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16&rec=7&run=13

建置区划
【境域】 位于聊城市东部,地处东经115°54′~116°26′和北纬36°
22′~3 6°45′之间。 东邻齐河县,南连东阿县、东昌府区,西靠东昌府
区、 临清市,北与高唐县接壤。南北长43.5公里,东西宽46.3公里,总面积
1116.9平方公里。
【沿革】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置茌平县,属东郡,因县境在
茌山之平陆故名。东汉属兖州部济北国。三国时为魏地,属冀州部平原郡。
隋初属贝州清河郡。隋、唐并入聊城县。金代复置茌平县,属山东西路东平
郡博州。元属东昌路总管府,明、清属东昌府。民国属东临道,山东省第六
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鲁西行署运东专署,冀鲁豫行署第四、第一、第六专
署,平原省聊城专署。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改属山东省聊城专署。1967
年3月属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7月属聊城地区行政公署,1998年3月属
聊城市。
茌平自秦置县以来,县治曾三次变迁。秦、汉、晋时,县治茌平 (今韩
集乡高垣墙村) ;晋末、南北朝时,县治鼓城(又名阳城,今郝集乡土城村);
隋初,徙治兴利镇(今杜郎口镇杜郎口村)。1130年治今址。
【区划】 1998年底,辖茌平、博平、乐平铺、冯官屯、菜屯、杜郎口6
个镇和韩屯、张营、胡屯、肖庄、贾寨、洪官屯、杨官屯、大桑、丁块、温
陈、赵官屯、广平、韩集、郝集、孙桥、王老16个乡,共807个行政村。
【人口】1998年底,全县总人口564988人,其中男282433人,女282555人,
男女性比例99.69∶100。 平均每平方公里506人。 年出生率7.58‰,死亡率
5.74‰,自然增长率1.84‰。
【民族】 有汉、蒙古、回、藏、维吾尔等24个民族,其中汉族占全县总
人口的9 9.78%,少数民族占0.22%。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
族人口的96%,主要分布在洪官屯乡回民李村和茌平镇南关村。其他少数民
族分布零散。

自然条件
【地形】茌平县系黄河冲击平原,地势依黄河流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自然坡度自西向东1/7000~1/6500, 自南向北1/8000~1/9000。 平均海拔高度
32.5米。最高点在洪官屯乡摆渡口村北,海拔35米;最低点在王老乡县苗圃,
海拔26.5米。地貌类型主要有平坡地4.69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1.8%;
洼坡地2.9万公顷, 占26%;河滩高地1.24万公顷, 占11.1%; 决口扇形地
1.02万公顷, 占9.6%;浅平洼地42 66.7公顷,占3.8%;其他8600公顷,占
7.7%。
【河流】茌平县为海河流域,共有14条河流,多系源近流短、季节性间
歇河流,主要承担上游和境内径流排水。依干、支流关系和流域界限分为徒
骇河、马颊河两大水系。 徒骇河境内长28.7公里,流域面积142平方公里。
马颊河境内长21.3公里,流域面积32.5平方公里。
【土壤】全县土壤总面积91413.8公顷,占总版图面积的81.85%。分为潮
土、 盐土、风沙土3个土类包括6个亚类,15个土属,89个土种。潮土类面积
84105.27公顷,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92%。盐土类2763.2公顷,占3%。风沙
土类4545.3公顷,占5%。
【植被】以道路林网为连线、农田作物为主体、自然草为镶嵌,形成了
有乔木、灌木、果树、草本植物和低等植物相结合的植物群落。乔木主要有
毛白杨、杂交杨、旱柳、泡桐等;灌木有紫穗槐、柽柳、杞柳等;果树主要
有苹果、梨、杏、桃、葡萄、枣树等;草本植物包括农作物和自然草被,自
然草被以茅草为主,还有茅草、狗尾草、蒺藜、结缕草等。1998年林木覆盖
率为21.1%。
【自然灾害】有旱、涝、冰雹、低温连阴雨、地震及虫害等,尤以旱、
涝、虫灾害出现较为频繁。茌平素有“十年九旱”之说,既有周期大旱,也
有不规律的连年旱、季节旱。1950~1998年发生较大旱灾25次,平均1.9年1次。
历年季节性旱灾中, 春旱占40.2%, 夏旱占37.6%,秋旱为16.7%,冬旱占
5.5%。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年、季、月降水分布不均,常发生涝灾。1950~
1998年发生涝灾14次,平均3.4年1次。几乎每年都发生局部冰雹灾害,轻则
农作物受损,重则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1957、1973、 1 974、1980、1981
年为多灾年份,受灾面积都在3333公顷以上;1970、1990年为重灾年份, 雹
灾面积分别为1.37万公顷和3.6万公顷。低温连阴雨,每年平均出现0.4~0.6
次,建国后,境内危害较大的有4次:1979年2月21日~23日、1985年10月7日
~17日、 1989年6月5日~15日、1995年8月29日~9月10日。近年来对农作物
危害较大的害虫有粘虫、棉蚜、棉铃虫、玉米螟、麦蜘蛛、灰飞虱、蝼蛄、
地老虎等。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111947.99公顷。 其中耕地
72257.62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64.55%; 园地4995.53公顷, 占4.46%;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5134.64公顷, 占13.52%;林地2507.12公顷,占2.24%;
交通用地4175.55公顷,占3.7 3%;水域面积8600.54公顷,占7.68%;未利用
土地4276.99公顷, 占3.82%。 按国家土地生产力分级标准, 境内有二级地
5.24万公顷,三级地2.59万公顷,四级地0.5 2万公顷, 五级地0.79万公顷,
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7.33%、28.34%、5.64%和8.64%。 水资源全县水资
源可利用量为22243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1314 4万立方米,地
下水资源可利用量9099万立方米。地表水资源包括降水径流、引黄客水和过
境河水。 全县年平均降水径流量为5536万立方米, 引黄客水径流量为
18104万立方米,过境河水径流量39215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包括浅层地下
水资源和深层地下水资源, 浅层地下水总量为321400万立方米,浅层淡水补
给量为11374万立方米。生物资源全县有经济价值的生物资源有700多种。现
存价值较高的动物资源(不含家畜、家禽)有30多种,植物资源(不含农作物)有
20多种。动物类药材资源有36种,植物类药材资源有180多种。

经济状况
【综述】 1998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8亿元,较1986年增长530%,
年均增长16.6%。 其中第一产业112000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第二
产业83000万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9%,第三产业43000万元,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18.1%,19 98年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30586万元。 其中国有单位投
资23711万元,比上年增长-1 0%; 集体单位投资3314万元,比上年增长-
49%;个体投资3543万元,比上年增长-26%。外贸出口收购总值14000万元;
地方财政收入9200万元(新口径) ,支出1456 0万元;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4.7
亿元, 贷款余额15.5亿元。全县职工年工资总额1618 6万元,职工年均工资
49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8元,比上年增加223元。
【农业】 1998年底全县实有耕地面积71333公顷,分为东部粮牧林区、
中部粮棉林渔区、 西部林粮油区3个区划。实行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一年
三熟轮作制度。19 98年, 全县露地瓜菜种植1万公顷,有冬暖式大棚2万个,
大拱棚、蘑菇棚4万个,瓜菜总产量73.36万吨, 总收入56500万元。果园8842
公顷,桑园679公顷,全县多种经营总收入12亿元, 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3
%。实现农村特产税888万元。1998年底,全县┮祷底芏55976千瓦,
其中农用拖拉机112233千瓦、11441台,农用三轮车108787千瓦、12320辆;柴
油机191384千瓦、21448台;电动机38240千瓦、4742台;播种机1075台; 收
割机2553台;脱粒机4869台。年机耕作业面积50673公顷,占总耕地的71%;
小麦机播面积25289公顷,占小麦面积的55.5%;机械植保面积24700公顷,占
作物面积的21.3%;机电排灌面积6.1万公顷。
种植业 1998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45569公顷, 单产4650公斤, 总产
21189.6万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49%。玉米播种面积32852公顷单产5925公
斤,总产19464.8万公斤。 谷子5.3公顷,高粱1187公顷,单产分别为4395公
斤,4605公斤。油料作物主要有棉花、大豆、花生等。1998年棉花播种3252
公顷,单产1043公斤。花生播种6719公顷,单产3090公斤,总产2076.2万公斤。
林果业 1998年底,林地面积21032公顷,农田林网化面积294公顷,枣
粮间作面积2781公顷, 四旁树木1036万株, 林木覆盖率21.1%,林业总产值
0.26亿元。有国营林场2处,经营面积共261公顷;国营苗圃1处,经营面积129
公顷。果园8842公顷,水果总产36133吨。其中苹果园6861公顷,产量24450吨;
梨园1154公顷,产量1483吨;葡萄园376公顷,产量5128吨。
畜牧业 1998年底,大牲畜存栏21万头,其中牛20.06万头,马0.04万头,
驴0.8万头, 骡0.1万头。猪存栏20万头,羊存栏20万只。家禽存养300万只,
其中鸡290万只, 鸭6万只,鹅4万只。肉类总产量40975吨,牛奶产量306吨,
羊毛产量144吨, 蛋类总产23100吨。畜牧业总产值3.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19.4%。1995年以来,先后建起郝集、 胡屯、王老乡万头牛生产基地,冯官
屯镇200万只肉鸡生产基地,丁块乡30万只蛋鸡生产基地,杨官屯乡10万只长
毛兔生产基地,博平千头牛科技育肥场,畜禽饲养逐步实现了专业化、区域
化和商品化。
水产业 1998年底,淡水养殖面积1333公顷,主要品种有鲤鱼、鲫鱼、
草鱼、鲢鱼、罗非鱼、甲鱼、河蟹等,水产品总产量5050吨,其中草鱼1600
吨,鲢鱼2023吨,鲤鱼1287吨, 鲫鱼133吨,罗非鱼4吨,其它3吨。渔业总
收入2104.7万元。淡水植物主要有藕和芦苇,年产藕12000吨,苇8500吨。
【工业】1998年底,共有工业企业3370家,涉及一轻、二轻、纺织、化
工、机械、电力6大行业, 其中国有企业18家,集体企业10家,个体私营企
业3336家,共有干部职工14400人,年工业总产值284257万元。产值超亿元的
企业有3家,利税过1000万元的企业有3家。 主要产品有碳酸氢铵、癸二酸、
复混肥、树脂、毛巾被、味精、冷却器、汽车空调冷凝器、汽车散热器、纸
制品等。
骨干企业有:茌平热电厂系国有中型(Ⅱ)企业,年发电2亿千瓦时,供热
100万吨,每度电煤耗指标稳定在395克以下, 连年保持全国地方电厂同类型
机组第一名。 山东三九味精有限公司系国有大 (Ⅱ) 型企业, 其主导产品
“999”牌和“骏马”牌味精,获轻工部优质产品和布鲁塞尔世界金奖, 畅
销全国并出口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 1 996年该公司资金利税率、 吨味精
耗淀粉、糖酸转化率、资金周转次数、单位制造成本等七项经济和技术指标
列全国同行业第一名。茌平县造纸总厂系国有大(Ⅱ)型企业,1995年列全国
同行业百强企业第16名,该厂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在全省同行业中均保持前8名。
1989年以来,所产30克有光纸一直为省优产品,生产的12个系列、20多个品
种的纸制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
【交通邮电】1998年底,乡与乡之间及93.5%以上的行政村通了柏油路。
境内共有柏油路887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79.4公里。邯(郸) 济(南)铁
路茌平段26公里已辅轨。全县共有货运汽车583部,客车33部,拖拉机64台,
其它机动车147部。年客运周转量1000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为9000万吨公里。
1998年底程控交换机总容量9000门, 长途微波电路480路,市内电话7943
部,农村电话4027部,移动电话2507部,无线寻呼用户3896户。1998年底,邮
政局开办信函、包件、 汇票、报刊发行、集邮、邮政储蓄、特快专递等业
务,营业总额504.5万元。电信局开辟了市话、长话、电报、无线寻呼、移动
电话、分组电话、DDNN等业务,营业总额达2073万元。
【商业贸易】 1998年底,共有国营商业机构16家,集体23家,个体私营
15567家,从业人员4.8万人, 年销售额53474万元。全县出口产品12个门类、
160多个品种, 远销美国、 德国、 俄罗斯、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8年全县出口供货总值1.4亿元,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693万美元。
【城建环保】 旧县城包括五街四关,只1平方公里,1994年增加到35平
方公里。1993年以来,对总长58公里的10余条街道进行了拓宽改造,安装路
灯2421盏, 排水管道28公里,供水管道28公里。主要路口设置了交通岗亭。
1986年以来,重点规划建设了博平、丁块、胡屯等9个乡镇驻地和210个自然
村。1995年博平镇被省政府列为“百新工程(全省100个新型小城镇建设) 试点
镇”和“聊城地区重点建设城镇”。郝集乡双营村、 广平乡颜庄、丁块乡
马庄、茌平镇魏庄、何潘、李孝堂被评为明星村。199 7年博平镇被列为“全
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 环保方面,1998年排放超标工业废水2092万吨。
1985年以来,不断加大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先后关闭了污染严重、整治无
望的大桑乡袁楼造纸厂、肖庄造纸厂、博平纤维板厂、县纤维板厂、胡屯造
纸厂。新上一批污染治理项目,其中县化肥厂兴建了两水闭路循环系统,热
电厂新上了消烟脱硫除尘项目,味精厂进行了离子交换工艺技术改造,造纸
总厂新上白水回收项目,污染治理收到明显效果。
【土特产品】圆铃大枣即“博枣”。以博平镇(原属博平县)一带所产最
佳,素以个大、肉厚、核小、皮薄、香脆、甘甜、营养丰富著名。经过加工
制成的乌枣远销亚、欧、美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茌平枣树苗曾多次作为礼
物赠送给亚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黄花菜又名“金针”。现年产黄花菜10多
万公斤,畅销全国并远销东南亚、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文化事业
【科技】现已形成以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为龙头的科研网络体系。1998年
底,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0663名, 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80名,中级2711名,
初级7772名。1 986年以来,先后承担实施了县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6
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88项,市级64项;共获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83项,
其中省级以上26项。至1998年底,全县共申报专利70项,获国家专利56项。
【教育】 1998年底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76所,其中幼儿学校534所,小学
313所,初级中学23所,高级中学2所,职业高中1所,技工学校1所,职工中
专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在校生123127人,教职员工6400人,其中高级职
称的82人,中级1599人,初级3271人。
【文化艺术】 茌平民间中堂画,已有300多年历史,题材广泛,色彩鲜
艳,寓意深刻,乡土气息浓郁。至1998年底,全县有90多幅作品在省、地以
上展览中获奖。民间剪纸,历史悠久,花、鸟、人物等造型简练,线条粗犷,
栩栩如生。山东省美术馆、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收藏茌平剪纸80余件。1993
年茌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1980年以来,先后
投资建成了茌平县影剧院、文化馆楼和图书馆楼,组建了县戏剧艺术团、茌
平《三春柳》诗社和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文化艺术团体,各乡镇建立了文
艺演出队或民间艺术表演团体。1994年茌平县图书馆被文化部评为“三级图
书馆”。李林亭、李乃德创作的大型现代京剧《红土情》,1994年获山东省
文艺十佳精品工程奖;由文化馆搜集、整理的民间器乐曲《茌平县城南调》
被选入《中国民间文艺集》。茌平县现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差转台1处,覆
盖半径45公里。1993年组建了茌平有线电视台,已与省、市有线电视台联网,
用户可收看20多个频道的节目。
【卫生】1998年底,有医疗卫生单位29个,其中县直单位10个,乡镇卫
生院19个,共有床位1054张。 共有干部职工1888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57人,
中级的474人,初级的976人。 全县19处乡镇卫生院均备有B超、X光机、心电
图等医疗设备。县人民医院先后购置了全身CT、心电起搏除颤监护仪、动态
心电图机等,能开展人工晶体移植术、同位素放射免疫等新技术项目。计划
免疫工作成绩突出,被授予“计划免疫工作先进县”。
【体育】1998年底共有200米以上跑道的田径场18个,篮球场62个,排球
场16个,乒乓球、棋类室1018个。先后建起老年体育、象棋、围棋、乒乓球、
信鸽、气功等协会,会员达2100多人。在市田径和篮球运动会上,团体成绩
始终保持在2~4名。茌平县第一中学被列为市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第二中学
被列为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茌平镇中学被列为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

重大事件
清军水淹冯官屯 1853年3月, 太平军李开芳等奉命率三万人北伐,迫
近天津,清政府急令僧格林沁对其围剿。 李率军南撤,1855年3月17日撤至
茌平冯官屯,与清军搏斗。 清军屡攻不克,伤亡甚重,遂于5月31日引运河
水淹冯官屯。屯内水深四、五尺, 北伐军火药尽湿,柴米渐缺,将士大部
分牺牲,李开芳被俘。6月11日在北京遇难。
义和团席卷茌平 1899年2月,朱红灯由长清来茌平,四处设场教拳,联
络团众,共设拳场800余处。 他提出“先学义和拳,后学红灯照,杀了洋鬼
子,灭了天主教”的口号,烧了梁庄等地的教堂。10月,朱率团众至平原县,
与清军发生战斗。后朱因内部纠纷受伤,被清军逮捕。12月24日在济南被巡
抚毓贤杀害。
“六·二七” 惨案 1944年6月25日,日军集中聊城、博平、东阿、茌
平四县日伪军1000余人,向我茌南根据地扫荡,将部分抗日武装和群众围困
在张会所村东南,进行屠杀。我干部群众300多人殉难。解放后,县政府为之
立碑纪念。
茌平解放 1945年9月16日,我军分区5个团,5000余人,在刘致远司令
员指挥下将县城包围。 9月22日发起攻击,激战两小时,将县城攻克,灭敌
2000余人,击毙伪县长李岐山。

著名人物
鲁仲连(约前305~前245)战国时齐国(今王老乡望鲁店村)人。善于谋划,
常周游各国,为人排难解纷不受酬报。公元前260年,秦军围困赵都邯郸,他
以利害劝阻赵、魏大臣尊秦为帝。赵、魏两国接受他的建议,联合燕、齐、
楚等国共同抗秦,邯郸解围。 公元前249年,齐国派军收复被燕占据的聊城,
年余不下,百姓灾难沉重,他以亲笔书信劝说燕将撤守,齐复得聊城。《汉
书·艺文志》有《鲁仲连子》14篇,今佚。有清马国翰辑本。
马周(601~648)唐初大臣。字宾王,博州茌平(今茌平镇马庄)人。少孤贫,
勤读博学,精《诗》、《书》,善《春秋》。后到长安,为中郎将常何家客。
公元631年,代常何上疏20余事,深得太宗赏识,授监察御史,后累官至中书
令。曾直谏太宗以隋为鉴,少兴徭赋,提倡节俭,反对实行世封制。
成无己(1063~1156)宋医学家。聊摄(今洪官屯乡老成庄)人。成家世代行
医,无己尤精,是中国最早注释《伤寒论》的医学家。著有《注解伤寒论》
10卷,《伤寒明理论》3卷,《伤寒明理药方论》1卷。他以《内》、《难》
经旨来辨析《伤寒论》,并对每种病症的病机、病变和处方用药加以理论性
的阐述,形成了系统的中医理论体系。
朱之蕃(1575~?)明代大臣。字无介,号兰禺,乐平铺镇南朱庄人。早
期读书宁国寺,1595年中状元。历任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曾出使朝鲜,
与朝鲜名士设疑辩难, 赋诗赠答。著有《使朝鲜稿》4卷,《南还离著》、
《纪胜诗》、《落花诗》各1卷。
王登联(?~1666) 杜郎口乡李寨村人。1648年中举人,翌年任河南郑州
知州。 1 651年擢升济宁巡道, 1656年升通政司参议, 1658年任顺天府丞,
1660年5月任大理寺卿,同年9月任保定巡抚。1661年任工部尚书。1666年因上
《圈地疏》力陈圈地利弊,被鳌拜诬陷矫旨赐死。1668年康熙智除鳌拜,停
止圈地,为其昭雪。著有《政要三诫》、《日署存录》、《圈地疏》。
解方 (1899~1972) 丁块乡解庄人。济南第一师范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
1937年“七七” 事变后投笔从戎。1938年6月任国民党新六师高树勋部政治
部主任,支持并帮助该部与共产党合作,促成高树勋于1945年10月率部起义。
1947年后,历任山东师范学院、华东大学教授。1950年任平原省政协副主席、
政法委员会主任。1953年任山东省政协常委、秘书长、省人大代表。1957年
蒙冤受到批判,“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受迫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
和政府为其平反昭雪。
肖奎祥(1946~1970) 博平镇花园村基干民兵。1970年5月28日下午,在用
盐酸冲洗机井发生意外后,为抢救中毒战友光荣牺牲。山东省革委、省军区
批准他为烈士,追记一等功。
谢鑫鹤(1912~1979)温陈乡谢天贡村人。1930年秋考入山东省立第三(聊城)
师范初级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委书记、地委书记、专署专员、
贵州省委副书记、第二轻工业部党组副书记、轻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常务副
部长等职。

名胜古迹
重邱、牡邱 重邱在广平村北。“鲁襄公二十五年会诸侯于重邱”。邱
上原有炳灵公祠、泰山行宫等庙。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唯余遗址和“古重
邱”石碣一方。牡邱位于台子高庄前。“春秋僖公十五年,公会齐侯、宋公、
陈侯、魏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邱”。今遗址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