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地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20&rec=35&run=13

【古运河】京杭大运河由北京迤逦南下,从德州的桑园镇进入山东,横贯鲁西,出枣庄市的台儿
庄,下接扬州运河,直达杭州。流经山东部分称为山东运河。山东运河全长1125华里,占运河总长的
1/3。 因它在历史上以运粮为主, 又称运粮河。 其中元朝从至元二十六年 (1289年) 至泰定二年
(1325年)用31年时间开挖的会通河,从东平须城安山东南起,往西北经聊城至临清入卫河,全长250
华里,沟通了南北大运河,奠定了现在京杭大运河的基础,基本形成了山东运河的干线。大运河虽于
1959年在鲁西另辟新道,但古运河(会通河)在灌溉、考古及旅游等方面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开发利用
价值。
明永乐以后的400余年间,运河漕运极盛,促进了沿岸工商业城镇的兴起和繁荣。张秋、聊城、
临清与济宁、德州同为山东境内运河沿岸盛极一时的工商业重镇。明清两代为东昌府治所的聊城,是
当时运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四方商贾云集,河中桅樯如林,两岸街市繁荣,其中最为世人称羡的是
“金太平”、“银双街”、“铁打的小东关”三条街市。与此同时,文运大开,书院并立;进士状元,
名相重臣,连翩鹊起。一时享有“江北一都会”之盛誉。临清地处古运河与漳卫河的交汇处,三方通
航。明清两代,不但可以南通杭州,北达京津,而且能够沿漳卫河上溯畅抵直南和豫北,有着发达的
河运之便,成为13省粮、盐、棉、南货等物资的集散中枢,被列为江北五大商埠之一。城市中有着发
达的手工业。民谣相传:“临清宝,真不少,瓜干枣脯千张袄,陈家剪子毕家刀,王一摸剪刀不用挑。
竹油篓,柏木筲,桑家秤杆灵又巧。甜酱瓜,百籽糕,进京腐乳味道好”。临清盛时,“绵亘数十里,
市肆栉比”,曾被七次驾临的乾隆皇帝赞为“临清傍运河,富庶甲齐郡”,时有“小天津”之称。
古运河不仅是古时漕运要道,而且沿岸名胜连珠,美不胜收:张秋有武松打虎的景阳岗,阳谷有
武松斗杀西门庆的狮子楼,阿城有华北五大寺院之一的海慧寺和水熬正宗阿胶的古阿井,聊城有屹立
如初、艺术精湛的山陕会馆、全国三大名楼之一的光岳楼和峻崇挺拔的元代铁塔,临清则有古朴典雅
的鳌头矶、景色诱人的人造龙山、远近闻名的清真寺和舍利宝塔。
清咸丰年间,黄河决口,运河不通。民国时虽经疏浚一度通航,但因津浦铁路建成,陆上交通日
趋发达,漕运渐废,河道淤滞。聊城、临清也随着古运河的消沉而日渐衰微。新中国成立后,为兴修
水利、引黄灌溉、美化环境,曾多次对古运河清淤加深、整修桥涵。1969年在聊城市南兴建“四河头”
水利枢扭工程,使古运河与徒骇河立体交叉,清浊分流。临清段则加宽堤岸,裁弯取直,切滩落滩,
在运河三面环绕处辟建大众公园,使这段古老的运河披上了具现代风采的盛装。
【聊城环城湖】位于聊城市区西南部,因聊城古有“凤凰城”之称,故又名凤城湖。已有近千年
的历史。环城湖原是宋代熙宁年间筑城修堤形成的护城河,后经陆续开掘扩展成为环城湖泊,以运河
补水维持水面,曾几度因运河淤塞而成死水。建国后,经大规模清淤加深,疏浚运河,引黄补源,死
水变活,水深2至3米,常年积水不竭。面积4.2平方公里,水面略小于杭州西湖,为济南大明湖的5倍。
是我国北方少见的人工湖泊,素有“江北西湖”之称。
环城湖水面被东西南北四座石桥和东昇桥划成五部分。西北面的昭阳湖,碧波耀彩,鱼戏舟游。
湖心岛上的望岳亭,四角挑檐,端庄典雅,与古城中心的光岳楼隔水相望,若天气晴朗,湖中云天与
光岳楼倒影相映成趣。昭阳湖北为荷香湖,湖中荷香亭小巧玲珑,风姿绰约,有拱桥与傍湖而建的东
昌路相连。西南面的光影湖,水面辽阔,浩淼汪洋。东南面的蓬莱湖,蒲、苇摇曳,绿荷铺翠,湖南
大小鱼池毗连400亩,是1959年开发建设的山东省淡水养殖试验场。湖北部带状水面与古运河之间有羽
湖(丁家坑),是有名的鱼虾成群的聚宝坑。东昇桥以北为镜明湖,以南是莲湖。镜明湖以北的秀丽
云湖,白莲丛生,荷香醉人。
环城湖不仅风光秀丽、景色迷人,而且还盛产大珍珠、聊鲤鱼、武昌鱼、罗非鱼、甲鱼等多种水
产品。为发展旅游业,聊城市将通过规划施工,使环城湖与市内众多的名胜古迹水路相连,发挥当地
的“水”、“文”优势,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风景区。
【光岳楼】坐落于聊城市故城中央。明洪武七年(1374年),为“远眺料敌与严更漏”,以修城
余料建造而成,故称“余木楼”,或“鼓楼”。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大修后,又更其名曰“东昌
楼”。弘治九年(1496年),考员外郎李赞来东昌,因感此楼高壮极目,天下所无,遂与当时东昌府
太守金天锡命之曰“光岳楼”,“取其近鲁而有光于岱岳”之意。楼高33米,四重檐,歇山十字脊楼
阁,由楼基和四层主楼组成,木结构,环以围廊。楼基系砖石砌成的方形高台,占地12.36平方米,
底边长35.16米,向上渐有收分,垂直高度为9.38米。基台四面各辟半圆拱门,台中心处为十字交叉拱。
四门内是宽阔的楼洞,可供行人车马通行。各门上有石刻横额:南曰“文明”,北曰“武定”,西曰
“兴礼”,东曰“太平”。楼台南大门的东侧门是登楼的唯一通道。一层、二层面阔、进深都是7间。
一层环楼有檐柱20根,通贯三层,蔚为壮观;二层高敞秀丽,登临至此令人有琼楼仙阁之感。一、二
层内匾、联、题刻琳瑯满目,块块题咏刻石精工镶嵌,似甲鳞翠羽,流气生辉,其中尤以清康熙帝御
笔“神光钟瑛”碑与乾隆帝诗刻至为珍贵。三层则为上下层过渡,也是全楼的结构层。这里光线暗淡,
椽檩纵横交错,似龙游蛇行,然环环紧扣,错落有致。四层面积较小,仅有3间,但小巧明快,中间
为空井,四周设栏杆,上面藻井有莲花下垂,是古代悬“漏壶”之处。四层之上是楼脊,装有高3米、
直径1.5米具有避雷作用的透花铁葫芦。1937年抗日爱国将领范筑先任聊城县长时,加上了自动风向标。
全楼有台蹬112个,金柱192根,斗拱200余,历代重修碑记和嵌壁石刻等20块。整个建筑布局紧凑,结
构严谨,设计精巧,气势雄宏。其规模、形制及结构可与全国负有盛名的黄鹤楼、岳阳楼相媲美,故
享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之誉。它是阁楼建筑由宋元向明清过渡的代表作,是我国现存明代阁
楼中最古最大的一座。由于此楼巍峨壮丽,气势非凡,成为鲁西北一大名胜。清代诗人施润章题诗楼
上:“危楼千载瞰沧溟,泰岱东来作翠屏。拂槛寒星晴历历,白衣银汉尽冷冷。地连朔雪孤城白,天
入齐烟一带青。尊酒未酣人欲散,西风黄鹄度空冥。”1938年,范筑先为抗击日本侵略军,曾设巷战
指挥部于此。 解放后,多次进行维修。1956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为纪念建楼
600年,郭沫若新书“光岳楼”匾额悬于楼上。1975年著名画家丰子恺为此楼撰书“光前垂后劳动人民
智慧无极;岳峻楼高强大祖国文物永昌”的楹联。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陕会馆 (杨三军摄)
【山陕会馆】位于聊城市东关古运河西岸,坐西朝东,面河而立。明清时期,聊城地处南北要冲,
交通便利,商贾云集,车樯如织。各地富商竞相集资兴建众多会馆。其后,随着运河交通的衰落,诸
会馆相继废弃,唯山陕会馆保留至今。
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竣工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系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
古建筑群。全部建筑形式为木、砖、石结构,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总面积3311平方米。保
留至今的有山门、戏楼、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飨亭、南北中3殿游廊、春秋阁、
望楼等亭台楼阁160余间,画栋雕梁,飞檐挑角,金碧辉煌。山门3间,东向,牌坊式门楼,绿琉璃瓦
覆顶,如意斗拱承托,砖砌垂花门罩,两边八字影壁,玲珑美观。正中门有“山陕会馆”四个遒劲有
力的大字,正门两侧门柱上刻有表现山陕商人对关羽敬仰的木质楹联1幅。进门迎面是戏楼,两层飞
檐,前后左右各出歇山,上层飞檐共10个翼角,似凤凰展翅,如俊鸟争飞。正面石刻匾额题有“岑楼
凝霞”四字,似寓戏楼虽小但高可与彩霞相接之意。戏楼两侧为南北对称的夹楼,两层3间,单檐。
央楼外侧分别耸立着重檐十字脊式的钟楼和鼓楼,稳重端庄,与戏楼搭配和谐得体。戏楼正对面为飨
亭,与南北两侧对称面阔5间的看楼围成一个四合院落。院中两尊高约2.80米的石狮,造型雄伟,刻
工精细,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后部主殿3座,一字并列,原供关帝、文昌、火神、财神、水神。殿后
建春秋阁和左右两配房,阁旁加筑望楼。前后两部,簇拥搭配,楼阁相望。整个建筑布局紧凑,设计
合理,大小间错,疏密得体。会馆中保留有记载历年重修会馆实况的大小碑刻19幢,石雕方形檐柱26
根,浮雕、透雕的精密额坊21方,刻有各种花草鸟兽等装饰的柱础116个,作为柱础的石雕狮子、大
象、麒麟等12座,照壁折壁人物、花草、山水等石刻12幅。在木柱上镌刻的楹联2幅,石柱上镌刻的
楹联10幅,正楷行书兼备,字迹浑厚大方,向为书法家所称道。尤其可贵的是,戏楼壁内尚保存着清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至1919年在此演出的戏班艺人题壁及京剧、山东梆子、河北梆子等剧种的120
多个传统剧目,是研究地方戏曲发展史的重要史料。1977年山陕会馆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1978年辟为聊城地区博物馆,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塔】 位于聊城市东关原隆兴寺内。始建年代已无文字记载,但古建筑学家据其造型结构及
塔基石雕风格推测,约在宋、金之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塔年久失修,大部倾圮,仅存底
部五层塔身和铁塔基座。1973年从地下掘出历年坠毁的塔身及塔顶,整修复原。施工期间,在须弥座
正中发现1座1米见方、深约80公分的石室(也叫“地宫”或“龙宫”)。石室四周是浮雕,有莲花、
云水、人物图案的石质墓墙,墓墙下横放一长方形石函,石函外置铜菩萨1尊、宋代兰花净水瓶一个
及宋、元铜币若干枚。函内有小型银棺,内有僧人骨袋两个。银棺正面刻有“辟支佛舍利”5字。石
函外端刻有石刻铭文,曰:“古有铁塔,在东关街北,永乐年倒。天顺年间,东昌府僧纲司都、纲胜
深,隆兴寺住持祖崇僧德宁,发心募缘,至成化二年二月初六日,重立塔记。石匠掌玘造。”可知,
铁塔于明永乐年间倒塌,至成化二年僧人募捐重立,历时50年左右。1937年重修。铁塔经过重修后,
原有结构、造型基本完整。全塔共13层,高15.8米,造型俊崇浑朴。须弥座占地10.6平方米,为莲花
瓣式石刻。周围方石上有各种浮雕花饰,东南与西南两面各有一名赤膊腆腹大力士,南北分别雕有龙
凤,左右各有一名乐舞人物,边缘为鸟兽图案。最下层四角系琴腿式石座。石刻构图精密,线条舒展,
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塔身为生铁铸就,八角楼阁式仿木结构,每层八面飞檐,斗拱承托,并铸成门
窗、瓦垄、栏杆等装饰,玲珑剔透,精巧细致。第一层中径15.3米,向上逐层收分,层次清晰。明嘉
靖十年进士许东望《铁塔烟靡》诗云:“步出城东到上方,棱层古塔老风霜。三齐自昔多名胜,七级
于今(钅+再)莽苍。绝顶摩云迥去雁,暮云倚树起鸣螗。争春惨淡烟光里,蜃气分明出海洋。”
铁塔 (杨三军摄)
【舍利塔】在临清市城北5里许卫河东岸永寿寺南。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据《临清
县志》载,明万历年间,州人工部尚书柳佐修,历9年乃成。塔为八角楼阁式砖木结构,九级八面,
高约60米。塔座为条石砌基,周长39米,高约5.3米。南面辟门,门楣石额镌刻楷体“舍利宝塔”四个
大字,右刻竖写小字“赐进士按察使郡人王德成书”,左刻竖写小字“大明万历癸丑岁仲秋吉日立”。
九层塔身,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收分得体。整体看来,矗立岧峣,巍峨壮观。二层之上,每层八面设
门,四明四暗,对称美观。每层密檐宽度为1.5米,檐下有陶质花纹斗拱,转角空柱下皆雕莲花承托。
各角均有雕花木椽挑出,上系铜铃。塔内有通天柱为中轴,壁有转角形梯道,可环回登临顶层。5层
内壁有《观世音菩萨宝塔疏》石刻,6层内壁刻“秀聚中天”四字,东西二窗楣额刻“东兴岱岳”、
“西行大行”。塔刹呈盔形,为省内罕见。登临顶端,孤帆远影,运河如带,饶有佳趣。1956年,舍
利塔被定为地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海慧寺】在阳谷县城东北50华里京杭大运河东岸的阿城镇南,是清代一处较为典型的庙宇与会
馆相结合的建筑群。
该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时海慧庵比丘隆牲,在金陵(南京市)募造大佛3尊,在运回东阿途经
阿城时,应镇内商民请求,将佛像供奉于财神庙中,并陆续修建了中殿及两庑,改财神庙为“海慧寺”。
其后,在乾隆、光绪年间又进行了续修和扩建。
海慧寺主要由大殿、大悲阁、会馆、刘公祠等部分组成,占地近百亩,原有楼宇殿阁168间,现
仅存81间,其主体建筑经二百余年风雨剥蚀,仍基本完好。
寺院与会馆建筑布局谨严,轴线分明。沿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前殿、中殿、后殿(即大
雄宝殿)。山门匾额上书“海慧寺”三字,门前置石狮一对,造型生动。前院东西两侧建有钟、鼓二
楼,正殿(前殿)三间,内塑关帝、韦驮神像,东西山墙分列四大天王。中院三间中殿,系穿堂式建
筑。大雄宝殿位居后院,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内奉三尊木雕彩绘三世佛坐像,像高一丈三尺许,底
座高三尺余,左右为十八罗汉。殿前竖有石碑二通,为康熙手书。后院东西有对称的两座院落。西院
主建筑为大悲阁,内供千佛,又称千佛阁。院前两通石碑镌刻有寺院沿革历史的碑文。东院主建筑为
方丈阁和藏经楼,小巧肃雅。阁前是塔园,阁东为刘公祠,另成一处院落,系后人为建寺有功的寄寓
阿城的山西籍解职官员刘勷(曾任山东巡抚)所立。
海慧寺西侧为运司会馆,因系山西商人捐资营建,又称山西会馆。院落两进,自成体系。门前为
长达数十米的大影壁,门洞上建戏楼,院内二层转楼,上面一层与戏楼相连。正面三间大厅,是山西
籍人士集会议事的场所,穿过大厅进入后院,即为关帝庙,供奉关帝。
【狮子楼】位于阳谷县城十字街首。据载此楼始建于北宋年间,因武松在此斗杀西门庆的传说而
闻名。建国初期,狮子楼已腐朽不堪。1958年,在原址上仿明清建筑进行了翻建。1984年又按宋代风
格重建。新建的狮子楼坐西面东,二层五开间三进深,建筑面积454平方米,高15.8米。红柱灰瓦,描
梁绘栋,飞角翅檐,古朴典雅。台基系砖石砌成,主楼系全木结构,环楼有外檐柱16根,内槽柱18根。
上层四面回廊,周围设木栏杆,单檐歇山式屋顶,斗拱硕大,支挑深远,檐口及正脊均为曲线,屋面
显著双曲。 鸱吻高耸, 傧伽站列翼角。门窗皆为宋式,内外装饰为仿宋彩画。正面二楼檐下匾额上
“狮子楼”三个鎏金大字,赫然醒目,系文豪沈雁冰所书。楼前两对石狮,神态各异,造型逼真,栩
栩如生。
【景阳岗】位于阳谷县张秋镇西北3华里,黄河故道北岸,因古诗“疑是仙山现景阳”而名。
据传,古时景阳岗丘岭起伏,林木参天,九岭十八岗,绵延数十里,人烟罕至。自《水浒传》把
武松打虎的故事广为传播之后,景阳岗名声大噪。历经沧桑之后,至今除仅存一高约数丈,面积5万
平方米的沙丘缓岗外,其余皆为平地。岗上现有庙宇一座,内有武松打虎塑像及武松故事壁画12幅,
均为解放后建造。庙侧遍植松槐柏柳,岗右侧立有石碑一幢,上镌“景阳岗”三个遒劲大字。岗东二
三百米村落名景阳岗,村中尚存青砖碑楼一处,碑文书“武松打虎处”。据考证,此碑始立于宋代,
相传这里就是武松打死猛虎的地方。
【梁村塔】在高唐县梁村镇梁村东。塔为八角楼阁式仿木结构,青灰砖砌筑,共13层,高37.5米,
塔基为正八边形,占地32.49平方米。第一层系重檐,北有门;第二层至第十层均为单檐,每层四窗,
第十层窗呈圭角形,有宝瓶式塔刹,现刹顶已失。塔体自下而上逐层收分,有仿造木石建筑的陶质斗
拱和椽子。建筑年代已不可考,但从建筑形式、特别是斗拱的风格看,当为宋代建筑。塔北10米处有
古槐一株,径约数十围,中空而内生瘿,俗称“槐胆”。此槐虽经火灾大部枯死,但在残树上生出新
枝,枝叶繁茂,与古塔相映,人称“唐槐宋塔”,以为奇观。梁村塔曾被著名土木工程专家梁思成收
入其专著中,现为地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植墓】在东阿县城南20公里黄河西岸的鱼山西麓。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才华高旷,为“建安七子”之一。魏太
和三年(229年)被封为东阿王,六年又徙封陈王。曹丕素忌其才,屡加迫害,曹植郁郁寡欢,死时
年仅41岁,谥号为“思”,世称陈思王。曹植为东阿王时,常登鱼山游览,喟然有终焉之心。太和七
年,其子遵曹植遗训,营墓鱼山薄葬。
曹植墓坐东朝西,依山营穴而建,砖土垒就而成。墓前立沈雁冰先生题写的“东阿王曹子建墓”
石碑。墓西北角,有一座清光绪年间所修单层碑楼,内置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所立“东阿王曹植
墓道碑”,高1.7米,宽1.1米,碑文22行,每行43字,正书兼用篆隶。墓北不远处有羊茂台遗址,相
传为曹植读书处。
1951年6月,原平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曹植墓进行发掘清理。墓室由甬道、前室、后室三个部
分组成,平面呈“中”字形,前室为边长4.35米的正方形,后室为长2.20米、宽1.78米的长方形。墓壁
由青灰色砖错缝平砌,墓底平铺单层青灰砖。墓顶、前室呈拱顶,后室和甬道为单券顶。前室有一门,
前、后室之间又开一门,皆砖错缝平砌封门。出土文物132件,有陶罐、陶盆、耳杯、陶车等随葬品。
1978年,墓室及墓道坍塌。1981年、1985年,国家两次拨款修葺,恢复历史原貌。
【聊城温泉】位于聊城市东南十里军王屯村,1977年建成,为黄河冲积平原所罕见。该泉地质构
造条件较好,泉水来自地表以下789米处的古潜山,水源丰富,流量稳定。出口水温达49~51℃,并具
有较强的自喷能力。温泉形成之初,水喷若轮,后安装设施加以限制,每小时自流量仍达7立方米。
温泉含有多种矿物质,对皮肤病有明显疗效。1977年,在温泉东侧建温泉浴池一座,沐浴者络绎不绝。
1979年,又在此建成一座地震水化试验站,定时向国家地震研究部门报送资料。
聊城温泉地处碧野,四周树木葱郁,空气清新。西邻文物名胜荟萃的聊城市区,东靠古王城和巢
父陵遗址,与凤城湖、四河头景区融为一体,是聊城风景旅游线上的重要一环,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
价值。
【台子高遗址】位于茌平县杜郎口乡台子高村西南,是1973年发现的一处以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为主的遗址。
遗址为一高出地面2米的台地,东西64米,南北56米,面积3584平方米。遗址表面散布着大量陶片,
断崖上可见文化层,深者达7米。采集到的标本有陶器和石器。陶器以泥质黑陶为多,灰陶、红陶次
之,器形规整,多经轮制,可见器形有罐、甗、筒形杯等,纹饰以绳纹、篮纹、弦纹、方格纹及附加
堆纹为多见。石器有柳叶状石簇和棒式双刃凿。遗址还发现有晚商及西周遗物。
1977年,台子高遗址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尚庄遗址】位于茌平县尚庄村东一隆起的土丘上,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50米,面积75000
平方米,中心部位高出地表3米。1975年秋尚庄村民挖沙时发现,文物考古工作者随即进行了两次发
掘,发现大汶口文化墓葬17座,龙山文化灰坑139个、灰沟1条、房址1座,以及少量商周和汉代灰坑及
墓葬。是一处以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存为主兼有少量周代和汉代遗存的遗址。
大汶口文化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多为单人葬,仰身直肢,头东脚西。仅有一座系成年女性
与小孩的双人墓。墓多无葬具,少数有二层台和原始木椁葬具。有手握獐牙和拔牙的习俗。随葬品不
丰富,主要是陶质生活用具和石器、骨器、蚌器等生产工具。陶器以泥质灰陶居多,主要器物有鼎、
鬶、罐、壶、杯、高足杯、碗、尊等。常见纹饰有附加堆纹、篮纹、弦纹、锥刺纹和镂孔,烧制火候
较高,质地坚硬。石器通体磨光,形制规整,有斧、铲和纺轮等。
龙山文化遗址属山东龙山文化晚期的早、晚两个阶段。早期遗迹灰坑,多呈圆形,也有椭圆形,
坑壁较直。晚期灰坑有圆、椭圆和不规则形等,底为锅底状。晚期遗迹还有长条形灰沟和房址。房址
为圆形,门东向,房基用草拌泥铺垫6层,表面涂一层白灰面,从倒塌的屋顶和墙壁敷料看,可能是
土坯墙建筑。出土文物以陶器最多,蚌器和骨器次之,另有少量石、骨、角器和卜骨等。陶器以轮制
为主,以夹砂和泥质灰陶居多,泥质黑陶、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次之;多素面磨光,常见纹饰有篮纹、
方格纹、绳纹和弦纹;主要器形有鼎、鬶、(南+瓦)、盆、斝、罐、豆、碗、鬲和器盖等。动物骨
骼有牛、猪、羊、狗、鹿、獐、獾等。卜骨是山东龙山文化的首次发现。
尚庄遗址的发掘,为探讨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分布、类型和分期及其与邻近诸原始文化的关
系,提供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资料。1977年,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家楼抗日斗争遗址】在茌平县广平乡张家楼村。
1939年,日寇侵入鲁西北平原,占领了茌平县城。为抗击侵略者,张家楼村建立了民兵组织,又
与邻近几村的民兵组成民兵联防队。当年的张家楼,四周筑有高约2丈,宽7~8米的土围墙,东、西、
南、北辟4道寨门。围墙外筑鹿砦,再外是宽7~8米、深约2米的壕沟。民兵们用115支土枪组成“钢枪
队”,打击敌人,保卫村庄。
1944年12月6日晨,日伪军3000人包围了张家楼,村民700多人上阵,从清晨战至黄昏,打死打伤敌
人250余人,后在增援部队的配合下,打退了敌人的进攻。2月16日,日寇又纠集济南、聊城、临清等
地日伪军1200余人,重犯张家楼。该村群众猛烈还击,战至第三天,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群众牺牲
332人,负伤264人。
1960年,全国民兵代表大会授予张家楼村“英雄村”光荣称号。1971年,在村中修建了“张家楼
烈士陵园”,内有“张家楼民兵连英雄事迹展览馆”,陈列着当年抗击日伪军用过的刀、矛、枪、棍
和烈士的衣物,馆前矗立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纪念碑。1977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西北革命烈士陵园】 位于莘县大王寨乡东、 西丈八村之间,故又名“丈八烈士陵园”。
1945年由冀南行政公署建立,占地面积58600余平方米。陵园大门坐北朝南,系牌坊式建筑,建于1976
年。陵园中心矗立着一座高16米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塔分三层,系八角亭式结构,飞檐斗拱,碧瓦丹
柱,宏伟壮观。塔中石碑上镌刻着塔名、碑文和936位烈士英名。塔后面建有8间前廊式烈士事迹陈列
室。陵园北部为烈士墓区,安葬着23位烈士的遗骨,墓前均立有石碑。1988年1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公
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马本斋烈士陵园】在莘县张鲁镇南面1公里处,1955年建,1985年重修,占地面积5567平方米。
陵园大门系伊斯兰式建筑。陵园中央建有一座六角形纪念碑亭,亭高11米,对角线6米,建在1.2米高
的方形平台上,建筑面积30.2平方米。亭内立一青石纪念碑,高2.9米,正面刻着“马本斋烈士永垂不
朽”九个大字,背面刻着烈士传略。在纪念亭后面是马本斋烈士墓。在陵园北部建有烈士祠,建筑面
积101平方米,祠堂正中安放着马本斋烈士半身玻璃钢塑像,四周墙壁上悬挂着毛泽东、周恩来、朱
德等领导人以及党政军领导机关的挽词和纪念匾等。马本斋(1901~1944年),河北献县人,回族。
曾参加奉军,受训于东北讲武堂,后在张宗昌部由排长升为团长。“七七”事变后,在家乡组织回民
抗日武装。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中军区回民干部教导总队总队长,回民支队司令员,冀鲁
豫军区三军分区司令员等职。1944年2月在莘县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