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学义丐——武训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19&rec=108&run=13

武训(1838~1896),原名“武七”,堂邑县武家庄(今山东冠县)人。清末行
乞办义学的名人。“训”是清政府嘉奖他行乞办学、“为天下后世训”而替他取的名
字。武训自幼因家境贫寒而无法上学读书,很早就萌发了“修个义学为贫寒”的念头;
另外,武训年少时给人做佣工,由于没有文化,饱受欺凌,这也更坚定了他“行乞兴
学”的志向。从20岁开始,武训靠行乞、做佣工、表演杂耍、拈线和放债等多种方式
筹集办学款项, 坚持30年不掇,共筹募资金超过万吊,先后办起了3所义学,即崇贤
义塾、 杨二庄义塾和临清御史巷义塾。 清政府曾赐黄马褂和“乐善好施”匾额,封
“义学正”名号,由清史馆立传旌奖。
武训行乞兴学的精神,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创举,为近现代有识之士所效法,
受国内外所褒扬,是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被誉为“千古奇
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