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20&rec=65&run=13

【山东的曲艺】 山东曲艺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向有书山曲海之誉,为全国民间说唱艺术较为
兴盛发达的省份之一。
山东民间说唱艺术最早见诸记载的是在北宋熙宁、元佑间,“兖州张山人以诙谐独步京师”(王
灼《碧鸡漫志》)。当时,山东说唱有“货郎太平歌”,亦名“货郎转调歌”。对其演唱形式《水浒
传》第74回(120回本)有较详细的描述,由市井叫卖声调发展成为“调百戏的货郎儿”,与讲故事
的说唱货郎儿,至今山东花鼓中仍保留有“货郎调”。宋元之后,长短句大兴,山东亦极活跃。元人
《芝庵论曲》中提到“凡唱曲有地所,东平唱木兰花慢……。”明清以降,俗曲小令流行普遍,康熙
时, 淄川蒲松龄即受民间俗曲影响, 作俚曲十四种传世。俚曲亦称“小曲”,而在鲁西南的曹州府
(今菏泽地区),也有集数百俗曲联缀说唱故事的“小曲子”(山东琴书前身)出现。而济宁、郯城、
临清、济南各有岭儿调、平调小曲、马头调出现,这种民间俗曲四下流布的情况,为源自北京的八角
鼓在山东流传,提供了良好土壤。同时临清等地的时调小曲也盛极一时。明中叶后,北方鼓词兴起,
被说书史家肯定为北方大鼓中产生最早的山东大鼓(包括老牛大捽缰调与犁铧调),已在明末清初建
立“孙赵门”,并已传遍鲁西北与鲁中地区。爱国词人贾凫西(曲阜人)就是受当时民间说书影响,
编写了著名的《木皮子鼓词》,端坐市场击鼓说唱,以发泄亡国之激愤的。稍后,蒲立德等也有鼓词
作品问世。清朝中叶,山东大鼓名家辈出。老北口(老牛大捽缰)之郭老占,何老风;南口(犁铧调)
之范其风、张兴隆、张兴本等均享盛名。同治,光绪年间,犁铧调(亦称梨花调)女演员郭大妮、黄
大妮先后来济南献艺。尤其是《老残游记》曾经详细描述的明湖居说书的王小玉(白妞)姐妹,蜚声
济南,使作为乡间土调的大鼓书进入城市并站住脚跟。而后上半截、下半截、盖山东、白菜心、谢、
李、孙、赵“四大玉”,及稍后的杜大桂、姬素英、鹿巧玲等名家相继出现,使山东大鼓几乎统治了
济南、济宁、徐州、开封等地书场,并向南传至南京、上海、武汉、成都,向北传至京津、东北等地,
至本世纪20年代渐趋衰败,目前濒于绝响。与所谓兴于西府的山东大鼓相对比,清中叶,潍坊、惠民
一带有“东路大鼓”兴起,胶东半岛也有盲人说书的大鼓书出现,后来发展为“胶东大鼓”。而在鲁
南的邹县、滕县、峄县(现为枣庄市一部分),也有无弦索伴奏的“小鼓”出现。其实,这是真正的
山东产木板大鼓。

在小曲、大鼓等说唱艺术兴盛的同时,与宗教俗讲、道情有着渊源关系的山东落子、山东渔鼓,
也完全脱离宗教影响转向民间说书,得到很大发展。“邱祖龙门派”所属曾、柴、杨、张四大门,遍
布鲁南、鲁西广大地区。约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与山东落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山东快书(原名武老
二)兴起,深受群众欢迎,至今不衰。这一时期,山东盲人说书,也以三弦平调为主,在各地流传。
古老的山东花鼓时已传遍山东各地,并向戏曲艺术形式转化。清中叶以后,山东曲艺出现了相当兴盛
活跃的局面。虽然某些曲种有盛有衰,但从总体上看,这种繁荣势头一直保持至近代。
山东曲艺形式,有讲说体的山东评书(多称评词);韵诵体的山东快书、数来宝;联曲体的山东
琴书(后期发展为板腔体)、俚曲、岭儿调、平调、山东八角鼓、临清琴曲、端鼓腔等;单曲体的临
清时调、莺歌柳书、四平调等;板腔体的山东大鼓、东路大鼓、胶东大鼓、小鼓、山东落子、山东渔
鼓、山东花鼓、山东柳琴、山东清音、三弦平调、谷山调、南城调、渔鼓坠等。再加上外地流传来的
相声、快板书、西河大鼓、河南坠子、京韵大鼓、梅花大鼓、乐亭大鼓、毛竹板书、苏北大鼓等等,
民间说唱艺术可以说琳琅满目,丰富之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山东曲艺曾有较大发展。1956年统计,全省从业艺人近4000人,演出团
体近百个,大小曲艺演出场所200多个。经过历次省及全国曲艺会演,推动了曲艺艺术的发展革新,
使山东曲艺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高潮。但是经过十年内乱,山东曲艺几乎被摧残殆尽,尔后虽经多方
努力补救,但元气迄未恢复。目前,随着群众艺术观念的更新,文娱生活多样化和审美要求的不断提
高,曲艺显示出明显的不适应性。除评书、相声、山东快书等较为活跃外,大量鼓曲、小唱处于困境,
时代为传统说唱艺术提出了改革创新的紧迫要求,山东曲艺正在出现新的发展趋向。

【山东快书】是一种韵诵体的说唱形式,大约产生于清代咸丰年间。先是流行于山东西北部农村,
以后传至鲁中,以至全国各地,成为一种颇有影响的曲艺形式。
山东快书原来因其所唱主要节目《武松传》,主要人物武松排行第二而又个头高大,所以曾名之
为“说武老二的”,“说大个子的”。又因其用竹板伴奏,叫过“竹板快书”。因为表演风趣幽默,
也叫过“滑稽快书”。在长期的演化形成过程中,书词曾染有某些粗俗的“荤口”。后净化了书词,
提高了表演艺术,渐由农村进入城市。

1949年6月21日,著名表演艺术家高元钧在上海录音灌片时,根据这种民间艺术的内容、形式、语
言特色和发源地种种因素,正式定名为“山东快书”。
山东快书唱白结合,演唱极其灵活,长于叙事,艺术风格粗犷、质朴、明快、风趣,带有鲜明的
山东地方特色。其艺术流派有,以高元钧为首的“高派”,特点是注重刻画人物,表演风趣生动,注
重艺术的全面发展;以杨立德为代表的“杨派”,特点是擅长俏口、快口,表演细腻,富于幽默感;
以于传宾(于小辫儿)为代表的“于派”,以大小四页竹板击节伴唱,风格粗犷,演唱富有气势,多
活动于农村作广场演出,保留着较多的原始风貌。
山东快书植根民间,久已为人民所喜爱。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战士杨星华又发挥其轻便灵活的
特点,编演了《大战岱崮山》,《智取袁家城子》等新作品,唱遍山东根据地。抗美援朝期间,部队
又出现《一车高粱米》、《三只鸡》等优秀作品。由于高元钧等广泛演唱,并多次举办“山东快书训
练班”,大量培养演唱创作人材,使山东快书流传遍及祖国各地,成为一种极有影响的曲艺形式。

【山东琴书】“娓娓曲调美,齐鲁乡音浓”的山东琴书,于清雍正十年前后,在当时广泛流行的
俗曲小令基础上,吸收戏曲音乐、民歌滋养,形成于鲁西南曹州(今菏泽)地区。初为曲牌联缀体,
名曰“小曲子”,演唱者则被称为“唱小曲子的”。据传当时有曲牌三百余支,现已搜集到二百余支。
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凤阳歌]、[上河调]、[叠断桥]、[汉口垛]、[梅花落]、[垛子板],
叫做“老六门主曲”。清代末叶,小曲子流传益盛。不少水平高的演员转为职业说书。由于说书强调
故事性,给小曲子发展带来重大变化。首先丰富了大量富于农村生活气息的书目,如《王天保下苏州》、
《梁祝姻缘记》、《双锁柜》,《王定保借当》等。音乐上为适应说书需要,转而注重叙述性与说唱
性,慢慢形成了以[凤阳歌]、[垛子板]为主要曲调,穿插少量曲牌演唱的主插体结构形式。由于
[凤阳歌]、[垛子板]的不断丰富发展,很快就向适于说唱故事的板腔结构体过渡。与此同时,它
走出鲁西南,进入济宁、济南,渐次传遍全省。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俗称“唱扬琴”,又叫过
“山东扬琴”、“改良扬琴”。1933年,邓九如等去天津演唱播音,始定名为“山东琴书”。
山东琴书依其流行地域分作南、东、北3路。又因其演唱艺术风格的不同,于“路”下分“派”。
最早流行鲁西南一带的琴书称为“南路”,较有影响的有以李若亮为代表的“李派”,以茹兴礼为代
表的“茹派”。由广饶商秀岭将原唱老四平调与南路凤阳歌相揉合,创出新腔,流传济南以东广大地
区,称“东路”。东路琴书有以商秀岭的侄子商业兴、关云霞夫妇为代表的“商派”;李金山、高金
凤夫妻长期在电台播音,亦颇有影响。流传济南及其以北地区的为“北路”,最有代表性的流派是邓
九如所创“邓派”。邓原宗南路,后吸收东路凤阳歌中眼起唱,汲取评戏、京剧、西河大鼓等姊妹艺
术滋养,所创[凤阳歌]特别富有韵味,表演雍容大方,且极幽默,亦为琴书大家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琴书发展很快,成为流行我国北方的一大曲种。并出现了邹环生改
编演唱的《梁祝下山》,徐桂荣等创作演唱的《姑娘的心愿》等优秀作品。目前,职业演出虽渐稀少,
然而农村中群众业余演唱,仍然相当活跃。

【山东大鼓】是我国北方最早的大鼓形式。发源于鲁西北农村,最初由敲击犁铧碎片唱农歌而逐
渐发展形成,故名犁铧大鼓,或谐音叫做梨花大鼓。
山东大鼓其初为老牛大捽缰调,亦称老北口,以何老风为代表;稍后发展为南口犁铧调,以范其
风为代表。何老风之师弟李老风将两种唱腔结合演唱,创出小北口,山东大鼓遂有三派之分。这时,
均为男演员在农村演唱。清末,郭大妮、黄大妮、白妞(王小玉)、黑妞等著名女演员出现,先后至
省城济南演唱,其影响日益扩大。尤其是王小玉姐妹于明湖居说书,被誉为“红妆柳亭”,一时风靡
济南,刘鹗《老残游记》中有生动描述。尔后上半截、下半截、盖山东、白菜心,以及谢、李、孙、
赵“四大玉”,再后杜大桂、鹿巧玲(鼓界皇后)等继起,皆有盛名。山东大鼓犁铧调,不仅垄断了
济南、济宁、徐州、开封等地书场,而且流传南京、上海、洛阳、武汉、重庆等地,向北流传京津及
东北各地,可谓盛极一时。本世纪20年代后渐趋衰败,目前已经绝响。
山东大鼓为板腔体结构,属宫调式。唱词多为规整的七字句、十字句,由二行板发展变化为各种
板式,并有牌子,可谓丰富完备。山东大鼓进入大城市后,由于适应当时所谓上层社会需要,完全改
为段儿书,词句向文雅整饬方向发展,音乐结构也愈加严谨,伴奏过门、打鼓、起唱均有严格规定,
渐渐趋于僵化。所以,一旦随着社会发展,听众对象发生变化,更能为广大群众接受的说大书的形式
兴起后,山东大鼓便被新兴的西河大鼓、河南坠子所取代。
山东大鼓书目遗产极为丰富,目前已搜集到取材于《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小说及民间
故事的唱段180多个;中篇书《响马传》系统的《三全镇》、《金锁阵》等,《刘公案》系统的《大
送嫁》、《白绫扇》、《范孟亭推车》等,及《金钱记》、《红风传》、《丝绒记》等40余部。

【东路大鼓】 亦名“老东口”,在山东东部农村小唱基础上,受茂腔等地方戏曲影响,逐渐演
化而成。清末,因其与产生并流行济南以东的登、莱、青三府及武定府(今惠民一带)部分地区,与
久已流行山东西路济南、兖州、东昌(今聊城地区)诸府的犁铧大鼓(即梨花大鼓)相对称,而叫做
“东路大鼓”。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掖县孙双宾改革东府原有民间庄户耍的大鼓调,加上三弦伴奏,
开始作艺,至今已有140年左右的历史。孙双宾补过廪生,曾被委作县令。因对清廷不满,坚不赴任,
甘愿下海说书。由于他知识渊博,精通音律,成为东路大鼓的开山祖。他的高徒李元春,演唱大腔大
韵,动作刚劲洒脱。因抱打不平杀死恶霸荆茬子,被誉为“钢镢子”而名震一时。沂水马六唱做俱佳,
与之齐名,号称“钢镢子马六”。尔后,陈富贵、陈福元(水仙花)兄弟,张兆礼、李三花枪、时福
临、时建亭、刘铭刚(铁镢子)、台福元(台五)等均为名家。建国后出现的“诸城大鼓”、“藏马
大鼓”、“小北口”等,实亦源自此调。东路大鼓在潍坊一带流行的同时,在今惠民地区一带也很流
行。清末,滨县邢占魁、邢玉贵以及号称“南有王江成,北有杜江洪”的王、杜,“大将”左玉玺等
人,均为一代名家。其后,盲艺人周胜奎、孙宝庆等也较有影响。近五六十年来,东路大鼓渐趋衰败,
艺人多改唱西河大鼓,此调濒于绝响。
东路大鼓演出形式,远自孙双宾即有三弦伴奏,击矮脚书鼓,敲钢板(上为月牙形,下为长方形)
演唱。但亦有无弦索伴奏,仅敲钢板击鼓演唱的。至于盲艺人则多以“三大件”形式,即自弹三弦,
自操鼓、板演唱。
东路大鼓音乐属板腔结构体,从词式上看属诗赞体,以七字句、十字句为基本句式。上下双乐句
组成,一般上句落6,下句落5,从总体看属徵调式。板式名目繁多,各地艺人叫法不一。有慢板类的
“大开门”、“小开板”、“起句”等;中板类的“四六板”、“慢流水”等;快板类的“流水板”、
“快板”等;花腔类的悲调(哭迷子),滑稽风趣的“脆板”,风骚轻佻的“花调”等。
演出书目相当丰富,计有《寇莱公赶考》、《宋江起解》、《七郎打擂》、《鹦哥对诗》等段书
60余个; 《响马传》 、《陈三两爬堂》、《金杯记》等中篇书10余部;《梨花盏》、《呼家将》、
《杨家将》等长篇书10余部。

【胶东大鼓】胶东半岛上,早在清中叶就流行一种叫做“盲人调”的鼓曲艺术形式,后来因为它
的主要伴奏乐器也是书鼓、三弦,所以也叫“大鼓”。而且流行何地,即称何地大鼓,如蓬莱大鼓、
福山大鼓等,长期以来没有统一名称。直到1949年9月,梁前光等进入青岛演唱,胶东文协才根据这
种艺术形式产生地域、语言特色及演唱内容诸特点,定名为“胶东大鼓”。
胶东大鼓以流行地域分,大致有三路。“北路”流行蓬莱、黄县、龙口、烟台一带,早期著名艺
人有丁戊辰、周洁美、王大田等,后期有周德香、任福庭、吴先达等。曲调高亢明快,婉转起伏,富
于旋律性,在各路中影响最大。“东路”流行于文登、荣成、威海、乳山一带,以号称“彭调大鼓”
的彭润芝为代表,曲调质朴,富于说唱性。“南路”流行于莱阳、海阳、平度、掖县以及中部栖霞诸
县市。莱阳徐尚厚为早期代表人物,尔后张振宝、冯玉香也较有名声,曲调受茂腔、东路大鼓、弹词
(八角鼓莱阳一支)等姊妹艺术影响,并选用一些民间俗曲曲牌,因而与北、东两路大鼓明显不同。

抗日战争时期,胶东盲艺人激于爱国热情,建立“胶东盲人抗日救国会”。1943年,中共北海地
委宣传部派北海剧团梁前光,在蓬莱磁石山区燕子夼,举办盲人训练班。编写新词,改革唱腔,写出
《打大黄家》、《上营战斗》、《儿童英雄李大鹏》等一批宣传抗战的新作品,在盲人中进行传授,
从而揭开胶东大鼓发展史上新的一页。梁前光所唱被称为“梁调大鼓”。抗战胜利后,他先后到过大
连、济南、青岛等大城市演出,扩大了胶东大鼓的影响。并在青岛工人中多次组织业余培训,使之在
群众中有了更为深厚的基础。他的女儿梁金华继承父业,益求精进,为青岛市曲艺团主要演员,并数
次参加省及全国曲艺会演,扩大了胶东大鼓的影响。

【山东渔鼓】渔鼓亦名道情,是与道教音乐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据《辞海》
道情条载,道情“渊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世思想。南
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因此也叫‘渔鼓’。……明清以来流传甚广,题材也有所扩大,
在各地同民间歌谣相结合而发展成为许多种曲艺”。凡流行山东境内者统称曰“山东渔鼓”。其发展
与道教兴盛于齐鲁有关。元明以后,道士邱处机所创“龙门派”大兴,自龙门山沿鲁西南传遍山东各
地。今山东渔鼓艺人均属“邱祖龙门派”的曾、柴、杨、张四大支脉门人,有的师承上推几代就是道
士。渔鼓艺人并可向庙里挂单,道士则无偿供其食宿。
渔鼓在山东境内流传甚广,“南口”过去曾有靠山红、两坡羊、大关腔、小关腔、寒腔渔鼓等多
种声腔唱法。近数十年来,流行的却只有寒腔渔鼓一种了。寒腔渔鼓以济宁为中心,流传鲁中、鲁西
南各地,以翟教寅为代表。他的唱腔流畅细腻,注重韵味,受花鼓曲调影响,喜唱民间伦理关系和富
于田园风味的书目。其嫡传弟子王永田却擅唱长篇大书,不过分追求韵味,讲究明快有力、赶板夺字,
将以唱为主转化为以说为主。而翟的另一弟子郝玉良的演唱却介乎两者之间。这是因为渔鼓无弦索伴
奏,自由吟诵,演唱者完全可以根据个人条件自由发挥的结果。“北口”主要流行鲁西北一带,以清
嘉庆、咸丰年间,临清的康老学、韩教德为代表,讲究吐词,唱腔舒缓优美。清末,博平王盛贵曾进
济南在趵突泉南门外演唱。“东口”流传莱阳、即墨、胶州等地,亦称“胶东渔鼓”。以王学亮、高
六乙为代表,唱腔节奏缓慢,曲调性较强。但目前“北口”、“东口”均已绝响。另外还有一种广场
走唱演出,有唱有合,演员多至十数人的“乐陵渔鼓”。百余年来一直流传在鲁北乐陵王斗枢村一带,
作业余自娱性演出。与其他各路渔鼓调式、旋律、演出方式均不相同,虽属渔鼓一类,但应为独立曲
种。

渔鼓演出形式简单,自由吟唱,主要乐器渔鼓,还可兼做道具。虽名“道情”,然久已演化为民
间说书,极少有黄冠气。现流传书目多为反映家庭伦理的民间故事,如《擀面汤》、《蒙正赶斋》等
唱段,《双锁柜》、《龙三姐拜寿》等中篇书,进入济宁等城市靠地说书后,又增加不少公案、袍带
书,如《大红袍》、《西华街》、《月唐传》等。值得注意的是各地渔鼓均仍保留《韩湘子上寿》、
《三渡林英》等书段,这是渔鼓与道教残留关系的痕迹。

【山东落子】 落子是与佛教有关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 亦名“莲花落”。因早期曲调衬词
“落莲花、莲花落”而得名,原本为僧家募化所唱警世歌曲。翟灏《通俗编》引宋代僧人普济《五灯
会元》云:“俞道婆常随众参琅邪,一日闻丐者唱莲花乐,大悟。”琅邪古属齐地,在今胶南县境,
说明这种形式远在宋代已在山东流行。但后无记载,据艺人回忆,目前只能上溯至清代中叶。
山东落子乃流行山东境内各种落子艺术的通称。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大钹、竹板,亦名“咣咣书”
或“荷叶吊板”。流行于鲁中南、鲁西南等地的称“南口”,著名艺人有清嘉庆末年(约1817)的刘
本春,及以后的王金山、王教增、乔玉山、李合钧(小胡椒)、侯教山(飞天咣咣)等名家。流行于
鲁西北夏津、武城、临清一带的为“北口”,有崔玉臣(老玉)、苟春盛等名家。流行济南以东潍坊、
平度等地的为“东口”,知名艺人有飞咣咣季宝奎等。1920年前后,北口落子艺人苟春盛第一个进省
会济南演出,以其形式新颖,书扣紧巧,演唱火爆,赢得听众喜爱,被誉为济南书坛三大将“苟、杨、
黄”之首。尔后,来济演唱者有王教瑞、王洪海、傅大玲、王明爱等。
山东落子演出形式简单,属诗赞体。一般演员自敲大钹竹板,无弦索伴奏,自由吟唱,叫做“荷
叶吊板”。另有一人击钹,一人打板演唱的叫“擎板”。其唱腔演化,清末到民国初年时“南口”落
子,都是“老口”唱法。重唱功,节奏慢,花腔多,讲究迂回婉转,大起大落。随着说唱大本书的需
要,“平口”落子兴起。平腔快口,讲究卖词。小胡椒李合钧及其弟子侯教山可为代表。而“北口”
落子,从来就唱慢口,曲调性强,注重行腔变化,因曲调音域过宽,不能适应说书需要,久已失传。
“东口”落子亦较注重音乐性,虽早已向平口叙事发展,但也近于失传。目前农村尚有演唱者,只有
“南口”平口唱法落子一种。曲调平直,明快有力,演出风格粗犷豪迈,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山东落子传统书目较为丰富,有《周仓偷孩子》、《黑松林》、《大关西》、《小关西》等段书
40余种,《四杯记》、《薛礼还家》等长篇书十余部。

[注]济南书坛三大将为山东落子艺人苟春盛,山东快书艺人杨凤山、木板大鼓艺人黄春源(黄
大牙)。

【山东花鼓】花鼓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宋时已有记载,明清益盛,遍及全国。流行山东境内的称
为“山东花鼓”,亦称“花鼓丁香”、“花鼓腔”、“打花鼓”、“花鼓秧歌”等。花鼓在流传中,
与各地俗曲小调结合,发展成为许多新兴地方剧种,产生过不容忽视的影响。
山东花鼓有南、北、东3路之分。为主的“南路”流行在鲁中鲁西南广大地区,并在菏泽、济宁
地区发展成为“两夹弦”、“四平调”两个深受群众喜爱的剧种。“北路”流行于聊城、德州、惠民
地区。有“聊城花鼓”、“茌平花鼓”,并有以歌舞为主的“柳林花鼓”,临邑、禹城一带的花鼓,
则发展成为地方小戏“一勾勾”。“东路”即滕县、邹县和峄城一带流行的“锣鼓冲子”,在当地形
成“拉魂腔” (即柳琴戏) ,传至淄博、潍坊及胶东等地,则称为“肘鼓子”,逐渐发展演变成为
“五音戏”、“柳腔”、“茂腔”等剧种,并对东路大鼓音乐也有明显影响。
花鼓演唱以二人对唱最有特色。男角(俗称鼓架子)挎花鼓、着便装,双手舞动鼓槌,击鼓配唱,
插科打诨。女角(男人装扮,俗称舞桩)包头,古装粉面,头顶特制绣球,两条飘带垂于胸前,长辫
子垂于脑后,着彩衫、彩裙,手持折扇(或罗帕),扶男角肩,边唱边舞,所唱多为爱情故事。后来
增加人数,发展为分角色化装演出,并增添了大锣、小锣、铙钹、梆子等打击乐器,演出场面有“紧
七慢八,六个人瞎抓”之说。虽然仍是打地摊、坐板凳,但已开始向戏曲形式过渡,有影响的艺人多
改业组成戏曲班社,而民间专唱花鼓的艺人则渐趋稀少。目前在农村集市庙会,也很少看到。

【三弦平调】亦曰三弦书。因皆由盲人说唱,俗称“瞎汉腔”、“盲人调”。又因其演出为艺人
自弹三弦,脚踩绳锤击高架书鼓,腿上绑有木板击节的自弹自唱的“三大件”形式,临沂一带亦称为
“脚打鼓”。主要流行在山东临沂地区中、西部,以及济宁、聊城、菏泽一带。其中流行阳谷者演化
为“谷山调”,流行茌平者与丝调结合形成了“南城调”。至于产生于胶东半岛上的胶东大鼓,它的
前期也是“盲人调”,从渊源上看,二者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盲人说书自立门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阎门”。临沂、兖州一带为东阎门,郓城、巨野、堂邑
一带为西阎门,济宁一带则为中阎门,其组织较为严密,不入门决不传艺。
三弦平调音乐,从现有资料看,其基本唱腔为板腔体结构,基本句式为七字句,双乐句组成。演
唱起来可快可慢,灵活多变,婉转动听,完全可以适应说书时复杂情绪变化的需要。经常上演书目多
为历史故事和爱情故事。有《古城会》、《唐王探病》、《夫妻争灯》等段儿书,《陈三两爬堂》、
《龙凤镯》、《王二英思夫》、《卷箔记》等中篇书目。

较有影响的艺人有郯城侯洪康,临沂史管亮、王省三,费县高富田、高庆平,济宁马德仲等。

【俚曲】原名小曲。俚曲之名始见于清雍正三年(1725)张元让所撰《柳泉蒲先生墓表》碑阴所
书“通俗俚曲”。乃清初叶以来,山东淄川一带颇为流行的一种联缀曲牌演唱的艺术形式。这种形式
久已绝响,其所以为今人所知,主要因清初大作家蒲松龄(1640~1715年),创作俚曲得以传世之故。
所以有人亦称之为“聊斋俚曲” 。 当时,这种小曲的作者、演唱者并不乏人,今所见除韩秉祥所唱
《张古董借妻》外,均为蒲氏所作。因而“聊斋俚曲”便成为今天研究俚曲艺术的珍贵资料。
蒲松龄俚曲中曾采用曲牌50余支,这些曲牌多见于南北曲,其余也多是山东各地流行的时调小令。
可惜目前尚能演唱的仅有[耍孩儿]、[房四娘]、[玉蛾郎]、[银纽丝]、[黄莺儿]、[呀呀
油]、[憨头郎]、[太平年]、[哭皇天]、[跌落金钱]、[叠断桥](两曲)等12个曲牌。其
中以[耍孩儿]、[玉蛾郎]、[憨头郎]为骨干曲调,根据表达内容的情绪变化需要而联缀演唱。
俚曲曲本亦仅有《柳泉蒲先生墓表》碑阴所载《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
《寒森曲》、《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各一册)、
《禳妒咒》、《富贵神仙》(后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各二册)等14种。
近年来,淄博市整理演出俚曲《旷野逢仙》一段,系以《磨难曲》原著一段为底本,选配现存曲
牌,参照传统演出形式,整理复原而成。

【山东八角鼓】原名八旗鼓,因伴奏乐器八角鼓而得名。流行于聊城、济宁、临沂、博山、青州、
胶州、莱阳等地。均称八旗鼓或八角鼓,唯莱阳改名弹词。50年代初,挖掘流传聊城一带的八角鼓音
乐时,始定名为“聊城八角鼓”,尔后各地陆续挖掘,皆冠以流行地名。如:济宁八角鼓、胶州八角
鼓等。因各地所唱曲牌、曲目基本相同,小有变异,故统称之曰“山东八角鼓”。
八角鼓源于北京,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传入山东。其传入渠道,一是沿大运河传至临清、聊城、
济宁等地;一是自旱路传至济南及其以东地区。唯青州北城为八旗军营,早有演唱。八角鼓传入山东
后,除少数艺人作职业演出外,多在民间作自娱性演出,因此有“清客戏”、“清桌戏”之称。各路
分支影响面均不甚大,相互间很少交流,故所唱曲牌、曲目变化不大,与今日北京由八角鼓演变而来
的单弦大不相同,基本上保留了清中叶前后的古老风貌。

八角鼓为曲牌联缀体,当年曾有曲牌300余支,多已散佚。目前收集到的仅有90余支。演唱形式
主要为坐唱,多一弹一唱,间或有数人分角联唱,并曾有拆唱类似地方小戏演出者。主要伴奏乐器为
三弦,演出人多时可加四胡、月琴、扬琴、琵琶等,击节乐器为八角鼓,有时加入小钹、玉子等。
八角鼓传统书(曲)目非常丰富,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抒情小段儿,如《爱山居》、《踏雪寻
梅》、《莺莺五更》等;一类取材于民间传说,如《借年》、《水斗》、《追舟》、《饯别》等;一
类取材于民间生活故事,如《母女顶嘴》、《亲家母顶嘴》、《喝淘》等,共约300余段。唯莱阳弹
词有中篇书《莱芜县》一部。

【小鼓】亦名鼓儿词。起初,多为落魄读书人改习此业,故效贾凫西自编鼓词,端坐街头击鼓演
唱故事,自称“木皮子”,以区别一般江湖说书艺人。小鼓为“石门”,自邹县石元朗立门户至今,
已传10代,推其历史约有200年左右。流传地域不甚广阔,仅限于邹县、滕县、峄城(今属枣庄市)
等少数县市。目前从业人员不过三五十人。
演唱时左手持木制手板(有3页及2页两种),右手持特制翘头鼓箭击小书鼓,无弦索伴奏,照手
抄鼓词本自由吟唱,俗称“揭页子”,略有表情、手势,可以说是真正土产的山东木板大鼓。
小鼓属吟诵体,唱腔系由读书人吟诵古文、诗词的音调发展而来。以3、4、3的10字句为基本句
式,唱白相间,上下双句反复吟唱,可快可慢,并有散唱,无固定板式。目前演唱者多受当地流行的
渔鼓、花鼓影响。艺术上仍处于较为原始状态。
其所唱书目均为本门先人所编,内容充实,较有文彩,批讲重史籍典故,多系铁马金戈之讲史演
义,有《吴越春秋》、《走马春秋》、《锋剑春秋》、《东西汉》、《隋唐》、《月唐》、《残唐》、
《平东莱》、《明英烈》等30余部。近二三十年来,小鼓艺人才开始丢开抄本演唱,并已有即按提纲
又即兴编词演唱的“淌口”说书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