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9&rec=83&run=13

【概况】2009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73 家,比上年增加111 家;实现
增加值303.59亿元, 其中钢铁产业实现增加值187.36 亿元、同比增长12.48%,非钢产业实
现增加值116.23 亿元、同比增长17.42%;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76 家,比上年增
加13 家, 其中过10 亿元的企业9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中央企业1 家、省属企业6
家、市及市以下企业466 家;按经济规模分,大中型企业41家,其中大型企业7 家、中型企
业34 家。

【主要特点】一是工业生产稳步增长,效益逐步回升。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
业实现增加值303.59 亿元, 同比增长14.15%,增速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
1.52、 2.11和10.61 个百分点, 稳步回升趋势明显。地方工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
162.6 亿元,同比增长21.7%,比省以上工业快14.29 个百分点,所占比重达到53.6%,同比
提高6.2 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回升态势明显,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91.2
亿元, 同比下降0.9%;实现利税90.76 亿元,同比增长0.6%,增幅比上半年提高63 个百分
点;实现利润53 亿元,增长37.7%,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15.8 个百分点。二是工业结构调整
步伐加快。2009 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20 亿元,同比增长31%。重点调度的泰钢优特
钢、泰丰新型家纺等28 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39.8 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6.4%。全市完成技
术创新项目160 项,新产品销售比率达到27%,同比提高0.5 个百分点;有41 个项目列入省
级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13 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12 项、填补国
内空白的15 项。 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 家(泰钢),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 家(威马泵
业、 中兴汽车、固德化工),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7 家。三是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2009 年,万元GDP 能耗下降6.77%,全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主要措施】抓调度
促运行,全力以赴保增长。一是强化对经济运行的调度分析。认真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加强
经济运行监测调度, 建立了40 户重点企业月调度分析制度,对莱钢、泰钢、九羊3 大钢厂
实行周调度制度,对17 户年销售收入过5 亿元的重点企业,搭建经贸、统计、劳动、金融、
税务、电力等部门参与的运行监测平台,及时全面掌握企业发展动态,做到有问题早发现,
早解决。二是实行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抽调精干力量,对主营业务收入过5 亿元的企业实
行服务企业联络员制度,联络人员从“问题调研、企业减负、项目帮扶、银企对接、开拓市
场”等方面为企业搞好全方位服务。三是搞好资金等生产要素保障。组织好煤电油运等重要
生产资料供应,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创新银企合作,先后在莱芜、青岛召开四次银企合
作和重点项目推介会,共签订贷款合同226.5 亿元,已全部到位。
抓投入搞创新,多措并举调结构。一是搞好产业发展规划。根据省里出台的十大产业调
整振兴规划,结合莱芜实际,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莱芜市《关于加快工业调整振兴的意见》
和钢铁、能源、纺织等6 个重点行业调整振兴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各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
及措施。二是抓好重点项目推进和项目储备。进一步调整充实技术改造项目储备库,对莱钢
宽厚板、5000 吨特种纤维等28 个当年投资过5000万元的重点技改项目定期调度,靠上服务,
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三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认真抓好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及管理,7
个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计划, 22 个项目入选省第一批项目计划,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
10 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10项。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组织参加2009 年省产学研暨
新特优产品展洽会, 达成合作协议15 个,总投资2.4 亿元。全市60% 的规模以上企业与高
校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四是积极开展管理创新。引导企业规范基础管理,全面推行精
细化管理方式,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节能管理、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不断提高竞争力。
莱钢获得山东省企业管理奖,莱钢、泰钢的两项成果获得山东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
抓节能促降耗,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完善节能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节能目
标、责任和考核奖惩“三个体系”,将年度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区、乡(镇)和重点用
能企业,逐级签定目标责任书,强化调度,严格考核,按时公布工作进度。二是加快节能技
术项目建设。督促重点企业实施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等一批投资大、效果好的节能项目。
全市重点企业共完成节能技改投资30.4 亿元。 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市淘汰128 立方
高炉1 座,产能20 万吨;淘汰15吨电炉2 台,产能25 万吨;淘汰立窑水泥生产线2 条,产
能23 万吨。 按照“上大压小”原则,关停兴源热电等8 家企业16 台58.2 万千瓦小火电机
组,为实施两台百万千瓦发电机组腾出容量,有力促进了节能减排。对2 家淘汰类和1 家限
制类企业执行差别电价, 2009 年差别电价收入156 万元。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指导莱
钢等16 家市级以上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围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创
建循环经济型企业(园区) 。福泉橡胶公司5 万吨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工程入选2009 年度省
循环经济十大示范工程。全市固、液、气循环利用率分别达到89%、91% 和92%。
抓协调搞服务, 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一是加大对上争取工作力度。2009 年共为企业争
取专项资金1.4 亿元。其中: 为泰钢、泰丰等9 家企业争取省调控资金1 亿元;为新艺粉末
冶金制品、力盟电子争取结构调整奖励资金120 万元;为汇金、莱芜锻压公司等6 家企业争
取省淘汰落后产能项目补助资金150 万元;为泰钢燃煤锅炉改造等6 个节能项目争取国家财
政奖励资金3419万元;为泰钢“酸再生项目”等8 个项目争取节能技术产业化项目补贴资金
350 万元;为莱钢等4 家企业争取四个节能核心技术争取节能成果奖励资金115 万元。二是
扎实开展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活动。制定落实《全市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实行市、区、乡(镇)三级联动的办法,通过调查问卷、到企业调研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
实际问题305 条,其中资金类192 条,土地类81 条、政务服务类32 条,受到了企业的高度
赞誉。三是推进企业靠大联强。泰钢重组银河纺织工作进展顺利,资产审计工作已基本完成,
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泰山纸业与中冶集团公司已签订资产重组合作意向,合作事宜正在稳步
推进。四是主动为所联系民营大户搞好服务。帮助新纪元冶金设备公司新上连铸机生产线项
目,年新增销售收入2500万元、利税300 万元以上。帮助该企业申报山东省工业设计创新成
果。五是抓好企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围绕“三大产业板块”“四个功能区”产业区域布局,
着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路子,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城乡经济、
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积极融入济南城市群经济圈,组织有关科室与济南市经委进行对接洽谈,
加强莱芜市企业与济南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合作,争取更多产品纳入济南交通装备业配套链条。
抓活动促新风,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
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标准,参与“百千万大走访、
大调研”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形式,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发展存
在的困难和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二是扎实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制定《服务支持全民
创业的9 条措施》和《服务公开承诺》,进一步简化行政许可审核程序,实行项目备案和转
报“零时间等待” ,47 件审核备案手续均按时办结。二是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
坚持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周五机关学习制度,严格落实干部作风建设“十条要求”“五项
制度”,严格落实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制定各科室、个人的共性目标和业务工作考核标
准,一天一记,一月一评,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三是抓好航空节和钢博会有关筹
备工作。 认真组织钢博会产品展,从设计、布展、施工到结束,历时40 天。整个展览主题
突出, 亮点纷呈,总布展面积2954 平方米,参展企业216 家,产品80 多类2000 余种,达
成产品销售协议35 亿元。 在时间紧、任务重、企业困难、主动性不高的情况下,抢时间、
快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组,落实责任,强化调度,现场办公,在前几届已有经验的基
础上,把产品展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市政府主要领导、上级领导、中外客商都给予了很高的
评价,充分展示了莱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全市人民的精神风貌。
(王润峰 杨世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