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20&rec=15&run=13

【滨州市】 地处黄河下游的三角洲冲积平原,距黄河入海口120公里,滔滔黄河横穿市境。面积
1016平方公里,市辖8乡、5镇、3个办事处,人口50万,其中城市非农业人口10.8万,是惠民地委、行
署所在地。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4年)始设滨州,辛亥革命后,于1913年废州改设滨县。解放后,这里设北
镇公社;1982年,国务院批准将原滨县的北镇以及黄河南的小营公社合并,新设县级滨州市。1987年3
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滨县,并入滨州市。
滨州市地下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居于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腹地,是胜利油田的重要后方基
地。
滨州是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城市。纺、织、染、整配套成龙,毛、棉、化纤全面发展,全市现有纺
织企业33家,产品达30多种,其中省优产品3个。1987年完成产值2.1亿元。滨州毛巾厂已有8个产品进
入国际市场。全市纺织业出口产品达20多种。1987年,纺织品出口创汇1332万美元。
滨州市区工业集中,门类齐全,主要产品有活塞、机床、曲轴、玻璃机械、汽油、柴油、纸张等,
共千余种,其中有70多种荣获部、省优称号,20多种产品远销欧亚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7年全市工
业总产值4.97亿元。
滨州市的农业生产发达,粮棉肉蛋禽菜并旺,1987年粮食产量达15.6万吨,棉花产量40万担,蔬
菜4.64万吨,果品3572吨,肉食总产量2510吨,水产品1280吨,农副产品大部分实现自给。1988年,被
国务院列为优质棉基地。滨州棉以其色白、纤维长、拉力强饮誉海内外,远销美国、日本、西德等国,
受到外商好评。小营镇产的小营稻,色泽鲜亮,粘度适中,口感清香,远近驰名,是人们争相购买的
名特产。
近年来城市建设成绩斐然。市内12条三块板结构的柏油路,成井字型格局,路、水、电、讯成网
配套,市区建成区达11.8平方公里。整个城市的地理景观、建筑景观、园林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构
成了一幅富有平原特色的现代城市多彩画面。位于市区东南的滨州黄河大桥,全长2932米,桥面宽12
米,是黄河下游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滨州这座年轻城市已经发展成为鲁北经济、科教、文化中心城市之一。市内现有大专院校3所,
各类中专学校11所,大型公园一座,各类娱乐场所34处,大型体育场4座,各类医院19座,各类专业科
研所7个。
【惠民县】位于山东省北部,总面积1356.3平方公里,人口57万。惠民自古以来就是鲁北重镇,
历为州府、县的治所。因有明代开凿的排水渠惠民沟而得名。
惠民地处黄河下游,为黄河泥沙冲击平原地带,有耕地111万亩,是鲁北重点粮棉产区之一。1987
年,全县粮食总产量5.82亿斤,棉花总产量62.8万担,工农业总产值5.32亿元。惠民产的棉花,品质好,
纤维长,拉力强,1986年,被确定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和优质棉出口基地县。
惠民县农田水利建设十分发达。县内南北有4条主要河流过境,黄河流经县境46.5公里,总引黄
能力100立方米/秒, 全县总有效灌溉面积74万亩, 占总耕地面积的66%以上。南水北调工程已完成
120万元的工程任务,扩大灌溉面积20多万亩。为发展水产业,新开发水面2100亩,高产精养鱼苗200
多亩。
作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惠民的纺织业近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全县轻纺系统,1987年完成
产值1.24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8%。惠民纺织厂,拥有39360纱锭,667台织布机,生产纯棉纱、
化纤纱、混纺纱,出口商品有纯棉卡、条绒、涤棉、平布等。
惠民“武定府小菜”色泽鲜艳,咸中带甜,是地方传统名产。惠民的西瓜,皮薄瓤细,口感沙爽,
含糖度高,全县年产西瓜达4亿公斤。已有200多年生产历史的惠民圈椅,以柳木为原料,整椅不见一
钉,经久耐用,深受黄河北农家的喜爱。
有700年历史的胡集灯节书会,是全国三大曲艺书会之一,始于元朝,盛于明清,一直延续到现
在。书会的曲艺种类繁多,有评书、大鼓、快书、琴书、木板、毛竹板、坠子、时调等十几种。每年
正月十二至二十一,来自东北、华北等地的艺人便汇集胡集镇,竞相献艺,场面十分热烈。
惠民县人民政府驻惠民镇。近年来,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建起了百货大楼、二轻展销大楼、
综合贸易楼、阁府商场、邮电通讯大楼。县城交通也有了根本的改观,数条公路交汇于此,班车可直
发北京、天津、济南、泰安、张店、德州、东营及邻县县城。县城有大型体育场、电视差转台、图书
馆、文化馆、影剧院等比较齐全的文化体育娱乐设施、场所。地区中心医院、地区结核病防治院等驻
惠民镇。近年来,建成区面积3.66平方公里,县城面貌日新月异,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