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20&rec=17&run=13

【菏泽市】地处黄河下游南岸,是菏泽地区行署驻地,鲁西南一带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
和物资集散地。以曹州牡丹名扬天下,有花城水邑之称。
菏泽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济(宁)菏(泽)、兖(州)菏(泽)、菏(泽)兰(考)、菏
(泽)商(丘)等公路干线在城区通过,每天有发往济南、聊城、泰安、兖州、徐州、商丘、开封等
地的直达班车,年客车客运量在600万人次以上,新(乡)石(臼)铁路横穿市境。
菏泽地理位置适中,自古以来就是鲁西南的重镇,常为兵家所争夺。至今在菏泽仍可寻到战国时
候齐魏桂陵之战的古战场遗址,清同治年间捻军击毙僧格林沁的故地,以及当年黄巢起义时的点将台。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几年,各项事业发展迅速。1987年,全市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0.1144亿元,
其中工业产值为6.3051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解放时的2.25平方公里扩展到12平方公里,城市非农
业人口增加到1.4万多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菏泽是山东省较早推行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
制的县市之一,粮棉产量逐年增加,被国家确定为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市普遍推行桐粮间作生产技术,
造林面积22万多亩,达到了平原地区绿化标准,被林业部和省政府命名为绿化先进单位。随着粮棉产
量的提高,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养殖业有很大发展,经济效益显著,群众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牡丹、耿饼、木瓜、山楂是菏泽市的四大著名土特产品。菏泽牡丹栽培历史悠久,目前面积达5
千亩以上,分3类6型8大色480多个品种,成了全国重要的牡丹生产、观赏和科研基地。每年有大批牡
丹供应全国各地,并远销日本、朝鲜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牡丹的经济效益已由药用扩大到食品、
饮料等领域。牡丹园、百花园和古今园三角对峙,园内建筑奇丽别致,各种花木栽植齐全,已成为牡
丹观赏胜地。
菏泽拥有酿造、机械、电力、仪表、塑料、服装、食品等工业门类。市啤酒厂的“冰源”啤酒在
哈尔滨国际评酒会上获金奖;沙土酿造厂的“特鲜酱油”荣获国家银质奖,产品出口东南亚诸国。菏
泽印染厂研制的卫生整理布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仪表厂生产的DD28型单相电度表,连续三年被
评为名牌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巴基斯坦等国。油嘴油泵厂生产的盾牌4SI针阀配件、195A喷油
泵柱塞配件及油泵总成,地区印刷厂生产的红花牌扑克等产品也相继进入国际市场,赢得了声誉。
菏泽文化教育基础好,各类学校、影剧院齐全,自古人才辈出。1986年新建曹州书画院,规模和
书画收藏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声誉,目前已收藏名人字画千余幅。
菏泽地区还是煤炭和石油的蕴藏地,现已探明石油储量2亿吨,天然气储量120亿立方米,煤储量
在300亿吨以上,均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为菏泽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美好前景。
【梁山县】 1949年建县,位于菏泽地区东北隅。总面积964.74平方公里,人口59万。县境内有
山有水有田,生物资源、水利资源、山石资源丰富。黄河流经县西部边境,可灌溉万亩良田。梁济运
河贯穿南北,有排灌之利。这里盛产小麦、大豆、玉米、棉花、花生、地瓜、苹果、梨、杏、桃、枣,
以及鱼、虾、贝类。1987年,农业总产值2.1亿元。境内有山丘4座,主要是石灰岩,为鲁西南重要的
建材基地。
县城位于梁山县中部,南依梁山,西靠凤、龟二山,梁济运河蜿蜒于城东,龟山河穿城而过,山
青水碧。县城始建于1953年,目前面积达7.04平方公里,人口6.3万。
县城百业兴旺,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1987年底,有工业企业37家,工业总产值2.8亿元。拥有电
力、机械、化工、轻纺、造纸、建材等11个行业,主要产品40余种。其中收割机刀片获国家银质奖;
拖拉机花键轴,492Q型汽缸垫,JN—150型刹车片,7039E、7614E、7815E轴承,钢制床头,铸铁耙片,
中山装,标准面粉均获省优质产品奖。牛皮纸进入国际市场,出口伊朗等国。紫砂茶杯夏日泡茶隔夜
不馊,被作为中南海旅游品出售。城内商业网点遍布,旅游服务设施发展迅速,水泊宾馆、梁山宾馆、
梁山饭店、商场饭店等,设备先进,饭菜色味俱佳。县城旅游景点丰富,山上山下遍布北宋末年宋江
农民起义军的遗址,是览胜访古的绝妙去处。山上有汉代梁孝王墓、唐代莲台石佛、宋代“问礼堂”
石窟、元代“八角琉璃井”、明代东鲁西竺禅师墓及杏花村等景点。古往今来,游人不断。1985年被
列为省级风景区。
【巨野县】位于菏泽地区东部,面积1270.3公里,人口68.44万人。巨野县古为沼泽地,因古大野
泽而得名,始建于西汉,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巨野县资源丰富,地下蕴藏有原煤、石油、天然气,质优量大,分布广泛。盛产小麦、大豆、花
生、棉花,素有“棉花之乡”之称。自1979年到1986年向国家提供商品棉365万担,棉花收入占农业总
收入的50%,被国家批准为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并先后被国家定为鲁西南黄牛繁育基地、青山羊繁育
基地、青山羊皮和毛皮发展基地。1987年,大牲畜存养量6万头,每年产牛皮3万张;青山羊存养量30
万只,年产板皮50多万张,猾皮15万张,同时生产大量羊肉。农副产品丰富,有各种肉类、禽、蛋、
西瓜、苹果等,畅销国内外。
巨野县地处鲁西南陆路交通之要冲,扼济南、菏泽、泰安、聊城、商丘五大区域经济交流之咽喉,
公路四通八达,新(乡)石(臼)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1981年以来,城乡建设部门对县城
的现状、自然条件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做出规划,县城面貌变化巨大。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工业发展极快,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巨野水泵厂生产的HW—300混流泵获部设计三等奖,
HW—10获省设计三等奖;制革总厂生产的皮夹克、皮鞋销往全国各地;工艺美术厂生产的屏风、墙
席、国画等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以来共取得科技成果143项,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3项,
省内先进水平的14项。大豆生理和高产栽培成套技术研究,获农牧渔业部二等奖。
【单县】地处苏、鲁、豫、皖4省结合部,总面积为1647平方公里,辖7区、8镇,29乡、2480个自
然村,人口94.2万,是山东大县之一。古称单父,相传为帝舜师单卷所居,因以为名。秦行郡县制,
始置单父县,此后建置多变,名称屡易。自1953年7月始,归山东省菏泽专署所辖。
单县是一座古老的县城,古迹颇多。城内房屋古色古香,笔直的街道上凌空飞架着一座座雕刻精
细的石牌坊,素有牌坊县之誉。尤其是百狮坊、百寿坊是我国石刻建筑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南城
堤里积水成湖,有一高台半浮于水面,相传是当年宓子贱弹琴之处,故名琴台,唐以后该处多有补建,
是著名的游览胜地。今日琴台,景观更加壮丽,巍峨的湖西区抗日烈士纪念塔屹立在碧波绿树之中,
国内享有盛名的湖西烈士陵园与英雄塔依水相伴,园中烈士纪念馆、纪念堂、陵墓和纪念性建筑物庄
严肃穆。
近几年, 单县的经济有很大发展。198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为5.98亿元。粮、棉、油同步增长,
1987年粮食总产达到34万吨,棉花2万吨,油料2万吨。全县有棉纺、麻纺、针织、酿造、造纸、食品、
服装、棉花加工等轻工企业176个,工业总产值2.64亿元。其中涤棉布、麻袋、涂塑窗纱、布鞋、羊肠
弦等多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地方名吃“单县羊肉汤”等在省内外颇享盛名。
单县地理位置优越,地处苏、鲁、豫、皖4省7县交界处,公路贯通全境,可谓四通八达。农业发
达,盛产小麦、大豆、花生、棉花,同时又是泡桐、青山羊、鲁西黄牛的重要产地。泡桐市场集散量
闻名于华北;青猾皮以质地优良而饮誉海外,为单县传统出口物资,年出口50万张以上;牛羊肉、禽
蛋、西瓜、苹果等农副产品畅销于国内外各大城市。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前景十分广阔。
单县自古商业发达,集市贸易历史悠久。尤其每年阴历10月15日为期15天的物资交流大会,京、
津、沪、冀、豫、晋、陕、浙、苏、皖等十几个省市的客商蜂拥而至,日贸易额常逾数百万元之巨。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乡建设和文化、体育、科技事业的进步。城区规模已由解放初期的2.25平方公
里扩展到8平方公里,而且城市基础设施齐全,市容整洁卫生,环境优美。
【曹县】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 全县辖10区, 12镇,38乡,1234个自然村,人口110万,面积为
1885平方公里,是山东省3个大县之一。
该地农业生产条件较好,1987年农业总产值为3.8787亿元,粮食总产量388665吨,棉花6391万斤,
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和桐木出口基地之一。近几年工业发展较快,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87年全县工业
总产值达2.8亿元。曹县罐头厂生产的“飞轮牌”罐头,年产1000余吨,销往国际市场。曹县振动机械
厂生产的椭圆型矿山“振动筛”为国内首创。曹县建筑业较为发达,1986年共有建筑公司27个,建筑
队122个,约计5万多人。配备建筑机械设备总值6000多万元。1987年外出施工队伍远征18个省市,年完
成工程总造价2亿元,劳务收入5千万元,有力地支援了城乡建设。
曹县是著名的鲁西南黄牛主要产地,全县大牲畜存栏量达15万头,其中黄牛12.1万头,居全省首
位,被国家定为黄牛出口基地县。目前全县已有大、中型屠宰厂5个,屠宰专业村30个,专业户4000多
个,从业人员1.3万名,年宰杀大牲畜4万多头。同时该县先后投资1千多万元,扩建了县罐头厂、肉
联厂,建成总容量1650吨的冷库16座。这些企业联合全县160多家牛肉加工厂点,进行系列化肉制品加
工,年创产值4365万元。此外,全县还有20多家牛皮、骨、血、杂加工厂家,从业人员1.2万,产品近
20种,有三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销往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县初步形成了屠宰加工、肉制品加工,
皮血骨杂加工三大畜产品加工体系,畜牧业及畜产品的经济效益日益提高。
曹县素有“戏曲之乡”之称,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和崔兰田的故乡。流行柳子戏、弦子
戏、花鼓戏、四评调、梆子戏、大评调、两夹弦等10多个剧种。曲艺有琴书、评书、快书、坠子、丁
响、 大鼓、 莺歌柳等。1987年全县有专业剧团2个,业余剧团33个,曲艺队60多个。建有乡镇影剧院
119处。曹县豫剧团和四评调剧团主演的“洛阳桥”、“对花枪”、“拷红”、“抬花轿”、“女儿
情”等先后由省电视台拍摄成电视片,向全省电视观众播放。
【东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边缘,南、西、北三面分别与河南省兰考县、长垣县、濮阳市相连。
总面积1289平方公里,其中总耕地面积103万亩,人口58万。西汉建元元年置县,王莽时始名东明。
东明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水利资源丰富,适宜各类北方农作物生长。仅1987年,东明就给国家提
供商品粮8000多万斤,皮棉2300多万斤,成为鲁西南新兴的粮棉基地。东明的青山羊、鲁西南大黄牛、
地毯、条编制品、泡桐等土特产品,亦远近闻名。东明的大西瓜1986、1987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特优产
品;1988年全国商品瓜评比会上“齐圆”、“开发”号分获第二、四名。
现已查明东明地下石油储量为7000万吨,天然气17.7亿立方米,且油、气质量好,具有较高的开
采价值,为东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现已建成投产中型天然气化工厂1座,年产碳酸氢
铵1.5万吨,合成铵6万吨,碳墨4500吨。中型石油化工厂1座,年加工原油10万吨。
东明县公路运输线通向四面八方,长10.282公里的亚洲第一长桥——长东黄河铁路大桥,横跨黄
河大堤,使新焦、焦太、兖菏、兖石铁路联成一体。发达的交通,为东明的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提供
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近年来,东明县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饮食服务行业比较齐全;文教卫生设施基本能满
足群众的需要。今天的东明县城13条主要街道平坦宽阔,一座座高楼耸立,绿化带环绕着城区,为东
明增添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