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20&rec=62&run=13

【山东的地方戏曲】 山东省戏曲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早在元、明、清三代,就比较繁荣
昌盛,出现了许多著名戏曲作家和优秀作品。在元曲知名作家中,山东籍的就占27人,能歌善唱者4
人。其中像高文秀(东平人)的剧作,有八出是以梁山泊好汉黑旋风李逵为主要人物的。元代康进之
(滨州人)的杂剧《李逵负荆》;明代李开先(章丘人)《宝剑记》中的《林冲夜奔》,传留至今。
清代孔尚任(曲阜人)的《桃花扇》、蒲松龄(淄川人)的戏文三种和《墙头记》等俚曲,都在中国
戏曲史上享有盛名,备受推崇。较有名气的知音善歌者有真凤歌、金莺儿、王子敬(临清人)、胡惟
中(济宁人)、胡春(济南人)、于永亭(即墨人)、孟九儿(济南人)、金庆儿(兖州人)、董文
(潍县人)、周长顺(聊城人),以及“十里轰、盖山东、琉璃水眼、张道洪”,“金鼎、银凤、玉
蜜蜂、花蝴蝶子、满天飞”等。
曾在山东境内流行的剧种有30余种。包括在元、明、清弦索俗曲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古老剧种柳子
戏,以及近几十年来蓬勃兴起的吕剧。这些剧种大致可以分成几种类型:(1)由民间说唱形式发展
而成的,如:吕剧、四平调、化装坠子等;(2)肘鼓子系统:在民间花鼓、秧歌等基础上发展形成,
如:柳琴戏、五音戏、茂腔、柳腔、两夹弦等;(3)梆子系统: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枣梆、平调、
东路梆子和外省流入的河南梆子、河北梆子;(4)弦索系统:属曲牌歌唱体,如:柳子戏、大弦子
戏、罗子戏等;(5)其他地方小戏,如:哈哈腔、一勾勾、蓝关戏、渔鼓戏、八仙戏、王皮戏等;
(6)外省传入的剧种,如:京剧、评剧、乱弹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象吕剧、京剧、豫剧等剧种的
专业剧团已多至几十个,东路梆子、哈哈腔、一勾勾等已无专业演出团体。
建国初期,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我省的戏曲工作不断发展,在戏曲剧团
中开展了“改人、改制、改戏”工作,提高了全省戏曲专业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50年代,山
东省戏曲研究室邀请当时健在的老艺人口述,组织力量笔录了26个地方戏曲剧种的2054出传统剧目,
计4800余万字。其中山东梆子就有437出,柳子戏121出,吕剧52出。这是一批极为珍贵的戏曲资料。
广大文艺工作者和老艺人相结合,根据“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的原则,加工整理
出一批优秀剧目,同时也编创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现代戏。

1954年,全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济南举行,参加演出的有15个剧种,35个节目,从中选
拔出部分剧目及演员赴上海参加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吕剧现代戏《李二嫂改嫁》、《光明大
道》,整理的传统剧目《王定保借当》(吕剧)、《两狼山》(山东梆子)分别获得剧本一、二等奖。
吕剧演员郎咸芬、王俊英、时克远,山东梆子演员窦朝荣,五音戏演员邓洪山(艺名鲜樱桃),京剧
演员孟丽君等获得演员奖。此外,还获得多项奖励。1956年全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有21个剧
种参加,演出100个剧目;茂腔《罗衫记》、大弦子戏《两架山》、吕剧《迎春曲》、山东梆子《万
紫千红》等获得剧本奖。之后,吕剧、柳子戏、山东梆子、五音戏、茂腔、柳腔、两夹弦等剧种的专
业剧团,先后进京汇报演出。柳子戏《孙安动本》曾在中南海怀仁堂三次演出,并拍摄成电影。这个
剧目救活了一个濒于灭亡的古老剧种。新兴的吕剧,经过实验改革,发展迅速,流行地区除遍及本省
外,北至黑龙江,西至新疆,南至江苏,都有专业演出团体。《李二嫂改嫁》、《借年》、《姊妹易
嫁》、《两垄地》、《半边天》、《逼婚记》、《海盗的女儿》等剧,相继拍摄成影片。
1964~1965年,举办了全省戏曲现代戏会演,又涌现出~批优秀剧目。吕剧《沂河两岸》、莱芜
梆子《送猪记》等参加华东区现代戏会演。京剧《奇袭白虎团》、《红嫂》、《前沿人家》、《黎明
的河边》等,先后参加全国及华东京剧观摩演出大会。
经过十年浩劫,戏曲又获新生。许多长期遭受禁锢的优秀剧目重新和观众见面。1978年,全省举
行新创作戏曲会演, 28个剧本获得奖励。1979年10月,全省举办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参加的有
11个剧种,17个剧目,演出100余场,观众达13万人次。参加全国献礼演出的两夹弦《相女婿》、吕剧
《姊妹易嫁》、《借年》,均获创作和演出奖。1981年,全省又举办了庆祝建党60周年演出。自1982
年开始,每隔两年举办一次戏剧演出年,对优秀剧本、演员、导演、音乐、舞美,进行全面评奖鼓励。
1985年,山东省梆子剧团参加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新编历史剧《程咬金招亲》获得6项奖励。1987年,
在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剧协、《中国农村经营报》联合主办的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选赛中,我省
的董翠娜、张萍、宋昌林获最佳表演奖,裴勇杰、郭跃进获优秀表演奖。
为了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友谊,近年来,山东省京剧团,烟台京剧团
先后赴日本、新加坡、缅甸、印度等国演出,博得好评。

【吕剧】又名“化(上)装扬琴”、“琴戏”、“驴戏”、“捋戏”。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成。清
末,广饶县演唱琴书的时殿元、谭秉伦等人,将《王小赶脚》化装演出,采用了民间舞蹈跑驴的形式,
很受欢迎,群众称为“驴戏”,后来定名为吕剧。1924年后,由农村进入济南等城市演唱,不断吸收
其他剧种的精华,丰富提高,并曾和五音戏、莱芜梆子等剧种同台演出。传统剧目多是民间生活小戏,
短小精干,通俗易懂,唱腔明快流畅。如《小姑贤》、《借年》、《王定保借当》、《蓝桥会》等,
基本唱腔为四平、二板,另有[娃娃]、[莲花落]、[叠断桥]等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有坠琴、扬
琴、二胡、三弦等。1950年,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调集部分文工团员,对吕剧进行学习研究,
实验演出。1953年正式成立山东省吕剧团,演出了现代戏《李二嫂改嫁》和一批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
1954年,山东省吕剧团和济南市吕剧团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多项奖励。之后,现代戏
《李二嫂改嫁》、《两垄地》、《半边天》,传统戏《借年》、《逼婚记》、《姊妹易嫁》,先后搬
上银幕;并在改革吕剧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创造了散板、摇板、二六板四平、反四平等新的腔调,对
基本唱腔也在节奏、旋律上做了较大的改进。目前全省吕剧专业剧团发展至30余个,业余剧团遍布省
内各地。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等地也相继建立过吕剧团。

【柳子戏】又名“弦子戏”。黄河以北称“北(百)调子”、“糠窝窝”。属于弦索系统。是元、
明、清以来在中原地区流行的俗曲小令[锁南枝]、[山坡羊]、[耍孩儿]、[驻云飞]、[打枣
杆]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用三弦、笛、笙伴奏。清中叶,北京也曾有过“东柳、西梆、南昆、北
弋”的说法。过去曲阜孔府春丁、秋丁期间,常在孔林等处演唱柳子戏。它由俗曲和柳子两部分组成。
俗曲部分比重较大,代表性剧目有《孙安动本》、《玩会跳船》、《白兔记》、《金锁记》、《艳妆
盒》、《三盗芭蕉扇》等。俗曲曲牌委婉细腻,有“大腔十八调,七十二哎哎”之称。“柳子”部分
保留节目有《打登州》、《马二头送祟》、《憨宝打娘》、《打时辰》等剧,唱词由七字的对偶句组
成,已属板式变化体制。因其通俗易懂,群众把这个剧种统称为柳子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柳子戏
受其他声腔剧种的影响很大,直接承受了高腔、青阳、昆腔、乱弹、罗罗、皮簧的部分剧目及唱腔。
用高腔演唱的《张飞闯辕门》,用昆调乱弹演唱的《盗骨会兄》,至今仍列为保留剧目。1959年11月,
山东省柳子剧团进京汇报演出,博得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赞誉。1962年,《孙安动本》由上海海
燕电影制片厂摄制成舞台艺术片。

【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高调”,系有别于平调而得名。清代初年,山陕梆子传入山
东,受当地方言影响,唱腔有所变化,逐渐形成具有粗犷豪放风格的山东梆子。其中流行地区以菏泽
(旧称曹州)为中心的称“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汶上梆子”。山东梆子流行于菏
泽、济宁地区,以及泰安、聊城、临沂地区的许多城镇农村。近百年来,不少职业班社经常到河南、
河北、苏北、皖北等地流动演出。它和莱芜梆子、平调、沙河调、豫东调、祥符调都有一定的血缘关
系。传统剧目有600余个,以表现历史题材为主,包括许多以反抗暴力、不畏权势、敢于斗争为内容
的剧目, 如《反徐州》 、《铡赵王》、《铡国舅》、《打銮驾》等,仅以“打朝”为名的剧目就有
《红打朝》、《黑打朝》、《花打朝》、《李刚打朝》、《马天官打朝》等,反映了鲁西南人民敢于
反抗强暴的骠悍性格。经过整理加工的剧目有《两狼山》、《玉虎坠》、《七错》和根据蒲松龄俚曲
改编的《墙头记》,以及《程咬金招亲》、《画龙点睛》等。唱腔高亢激昂,常用的板式有慢板、流
水、二八板、一鼓二锣、飞板等。过去全用“大本腔”(真声)演唱,旦角尾音翻高,后来多用“二
本腔”(假声)演唱。目前,泰安、曲阜、嘉祥、郓城、梁山、巨野等地仍有专业剧团到各地巡回演
出。

【莱芜梆子】又名“莱芜讴”。流行于山东中部莱芜、泰安、新泰、肥城、章丘、沂源、蒙阴一
带。它的声腔和剧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梆子系统,包括高拨子、乱弹、老西皮、老二簧、罗罗、滩
簧及昆曲等,有传统剧目100余个。由于以梆子戏为主体,流行地区以莱芜为中心,故称莱芜梆子。
此外,早在清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时,徽戏就在泰安一带传播,后与流行在鲁西南方面的梆子腔经
常同台演出,逐渐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立剧种,并迅速发展,先后兴办10余个科班,培养出近400名
职业艺人,包括陈富庆(魔旦子)、胡大来、邹凯勋(杨岱)、胡庆龄等著名演员。流行地区也逐渐
扩大,北到济南,南到临沂、东到东海之滨。基本板式有慢板、流水、四虎头、乍簧等。唱法以真声
为主, 吐字清楚。 女腔尾音翻高八度,使用假声,男腔中的“立嗓”,用假声倒吸气唱出,通称为
“讴”。唱梆子腔时用大胡琴(惯称“提琴”)、八棱月琴、笛、唢呐伴奏。1954年成立县莱芜梆子
剧团,整理演出《两狼山》、《赵连岱借闺女》等传统剧目,编演过《送猪记》、《三定桩》、《红
柳绿柳》等现代戏,曾赴北京、上海演出,《红柳绿柳》还拍成电影。

【五音戏】又名“秧歌腔”、“五人戏”,它是在民间歌唱“肘鼓子”和秧歌腔的基础上发展而
成的。起初,演员手臂摇鼓,边扭边唱,有五个人就能演出,其中一人操几件打击乐器,故称“五人
戏”。五音戏流行于淄博和济南一带,与流行在惠民、济阳一带的“灯腔”,和流行在临朐、沂源一
带的东路肘鼓子有血缘关系,也称“西路肘鼓子”。著名演员为邓洪山(艺名鲜樱桃)。1935年,上
海百代公司为其灌制唱片时,赠以“五音泰斗”锦旗,以后相沿称为“五音戏”。传统剧目以反映民
间生活的《王小赶脚》、《拐磨子》、《乡里妈妈》、《安安送米》、《松林会》等为主,也有部分
历史剧。板式有悠板、二不应、流水板、鸡刨爪、散板等,另有娃娃、莲花落、逗歌、尼姑思凡调等
曲牌。早期只用锣鼓,没有弦乐伴奏。1952年增加二胡等丝弦乐器伴奏。淄博市五音剧团曾到北京、
天津、 上海、 青岛等地巡回演出。1954年邓洪山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彩楼记》及
《王小赶脚》,获演员一等奖。近年来,五音戏发展较快,淄博市五音剧团曾先后三次进京汇报演出
《胭脂》 、 《豆花飘香》、《石臼泉》、《换魂记》等剧目,博得好评。主要演员霍俊萍获第五届
《中国戏剧》(原《戏剧报》)梅花奖。

【柳琴戏】 由于它伴奏用的弹拨乐器状似柳叶,因而得名。曲调粗犷质朴,明快有力,女声变
化尤多。有各种花腔和翻高八度的尾音,委婉动听,群众也称它为“拉魂腔”、“拉后腔”、“拉花
腔”、“拉呼腔”、“拉河腔”等,或称“肘鼓子”。与五音戏、茂腔、柳腔有血缘关系。原流行于
临沂、枣庄、新海连一带,后逐渐扩展到苏北、豫东、皖北。柳琴戏分东路、北路、中路、南路等几
个支派。南路进入安徽泗州、灵璧一带,形成“泗州戏”。传统剧目达200余出,反映民间生活的小
戏《喝面叶》、《拾棉花》等,广为流传。经常演出的还有《四告》、《欢灯》、《秦香莲》、《樊
梨花点兵》等剧目。板式分为大起板、慢板、二六板、快板、八板头和八句压场、三句撑、五句半等。
还有“八句子”(八句娃娃)、“十二句羊子”,可能是从柳子戏的[娃娃]与(山坡羊]演变而来。
近年来,柳琴戏发展提高很快,临沂、苍山、枣庄、滕州市都有专业剧团,业余剧团更多。1986年11
月,在徐州举行“苏鲁豫皖柳琴节”,山东省代表团演出《匡衡进京》、《彩石峪》等剧。

【两夹弦】又名“二夹弦”、“大五音”。因主奏乐器四胡的琴弓系两股马尾夹在四根琴弦间拉
奏而得名。流行于鲁西南、豫东、皖北一带,清末多由七八人“坐板凳头”或“摆地摊”演唱。1910
年左右,著名旦角王玉华在曹县正式组成职业班社洪兴班,演出《三进士》、《孟姜女》等历史戏。
1928年,菏泽共艺班王文德(艺名小意儿)广采博取,丰富发展了两夹弦的表演艺术和唱腔。传统剧
目近百出,多为“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戏,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整理改编的剧目有《三拉
房》、《站花墙》、《拴娃娃》、《换亲》等。唱腔属板腔体,优美流畅,委婉动听。常用的板式有
大板、二板、三板、北词,另有娃娃、山坡羊、捻子、赞子、砍头橛、哭迷子等,丰富多彩,表现力
强。生、旦角色都用本嗓演唱,红脸、花脸行当受山东梆子唱法的影响,用二本腔(假声)演唱。主
要伴奏乐器为四胡、京胡、柳叶琴,辅以二胡、板胡、三弦、笛等。建国后成立菏泽地区两夹弦剧团。
1959年11月,菏泽两夹弦著名演员黄云芝等曾进京汇报演出。1979年定陶县两夹弦剧团进京参加庆祝
国庆30周年汇演,演出《相女婿》,获得奖励。

【茂腔】又名“茂肘鼓”、“周姑子”。流行于青岛市及潍坊市的东南部。100余年前,在诸城、
五莲、高密、胶县一带流行“本肘鼓”调,只敲锣鼓,不用弦乐伴唱,唱腔下句带“哦嗬唵”的尾音。
后来受到柳琴戏的影响,采用柳叶琴、胡琴伴奏,腔调也发生变化,旦角唱腔尾音改为翻高八度,群
众称它为“打冒”。另外,当地群众惯称海州人为海冒子,因此,对从那个方向传来的肘鼓子调,便
称为“冒肘鼓”,谐音写成“茂肘鼓”,后来定名为茂腔。1911年以后,巩玉忠等在青岛演出时,受
京剧、河北梆子影响,丰富了表演艺术、创造了反调,发展了慢板、原板、二六快板、尖板等板式。
主要乐器为胡琴、二胡、月琴。唱南锣及娃娃时用唢呐伴奏。传统剧目100余出,经常演出的有“四
大京” (《东京》 、《西京》、《南京》、《北京》);“八大记”(《罗衫记》、《玉杯记》、
《绣鞋记》、《火龙记》,《金簪记》、《钥匙记》、《风筝记》、《丝兰记》)等。30年代,刘顺
仙、巩顺红等组成“顺和班”,曾先后到烟台、牡丹江等地演出。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市先后组成光
明、金光茂腔剧团;高密、胶县、诸城、五莲、胶南等地均建立专业剧团。著名演员有李玉香、李兰
香、宿艳琴、曾金凤等。

【柳腔】 流行于青岛市及胶东的部分地区。 它和茂腔同源,都由诸城、高密一带的民间演唱
“本肘鼓”发展而成。清末流传到即墨、平度、掖县、莱阳一带,受到当地方言和民歌的影响,曲调
发生变化,逐渐形成独立剧种。早期演唱时只敲手锣和鼓,没有丝弦乐器伴奏,后经爱好者采用四胡
寻声伴奏,由于演员们对定调演唱不适应,只能顺着弦音强往上溜,群众称为“溜腔”,后来谐音定
名柳腔。但与号称“东柳”的古老剧种柳子戏,名同实异。传统剧目与茂腔相同,都以“四大京”、
“八大记”为主,不少老艺人能兼唱茂腔。柳腔音乐细腻柔和,婉转动听。唱腔分悲调、花调,板式
有慢板、二板、快板、散板、四不象等,另有南锣、娃娃调。当剧中人物演唱大段台词,中间需要换
韵或告一段落时,便吹唢呐当作过门衬垫,叫做“吹垛子”。1920年前后传入青岛市的“四喜班”,
著名演员有刘作莲、刘洪石、刘德昌等。50年代,先后组成青岛市及即墨县柳腔剧团。1959年青岛市
柳腔剧团张秀云等进京汇报演出《赵美蓉观灯》、《割袍》、《丹凤关》、《隔帘》等剧,党和国家
领导人观看了演出。1982年山东省戏剧演出月期间,即墨县柳腔剧团演出了新编历史剧《璞玉传奇》,
1984年即墨县编演的《王三卖鱼》被青岛电视台录制成电视戏曲片。

【四平调】又名“四拼调”。流行在鲁西南、皖北、苏北、豫东一带。以花鼓为主,吸收评剧、
京剧、豫剧的曲调而形成,因而称“四拼调”,后易现名。1930年左右,庞师文、杜学诗(绰号黑云
彩)为首的花鼓班,首次在济南登台演出。1939年,邹玉振、甄友明等,在苏北、鲁南,至安徽界首
一带演唱,曾改称为“山东老调”、“山东干砸梆”、“文明花鼓”。1945年,燕玉成等进行音乐改
革,并聘请豫剧琴师参加,增加弦乐伴奏,丰富唱腔音乐。50年代,山东省的金乡、成武、单县、曹
县和河南、江苏、安徽等省先后成立专业剧团。四平调音乐,旋律优美淳朴,说唱性较强,板式、唱
腔的名称不一,通常分为:四板、平腔、紧板、直板、散板等。其唱腔特点是:旦腔似评剧,小生似
花鼓和京剧流水,须生、花脸多唱梆子。乐器以高胡为主,配以笙、笛、二胡、三弦、坠琴等。近年
来,先后整理演出《小借年》、《陈三两爬堂》、《小二门》、《三告李彦明》等剧,山东省吕剧团
演出的《借年》,就是参照四平调的演出本整理改编的。四平调《战羊山》、《湖上红莲》、《扒瓜
园》、《三把镰》、《团圆》、《谢媒人》、《春暖梨花》等剧目参加省戏曲会演,获得好评。

【枣梆】原名“本地招”。清光绪年间,由上党梆子艺人潘朝绪(绰号“大闺女”)传至鲁西南,
受到当地语言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而得名“本地招”,即“本地的山西梆子”之意,简称“招梆”。
1960年,谐其原音,并因它用枣木梆子击节,定名枣梆。主要流行在菏泽、郓城、梁山、巨野、鄄城、
定陶等地。传统剧目有《彩仙桥》、《出岐山》、《狄青借衣》等80余出。其中《徐龙铡子》与上党
梆子《徐公案》基本相同。早期还保存有唱昆腔的《赐福加官》,唱罗罗的《时迁打铁》,唱皮簧的
《天水关》、《李密投唐》、《沙陀国》(净饰李克用)等剧,现已失传。常用的梆子板式有大花腔、
慢板、落二板、二八铜、流水板、垛板、栽板、倒反拨、一串铃、靠山吼等。各个行当的演员演唱时
都用大本腔(真声)与二本腔(假声)相结合的唱法。红脸、黑脸的唱腔尾音,用假声“立嗓”翻高
八度,发“讴”或“啊”音;小生、小旦发“咦啊”音。主要拉弦乐器为头把(或称“锯琴”、“唧
唧唧”)、二把、三把,配以笛、笙、三弦、二胡、琵琶等。菏泽地区枣梆剧团自1963年以来,曾三
次赴上党地区巡回演出,与当地艺人交流观摩,并同台演出。

【东路梆子】又名“章丘梆子”,或称“山东吼”。明末,山梆子艺人沿商路来山东谋生,在章
丘、历城、惠民、济阳一带演唱,受当地方言影响,并与早已在本地流行的昆腔、扬州乱弹、柳子等
曲调相结合,形成章丘梆子。清嘉庆年间,经惠民县艺人张广成等人促进,有所发展,形成高亢豪放、
雄浑苍凉的艺术风格。因常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遂将章丘梆子改称东路梆子,河北梆子称西路梆子。
清末,著名须生演员郭廉孝率领的三合班,曾于济南、潍坊、济宁、兖州等地流动演出。多年来,曾
先后兴办“同字班”、“万字班”、“全字班”、“顺字班”等科班,培养了大批演员。传统剧目有
150余出,其中历史故事戏有《两狼山》、《二进宫》、《斩黄袍》、《打侄上坟》、《临潼山》、
《春秋配》等;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有《马二头送祟》、《杨三孝打鞭》、《邓太太吃席》等。板式
分为大一板、二板、三板、四板、尖板、一句一打、三泣腔;曲调有乱弹、昆腔、柳子腔、娃娃腔、
滑溜腔、马左噜油子、戳腔等。用大胡、月琴、小三弦、笛、唢呐、二胡等乐器伴奏。1954年山东省
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刘长庚、左兴明、左兴亮、房凤亭、戴风林、王鹤先、孟昭轩等参加
演出《拣柴》、《打侄上坟》等剧。1956年,惠民县东路梆子剧团成立,参加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
大会,演出《白虎帐》,刘长庚获演员二等奖。现已无专业剧团,但作为一个有特色的剧种,至今仍
在惠民县石庙、淄角一带流行。

【哈哈腔】又名“喝喝腔”、“合儿腔”。流行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北省东南部。清乾隆年间钞
印刻本中就有喝喝腔之名,并已在北京城内流行。约在1830年左右,由河北省盐山县传入山东境内的
乐陵、无棣、阳信、沾化等地,和当地语言相结合,形成所谓“东调”。流行于河北省清苑、沧州的
支派,则称为“西调”。传统剧目有120余出,经常演出的有《双灯记》(赵美蓉观灯)、《李香莲
卖画》、《金锁记》、《女中魁》等。也保存了一部分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如《小过年》、《摔纺
车》等。伴奏乐器以四胡为主,月琴、板胡、二胡等配合。过去曾用长颈月琴伴奏,这种乐器类似琵
琶,颈长、九品,四弦,右手按字,左手弹拨。板式分为头板、二板、三板、四板。句压场、三句撑、
五句半等。还有“八句子”(八句娃娃)、“十二句羊子”。句格与柳子戏相同,可以看出它和柳子
戏的血缘关系。其《秦琼发丧》一剧,全唱柳子,《金锁记》等剧中也有片段柳子,但用四胡伴奏。
1956年9月,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乐陵县利民剧团演出《夜宿花亭》之后,成立乐
陵县哈哈腔剧团,培养出一批青年演员。目前山东省已无专业剧团,乐陵、无棣等地仍有业余剧团演
出。

【一勾勾】 因其唱腔在每个上下句结束时,总要以假声颤音,出现七度、八度的大跳,故而得
名。又称“四根弦”、“河西柳”、“尼姑讴”。约有200多年的历史,流传于临邑、齐河、禹城、
夏津、高唐、临清及河北省的南部。原为当地流行的花鼓形式,后来采用唱小曲时用的四胡伴奏,并
化装登台演唱,逐渐形成戏曲剧种。它和流行在菏泽地区的两夹弦剧种关系密切,但由于流行地区不
同,而形成为各有千秋的不同风格。一勾勾受河北梆子的影响颇大。传统剧目有70余出,基本剧目有
《隔帘》(梁祝)、《抱牌子》(何文秀私访)、《红灯》(赵美蓉观灯)、《卖孩子》(卖保童)。
还有所谓“四大秦”(东秦、西秦、南秦、北秦)、“四大帘”等。艺人们有“学会四大秦,走遍天
下不求人;学会四大帘,走遍天下不费难”的说法。主要板式有头板、二板、三板、尖板、散板、起
板、甩板、平唱等;曲牌有[山坡羊]、[双挂耳]等。伴奏乐器除四胡外,还有板胡、二胡、笛、
笙、三弦等。临邑县曾创建专业剧团,参加过省戏曲会演,演出传统剧目《西秦》、现代戏《红梅》。
目前临邑、齐河、禹城、平阴等地,仍有业余剧团在农闲时演唱。

【蓝关戏】又名“南官戏”。流行于胶东的莱州和招远县的部分村镇。是在“渔鼓”(“道情”)
的基础上,受当地语言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演变而成。过去,每年2月17日,几处蓝关戏业余班社
集中到招远李家山会搭台演出, 并常和京剧同台演唱。 传统剧目以《东游记》、《西游记》为主。
《东游记》 包括《八仙过海》 、《烧海》,以及《湘子出家》、《湘子还家》等;《西游记》包括
《高老庄》、《流沙河》、《隐雾山》等。音乐兼收并蓄,唱腔有高腔、平调、赞子、老调、昆调、
说书调等,曲体短小,音调简洁明快。演唱时一人演唱众人“帮腔”(亦称“凑腔”),台上演员唱,
台下观众哼,因此被称为“满台响”。在伴唱中,时而出现高亢的假声帮腔,时而又用真嗓演唱。伴
奏只用打击乐器,而且是随着剧情的需要,有所增减。唱“高腔”时,全套打击乐器铿锵作响;唱到
“悲调”时,减去大锣、大钹,只留小伴乐器和演员呼应,伴音也衬托表达低回缠绵的感情。1960年
后,掖县曾整理《湘子出家》参加昌潍地区文艺会演;《西游记》中的《罗网洞》一场曾录像保存。
现无专业剧团。

【渔鼓戏】又称“道情”。原是道士们唱的曲调,起源于唐代大真、承天等道曲。清雍正年间,
渔鼓流行在沾化县农村,业余爱好者将其搬上舞台化装演出,随着演唱内容和角色行当的不断扩充,
逐渐演变为独立剧种。沾化县胡家营的业余剧团演员达60人,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剧目
有《东游记》、《西游记》、《西岐》等。《东游记》中包括《八仙庆寿》、《蓝关渡》、《二度林
英》、《三度林英》等。文戏、武戏兼备。唱腔腔尾带“帮腔”。早期为单一帮腔,后来发展为齐声
帮腔。主要伴奏乐器为渔鼓,是蒙以猪或羊的护心皮的长竹筒鼓,配以两根扁长的尺形简板。演出规
模较大时,用五、六副渔鼓和简板同时伴奏。近年来,增加了三弦、锣、鼓、钹等伴奏乐器,音乐上
有所变化。现无职业剧团演出。

【八仙戏】因经常演出《八仙庆寿》、《八仙过海》等神话戏而得名。约在清代中叶,八仙戏就
在临淄一带流行。临淄五路口村现存有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八仙戏抄本,有戏8出,第七出《毒
敌山》前部有“新续”二字,其他剧目均系早已流传。基本剧目为《东游记》和《西游记》。《西游
记》除《毒敌山》外,还有《刘全进瓜》、《洪江口》、《黑风洞》、《隐雾山》、《白云洞》等,
共17出。另有一出《离中离》,是本世纪30年代于汉章编写,现已失传。早期演唱时,无管弦乐器伴
奏, 后来以笙、 笛和唢呐伴唱,并陆续增加京胡、二胡等乐器。音乐结构属联曲体。现存的曲牌有
[驻云飞]、[耍孩儿]、[桂枝香]、[混江龙]、[皂罗袍]、[号佛]、[步步紧]、[点绛
唇]等。打击乐无固定锣经,常借用灯腔和京剧的锣鼓点,无甚特色。1955年,编排现代戏《两个苫
子》,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戏剧创作会演。1956年,五路口村王家义参加山东省剧目工作会议作了示范
演唱,并贡献出所存八仙戏抄本。1978年临淄区文化馆对其进行全面发掘。1986年由山东省艺术研究
所将《寻经》一剧录像保留。

【平调】 由于它的定弦、唱腔都低于当地流行的山东梆子(高调梆子),故称平调梆子,通称
“平调”。所敲击的空心低调大型枣木梆,长2尺,重5斤,形如卖油梆,故又称为“大油梆”或“打
油梆”。流行地区以菏泽为中心,播及冀、鲁、豫、苏、皖5省的边缘地带。传统剧目有《铡美案》、
《栖梧山》 、 《白玉杯》等180出。基本板式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三板等。演唱时用大本腔
(真声)吐字,二本腔(假声)行腔。甩腔时翻高八度,红脸、黑脸的假声发出“啊”字音;须生唱
时有吸气和呼气两种唱法,发出“讴”字音,统称为“扬腔”。这种声音仅是一个高音的拖长,没有
旋律变化。伴奏乐器以大弦、二弦、三弦为主,称为“老三把”。打击乐器除通用的锣、鼓、钹、镲
外, 另有直径一尺余的大铙、 大钹各一对,称为“四大扇”,再配上四、五尺长的两支大号(亦称
“尖子”),在舞台上制造出强烈的气氛。鲁西南群众有“四大扇、两杆号,一听就是大平调”的说
法,反映出鲜明的艺术特色。30余年来,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滚鼓山》、《栖梧山》、《白玉杯》,
现代戏《后娘心》等参加省戏曲会演,博得好评,张全臣(花脸王)、张文祥、牛印合、郭盛高(小
黑牛)、李桂芝、阎忠仁等演员获奖。

【罗子戏】又名“大笛子戏”、“大笛子罗罗”、“罗罗头”。流行在山东、河南、河北边缘的
阳谷、莘县、东明、馆陶、范县、长垣、清丰、南乐、广平、肥乡等地。与柳子戏、大弦子戏同属弦
索系统,都以演唱俗曲[耍孩儿]、[山坡羊]、[香柳娘]、[皂罗袍]等为主,彼此名称相同,
唱腔互有差异。它们都用三弦、笛、笙伴奏。但柳子戏以横笛、大弦子戏以锡笛、罗子戏以大笛为主。
据记载, 清初就有罗子戏艺人流动演出。 传统剧目有《大战核桃园》、《古城会》、《保定府》、
《荆州》、《房州》、《庐州》、《陕州》、《德州》等。《保定府》即《唐知县审诰命》,后经豫
剧移植,并拍摄成《七品芝麻官》电影,流传甚广。曲牌[韭菜花]、[撞金钟]、[一声雷]等为
独家所有。音乐较柳子戏粗犷奔放,有“粗罗子、细柳子”之说。1965年,范县群友罗子戏剧团参加
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游魂》(《错断颜查散》之一折),获得展览演出纪念奖,
郎方铎获老艺人奖。同年,范县成立罗子戏剧团,招收一批学员,由老艺人常奇、郎方铎、李遂科、
常福担任教师。目前山东境内已无职业剧团。1982年,范县傅庄曾组织业余剧团演出。

【大弦子戏】又名“大弦戏’。流行在山东省西南部、河南省东北部、河北省南部。它和柳子戏、
罗子戏都是在元、明、清以来民间俗曲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都属于弦索系统。传统剧目有300余出,
多已失传,现存抄本100余出,其中《孙武子擂炮兴兵》、《石玉点将》、《金麒麟》等,均为罕见
剧目。经常演出的有《火龙阵》、《凤仪亭》、《牛头山》等。1956年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
会期间,定陶县曙光大弦子戏剧团演出的《两架山》改编本,获一等剧本奖、演员奖。现存用锡笛伴
奏的曲牌有[懒画眉] 、 [山坡羊]、[驻云飞]、[风入松]、[泣颜回]等;用大笛伴奏的有
[四面静]、[江流水]、[园林好]等;用罗笛伴奏的有[耍孩儿]、[罗罗]等。唱[勾儿腔]、
[十牌子]、[画眉序]时,用横笛伴奏。每个曲牌通常分为高、中、塌三种唱法,而[山坡羊]一
曲有13种唱法。这些曲牌的名称虽和柳子戏一样,但腔调和唱法不同。此外,还容纳了部分高腔、青
阳腔、罗罗、勾儿腔,但无柳子调。1960年6月,菏泽地方戏曲剧院将定陶县曙光剧团调为院属大弦
子戏剧团,整理排演了一批剧目,培养了许多优秀青年演员,到济南汇报演出,博得好评。目前,山
东境内已无专业剧团。部分职业演员参加菏泽县安兴乡船郭庄大队半职业剧团,培训演员并参加演出。

【王皮戏】 由“十八大姐斗王皮”一戏而得名。流行在冠县、茌平、平阴等地。表演很有特色。
如演接刑官时,先在广场上敲锣打鼓,表演者用两根木杠子扎成十字形,让扮演刑官的演员坐在上面,
由四个人抬着,上下颤动,作出舞姿,一直抬到舞台上,然后演出正文,全剧除去王皮和18个老婆对
歌打诨外,还穿插《李虎顶灯》、《寡妇上坟》、《瞎子观灯》、《卖翠花》等折子戏。它属于联曲
体,有[耍孩儿](娃娃)、[序子]、[清江引]及[莺歌柳]、[驻云飞]、[太平年]等民间
小曲。通常演唱时,带人声帮腔。不用管弦乐器,只敲竹板配合。伴奏者左手拿着缀有铜钱的一副竹
板,右手持着刻有锯齿的狭长竹板,可敲可拉,带有花点。1959年,业余爱好者曾参加聊城专区和山
东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报演出。后来又用王皮调编演过《爷俩赶集》等现代剧目,很受欢迎。没有专业
剧团,全系群众自发组织业余演唱。

【宁阳木偶戏】 约在120多年前,由河北吴桥艺人传艺于宁阳堽城镇赵家堂的孙方振。后经孙
氏几代人的艺术探索和传播, 宁阳木偶戏走出宁阳, 在安徽、江苏及省内一些城市都有一定影响。
1940年在济南演出时,宁阳县木偶剧团曾和山东梆子著名演员窦朝荣、吕剧创始人于挺臣及五音戏创
始人鲜樱桃交流技艺。新中国成立后,以孙氏后代孙云腾、孙云清任团长的宁阳县木偶剧团,在济南
市举办的戏剧汇演中获演出奖,同时升级为济南市木偶剧团。在长期演出过程中,木偶戏不断革新制
作技艺和唱腔。在制作上,首先将杖头木偶的人子加高,由原来身高不足2尺,加高到1米,原用香面
捏制的人子头,造型粗糙、改为用木雕刻,把不同人物雕刻成不同的脸型和脸谱,形象夸张逼真,嘴、
眼、耳均能活动,生动传神。又将舞台扩大,由原来宽4尺、高6尺,扩大到宽8尺、高6尺;后来又大
胆革新,将舞台加宽到6~8米,高4.5米,纵深8米,还配备了灯光布景,显得场面大,层次多,增强
了艺术效果。舞台两侧的木架,刻上孔眼,便于安插木偶,解决演员少的困难。木偶剧团为适应观众
的不同需要,吸收其他剧种唱腔。先是改唱当地喜爱的山东梆子调,后又增添了京剧、吕剧、歌剧、
话剧等多种唱腔。
宁阳木偶戏在操纵技法上具有独特风格,木偶身形与人相似,丰姿美观。身架用4根棍作主要操
纵杆,操纵灵活。木偶人除嘴、眼活动外,根据需要,耳朵、胡须、舌头都能活动。木偶人能执刀剑,
舞枪弄棒,端杯饮水。还按照剧情需要制作各种动物、昆虫,穿插活动,变化多端。所演剧目以神话
剧、寓言剧最能发挥其特长。

1967年春,木偶剧团解散。1985年,老艺人孙云清自筹资金,招收艺徒,办起了“宁阳木偶剧团”,
热心传艺。附近县、市慕名前来学艺者组成了十几个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