸的墨线稿样,许多稿样都和现在收集到的剪纸相符合。这
说明山东剪纸明清时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同时看出当时文人也参与剪纸稿样的创作,使民间剪纸
风格越发细致,以至能在乡镇市井中广为流传,雅俗共赏。
山东民间剪纸题材十分广泛,绝大部分作品反映了妇女和儿童的生活情趣,表现了对劳动和爱情
的歌颂;对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黑暗腐朽势力的抗争和对丑恶事物的揶揄和嘲讽。解放
后,民间剪纸艺人还创制了一些新窗花,反映了农村的新生活。
山东民间剪纸的风格,也多种多样:有粗有细,有写实、有夸张,总体上说胶东的剪纸精致细腻,
鲁北剪纸粗犷豪放。从色彩分有单色有多色。单色剪纸中的窗花一般用苏木红纸或梅红纸,纸斗笸箩
花多用黑色胶皂纸,刺绣花样用白粉连纸。彩色剪纸中又包括:分色剪纸,即一幅画面中将不同部分,
分剪成数种颜色的剪纸;衬色剪纸,即在剪好的单色剪纸之下另衬一种或数种色彩对比鲜明的剪纸,
如墙花、纸斗花;点色剪纸,即在多层的白色宣纸或毛边纸的刻纸上点染上不同的品色,具有晕染的
效果,如博兴的染色门笺;勾绘剪纸,即以剪刻为主,兼用毛笔勾绘,如福山、招远的一种窗花;拼
色剪纸,即把五色纸刻出的膛子花纹取出拆开,重新组合拼贴,形成幅幅不同,华丽璀璨的色彩效果,
例如苍山门笺就是如此。

山东民间剪纸还有许多独特的形式。例如:胶东农家多栅栏状直棂窗和方格窗,故妇女剪的窗心
将一个比较大的完整的形象分成若干块或竖条。这种窗心花因跨越了窗格,所以又称为“窗越”。比
较流行的“金鱼缸”一般分成6条或8条组成完整的图案。蓬莱、黄县一带的风窗有8个大方格,所以
这些地方的窗花都是8幅一套。例如:蓬莱八幅“蝈蝈葫芦”窗花,外形相仿,但花纹各不相同。掖
县的雀眼窗有100或120个小方格,所贴的窗花大多为成套的小花,每套4~100幅不等。山东农村窗前
多种石榴树和夹竹桃,有一种窗花用纸剪成动物形,动物的头部、腿部与躯干分开,分别裱贴在较厚
的白纸上,依外轮廓剪出,除躯干贴在窗上,其他只用线钉住一点在窗上,作为轴心,另在边缘处接
出细线或马尾挂在窗外的树枝上。树枝晃动便牵连着剪纸活动起来,很像是皮影戏,对活跃节日家庭
生活很起作用。
山东民间剪纸大小悬殊,对照起来也会产生一种异趣。掖县的墙花就等于农村室内的壁画,尺寸
都很大,人像有60公分高。而蓬莱的小剪纸都是农村妇女用剪剩下的纸头即兴剪些小动物和花果,每
件只有2~4厘米,可说是最小的窗花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部门组织民间美术工作者,对山东民间剪纸进行了调查、搜集、整理研究
和创新。许多优秀作品正在作为民俗学的资料和民族文化艺术的遗产而被保留研究或继承发展。

【门笺】 门笺,有彩胜、彩纸、过门钱、花吊等名称。每逢春节,山东东部约有50多个县市的
农家门楣上都垂挂着一排排五彩缤纷的门笺,与彩印门画、大红春联相辉映,把节日景象装点得红火
热闹。
门笺的前身是流行于北宋的“幡胜”:原是在立春日悬于头鬓或缀于花枝之下的,南宋时成为元
旦时门楣的装饰,后来就成为现在的门笺。
山东门笺绝大多数是民间艺人用齐头刀凿作,作为副业产品在腊月集市上出售。门笺都作长方形,
由中心的膛子,上、左、右的边框,下边的穗子构成。膛子的纹饰有的取材于鱼虫鸟兽、花卉果蔬,
有的图案衬托吉祥文字,或每张一句,或每张一字。门笺挂于门楣之下,要经得起风吹和适宜于远看,
所以装饰纹样比较简练、粗犷。山东门笺的张贴习惯多数地区每门贴1排5张,也有一些地区有门贴2
~3层,每层3~6张不等。
门笺的色彩华而不侈,有3种配置方法:第一种是五色纸门笺,流行最广。每套5张分别用大红、
绿、黄、水红、蓝、紫6种色纸凿成。第二种是染色门笺,流行于博兴、桓台等县,先把本色毛边纸
凿出门笺的图案和文字,然后浸染红、绿、黄、紫等品色,洇晕斑斓。第三种是套色门笺,高密等县
是在五色纸门笺上加贴金银箔文字;郯城,苍山一带是把五色腊光纸叠起来,一起凿出膛子花纹,然
后挖出拆开,重新组合。当地称之谓“挖补门笺”。

【窗花】 山东有剪贴窗花的风俗,胶东半岛尤为盛行。
窗花,胶东地区以蓬莱、黄县和掖县为最著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剪得干净利索,形象优美生动,
讲究虚实对比,并擅长用篦纹来增加色彩的浓淡层次。蓬莱窗花往往运用绝细的“线”和较大面积的
“片”构成强烈的虚实对比,并且大多是8幅1套,外形相仿,但花纹各不相同,因为它们分成几条要
跨越若干根窗棂,所以又名“窗越”。另一种方形或长方形窗花,贴在不糊白纸的窗格上,利用剪纸
花纹流通空气,叫作“窗风”。
黄县窗花常用花卉、果蔬、鱼虫鸟兽、花灯流苏等形象剪成贴在窗户正中的大窗心,两侧的长条
棂花和四隅的角花。它们大小相同,贴在高大的窗户上,形成一大幅丰富而有节奏的构图。掖县民房
多小方格的雀眼窗,因此他们的窗花也多小品,如“水漫金山”“老鼠娶亲”“百子图”“百蝶图”
等题材,每套少的十几幅,多的达100多幅。由于小剪刀剪的精细,宜于近看。掖县北乡有一种贴在
上方窗沿上的长条剪纸,称“窗裙”,为他处所未见。现在农村新建住房装有玻璃窗的日渐增多,掖
县等地的新窗花也趋向简约、粗放,多由一整幅窗心,再配上两个或4个相同花纹的窗角所组成。
山东的滨州、茌平等地也流行窗花,多数窗花都是有经验的妇女信手剪出,不需要熏样和画稿。
她们的剪纸简括、粗犷,注意物象的大轮廓和神态特征,然后再作内部简单装饰,犹如剪影,有自己
的特点,与胶东剪纸风格迥异。

【墙花、顶棚花】墙花是农村妇女自己创作的剪纸壁画,一般裱糊在白纸上,然后再张贴在墙上。
墙花虽与窗花有些类似之处,但它不受窗格和窗纸及透光的局限。尺寸可大可小。墙花大都是蜡光纸
剪刻,或单色,或拼色、衬色,比窗花更加绚丽。
顶棚花用来装饰室内白纸或印花纸糊的顶棚,有家庭妇女剪的,也有扎彩艺人刻制的。用对折或
多次折叠剪刻出对称的圆形或菱形图案,贴在顶棚的正中。直角三角形的“角花”贴在顶棚四角。常
见的题材有“五福捧寿”“凤穿牡丹”“蝴蝶”“云头”等。一般都用黑色胶皂纸剪刻,结婚的新房
也有用红纸剪的。花纹较粗,宜于远距离仰视。

【纸斗花、礼花】纸斗和纸笸箩是山东农民盛放食品、衣服、针线杂物的容器,都是由妇女自己
制作。表面一般都糊上白地银色暗花的“白银笺”,然后加贴黑色胶皂纸剪的“纸斗花”或“笸箩花”。
现代也有用彩纸的。纸斗花和笸箩花可以互相通用,由主体花纹和边饰花纹所组成。例如荣成纸斗花
淳朴粗犷,在山东剪纸中独树一帜。他们习惯把剪纸装饰的纸斗排列在条几上或靠墙吊起的长条搁板
上,以显示这一家妇女的艺术才能。

山东民间在寿诞婚丧礼物和用品上点缀的剪纸,名曰“礼花”。都是家庭妇女剪制。喜礼花用大
红纸剪,如掖县风俗,送寿礼点缀石榴、喜字等“喜庆花”。又如福山风俗,结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
礼物上装饰的剪纸有馒头花、米面盘花、猪头花、猪蹄花、鸳鸯肉花、凉席花等名称。这些喜花的边
框都与礼物的形状相似,边框内是双喜、双全、事事如意、连生贵子等吉庆纹饰。
丧礼花饰用蓝、绿或黑色的剪纸,名为“苦花”。

【刺绣花样】 山东刺绣剪纸花样各地都有,以鲁南更为普遍。在风格和方法上各地也不尽相同。
菏泽一带纤细、济宁地区粗犷、广饶地区古朴、五莲地区流畅、郯城地区浑厚。艺人用的剪刀是特制
的小剪,用纸是白粉连纸,一般是8张喷湿压叠在一块,待干后再剪。过去济南、惠民等地出售的刺
绣花样,是艺人用斜刃刀刻制的名为“切花”。艺人剪刻刺绣花样一般都胸有成竹,不用起稿,剪刻
出的花样有鞋花、帽花、枕头花、肚兜花、荷包花、袜底花、花勒子花等等,因不同用途而形成了方
形、圆形、菱形、弯月形、荷包形、花勒子形等各种纹样。聪明的艺人为了均衡而有韵律地充填各种
外形,采取了剪裁变化的手法,构成了完整、灵活、优美的装饰图案。
剪花花样的题材常摄取篱边的花草、院前的公鸡、秋天的昆虫和河里的游鱼,富有田园风味和生
活情趣。花样的主题和命名又有它的传统性和象征性。如石榴寓意多子多孙;牡丹表示富贵;用万字
和如意放在一起表示“万事如意”;把喜鹊和梅花组织一块命名为“喜上眉梢”;以“二龙抢珠”、
“鲤鱼跳龙门”来象征进取;用“双凤朝阳”来象征人们追求光明的热情。值得注意的是,经常用在
童鞋上的“二虎争头”纹样,在安徽阜阳出土的商代青铜“龙虎尊”和在山东微山县两城山出土的东
汉石刻“骑虎击建鼓”画像石中都有这种图案。而今这种虎头纹样仍流传于鲁南的鞋花之中,可见其
源远流长。

【民间玩具】山东民间玩具源远流长。从大汶口文化遗址灰坑中发现的“陶猪”算起,距今也有
五千多年历史了。到了东汉时代,泥陶玩具已普遍流行,如益都汉墓出土的“瓦鸡”、“釉陶飞鸟”、
“白陶小鸟”等。尔后,从德州、博山、宁阳等宋代民窑中出土了大批的模制陶瓷玩具,它们造型简
练概括,形象生动,与当今山东各地的民间玩具的风格特点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山东民间玩具与民
俗结合得相当紧密,有些民间玩具本身就是民俗用品,有些则是从民俗节日和宗教信仰用品演变而来。
例如:高密泥娃娃原是放在“送子娘娘”祭台上,任凭盼子心切的信女去“拴”的民俗用品;济南泥
塑“兔子王”本是中秋时节,当地民众为供奉“兔神”所使用的偶像,尔后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玩具。

山东民间玩具从制作方法上可分为捏塑、削刻、缝缀和编结四类。
捏塑类 有高密、济南、临沂、苍山、惠民、黄县等地生产的泥玩具,题材内容多半为娃娃、鸟
兽、戏曲人物等。其中较有名的是济南的“兔子王”和高密的“叫虎”。陶瓷玩具中则有枣庄的“土
陶狮”、鄄城的“小孩模”、阳谷的“咕咕虫”(或称“埙”或称“阳谷哨”)和博山的“瓷鸟哨”
等。料兽的产地主要集中在博山。博山的料器生产历史很早,目前的品种主要是各种动物,其形象夸
张,浪漫生动,色彩鲜艳,乡土气息特重,与北京料兽的写实风格大相径庭。江米人发源地在菏泽,
内容大部分为戏曲人物。制作上有签举式、提线式和盒装式之分,著名艺人有李俊兴、李方青、李方
阁等。吹糖人产地主要在陵县。由于吹糖人的主要材料是麦芽糖,稍热就会融化,不能保存很久,因
此它是玩具中寿命最短的,制作方法有捏制和模制两种,取材大部分是动物或人物。
削刻类 有郯城、泰安、鄄城、枣庄等地的旋木玩具。其中尤以郯城的最著名,品种有高低棒棒
人(即“耳报神”)、花棒锤、小花篮、枪头、虎头棒等十余种。聊城的刻葫芦(俗称“蝈蝈葫芦”),
历史上也很有名。早期的刻葫芦一般都是采用葫芦本色,在其上雕出戏曲人物、花鸟、图案等。雕工
十分精细,有平刻、透刻之分,但早已断产。目前产品多半是在染红的葫芦上用刻刀阴刻出本色花纹,
刀法苍劲、线条流利,地方特点愈加突出。泰安、枣庄生产的竹龙,做工十分讲究,艺人往往巧用材
料,因材施艺,尽量使用带小枝叉的竹节,以用于龙角与龙爪,使其有天然的装饰趣味。
缝缀类 缝缀类玩具首推布玩具,产地有夏津、胶县、临清、潍坊等。而以潍坊最著名。潍坊布
玩具艺人郝桂君自60年代起即陆续创制出具有地方特点的布玩具,如“狮子滚绣球”、“双头虎”、
“老鼠娶亲”、“小红马”等,其产品已批发出口,颇受国内外专家、群众的好评。鄄城的棉绒工艺
产品已由过去传统的“黄鸟”、“鸡斗架”等少量产品发展到与羽毛制品相结合,缝制出鸡、鸭、天
鹅、鹿等30余个新品种。青岛、潍坊的蚕茧虎,稚拙逗人,济南的“狮毛狗”是很有名的一种传统皮
毛玩具。菏泽的皮毛玩具于70年代初兴起,取材多半为家畜、野兽。用纸作原料的主要是风筝,产地
有潍坊、枣庄、青岛、临清。尤以潍坊的负有盛名,特别是“龙头蜈蚣风筝”,可说已是闻名世界了,
著名艺人有胡景珠等。风筝一般分平面、浮雕、立体三种形式,品种有多种鸟、兽动物、神话人物和
宫灯等。除用纸制作外,也有用绢绸制作的。制作方式有手绘的,也有半印半画的。近年来,艺人们
匠心独运,在风筝上制作活眼、活翅、叫笛、哨子等,使风筝的花样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山东面塑艺术】山东民间面塑艺术丰富多彩,从黄海之滨到鲁西平原,面塑之花如灿烂繁星,
点缀在人民的生活之中,并和民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特色。例如:菏泽地区过去祭火神或祭祖
的“花供”,荣成、威海春节祭祖和祈求全家康乐的属相豆面灯,以及胶东盛行的正月十五的“圣虫”,
订婚的“鸳鸯”,结婚的“喜饽饽”,小孩过百岁的“穗子”,老人庆寿的“寿桃”,以及盖房上梁
的“梁龙狮子”,冠县的“面老虎”和菏泽、济南的“江米面人”等等,均属面塑艺术。造型生动,
花样繁多,流传广泛,很受人们喜爱。

【面灯】捏面灯流行于山东东部沿海及鲁中南的许多县市。民间正月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用
黄豆面捏灯,有圆形的,方形的,上头捏一个窝窝,周围做上花边,再插上芯子,倒上豆油,就可以
点灯了。灯的柱体上面有的雕龙塑凤,有的镂花刻草,制作的十分精美,圆灯和方灯是送给家中故去
的人,表示和他们团圆以及在九泉之下也不迷路,入夜家家都到祖坟上,为故去的亲人送灯。
家庭中的成员每人还按属相捏成各式灯盏,往往是小孩的母亲或奶奶制作,捏出全家人的属相,
犹如一个小小动物园,天一黑便点了起来,给全家带来欢乐。同时粮屯里放圣虫灯;水缸里放鲤鱼灯;
屋内角落放鸡灯;牛栏和猪圈也都分别放牛灯和猪灯;门砧上放着守门的狗灯和猴灯。新媳妇房间的
花灯上雕着枣树和桂花,希望“早生贵子”;老人住屋的灯上雕一个寿字和蝙蝠,以祝愿老人多福多
寿。 场院上也要送灯, 常捏一个头戴草帽的老汉形象,披着衣,蹲在地上守护粮食。有一首民谣:
“看场老,满地跑,打的粮食吃不了。”鱼船上边也都点着灯,有鱼灯、蟹灯、虾灯、龙灯。最有趣
的是乌龟灯,这种乌龟灯放在船头上,大概是祝愿出海平安吧。总之,灯节这天晚上,野外、海边、
村里、庭院、室内到处是灯,登高望去一片灯海。

【巧饽饽】巧饽饽是胶东人制作的春节的枣馍、圣虫,清明的面燕、面鱼,七夕的巧果,中秋的
面月,寿诞婚丧的花馍馍等的总称。用来祭祀、观赏、食用和馈赠亲友。
掖县农历腊月三十开始供上十个大枣馍馍,其形状是圆的,上面挑起七个孔,里面嵌入红枣,据
说象征人的耳鼻眼口七孔。传说早先人们是割真人头祭祀神爷,后来社会进步,祭祀不杀活人而改用
面作人头,延续至今。
腊月三十日,靠海边的渔家为保佑自己一年出海打鱼平安无事,而敬奉海神。供桌上一字摆放十
对人头状的海鱼、海螺、海蟹、海虾等各种海神面塑,造型奇特。中央放一大鱼面塑,象征富贵有余。
大鱼两边放两摞圆馍,5个一摞。周围放上十多对猪、羊面塑是给海神享用的,一直放到正月十六才
撤掉。现在这些面塑已经失去迷信的意义,而成为节日的摆设。正月十三或是正月十五,胶东农村普
遍做“圣虫”。“圣虫”形似蛇。作为祀祖供品,或放在粮屯里,取丰收粮食吃不完之意,放到二月
二才可吃掉。

相传宋代就有清明捏面为燕的风俗。蓬莱民谚:“三月三,大燕小燕整一千”。面燕有单只燕子,
或伸颈或展翅;有的母燕身上背了许多小燕,或母燕回巢递食,众乳燕待哺,流露出一种舐犊情深的
情趣。
七月七,七月十五做巧饽饽,有大有小;有手捏的,有模子扣的。花样有石榴、桃和各种动物。
发面经过烤制或蒸熟后,显出浑圆敦厚的造型,再点画上色彩,既可食用又可欣赏。
八月中秋蒸月糕,也叫“月光”、“月卡”、“月鼓”。月糕上有猴子或兔子捣药,药臼一般用
一颗红枣代替,动物的眼睛用绿豆、黑豆做,生动可爱。十五日晚上,家家小孩捧着这些月糕一边赏
月一边念念有词地喊着:“圆月了,圆月了,一亩地打一石了;月高了,月高了,一年一遭了。”以
庆祝当年的丰收。
订婚要互送巧饽饽,婆家送给娘家20只面桃,娘家留下10个。娘家给婆家花样更多,有4对、6对、
8对、12对不等,其中多是鸳鸯、金鱼、狮子、猪、蝴蝶、佛手、龙凤等,一般做的很大,有一尺多
长。婚后8天出喜月,三月三、清明、五月端午、七月七、八月十五、九月九,立冬、春节,媳妇要
回娘家,同样要互送巧饽饽。小孩满月要送巧饽饽,建屋上梁要撒巧饽饽,有的要做数十斤面的大圣
虫分给邻居。庆寿做面桃、佛手。民谣:“九桃一只手,(小孩)老人活到九十九”。巧饽饽在胶东
成了生活圆满和传递情谊的象征。

【面老虎】以冠县郎庄做的最为有名。这个只有三四十户的小村庄,家家男女老少都会做面塑。
而且一年四季都做,做出的面塑通过商贩远销省内外。他们做的面塑,大小不等,花样繁多,有“八
仙”、“哪吒闹海”、“刘海戏金蟾”、“猪八戒背媳妇”、“关羽”、“赵匡胤借头”等故事传说;
有各种动物及各种花卉果蔬。他们自信地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什么都能做。”
郎庄面塑制作过程,是用精麦粉发面。全家老少齐动手,在案板上用剪刀、梳子等极简单的工具,
捏塑出各种花样。经过蒸熟、上胶、绘色、最后晾干,成为不易变质开裂的美丽面塑。
郎庄面塑,多为扁平的造型,宜于干透,可以平放和吊挂。形态刻画极简练夸张,经过蒸熟“发
胖”,更增添一种浑厚朴实的美感。面塑的用色也很大胆,常涂以大面积的品红、黄、绿等原色,间
以多变的线条。艺人还用少量的钻蓝和白粉,点缀成花骨朵和小梅花,效果如珍珠翡翠般晶莹。最后
用墨线勾画眉眼和头发,使面塑色彩更加活泼跳动,绚丽夺目。郎庄面塑是鲁西北民间艺术中的一朵
奇葩。

【江米面人】是一种传统的民间面塑艺术,俗称“捏面人”。它以糯米(山东俗称江米)面为主
料,拌以小麦精粉,调入不同色彩的颜料和防腐剂蒸熟为原料,然后用剪刀、篦子、竹针等简单工具,
采取搓条、拨花、展片、润色、压滚等技巧,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
山东的江米面人起源于曹州府(今菏泽市)的穆李庄、大杜庄、吕陵店、咸集等地,尤以穆李庄
为最,被誉为“面塑之乡”,近百年来涌现出不少有名的面塑匠师。李朝训和儿子李俊兴、李俊福都
是当年的名师。特别是李俊兴,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到过上海、广州、厦
门等许多城市,卖艺街头。后经香港到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十多个国家捏塑面人,被誉为“面人李”,
和当时的“面人汤”、“面人郎”合称为“三大面人”。新中国成立后,李俊兴被聘到济南工艺美术
研究所传授技艺,后组成济南面塑社。他一生创造面塑作品数万件,1957年获国家“工艺美术老艺人”
荣誉称号。
在李俊兴言传身教下,济南面塑社的面塑艺人创造了许多优秀作品,如《火烧琵琶精》、《老寿
星》、《嫦娥奔月》、《天女散花》、《大闹天宫》、《霸王别姬》等古装人物作品,曾多次参加全
国工艺美术展览。这些高仅几寸、小巧玲珑的面人,色彩对比鲜明,手法细腻,形象逼真,衣饰容貌
传神,见者无不为之叫绝。
江米面人从旧社会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小玩艺儿”,到现在成为远销世界各地的高档工艺美术品,
渗透着几代面塑艺人刻意追求、不断创新的心血。1982年3月至5月,山东面塑著名艺人李芳清(李俊
兴之侄)随山东省工艺美术代表团访问澳大利亚,在总理府当众捏塑澳大利亚袋鼠,顷刻即成,生动
逼真,受到政府官员交口称赞,其照片和专题报道发表在第二天的《澳大利亚日报》第一版上,为祖
国赢得了荣誉。

【纸花】纸花是山东民间传统工艺品,早在明朝初期山东莒县南乡就有制作的,清朝末年在各地
流行。早期的纸花形式简单,只有一蕊九瓣三片叶,品种也只限于“三顶甲”,即状元花、火龙球、
月月红。后来逐步增加了桃花、杏花、梅花、玫瑰花、绣球花、荷花、菊花等20余种,号称二十四节
气花。制作工艺一般要经过做花柄、粘花芯、剪花瓣、喷色、配叶等多道工序。纸花因系手工制作,
具有作工精巧、古朴大方等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的纸花扎制品种繁多,做工精细,色彩逼真。并在纸花的基础上,发展了蜡
花、绢花、塑料花等多种类型,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纸扎】纸扎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间工艺,在山东各地流传很广。旧时逢年过节,民间有扎制鱼、
鳖、虾、蟹灯,云灯,宫灯,盒子灯等纸扎灯以娱喜庆的习俗。同时,遇有民间殡丧,纸扎艺人根据
丧葬人家的需要,扎制车马、屋宇、人物等形象,服务于丧俗活动。纸扎制作一般以秫秸、竹篾扎制
骨架,用白纸或色纸糊盖后绘制而成。旧中国济南等城市就有专门经营纸扎的店铺。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移风易俗和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纸扎服务于丧俗已不多,但喜庆节日民间
扎制彩灯的习俗延续至今。近年来,被誉为“戏曲之乡”的曹县,纸扎艺人们以戏曲为主要题材,借
鉴其他艺术形式,对纸扎进行革新,终于推出了戏曲纸扎艺术这一新的艺术形式。1989年9月,曹县
戏曲纸扎艺术在省城济南展出,所展作品共60个戏曲场面,160多个人物。其中有传统戏《红楼梦》、
《水浒传》、《十五贯》、《杨家将》、《西厢记》,有神话戏《天仙配》、《刘海砍樵》,有地方
戏《柜中缘》和民间故事《老鼠娶亲》等。其场面壮观精彩;每一组人物、故事构思简洁,情趣盎然;
人物栩栩如生,一招一式活灵活现。这些纸扎作品融扎折、剪贴、雕刻、彩绘于一身,使古老的纸扎
艺术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民间艺术,登上了大雅之堂。曹县戏曲纸扎艺术的展出,迷住了观众,引起
了国内文化艺术界的重视。展出期间,著名红学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冯其庸亲临济南并为展览
写序。戏曲纸扎艺术的出现,使传统的纸扎大放异彩。

【民间扎染花布】扎染,古代称“绞缬”,是一种不用花版蜡刀等工具,也不用防染剂的防染方
法,只需把织物按设计的花样折叠缝结起来便可染色。染后把线拆去,折叠缝结处因不着色或着色不
充分从而显出织物本色带有晕化效果的花纹。山东的扎染花布按扎结工艺之不同分别叫做“豆花布”
和“撮花布”。豆花布是将白布包进苞米、黄豆等农作物种粒染成;撮花布扎染方法大多兼用折叠和
压线,把白布作不同次数的扎叠、钉紧后,可染出白色的斑点。这种斑点可以连成花边,也可以构成
蛾子或花瓣等图案。
现在掌握扎染方法的大多是农村七八十岁的妇女,留传下来的实物已很稀少了。扎染花布的生产,
目前正在开发中。

【民间蓝印花布】 民间蓝印花布的制作,是先把图案用刀凿在几张毛头纸裱糊的纸帮上,用桐
油上漆,制成花版。然后通过花版镂空的孔隙,用刮刀把石灰与黄豆面合成的浆糊状防染剂附着在白
布上,干后浸入靛蓝染缸,染好晾干除去防染剂,就显出蓝底白色花纹。

山东民间蓝印花布图案的风格,东部与西部地区有着明显的区别。东部地区的蓝印花布图案比较
严谨、精细,纹样较时新,受当地剪纸艺术的影响较大。西部地区比较豪放、质朴,纹样较古老。山
东民间蓝印花布图案题材大多是鸟兽虫鱼、花卉果蔬。常见的有“凤穿牡丹”、“喜鹊登梅”、“狮
子滚绣球”、“鲤鱼闹莲”、“鹿鹤同春”、“耄耋富贵”等;人物多是“麒麟送子”、“八仙过海”
等。纹样有“韭菜花”、“星星赶月亮”、“三仙果”、“七点梅”、“万字不到头”等,很有乡土
气息,使人感到亲切。这种民间的蓝印花布,比起现代化的印染技术自然不能同日而语,但它却是我
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瑰宝。由于蓝印花布图案具有构图饱满,形象简练,蓝白分明,淳朴大方的特点和
浓厚的民间风格,所以给人一种简朴、素雅、宁静恬适的美感。不但农民喜欢,而且已成为城市妇女
很时髦的衣饰图案和出口畅销的工艺商品。

【民间彩印花布】 民间彩印技术历史悠久,它与古代的“夹缬”印染一脉相承。夹缬印染的一
种方法是将刻着同样花纹的“缬板”夹紧丝绸,在镂空处,用颜色刷色。后来的民间彩印方法只是把
木缬板改为油纸板,由单色板发展成多色套版,由印染丝绸改为印染棉布。
彩印花布,很象山东民间木版年画,多彩对比强烈,但效果比印在纸上的年画更加深沉,更加热
烈艳丽,更具有欢乐喜庆的气氛。现在农村遇到嫁娶、祝寿、走亲戚等喜庆事,还离不了这种具有浓
郁乡土气息的包袱、门帘、帐檐等彩印花布。所以,至今彩印花布在民间还有生产,仍为现代机器生
产的花布所不能代替。
山东现在生产民间彩印花布的,主要有嘉祥、博兴、莒南、苍山等县。尤其是博兴县,由于近年
来县工艺美术公司开发旅游工艺美术产品,组织艺人印制花布,使博兴县民间彩印花布品种得到保留
和发展。

【民间土布织锦】 土布织锦是流行在鲁西南地区广大农村的一种以棉纱为主要原料的传统纺织
产品,也是山东近几年来经济开发的主要民间美术品种之一,它的新名叫“鲁锦”。
据说早在明代万历年间,菏泽地区鄄城的纺织生产已相当发达,而且早就存在着用土布织锦作为
姑娘陪嫁的习俗。当地流行的土布织锦共有五、六百种之多,分土布与织锦两大类。土布一般是平纹,
用于衣料、床单、被里、褥面等。色彩比较单调。织锦分仿线呢、仿花呢和提花彩锦,用于被褥、门
帘、窗帘等,色彩比较复杂。早期传统产品只有平纹土布,颜料都用植物性染料,解放以来,随着我
国纺织业的发展和染料种类的增多,传统的土布逐渐发展成为仿线呢和仿花呢。农村妇女把传统的斗
纹、水纹、平纹和新的枣花、核桃、芝麻等纹样交织在一起,色彩增多到4~5色,色彩对比度也大大
加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习俗的变化,农村妇女从各种化纤布、毛花呢、毛仿提花等新的纺织品
中受到启示,于是,又由仿线呢、仿花呢发展到目前的五彩缤纷的提花彩锦了。提花彩锦多用七色以
上的色彩交织而成,大部分是用抽象的几何形体图案(包括人物、文字、花鸟等图案)组成画面。风
格特点犹如鲁西系的木版年画那样强烈、豪放、古朴、艳丽。而且,每件作品都赋以优美的意境,并
冠以新颖独特的名称,如:“窗户棂子挂纱灯”、“清起的太阳哼黑的星”等等。

近年来,在技术人员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鲁锦既保持了鲁西土布织锦传统的风格特点,又在图
案款式上有所创新,染色、着色工艺上有所突破,并且形成了鲁锦深加工的系列产品,充分展现了鲁
锦的广阔前景。

【山东民间刺绣】鲁绣历史悠久,技术发达,早在明代即驰名海内。故宫博物院陈列有明代山东
绣“凤穿牡丹”和“芙蓉鸳鸯”等立轴数幅,用色鲜明,针法粗犷,具有民间朴实健美的风格。至清
朝末年到民国初年,仅潍坊刺绣作坊就有30多家,绣工遍及潍坊四乡,潍县素有“九千绣花女”之誉。
山东民间刺绣广泛采用自己喜爱的吉祥纹样、鸟兽鱼虫、花卉果蔬、戏曲人物、民谣词意作为装
饰题材,针针线线都表达着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刺绣中常见的绣法和针法有割花、插花、补绣、包花、拉花(扣绣)、挑花、纳纱、平针、切针、
打子等等。日常用品大多以棉线绣制。例如拉花馍罩、割花袜底、挑花裤边等;喜庆节日、民俗用品
一般在绸缎上用丝绒线绣制。例如门帘、绣衣、枕顶、镜套、荷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