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大师——荀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19&rec=89&run=13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今山西南部)人。战国末期思想家。早年游学于齐鲁,
曾两到齐国稷下学宫,连续三届被推举为号称“祭酒”的学宫领袖。曾西入秦国见秦
昭王和相国范雎;入赵国和临武君在赵孝成王前议论兵法;继赴楚国,由楚国统治者
春申君任用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后来在兰陵著书立说,聚徒讲学,终
老其地。韩非、李斯都曾是他的受业门生。所著《荀子》一书反映了其思想学说。荀
子基本属于儒家,但也吸取借鉴了一些法家观点。他的政治思想核心是“礼治”,其
理论根据是性恶论,认为“其善者伪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同时,又倡
导“礼治”和“法治”并用,坚持儒家正名之说,提倡“效法文、武、周公之道”。
其“正名”学说中,包含丰富的逻辑理论,为建立古代名学做出了贡献。另外,荀子
还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强调“制天命而用之”;在其社会历史观中,提出“君者,
舟也;庶人(民)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观点,对后世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