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15&rec=13&run=13

建置区划
【境域】夏津县地处山东省西北部,东经115°45′~116°16′,北纬36°55′
~37°10′。东隔马颊河与高唐县为邻,西临卫运河与河北清河县相望,南与临清市
相依, 北与武城县、平原县毗连。县境东西横距39公里,南北纵距32公里,总面积8
71.9平方公里。
【沿革】西汉初年置县,为置县之始。后随朝代的更替,县置多有变化。到唐
天宝元年(742年) 改为夏津。夏津独成建制。清雍正八年(1730年)属东昌府。乾隆
四十一年(1776年) 属临清直隶州。民国时曾先后属山东东临道第四行政督察区。194
5年9月4日夏津解放后, 先后属冀南二专署、衡水专署。1952年10月,属山东省德州
专区。1956年改属聊城专区。1961年复归德州专区。1994年德州撤地改市,夏津县仍
属德州市至今。
【区划】 全县辖6镇13乡,即夏津、东李官屯、苏留庄、新盛店、郑保屯、白马
湖镇,宋楼、栾庄、朱庙、郭寨、香赵庄、后屯、常安集、雷集、李楼、田庄、西李
官屯、双庙、渡口驿乡,507个村民委员会,530个自然村。
【人口】 总人口47.5万人,其中男23.9万,女23.6万。男女性别比例为101∶10
0。 农业人口42.9万,非农业人口4.6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32.2人,出生率10.1
1‰,死亡率7.72‰,自然增长率3.57‰,流动人口2322人。
【民族】 全县共有5个民族,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9%;少数民族有回、
蒙、朝、满等4个,共482人。占总人口0.1%。

自然条件
【地形】夏津地处山东省西北边缘的黄泛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
坡降为1/4500~1/5000。中部有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古堤,将全县分堤上和堤下两
部分。 堤上海拔34~26米,堤下海拔为29.1米~23.5米。堤上面积449.7平方公里,
堤下面积422.2平方公里。 堤上多为河滩高地、沙丘地、冲积扇形地、沙质河槽地;
堤下由平坡地、洼坡地、沙质河槽地、河滩高地组成。
【河流】 境内河流属海河水系。卫运河境内河段长21.2公里,马颊河境内河段2
5.3公里, 大沙河境内河段29公里。大沙河系黄河故道支流遗迹,除运河水灌注和夏
秋雨水汇集外,平时为无水河。六五河贯穿全境,青年河、六马河、城东干沟等14条
主要支流纵横交错,大小相通,各河互济,形成了抗旱灌溉和行洪排涝的骨干水利系
统。
【土壤】土壤分3个土类,6个亚类,7个土属,60个土种。潮土面积6.19万公顷,
占可利用面积的91.97%;盐土面积1279.6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1.9%;风砂土面积
4131.13公顷, 占可利用面积的6.13%。其中潮土土类分:褐土化潮土,主要分布在
地形较高的采楼、香赵庄、朱庙、郭寨、东李、苏留庄、白马湖、郑保屯、渡口驿乡
(镇)的河滩高地上,保水保肥力强。典型潮土,主要分布在长安集、雷集、栾庄乡和
新盛店、西李、田庄、双庙乡(镇)的大部分,理化性能良好。盐化潮土,主要分布在
李楼、夏津镇、新盛店、左王庄、白马湖、渡口驿乡(镇)的中部,土壤肥力差,有盐
碱。湿潮土,主要分布在渡口驿乡的莲花池内,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盐土土类:主
要分布在郭寨、雷集、后屯、苏留庄乡(镇)。地表为松砂土,漏水漏肥。
【植被】 全县植被6.84万公顷。人工植被6.74万公顷,占植被面积的98.42%,
自然植被1080公顷,占植被面积的1.58%。
【自然灾害】主要是干旱。建国后较大干旱有18次,占成灾数的50%。1972年春
夏连旱, 直到8月5日才降一场透雨,年总降水量为313.4毫米;1998年9月至翌年3月
连续7个月没降有效雨雪,造成秋种困难,大面积越冬小麦持续干旱。地下水位下降,
同时黄河水断流早,无水可引。是近二十年最为严重的干旱年份。其次是雹灾,建国
后遭雹灾24次。 另外有风、涝、霜冻灾。1977年5月13日8时至11时偏北风9级,并有
暴雨, 气温骤降,冻死9人,羊120只,猪13头,倒塌房屋1万间,棉苗受灾1.67万公
顷,小麦倒伏20%。1984年8月9日14时50分至15时40分,郭寨乡后赵庄村与东李镇前
赵庄之间,刮起一股龙卷风,刮倒、拔起树木500余株,受灾农田350余亩。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全县共有耕地83.2万亩,可利用面积67.4万亩。水资源
地表水自产径流量年平均1189万立方米,引进客水年平均1.85亿立方米,地下水总蓄
量为13亿立方米,平水年可利用5715万立方米。生物资源兽类有黄鼬、野兔、狐狸、
獾等;鸟类有鹰、麻雀、乌鸦、猫头鹰、喜鹊、啄木鸟、燕子、布谷、鹌鹑等。植物
类有芦苇、茅草、碱蓬、地丁等。其中可入药的枸杞、栝楼、红花、瓦松、茵陈、车
前子、天花粉、杏仁以及土元、蝉蜕等600余种。

经济状况
【综述】 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8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依次为
7.60、7.80、5.4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7%、5.6%、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总额27744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实现外贸出口
供货值1460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5955万元。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1.2亿元,其中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5.6%和15.5%。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
比上年增加160元。职工平均工资4450元。
【农业】夏津现有耕地面积83.2万亩。主产棉花、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花
生等,尤以产棉见长,素有“银夏津”之称。人均植棉2.05亩。清末民初棉田占耕地
的70%。解放后,农业生产水平迅速提高,棉花生产又有新突破,1956年全县植棉面
积3.35万公顷,总产达到28.5万担,为山东之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常年植
棉面积40~50万亩。1986年农牧渔业部确定夏津为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和棉花出口基地
县。 1987年棉花总产101万担,居全国第二位,人均贡献列全国第一名。1995年被评
为全国棉花百强县,列54位。是年在全县建立2.67万公顷基本棉田保护区。1998年棉
花总产21011吨, 单产81公斤,粮食总产291738吨,单产346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8
2129万元。全县共有扬水站123处,总装机298台,16991千瓦,提水能力145.7立方米
/秒,主要桥涵闸257座,拥有配套机电井1.1万眼。1998年全县有拖拉机309台,农用
三轮车2036辆,农用四轮车589辆。
种植业 1998年经结构调整,以“四个二十万”为主攻目标。以果菜、脱毒地瓜
为重点,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县瓜菜面积发展到6666.67公顷,建成各类大棚8960
个,地瓜种植面积2666.67公顷,其中脱毒地瓜666.67公顷。粮食总产6.2亿斤,亩产
6 92斤; 棉花总产48万担,亩产籽棉162斤。机耕面积79.6万亩,占总耕地的95%。
秋种时节,该县推广小麦精播机100余台。
林果业 全县共有果园1.13万公顷,果品品种达20余种,主要有桃、梨、杏、苹
果、 桑椹、葡萄、山楂等,年产1亿多斤,素有“小杂果之乡”的美誉。全县林地总
面积1.23万公顷,其中用材林1000公顷,经济林9066.67公顷,林木覆盖率为22.74%,
木材蓄积量43万立方米, 年可供采伐1.2万立方米。1991年被评为全国林业生产先进
单位和平原绿化先进县。1998年,果品产量2022万斤,产值1618万元。
畜牧业 畜牧业以养殖牛、羊、猪、鸡为重点,实行规模养殖。1998年,大牲畜
存栏量达20余万头,猪22万头,羊23万只,禽500万只,蓝狐8万只。全年畜牧业总产
值3.3亿元。出现了30多个养牛专业村,1.5万多个养牛专业户,有近千人常年搞牲畜
贩运。
水产业 鱼塘面积时有增减, 1998年全县有鱼塘7处,约105亩,渔业收入为5.6
万元。
【工业】1998年全县有工业企业7149个,职工24524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8.30亿
元。全县已初步形成了棉花加工、纺织、机械、造纸、化工、建材、工艺品、酿酒、
食品、榨油等十大骨干行业,四大产品系列。一是工艺品系列,较大规模的生产经营
企业30多家, 全县以艺宝、华艺工艺品有限公司为龙头,辐射全县及周围7个县市的
3000多个乡村, 从业人员达8万多人。主要产品有绢花、条柳编、玩具、工艺果实、
面塑、扎染、刺绣、抽纱、黑陶、地毯等20多个系列,30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远销
日本、 香港、东南亚、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二是食品系列,有生产经营企业1
8家,主要产品有白酒、植物油、肉类、珍珠琪、果脯等。1998年饮料酒产量5326吨,
食用植物油产量46686吨。 夏王龙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夏王龙酒荣获第24届巴黎国际
食品博览会金奖。 三为纺织系列, 全县纺纱能力为9万纱锭,年产棉纱2万吨,成衣
5000万件套。全县形成了纺织印染、服装加工一条龙生产体系。纯棉提花毛巾被、浴
巾、枕巾、餐巾、文化衫等四大系列,上百个品种,产品销往日本、新加坡、台湾、
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四是机电产品系列,夏津生产的油漆灌装机,球形泵、除尘器、
冲剪机床、防漏电开关曾获部、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行销全国,并出口东南亚市场。
1998年度全县63处县属企业基本完成改制任务, 盘活存量资产1.58亿元, 募集股金
1549万元,安置职工6026人。
【交通邮电】县城西距京九铁路25公里,东距京沪铁路50公里,南距正在建设的
济邯铁路70公里。 县内公路纵横,308国道和008省道贯通全县。县乡公路累计330.1
公里, 公路总里程达420.1公里,总长居全市第二。全县507个行政村有340个实现了
通柏油路。公路密度达47.6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有9个乡镇
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列全市第一。
邮电通信,1992年开通程控电话;1995年又投资1700万元完成了全县19个乡镇的
光缆通信工程。目前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0240门,农话交换机容量达14178门。移
动电话3659户,无线寻呼4859户。全县已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1998年全县邮递线路
总长150公里,是年完成营业总额360.13万元。
【商业贸易】市场建设日趋完善,形成了以商业大厦、百货大楼、贸易大楼为基
本框架的国合商业一条街,现又组建了纺织品一条街,五金商品一条街。城乡集市贸
易,建成了一批综合批发零售市场,拥有各类专业市场58处,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其中大型专业市场10处,国家级文明市场2处,省级文明市场5处,成交额以78%的速
度递增。1998年实现商品成交额达10.5亿元,县城商贸中心市场、苏留庄黄牛市场和
西邢羊绒市场,年成交额均在亿元以上。商贸中心市场营业面积近万平方米,业已形
成集购物、娱乐、住宿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市场,被评为国家级文明市场。苏留庄黄牛
市场因设施规范,货源丰富,服务周到,有17个省市自治区的80多个县区的客商前来
贸易, 日上市量达7000头之多,成交在700头以上,年成交量达13万头。新建的城北
新区电、路、水等配套设施均已就绪,新区内楼房栉比,现已有不少商家前来租赁经
营。夏津的人才、技术、金融、信息、物资、劳务等生产要素市场相继建立。现已输
出劳动力1.5万余人。
【城建环保】坚持“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滚动发展”的旧城改造原
则,先后对县城中山街、下洼街、西关南街、公贤街、陵园街、工艺街及县城东西出
口8条街道进行了拓宽改建,建成了电力、通讯、照明、给排水配套的街道17.1公里。
1998年,又投资1000万元,成功地启动了城北新区,完成了“四通一平”,现已有44
家企业入区经营,并完成油坊运河大桥引线工程夏津段的拆迁及路基修筑;同时又对
城区5条次干道进行了铺油改造。还利用城内的小湖建成供人们游览休息的市中公园1
处。1998年,环保工作有了新发展,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先后监督进行
了县内3处酒厂,1处造纸厂的污水处理,有效地控制了污染源。
【旅游】旅游资源有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其间沙丘绵亘,树木繁茂,连绵长达十
余华里。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具特色。景点有“将台雄风”、“梨园晓月”等人文景
观十处。
【土特产品】银丝面、珍珠琪现全县生产厂家达十余处,其中国营夏津珍珠琪厂
生产的“飘旗”牌珍珠琪、银丝面为正宗产品,选料精良,风味独具。现在于传统工
艺的基础上,又利用现代化手段生产,其品味尤佳,营养成分更趋丰富,且产量与日
俱增。布袋鸡又名海味什锦鸡,因其状如布袋,故名。其制作精致,选料精良,配有
16种佐料,成鸡肉鲜馅美,肥而不腻,香嫩适口。宋楼火烧,又名灯笼火烧、风筝火
烧,经锅烙火烤而膨为灯笼形,层薄如纸,香酥可口,个重仅七钱。益和成糕点,造
型美观,色泽鲜艳,香甜不腻,脆嫩可口,贮存耐久。白玉鸟夏津特产观赏鸟,亦称
芙蓉鸟,金丝鸟,形若云雀而长,体态俊美,鸣声婉啭。分黄白两种,以色白红眼者
为上品。此鸟仅在夏津县才得产卵孵化,因而本县历史上就有人饲养繁育。70年代以
后, 外贸公司收购外销,白玉鸟身价倍增。每对白色优良者,市场价为300元左右。
外地客商络绎不绝。现在饲养者益多,大户有达数百笼者,获利颇丰。

文化事业
【科技】1998年,全县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6253人,
其中高级职称261人,中级职称2293人。1985~1990年期间,共有74项科技项目获省、
地、 县的奖励,其中省级2项,地级21项、县级51项。1990~1995年期间,全县取得
科技成果43项。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项,达到省内先进水平8项,填补国内,省内
空白的各1项, 取得专利27项。1998年,广泛开展“三下乡”活动,取得科技成果42
项,申报专利13项。
【教育】教育事业,率先在全市完成农村校舍改造,1992年全县城镇校舍改造达
到“五达标”。同时,又积极实施“普九”战略,截止1996年上半年,全县投入“普
九” 资金1532万元,新建校舍31418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7000平方米。迄今,全县
计有普通中学31处,在校生84933人,专职教师1473人。小学416处,在校生61964人,
专职教师2936人。 职业中学2处,在校生480人,专职教师102人。学前一年幼儿入班
率达到98%;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4%,巩固率98%,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率93.5%,
初中毕业生升高中率为18%。 1998年高考录取人数为1007人,其中本科105人。全县
筹资22万元兴建了“夏津县聋哑学校” 。全县有业余美术学校6处,其中规模较大的
有夏津县(档案馆)美校及周昆美校。
【文化艺术】夏津县群众性文化,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龙灯、彩车、旱船、高
跷、架鼓、秧歌等。地方戏曲有哈哈腔(亦称吹腔)、夏津小调;新民歌和剪纸艺术闻
名省内外,新民歌《四季花开》、《王大娘喂鸡》曾被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编入“每周
一歌”,在全省播放。夏津曲艺主要流行曲种有山东大鼓,西河大鼓、木板大鼓、河
南坠子、山东琴书、快板书、山东快书等。吹打乐是夏津县民间文娱形式之一,主要
使用乐器有唢呐、笙、管、笛、二胡、三弦、四胡、鼓、锣、钹、铙。主要演奏传统
民间乐曲和曲牌。书法、绘画、篆刻、泥塑、扎彩等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夏津县美术、
书法艺术比较普及,专业及业余作者近百人,在省市县美展、书展会上多次获奖。全
县现有影剧院两处。人民剧场始建于1973年,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可容观众1422人。
人民影院始建于1980年,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1412人。现有文化馆1处,
乡镇文化站19处, 图书馆1座,夏津广播电视事业建立了转播台、有线台、自办了电
视节目。
【卫生】建国前,全县仅有药铺87家,坐堂先生、江湖医生及旧式接生员169人。
1998年全县已有县医院、中医院各1处,妇幼保健站1处,乡镇卫生院20处。县直部分
单位另建有卫生室,各村亦建有卫生室,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卫生技
术人员近千人。现已配有先进医疗设备如B超、胃镜、X光机、CT等。县医院病房楼投
资550万元,于1996年建成使用,建筑面积6493.8平方米,有253张床位,大小手术室
5间。
【体育】现有各种体育场所52个,其中运动场5个,篮球场32个 (其中灯光球场2
个),排球场10个,体育场2个,乒乓球房3处。按照国家考核发证的国家一级裁判4人,
二级裁判10人。 业余武术运动发展较快,现有武术学校2处,即县武校和栾庄武校。
学生来自本县及临清、高唐、清河等邻近县市,传统项目有钩、钺、梢子棍等。曾多
次参加省、市比赛,先后获棍术第一名3人,第二名2人,第三名1人,剑术第二名3人。

重大事件
夏津农民起义 隋大业七年(611年) ,山东大饥。隋炀帝又下诏侵高丽。天灾兵
祸,百姓苦不堪言。张金称在运河附近聚众起义。转战运河两岸,屡败隋军。张金称
死后该部归属窦建德,窦建德盛时拥众10余万。攻下河北大部郡县。窦建德被杀后,
其部将刘黑闼在漳南起兵, “半年内尽复建德旧境”。623年,起义军遭唐军镇压失
败。

著名人物
崔鸿(?~527) 北魏史学家,字彦鸾,城西崔楼人。仕魏为中散大夫,以本官修
辑国史,后迁黄门侍郎,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曾撰《十六国春秋》,勒成百卷,
原本已散佚,今有清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
李思孝(1907~1942)夏津早期共产党组织发起人之一。原名李慕先,城西珠泉屯
人。1925年在济南省立一师读书时加入共产党。毕业后回乡组建党组织。1928年在泰
安被捕, 1930年2月获释。抗日战争爆发后去河南,1938年受党组织委派任国民党第
三集团军第二十二师学生大队教官, 许昌十四支队政治部主任,8月任中共长葛县工
委书记,1942年初,在杞县被土匪暗杀。
莫循(1914~1979)原名张昭训,城东前籽粒屯人。1938年初加入共产党。北京大
学肄业。“七·七”事变后到鲁西北抗日根据地,从事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先后任
《冀南日报》 、《冀鲁豫日报》社长兼总编辑,《中原日报》副总编辑。1949年5月
到江西工作,历任《江西日报》社长兼总编辑,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
省委常委、中共“八大”代表、全国五届人大代表、省文办党委书记、主任,政协江
西省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副主席。
杜金铭(1896~1938)字缄三,东关人,擅长武术。在北京大学读书时拜武术家李
子连为师。杜曾在济宁教练武术,后回夏津。1935年在济南参加武术省考,名列第一,
被誉为“神枪杜缄三”。杜金铭擅长“太极十三式”,“五星锤”等武术套路,所传
太极十三式有独特风格,五星锤现已失传。
王长志(1900~1964)著名曲艺演员。原名王清林,城南银子王庄人。一生演唱山
东大鼓,解放后对山东大鼓进行改革与创新,成就卓著。他的演唱清晰流畅、急快利
落、吐字清楚,人称“王二快嘴”。参加省和全国曲艺汇演,被评为省一等演员,获
省演出奖,并任山东省第一届曲协理事。
黄钢存(1919~1986)夏津县郑保屯人。幼时家贫,15岁辍学当学徒。后加入国民
党军,1943年靠自学考入国民党空军航校,尔后赴美深造。回国后,在国民党空军第
一飞行大队任飞行员。因不满蒋介石发动内战,而被迫停飞,任教官。1949年随航校
迁台湾。 在台目睹国民党的腐败,及美军欺压中国人的行径,极度愤慨。于1956年8
月15日借三机编队训练之机,毅然驾机飞回祖国大陆,受到福州军区领导人和周恩来
总理接见。总政颁发奖金8000元,授中校军衔。1982年入党,后调任中国民航山东管
理局副局长。1986年2月病逝于青岛。

名胜古迹
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位于后屯乡闻名遐迩,其间沙丘绵亘,树蓁茂,连绵长达十余
公里。当地有“人攀树行20里”之说。公园四季景色各异,风光怡人,景点有“将台
雄风”、“梨园晓月”等人文景观十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