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20&rec=14&run=13

【德州市】地处冀鲁交界处。西、北与河北省毗邻,东、南隔四女寺减河与陵县、平原县相望。
京沪、德石铁路汇合交叉于此,京杭大运河、岔河穿城而过。水陆两便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德州在历
史上就是鲁西北平原上的一座重镇。如今它已成为鲁西北和冀东南地区重要的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和
重要的轻纺工业城市及货物集散贸易中心。1987年,全市总面积313平方公里,总人口29万,其中市区
面积22.3平方公里,人口16.6万人。
德州在历史上一直是州。府、县衙的驻地,如今,古城更展现出了新的面貌。农业一改多年落后
的局面,粮、棉连年丰收,成为山东省粮、棉的重要产区,并拥有纺织、机械、化工、电力、建材、
造纸、食品等十多个工业门类的工业体系。1987年,全市工业、企业已发展到240多个,工业总产值达
7.7亿元。
德州自古交通发达,有天衢之称。现在的交通网络更加发达,其货运量、周转量、吞吐量、储存
量也都是空前的,许多贸易、批发、仓储单位也因此应运而生。1987年,全市货物仓储面积占市区的
29.63%,比例之高居全国首位。全市有23个货场,18个储煤场,70余处木材储存场。每天,源源不断
的物资沿着京沪、德石铁路满载而来,又顺着7条公路干线分散而去,成为附近地区重要的商品物资
集散地。德州火车站的客流量也相当可观,每天3万多人,相当于市区人口的1/5,因此德州有“小
城市大车站”之称。
德州是著名的棉区,种植棉花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980年以来开始大力发展棉纺织业,如今,已
能生产棉纺织品、色织品等20多个产品、500多个花色,所创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棉纱、
棉布、印染布、色织布、针织内衣、运动装、蚊帐、袜子、毛巾被、麻袋、民用线等产品行销全国8
个省市10多个地区。
德州的仿古美陶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经过特殊熏制的黑陶,在不同的光线下从各个角度可观
察到不同的色泽,古香古色,颇受欢迎。此外,德州扒鸡、西瓜也都久负盛名,独具一格。
德州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和初具规模的新兴工业城市,正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力争为振兴山
东做出更大贡献。
【陵县】位于鲁西北平原,西靠德州,北临宁津,东与临邑接壤,南与平原为邻。面积1420平方
公里,耕地125万亩,人口约55万。
陵县古城始建于汉朝,陵县一名始于明洪武13年(1380年),从此沿用至今。1958年陵县曾并入
平原县,1961年复称陵县。
陵县地处黄泛平原,进入80年代以后,陵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以水利工程为先导,以
培肥地力为重点,走综合治理盐碱荒地的路子,使40多万亩盐碱地得到改造。198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
值达7.47亿元, 农民结束了吃国家返销粮的历史, 一跃成为鲁西北棉区的卖粮大户, 棉花总产量达
4512万公斤。农业的进步,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如今陵县已拥有毛纺、化工、机械、食品、棉花加工
等上百个工业企业,1987年工业总产值达3.5亿元。
陵县的进步和发展也在县城面貌的巨变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护城河经引黄冲淤后,绿水潺湲,
波平如镜,沿河两岸楼房错落有致。新建的公园融湖水、仿古建筑及名胜古迹为一体,浑朴自然,优
雅恬静。百货大楼、邮电大楼、人民商场、影剧院沿街耸立,颇有气势。陵县的变化吸引了众多的外
国客人。联合国有关组织和十几个国家的来宾曾来此参观。卢旺达农业考察团长卡伊贾马·阿塔斯那
先生参观后曾感慨地说:“对陵县的考察使我看到,中国的农村确实变化巨大,农民真的富了起来!”。
【乐陵市】位于山东西北部的冀鲁交界之处,以盛产金丝小枣而闻名,素有枣乡之称。全市总面
积1116.8平方公里,人口53万。汉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设县,198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乐陵市。
1980年前,乐陵是出了名的贫困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乐陵才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
势。到1987年,粮食人均超过500公斤,皮棉超过50公斤,年工农业总产值4.5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收
入由1982年的42元增长到400元。
金丝小枣是乐陵的骄傲,“四野清香飘天外,千家小枣射云红”,在这里,平原沃野、家家户户
都植有枣树。无论天旱地涝,枣熟则年丰,故枣树又有“铁庄稼”之称。近几年,市里进一步调整农
业结构,扩大枣粮间作面积,大力发展以金丝小枣加工体系为龙头产品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其中中华
蜜酒获得全国科技发明金牌奖、第26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铜牌奖、中国优质蜂蜜产品奖和轻工部
优秀新产品4块奖牌;阿胶蜜枣、金丝枣酒、金丝枣冻、金丝枣汁、金丝枣浸膏等产品远销台湾省和
东南亚地区。
乐陵亦是棉花集中产区之一,全市棉花播种面积约40万亩,总产量可达60万担。在发展棉花生产
的同时,还进行了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开发,现在,利用棉油皂角为原料提取的鲸脑油,成本低,质
量可靠,有很强的竞争能力;以棉杆为原料制成的软质装饰吸音板,填补了我省棉柴做建筑材料的一
项空白;三脱油、起酥油、精炼油、色蜡油等也已投产。
近年来,乐陵市区变化很大。到1987年,城镇建成区面积3.7平方公里,城镇人口2.8万。城内街
道纵横,路旁植树种花,白日绿荫成片,夜晚华灯齐明,影院、书店、文化商场、体育场等建筑为古
城注入了现代化的清新气息。
【临邑县】地处鲁西北平原,总面积为1007.19平方公里,人口43.4万,其名始于南北朝,一直沿
用至今天。
境内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河三河横贯全县,五条公路干线穿境而过,是省城济南通往华北各地
的交通要道。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谷子、棉花等,并盛产各类瓜果蔬菜,每
年都有部分粮棉外销和出口,是全国粮棉生产基地县之一。到1987年,粮食总产达2亿多公斤,棉花
总产近60万担,畜牧业总产值达3027万元。1987年底,全县石油、化工、机械、纺织、粮油加工等工
业企业达800多个厂家,年产值在3亿元以上。临邑县化工厂生产的氧化钴、硫酸钴、氯化镍等17种无
机盐化工产品,70%销往国外;临邑县石油化工厂生产的汽油、柴油、煤油和油毡广销全国各地。
如今县城建成区面积已达6平方公里,比旧城区扩大了4倍多,城区人口近4万。这座拥有1000多年
历史的古城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鲁西北大地上。
【济阳县】位于黄河之北,隔河与济南相望。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正式设立济阳县,此后,
建置与归属多有变动。1961年10月划归德州地区至今。县域总面积1076平方公里,人口47万。
济阳历史上屡受黄河肆虐之灾。建国37年来,济阳人民初步建成防洪工程体系,抵挡住了4次特
大洪水的袭击。1984年,开始黄河防护林工程建设。沿黄河大堤和济惠公路沿黄段建起高标准行道林,
植树60万棵,建立了树粮间作和果树生产基地4万亩,使昔日那种堤上风沙袭人,堤下盐碱成片的荒
凉景象得到了彻底的改观。
在改善自然环境的同时,济阳县的经济建设得到了同步发展,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城区面积比解
放初扩大了十几倍,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济阳南临济南,北靠油田,服务于大城市成为济阳实现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他们引用天然黄河
水养殖鲤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种植水稻籽粒饱满,光润透明,香味浓郁;浅水藕甜脆爽口,营
养丰富,现畅销全国十几个省市,成为济阳开发利用黄河水源的新特产。
与此同时,工业也有了大的发展,全县已有36种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和日本等国。
济阳境内12条主河渠呈南灌北排之势,自然水面达5万余亩,水资源十分丰富。除发展水产业外,
济阳又作出了发展菜园经济的决策,1986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很快扩大到9万余亩,目前已初步形成
了大棚菜、圆葱、韭菜、大葱大蒜、浅水藕等5个蔬菜生产基地。这些各具特色的菜蔬不仅满足了当
地农民的生活需要,而且畅销到济南和京、津、唐等十几个大城市。
【齐河县】位于鲁西北平原,地处德州地区的南部,总面积1554.5平方公里,人口61.02万。
历史上,名称及区划曾多次变迁,1950年5月始定称齐河县,隶属德州地区。1972年因黄河大堤北
展,县城由旧齐河城迁至晏城。
齐河濒临黄河,沿黄地域长78.87公里,全县可耕地175.8万亩,其中盐碱涝洼地约占1/3。1982年,
齐河被列为全国9个引用外资项目县之一,向世界银行贷款1050万美元,在国家和省、地科研单位指
导下,以治水改土为重点,综合治理盐碱涝洼,在重视粮食生产的同时,大搞棉花种植,坚持农林牧
副渔全面发展。经过几年的奋斗,大见成效。1987年农业总产值达3.58亿元,粮食总产3.49亿公斤,
农民人均占有粮食600公斤;植棉42万亩,总产72万担,棉花成了齐河主要的经济作物,1986年,被列
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和出口基地县。目前全县有12个棉花加工厂,年加工能力在100万担以上,已基本
形成棉花加工和深加工体系。齐河还是山东的一个重要的棉花储运集散地。在铁道北建有一个大型棉
麻储运站,对鲁西北棉区棉花的贮存、转运起了重要作用。
农业连年丰收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1987年,全县已拥有机械、造纸、水泥、酿酒、食品等
工业企业40余个,产品100多种,工业总产值达到2.47亿元。造纸厂生产的条纹柏油纸远销科威特、新
加坡、香港等地;东方家具厂引进国外设备,年产8万件组合家具,获省新产品二等奖,畅销省内外。
县府驻地晏城在春秋战国时期曾是齐相晏婴的食邑,故名晏城。今天的晏城,工业兴旺,商业发
达,县城人口3万,城区占地4平方公里。新建黄河铁路大桥与洛口铁路大桥同向并列,沟通着南北大
动脉之一的京沪铁路。1982年2月建成的黄河公路大桥如彩虹一般将鲁北平原与省城济南衔接,成为
我省一条重要的交通命脉。12条城内公路纵横相交,乡镇公路四通八达。城内道宽路直,两旁梧桐似
盖,垂柳如丝,各式楼房掩映其中,商业街与两个农贸市场相连,城乡贸易十分活跃。一个功能齐全,
初具现代风格的城镇正在形成。
【禹城县】 地处鲁西北平原,南距省会济南仅45公里。总面积990平方公里,耕地80万亩,辖5镇
14乡,共有自然村1050个,总人口44.7万。
春秋时,该地称祝柯,秦置祝柯县,西汉时改称祝阿县,唐天宝元年(742年),因城南有禹息
故城,遂改名禹城县。
地处黄泛区的禹城,盐碱涝洼地很多,从1966年开始,在国家科委和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建立了
禹城县旱涝碱综合治理实验区,包括有4个乡镇的124个村庄,耕地13.9万亩,内有盐碱地11万亩,占
耕地的80%。 历经20年奋战,已取得丰硕成果。1987年比1966年粮食单产增加5.6倍,棉花单产提高了
14倍。过去全区每年由国家返销粮食150~200万公斤,近几年每年向国家贡献商品粮400~500万公斤,
商品棉375万余公斤。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77亿元。禹城的改碱实验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0年又获农业部改进农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并三次获山东省改良盐碱地成绩显著奖。几年来,已有
38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和进行技术交流。1982年禹城接受国际开发协会信贷1785万
元,准备进一步扩大治理范围和改碱成果。
禹城工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已有明显改变。现全县有纺织、机械、化工、电力、食品、建材、造纸、
酿造、农副产品加工等10余个门类100多个企业,年工业总产值可达2.7亿元,产品上百种。机引圆盘
耙片、干红葡萄酒等产品获部优称号。禹城辣椒久负盛名,鸭梨、乌枣畅销全国,草柳编织品行销国
外,禹城扒鸡远近闻名。近年来,扒鸡生产发展迅速,全县已有120个制作厂家。
1972年开始规划建设新城区,目前已初具规模。建成区面积已有5.8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
全县最大的玻璃瓦全罩式禹王商场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为城区增添了新的光彩。
丰富的物产与便利的交通,给禹城带来了活力。目前,设在禹城的省、地、县棉花、粮食和各类
物资转运站有9处,禹城已成为鲁西北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平原县】地处德州地区西南部,因境内地势平坦,故名平原县。全县面积1080平方公里,人口
约43万。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即设平原县,迄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但多少年来平原便是出了名的贫困县,
徒有耕地85万亩,粮食亩产不超过150公斤,棉花亩产只有10多公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经济有
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82年一跃跨入全国97个富裕县的行列。平原县把依靠科学技术种田当作发展农
业生产的战略措施来抓,先后同山东农业大学、中国棉花研究所、南京农学院。莱阳农学院等34家大
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挂钩,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达310多项,并及时派员进行推广和应用,改变了农民
靠天吃饭的传统观念,粮棉连年获得丰收。1987年,粮食亩产量达到700多公斤,棉花亩产达到64公斤,
全县农业总产值2.65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平原自古交通发达,在沟通山东西北和北部地区各县之间的物资运输、客运往来中起着重要的枢
纽作用。
如今平原城面貌一新,欣欣向荣。1987年,平原县城建成区面积已达3.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近3
万。县中心农贸市场气势宏大,各类农副产品、工贸产品一应俱全,一派繁荣景象。
解放前平原县的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解放后工业发展也是步履蹒跚。近几年,平原人更新观念,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工业生产。 1987年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11个产品,420多个品种,年工业总产值达
3809万元。草柳编织品、工艺美术品、“发发发”啤酒等产品已经进入国际市场。皮毛厂的皮褥、皮
帽在港澳地区和西德等国销路很好,成为紧俏商品。平原县电子仪器厂同上海复旦大学联合试制的单
片微机开发装置已投入批量生产。平原制药厂生产的克咳敏获得了省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与此同时,
颇具地方特色的古香缎生产也有了新的发展。
著名作家邓友梅,曾在《人民日报》上三次撰文赞扬平原工农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平原人民倍
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