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20&rec=64&run=13

【山东的民间舞蹈】 山东舞蹈文化历史悠久,形式繁多,内容丰富。《六代乐舞》、《文舞》、
《武舞》、《傩舞》、《雩舞》、《商羊舞》等宫廷和民间舞蹈,都颇具盛名。随着时代的变迁,这
些舞蹈有的已消亡;有的随着习俗的变革而演化成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现在流传在山东各地的226种
民间舞蹈,有些就是由古代舞蹈演化、延续而来。
山东民间舞蹈,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6大类,即秧歌舞、假形舞、灯舞、鼓舞、歌舞、祭祀舞。
秧歌舞是山东民间舞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用以表达意愿、抒发感情、庆祝丰收的一种
广场舞蹈形式。约有30余种,分“地秧歌”、“跷秧歌”等3类。3类秧歌中,地秧歌最普及,也最富
有生命力。流传在鲁北平原的《鼓子秧歌》、流传在鲁东的胶县和海阳县的《胶州秧歌》、《海阳秧
歌》,流传鲁西冠县等地的《柳林秧歌》和流传在鲁西南曹县的花伞舞号称山东五大秧歌。
假形舞蹈,是依据各类禽兽或实物外形而制作的道具,舞者借助并运用这种道具,模拟其动作神
态,以表现它们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征。假形道具可分硬架和软皮两种,如马、驴、龙、凤、鹤、蚌、
鱼、龟、虾、车、船、辇、轿等属硬架,虎、牛、狮、猫、鼠、熊、麒麟等属软皮,表现形式多种多
样,反映内容深刻广泛:如《猫扑鼠》、《牛斗虎》,表现了善与恶的斗争;《麒麟》象征吉祥如意;
《狮子》能镇邪降魔;《跑驴》、《花车》表达了人间的爱情生活;《竹马》则反映了古人围猎或战
争的勇敢精神。

灯类舞蹈在山东无处不有, 盛行不衰。 如《龙灯舞》、《人灯》、《荷花灯》、《蛾子灯》、
《车子灯》、《百鸟朝凤》、《月宫图》、《七巧灯》等约有30余种。其中《龙灯舞》流传最为普遍。
如临清前街的《龙灯舞》,方圆百里闻名,清代曾进京为皇帝表演过,博山大街的《二龙戏珠》气势
雄伟壮观;长清县的《手龙舞》别具风格。此外淄博的《百鸟朝凤》、《车子灯》,寿光的《月宫寿
图》等,形式新颖、风格特殊、道具制作极为精巧,在灯类舞蹈中可称珍品。
鼓类舞蹈在山东不仅流传广、历史久,而且形式多、技艺高。常见的有形似芭蕉扇的单皮鼓,状
如筛罗的锣圈鼓,有长圆形腰鼓,有扁圆形架鼓,还有带耳锤的货郎鼓和手握的蹦鼓等。鼓类舞蹈表
演形式多种多样。如《花鼓》舞者将鼓扎于腰间,边歌边舞;《端鼓》舞者手持扇形单皮鼓;《架鼓》
将大型扁圆鼓置于腹前;最富有特色、技艺超群的是《花鞭鼓》和《磁村花鼓》。《花鞭鼓》击鼓用
一束长软皮鞭;《磁村花鼓》,鼓背于后背上,击鼓就更难。除此之外,《蹦鼓》是手握的一种小型
腰鼓,在山东沂南汉画像石中的“车戏”里有这种鼓,古称之为“鞞鼓”,本用于骑兵作战。该鼓的
发现,对研究山东鼓类舞蹈很有价值。
在山东各地流行的歌舞虽然很多,但轻歌曼舞的形式却不多见。其表现形式总括起来可分3类:
一、边歌边舞,二、时舞时唱,三、先舞后歌。如《小放牛》、《锯大缸》是对唱式的边歌边舞形式,
《采茶歌》、《渔家乐》等,是时歌时舞的形式,这类歌舞曲调丰富,歌词优美,舞蹈轻快,意境清
晰。舞一段唱一段的形式较多,如《大逛灯》、《小趟子》、《十八老婆斗王皮》等,先舞后歌的形
式带有较高的表演性质。如曹县的《花鼓叮响》,是先跑场后演唱;冠县的《腊花》,也是跑场之后,
由生、末、旦、丑出场演唱。
祭祀性舞蹈,一般与宗教信仰,民间习俗联系密切。因此祭祖、祈雨以及驱瘟避邪的巫舞形式多
样。在众多祭祖舞蹈中,《祭孔乐舞》最有代表性。据考该乐舞是从周代的《六代乐舞》中的《大韶》
演化而来,至今该乐舞所用舞具仍是《韶》舞的“羽籥”。此外还有用于祭祀和丧葬的《善鼓舞》和
《晃大人》等。专事用于求雨的舞蹈,形式多,流传广,如兖州的《十八夏庄斗大王》、鄄城的《商
羊舞》 , 曲阜的《碾盘舞》等。巫舞解放前很盛,初步了解有蓬莱的《烧纸》、《闯关》,莱阳的
《仙女》,兖州的《乒乓人马》,曹县的《端公子》,微山的《端鼓舞》等。

【鼓子秧歌】流传在德州、惠民、东营的十余个县。其来源众说纷纭,普遍认为当不晚于唐代,
经世代沿传,逐渐发展演变成现在的纯舞形式的鼓子秧歌。参加人数少为60人,多至百余人。角色分
内角、外角两种。内角有“伞”、“鼓”、“棒”、“花”四种。“伞”分花伞、丑伞,花伞指挥乐
队统一舞姿;丑伞为领舞者。他们左手握(或腰插或肩扛)圆平顶花伞,右手执牛胯骨或串铃。“鼓
子”左手握扁圆双面牛皮鼓,右手执长条鼓锤。“棒锤”双手各握一根木棒。“腊花”(少女)双手
各执长条彩巾。外角所扮角色,因地因人而宜,多扮做赃官、丑婆、傻小、憨妮、渔夫、公子、和尚、
土地爷等。还有把“锢漏挑”、“货郎架”、“小车”、“旱船”、“跑驴”等形式掺杂其中。表演
程序分行程、跑场等部分。跑场是舞蹈主体部分,分文场、武场、文武场3种。程式有“黄瓜架”、
“扁担勾”、“两扇门”、“炮打临清”、“十二连城”、“双葫芦”、“八卦连环阵”等几百种之
多,取材广泛,形象生动,方圆对称。舞蹈动作丰富多彩,用艺人的话讲:“一村一样,一人一样”,
然而动律都相似。如颠颤、划圆、扑蹲、跳窜等动作贯穿在每个角色的奔驰跑场中,充分体现出粗犷
豪放的舞蹈风彩和纯朴倔强的人物性格。

【胶州秧歌】 当地又称“跷秧歌”,“耍秧歌”。该舞约在200年前就在山东胶县一带流传。
原是一种小秧歌戏的形式,其舞蹈部分,为戏前的跑场。跑场是为了烘托气氛,招徕观众,跑场前由
膏药令(左手拿布伞,右手拿串铃)致开场白接跑场,跑场后表演小戏。跑场有“十字梅”、“大排
队” 、 “四门斗”、“正挖心”、“倒挖心”等形式。曲牌有[老腔]、[扣腔]、[叠断桥]、
[得胜令]等。用打击乐和唢呐伴奏。角色有“鼓子”(徒手)、“棒锤”(执双棒)、“翠花包”
(执手绢叠扇)、“扇女”(执叠扇手绢)、“小嫚”(执手绢团扇)。每角色两人,演戏时不换装
可扮任何戏角。舞蹈以女性动作最有特色,讲究“抬重踩轻、腰身飘,走起来好似风摆柳,站立好象
一炉香” 。 动律富有韧性和曲线美,“扭断腰”、“三道弯”为其代表性动作。“棒锤”的动作有
“腿花”、“地花”、“腰花”、“耳花”以及“飞脚”、“扫堂”、“绞栓”等技巧。“鼓子”的
“丑鼓八态”韵味奇特,别具风姿。艺人多经“按锅”(坐科)学艺,演出为临时搭班,采取“唱门
子”的形式。

【海阳秧歌】流传在海阳一带。是以秧歌为主体的社火形式。包括四部分:一、仪仗队,有三枪
眼、旗锣伞扇、高照。二、乐队,打击乐与民间管弦乐。三、秧歌队,角色有药大夫、花鼓、金钱棒、
货郎、翠花、锢漏挑、王大娘、耕、读、渔、樵、大嫚、小嫚若干。四、其他民间舞;如《跑驴》、
《旱船》等。表演程序:一、串街:包括还接舞、行进舞。二、耍场:大场有“彩云遮月”、“二龙
吐须”、“众星捧月”等;小场有“货郎与翠花”、“锢漏挑与王大娘”等。三、唱表演:由药大夫
点唱带有生活情趣的各种小调。该秧歌的特点是跑扭结合,在奔跑中突出扭,在扭动中展现人物;在
同一时空和节奏的约束下,大场流动不止,小场遍地开花;大中见小,小中显大,大小相融,红火热
烈。具体到每种角色,其动律和人物特点,也各不相同。如药大夫的洒脱、鼓子的粗犷、女性的扭摆,
抖肩挽扇,刚中带柔,柔中见脆,轻爽明快,俏丽大方。代表性动作有“齐眉遮阳”、“蹋步杀架”
等;锢漏挑的晃头颤步、挥臂换扇,爽朗风趣,悠闲自在。王大娘的小场表演,意蕴情深、细腻含蓄,
代表性动作有“点扇大杀架”、“双换扇”等。

【柳林秧歌】又称“花鼓子”。流传在鲁西冠县、临清一带。属于武花鼓。传说早在北宋年间,
梁山好汉曾利用这种形式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至今舞蹈中的角色,仍以梁山将领命名,如头鼓为
刘唐、二鼓柴进、花荣。头锣为孙二娘、顾大嫂等。表演程序分为:1.踩街,仪仗队行进和舞蹈。2.
进场按套场子。3.表演唱,有领唱、合唱、对唱,曲目有《四景》、《耪田》、《上八仙》、《下八
仙》等。4.跑大场,接小场,最后以“大武场”结束。大场以“脖子套”最精彩,舞者运行路线由若
干小环圈套扣成逆时针方向运行的大链环,象一条巨龙伏地腾窜。小场以“四对花”、“六对花”最
精彩,四进四出里外翻滚,交叉环行,如急流漩涡浪花四溅。舞蹈动作以头伞和头鼓最有特色,头伞
的动作有“手背花”、“四门花”、“套鼓子”、“老妈妈纺线”等。在这些动作中,伞的动律与马
镲的韵味巧妙相揉,刚劲有力,飘逸洒脱。头鼓将腰鼓斜背垂于左膝下,舞者在鼓摆人动的情况下击
鼓,难度相当大。代表性动作有“凤凰三点头”,苍劲有力,韵浓味足,极富有立体感和流动美。伴
奏分场外乐和场内乐。跑场和行进时用场内乐,即以演员手中的鼓、锣为乐器;演唱时用场外乐,即
专职吹打乐队。

【摆渡口秧歌】 流传在茌平、聊城县一带。当地称“平调秧歌”或“大秧歌”,是一种比较古
老的秧歌形式。参加表演的人数在60人以上,队形和角色排列顺序为:火流星开路,四棒打头,伞头
指挥,拍板伴奏,四盏高灯象征吉祥;另有花公子、花大姐、老养娘、憨小、男瞎、女瞎、锢漏担、
王大娘、张蹩鼓等角色。表演程序为:一、踩街,行进舞蹈。二、串花跑大场、小场。三、派秧歌,
伞头依次轮派各角色出场演唱民歌小调。四、串花跑大场,如“二龙吐须”、“蜗牛”等。该秧歌以
老养娘为中心人物,唱扭结合,风趣夸张,外丑内美,富有特殊的魅力。伞棒对舞粗犷强悍,在秧歌
中极为少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秧歌中张蹩鼓所拿的鼓,俗称“鼗鼓”在一根长竹杆上,系一小鼗
鼓和镗锣(均有耳锤),随着舞者身躯的扭动,发出有节奏的叮咚声响,清脆悦耳。

【花伞舞】又称“蹦伞”、“花鼓伞”。流传在鲁西南曹县。据说该舞的演出最早与火神有关,
每年阴历正月初七逢火神庙会,火神出游,该舞专门为迎接火神而演出。角色有:“伞头(又称“挑
苗子”,手握长柄小头伞),花鼓,丑婆,蝴蝶(少女、双手各挑一只蝴蝶),顶花(又称“包头”,
少女,执叠扇彩巾)、武身子(武士)若干。表演分大小场和文武场。先由伞头独舞,引全体角色出
场亮相, 接着跑大场; 伞头依次引出各小场,大场结束。全舞以伞头为中心,动作丰富,动律突出
“蹲”、“蹦”,有踩跷的感觉。另一特点是女性动作男性化,可能与过去女性男扮有关。动作中突
出了跌、扑、滚、翻等武术技巧。

【火狮子】是我国传统狮子舞中稀有的一种假形舞蹈形式,流传在山东莘县已有几百年历史,至
今在莘县城关镇的温庄村一带仍很盛行。
狮子舞的道具是用铁丝扎成狮形架,用火纸搓成纸捻(火芯),再用纸绳将纸捻编织在一起,均
匀地缀于铁狮架上。每头狮子用纸捻3600根。表演时多是双狮,演出前点燃全部纸捻,表演者身套狮
架,手足投地,模仿狮子的动作,在紧锣密鼓中翻腾跳跃,争球戏耍。夜幕下一对狮子火星四溅,硝
烟弥漫,场面惊险、欢腾、热烈。
1983~1988年,省歌舞团、省文化局、深圳都乐影业公司,曾先后赴莘县挖掘、拍摄火狮舞。

【放蝴蝶】流传在曹县陈岩村。是一种舞蹈与杂技相结合的形式。舞蹈表现一个员外的三个女儿,
由丫环和家丁憨宝陪同游园赏花,正值兴浓之际,憨宝突然一个滚身,数十只蝴蝶满园飞舞,少女们
急忙扑捉,越扑越多,最多时可从憨宝身上放出百余只蝴蝶。最后家丁忽报山大王前来抢亲,憨宝又
一个滚身,将百余只蝴蝶尽收身上。至于蝴蝶的制作方法,如何把百余只蝴蝶捆扎在身上,既可迅速
放出,又可迅速收回,其操作方法,则很少有人知道。

【龙灯舞】是灯类舞蹈中的佼佼者,在全省各地流传极为普遍。较突出的代表有:临清市前街的
《龙灯舞》,方圆几百里闻名,传说清代曾进京为皇帝表演。参加演出的多达百余人,除两条巨龙外,
还有若干云灯和水族中的各种动物灯配合演出。表演分文场和武场,有“卧龙”、“滚龙”、“盘龙”
三部分;博山的《二龙戏珠》,是两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巨龙,在火光冲天、硝烟弥漫的气氛中,伏地
腾飞,追逐戏珠,大有翻江倒海之势。

【百鸟朝凤】流传在淄博市博山区,是一种大型灯舞形式。该舞由34人表演,一人(女性)手托
一只大型凤凰灯,33人各执3只鸟灯:每人背后固定一个一米长的弓型丁字架,架上系有若干响铃,
两侧由细绳各系一只鸟灯,中间丝绳系一只鸟灯,3灯绳相连,由小铁环固定在弓架上,表演时舞者
操纵灯绳,使3只鸟灯上下翻飞、叮当作响。99只鸟灯围绕着一只大凤凰灯翩翩起舞,在大凤凰灯的
带领下,在清脆悦耳的铜铃声中,穿插跑场,时俯时翔,寓意着青春常在、幸福吉祥。该舞形式新颖,
风格别致,道具制作尤为精巧,可称灯舞中之一绝。

【车子灯】流传在鲁中博山、周村、邹平等地。据老艺人蒋玉珍讲:清代初期,博山十字巷有孙
氏父子二人,精木工,尤以造独轮木车而闻名,在独轮车的基础上,安装上精致的宫灯,巧妙地创造
出现在的“车子转灯”。舞队由12辆车子灯组成,车灯高2米,3~4个不同彩色的宫灯,由一根中轴
上下串连,固定在一个独轮小车平盘上,灯与灯之间以转盘齿轮相连,顺逆交叉转动。12辆色彩斑斓
的灯车,在五光十色的云灯层里穿花跑场,变幻多端,真可谓万点星辉,光彩照人,加上大型打击乐
伴奏,气氛更加热烈。常跑的场子有“窜三山”、“十字花”、“葛条盘”、“蛇退皮”等。舞队领
头者为二块“头云灯” , 灯高云艳,异常醒目,上面分别绘有“日”、“月”字样,“日”为阳,
“月”为阴,万物皆抱阳负阴,阴阳调和,生长旺盛,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月宫图】 流传在鲁北寿光等地。该舞是一种灯、舞、歌、乐四位一体的大型广场灯舞。舞者
有仙女8人,仕女8人,每人持一“干”形灯架,架四角系有4只小型宫灯。舞蹈通过跑场,由64只宫
灯的烛光线条,组成72个月形图案,以“天下太平”四字为中心,展现天上人间美好的情景。全舞共
分三大段, 16节、 72变,每一变出一月形,如“转四门”、“搂豆叶”、“天桥”、“挟箔帐”、
“挂帘子”、“天下太平”等。乐队伴奏,跑场时用打击乐,歌唱时用笙管笛箫等乐器。曲调有“天
桥”、“大月亮”、“刘海步步戏金蟾”等。

【九鹤灯】流传在山东蒙阴县。名为九鹤,实际上除凤凰、仙鹤、野鸡外,其他六种为虎、豹、
狮、驴、马、麒麟。表演形式与《竹马》近似。主要通过跑大场子,表现各种禽兽不同的生活习性和
性格特征。用打击乐与唢呐伴奏,曲牌有“过街灯”、“紧急风”等。作为灯舞,汇集这么多的飞禽
走兽于一起狂奔飞舞,在山东亦不多见,它使观众仿佛进入一个珍禽异兽的动物世界,领略“百兽率
舞”的风貌。

【七巧灯】是山东流传比较广泛的一种灯舞形式。它由7块不同形状的板型灯具组拼而成。7个演
员,每人执一块板型灯,通过跑队形,使七块板灯组拼成各式各样的图形。图案秀美,形象生动,动
静结合,变化多端。据平原县老艺人董日修讲,这个村的《七巧灯》,前清时能演变出200多个图形。
图形取材范围十分广泛,有各种飞禽走兽、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亭台楼阁、劳动工具、生活用具、
人物画像、自然景物等。变化迅速,构思巧妙,逼真传神,是历代无数艺人智慧的结晶。至今在董日
修艺人手中还保存着清代嘉庆年间《七巧灯》图像手抄本,书中绘有270种图像,以及图像变化组配
说明,是研究我国传统灯舞的珍贵资料。

【花鞭鼓舞】流传在鲁北的商河、广饶、博兴、禹城等县。据商河县艺人讲,明代山东有个流浪
艺人叫李贵雄,其妹李贵珍,以“花鞭鼓”卖艺为生,江湖上享有盛名,曾为皇帝表演,皇帝赐给他
一根黄龙绳作为奖赏。该舞最早是由一男一女表演,民国以来演化为两男对打,一钹一镗锣伴奏伴舞,
专人演唱。演唱有“花鼓调”、“莲花落”、“顶嘴”、“探情郎”等。舞者将腰鼓挎在左腰间,不
固定。击鼓时,左肘压住鼓帮,右锤击鼓抡穗,右鞭穗(近一米长,软皮制成)抡起打击前后鼓面。
动作有“单抡穗”、“双抡穗”、“苏秦背剑”、“张飞(扁+马)马”、“黑狗窜裆”等十几个套
路。其基本动律特点,下身为窜、蹦、跳、跌、滚、蹲;上身为抡、绕、背、兜、抽、扫等。只有上
下动律协调一致,才能在复杂的组合动作中,击打出有节律的鼓点,而且百发百中,万无一失。该舞
由于技艺高难,不易普及,在旧社会艺人多属半专业性。解放后,一般在春节或重大喜庆日表演。

【磁村花鼓】流传在鲁中淄川区磁村。据艺人陆克信讲:80年前,磁村南头,修建一座鸳鸯桥,
桥旁有小客店,店中住有一伙打花鼓的流浪艺人,艺人称他们的花鼓是从章丘县一尼姑庵学来的。陆
克信拜他们为师学习花鼓,后流传至今。该花鼓是一种小型歌舞形式。演员有花鼓一人(男性,后背
斜背一小型腰鼓,手执两条一米长的线绳穗鞭),小钹一人(女性),点锣一人(女性)。表演程式:
舞一段唱一段。演唱一些富有生活情趣和儿女情长的民间小调,二女伴唱帮腔。舞时由花鼓表演击鼓
技巧, 二女伴奏伴舞。 花鼓动作有“苏秦背剑”、“黑狗窜裆”、“海底捞月”、“鹞子翻身”、
“二郎担山”等。该花鼓突出特点是小腰鼓背于后背,正面见人不见鼓,击鼓时看不见摸不着,用一
米长的软鞭击鼓,全凭意念感觉,把握好角度落点,辅以软鞭自身动律,手腕运用灵活,兜、抽、勒、
弹的力度适当,才能在复杂的组合动作中协调一致,击打出有节奏的鼓点。

【架鼓舞】流传在鲁西北夏津县。古称“迓鼓”,当地也称“气鼓”。是一种大型鼓舞形式。鼓
队包括仪仗队、 乐队、 鼓队三部分。仪仗队有横幅队旗和若干彩旗,乐队为大型打击乐,大鼓直径
1.2米,由3~5名鼓手敲击。领奏领舞者称“旋子”,1~5名。架鼓最少30面,多至百余面,每面鼓配
一锣一镲(锣系在龙头弓形架上端,置胸前,下端绑在后腰部)为一组。表演程序分跪、立、行三部
分。跪:按鼓、锣、镲顺序排开,围成圆圈,鼓者将鼓置于地面,打72翻鼓点、旋子在中央即兴舞蹈
领奏。立:圆圈不动,鼓者站立起来,将鼓(扁圆形,直径60公分)扎在腹前,打72翻鼓点。行:仪
仗队,乐队在前,鼓队成椭圆形边走、边舞、边击鼓。“架鼓”气势宏大、高潮迭起、动人心魄。每
年春节总有几个以至十几个“架鼓”队云集县城,几百面大鼓同时擂动,声震数里,真有“醉和金甲
舞,擂鼓动山川”之势。尤其是“赛鼓”,两军对阵,鼓声越击越烈,争强斗胜,互不相让,直到一
方阵容大乱“落荒而逃”,方才偃旗息鼓,充分显示出鲁西人民那种英武豪爽的气概。

【蹦鼓】 原系“德平秧歌”。流传在鲁北陵县、临邑一带。内容表现一个元代官吏,翻穿皮袄、
身背钱搭、挥舞马鞭、骄横十足地在观赏秧歌队的表演。参加表演人数一般为60人。角色有伞头8把
(执长柄小头圆顶伞);蹦鼓8个(左手握长筒小腰鼓、右手执短穗皮鞭);包头若干(少女,执荷
花灯或叠扇);棒8个(执2根细长木棒)。另有老卖婆、癞子、傻公子等丑角,以及太平车、旱船等。
表演程序:入场“拜四门”;大场,伞,鼓,包头;小场、伞头派唱秧歌;大场结束。该舞以伞头的
动作最有特色,如“大滚伞”、“插花盖顶”、“黑狗窜裆”、“跟头伞”等。当跑场推向高潮时,
所有伞头轮翻抛向空中,气氛十分热烈。舞蹈中的“蹦鼓”,从鼓的形状看,与山东沂南出土的汉画
像石“车戏”中的“鞞鼓”完全一样。因而蹦鼓这种舞蹈形式对研究山东鼓类舞蹈艺术的历史很有价
值。

【跑趟子】 流传在山东茌平县西关、 卫庄、红庙等村。表演程序:先跑大场后演小场。大场有
“锅梁子花”、“五角楼”、“双梢盘”、“葫芦峪”、“三鱼争头”、“十字梅”、“八卦连环阵”
等。小场由演唱者至场中央,演唱民歌小调,如《小趟子》、《膏药与翠花》、《王大娘与锢漏挑》、
《王小赶脚》、《四劝》等。其中《小趟子》为童男童女演唱“十二个月”,内容表现一个长工与二
姐的爱情故事。50年代这个节目曾被专业舞蹈工作者改编成《小荡子》,剧本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祭孔乐舞】是在举行祭孔仪式时表演的一种大型古代乐舞。每年仲春、仲秋的上丁日为大祭。
仪式分六项仪程(乐章有6、舞有3):1.迎神、无舞。2.初献、有舞。3.亚献、有舞。4.终献、有舞。
5.撤馔、无舞。6.送神、无舞。舞器有旌、节(引舞用)、翟、籥。乐器有枧、敔、凤箫等。舞蹈规
格六佾(或八佾)。舞蹈分三段编在初、亚、终三献中表演。舞蹈,汉代前用“四代乐”或“六代乐”。
汉代后均用“文舞”、“武舞”,或只用“文舞”。见诸于文字记载的均为“文舞”。文舞存舞谱。
舞谱即初、亚、终三献中的祝词,以词中的字示意动作,共分三段,每段32个字,共96个字(按清乾
隆八年颁定的乐章)。如第一段前4字:1.“予”:正立,羽籥植。2.“怀”:正立,两手微拱,羽籥
十字。3.“明”:身作向内势、足勾、面转向外,籥指内,羽植如十字。4.“德”:正立,籥植近肩,
羽平衡如十字。舞蹈内容主要通过6次队形变化,象征孔子的出生、治鲁、周游、修书、教学、尊崇
所谓“六象”。舞蹈进退俯仰,方圆对称,古朴肃穆,徐缓典雅,具有传统的古典美,是我国唯一保
存下来的雅乐舞。

【商羊舞】流传在鲁西南鄄城的杏花岗村。是古代举行祈雨仪式时跳的一种舞蹈。传说早在夏、
商时期,这里就用《商羊舞》求雨。《孔子家语·辨政》载有孔子为齐侯辨认商羊的故事。曰“此鸟
名曰商羊,水祥也。”并说昔有“天将大雨、商羊鼓舞”之说。可见跳商羊舞求雨由来已久。参加求
雨仪式的人(全为男性),一律赤背光脚,头戴柳条圈帽。求雨队伍用大型锣鼓开道,向后依次为:
旗、羽、伞、扇,商羊舞队,关公神像(泥塑)坐于八仙桌上,四人抬,桌腿拴着两个赤背的老光棍
汉——象征“旱魃鬼”已被降服。队伍从杏花岗出发,先在周围几个村巡游祈雨,而后去三皇庙举行
祭式,以《商羊舞》娱神。回村后,把关公象放在烈日下暴晒3天,如把关公像晒出油(汗)来,就
预示着下雨,不雨也就此罢休。舞队是由12个赤背光脚少年组成,舞者各执一付夹板(两条长木板,
一端两板相连,一端左长右短,两手执之相击发响)。舞蹈动作较简单,但幅度大,跳跃性强,击板
节奏与动作节奏相错,有一定的难度。队形有“二龙吐须”、“串麻花”等。夹板既是舞具、又做伴
奏,颇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气氛。

【晃大人】又称“活大人”或“晃大汉”。流传在鲁东南日照、胶县、诸城等地。是大户人家丧
葬时跳的一种假面具舞蹈,目的是用来护送灵柩,为死者驱除疫厉之鬼。主要舞蹈是在“路祭”时表
演。舞蹈包括3部分:1.晃大人。6~8人,头戴大型面具,肩扛一丈多高的人形架(演员在架内),
外着彩衣,领头者为“方相”和“方弼”,其余人扮作《封神榜》中的神兽人物。在队伍前一字排开
进行舞蹈,其特点为“晃荡”,有木偶动态。2.6个大鬼头(儿童扮演戴面具),在晃大人的中间穿
插舞蹈。另有6名戴面具的战将压阵助威。3.有“狮豹”、“高跷”、“抬阁”等民间舞蹈。乐队分
粗乐和细乐,粗乐有铜锣鼓二面、老牛桶二支,细乐有笙、管、笛、箫、唢呐等。曲牌有[包装台]、
[上天梯]、[斗鹌鹑]等。《晃大人》是“方相”殡仪中的主要舞蹈形式,据考这种形式是由古代
“傩”演化而来,及至清末和民国初年,这种古葬礼在山东省东南部沿海地区仍盛行。

【善鼓】 当地又称“神鼓子”。流传在鲁西冠县、馆陶一带。是祭祀“泰山奶奶”的一种专用
舞蹈。每年农历三月十三日传说为泰山奶奶的生日,这一天东陶逢庙会,数以万计的妇女来这里祭奠
泰山奶奶。她们先是烧香拜佛、祷告神灵保佑,而后自由结合(8~12人为一组),到空地上跳“神
鼓子”娱神,以示心诚。跳时每组有一人持“神鼓”(单面羊皮鼓),一人持“串铃”(一木棍上系
有若干铁环),鼓和铃既是舞具又是伴奏乐器,在鼓铃的指挥和伴奏声中,信女们边舞边唱,由慢到
快,跳的时间越长,越显示她们的心诚,神就能赐福予她们。所以一个个信女们像着了魔似的高歌狂
舞,不知疲倦。这种大规模群众性的歌舞祭祀活动,在祭祀性舞蹈中则不多见,它虽然蒙上了一层宗
教迷信色彩,但却反映了广大农村妇女向往美好生活的意愿。

【烧纸】流传在蓬莱县。当地又叫“请姑娘”或“跳大神”。是一种带有巫术性质的歌舞表演形
式。艺人为半专业性,有明确的师承关系。表演者为3个巫觋(xí),为首的称“坛主”,3人皆头
戴礼帽,身穿大褂,左手执扇形单皮鼓,右手握短穗鞭锤,或舞或唱,鼓既是舞具又是伴奏乐器。表
演程序: 祭三皇五帝(请神) 、3人击鼓歌舞(丰灯,取“灯”谐音即“登”字)、演唱民间故事
(搬天神)、3人至院中鼓舞(拜亡人)、请香主家先祖,演唱各类小戏,送神结束。从日落至第二
天日出。演唱节目有《劈山救母》、《休丁香》、《闯三山》、《大姑娘要婆家》等,曲牌有[九腔
十八调]。曲调丰富、高亢激越,舞蹈矫健奔放,演唱内容多与人民的生活情趣,伦理道德,理想愿
望有关。其形式虽有迷信色彩,但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发展成以娱人为目的民间娱乐活动。

【顶灯】流传在临清、东平、肥城、茌平、阳谷等县。表演形式和内容各地大同小异,唯顶灯技
艺有高低之分。内容出自一民间传说,是说一个勤劳严厉的妻子,将纺好的棉线交给丈夫赶集去卖,
谁知丈夫竟是一个好逸恶劳的懒汉,将线钱赌了个净光。为使丈夫改邪归正,妻抄起双棒罚丈夫跪地
顶灯,直到丈夫求饶悔过,夫妻方才言归于好。灯是一只小黑碗,内装棉籽油,棉绳作芯,点燃后放
在丈夫头上,在锣鼓伴奏声中,先是跑场,妻子追打丈夫,跪地,钻长条凳子。要求在凳子不动,灯
不掉,油不洒,光不灭的情况下,在凳子上下做跌、爬、滚、翻等技巧动作,难度较大,妻子在旁扭
动伴舞、时时以棒威吓,丈夫战战兢兢、可怜巴巴,那种憨态傻样,常常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芯子】取灯芯之名,塑灯芯之型,表五谷丰登之意。这是一种雕塑与舞蹈相结合的民间表演艺
术形式,全省流行广泛。舞者被固定在一个装饰的钢骨支架上,双臂翩翩起舞,飘飘欲仙,给人以美
的享受。“芯子”的运载工具可分杠、抬、车三种。杠,是将骨架固定在一人肩上,上托一人物,称
单人“芯子”;抬,是二人或四人把底坐骨架用杠抬起,上托两个人物,称双人“芯子”;车,是把
底坐骨架放在车上,用人拉或推,上托多人,称多人“芯子”。近代由于科技发展,不少地方用汽车
运载,象一个小型流动舞台,省人省力,增加视觉高度,扩大了表现空间。还有的地方把“芯子”与
“撅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提高了“芯子”的表现力,特别是夜间,在五光十色的灯光配合下,古
代各种人物形象,云里来雾里去,忽高忽低,时隐时现,充满了神秘感,蕴含着一种流动的美。

【抬花杠】流传在鲁西北武城县。每年4月18日为大姑神的生日,这一天大姑神坐在花船中巡游
四方,有18台“花杠”为其开路,几十面“架鼓”擂击伴奏,金童玉女(纸人)侍候在左右。巡游队
伍威风凛凛、浩浩荡荡,为大姑神助威护驾。花杠所抬之物为一特大花篮(重百斤),篮内装满各种
纸花,四周系有若干响铃,一根5米长的木杠从花篮中间穿过,二人各抬一头,舞动起来,花篮上下
颤动,花枝招展,叮当作响。抬杠人手不扶杠,两人配合默契,抬技娴熟,显露出悠闲自得的神态。
表演分大场小场,大场为集体(最少要有5抬)穿花跑场,如“四门斗”,“二龙吐须”等,小场是
抬杠人在杠子上下,做一些武术技巧动作。抬杠动作有“头杠”、“换肩”、“转肩”、“转背”、
“颤背”以及“挖子步”、“颤步”、“蹲步”等,讲究头顶、肩转、膝颤、脚粘等。

【绣球灯】于清朝末年流行于齐河城附近乡村,因演员双手各舞“绣球灯”而得名。因其形式独
特,主题鲜明,历百年而不衰,以小周乡徐官庄的演出最为精彩。1985年1月由国家文化部、国家民
委、中国舞蹈家协会联合组成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委会与《山东卷》编委会为之录相。
主要道具为“绣球灯”。“绣球灯”由大小不一的圆球扎成,圆球各以8个竹圈扣成,大球在外,
小球以扣环或转轴镶嵌其内,可自由转动。转轴轴心安装转动烛座,烛座底坐较重,腊烛点燃后整个
球体无论怎样转动,烛头总保持向上。内球、外球均以彩纸裱糊,色调鲜艳。
扮装为古代武生装。演员头戴装有面牌的武生帽,或以彩巾裹头,上插面牌。上身着绣平肩的十
三太保彩褂,下身穿宽裆锁腿彩裤,腰系彩带,足登薄底沿云快靴,扮相英武洒脱。

演出一般由8名男青年组成演出队伍,演员双手挥舞绣球灯,采取单、双串花的串路挫步前进。
到演出地点打场后,演员以大剪股,小剪股(类似剪刀把形)、四门斗、大八字等图形跑圆场,并伴
以撇腿、挫步、扫蹚腿、胯摆、翻身、大亮相等传统武生动作。最后以手中的绣球灯摆出“天下太平”、
“天下一品”等字样,演出串路变化多端,色彩缤纷,热闹异常。演出时以民间吹打乐所演奏的[军
令]、[备马令]等曲牌为其伴奏,更增强了艺术效果。
解放前,演员多配一身青或一身蓝的“夜行色”服装,演出摆字多为“天下太平”,反映了劳动
人民与天灾人祸进行斗争的革命精神和企盼天下太平的强烈愿望。解放后,演员改配红、黄、蓝、绿
的五彩绸装,质料讲究,色调明快,演出摆字多为“天下一品”,以赞美蒸蒸日上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