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林木花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20&rec=47&run=13

【毛白杨】 毛白杨是山东的乡土树,树干灰白色,高大通直,树冠雄伟美观。夏季浓荫遮日,
风吹叶摇,沙沙作响,令人身轻气爽,心旷神怡。古代诗人曾这样形容它:“婆娑佳木,俨若浮图耸
立;亭亭列树,远望一片青烟。”
毛白杨在山东各地都有生长,在鲁西北平原常形成小片林木,在山麓沟谷也能生长,在河边、村
旁能长成大树,且寿命较长。山东境内现有500年以上的毛白杨10株。枣庄市龙门观林场一株500年生
毛白杨,树高29.5米,胸径1.55米,为山东毛白杨之冠。此外,夏津、苍山抱头毛白杨,东平细皮毛
白杨,具有生长快、出材量高的特点,为毛白杨的优良树种。
毛白杨木材色白,质地细致,易于加工,不翘不裂,可作建筑、造船、家具及胶合板、火柴杆等
用材。山东古代高大建筑物常以毛白杨木做梁柱,数百年不腐不朽。毛白杨主根和侧根发达,枝叶茂
密,又是防护林、行道树的好树种。
毛白杨过去多用分蘖繁殖,繁殖系数小,发展受到限制,现在通过嫁接、扦插,成活率大大提高。
冠县国营苗圃建立了以毛白杨为主的阔叶树良种选育、繁育圃,进行9省市毛白杨优良单株、类型的
汇集工作,成为毛白杨良种选育基地。省林校也进行了白杨派种间杂交育种的研究,现已选出4个窄
冠型的白杨试验推广,其共同优点是生长快、根深、树冠窄,歇地轻,遮阴少,主根斜下生长,表层
根系少,适于农林间作,现已在鲁西北推广。

【抱头毛白杨】 抱头毛白杨系毛白杨的一个变形树种。树冠狭窄,树干通直,枝叶较紧密。其
根系为深窄型,侧根斜下,适于密植,无胁地现象。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在抱头毛白杨与普通
毛白杨的混生处,毛白杨严重感染霉污病和锈病或受天牛危害时,抱头毛白杨却可不受其害。抱头毛
白杨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肥沃的沙壤土中生长尤快。生长3年树高可达9米。
抱头毛白杨木质坚实,色白而细腻,具有耐磨、抗压、湿不变型、曝不开裂的特点,适用于制作
木器及作建筑材料。
据1985年调查,夏津县境内20年以上树龄的抱头毛白杨有60余株,其中两株树龄38年,胸径分别
为38.2和39.8厘米,树高最高达25米。
1968年,夏津县林业局挑选出10株抱头毛白杨优质苗送往北京,栽植于农展馆、颐和园及林业科
学院。1973年,抱头毛白杨被山东省林科院定为优良乡土树种。1985年在郑州全国林业工作会议上被
命名为“夏津抱头毛白杨”,并鉴定为特质优良树种。

【国槐】 国槐又名家槐、中槐,因区别于从国外引入的洋槐,近代统称为国槐。
国槐的栽培、利用历史悠久,传说古代钻木取火所用之木即国槐木。国槐在山东各地普遍栽植,
是村庄四旁、寺院庙宇、行道路边最常见的树种。乡村及城镇有不少以槐树命名的街道和村庄。
槐树喜深厚肥沃的土壤,瘠薄的荒山、纯沙或重盐碱地不能生长,故多为零星植树,很少成片林
木。槐树生长速度缓慢,但木材坚硬而有弹性,纹理致密,为建筑、家具、农具等的上等用材。槐花、
槐实、枝叶、根皮均可入药,有清凉、收敛、止血、降压之效。槐花还是良好的蜜源。
槐树寿命长, 可千年不衰。 谚云:“百年柏、千年松、比不上老槐腹中空。”据山东省林业厅
1982年调查,全省有200年以上的槐树560株,是省内古树最多的一种树,其中唐槐就有50余株。最老
的一株古槐在滕州市东滕城,该地为西周滕国故址,传说古槐曾与滕国故城同在,这样算来,古槐已
2100余龄了。著名的唐槐还有济南千佛山上的秦叔宝拴马槐;济宁市的尉迟敬德走马看国槐;蓬莱阁
李世民东征时手植槐等。这些古树历尽沧桑,已是老态龙钟。此外还有泰山卧龙槐,孔府五伯(柏)
抱槐,孟庙柏中槐等奇树异木。
国槐栽培历史悠久,人们积累了丰富的植槐经验。《齐民要术》中就有麻和槐树同时育苗播种,
以麻来促槐长高长直的经验。建国后选出了树平直、侧枝细、树冠小、生长快、出材量高的“抱印槐”,
通过嫁接繁殖推广。在观赏树种方面,除了发展原有的龙爪槐(又名盘槐)外,还选出了一年开两次
花的重阳槐,花开五色的五色槐,开红花的红花槐。这些优良品种正在观察研究中。

【刺槐】 刺槐原产北美,17世纪被引种到欧洲,19世纪末作为造林树种从欧洲首先引入青岛,
当时称为洋槐,在青岛市区、崂山、李村及胶济铁路沿线栽植。刺槐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很快郁闭
成林。崂山中、上部,刺槐、黑松相间并茂,整个青岛市区也掩映在刺槐绿树之中,故青岛有“洋槐
半岛”之称。
刺槐根系发达,萌蘖力特强,耐沙埋,是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的优良品种。刺槐木材质重而坚硬,
组织致密,硬度大,抗压、抗冲击,适于作桥梁构件、工具把柄、车轴、运动器材、地板、枕木等。
《胶澳志·林业》记载:“洋槐不择土,亦易植而难枯,成材较速。昔年德人所植五龄之树,已堪供
矿山支柱之用,又可烧炭……其叶可饲牛羊,其花可代茶叶,为用甚大。”
由于刺槐在青岛造林成功,全省各地竞相引种,到20世纪30年代已遍布全省。现全省从城市到农
村,从山区、丘陵到平原,从内陆到海滨,不论青石山、砂石山还是黄河冲积平原,刺槐都是主要造
林树种和四旁植树树种。
刺槐在多年的历史发育进程中,由于环境的多样及不同单株之间的异花授粉,形成了多种多样的
种内变异类型,人们可根据造林目的选用。如无刺槐,适于营造薪炭林;大刺槐木材翘裂较轻,可供
家具用材;小刺刺槐木材弹性好,抗压强度大,适于作车辆、农具、矿柱材;中刺刺槐木材适于作板
材;绿萼刺槐生长快,出材量大,宜营造丰产林等。
目前刺槐林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26.8%,木材蓄积量占林地蓄积的41.4%,是山东阔叶林中面积
最大的树种。

【箭杆刺槐】 是胶南县1973年在铁山乡祠堂村的刺槐林内选育的,为刺槐的一个变异类型。其
主要特征是:主杆高大明显,圆满挺直,尖削度小,状如箭杆;侧枝细,枝角小(一般20~30°),
树冠狭窄;树皮呈灰褐色,裂沟深,片宽,纹理直。小枝皮孔明显,刺小节长;生长快,出材率高。
在相同地力条件下,14年生的箭杆刺槐比17年生的普通刺槐出材率高30%左右。1976年胶南箭杆刺槐
被评为山东省优良树种。
十几年来,胶南县通过嫁接、埋根、插扦等无性繁殖方法,推广繁殖箭杆刺槐。目前,全县已营
造刺槐林6万余亩。国内已有十几个省市广泛引种。

【泡桐】 山东是泡桐的原产地,在临朐县三旺村第三纪中新世地层中就发现过泡桐叶子的化石。
《书经》中有“峄阳孤桐”的记载,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也记述了桐树的栽培方法。

泡桐生长快,一年生的苗子高可达6~7米,以后树高年生长量2.0~2.5米,胸径5.0~6.0厘米,是
全省生长最快的树木,一般10年左右即可成材。在农田里间作泡桐,不但不影响粮食产量,而且由于
泡桐树能改变田间小气候,还能使粮食增产,可获林茂粮丰之效。
山东的主栽泡桐有两种,一种是楸叶桐,以烟台市、青岛市和潍坊市的昌邑、益都、临朐为主要
分布区,淄博、泰安、济南市也有栽植。这种泡桐主要特征是主干明显,分枝较密,角度小,叶呈卵
形,状如楸树叶,故称“楸叶桐”。山东是这种桐树的主要产地,故又有“山东桐”之称。另一种是
主要分布在单县、曹县、东明、菏泽等县的大桐,此桐因为河南省兰考县大量栽种,又叫“兰考桐”。
这种桐树分枝粗大,枝叶稀疏,叶卵形。因其树冠透光度大,适于桐粮间作。从60年代起,全省各地
竞相引种,成为山东栽植最多的泡桐品种。
泡桐木材轻韧,不裂不翘,纹理直而美观,吸湿和隔潮性能好,共鸣性强,易着油漆。尤其楸叶
桐色泽好,年轮适中均匀,木材有丝绢光泽,为桐木的上乘,是室内装饰、家具、乐器、航空模型及
工艺品的上等用材。
建国前山东的桐树资源受到很大破坏。建国后,注意了泡桐的发展。在胶东梯田地堰、村庄四旁
广泛栽植楸叶桐,并在全省适宜地区进行桐粮间作。1987年全省桐粮间作已达1843万亩,成片林80万
亩,共有泡桐7000万株。1979~1986年全省收购桐木和桐木拼板78.5万立方米。为增加经济效益,现在
重点桐木产地已由出口原木改为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如菏泽地区有泡桐3135万株,全区适宜桐粮间作
的地方已全部实行间作。该地区已有桐木加工厂320多家,年加工桐木5.7万立方米。所生产的桐木家
具远销日本等17个国家和地区。

【楸树】 楸树是山东优良用材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北魏《齐民要术》里已有栽楸技术的
记载。
楸树,属紫葳科,落叶乔木。树体壮美,树干挺拔通直。楸木边材窄,心材宽,含浸填体;木质
坚韧细密,年轮清晰,纹理整齐,花纹美观,有光泽;不翘裂,不变形,耐腐力强;不遭虫蛀,易加
工,油漆及胶粘力均佳。为优良的建筑、家具、器具及室内装饰用材,也是雕刻、乐器等细木工良材。
楸树寿命长,益都范公亭有两株大楸树,一株高14米,胸径1.90米;另一株高18米,胸径1.45米,传
为“唐楸”,是国内已知树龄最长、胸径最大的楸树。崂山下清宫有株楸树,树高26.1米,胸径67厘
米,树龄120余年,是山东境内最高的楸树。

楸树虽为山东的乡土树种,但因不结种或结种很少,靠分蘖繁殖,又不耐干旱瘠薄,对土壤、水
分要求高,故过去一般多零星栽植,很少有大片林木。楸树重点分布在泰安、新泰、曲阜、泗水、蒙
阴、沂水、益都、安丘、招远、莱阳、海阳、崂山等县市,大都散生在村庄四旁、沟谷、坡地、山麓
和梯田边缘。品种有“金楸”(心材为黄色)、“银楸”(心材呈白色)和“灰楸”(心材为灰色)。
近年来林业工作者通过用梓树作砧木嫁接繁殖,解决了苗木紧缺困难。并通过丰产栽培措施,使楸树
生长加速。楸树已被列为山东优良乡土用材树种。现蒙阴、招远、莱西等县已培育出成片楸树林。沂
水县近几年随着山区的开发,新发展地边楸1万多亩,成为省内主要楸树生产基地。

【漆树】 为稀有的珍贵经济树种,俗名“瞎妮子”,属漆科,多年生落叶乔木。漆树用途广泛,
经济价值很高。从成树树干皮部割取的树液,是一种优质生物漆(俗名叫大漆),是建筑物、家具、
电缆、船舶、矿柱等的上等涂料,具有较强的防腐、防氧化性能,且有抗磨、耐酸、耐碱、耐高温、
绝缘等特点,其性能优于人工化学漆。此外,其果皮被蜡质,略经加工,可提得漆蜡,是制作蜡烛、
蜡纸、蜡线及金属防腐器物的涂布剂原料;其种子油可制肥皂、香精、油墨,提炼甘油等,也可食用;
叶含鞣质,可提栲胶;根可制农药杀虫。漆树木质结构细致,颜色鲜艳,质地稍硬,不易变型,且能
抗腐抗压,是建筑、家具、电杆、矿柱及制作工艺品的上等材料;割取的漆液,干涸后称“干漆”,
干漆可入中药,具有破血通经、驱杀蛔虫、镇咳的功能。
山东烟台、淄博、潍坊、泰安、临沂等地均有野生漆树,分布较集中的是枣庄市山亭区北庄乡、
徐庄乡一带。因漆树可使部分人产生过敏反应(皮肤肿、痒),故被当地人当成一种会咬人的树,历
遭砍伐,几乎绝种。1981年省及枣庄市和山亭区林业部门人员,根据志书的记载深入山区进行林业资
源调查,终于在北庄乡三道峪村的南山坡上,发现了罕见的野生乡土漆树。此后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
不断扩大栽培,加强保护管理。因这里的土质、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漆树生长,漆树种植发展很快。到
1987年,在山亭区北庄、徐庄两乡山坡上,已建有漆树园1300亩,植有漆树40万株。

【耐冬】 山东黄海沿岸和近海诸岛均有山茶自然分布,山东山茶因其开花经冬历春,故称耐冬。
在沿黄海的即墨、荣成和崂山等县的旧县志中,都有耐冬天然分布的记载。后因人为破坏,耐冬天然
群落已不多见,只在人迹罕至的小岛上有天然耐冬群落分布。

人工栽培耐冬最有名的是崂山太清宫的大耐冬树。据明崇祯年间《崂山志》记载,此树为明代永
乐年间道士张三丰自海岛移植于庭院的。现树高6米,胸径56.9厘米,冠幅8.7米。树干盘曲,如龙似
蛇,树冠如盖。在百花凋谢的冬季,耐冬红花怒放,在绿叶衬托下,璀璨艳丽,令人叹为观止。清代
作家蒲松龄小说《常玉》中的白牡丹(香玉)和红耐冬(绛雪)的故事,为这古老的花木添上一层神
奇色彩。
在崂山的上宫、太清宫、华严寺、太平宫、明道观等寺庙中均有生长200多年的大耐冬树。荣成
县的落凤岗、宋家等村也有百年以上的耐冬树。花色除大红外,亦有玫瑰红、粉红和白色,花型有单
瓣、重瓣之别。
山东半岛是我国山茶自然分布的北界,现在剩下的野生山茶是极为宝贵的。崂山县林业局用短接
穗扦插成功,为今后山东山茶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杞柳】 杞柳又名簸箕柳、棉柳、筐柳。系落叶灌木,呈丛状生长,每丛发条10~30根不等。
亦能长成3~5米高的小树,每年平茬1~2次。山东栽培利用杞柳有悠久历史,《齐民要术》中即有杞
柳栽培方法的介绍:“种箕柳法,山涧河旁及下田不得五谷之处,水尽干时,熟耕数遍……”
杞柳在山东分布较广,尤以鲁西北、鲁西南平原及沂河、沭河两岸较多,茌平、郓城、博兴、临
沭等县有大面积栽培,其余多栽于四旁或条粮间作。黄河入海口处有野生状态的杞柳,由于滥牧滥樵,
多生长不良。
杞柳是山东省主要条林之一。条子柔韧,尖削度小,能破篾。唐朝诗人白居易诗:“君爱绕枝柔,
从君怜杞柳”,就是形容杞柳条子的柔韧。杞柳以前多用作编制笸箩,簸箕、柳条帽、柳条箱等,随
着外贸事业的发展,现多编制出口的大宗柳编工艺品。因编制工艺品需要细条,博兴、郓城、临沭等
地采取高度密植,每亩初植2万余株,当年收条,2~3年进入盛产期,亩收条5000~6000斤,是农村开
展副业生产的好门路。

【临沭白旄柳】 即白杞柳,临沭种植白杞柳已有600余年历史,最早种植在沭河岸边的白旄乡
柳庄一带, 故俗称“白旄柳” ,现已遍布白旄、青云、韩村、郑山、南古、周庄、店头等10个乡镇
100余个村庄。临沭县被誉为“白柳之乡”。
临沭白旄柳细长均匀,光滑无杈,去皮后色泽洁白鲜亮,中孔适中,韧性强、硬度大,是编织柳
制工艺品的优质原料;白柳条易繁殖,收效快。50年代初,白旄乡农民解士芳偶将柳条剪段插压,获
得成功,此后,插压法逐渐推广开来。一般春夏两季插压,当年即可收益。每亩插1.2~1.9万株,亩
产柳条400~800公斤,高者可达1000公斤。白旄柳耐肥水,适应性广,河滩潮土、壤土、岭砂土皆可
插压,可在地头、地边、地堰零星插压,可粮条间作,亦可集中地块大面积插压;管理容易,成活率
高,如插压得法适时,可一次全苗。

1987年,临沭全县种植白旄柳1.5万亩,总产750万公斤,满足本县柳条编织用条后,尚有250万公
斤供应市场。

【马坡白蜡】 微山县马坡乡盛产白蜡条、白蜡杆、白蜡杈,总称白蜡。白蜡亦称“梣”,木犀
科,直立或攀援状落叶灌木或乔木,夏季开花。喜湿润,耐水性强,为固土固沙树种。马坡一带地处
泗河、白马河两岸,地势涝洼,故马坡以东各村多是把地修成台田,在台田四周植白蜡,既可固土,
又因潮湿生长较快,中间还可种大蒜、粮食作物。马坡以西村庄多是平地栽培白蜡,连片成林,可避
水患。
白蜡的特点是木质坚韧而柔软,柔而不折,弹性大。1~2年生为条,如不留杆条,冬春即可割采,
用来编制筐、篓等农具;3~4年生为蜡杆,经过加工可用作标枪杆、棍、圈椅把手和锤把等;蜡杆形
成如不砍,将顶端有两股、三股杈者,留做蜡杈料继续生长,不够者,在5尺高处把顶端截去,在顶
端两侧对生各1~2个枝条,再待3~4年即可砍伐,加工成两股、四股蜡杈。7~8年不成杈者,砍为䦆
柄、锨把,也经久耐用。在马坡一带,白蜡成树者极少。
马坡乡种植白蜡始于清初,盛产于清末、民国初期,当时总面积达2万亩。马坡一带清朝时属邹
县。清代《邹县乡土志》中记载:“白蜡条,马坡一带家家植之,密如茂林,村人守望,无敢盗伐者。”
当地俗说:“济宁州赛银窝,赶不上马坡白蜡棵。”建国后,马坡一带白蜡种植面积在万亩左右,每
年产蜡杆、蜡杈10万余杆,60%以上销往外省各地。年产白蜡条近百万公斤,大都就地加工成农家用
具销售。前些年因种种原因,很多老白蜡园被毁坏,马坡一带白蜡仅剩5000亩左右。1978年以来,白
蜡又逐年增多。

【紫穗槐】 紫穗槐又名棉槐。原产北美,30年代引入山东,开始栽植于公路、铁路两侧及庭院
内,40年代作为条林、绿肥林大量推广。50年代作为条林的主要树种在全省普遍栽植,在胶东几乎完
全代替了原有条林树种雪柳条。
紫穗槐呈丛状生长,每墩产枝条30~40根。条子柔软细长,平滑匀称,坚韧而有弹性,是编制果
筐、渔筐、农具和工业品包装箱的良好编条。嫩枝叶为上等绿肥和饲料,故种植紫穗槐的土地还能改
碱肥田。1985年全省种植紫穗槐11.49万墩,占全省灌木总墩数的75.7%。其中烟台、临沂、青岛、潍
坊4个地市就占了全省紫穗槐总墩数的72.8%,紫穗槐成为这些地区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苍山淡竹】 苍山淡竹属禾本科,又名小青竹。苍山县现有竹园6000亩,年产竹材600万公斤,
面积及产量均居全省之首。

苍山淡竹易栽培,成材早,产量高,出笋成竹后2~3年即可砍伐利用,无一废弃。叶,夏令农家
用其烧制竹叶茶,以防暑解渴;枝,是制作扫帚的必要材料;干,除劈篾编织外,竹竿在人们的日常
生活中被广泛利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曾用竹竿做梯子,攻城登高,绑担架抢救伤员。净篾刮
下来的竹茹,味甘,性寒,药用可清热除烦,化痰止吐;竹笋肉嫩,质精味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是城乡居民都爱食用的高档蔬菜。苍山淡竹挺拔洒脱,枝叶翠绿,
霜雪不凋,四季茂盛,是庭院绿化的理想植物。
苍山淡竹具有竹节小、节间长、竹壁质地柔韧细腻、劈篾层次多等特性,是工艺编织的优良材料。
竹区群众能用淡竹编织出几十个品种规格的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负誉鲁苏豫皖的苍山竹席荚,更是
独具风格。它造型独特,织工精巧,色如翡翠,纹细似锦,配以内衬,美观大方,实为遮阳挡雨的方
便用具。1987年全县竹编人员达5000人,产品由内向型向外向型发展。竹篮、竹篓、竹筐等竹编工艺
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淡竹栽培历史悠久,经不少植物学家考证,淡竹是我国北方的原生竹种。清朝末期,苍山县境内
的铁角山、桥头、寨子、涝坡等处已有占地数十亩乃至上百亩的竹园。解放后,特别是1978年以来,
大力开展植竹造林,发展多种经营,全县竹林面积不断扩大。

【桓台芦苇】 桓台县锦秋湖(马踏湖)所产芦苇久负盛名。桓台芦苇有大苇、芟苇、次苇、黄
苇等多种。各种芦苇的共同特点是质地柔韧,竹性大。但锦秋湖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芦苇又各有千秋。
西部地区所产的大苇较矮壮,质地坚韧的特点尤为突出。周围村镇农民多从事编织,所编苇席细密坚
实,雨天用其遮盖物品,有不透水的功效。田庄镇宗王村编织的筛子,亦曾名噪一时。锦秋湖东部芦
苇多为芟苇,坚硬程度较西部大苇稍有逊色,但其高达4米,根径10厘米,节间长,十分利于编织各
种器具,用于打箔,更胜西部芦苇一筹。
桓台芦苇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用处十分广泛。近年来,用芦苇编织或苇柳合编的工艺品,如四扇
屏、大屏风、宫灯等,已进入国际市场,因其制做精巧,很受外商欢迎。此外,芦苇的根还是一种很
好的中药材,具有利尿、清热、解毒的功能。
桓台芦苇种植历史悠久。明清时期,锦秋湖水势浩大,芦苇面积大、产量多。建国以来,因气候
干旱等原因,部分苇田变为粮田。1985年,全县苇田面积1.96万亩,产芦苇2000多万公斤,苇席12.62
万领。

此外,微山芦苇柔韧拉力性较强,产量较多,也很有名。

【银杏】 银杏又名白果、鸭脚树、鸭掌树、佛指甲,是现今植物界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一个树
种。据化石分析,大约在3亿年前,银杏即已开始在地球上生长繁衍。50万年前,地球气候突然变冷,
地球北半部银杏绝大多数灭绝,我国只有少数地区有少量银杏幸存下来,因此,人们称银杏为“活化
石”。
山东无野生状态的银杏,人工栽培历史已有两三千年。银杏树体高大雄伟,寿命长,据省林业部
门调查,全省200年以上树龄的古银杏有308株,数量仅次于松,柏和国槐。莒县浮来山定林寺中有一
株胸径为4.85米的银杏,已有3000多岁,是现今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株银杏,号称“天下银杏第一树”。
此树也是山东最粗的树木。临沂县东河南村一株630年生银杏,树高40米,为山东最高的树。乳山县
万户村一株金代银杏,好年景可结果750公斤。沂源县还有一株称为“籽叶银杏”的银杏树,约有600
年的历史。该树有20%的果实生长在树叶的边缘,一片树叶着生1~4个果实。这棵树的果实有圆形的、
椭圆形的、圆柱形的、圆锥形的、桃形的、茄形的,形状各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至今不明,引起
树木学家的兴趣。
银杏为果材兼用树,其木材结构细致,不裂不翘,有光泽,易加工。因木材加工后无毛刺,是缫
丝工具的特用材。古时官员朝见皇帝时所用笏板,也为银杏木所制。银杏果实可炒食、煮食,也可作
蜜饯、羹汤等,为著名的“八宝饭”中八宝之一。银杏果实还有一定的药物作用,《本草纲目》中说
银杏“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清毒杀虫。”但食不可过量,否则会中
毒。银杏叶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良药“静克敏”的主要原料。
山东银杏多分布在鲁中南山区和胶东丘陵,成片造林不多,多栽于寺院作风景树。银杏枝叶美观,
耐修剪,易整形,亦很适宜作树桩盆景。作为果品树能形成商品的仅见于郯城、枣庄等县市,常年产
量在65~110万公斤之间,其中郯城县的港上、重坊两个乡常年产量为60~75万公斤。1987年,郯城银
杏种植面积7000余亩,27.64万株。
银杏树生长缓慢,结果晚,有“桃三杏四梨五年,无儿不栽白果园”之说。近年来,郯城县林业
部门在新村进行了银杏早产试验,使银杏由过去20年左右开始结果,提早到幼砧嫁接3年结果,5年丰
收。创出了国内银杏速生、矮化、早实、丰产的园艺栽培科研新成果,获1984年度省科委科技成果三
等奖。通过试验选出的新村“5号”和“9号”两个株系,得到推广。

【枣庄柘树】 柘树属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可以喂蚕,木材中心为黄色,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
木材。枣庄市现存一株老龄柘树,迄今已320余年,生长在薛城区邹坞镇南义冢地。
该树高10.5米,主干部分高2.35米,胸径48.7厘米,生长旺盛,省内实属罕见。现在,这棵柘树四
周,全部开垦成耕地,这棵柘树置身于一片较为平坦的开阔地中间。春夏之际,各类庄稼郁郁葱葱,
唯老龄柘树卓然立于其间。麦熟时节,麦浪滚滚,远远望去,恰似一长寿老人在欣赏丰收的景象。

【枣庄文冠果树】 文冠果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羽状复叶,花瓣白色带有紫色条纹。果实绿
色,可以食用,也可榨油。老龄成材者罕见。枣庄市现存400年以上树龄的文冠果树两株。一株生长
在滕县张汪镇杏园村一村民的院内,树干高3米。由于年代久远,树干向南的一侧已被风雨剥蚀腐朽,
北半面树干枝叶犹生长茂盛。据传说,该树为明朝初年一张姓进士所栽,迄今已500余年。另一株生
长在滕县界河镇界河村火神庙内,树干高4米,胸径25.2厘米。据传,明代万历年间曾立有石碑记载:
“此树老封为杏坛”,距今已400余年。

【枣庄桧柏】 桧柏,又叫刺柏,常绿乔木,幼树的叶子象针,大树的叶子象鳞片,果实球状,
种子三棱形。枣庄市现有古老桧柏4株,树龄均在400~500年以上。其中峄城区王庄乡毫沟村的一株最
大,树龄最高,为明朝永乐年间栽植,距今已570多年。该树树干高5.2米,胸径86厘米,树高15.9米,
枝叶茂盛。台儿庄镇清真寺内的两株古老桧柏,树龄在400年以上,树高十余米。该寺院原为台儿庄
街郁姓后花院,清乾隆年间建清真寺的回民以地易地换得此地基,连同园内桧柏一并保留了下来。当
时有4株,枝繁叶茂,树干粗壮,其中两株在1938年春的台儿庄大战中被炮火击中焚毁。幸存的两株,
一株半边被烧焦,另一株主干多处中弹,树干体内残留弹片至今仍依稀可见。游人至此无不止步,观
赏古柏之苍劲风采,凭吊为国捐躯之英灵,历数日寇侵华之罪行。

【峄城唐云檀】 在峄县石榴园内。石榴园东西长30多华里,云檀即生长在其间的汉王、霸王两
小山之夹谷中。云檀,亦名青檀树,是我国稀有树种。此处的古老青檀树树龄均在500年以上,有的
已长达1500年;最大的一棵树高30米,直径1.5米。这些树木树形奇异,犹如天然大盆景。唐代曾在此
地修建青檀寺,后人便将这儿的檀树称作唐云檀。

【庆云枣树王】 在庆云县境内,漳卫新河南岸的周、尹两村之间。其龙干虬枝,屹立于大片枣
林之中,是国内罕见的“枣树王”。树干周长4米,高6米。南向看,主干已大部朽裂,鼓腹空洞,人
可藏匿;北向看,苍老劲拔,龙盘凤舞,尤显神奇。树干虽然如此,但主枝却长势不衰。麦黄时节,
金色的枣花,甜香阵阵,招得蜂蝶飞舞;赤日炎炎的盛夏,浓郁的树冠,清荫半亩,供人们纳凉;在
天高气爽的丰收季节,这株古老的枣树,还会向人们奉献百余斤紫红色的果实。相传,这株古老的枣
树,是隋代栽种的。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军欲加砍伐,当地百姓,冒险抗争,才将这株古树完整地保
护了下来。至今,这株枣树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无数远来的游客到此观赏,题诗拍照,以作纪念。
1979年,县政府拨专款,修了砖砌围栏,立钢管支架支撑了倾斜的枝干,并制定了管理措施,加以保
护。

【三十里铺大枣树】 生长在夏津县后屯乡三十里铺村东,相传栽植于明朝初年,树龄已有600
余岁。但至今仍枝叶蓊郁,树冠团团如伞盖,铺荫达0.4亩。据1985年测量,树高15.5米,胸围2.15米。
该树果实奇特,计有圆柱形、纺锤形、鸡蛋形、葫芦形等13种形状各异的大枣。尤其奇特的是,
在同一枣股或枣吊上也可结出形状不同的果实(最大纵横径为4.2×3.5厘米,最小纵横径为2.15×1.93
厘米),枣色深红,肉质细腻,味道酸甜适口。该树年产鲜枣500~600公斤,最高年产量达850公斤。
1987年产鲜枣689公斤。
三十里铺大枣树历经沧桑,屡遭雷击,其被火之痕至今尚依稀可辨。据有关专家分析,其结果之
奇,产量之高的原因,与屡遭雷击引起基因改变有关。

【古枫王】 生长于沂源县金星乡桑树峪村南色树鞍山坳(当地人称枫树为色树),树龄约2000
余年。树高12.5米,主干2.5米,胸围3米,树冠180平方米。为山东枫树之最。树根部分裸露地面,盘
根错节,主干空朽,主枝向北平伸,分枝繁多,有的弯曲低垂,有的平指,有的上展。金秋季节霜染
枫叶一簇火红。古枫旁原有山神庙一座,现仅存一石碑,为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所立。碑
文载:“朴里镇浦扇峪东有古树焉,不知其几历世代矣。相传汉光武帝常休息于此,故自后虫蚁为之
不生。”汉光武帝在此树休息一事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但树下无虫蚁确是事实,暑夏在古枫下纳凉午
睡从不受虫蚁骚扰之苦。古枫历经沧桑,多次险遭砍伐,皆因当地村民舍命保护才幸免于难。

【平阴玫瑰】 平阴玫瑰是中国传统玫瑰的代表,它以花大、色艳、香味浓郁著称于世。
平阴玫瑰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就有翠屏山僧人慈净种植玫瑰的传说。到明朝已有利用玫瑰花酿酒
的佳话。民间传有“隙地生来千万枝,恰如红豆寄相思,玫瑰花放香如海,正是家家酒熟时”的诗句。
20世纪初,平阴玫瑰盛极时年收购量达30万公斤。但由于天灾人祸,至1948年平阴解放时,平阴玫瑰
仅保留300~400亩,年产花3~4万斤。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扶持玫瑰花生产,玫瑰花逐步由过去的地头堰边、山岭薄地、沟谷
两旁进入大片良田。 平阴玫瑰的集中产地夏沟公社, 经省政府批准改为玫瑰公社(现为玫瑰乡)。
1959年和1960年,保加利亚芳香植物栽培专家斯达依柯夫先后两次来平阴考察,对平阴玫瑰给予很高
的评价,认为平阴发展芳香植物很有前途。1982年7月在全国玫瑰花生产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一致评
价“平阴玫瑰香甜如意,芳香四溢,具有香气正、清香、甜香、浓香等特点”。被认为“是中国传统
玫瑰的代表”。次年平阴县被轻工业部确定为玫瑰花良种繁育基地。1984年9月平阴县把玫瑰花定为
县花。到1986年平阴玫瑰已发展到9681亩,年收购玫瑰花14.9万公斤。并向黑龙江、辽宁、吉林、甘
肃、青海、宁夏、湖南、湖北、陕西、新疆、江西等省市自治区输送平阴玫瑰20多万株。
平阴玫瑰属蔷薇科丛生落叶灌木。一般移栽后第二年或第三年开花。开花时一般茎高80~200厘
米,茎生小刺,叶为羽状,花为重瓣深红色。玫瑰的根入土较深,山区种植可防止水土流失。每年的
5月中旬为平阴玫瑰盛开时期,这时的平阴县,沟渠路旁、地头堰边、大地田园、房前屋后,到处是
一行行、一簇簇、一片片鲜艳夺目的玫瑰花,香气沁人肺腑,令人爽心悦目。
平阴四周环山,中间是狭长的谷地,气候温和。冬春季的雪水和雨水,有利于玫瑰花的生长;4
月,稳步上升的气温,有利于玫瑰花的展叶、现蕾;少雨的5月,阳光充足,有利于芳香油的形成和
积累。特殊的环境和气候造就了浓郁芳香的平阴玫瑰。
平阴玫瑰不仅可以绿化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玫瑰花可以薰茶、制酱、
制糖、酿酒、制做糕点。用玫瑰花提炼的玫瑰油,极为珍贵,被誉为“液体黄金”,是芳香工业的重
要原料,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生产。玫瑰花蕾可以入药,具有理气、行血、解郁、醒脾、通经活络
等功效。

【莱州月季】 莱州市以盛产月季花著称全国,被称为“月季之乡”。在市区北面的花园、三教、
林家、周家、路格庄等几个相邻的村庄里,开放着一片片茂盛的月季花,各种花朵争奇斗妍,杂色纷
呈。不仅有深红、黑红、桃红、粉红及橙、黄、紫、绿、蓝等各种纯色,还有白中透黄、红中透黑和
叶面红、背面黄及叶面像紫绒、叶背呈银色等各种奇异的混合色。花型更是仪态万千,大的如碗口,
小的似纽扣,有单瓣、有重瓣;有灌木型的,也有爬蔓的,还有的如小树,真是风韵各异。
莱州月季种植历史悠久,相传是明洪武年间从四川引进的,后来经花农世代培育,品种日益增多。
现在莱州月季有1000多个品种,其中优良品种300多个。近年来,莱州每年都要向北京、天津、哈尔滨、
长春等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输送几十万棵月季,供人们观赏。
月季花属蔷薇科,既可以露地栽培,也可以盆栽,插栽、嫁接都可以成活,莱州市一般采用嫁接
的办法。莱州月季从春季开放,一茬接一茬,直开到11月,花期最长的可达1个月。若在气候适宜的
地方,或者冬季移入温室里,则全年都可开放。正是“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常占四季春”。
月季花除了供人观赏外,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它的根、叶可入药,李时珍在《本草
纲目》中就有月季“味甘、温、无毒”,能“活血、消肿、傅毒”的记载。月季叶子能治淋巴结核、
脚膝肿痛、跌打损伤。嫩叶可以直接捣烂敷在患处。月季花瓣含有微量挥发油,可从中提炼高级香精,
花瓣干后还可浸酒、泡茶、制作糕点。

【曹州牡丹】 牡丹是花中之王,素被誉为“国色”、“天香”。菏泽古称“曹州”,是著名的
牡丹之乡,所产牡丹品种繁多,黄,白、粉、红、紫、黑、绿、蓝八大色类样样齐全。曹州牡丹花大
色艳、香浓形美、富丽多彩,在观赏花卉中堪称上品。
曹州牡丹的种植集中在菏泽城东北方向的30多个村庄,牡丹田连阡接陌,花园星罗棋布,最大的
曹州牡丹园已达千亩。谷雨前后,牡丹盛开,漫步在花的海洋中极目四望,五彩缤纷,花团锦簇,令
人目不暇接。鲜艳耀眼的红牡丹品种最多,面积最大,远远望去,犹如熊熊燃烧的炉火;玲珑秀丽的
白牡丹,夜间看去,好象团团冰球;名为“乌龙卧墨池”的黑牡丹,花蕊呈绿色,花瓣重叠,黑中透
紫,活象一条青龙,静卧在一座座墨池当中;新培育出来的“绿香珠”,盛开时象一团团绿色的绣球,
翡翠般晶莹透亮;还有一种牡丹“娇容三变”,初开时碧绿如玉,盛开时微绿露红,快凋谢时如冰似
雪,非常有趣;紫牡丹“葛巾紫”,紫红紫红的花朵大如饭碗,花瓣重重叠叠,飘飘洒洒,恰象美丽
的葛纱头巾。《聊斋志异》中的《葛巾》,就是蒲松龄看了曹州“葛巾紫”牡丹后写成的。

曹州牡丹在明代已享盛名,至今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苏毓眉《曹南牡丹谱》载:“至明,曹
南牡丹甲于天下。”到了清代,曹州成为全国牡丹的中心产地,牡丹品种发展到300多个。其中姚黄、
魏紫、赵粉、豆绿、掌花案、梨花雪、葛巾紫、玉版白、昆山夜光、冠世墨玉等,是曹州牡丹传统的
名贵品种。解放后,牡丹种植进一步发展,牡丹的栽培技术亦有很大提高,由过去单靠分株繁植、天
然授粉,发展为压条、嫁接、畦种、人工授粉等多种培育方法,品种增至470多个。蓝绣球、向阳红、
鲁玉昭君裙、紫蝶飞舞、什样锦等新品种相继问世。“什样锦”牡丹可以在同一棵牡丹上开出十几种
品名的花朵,堪称牡丹之最。1986年曹州牡丹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5000多万株。
近年来,牡丹催花技术有了突破。花农们精心培育,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使牡丹的花期提前并
延长。尤其可使一些牡丹恰在春节怒放,“冬赏牡丹”在广州和港澳地区特受宠爱。1978年以来的每
年春节在港澳地区和深圳展销的数千株曹州牡丹,轰动当地花市,令国外游客、港澳同胞赞叹不已。
曹州牡丹除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外,还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从花中提取的牡丹精是名贵香料。牡丹
根皮经过加工后称“丹皮”,性微寒,味辛苦,入心、肝、肾三经,有清热、活血、化瘀等功能。曹
州丹皮皮细肉厚,质白粉足,条干圆直,没有根须。用它煎制汤药,即使在炎夏,放置数日也不变质,
被誉为“曹丹”,备受医药界欢迎,远销海外。
如今,曹州牡丹不仅开放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和港澳地区,而且已经在日本、朝鲜、澳大利亚、苏
联、美国、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落户。

【嘉祥白菊花】 嘉祥特产,因由济宁运出又称“济菊”。
嘉祥种植菊花,历史悠久。1595年的《嘉祥县志》就已把菊花列为重要土产,当时药商在此地收
购的中药材,也以菊花为大宗。该花因土质、气候、水肥及种植管理方法等条件的影响,形成自己花
大色白,香味特浓的特征。此花还为地道药材,性凉,味甘苦,内含挥发油,腺嘌呤、胆碱、水苏碱、
矢车菊甙、氨基酸、黄酮类、维生素B1、丁二酸二甲基酰肼等。主要药理作用为抗病原
体及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能疏风散热,清肝明目,可治疮毒、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头眩
耳鸣等症。
嘉祥白菊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100厘米,喜温暖、耐寒冷,地下根及根茎能在田间越
冬。但怕干旱和风害,花期缺水会影响产量和质量,土壤水分过大,则又容易烂根,所以适合种植在
排水良好,又便于灌溉,肥沃松散的砂质土壤里,涝洼积水和重盐碱地不宜种植,忌重茬。

嘉祥白菊花主要分布于嘉祥县城南马集乡、纸坊镇一带。1966年种植面积318亩。1956年成立嘉祥
县药材公司, 开始收购嘉菊, 收购最多的1980年为3.06万公斤。 1986~1987年收购2.47万公斤,自销
1040公斤。

【大花金鸡菊】 是威海市绿化美化城区的主要花卉,原产北美洲,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后,
由英国人带来花种播种。此后几十年间,该花并未受人重视,依靠自然繁殖,零零星星地散布在城外
山坡上。80年代初,威海市园林部门开始人工培植,用以绿化美化环境。大花金鸡菊以它旺盛的生命
力和鲜艳的色彩,博得了人们的赞赏,短短几年时间便遍布城区街道绿带、公园。全国各大城市城建
园林部门也纷纷前来移植、采种,大花金鸡菊现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大中城市落户。
大花金鸡菊是多年生草本花卉,多为丛生,株高30~60厘米。花鲜黄色,有长柄。此花宿根发达,
抗干旱,亦抗海风及病虫害。对土壤适应范围广,既喜肥沃土壤,又耐贫瘠土地,即使在瓦砾乱石中
也能生长;对气候适应性强,无论是寒冷的东北还是炎热的江南,都生长良好;繁殖力强,可以根生,
也可以移栽,可以播种,亦可以自播;竞争力强,一般花草与其在一起都难以旺盛生长,因此多单独
成片种植或与根深的花木在一起栽植。
大花金鸡菊每年两次开花,5、6月份开一次,花谢后,割去茎叶,重新荫生,9、10月份又蓓蕾
吐艳。该花开花整齐,花期长,每次可达一个多月。开花时,一片片,一簇簇,层层叠叠,交相映衬,
使美丽的城市更添几分秀色。

【德州菊花】 德州菊花以盆栽为主,也叫春盆菊。每盆一株,枝条疏朗,碧叶如染,标韵高雅,
婀娜有态。
德州市人民公园每年都举办菊展,参观的人流络绎不绝。步入花丛,幽香扑鼻而来;放眼四顾,
纯白、淡黄、金黄、棕黄、粉红、玫红、紫红、淡绿,还有红面粉背、红面黄背,等等,真是色彩缤
纷,娇丽绝伦。
德州市民有将菊花作案头请供的习惯。菊花盆供,白天可以欣赏,到了夜晚上灯之后,映在墙上
的菊影黑白分明,如同刀刻剪裁,又别是一番情趣。
1982年,在上海市人民公园举办的全国首届菊花展览会上,德州菊花代表山东省参加展出。在菊
花的海洋里,德州菊花以“傲霜枝”的天然姿态,受到观赏者的高度评价。专家评议认为,德州菊花
棵矮、杆粗、叶茂、花大、花齐,其中山村春色、黄鹤云飞、七宝楼台、仙露蟠桃、古都瑞雪、紫阁
青霜、电掣金蛇、陶然友、旭涛等9个品种被誉为群芳中的佼佼者。首届菊展,德州夺魁,被评为全
国第一名。

【诸城茉莉】 诸城茉莉因栽培历史悠久而久负盛名。
茉莉属木犀科常绿灌木,花序聚伞状,花白色,香味浓郁。古人有诗赞茉莉:“虽无艳态惊群目,
幸有浓香压九秋”。茉莉花雅素清淡,香气袭人,枝叶长绿,适宜盆栽,是装点室内和庭院的理想花
卉,备受人们喜爱。
诸城茉莉有单瓣和重瓣两种,重瓣种花圆头,复瓣,香味不及单瓣种;单瓣种花尖头,花瓣单层,
味浓香,为名贵品种。
金章宗承安四年(1199年),诸城创建密州新茶坊,因熏制茶叶之需,开始从南方引进茉莉,进
行人工栽培。后来制茶业萧条,诸城茉莉渐由实用花变为观赏花。诸城栽植茉莉比较普遍,尤以城南
朱泮村为最盛,仅该村一村,每年就有数千盆茉莉销往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