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20&rec=28&run=13

【孟庙】又称亚圣庙。在邹县城南关。为历代祭祀孟子之所。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孟庙原
建于四基山麓孟子林墓旁。因距城较远,瞻拜祭祀不便,乃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迁建今址。宋元
丰年间,朝廷追封孟子为“邹国公”,元代加封“邹国亚圣公”。此后经不断增修拓广,至明代已具
现在规模。
孟庙呈长方形,院落五进,以主体建筑亚圣殿为中心,南北成一中轴线,左右对称式配列。前部
为三个大院,后部分为左、中、右三路。共有殿宇64间,面积653亩。亚圣殿始建于宋宣和三年,中
经历代重修达38次之多。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地震倾圮后重建。殿7间,高17米,横宽
27.7米,进深20.48米,双层飞檐,歇山式,绿琉璃瓦覆顶。檐下四周挺立着26根3米多高的八棱石柱,
下端以石鼓和覆莲为柱础。殿前18柱通体浅雕双翅飞龙和宝相牡丹。殿檐下的斗拱和梁坊,彩绘着山
水、花卉、人物等图案。重檐正中,高悬“亚圣殿”匾额,四周金龙环绕。殿门额上挂“道禅尼山”
横匾一块。殿内,迎面一幅抱柱对联:“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切同禹颜。”为清乾隆皇帝手书。
殿正中原有神龛,供奉孟轲衮冕九旒九章彩色塑像,东侧还有一神龛,内供孟轲弟子乐正子的塑像。
但在“文革”中均遭破坏,现仅存清雍正皇帝书写的“守先待后”横匾一块,悬于殿内。亚圣殿东西
两庑各7间,原祀孟子弟子及历代贤儒19人,现辟为汉画像石陈列室。亚圣殿前的省牲所和祭器库,
是放置祭品和祭器的地方。其后为寝殿,始建于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原是供奉孟轲父母的殿堂。
明弘治十年(1497年)改祀孟轲夫人。殿前3株古桧,传为北宋宣和年间所植,历经850余年,依然郁
郁葱葱。
启圣殿位于孟庙东路,始建于明弘治十年(1497年)。殿3间,是祭祀孟轲之父孟孙激的庙堂,
殿内原有孟孙激的塑像,像前木主书:“启圣邾国公之位”。元代元祐三年(1316年),尊孟轲父为
邾国公,孟母为邾国宣献夫人,其殿因而又称“邾国公殿”。启圣殿之后是孟母殿,始建年代与启圣
殿同。殿内东侧神龛内原有孟轲石刻像一尊。据《邹县志》载,此像为宋景祐年间孔道辅修孟母墓时
掘得,系孟子自刻为母殉葬石像。
西路主要建筑为致严堂和祧主祠。致严堂是孟子后代祭祖之前沐浴、更衣、斋食之所,原称斋宿
所。祧主祠为孟氏的家庙,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十年(1830年)所建。祠内原存放孟氏大宗户嫡系五代
以上至孟轲二世祖的木主牌位。
孟庙内现珍藏着历代碑碣石刻275块,著名的有汉新莽《天凤碑》、唐欧阳洵《苏玉华墓志铭》
碑、元代仿刻秦李斯小篆《峄山刻石》、明董其昌《题孟庙古桧》诗碑、明胡继先集王羲之书体《邹
县重修孟子庙碑》及清代所立《孟母断机处》碑等。
孟庙内古桧老槐,翳天蔽日。知言门外,一巨槐生于古柏之中,槐柏两体,纠缠连理,人称“柏
抱槐”,虽历经几百度寒暑,仍然枝叶葱茏,堪称奇观。
【孟府】 亦称亚圣府。在邹县城南关,东与孟庙毗邻,是孟子嫡裔居住的地方。现为国家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孟府始建年代不详。宋景祐四年(1037年),孟子45代孙孟宁翻新故宅时在屋壁中
找到所藏家谱,其宅当为孟子后裔居住所在。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孟子被封为“邹国亚圣公”
后,孟府被称为亚圣府。经过历代重修扩建,至明代已具相当规模。孟府现占地60余亩,前后七进院
落,共有楼、堂、阁、室100多间,并保存有历代帝王所赐的朝服、龙袍、圣旨、诰封和家藏珍宝珠
玩、宗族档案、印书木版、古书字画等大量珍贵文物。
孟府以大堂为界,前为官衙,后为住宅。孟府大门为三楹,门上正中高悬“亚圣府”三个镏金大
字竖匾。黑漆大门上彩绘门神,两侧各有一石狮昂首雄踞。门内东西厢房是当年差役和守卫居住的地
方。二门也叫礼门,其形制基本同于大门,但门洞为三启。进二门,迎面为彩拱飞檐的门楼,是为仪
门,又名塞门。此门平时紧闭,只有在帝王大典、迎接圣旨、重大喜庆或祭祀活动时,才在礼炮声中
敞开。穿过仪门便是大堂。大堂系孟子嫡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迎接圣旨、接待官员、申饬家族
法规、处理公务家事的地方。大堂为厅堂式建筑,门前为一方砖铺地的高台,环以石栏。堂内正中原
有木制暖阁,公案銮架上插“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肃静”、“回避”等各种仪仗执事。大堂东
西两厢过去是赞礼生、乐舞生、司书、执事人等办公的场所。左右还设有鼓乐楼。堂前露台东南置日
晷,西南置嘉量。大堂西侧曲尺形建筑名见山堂,专供接待和宴请宾客之用。堂前的月门外,有一块
玲珑的太湖石,上刻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阮元和书法家孔继涑的手书诗词。见山堂即以石取名。大堂现
已辟为邹县出土文物陈列室,陈列着从原始社会晚期到清代的大量出土文物。其中西周时期带有铭文
的“鲁伯驷父盘”、春秋时期的“弗敏父铜鼎”、宋高宗赵构题跋的“金粉葵花蛱蝶”绢本扇面画、
宋雷威制作的“天凤海涛琴”及元代画家钱选的“白莲手卷”画等,均为稀世珍品。
孟府的后半部分为内宅。内宅门掩映于大堂之后。宅门外檐木枋上镂空雕刻鲤鱼跳龙门、麒麟送
子、鹤鹿同春等图案,两边是倒悬的垂珠,工艺精美。进内宅门为上房院,又名“世恩堂”院,原是
孟子嫡裔“翰博”居住之处。世恩堂院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建筑。此院的后面是“赐书楼”院,
为孟府存放档案和钦赐书籍之处。再向后有“延禄楼”等两处四合院,是孟氏近族的住处。最后是孟
府后花园。
【孟林】位于邹县城东12.5公里的四基山西麓,是孟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
孔子45代孙孔道辅知兖州时,始于此处访得孟子墓,并立庙祭祀(北宋宣和年间将庙迁至县城南关)。
元丰七年(1084年)朝廷赐库钱30万,增修墓庙,购置祭田,广植柏桧。明清两代不断重修扩建,至
清康熙时,祭田、墓田面积已达5846亩。
孟林前有长约3里的神道, 中段有一条小溪自东南向西北蜿蜒流过。 溪上横跨一座拱桥,俗称
“御桥”。桥旁旧时有“亚圣林”石碑。过桥而上,长约500米的石砌甬道直通享殿大门。享殿5间,
单檐斗拱, 朱漆彩绘。 内存石碑6幢, 记载了孟庙、 孟林的建造和增修情况。 其中北宋景祐五年
(1038年)所立《新建孟子庙记》碑,系北宋儒学泰山学派的著名学者孙复撰书,是至今可见研究邹
县“三孟”最早、最珍贵的资料。享殿之后为孟子墓,墓址坐落在孟林正中,高约6米,周长约100米。
墓前矗立“亚圣孟子墓”巨碑一幢。墓西北约300米处有古冢3座,传为孟孙、季孙、叔孙之墓,通称
“三家冢”。
孟林内古树参天,蔚然深秀,现存柏、桧、柞、杨、榆、楸、槐、枫、楷等1万余株,多为金、
元、明、清各代所植。
【孟母林】位于邹县城北约12.5公里马鞍山东北麓。系孟轲母亲仉氏之墓的所在地。孟母林是接
山而建的大型林墓群,占地近6亩。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母林的主要建筑为孟母祠,始建于宋景祐年间,元、清两代重修。祠为红墙方院,砖砌门楼。
祠内有三楹享殿一座。殿内原有孟母塑像、神龛等。殿后有石供案、香炉和一幅立于清乾隆年间的石
碑,额题:“启圣邾国公端范宣献夫人神位”。孟母墓在享殿以西。墓前有石鼎、石烛奴、石供案、
石碑3幢,正中石碑刻:“大明邾国宣献夫人之墓”,右为孟母墓碑,系元代元贞二年(1296年)所
立;左为邾国公坟庙碑,亦立于元贞年间。孟母墓旁有“新泰伯孟仲子”墓。孟仲子一说为孟子从弟,
一说为孟氏二世祖。孟仲子墓西北方向,有孟子第45代孙(中兴祖)孟宁墓,墓碑阴刻有孟氏世系图。
【峄山戏楼】峄山戏楼为峄山庙宇宫殿建筑群的一部分。据记载,峄山戏楼共有兴国寺戏楼、南
华观戏楼、三清殿戏楼、炉丹峪戏楼、火神庙戏楼、白云宫戏楼六座,其中尤以白云宫戏楼为最,人
称峄山戏楼。
峄山戏楼位于峄山白云宫正南,系白云宫正门、玄帝殿、戏楼三者合一的精巧建筑。峄山戏楼始
建于元武宗元年(1308年),明、清时代多次修建。戏楼东侧立二块元碑,有赵大麟记《五华白云宫
碑》、连国观记《创建三清殿碑》,碑刻基本完好。戏楼三孔为白云宫正门,入宫门即戏池,可容纳
千人。戏池左侧仅存一古柏,历尽数百年风霜,依然苍老遒劲。正门上朝阳处刻有“通天明宫”四个
大字,是为清嘉庆十三年黄业芝所题。戏楼朝北二层台额题“声彻云霄”。两侧便门,左名“出风”,
右名“入雅”,系董长林题。台口石柱原有十七字楹联一副:
山色罩四围看翠袖蹁跹恍忆孤桐来舞风
天倪传九奏听笙歌嘹呖还谐清磐遇行云
无棣鲁源张汶题1941年日军围打峄山,戏楼毁于战火。1943年,这幅珍贵的楹联被日本侵略者盗
走,现仅存台基。
据记载,峄山戏楼创建后盛况空前。清嘉庆年间,邹县知县周景岩在《邹峄山创建戏楼记》中云:
“凡山林川谷之能出云为风雨者,皆在礼典。况峄山北拱岱宗,东接尼防,钟天地之秀灵而为东南之
保障者哉。每当甘露既零,黍稷既介,农人乘三闲时相与招优人演戏剧。剧用是庆丰年勤报赛方诸,
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焉,甚盛事也。神祠以前旧有戏楼一所,风雨损坏已久”,为“答神庥庆丰乐”,
故而创建之。为修复戏楼旧观,1986年在原台基上重建。现戏楼,台基高3.9米,南北宽8.6米,东西
长11米;前台深4米,宽9.8米,台口高3.1米;后台高2.7×9.8米。脊、梁全系木质结构。
【邹县四山摩崖】邹县的铁山、岗山、尖山和葛山,保存着数十处古代佛教刻石,史称“古邾四
山摩崖”。刊刻时代大多在北朝晚期,是我国重要的佛教石刻之一。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铁山摩崖 在铁山之阳一块南北长61米、东西宽17米的花岗岩石坪上,共刻字30行,计1500余字。
内容分为《金刚经》文、石颂和题名等三类。经文字体较大,字径一般在40~60公分之间,为隶书,
间用篆及行、草等体,其中还有些北朝常见的简字和俗字,反映出北朝时期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石
颂在经文的西侧,颂文之前为大字书写的标目“石颂”,字阔70~90公分,高80公分。题名原为3处,
现仅存1处。在经文右下方,字阔23公分,高28公分。刻石镌于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即历史上第
二个在全国掀起反佛教活动的皇帝北周武帝宇文邕死后的第二年。为了表达对佛教的坚定信念并防止
灭佛事件的重演,虔诚的佛教徒们选择了这片花岗岩镌下了900字的《金刚经》文。由此可见佛教势
力在北朝时期的强大。
岗山摩崖 岗山位于铁山之东数里。山上共有刻石24处,现存文字400多个。分散镌刻于山顶及
山阴的数十块大小岩石上。最多者180余字,最少者仅有一字。内容多为《金刚经》文。字径与铁山
摩崖经文相近,字体皆为隶书。刻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
尖山摩崖 分布在尖山大佛岭数处花岗岩石上,共有600余字。字大如斗,笔法遒劲,皆为隶书。
刻于北齐武平六年(575年)。据史载,尖山摩崖刻石的书法艺术高于铁山和岗山摩崖刻石。可惜在
“文革”中遭到毁坏。
葛山摩崖 在葛山后山南麓,刻有隶书经文10行,共270字。字径大者60公分,小者40公分。因年
深日久风雨剥蚀,部分刻字已模糊不清。此处刻石刻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
四山摩崖刻石除对研究佛教史有着重要的价值外,其书法艺术也久为历代书法家所称道。清代著
名学者包世臣称其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魏源赞其为“字大如斗,雄逸高大”;康有为则认为
四山摩崖的书法是“承上启下,开一代新风”,是“魏碑中大字的顶峰,首推一指”。有论者尊崇其
为“通隶楷,备方圆,高深简穆,为擘窠之极轨也”。是研究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泗水泉林】位于泗水县泉林镇陪尾山下,因名泉荟萃、泉多如林而得名。在大约3公顷的地面
上,地下水透过石灰岩、砂岩断层夺地而出,形成星罗棋布的大型泉群。据《泗水县志》载:“大泉
五十有四, 小泉不可胜数。 ”主要名泉有洗钵泉、天井泉、响水泉、红石泉、珍珠泉、趵突泉、石
(土+坌)泉、淘米泉、双睛泉、涌珠泉、繁星泉、双石缝泉、潘波新泉、潘波泉、甘露泉等,或从
底涌,或从缝溢,斗折蛇行,叮咚有声,汇流入泗。漫步其间,只见诸泉珠联纷呈,泉连溪、溪穿泉,
微波细涓,或汇为深潭,或潴为浅池,无不清澈见底。相传当年孔子来游,曾发出“逝者如斯夫,不
舍昼夜”的慨叹。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盛赞其为“海岱名川”;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下了“秋波落泗
水,海色名徂徕”的佳句。
泉林地区历史悠久,开发较早。北魏、北齐时,在泉林修建了原泉祠。北宋在陪尾山上修建了祭
祀水神的庙宇。元代建泉林寺。明代修建了“林壑深秀坊”、“道源固脉坊”、“海岱名川坊”和观
泉亭等六亭,及招提一舍、龙伯之宫等建筑。清代康熙、乾隆两帝曾多次驻跸泉林,并建有泉林行宫、
中册行宫(皇营)及大量的亭榭楼阁桥等,并留下许多题咏碑刻。
泉林泉群不仅具有独特的泉水景观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且更可贵的是其水量充沛,“不以潦而
盈,不以旱而涸”;泉水冬暖夏凉,全年水温在14~18℃,基本保持恒温;水质纯洁,水中矿物质含
量均在标准范围以内。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已在泉林周围地区建起了啤酒厂、虹鳟鱼养
殖场等。泉林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有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拟与泰山、曲阜相连,组成
名副其实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旅游胜地。
【卞桥】又名“双月桥”。在泗水县卞桥镇东门外,横跨泗河之上,东距泉林2里。始建于唐代,
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重修,明嘉靖六年(1527年)复修。该桥是山东境内现存最早的古代桥梁。
桥面长24米,宽6米,东西引桥各35米,为单券三孔石拱桥。桥头各有两尊相向蹲踞的石狮。桥面望
柱、栏板浮雕有滚龙猛虎、金刚力士、花卉翎毛、山水风景等。券孔之上透雕龙首,或吞食游鱼,或
口含宝珠,造型生动,神态各异。桥下清波长流,两岸杨柳依依。中秋之夜,月印双影,景色殊异,
为泗水十景之一。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山寺】在泗水县泗张乡安山之阳,海眼泉之侧。依山傍水,环境幽雅,是理想的消夏避暑胜
地。寺院格局尚完整,院内碑碣林立,其中有清代名人王延赞的赋诗刻石。门前的千年银杏树,干粗
数围,枝叶如盖,树冠蔽地10丈许,至今仍果实累累。安山寺东鱼鳞山多溶洞和石崖,其中最大者为
罗汉洞。洞深数十米,宽窄不等,最宽处4米有余,窄处仅容1人通过,洞壁一侧镌有丹篆数十字,无
有辨识者。洞壁多呈珊瑚状,钟乳倒悬,或洁白如雪,或晶莹如玉,或状若牛首,或形似羊角,千姿
百态,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
【曾庙】 位于嘉祥县满硐乡南武山南麓,系孔子的著名弟子曾参的祠庙。曾参(公元前505~前
436年),字子舆,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孔门“四大圣贤”之一,作《孝经》。历代帝
王曾多次对其赠封,元时封他为“宗圣曾子”,故曾子庙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宗圣庙。
曾庙的始建年代不详。明正统九年(1444年)在“曾子书院”故址建正殿3间、寝殿3间,东西庑
和戟门各3间。次年又于庙右建莱庑侯祠。经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至正德九年(1514年)陆续扩修,
已具有当时孔庙、孟庙之规模。明嘉靖、隆庆年间,庙两次毁于战火。万历七年(1579年),曾子62
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曾承业奏请重修,奠定了现在的规模和布局。后又曾多次进行扩修。
曾庙建筑群南北长230米,东西宽90米,占地300余亩。庙门外分立四柱三楹的石坊3座。中坊与第
一道东西垣墙平行,正对曾庙大门,上镌“宗圣庙”3个楷书大字。其它2坊东西相对,东坊与东垣墙
平行,上镌“一贯心传”。曾庙大门称“崇圣门”,长12.08米,宽8.06米,高7.5米,门扉六扇,楣饰
阀阅。入崇圣门为第一进院落,由此再经二大门“戟门”,即进入曾庙的第二进院落——中心院落。
座落在院内正中后部的宗圣殿,是曾庙的主体建筑。宗圣殿建于石砌高台之上,7楹5间,面阔34米,
进深18.85米,重檐九脊歇山顶,通高15.35米。大殿飞檐挑角,彩绘斗拱。下檐3斗3昂,上檐4斗3昂,
斗拱交错,宏伟华丽。四周围廊间以22根水磨石柱,门前2根平雕云龙,其余平雕莲菊,技艺精湛,
不落俗套。24扇门窗均饰以透雕梅花,秀丽玲珑。殿门上方有木匾一幅,上书“道传一贯”,系清代
雍正皇帝的手笔。殿内透雕龙凤的木龛中,原有曾子的彩色塑像,两侧为其弟子子思及再传弟子孟轲
的塑像。殿内红梁漆柱,彩绘望板,内望板中央饰八角藻井,浮雕金龙戏珠。宗圣殿前东西两庑,均
为5间硬山式建筑,相向而列。在东跨院内与宗圣殿平行的是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祠堂;西跨院
内与宗圣殿平行的是莱庑侯祠,系供奉曾子父母的寝殿,今已圮。在宗圣殿后第三进院内,原为祀有
曾子及其夫人公羊氏塑像的寝殿,殿在1966年倾圮。在宗圣殿正前方,有两椽四角攒尖式碑亭一座,
亭内置“宗圣曾子赞碑”一座,赞辞系乾隆皇帝手书。另外,庙院内尚有历代碑亭、涌泉井、斋宿所、
崇德祠等建筑。
曾庙以宗圣坊、宗圣门、戟门、宗圣殿、寝殿为中轴线,构成左右对称、错落有致、三进三连五
院的建筑布局,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
【青山寺】即惠济公庙,又名焦王祠。在嘉祥县城南8公里的青山西侧,是以惠济公庙为主体的
古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但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所立之“焦王祠”
碑可知,最迟应始于东汉末年。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加封焦王为惠济公,将重修的焦王祠改称
惠济公庙。后经明、清两代多次修建,始成现在的规模。因祠庙位于青山之侧,当地人皆呼其为青山
寺。
青山寺坐东面西,庙宇顺山势层层递升,设计巧妙,布局严谨。泰山行宫坊是一座仿楼阁式的石
质建筑,位于青山脚下,系明朝世袭鲁王朱以派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修建。坊顶为歇山式,斗拱、
鸱吻、瓦垄、瓦当均为石雕;中门内外两侧4座石狮雕刻精细,造型生动;左右侧门额上雕镌青龙、
麒麟等图案;中门额上“明鲁王进见焦王”浮雕,人物各具情态,栩栩如生。自泰山行宫坊拾级而上,
林木夹道,直通山门。山门重建于北宋淳化元年(990年),系灰瓦硬山式建筑,有中门3间,两侧角
门各1间。入门即为惠济公大殿,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重修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前檐下
4根高大石柱,通体平雕花卉。殿内雕梁画栋,粉墙彩绘,高大朱漆雕龛中原供高2.6米的惠济公塑像,
今已不存。殿前有一石砌八角玉液池,池上罩亭,亭侧依山雕镌石龙,引颈张口,吐水入池。池水久
旱不涸,久雨不溢,冬夏如一。大殿后有一泉,名“感应泉”,喷珠吐玉,长年不息,且只见泉涌,
不知流向。原来,聪明的建筑设计师在凿池建殿之时,将泉水巧妙地引入龙口,直泻玉液池内。大殿
两侧配以享殿、白玉宫、客厅、万佛阁等,连同三门形成一组错落有致、别具风格的丛林古观。另外
在大殿的南北还分别建有关帝庙、子母殿等建筑。穿过惠济公大殿,绕过感应泉,沿两侧石砌台阶拾
级而上,便为寝殿。寝殿面阔3间,建于高出大殿的山崖之上,内有惠济公及其两夫人的雕像。绕过
寝殿,登40余层石阶即可到达泰山行宫。官前有宽阔平坦的月台,供游人赏月观景。玉皇庙位于青山
绝顶,庙内祀奉玉皇大帝像。从山下望去,烟雾缭绕之中,庙宇或高或低,参差错落,绿树掩映之下,
斗拱飞檐,时隐时现,风姿绰约。置身其间,不觉飘飘然顿生出世欲仙之感,难怪古人有“流水潺潺
人间胜地;山色霭霭世外洞天”之誉。
【武氏墓群石刻】位于嘉祥县武宅山村西北,系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遗存石刻。其中包括碑、
阙、祠堂、石狮及其他非武氏家族墓地画像石,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批汉代画像石资料。1961年被国务
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氏墓群石刻 (杨三军摄)
武氏墓群石刻最早是以“武梁祠”画像石闻名于世的。在北宋年间,其祠堂画像就引起了部分金
石学家的注意,被著录于某些金石著作之中,后历经洪水漫淹,石祠倾圮,长期掩埋地下。清乾隆五
十一年(1786年),金石学家黄易官济宁运河同知时,访得旧址,令民工掘出,并据所出位置,曾认
为这里有4座祠堂,即“武梁祠”、武氏“前石室”、“左石室”和“后石室”。此后,中外专家们
对其进行了考证,复原。1981年,山东省博物馆蒋英炬、吴文祺先生经过精心考据、复原,确证武氏
祠实有三座祠堂,即“武梁祠”、“前石室”和“左石室”,黄易所谓“后石室”并不存在。
武梁祠 原祠为单开间悬山顶石结构建筑,面阔2.41米,进深1.47米,高2米余,现存顶石、壁石
5块。祠主武梁,字绥宗,曾任州从事,桓帝元嘉元年(151年)卒,终年74岁。祠内画像近百幅,历
史故事占画像内容的1/2,此外为东王公、西王母等神话故事、祥瑞图像和表现祠主经历生活的车骑
出行、家居、庖厨等内容。图象一侧并标有近百条隶书榜题。
前石室 原祠为双开间单檐悬山顶石结构建筑,面阔3.52米,进深2.03米,高2.55米。现存祠石16
块。祠内东、西、南三壁以及挑檐石、顶石和三角隔梁石两侧刻满画像,东、西壁的山墙尖部和隔梁
石两侧上部为东王公、西王母神话故事,其下为世俗生活的车骑出行、宴饮、庖厨等画面。著名的孔
子见老子、荆轲刺秦王等历史故事画像也刻绘在这里。西壁下方尚有一大幅水陆攻战图,描绘了敌对
双方一次激烈的战争场面。南壁正面,是祠主在楼阁中受人拜谒的画像。顶石上分别雕有仙人出行、
风伯、雷公、伏羲、女娲等神话内容。祠内榜书题刻,标明了所绘画像的内容及主要人物的身份。根
据祠主经历画像及其榜题,祠主很可能就是武梁之侄武荣。武荣字含和,官至执金吾丞,约死于灵帝
建宁元年(168年)。
左石室 形制与前石室相同,面阔3.5米,进深2.12米,高约2.6米左右,现存祠石17块。其建筑特
点和画像风格,与前石室相近。祠内现存画像约40幅,以周公辅成王、二桃杀三士和管仲箭射齐桓公
故事最为著名。另外顶石刻海神出行、祠主升仙等内容也为前室所不见。
武氏墓群双石阙,建于桓帝建和元年(147年),是山东地区为数不多的汉代石阙建筑之一,原
在武家林内,多年来被淤土掩埋,1962年将其发掘出土,置于原地。两阙各高3.4米,底座东西长2.58
米,南北宽1.4米,间距为5.5米,形制为双檐子母阙,阙身、阙斗和基座部分刻有仙人、禽兽、青龙、
白虎、朱雀、玄武、车骑人物、孔子见老子及各种图案等40余幅。武氏墓群原有碑刻5通,除武荣碑
移存济宁“汉碑馆” 保存外, 现仅存2通, 一为“武班碑”,一为无字碑。“武班碑”高2.1米、宽
0.88米,圭首形,上部中间有穿,其额题“汉故敦煌长史武班之碑”,碑文下部剥蚀残重。“无字碑”
大小、形制与“武班碑”相同,碑面未刻文字。此外还有一刻有“武家林”字样的画像石一块。石狮
一对,位于武氏阙北面,距石阙约1.45米,高1.24米,身长1.45米,形制相似,昂首挺胸雄踞于长方石
座上。东侧石狮后右足残,前右足按一卷曲小兽。西侧石狮前后四足均残。
武氏墓群石刻画像取材广泛,内容丰富,雕镌精致,细腻传神,其中武梁祠画像布局疏朗、简洁
明快,前石室和左石室画像则构图繁复、华丽精美。是汉代石刻艺术中年代明确、具有较高艺术和历
史价值的作品。
【水牛山石刻】在汶上县城东20公里处的水牛山上。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文殊般若碑,原立于水牛山峰端,1973年移至县文化馆。碑高2米,宽0.86米,厚0.14米,上罩盖
顶石一块,碑额中部置佛龛。龛中雕菩萨一尊,盘膝而坐,神态端庄安然;两旁雕侍者各二,线条优
美;下配两狮作朝供状,栩栩如生。龛之两侧阴刻“文殊般若”四字。字高0.15米,宽约0.2米,书体
隶楷相兼,浑厚勃发。碑首下阴刻《文殊般若经》经文10行,每行30字,计297字,体式同碑额,径长
5厘米。碑之两侧镌有善主职称姓名,因刻度较浅,多已剥落难读。《文殊般若经》书体为由隶向楷
过渡的代表作,历代品评者甚多。清康南海《广艺舟双楫》将其归于“妙品”之列;包慎伯《论书十
二绝》更誉之为“实古今第一真书石本”,云可与李斯小篆、蔡邕隶书并称“三峰”。据有关学者考
识,《泰山经石峪摩崖》、《徂徕山摩崖》、《邹县铁山、岗山摩崖》、《东阿曹植碑》等,均宗其
书体神韵。颜真卿的后期楷书,尤得其用笔之妙。该碑制作年代,素有争议,清至近代先后有北齐、
西晋、隋代所制几种说法。由碑侧所刻“经主励威将军、兖州东阳平太守□□□……郡太守太山羊钟”
等郡名、人名考之,应为北魏后期所置,书写者当为泰山下历代旺族和书法世家出身的羊氏某人。
水牛山摩崖,位于水牛山之阳半腰处一人工佛洞左侧。崖刻为经文,字大近尺,共52字,成于北
齐。书体仿《般若碑》(隶意稍浓),古朴雄浑,方圆兼用。
水牛山石刻素享盛名。唐颜真卿、李白等均曾前往观览。1978年,香港印行《文殊般若碑帖》,
次年于《书谱》上刊载水牛山摩崖石刻及《文殊般若碑》评介,蜚声海内外。
【宝相寺塔】在汶上县城西北隅,始建年代无考,塔前原有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重建的宝相
寺,现已废圮。塔为楼阁式砖砌,八角十五级,通高45米。每层砖磨斗拱,上有平座,东、西、南、
北向各砌有圆形门洞。底层东、西、南向各砌有券门佛龛,北面辟门可入塔内,塔内有登顶螺旋台阶。
塔刹呈圆葫芦形,为黄琉璃烧制,俗称黄金塔。197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仲子庙】在微山湖东岸的微山县仲浅村内,是祀孔子的门生仲子路的庙宇。仲子(公元前542
~前480年),名由,字子路,亦曰季子、季由,古鲁国泗水卞人,从学孔子,深得其喜爱。在仲子
家乡的泗水县有祭祀他的庙宇一座(1973年拆除)。微山县仲子庙,是因仲子后人在汉更始元年(公
元23年)避战乱来微山横坊村(今仲浅村)定居后,于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为祀仲子所建。后
经宋、明、清几代多次扩建修整,逐具现存规模。
仲子庙为一轴对称庙宇建筑群,东西长120米,南北宽40米,占地约30亩。原庙前的石坊、大门,
在“文革”中遭破坏,现存主要建筑有:穿堂3间,悬山式,南北宽11.5米,东西进深6米,高6米,绿
琉璃瓦覆顶,瓦当饰龙纹;大殿5间,歇山式,南北宽18米,东西进深12.5米,高15米,单华拱,六铺
座,飞檐斗拱,顶覆绿琉璃瓦,脊蹲鸱吻对望,殿内立有顶梁巨柱8根,殿内脊檩上题有“大明万历
十一年重修”字,殿内立有仲子像石刻;大殿与穿堂间两侧有南北庑房各5间,均东西宽16.5米,南
北进深5.5米,高6米;大殿后为寝殿3间,斜檐直山式,重梁起架,南北宽10.02米,东西进深6.7米,
高8米,内有祭祀礼器大香炉一个,仲氏谱略石碑一方。
庙内现存文物主要有:清康熙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沿运河南巡至此时书“圣门之哲”石
匾、清雍正帝颁赐“圣道干城”匾等匾额6方,清乾隆帝赐“三德达身修勇故不怠,四科从政事果则
无难”对联以及明清两代官吏文人诗词刻石近30方。1985年仲子庙被列为济宁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
【观鱼台】位于鱼台县武台乡武台村西。原名武棠亭,亭废毁已久,高台犹存。公元前718年,
鲁隐公在武棠亭“陈鱼而观之”。唐宝应元年(762年),因县境有鲁隐公观鱼台,而将县名方与改
为鱼台。现台上有明碑2块,分别书“鲁隐公观鱼处”、“重修伽兰殿记”。台上现建有武台中学。
【少昊陵】位于曲阜市东4公里的旧县村北。是史前传说中五帝之一少昊的墓葬处。始建年代不
详。据古籍记载,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曾大修少昊陵墓,“叠石固之”,雕石像、石栏;
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又在陵墓周围砌以石块,故俗称“万石山”。明清两代又多次重修扩建。
陵地总面积125亩,古建筑17间。
少昊陵前有石坊3间,为乾隆三年(1738年)所建。过石坊为陵门,两侧接砖砌墙垣,长约1华里。
门后是5间享殿,殿中设神龛,上悬清帝乾隆手书的“金德贻祥”匾额。殿前有东西配房各3间,殿后
为陵墓。陵墓呈棱台斗形,陵基、陵顶均为正方形,下底边长28.5米,上顶边长11米,坡高15米。有
人经过精心计算,确认其造型正符合“黄金切割律”,也就是说,它的造型是最美的。整座陵墓用1
万块石块砌成,素有“中国金字塔”之称。陵顶曾有石筑小庙一座,为宋宣和时遗物。乾隆三年改建
为黄琉璃瓦庙堂。
少昊陵神道以南约50米处,为宋代景灵宫遗址。据载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因轩辕黄帝生于
寿丘,在此为其修建景灵宫、太极殿。元代至正年间又重加修葺。外有“万人愁”石碑4通,今仅存
其二。两碑仆地,各高7.05米,宽3.76米,厚1.2米,下有龟趺,高2.22米,宽4.6米,长6.2米,共重约
140吨,为国内罕见。碑无字,相传造于宋徽宗宣和年间,因金兵南犯,未及刻字。后人有诗叹道:
“丰碑不书字,遗恨宣和年。”
【野店遗址】位于邹县峄山乡野店村东南一处依山傍水的高台地上,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典
型遗址,并兼有少量龙山文化和周至汉代遗存。1965年发现,197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东高西低,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800米,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一般文化堆积1~2米。1970
~1972年,山东省博物馆、邹县文管所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1660平方米,清理大汶
口文化房基6座、墓葬89座、陶窑2座、灰坑17个;龙山文化房基1座、灰坑6个,出土遗物千余件。大
汶口文化的房基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前者仅残存排列成方形的柱洞,后者为半地穴式建筑。灰坑以圆
形平底的袋状坑最为常见,个别呈椭圆形,坑壁整齐,坑底平坦,出土有陶罐、陶缽和石器等。89座
墓葬都是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有的有二层台,且多有葬具。葬式多为单人仰身直肢,也有少量双人葬。
墓葬规模分大、中、小型三种,随葬品也多寡不均,少者仅一、二件,多者可达50件以上。全部墓葬
中,女性单人葬占的比重较大,而且有许多玉、绿松石、象牙等装饰品,并存在着按贫富分区埋葬的
现象,反映了当时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时期。遗址出土的石器磨制精细,光洁
度较高,玉簪、环、璜等玉质装饰品也很精致,陶制生活用具数量多、种类全,主要以泥质红陶为主,
并有彩陶、黑陶和少量白陶,造型美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西吴寺遗址】位于兖州县小孟乡西吴寺村东的高地上,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和周代遗址,并
兼有少量汉代及宋、元的文化遗存。遗址发现于1957年,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中心部位高出周围地面2米多,中部有一东西方向的大沟,南面有一条古河道。遗址东西宽
约200米, 南北长450米, 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 文化堆积一般厚1.2~1.5米,内涵比较丰富。1983~
1985年,文物部门先后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发掘,共揭露面积2700平方米,清理龙山文化灰坑200余个、
墓葬6座以及房址、水井等遗迹;周代灰坑近1000个、墓葬6座及陶窑、房址、隧道等。获得遗物1000
余件。
龙山文化的灰坑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和不规则形等。房址多为方形半地穴建筑,在遗址西北角
还发现一处大型地面木骨泥墙建筑遗迹。水井呈上粗下细的倒圆台形,深约五六米。墓葬皆为长方形
土坑竖穴,单人仰身直肢,有的有二层台结构。墓葬中有2座无随葬品,其他4座各随葬4件陶器。出
土有石器、骨器、陶器等,其中以陶器占大宗。陶器以夹砂或泥质的黑灰陶和灰陶为主,有鼎、鬶、
罐、甗、盆、豆、盘及各种器盖和杯类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周代的灰坑多呈圆形,有的为椭圆形,还有少量袋状坑,有的坑底发现有完整的牛、猪、马等家
畜骨架。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多系小型墓,随葬品极少。遗物主要为陶器,另有石器、骨器及
小件青铜器。陶器以夹砂和泥质灰陶为主,常见器类有鬲、盆、甑、罐、豆、簋等。墓葬显示的文化
积累,自周初一直延续至春秋末年,为这一地区提供了一批较完整的周代陶器编年序列。
【九龙山崖墓群】系指西汉鲁王及其亲属的5座墓。位于曲阜城东南约10公里的九龙山山腰处。
西汉时是鲁国封地,据《汉书·景十三王传》记载,景帝于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封其子刘馀为
鲁王,治鲁县(今曲阜市)。墓依山面南凿洞,东西并列。1970年,山东省博物馆发掘了西边的4座
崖墓,分别编号为2号、3号、4号、5号。四墓形制大体相同,以3号墓规模最大,全长72.1米,最宽处
24.3米,最高处18.4米,总容积达2900立方米。墓室分墓道、东西车马室、墓门、甬道、东西耳室、
前室、东西侧室、后室等部分。墓室底部有排水系统,排水沟长123.8米。从墓中出土的银镂玉衣片
和“庆忌”铜印推断,此墓可能是第三代鲁王——孝王刘庆忌之墓,他死于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
四墓均早年被盗, 但仍残存随葬品1900多件。 唯车马室保存较好,共有随葬车12辆,马50匹,都是
“驷马安车”。四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是研究西汉诸侯王墓形制的重要资料。1977年,山东省人
民政府公布九龙山崖墓群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基山崖墓群】位于邹县东北大束镇境内的四基山、云山之阳,共有西汉崖墓5座,1977年列
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基山东部向阳山腰处,有崖墓2座,坐北向南,东西并列,依山凿洞。
东墓墓道已经暴露,南北长25米,东西宽5米,壁高8米,墓道壁留有清晰的石凿痕。乱石填塞墓道,
多有野鸽在岩缝内垒巢,因而此墓洞俗称“勃鸽洞”。西墓封土完整,长24.5米,宽4.8米,土质纯净,
是由山下运土填塞,无洞痕。云山,旧称五云山,在四基山西0.15公里处。山之阳有3座崖墓,坐北
面南凿洞,东西并列,其开凿方法、墓道形制、结构、规模与四基山基本相同。中墓墓道南北长27米,
东西宽4.8米,壁高2.5米,墓道由碎石夯土填塞。
四基山、云山崖墓从开凿方法到结构、形制、规模,与曲阜九龙山汉代崖墓相似。九龙山四座崖
墓的发掘证明了是西汉鲁王陵墓,四基山崖墓群与九龙山相距较近,形制相同,也可能是西汉鲁王陵
墓。
【尖山崖墓】位于嘉祥县煄山乡清凉寺村东北的佛耳山(俗称“尖山”)上,是一座汉代大型崖
墓。发现于1964年,1977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崖墓建在山巅,封土即是山头,山高318米,封土部分高125米。封土为红褐色,由人工搬运堆积
而成。墓道在山的南部。在北部山坡上,留有86个边长0.7~1.4、深0.37~0.7米的近方形石坑,可能
与当时施工有关。崖墓的形制与曲阜九龙山崖墓相似,推测当是汉代王侯或相当于王侯者的陵墓。
【朱檀墓】又名荒王陵,在邹县城东北12公里处的九龙山南麓。朱檀(1370~1389年),明太祖
朱元璋第十子,出生两月后被封鲁王,15岁时就藩兖州府。因其信奉道教,终日焚香炼丹,希求以不
老之药长生,结果却“毒发伤目”,仅活到19岁。朱元璋怒其行为荒唐,赐谥曰“荒王”。
陵墓背依九龙山,前临白马泉,坐北向南,规模宏大。经过70年代初开始的挖掘和1986年以来依
据考古等资料按原样修整,现地面陵园周环高3.7米的冰盘檐式红墙,向南开门3座,均系洞式斗拱建
筑,顶歇山覆绿琉璃瓦,饰有吻兽,中门檐下悬书有“荒王陵”镏金大字的竖匾。门前为宽阔的神道
和单拱御桥。门内两进院落。二进院内有享殿七间,重檐挑角,是祭祀朱檀的殿宇。陵园后门外是方
城明楼。方城高7.2米,回廊相绕,明楼建于其上,系歇山飞檐式建筑,彩绘斗拱。方城后为地宫。
朱檀墓(杨三军摄)
地宫即安葬朱檀棺椁的地下墓室,为建国后山东省内发掘最完整、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一
座明代墓葬。距地表26米,依山凿石而成。墓室前为斜坡墓道,长50米;墓室入口处为金刚墙,高8.2
米,墙皮红色,墙沿覆绿琉璃瓦并饰吻兽。墓室建有两道石门,分成前后两室。石门高2.4米,宽1.3
米,每扇重约2吨,正面雕有纵横九排门钉,门漆朱,钉贴金,铺首铁质涂金,门枢镶有重约15公斤
的铜套。第一道门内的前室,南北长8.05米,东西宽5.25米,高4米,顶为券拱,地铺磨光方砖。室内
置随葬品有“长明灯”、朱红御案,案上放有内装“鲁王三宝”大印的宝匣,室内还有400余件木雕
彩绘俑马等。第二道门内的后室,南北长8.2米,东西宽5.45米,高5.05米,正中砌有须弥座棺床,其
上置朱檀棺椁。棺床两侧,各有两张朱漆木桌和两个描金木箱。桌上置文房四宝,箱内装衣冠、玉带
及梳妆具等。室内还有数百件用铜、锡、木、竹等制作的随葬品,其中织金缎龙袍、双层透雕玉带、
宋天风海涛琴、葵花蛱蝶画等均系国内罕见的文物珍品。
【羊山革命烈士陵园】在金乡县城西北羊山东部的羊山头上,1952年为纪念解放战争时期在羊山
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羊山战役是鲁西南战役的最后一役。1947年7月,刘
伯承、邓小平同志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河,发起了鲁西南战役,揭开了战略反
攻的序幕。从7月14日至28日晨,解放军全歼了固守羊山集的国民党军整编66师,活捉敌师长宋瑞珂,
至此鲁西南战役胜利结束。革命烈士纪念塔是陵园的主体建筑,建于羊山之巅,高19米,花岗石砌成,
呈四方形。正面刻着塔名,背面刻着刘伯承同志的题词:“人民解放军鲁西南战役乃打开了战略反攻
挺进长江的大门,阵亡将士受到人民的纪念,永垂不朽!”下部刻着鲁西南战役简介。羊山战役纪念
馆建于纪念塔前,面积250平方米。馆内陈列有毛主席关于鲁西南战役的电文、刘伯承在南征会议上
的讲话稿影印本等珍贵革命文物。另建有金乡县革命史纪念馆和4座烈士纪念亭。烈士墓区坐落在陵
园西侧,共安葬1471位烈士。1988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王杰烈士纪念馆】在金乡县城北2.5公里处的花鼓村(现名王杰村)东头。王杰(1942~1965年),
金乡人。 1961年应征入伍。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副班长,荣获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65年7月14日,在江苏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训练时,炸药发生意外爆炸,为掩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
人武干部的生命安全,王杰奋不顾身扑到炸药包上,英勇牺牲。王杰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
党正式党员,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纪念馆建筑面积270平方米,7间新式平房,大
瓦屋面。馆内有烈士半身塑像一尊,展出烈士遗物79件、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3件以及事迹画面86幅。
1988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