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16&rec=11&run=13

建置区划
【境域】 地处鲁西北平原西南部, 聊城市西部。位于东经115°16′~
115°47′、北纬36°22′~36°42′之间。南临莘县,北接临清市,东与东
昌府区毗连,西以漳卫河、卫河为界与河北省馆陶县、大名县相望。总面积
1152平方公里。
【沿革】建县前,春秋时属晋国,此后历属魏国、赵国、卫国、秦代的
东郡、 两汉的冀州魏郡、三国魏国、两晋、南北朝的阳平郡等。隋开皇六年
(586年) 设立冠氏县,以古冠氏邑得名,为建县之始。隋、唐、五代、宋、
金、元初先后属毛州、魏州、广晋府、大名府、东平路。元至元六年(1269年),
冠氏县升为冠州,直隶中书省。明洪武三年 (1370年) 改称冠县, 此为“冠
县”定名之始,直至民国初均属东昌府。1 913年,属东临道。1928年直属山
东省。1936-1948年分属山东省第六督察专员公署,鲁西北行政委员会,鲁西
行政主任公署鲁西北专署,冀鲁豫行署第三专署,冀南行署第七专署、第一
专署。1949年属平原省聊城专署,1952年属山东省聊城专区。1998年聊城撤
区改市,冠县隶属聊城市。
自隋开皇六年(586年)置冠氏县,县治一直在县境偏西南部的今治。
【区划】1998年底,辖7镇15乡,即:冠城镇、贾镇、桑阿镇、柳林镇、
清水镇、北馆陶镇、东古城镇和斜店乡、梁堂乡、定远寨乡、辛集乡、范寨
乡、甘官屯乡、兰沃乡、店子乡、烟庄乡、万善乡、孙疃乡、元造户乡、杨
召乡、白塔集乡、史庄乡。下辖751个行政村。
【人口】1998年,总人口为72.8915万人,人口密度632.74人/平方公里。
其中男37.6119万人,女35.2796万人,性别比例为106∶100。出生率8.62‰,
死亡率5.13‰,自然增长率3.49‰。县城非农业人口2.704万人。
【民族】 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除汉族外,有少数民族16个。其中回
族12798人;满族38人;壮族26人;彝族17人;仫佬族12人;朝鲜族7人;瑶族
5人;苗族3人;土家族、傣族各2人;哈尼族、佤族、东乡族、羌族、普米族
及其他未识别的民族各1人。

自然条件
【地形】 地处黄河冲积平原,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坡降为1/6000-1/
7000,海拨高程一般为42.5-35米, 最高点西部的樊楼村54.8米, 最低点东
部的花园村仅34.6米。全县属岗、坡、洼相间的微地貌类型。其中“岗”分
河滩高地、沙质河槽地和决口扇形地三类, 面积760.3平方公里; “坡”指
缓平坡地,面积235平方公里;“洼”有背河槽状洼地和河间浅平洼地,面积
156.7平方公里。
【河流】主要河流有漳卫河、马颊河、卫运河等。漳卫河、马颊河均属
海河流域,卫运河为京杭运河的一部分。漳卫河在县西部边境,境内长41.4
公里,年平均径流量27.96亿立方米,流域面积750平方公里。马颊河在县东
南部边境,境内长20公里,年平均径流量0.14亿立方米,流域面积882平方公
里。卫运河境内长18公里,底宽20米,流向自东南向西北。
【土壤】 分为潮土、 盐土、 风沙土3个土类。 潮土类占可利用面积的
94.06%;盐土类占0.14%; 风沙土类占5.8%。全县没有一级地,第二、三、
四、五级地分别占总耕地的6.9%、69.2%、16.8%、7.1%。
【植被】自然植被很少,在堤岸、沟坡上有茅草群落、杜梨之类的灌木
丛及蒿类。现有的多为人工植被,主要是农作物及树木。
【自然灾害】 主要有旱灾、涝灾、雹灾、虫灾等。旱灾频繁,平均6年
多一遇。涝灾自1949年以来共发生14次。雹灾自1949年以来,共出现29次,
发生年率为58.8%。干热风灾平均7.1天。虫灾以棉铃虫危害最大,自60年代
起几乎年年发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1998年,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16128.7公顷,其
中耕地793 35.2公顷, 园地6111.6公顷, 林地4725.2公顷, 河渠水域占地
4398.7公顷,村镇厂永久性占地16970.8公顷,交通用地3710.2公顷,未利用
土地877公顷。水资源有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总量约为57.38亿立方米,
目前可利用量1.429亿立方米。大气降水年平均6.59亿立方米,排水渠道总拦
蓄量和坑塘总蓄水量共约1944.2万立方米。过境的漳卫河近20年来平均径流
量8.8亿立方米, 京杭运河年平均引水径流量1.32亿立方米。 地表水资源年
平均总量为36.52亿立方米。全县浅层地下水储量约为19.6亿立方米,其中淡
水17.1亿立方米。矿藏资源初步探明有石油、天然气等。生物资源除人工繁
育的家畜、家禽和农作物、树木外,尚有一些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和生物性
中药材。

经济状况
【综述】 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290500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
别达到1 26200万元、90300万元、74000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500万
元,较1978年增长11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500万元,较1978年增长6倍
多; 外贸出口额19100万元, 较1978年增长64倍; 地方财政收入7106万元,
较1978年增长4倍多;储蓄余额15.67亿元,较1978年增长196倍多,农民人均
收入1935元,较1978年增长近15倍。
【农业】 1998年耕地面积7.9335万公顷,实行二年三作制,复种指数196
%。 19 98年, 拥有12马力小拖拉机、 农用三轮车等37734台, 总功率达
95.8369千卡/时。农业总产值为14.28亿元,较1949年增长44倍,较1978年增长
13倍。
种植业 全县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为主。小麦种植近年保持在
5.33万公顷左右, 1998年亩产306.6公斤,总产2.56亿斤,分别比1978年增长1
倍和0.5倍多;玉米种植2.67万公顷, 1998年亩产355公斤,总产2.84亿斤,
分别较1978年增长1.35倍和1.3倍。 经济作物以棉花、花生为主。棉花种植逐
年减少,花生逐年增加。1998年,棉花面积、亩产、总产分别为3906.67公顷、
61公斤(皮棉)、7.1万担,较1978年,面积减少0.77倍,亩产增长1.54倍,总产
减少0.78倍;花生面积、亩产、总产分别为2.69万公顷、242公斤、0.98亿斤,
较1978年,分别增长50倍、2.7倍、94倍。实行了间作套种、良种推广、地膜
复盖、配方施肥、秸杆还田、精量播种、化学除草剂使用等项新技术。
林果业 1998年农田林网化面积达7.067万公顷,农林(主要是泡桐)间作
面积5.7万公顷,拥有以毛白杨为主的防护用材林基地0.67万公顷,共有林木
4300多万棵;活立木蓄积量130万立方米,较1949年增长2713倍,较1984年增
长2倍多;林木覆盖率达2 9.7%,较1984年增长19.4个百分点;以梨、苹果为
主的经济林基地3.2万公顷,较1 949年增长近149倍,较1979年增长近8倍;果
品产量3亿斤,较1949年增长147倍多,较1978年增长8倍多; 林果业产值占
农业总产值的21.3%。冠县林业多次受到国家林业部、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被列为“全国高标准平原绿化试点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
国科技兴林示范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等。
畜牧业 1998年大牲畜存栏量26.5万头,较1949年增长6.4倍,较1978年
增长近7倍;生猪存栏20.5万头,较1949年增长12倍多,较1978年增长0.8倍多;
养羊115万只,较1949年增长近203倍, 较1978年增长7倍之多;家禽存栏762
万只,较1949年增长近109倍, 较1983年增长12倍多; 肉类总产5.8万吨,较
1984年增长16倍多;禽蛋总产2.35万吨,较1984年增长4.8倍。
水产业 1998年养鱼面积333.3公顷, 较1984年增长4倍多;食鱼总产110
吨,较19 84年增长0.24倍;渔业产值465万元,较1984年增长20倍。
【工业】1998年主要工业门类有机械、纺织、粮油加工、食品、酿酒、
服装、制革、塑料制品、木材加工、造纸、印制、建材等,企业总数29家,
职工总数6913人, 较1978年增长0.8倍。 工业总产值198525万元,利润总额
3936万元,劳动生产率2220 4.37元/人,较1978年增长2.2倍。骨干企业有泵业
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产值2446万元, 利润总额324.5万元;冠星纺织集团,
1998年产值10020万元, 利润总额470.1万元; 冠州集团总公司,1998年产值
16882万元,利润总额2391.6万元;电业公司,19 98年产值1014万元。
【交通邮电】主要公路干线有309国道、106国道及省道蒙馆(蒙阴至馆陶)
路、临冠(临清至冠县) 路、临商(临清到商邱) 路、永馆(永安至馆陶) 路等。
1998年,全县公路密度为46.04公里/百平方公里,县乡公路总里程461.9公里,
较1949年增长近6.7倍,较1983年增长近0.3倍。横穿全县的聊馆 (聊城至馆陶)
高速公路、济邯(济南至邯郸)铁路正在建设中。 1998年,全县有货车425辆,
客车46辆,机动车总数较1959年增长近186倍; 货运量11.85万吨,较1983年
增长20倍多;客运量41.58万人,较1983年增长14倍多。
1998年全县邮递线路2500公里, 电话装机总数12420部, 邮电营业总额
2108万元,分别较1949年增长249倍、886倍、1865倍,分别较1987年增长8倍、
25倍、38倍多。
【商业贸易】1998年,有商户1.3万户,从业人员3万余人,实现销售收
入12亿元。主要大型市场有鲁西商场、东关仔猪市场、建材综合市场、中心
农贸市场、机动车辆交易市场、斜店乡社庄江北蔬菜批发市场、鲁西北鸭梨
市场等。 粮油系统完成粮油经营量36.2909万吨, 实现销售收入37215万元。
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500万元, 较1987年增长6.7倍。集市贸易成交额完成
4.0747亿元。
【城建环保】1995年以来,完成城建面积18.1327万平方米,完成了县城
西环路、南环路、冠宜春路东、西段建设工程和红旗路北段、建设路中段拓
宽改造工程,新铺路面15.5万平方米。县城环状供水网络基本形成,供水普
及率达75%,绿化覆盖率达38%。 新开发建设住宅3万平方米,安居工程全
面启动。近几年,在环保方面采取了如下措施: 在县城西城区建成了1.7平
方公里的烟尘控制区;对所有燃煤锅炉进行了有效监督,污染严重的老式锅
炉全部淘汰;建成了数条废水内部循环再利用系统;对城区建筑噪声实行了
全面监控;对效益低下,治理无望的企业实行了关停或改产。
【旅游】绵延境内西北部40公里的黄河故道,经历年开发,已成为白杨
参天,梨花飘香的绿色长廊,形成一道大自然碧丽的风景线,有较高的旅游
价值。县内已举办了多次“梨花节”。
【土特产品】 土特产有鸭梨、 大红枣、圈椅等。名牌产品有冠宜春酒
等。另有“何二豹”烧鸡、马家羊肉包、桑阿镇焖饼等地方名吃。

文化事业
【科技】科研机构主要有林业科学研究所、农机研究所、教学研究室、
气象、地震观测机构及乡镇农技站、 林技站等。1998年全县有高级专业技术
职称者124人,中级职称2038人,初级职称4455人。出版了科技专著《中国毛
白杨》。1998年取得科研成果5项, 列入上级攻关及星火项目的20项。主要
科研成果有:大直径、长直管-SHS自蔓燃陶瓷复合钢管的研制开发、鸭梨优
系选育及绿色果品技术开发、白花泡桐脱毒及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开发、几
种作物良种的繁育研究等。
【教育】 1998年有普通小学469所,普通中学39所,中小学教职工6642
人,在校生13.5359万人;幼儿园358所,幼儿教师676人,入园儿童11260人;
教师进修学校、职业高中各1所,教职工101人,在校生200人。
【文化艺术】文化活动机构、场所有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文化活
动中心等。民间文艺团体有冠县书画协会、文学艺术协会、青年作家协会及
业余剧团等。 任金光、徐士瑞、 么桂凤任编剧的20集电视连续剧《武训》
在全国播映并获奖,高原的诗集《一只风筝》、高福林的诗集《砺志集》、
崔子崇的字帖《行书古文十篇》等出版。全县有电台、电视差转台、有线电
视台,县城内有线电视已基本普及。
【卫生】1998年有医疗卫生机构32处,固定资产2601余万元,万元以上
设备总值80万元, 病床930张。卫生系统干部职工1574人,其中高级职称的
42人,中级职称的321人,初级职称的801人。对一般病症和一些疑难杂症均
能医治。
【体育】 1998年有篮球场50个,排球场7个,大小田径场18个。县城有
可容4500名观众的体育场1个。 体育项目主要有武术、柔道、篮球、排球和
田径等。县向国家队输送的跆拳道运动员李刚、柔道运动员梁增勋、乒乓球
运动员李芬在全国性比赛中分别获冠军、 亚军、第三名。在1998年全省十九
届运动会上,冠县运动员取得了1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

重大事件
天龙八卦教起事 清咸丰十年 (1860年) 冬,县内的天龙八卦教首领杨泰
(七里韩村人) 和宋景诗(小刘贯庄人)等人联合周边邱县、莘县教民,组织武
装,以“兴汉灭胡”为宗旨,矛头直指清王朝。自咸丰十一年(1861年)2月中
旬至4月中旬,教军连克冠县及周边10多座县城,县人参加教军者十之六七。
清廷命兵部右侍郎胜保等率军围剿。教军与清军激战于县内的北馆陶、清水、
县城、七里韩村,白塔集、桑阿镇等地。6月中旬,宋景诗投降清军,杨泰
等首领战死,至11月起事失败。
冠县教案 清同治八年(1869年),冠县梨园屯(现属河北省威县)教民在原
玉皇庙址建天主教堂,在官府和外国教会势力的干预下,拆堂建庙、拆庙建
堂,乡民和教民之间进行了多年错综复杂的“堂庙之争”。光绪十八年(1892
年)精通拳术的梨园屯村民阎书勤等18人带领村民武力护庙,并联合威县梅花
拳首领赵三多等共同进行反洋教活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0月24日,赵三
多、阎书勤等打着“助清灭洋、杀尽天主教”的旗号,以义和团的名义发起
了有3000余人参加的起义,活动于冠县、临清、枣强、正定、沧州等地,攻
教堂、杀教徒,与前来围剿的官军乃至外国联军周旋,阎书勤、高元祥、赵
三多等首领先后被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持续30余年的
“冠县教案”就此结束。

著名人物
路隋(775~835)字南式,阳平冠氏(今冠县)人,唐代穆宗、敬宗、文宗时
曾任侍讲学士、谏议大夫、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弘
文馆大学士兼太子太保、俭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在相位15年。
后被排挤,出任润州刺史、镇海节度史、浙西道观察使等职。死后赠“太保”,
谥号“贞”。
路岩字鲁瞻,冠氏(今冠县)人,唐代大中间进士,曾任屯田员外郎、翰
林学士、 兵部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左仆射等职。36岁居相位,
“势动天下”。后因权位之争贬任剑南节度使,再升中书令,封魏国公。后
坐罪被皇帝下诏赐死。
杨(?~950) 魏州冠氏(今冠县)人,初任小吏,五代后汉建国后任检校
太保、枢密使,受临终的高祖之托辅立嗣君。隐帝即位拜相,任中书侍郎兼
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因屡违帝意被诛。周太祖即位,追封弘农王。
宋景诗(1824~1872)清末农民起义领袖,堂邑县刘贯庄(今属冠县甘屯乡)
人。咸丰十年(1860年)率众进行“抗官闹漕”斗争,次年与天龙八卦教首领
杨泰等一起起事,组建“黑旗军”,攻县城,烧县署,威振山东、河北。后
在官兵围剿下失败,被迫投降清军,随清军到安徽、陕西镇压捻军、回民起
义军。同治二年(1863),宋率部返回家乡,再次抗清,与民团进剿清军进行
战斗。失败后,宋奔安徽、湖北与捻军合作。捻军失败后流落江湖,被安徽
巡抚英翰部下逮捕杀害。
武训(1838~1896)堂邑县武庄(今属冠县柳林镇)人。从21岁起,他用乞讨、
拣破烂、作工等办法积累钱财,购置田产,以兴办义学。50岁始,先后在堂
邑县柳林镇、馆陶县杨二庄(今属临清市)、临清城内御史巷办起义塾3处。清
廷封其为“义学正”,赐黄马褂和“乐善好施”匾额,准于建立牌坊和专祠,
并宣付国史馆立传。
张英振(1896~1977)号俊卿,冠县张尹庄人,回族,全能武术家,尤以祖
传查拳独步武林。1928年在南京全国武术会考中跻身前5名,获冯玉祥将军所
赠“仁义道德”剑。后被中央国术馆聘为一级教授,多次参加与日本、蒙古
等国比赛,均获冠军。他专心从事查拳技艺研究,与人合编《五路查拳》等
书。
王志浩(1916~1994)原名鹏程,曾用名王心奎,冠县柳行头村人。抗日战
争和解放战争时曾任八路军营教导员、中共冠县县委书记、冀南(鲁西北)地
委组织部部长等职。1947年随军南下。历任中共桐柏区三地委副书记、河南
总工会副主席、华中钢铁公司党委副书记、湖北省委工业部副部长、组织部
代部长、党校副校长等职。1979年7月任中共湖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后
为中共湖北省顾问委员会委员。
丹彤(1918~1995)冠县县城南街人。回族。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六区政训
处和冠县、莘县、鲁西北专区做抗日救亡工作。历任《鲁西北日报》社长、
总编缉及中共临清市委书记、市长。1950年后任河北省财委办公室主任、中
共中央组织部处长、秘书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等职,
并兼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席、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文化大革
命”后任国家农机部副部长、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

名胜古迹
肖城遗址在冠县北馆陶镇东南五华里处。宋景德元年,辽主死、肖太后
主政后,携其弟挞览率师南侵宋澶渊,在此修筑城堡,用于驻兵屯粮。城堡
遗址尚存。城墙系土筑, 上宽8米、下宽16米,最高点达13米,城四角及城
门附近有箭楼遗迹,城门系扭头式。城内西北部尚存高15米的点将台,是地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武训纪念堂位于冠县柳林镇。清末以行乞兴学闻名于世的武训,在临清
病逝后,遗嘱归葬于他创办的柳林崇贤义塾学田内。1903年建祠。1966年,
武祠、 武墓被破坏。 1988年修葺扩建, 将武祠更名为“武训纪念堂” 。
1996年再次增修。整个建筑占地7.33公顷。 进入青瓦翅檐的大门,有五米宽
的甬道直通纪念堂大殿,两侧立有6通记有武训事迹的碑碣。 纪念堂长16米,
宽10.25米,高12米,歇山式砖木结构,飞檐斗拱, 顶部攀伏着瓦砌伏龙。
堂内有武训牌位、塑像。纪念堂后为高2米,周长16米的武训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