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20&rec=21&run=13

【青岛海滨风景名胜区】在市区南部海岸,西起团岛湾,东至麦岛,海岸线长20余公里,陆域面
积9平方公里,包括太平山、青岛山、八关山、小鱼山诸山以南,至海滨诸岬岛、半岛,滩湾浴场等,
分布着栈桥、小青岛、鲁迅公园、水族馆、海产博物馆、小鱼山、中山公园、八大关、湛山寺等许多
游览胜地。山海城景融为一体,交相映衬,是青岛海滨风景区的主要特征。
栈桥 坐落在青岛湾内,繁华的中山路南端。它象一条巨龙引颈戏水,斩波破浪伸入海中,是青
岛海滨风景区的重要名胜,被人们视为青岛市的标志。栈桥初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德国侵
占青岛后,加以扩建。1931年,国民党政府投资重建栈桥,于1933年竣工。桥长440米,宽8米,南端
增建了半圆形防波堤,堤上建回澜阁。游人漫步阁旁,远眺海天景色,烟波浩渺,巨浪翻涌,气象万
千。此即“飞阁回澜”,乃青岛佳景之一。198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又拨款对栈桥进行了全面大修,
局部进行了改建,桥北端沿岸新建了栈桥公园。
小青岛 又名琴岛,与栈桥隔海相望,面积仅有12000平方米,海拔17米,是青岛海滨风景区的重
要景点。岛上矗立一白色灯塔,高15.5米,是国内外船只进出胶州湾的主要航标。入夜,塔上的红灯
闪闪发光,象一幅红色彩带在碧波上浮动,这就是著名的“琴屿飘灯”。
30年代,小青岛被辟为公园,后来成了军事要地,近几年才又重新对外开放。岛内整修了游览小
路,植树绿化,新建观海亭和综合服务厅等设施。入口在鲁迅公园西侧,沿海边新建一条游览路,经
防波堤登岛游览,如身居大海之中,别有情趣。
小鱼山公园 小鱼山位于莱阳路东端,占地2.5公顷,海拔60米。山虽不高,却是观景佳处。登
山俯瞰,栈桥、小青岛、鲁迅公园、海水浴场、八大关、中山公园等景观尽收眼底,晴天还可看到崂
山倩影。1985年,青岛市政府将此山辟建为小鱼山公园。总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投资140万元,是全
市唯一的一处以现代材料建筑的古典风格的园林。整个建筑围绕“海”这一主题,从门楣、围墙、透
窗、护栏、瓦当、额枋到壁饰,突出“鱼”的图案造型,大面积地采用绿色琉璃瓦,与蓝天、碧海浑
然一体,新颖、别致、优美。
览潮阁 是小鱼山公园的主建筑,登阁远眺,可饱览“碧海、蓝天、青山、绿树、红瓦、黄墙”
这一青岛的独特风貌。阁亭之间,曲廊回径相连,“小鱼山”三个字隐刻在雪花石浮雕山标图案之中,
衬托以黑色大理石线刻象形文字和壁画,古朴、典雅,别具风味。
鲁迅公园 位于第一海水浴场与小青岛之间,是观潮、垂钓、赏月赏雪的理想景区。初建于1930
年,当时命名若愚公园,后更名为海滨公园,1950年改为现名。公园正门是琉璃瓦顶的石牌坊,全部
园地是绵延一公里许的狭长崖岸,环岸抱海,因势成型。一条顺势建成的小路蜿蜒穿过园中,路左坡
上密植着青松,错落有致,各具神态;路右是嶙峋突兀的赭色礁石,碧波白浪,生机无限。寻小路而
去,或林中漫步,或亭上远眺,或临海戏水,或礁头垂钓,游人可极尽畅游之乐。
中山公园 位于汇泉湾畔,太平山迤西,背靠若鹤山,东接植物园,占地千余亩。公园地势开阔,
植有十余万株、千余种花木。其中美洲肥皂、长柄栎、鹅掌楸、日本榧、车轮梅、厚朴、西洋山楂等
都属珍稀树种。园内设有芍药园、牡丹园、桂花园、月季园、玉兰园、花卉园等专类花园。每当花开
时节,姹紫嫣红,清香飘逸,令人陶醉。更有温室栽培各种花卉500多个品种,4万多盆,使游人一年
四季都可欣赏到艳丽的鲜花。夏初时节,千余株樱花竞相开放,灿若云霞,故中山公园素有“东园花
海”之称。
海水浴场 青岛市南部海岸蜿蜒曲折,遍布岬角海滩,沙细滩缓,是建设海水浴场的好地方。市
区现有海水浴场7处,规模最大的是第一海水浴场和新辟的石老人海水浴场。第一海水浴场,坐落在
汇泉湾,也叫汇泉海水浴场,东西长800米,在游泳区设置了防鲨网,距岸边约300米。湾内风平浪静,
沙净水清,被誉为远东最好的海水浴场。第二海水浴场,位于八大关的山海关路海边,虽规模较小,
但环境极幽雅,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常来此游泳。第三海水浴场,在太平角东侧,疗养区附近,岸滩
长400米。第六海水浴场,在栈桥的西侧,亦称栈桥海水浴场,临近闹市区。石老人海水浴场,位于
石老人旅游区,全长2600米,面积很大,相当于第一海水浴场的3倍。第四、第五海水浴场因环境较
差,已基本停止使用。
八大关 位于汇泉湾东部,在汇泉角与太平角之间,是青岛的疗养区之一,也是风景优美的游览
区。由于这里有以我国八大著名关隘命名的道路,故称八大关。解放前这里是别墅区,解放后成了闻
名于世的旅游疗养胜地。此处建筑汇集了世界20多个国家的多种艺术风格,确是各有千秋。80多座别
墅式建筑物都各自独立,寓于郁郁葱葱的庭院之中。道路依势起伏,多数可以通向大海。各路的行道
树品种不一:宁武关路全植海棠,阳春盛开,花红似海;正阳关路遍种紫薇,人称“百日红”,盛夏
花开被誉为“花街”;居庸关路栽植五角枫,深秋霜染枫红,更添美色;紫荆关路两侧是茂密的雪松,
枝梢嫩叶如撒白雪;山海关路的梧桐树,浓荫盖地.郁郁不见天日;其他的路植有龙柏、银杏、碧桃、
樱花……花开不断,四季长青。
湛山寺 坐落在太平山的东麓,是市内唯一的佛寺,依山傍海,风景优美。始建于1933年,各殿
均为青瓦灰砖,挑脊飞檐,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共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和藏经楼,藏经卷
颇多。山门前一对石狮子,相传是北魏时期的珍品。寺东面山坡上矗立着药师琉璃光如来宝塔,登塔
眺望,近山远海尽收眼底。其周围一带是青岛疗养区,有疗养院多所。这里风光秀丽,环境幽雅,宝
塔高矗,山海相映,是青岛著名游览胜地。
【崂山】古称牢山、劳山、鳌山。位于胶东半岛东南部的黄海之滨,以独特的山海奇观闻名于世。
主峰即巨峰(俗称崂顶)海拔1133米,整个山势东峻西坦,有景点218处,其中历史人文景点46处,自
然景点172处。1982年国务院确定为风景名胜区。崂山自古被称作“神仙窟宅”、“灵异之府”,《齐
记》中亦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记载。昔日秦皇、汉武均曾登临此山寻仙,唐明皇也曾派
人进山炼药。历代文人名士如李白、苏东坡、文徵明、顾炎武、王渔洋、郑板桥、高凤翰、康有为、
郁达夫等,都曾在此留下游踪。据旧存《太清宫志》记载,自西汉上大夫张廉夫来崂山初建茅庵,道
教在此得到传播,历宋元明清而经世不衰,最盛时,崂山道院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崂山也
因而成为道教名山,至今仍有二三十处保留比较完好的道观,掩映在奇峰幽谷绿树翠竹之中。山上多
奇异的怪石、洞穴、清泉、流瀑,如狮子峰、棋盘石、黑风口、明霞洞、原泉、潮音瀑等等,山中峰
回路转, 奇景异致令人目不暇接。 山之东麓浸没在万顷碧波之中,环山有许多小岛,长门岩岛上有
549株山茶树,树龄在200~700年间,花开时节,层林尽染,别具景致。
太清宫 位于崂山东南部的太清湾畔,前濒大海,背依七座山峰,是崂山规模最大的道场,号称
“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始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据旧存《太清宫志》),唐昭宗天佑元年建
三皇殿和老子庙(又称老君堂);宋太祖建隆元年新建三官殿,重修三皇殿,改老君堂为三清殿。后
来历代虽有增建和修缮,但现存太清宫大体是宋太祖时所建。太清宫共有宫舍150余间,分为三个独
立的主院,由东向西依次为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还有关岳祠、翰林院、长老院等。
三官殿祀天官、地官、水官三位古代神话中的神仙。殿前两棵耐冬(又名山茶),相传为明代张
三丰真人手植,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三清殿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等
诸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天神。殿外,有唐代道士张道中手植的榆树,人称“唐榆”,树冠如伞,覆盖面
积约有一亩。三皇殿祀轩辕黄帝、神农和伏羲,并设有古代十大名医的神座。院内汉柏已有两千年树
龄,树上有树,树中亦有树,可谓“三树一体”。宫周围环境优美,竹木成林,并保留有摩崖石刻30
余处。太清湾岸曲海阔,又是一番景致。每当皓月当空,山光水色溶为一体,构成一个绝妙的境界,
古人慨叹曰:真瀛洲仙界,蓬莱瑶岛也。
上清宫 与太清宫同为崂山主要道观,和太清、玉清并称“三清仙境”,在崂山东南部,太清宫
西北群山环抱的山谷之中。始建于宋初,元代大德元年(1297年)重修。虽然建筑规模不大,但因地
处幽谷中,素以林景山色著称。有前后两进院落和偏院,宫内古树四株,最奇的是前院的大银杏,胸
围近7米,树龄已逾千年,玉兰、山茶、桂花、厚朴等古树名木都各具姿色。宫旁圣水泉,乃崂山名
泉之一,泉水清洌,蜿蜒南去,穿流于山峡幽谷中,更添道观佳趣。
龙潭瀑 在崂山八水河的中游,落差20余米,终年不涸。夏季水流如注,形若玉龙翻腾而下;池
水碧漪见底,可饮可濯;大雨过后,瀑流湍急,水鸣山啸,景色煞是壮观,自古便有“龙潭喷雨”之
说。
明霞洞 在崂山南部玄武峰半腰。由上清宫北上,在苍松翠竹、乔灌山花中行约4里始到洞口。
该洞系由崩落的巨石叠架而成,洞内奇特而宽敞,清康熙年间因遭雷击,致使大半岩洞陷入地下,现
存的洞石中有“天半朱霞”的题刻。洞前有崖如平台,可在此瞭望烟波浩渺的大海;白云缭绕山峰,
如波涛奔腾,时而汇集成云团沿涧谷汹涌而下,置身于多变的云雾之中,恍如仙境。尤其是雨过天晴
之时,碧海蓝天,晴空耀彩,景致更为奇特,史称“明霞散绮”,乃崂山胜景之一。
华严寺 在那罗延山东麓,距白云洞3公里,依山面海,是崂山规模最大的佛刹,分寺院和塔院
两部分,寺内原有藏经阁、大悲殿等建筑。建于清顺治九年,经30多年才全部建成。整个庙宇依山修
建,为“阶梯式”院落。寺内分正、后二殿,客房、僧房共120余间。盛时僧众80余人,其规模仅次
于太清宫。寺外西侧为埋葬华严寺历代主要主持人骨骸的塔院。除藏经楼外,全部建筑毁于10年“文
革”动乱,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于1984年秋开始动工修复,现已列为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严寺一带以山海奇观和灵幽境胜为主要特色。西南有那罗延窟、棋盘石、明道观;西有鱼鼓石;
西北有白云洞。探幽揽胜,别具情趣。
太平宫 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立的道场,因落成于太平兴国年间,故名太平兴国
院,后改名为太平宫,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乃崂山道教宫观的中心。近十多年,人民政府拨款
修缮殿宇,再塑神像,修整上山步道,整理园林,使这座道观更加庄重典雅,古风依然。它与周围的
峰、石、林、泉、洞等构成一处风景游览胜地。
太平宫在崂山东部仰口湾畔,面临大海,背依群山,古木幽洞,奇峰异石,景色迷人,有“海上
宫殿”之称。路两侧有宋初建宫时所植的古松。松侧巨石上镌有“疑是幻境”四字,此即名景“双石
长松”。宫中殿宇共四个院落,成“品”字形。正殿名三清殿,原祀玉皇和三清,1981年整修时塑玉
皇、文武侍者,两侧塑朱雀、青龙、玄武、白虎。宫东设平台可眺望海景。往北则为“狮子峰”,很
象一头怒吼的雄狮,状若狮口的岩洞可容十多人。山脚下的仰口湾,海滩宽阔平缓,沙质细软如绵,
是难得的海水浴场。
华楼宫 在崂山水库南面的华楼山上,背依高岩,面临夕阳涧,地势高旷,四周有松柏、翠竹、
奇峰、名泉。元代礼部尚书王思诚评品华楼山有十四景,其中尤以聚仙台、凌烟崮、翠屏岩等处为最
佳。聚仙台外形似华表,又名华表峰,远看像一幢高楼,四壁如削险不可攀,有“崂山第一奇峰”之
称。附近有奉祀道教全真派北五祖和北七真的五祖洞、七真洞。凌烟崮下有一石洞,是全真道士刘志
坚埋骨处,崮南崖壁上石刻遍布。翠屏岩在华楼宫后,是一座青翠秀丽的小山峰,若锦屏立空,石上
镌有“翠屏岩”三字。
巨峰 即崂顶,海拔1133米,是崂山最高的景区,以著名的峰、顶、崮和山林景观为主要特色,
可游赏山景,观赏巨峰旭照和崂山云海等奇观。
巨峰之巅是一块巨大岩石,高耸矗立,石顶建一“瞭望楼”,顶部为观景平台。登台眺望,山峦
起伏,群峰竞秀,浩瀚大海碧波粼粼,海湾岬角,宛如锦带,云气变幻,气象万千。崂顶还可观赏到
云海奇观、彩球奇观、旭照奇观等三大奇观。
北九水 北九水分为内九水和外九水两部分,是一条沿溪谷呈带状分布的游览区,它以溪谷山水
景观为主要特色,是崂山中路的重要名胜。《胶澳志》中这样描写北九水景色:“两山相夹,下有深
潭,沿途山峡奇秀,清流迂回,水作龙吟,石同虎踞,峭壁危岩,触目皆是,音乐图画,兼而有之。”
“九水明绮”,是崂山最奇秀的景观。自北九水村南上为内九水,北去为外九水。九水是从下游开始
为一水,逆流而上排列至九水,自外九水的一水菊湾开始,象一幅山水画长卷,依次展现在游人的面
前。人在溪上行,犹似画中游,头顶峰峦重叠,脚踏溪水激流。忽而山涧开朗,巨石卧流;忽而山门
几道,水流湍急。一路山水秀奇,美不胜收。
【大泽山】又名九青山,雄距平度县境内北部,距县城35公里。“群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山
以此名也”(明·龙文明)。
大泽山山峰2100余座,主峰海拔736米。集稀、奇、古、绝于一山,兼有幽、雄、险、秀之特点。
因此,自秦汉以来,高人逸士多隐于此;宋、金以降,更多游人遗踪;至明、清两代,山中庵院香火
极盛,登临者常年不绝,成为著名游览胜地。由瑞云峰西侧山坳攀援而登,经“飞鸟渡”、“鬼见愁”、
“上云梯”、“八步紧”等多处险要地方,始达极顶。顶绝高而狭,人立其上,脚下生烟云,举手摘
星斗,有如身临仙境之感;晴日北望渤海,天水一色,帆影点点,顿觉心旷神怡。自山麓至绝顶,侧
峰幽涧,得天然奇趣之美景与有历史价值之古迹比比皆是。西山口下路北有杀马涧,涧水呈暗红色;
绝壁石峰中涓涓细流,汇成一泓清泉。涧南石壁上有宋代秦元似诗刻一首,至今仍清晰可识。此外,
还有大泽晴云、御驾山和历代文人铭刻石壁等佳景胜地多处,可供游人观赏。大泽山还以盛产优质葡
萄闻名遐迩,素有“葡萄之乡”的美称,不仅产量大,品种多,而且形、色、味、质均佳。
【十山头公园】崂山山脉向西延伸到胶州湾畔,在青岛市内形成许多山头,成为市区重要的景点。
青岛市政府于1984年植树节发布通告,决定对观海山、观象山、信号山、青岛山、贮水山、太平山、
北岭山、嘉定山、烟墩山、楼山等10座山头进行封山建园。经过3年努力,于1987年7月1日10座山头全
部建成公园并对外开放。共栽植黑松、雪松、龙柏、樱花、红叶李、碧桃等各种树木36.6万株,绿篱
0.58万米,草坪2.98万平方米及大量草花,并建设了232项园林建筑设施。
10座山头总面积达200公顷,平均海拔99.75米。太平山海拔148.8米,面积72万平方米,是最高、
最大的一处。最小的观海山0.6万平方米,最低的烟墩山海拔62.9米。各山头公园风貌各异。太平山,
栽植了大面积雪松林,山顶建有“望海阁”、“听涛馆”、“万景亭”、“芝泉亭”、“半山亭”等,
登高远眺,大公岛、小公岛、燕儿岛、太平角、汇泉角、汇泉广场及中山公园、动物园历历在目,景
致开阔,令人心旷神怡。信号山原有信号旗台,专为船只出入海港传递信号,现在大门内建“古今信
号传递” 大型线刻壁画, 室内外陈列历代船舶模型和信号传递工具。原信号旗台改建为30分钟旋转
360度的两层观景转楼和微波通讯楼,造型别致。大量的红叶李、火炬树、枫树等变色树种和大花金
鸡菊,丰富了秋景。观象山突出天文气象科普主题,建“天上故事”、“宇宙”大型雕塑,改建了子
午桩万国经度纪念碑。贮水山儿童公园安装了“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电动小火车、单轨游览
车、碰碰车、碰碰船等多种儿童游艺设施,建儿童阅览室、乐控喷泉、十二属相雕塑和大象、袋鼠,
猩猩等雕塑,造型夸张,富有神话色彩。青岛山又名京山,德国人曾在山上建俾斯麦炮台。现根据四
个季节的不同景观, 建了“知春” 、“翠波”、“揽趣”、“梅友”等四组园林小品。观海山突出
“海”的主题,有大型壁画“海底世界”,仿古建筑扇贝亭及哪咤雕像等。
【即墨温泉】即墨温泉,原名“汤泉”,俗称“汤上”,现属即墨县温泉镇。这里依山临海,夏
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清气爽,气候宜人。
即墨温泉矿泉水储量丰富,出露处均为黑色淤泥覆盖,面积为6.5平方公里。泉水水温一般在30
~60℃,最高达93℃。据化验,矿泉水含盐量很高,总矿化度为12克/升。另外含有溴、砷、硫化氢
和放射性元素镭,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
从50年代至今, 山东省、 青岛市及本县的医疗卫生等部门,先后在这里建疗养院多处,有床位
1100多个。疗养区内,环境幽雅、景色秀丽,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十七八个省市的疗养人员达6万人次。
近几年,当地群众还利用矿泉水建起了恒温养鱼池,使热带的罗非鱼在这里越冬、繁殖。
【北朝石造像】青岛市博物馆内的4尊北朝造像来自淄博市临淄区龙泉寺故址内。二十年代末,
日本人欲盗往海外时被当地人士所阻,滞留在淄河车站,但其中的两菩萨头部却被截下盗走。1930年,
四方机车厂把造像运到青岛,安置在四方公园内,1979年迁入博物馆陈列。造像均为单体,二佛二菩
萨。 从一起运到青岛的《双丈八碑》 文字可知, 这两尊被称作丈八佛的造像一尊高5.82米,一尊高
5.85米,手部均残。高肉髻,脸型清瘦,面呈喜色,身着宽博的大衣,袒胸赤足立于覆莲座上。二菩
萨高约3米,头为后补,双肩披帛,着长裙。一个右手持摩尼宝珠,另一个右手持环状物,赤足立于
覆莲座上。据阎文儒考证菩萨像当为北齐北周时代的作品。这批造型优美、雕刻精湛的石造像,是研
究北朝佛教和雕塑艺术的重要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青岛天后宫】位于青岛前海沿太平路东端,与胶州湾入口处的小青岛遥相对应,是市区内年代
最早的一处古代道教建筑,也是胶州湾航运贸易发展的标志。
天后宫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自明末崇祯后,曾多次加以扩
建修缮。现存建筑规模形同清代会馆,有前后二进院落,前院较为宽阔,山门之上为戏楼,是明末的
遗物。左右两边为厢房。进入二门,迎面即是供奉天后娘娘的正殿,天后神像居中,左右两侧分别为
观音菩萨和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侧后是传说中的神将千里眼和顺风耳。东厢配殿额题水晶官,是龙王
及水族们的享殿。西厢房则是当年道士们的居处和商董聚会议事的场所。1938年,天后宫又进行了一
次大规模整修,除将戏楼、钟鼓楼进行重新改建外,还新增了殡仪馆,并将宫内主要建筑换成黄绿色
琉璃瓦。天后(天妃)是沿海渔民祭祀的主神,从事渔业和海运的船户们,把她当作护身救命的神仙
并为之建庙立祠。
【天柱山魏碑】天柱山不以山川风光取胜,却因魏碑石刻而名扬海内外。天柱山,海拔300米,
位于平度城北50公里处,孤峰秀峙,如柱撑天,因名天柱山。山中有魏碑题刻多处,距今已逾千年,
碑文仍清晰可辨,实为稀世珍宝。1984年,我国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以九旬高龄亲往观览,并题字留
念。近年来,日本书法家接踵而至,均以亲睹此碑为毕生之幸。诸碑中,以郑文公碑最为著名。该碑
系北魏永平四年(511年)光州刺史郑道昭为其父郑羲所立,在天柱山南坡之半腰,藉一巨石琢凿而
成碑状,碑高三米多,宽一米半,文十九行,九百余字,记载了郑道昭之父兖州刺史郑羲的生平事迹
和著述。整个碑文,结字宽博,笔力雄健,兼有隶意。因其书法超绝,自清代中叶以来,即为著名书
法家包世臣、叶昌炽等所推崇,晚清康有为更是推崇备至,称其为隶楷之极。北魏时期我国书法艺术
正处在由汉隶向楷书发展的变革时期,而天柱山魏碑是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品,因而它是研
究我国书法源流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琅玡台】在黄海之滨的琅玡山上,距胶南县城26公里。周元王三(四)年(公元前473年),
越王勾践灭吴,欲霸中国徙都琅玡。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南至琅玡,“遂登琅玡大乐之山,
作层台于其上,谓琅玡台。台在城东南十里,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里余,傍滨巨海,秦
王乐之,因留三月……所作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刊石立碑,以纪
秦功德”(见《水经注·潍水》)。此后,历代帝王、文人登台游览者甚多,汉唐以降迨至明清,先
后立龙头碑72座。如今,原台已废圮,遗址尚存,状如小山丘,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皇刻石
已毁,秦二世刻石尚在,现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是我国今存最早的石刻之一,堪称稀世珍品。
【城子遗址】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崂山县城阳镇城子村东北100米处的高台地上,北
临石桥河(亦称墨水河),西与胶州湾相望。因此处原为古城(不其城)的东北角,地势较高,故又
称“东北顶”。1963年发现,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米,
西边与北边均为断崖,土层呈灰褐色,高约2.5米,并有约一米厚的文化层断续暴露。采集的遗物有
单孔扁平石斧、长方形扁平石铲、半月形双孔石刀、长方形带孔砺石、石锛、石凿、石镰、石矛、石
网坠、骨锥、骨镞、蚌锯等,石器均为通体磨光,刃部锋利,制作精致。另外,还采集到不少陶器和
陶片,器类有浅腹盆、黑陶杯、鬶等,陶质以泥质灰陶和黑陶为主,红陶次之,另有少量夹砂陶,胎
质坚硬,均为轮制,造型优美。陶索状鬶柄、有凹槽的鼎足等也都具有一定特色。
【东皂户遗址】位于胶南县琅玡镇东皂户村东,为商代文化遗址。南临皂户河,地势呈台状,俗
称“金堌堆”。1973年发现,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10米,文化层厚0.5~1.10米,土质松软,上层呈黄褐色,下层呈灰色。
遗址暴露遗物甚多,有灰陶鼎足、鬲足、陶罐、陶豆和石斧、锛、凿、纺轮、网坠、铜削器及兽骨、
鹿角等。
【六曲山墓群】位于平度县东南25公里处的六曲山山脉,东起龙虎山,西止窟窿山,分布在古岘、
麻兰、云山、洪山四个乡镇的30多个山头,蜿蜒15公里,共有大小墓360多座,主要是汉代墓葬,少数
是东周墓葬。墓大多坐落在山头和山阳,有孤立山头的,有双双相连的,有两列小墓拥着一座大墓的,
封土完整高大。大部分墓坐于石头或泥土筑成的方台上,台前有斜坡(可能原来有台阶)和古建筑遗
迹。墓周围常常发现大量的汉代板瓦、筒瓦、花纹砖、空心砖等遗物。墓群中有西汉康王墓。康王是
汉景帝第十二子,景帝十二年(前145年)立为胶东王,死后葬在古岘镇蓬莱前村西陵台上,谥号康
王。墓高约6米,直径约40米,台基高20米。墓台上存有古建筑遗迹,周围散存大量汉代砖瓦遗物。
六曲山古墓群分布广,规模大,为全省所罕见。1977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田横五百义士墓】在青岛市即墨县东部黄海之中的田横岛上。岛距岸约10公里,呈狭长状,总
面积1.5平方公里,因西汉初年齐王田横率众在此栖居而得名。
田横(?~前202年)秦县狄县(今山东高青东南)人。本为齐国贵族,秦末,从兄田儋起兵,
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曾自立为齐王,后被汉军所破,遂投奔彭越。汉朝建立后,田乃率徒党五百余
人逃亡海岛。刘邦为免除后患屡屡招降,田带两门客前往晤谈,行至洛阳附近,获悉刘邦之意在“斩
头一观”,乃愤而挥刀自刎。留居海岛者闻听田横死讯,乃为田置衣冠冢一座,然后在冢前一齐挥刀
殉节。后人感其忠烈,收五百人遗骨合葬在岛顶。墓由石块与砂土筑成,高约2.5米,直径近20米,
墓前立“齐王田横暨五百义士之位”石碑一方。
【高家民兵联防旧址】在平度县东北30公里的大泽山之巅北峰顶的西南角下。
大泽山,又名九青山,地势显要,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山东
省西海军分区指挥中心。东起东大峪,西至韭园村西岭,南至所里头,北至杏山,方圆约5公里。
1938年春,驻青岛的日军开始向胶东地区进犯,企图全部占领山东。1938~1945年期间,高家、
南台、北台、所里头五个村庄的民兵组成联防,在平度县委和武装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游击战、
麻雀战、地雷战,配合主力部队作战600余次,粉碎了日寇的多次扫荡,打死、打伤、俘虏日伪军2300
余名,缴获各种枪支19支,子弹万余发,割敌人电线1300余斤。在战斗中涌现出一大批民兵英雄。
现存高家民兵联防旧址有:位于高家村东南、紧靠高家山北部的报警处,位于高家村东南1华里
的勾石岭民兵抗日战斗掩体,在大泽山西麓有进行护理伤员、贮藏军械弹药的近20个山洞,位于高家
村东北2华里的梧桐涧兵工厂旧址,位于韭园村北的北石山战斗旧址,位于北台村西的围子顶掩体,
位于高家村西北河滩的高家地雷阵旧址等等。
1968年,在高家村东南山坡上建高家民兵联防抗日斗争展室,介绍了高家民兵联防在抗日斗争中
的战斗事迹和主要战例。1977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康有为故居】在青岛市市南区福山支路5号。从1923年起康有为在此寓居,并于1927年3月31日
在这里逝世。故居建筑系德国占领青岛之初的提督官邸,三层楼房,康有为将其题名为“天游园”。
现对外开放展室的陈列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内容是康有为生平介绍与戊戌变法,由历史照片、文献
和实物组成;后一部分是以故居复原陈列为布局的三个展室,分别展出:康有为的遗物和随葬品,介
绍康有为在青岛的生活,以及逝世和迁葬情况;康有为生前收藏的中外文物珍品;康有为的书法作品。
尤为珍贵的是康有为购得此楼时在这里书写的一幅中堂:“截海为塘山作堤,茂林峻岭树如荠;庄严
旧日节楼在,今落吾家可隐栖”。此外,还展出康有为的弟子刘海粟、王蘧常、萧娴等著名书画家为
故居题写的书法佳作。
康有为故居背倚小鱼山,面临汇泉湾,周围景色优美。修葺一新并对外开放的部分,基本恢复了
当年“天游园”的历史风貌。
【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 坐落在青岛市区太平山南坡,1978年7月始建,1981年6月基本建成,
占地面积2.64万平方米。1988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馆内主要建筑有烈士纪念馆、烈士事迹陈列馆、革命烈士群雕。烈士纪念馆位于最高层平台中央,
高14米,长55米,宽23米,建筑面积1790平方米。正面额檐上的馆名系舒同题写。纪念馆分两层,下
层为纪念大厅,是供群众举行悼念活动的场所,可容1200人。大厅正面挂着王尽美、邓恩铭、李慰农、
郭隆真、刘谦初、李春亭等75名著名烈士遗像。两座烈士事迹陈列室,分列于纪念馆之前东西两侧,
均为两层建筑,建筑面积各为726平方米。展出版面达1000平方米,展出照片324幅,烈士遗物220件,
介绍了135位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迹。 革命烈士群雕, 坐落在纪念馆前广场正中,1986年7月1日奠基,
1987年清明节落成,浮山花岗岩结构,高9.7米,宽6.8米,厚5米,占地面积412平方米,总重量1630多
吨。气势雄伟,栩栩如生,表现了革命先烈英勇不屈、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
【姚庆祥烈士纪念馆】在姚庆祥烈士的家乡——即墨县岙山卫镇姚家庄村,建于1954年3月,1988
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姚庆祥(1929~1951),1945年参
加八路军,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任某部侦察排长。
1951年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率领一个军事警察排,在朝鲜板门店担任警戒巡逻,保护中立区安全。
1951年8月15日,在中立区值勤时,被非法潜入的敌军暗杀。
纪念馆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进入南大门,迎面是一座12米高的六棱形纪念碑,正面
刻着“和平战士姚庆祥烈士纪念碑”,顶端雕着一只昂首展翅的和平鸽,背面刻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政
委杜平撰写的碑文。纪念馆坐落在纪念碑后面,1980年重修,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正厅5间,东西各
配耳房一间,青砖红瓦,朴素庄严。厅内陈列展出烈士的遗像及其生平事迹。还有朝鲜军事停战委员
会代表李相朝将军、南日将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参谋长解方等同志向烈士致哀和致悼
词的照片。纪念馆西侧12米处建有一木质结构的八角形纪念亭,内置石桌石凳,供瞻仰时小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