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地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20&rec=34&run=13

【水泊梁山风景区】位于梁山县境内,是国内唯一的以农民起义历史遗址为游览主题的省级风景
名胜区。
水泊梁山景区分为县城南侧的梁山景区和县城北部的水泊景区两部分。梁山景区包括梁山、凤凰
山和龟山,以山为主;水泊景区包括东平湖、腊山、昆山、棘梁山,以水为主。
梁山 本名良山,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西汉时,文帝次子梁孝王刘武狩猎于此,中暑身亡,
葬之山麓,此山遂易名梁山。山由虎头峰、雪山峰、郝山峰、青龙山四个主峰和骑三山、玉皇顶、小
黄山、小平山、系狗山、鏊子山、后山七支脉组成。诸峰西枕黄河,东靠京杭运河,北濒东平湖。山、
河、湖相互交错,景观自然天成。史载:五代至北宋,黄河屡次溃决,大水皆注梁山,形成广阔无垠
的大泽,号称“八百里梁山泊”。水借山势,山凭水险,形成水泊天险。北宋宣和年间,宋江“集弟
兄于梁山,结英雄于水泊”,并以之为根据地,与官军相抗衡。后《水浒》一书行世,梁山也因此而
成了名山。山上山下遍布《水浒》故事遗址遗迹。“宋江寨”位于虎头峰上,呈椭圆形,周环以巨石
垒成两道寨墙,虽残垣断壁仍可观当年雄姿。寨中有“聚义厅”遗址,旁有巨石,上凿石窝,传说当
年“替天行道”大旗即立于此处。迤西有蓄水池,名“宋江井”。1988年,对原遗迹进行了修复,并
增添了《水浒》大型陶瓷壁画群。
黑风口 地当虎头峰与雪山峰之间,乃通往宋江寨的要道。两侧是悬崖峭壁,深谷绝涧,风大且
急,传黑旋风李逵曾在此把关,故名黑风口。1982年增塑李逵像一尊,后又建黑风亭一座。如削的山
崖上有沙孟海手书“黑风口”大字题刻。此外还有林冲火并王伦处、十里杏花村及梁山好汉习武练兵
的军寨等传说遗址多处。雪山峰南麓,尚有唐代莲台寺遗址、明代抗倭西竺和尚的墓碑及墓塔。凤凰
山南端有4个溶洞,大小不一,常年雾气弥漫,滴水不绝。
东平湖 乃梁山泊泊迹。金大定年间黄河改道,梁山泊大水遂退,至明代,水域渐缩小在今东平
湖一带。湖区水域面积124平方公里,烟波浩淼、有小洞庭之称。峰畔是腊山,主峰高258米,自然风
光可与泰山媲美,古有“小岱峰”之誉。山之南有名泉“马跑泉”,水流潺缓,终年不竭。泉旁立一
古寺,名月巖寺(始建年代无考),西北石壁上有唐代开凿的石窟及石雕佛像。
棘梁山 因与梁山遥遥相对且荆棘丛生而名。 宋以来历代在此设巡检司, 故又名司里山。海拔
105米,但山周陡峭,形势险要,传为晁盖起义初期的根据地。山上有聚义厅、粮仓、演武场、旗杆
石等遗迹。山顶千佛崖镌有石佛坐像,崖周围刻有近500尊大小不等的佛像,以及宋代摩崖刻经。山
北有石庙村,原名石碣村,传为“阮氏三雄”故居。
【曹州牡丹园】 1982年建成,坐落在菏泽市区东北济(南)兰(考)公路东侧。是由牡丹乡赵
楼、李集、何楼、毛胡同4个自然村的牡丹园连缀而成的花卉园,其腹地开阔,布置协调,观赏价值
极高。牡丹园建有两座造型相同的牌楼式大门,飞檐斗拱,雕梁画柱。门楣中间是舒同题写的“曹州
牡丹园”五个镏金大字。菏泽古称曹州,其牡丹久负盛名,《聊斋》中有“曹州牡丹甲齐鲁”之誉。
牡丹园占地1100余亩,种植在谱的牡丹60多万株,奇花异木数百种。园分西、北、东3个观赏区,设若
干个游览点。每当谷雨花发,园内一片花海。登上观花亭倚栏远眺,园内奇景尽收眼底。3类6型8大
色480多个品种的牡丹花犹如彩浪奔涌。红、黄、白、蓝、绿、青、紫,五颜六色的牡丹,各具姿容,
竞相媲美。南大门以里为西赏区。这个赏区内有现代化的大型温室,室内一年四季花香四溢。有供举
办书画展用的新式楼榭,珍藏着不少名人字画。“天女散花”和“牡丹仙子”两尊雕像分别耸立在这
个赏区的南部和西北角的牡丹丛中。北赏区是大面积的牡丹芍药。珍稀品种葛巾、玉版二亭就在这个
赏区中间,游人可在亭中小憩。《聊斋》中有关于牡丹仙女葛巾、玉版远嫁洛阳的故事。东观赏区除
各色牡丹外,有小竹林,腊梅丛,还可欣赏到由日本引种的樱花。在牡丹园附近,另有百花园、古今
园与之相呼应。百花园除种植牡丹,还植有各类奇花异草珍木300余种;古今园设特产队,专事牡丹
新品种的培育。
【秦洞】在巨野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金山南坡。传说唐李世民称帝前,曾在此歇兵避暑,故后人
称其为“秦王避暑宫”,或“秦王洞”。此宫系劈山凿成,宫内两壁平滑如镜,多有石刻,南北长90
余米,东西宽5米。宫道尽头为人工石洞,平顶立壁,可容百余人。洞内冬暖夏凉,故亦称“清凉洞”。
原有石雕佛像,今已散失,仅存《秦王洞壁记》、《大明禅院记》及前人的词咏和诗文碑刻。秦洞背
风朝阳,晨霞暮霭,穿射而入,薄薄云雾缭绕其中,进得洞来,如入仙境,故民间有秦洞云霞之说。
【永丰塔】坐落在巨野县城东南角,始建于五代后周,塔未合而止,北宋年间继建而成。此后,
清、民国又多次整修。塔为砖石结构,高30米,分7层,上层周长36米,下层周长44米,每层四角八门。
塔尖为圆型亭式砖木结构,青瓦覆盖。此塔虽历时千余年,仍甚坚固。明洪武七年(1374年)黄河决
口,水深4米,没塔下二层,水过后塔依然如故。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巨野发生7级地震,倾坏
城垣、房舍,而塔完好无损。现在古塔附近有荷塔、石桥相衬托,景色优美。
【成武田塔】位于成武县大田集镇田塔村东头,建于唐开元年间。塔呈方形,四角,攒尖式,全
石结构,层层塔檐均雕有花纹。塔共7层,“文革”期间毁掉3层,现尚存4层。底层有一半淤入地下,
地下半层有塔室。塔门向南,室内进深1米左右。东西两壁有石刻,东壁中间为浮雕佛像,佛像两侧
有立幅镶嵌石刻。右刻:“大唐开元圣神之武皇帝供养”,左刻:“大唐开元皇右供养佛时”等文字。
田塔地上部分高556厘米,造型古朴端庄,风格突出,为鲁西南所仅有。
【郓城唐塔】位于郓城县城内东北隅,始建于后唐,原名观音浮屠,占地80平方米,系砖砌圆型
塔,全高32米,共7层,为中空楼阁式建筑。塔每层上下有石梯相连,每层八角四门,角门对称。塔
体造型古朴典雅,上下锥度不大,青石青砖,白灰砌筑而成,雄伟浑厚。1449年(明正统十三年),
河决荥阳,郓城被洪水吞淹,塔淤没2级,后历经沧桑,仍岿然屹立。建国以后进行了整修,现塔身
完好。塔上常年栖息一种只有前爪而无后趾的奇异燕子,数量甚多。每当春夏季节,塔周绿树成荫,
碧水映辉,群燕绕塔翔鸣,堪称当地一景。
【百狮坊】俗称张家牌坊,位于单县城内张牌坊街东端。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为文林郎
张蒲妻朱氏而建。因其夹柱上精雕一百个姿态各异的石狮子,故名“百狮坊”。坊体高14米,宽9米,
四柱三间,五楼式,歇山顶,正间单檐,侧间重檐。坊上雕刻的狮子、云龙、牡丹、吻兽、尊像等无
不刚柔融为一体,维妙维肖,栩栩如生。此坊为全石结构,通体雕刻,8根夹柱分8组,精雕石狮百头。
正反两面8座石狮均巨头、卷毛、突目、隆鼻、阔口、利齿,傲然蹲踞,雄健威猛。每个大狮身上攀
附着5个小狮,姿态各异,生动传神。狮座的前、左、右三面,浮雕圆型松狮图,狮子三两不一,蹦
跳翻滚,争戏绣球。每根立柱所雕4条蛟龙在柔美飘逸的祥云间卷舒出没,盘旋回舞。正间上下额枋,
次间额枋及正檐下“圣旨”匾的四周,均镂空透雕二龙戏珠,摇头弄尾,怒目奋爪,状如腾飞。正中
额枋上分三层镂空透雕“串枝牡丹”,尤为精致。海马、跑兽等造型优美,生动传神。每个吻兽的身
上浮雕两条游龙,生动活泼;大象背驮宝瓶,憨态可掬。其他部位也都平雕成云龙、牡丹、菊花、团
鹤、团寿、卍字等吉祥图案。统观整座牌坊,结构精巧,雕刻精细,繁而不乱,是清代石雕艺术珍品。
1977年,该坊同百寿坊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寿坊】俗称朱家牌坊,坐落于单县城内,与百狮坊相距百米。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为
翰林朱叔琪妻孔氏所建。此坊以正间上枋心环雕一百个不同书体的“寿”字而得名。坊高13米,宽8
米,结构形式与规模和百狮坊相似。雕刻之精致,也可与之媲美。百寿坊独特之处是坊座雕有8头矫
健雄狮昂首远望,8条出水蛟龙绕柱回舞。额枋上饰满盛开的牡丹,透雕祥云飞鹤、浮雕对翔鸾凤竞
相争美。狮座左右两面有蟠螭、鹤凤图浮雕。狮座夹柱上雕有4幅寓意福禄寿喜的花鸟图。整座牌坊
结构精巧,主次分明,雕刻精细,刀法洗练,古朴优雅,繁而不乱,堪称国内罕见之石雕艺术珍品。
1977年同“百狮坊”一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邱堌堆遗址】位于鲁西南平原,黄河南岸,菏泽市佃户屯乡曹楼村东南安邱堌堆上,是龙山
文化、岳石文化和商代文化遗存。东南距仿山墓群约6.5公里。1956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77年被公布
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东西长80米,南北宽70米,面积5600平方米,堌堆高出地面2.5~3.5米,
文化堆积层厚达5米。1976~1984年,山东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及菏泽地区博物馆等单位先后进
行3次发掘,揭露面积300多平方米,获取了一批重要的资料。
龙山文化层发现房址12座,灰坑4个,灰沟3条。房址分圆形和长方形两种,均分夯土筑成,并发
现有残存的柱洞和墙壁,长方形房址门道下面的夯土中有一中年女性骨架,既无墓圹,亦无葬具和随
葬品,可能与某种建房仪式有关。文化层中出土遗物有方格纹夹砂罐、平底盆、碗、细柄豆、篮纹瓮
等。岳石文化的遗迹有灰坑和灰沟,遗物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生产工具以半月形双孔石刀为突出
特征,生活用具有素面陶甗、碗形和浅盘形带棱豆、子母口罐等。商代遗存共分六期,这种连续堆积
在全国商代遗址中较为罕见。出土有陶鬲、甗、簋等。
安邱堌堆遗址地处山东、河南两大文化系统的交汇地带,与河南古文化有颇多相似之处,有助于
探讨两大文化系统的相互关系。
【梁堌堆遗址】位于曹县侯集乡梁堌堆村东北,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至汉代的遗址。1957年发
现,1977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东西124米,南北92米,面积1万余平方米,平面呈椭圆
形,现在地面以上仅存高5米,面积近一千平方米的堌堆。土质较硬,呈黑灰色,暴露有灰坑、炭粒
等,采集到龙山文化及商周时期的残陶片。1976年,文物工作者在西侧边缘进行了试掘,除发现有夯
土外,还发掘清理了汉墓两座,出土有陶壶、盒、罐、陶俑及铜洗、铁釜等。
【安陵堌堆遗址】位于曹县刘岗乡孙庄村东北300米处,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和商代文化的遗
存(以商代为主)。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南北长225米,东西宽150米,最高
处高出地表8米。遗址保存较好,遗迹遗物暴露较少,仅采集到少量龙山文化时期的方格纹、绳纹残
陶片,商代的残鬲足、陶片及石镞等。该地1945年被辟为烈士陵园,堌堆顶部建有碑楼,中立“鲁西
南抗日烈士纪念碑”矩形石碑,南端建有烈士灵堂,北端建有烈士墓碑亭以及烈士墓多座。
【巨野教案遗址】在巨野县夏官屯乡磨盘张庄村内。巨野教案又称曹州教案,指1897年德国天主
教神父能方济和韩·理加略在山东曹州巨野县被杀事件。巨野张庄教堂德国神父薛田资在周围发展教
会势力,指使教徒欺压平民,引起民愤。1897年11月1日,上述两教士途经张庄夜宿薛田资处,为当地
民众(一说是大刀会众)所杀,薛氏借宿他处方免。德国政府以此为借口迅速出兵强占了胶州湾,迫
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攫取了山东的路矿特权。事后,用清政府的赔款重修了教堂,1966年
被拆除,现仅存一眼水井。1977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巨野教案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红三村指菏泽地区曹县韩集乡的刘岗、曹楼、伊庄。三村相距不过二三
里,呈鼎足之势。抗日战争时期,三村是鲁西南革命根据地领导机关驻地,日军在地图上将三村用红
笔圈在一起,并写了一个大大的“赤”字,因此人称“红三村”。
1940年秋,我鲁西南抗日根据地主力部队奉命北上,仅留下地委机关和独立团150人继续领导当地
的抗日斗争。日伪军乘机勾结王子魁、马逢乐等顽匪武装围攻夹击我根据地。地委领导当地群众英勇
反击,但由于敌众我寡,根据地日益缩小,最后被围困在“三村”。地委决定,坚守三村,直到胜利。
以地委干部和党员为骨干组成守寨指挥部,以积极分子为基础组成模范班,以青壮年为主编成自卫队,
轮流守寨。妇救会送水送饭。为减轻三村压力,独立团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军民团结苦战了三个多
月,坚持到我主力部队到达。敌人仓皇逃窜,军民乘胜追击,在常乐集一带消灭王子魁部300多人,
消灭石福起部600多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保卫了根据地。1977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将“红三村”
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仿山墓群】位于定陶县城北6公里处,为周代曹国历代国君墓葬群,因其突兀耸立,状如山峰,
故称“仿山”。定陶是周代曹国故地,周武王克殷后,封叔振铎于此,传二十五世,后被宋国所灭。
墓葬群由东、西两个土丘组成,东丘现南北长340米,东西宽100米,最高处10米。丘上存有明天
启、清乾隆、清道光年间碑刻各一座,丘南端残存着数间旧庙宇。西丘南端已遭破坏,北部存南北长
140米、东西宽54米、高4米的高地,现已成为耕地。墓地已发现汉墓多座,出土一部分陶器,但尚未
发现周代墓葬,仅在东丘北端采集到商、周遗物。
仿山墓群是研究周代曹国历史的实物资料,1977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西革命烈士陵园】在单县东南郊,1945年建,1946年被国民党军队破坏,1951年重修,面积10
万平方米。陵园有大门两座:南大门为民族风格的牌坊楼式建筑,西大门为双底牌坊式建筑。陵园内
共有烈士塔、亭、堂、公墓等纪念建筑物11座,共安葬烈士两千余名,其中有苏鲁豫皖特委书记王文
彬、七纵十九旅旅长吴大明、湖西区专员李贞乾等烈士。烈士纪念塔位于园内“琴台”遗址上,1985
年省政府拨款重建,1986年4月建成,高26.74米,花岗石砌成,呈方形,正面镌刻胡耀邦题写的塔名,
塔座系青石构筑的三层平台,塔顶安装高1.7米的铝合金红五星,塔前为1800平方米的广场及两座花坛。
烈士纪念亭高15米,分三层,下层为烈士公墓,中层内壁镌刻烈士英名和原湖西区党政军领导题词,
上层居中立着六棱柱式石碑,上刻有碑文。烈士纪念堂建在园内“天台”遗址上,面积570平方米。
堂的中央矗立一组英雄群塑,四壁刻着烈士英名,堂内展出烈士遗物60余件,照片图表170余幅。1988
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湖西革命烈士陵园为第一批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吴大明烈士墓 1952年修建。墓呈长方形,青砖砌成,高9米,宽8米,长10米,正面砌有弓形墓
门, 四周绕以走廊, 门额刻着刘伯承亲笔题写的“人民解放军阵亡旅长吴大明烈士之墓”。吴大明
(1911~1946年),湖北黄安人(今红安)。1927年冬参加红军地方游击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初编入红四军十二师。同年11月,红四军与红二十五军合编为红军第四方面军,被编入红二十
五军七十四师政治部,任干事。1934年参加长征,抵陕北后任七十五师二二五团政委。1939年春来山
东,历任冀鲁豫军区独立大队队长、团长、鲁西南军分区司令员、七纵十九旅旅长等职。1946年10月
在巨野章缝集战斗中牺牲。
【鲁西南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曹县西北部安陵堌堆古遗址,是冀鲁豫第十专署为纪念1943年“九
·二七”反“扫荡”牺牲的烈士于同年冬集资修建的。面积42600余平方米。陵园内共安葬烈士261名,
其中有朱程、刘齐滨、袁复荣、王雪静等烈士。革命烈士纪念堂在陵园前部平台上,建筑面积315平
方米,砖瓦结构,飞檐挑角,五脊十八兽。纪念堂内并列9块石碑,刻有26位烈士的传略,墙壁上悬
挂46位烈士遗像。在烈士墓区前面,立有鲁西南烈士公墓碑,原建碑亭倾圮,1985年重建,六角六脊,
碧瓦丹柱。鲁西南抗日烈士纪念碑矗立在高14米的安陵堌堆上,高2.57米。原建碑亭倾圮,1985年重
建,四角双层,碧瓦丹柱,高15米。在陵园前部东西两侧,建有两座爱国自卫战争殉难烈士纪念碑亭。
1988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