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8&rec=78&run=13

【概况】 2008年,全市累计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711起,同比下降2.1%,死亡94人,
同比下降3.1%,重伤53人,同比下降58.6%,经济损失1432.4万元,同比上升89.4%。
连续七年境内企业未发生重特大事故。莱芜是年内山东省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
故的2个地市之一,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提供了安全保障。

【安全生产责任制】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莱
芜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各级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市政府多次召开市政
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听取安全生产汇报,及时分析、研究、解决莱芜安全生产
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市安委会先后9次召开安委会成员会议,及时传达省、市政
府和省安委会的指示精神,通报全市安全生产事故控制指标进度情况,总结前阶段和
分析、研究、部署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年初,市政府与48家部门单位签订《2008年
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对事故控制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各级各单位按照市委、市
政府的要求,把安全生产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
生产责任体系。2008年全市事故总量和事故死亡人数都在事故控制之内,全面完成了
省政府下达莱芜的控制指标任务。

【安全生产经济政策】 全市各级各单位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公共安全基础设施
建设, 排查整治各类事故隐患, 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和安全装备水平。市政府在
2007年拨付100万元建立市级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应急救援平台的基础上, 2008年又
拨付80万元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平台的各项功能。莱城区政府专门拨款84万元配备监
察车辆和必要的安全监察装备,保证了安全监管执法工作所必须的装备和经费;钢城
区政府为深入开展“隐患治理年”活动,专门拨付38.4万元用于聘请专家查隐患,拨
付40万元统一为各乡镇执法中队配备执法专用车辆;市公安局投入1300多万元对城区
23处重点路口安装了电子警察、视频监控和警务卡口,有效地遏制了各类交通违章行
为,改善了城区交通秩序;市建委投资1500万元,建成天然气门站至泰钢不锈钢次高
压天然气管线,并与西郊燃气储备站连接,实现环状供气,提高了供气的安全性;泰
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投入2700余万元,完善了特种设别管理,增加了安全警示标志。
2008年全市用于公共安全基础设施配套、隐患治理、科研项目等安全投入达2亿多元。

【“隐患治理年”活动】 2008年是国务院确定的“隐患治理年”。市政府高度重视,
年初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进行专门部署,下发《关于开展“隐患治理年”活动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意见》,进行具体安排。“隐患治理年”活
动期间,各级各单位按照省、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针对“五个战役”中各
个时期的重点,按照“四个结合”和“六不放过”的要求,在全市深入开展执法监察,
成效显著。 活动期间全市抽调专业技术人员1681人,检查企业46889家次,查处事故
隐患5万多条, 有效防止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一是通过开展重点领域、行业和企业安
全专项整治,将“隐患治理年”活动推向深入。针对“隐患治理年”各个战役的重点,
各级各单位在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及烟花爆竹等
方面,扎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煤矿整治。煤炭等部门聘请专家组进一步完
善全市煤矿各类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矿井停产撤人演练;组织专家对全市煤矿进行
矿井防治水害专项检查。非煤矿山整治。安监等部门聘请有关专家对莱芜水文地质条
件复杂矿井及受水库威胁矿井进行诊断性检查,摸清了基本情况;开展尾矿库安全生
产情况大检查和调查摸底,及时查处事故隐患,并建立尾矿库台帐。危险化学品整治。
安监等部门对全市加油站汽油罐进行HAN阻隔防爆技术改造, 有效解决了加油站与周
边安全距离不足的问题;及时处理好了有关化工企业产权转让后的安全管理问题。道
路交通整治。公安交警部门组织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活动,出动警力8000多人次,查处
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万起,行政拘留处罚192人;交通公路管理部门开展道路交通基础
设施专项整治,通过对道路、桥梁、隧道认真排查,按规定补齐标志、标线。人员密
集场所整治。 公安消防部门主要以九小场所等为重点开展5次消防安全大检查,检查
单位4542家(次),整改火灾隐患1007条(处),防止了火灾发生。烟花爆竹整治。
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工商局等部门对烟花爆竹生产、批发企业的危险工房、库房
等重点部位、重点场所进行专项检查,确保了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对高危行业的
重点企业继续实施市、区、乡三级包重点企业工作制度,专门派驻工作组进行蹲点,
严格做到各区每月必须检查一次,市级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对发现问题和隐患,督
促企业立即整改。二是通过全市安全生产集中检查整治活动,将“隐患治理年”活动
推向高潮。为扎实开展“隐患治理年”活动,切实做到“两个确保,两个100%”,即
确保全市所有企业进行检查,检查覆盖面100%;确保所有检查出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隐患整改率100%。 6月27日,市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在全市开展排查安
全隐患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平昌要求各级各单位利用一个
月时间,在全市开展一次集中安全大检查,由各分管市长亲自带队,对各自所分管的
行业和领域进行拉网式检查,集中排查整治各类事故隐患。检查期间,各分管市长分
别带领市公安局、市国土局、市安监局、市煤炭局、市质监局等35个牵头单位负责人
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35个检查小组,按照市政府部署的自然因素类、事故因素类、公
共卫生类、 公共场所安全类、社会安全类和应急处置准备工作等6大类、29小项,重
点从思想认识、知识普及、保障能力、应急值守、信息报送、协调应对和责任落实等
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在全市掀起了隐患排查整治的高潮。共检查企业6812家,
查出各类事故隐患7758条,对查出的事故隐患由分管市长亲自督促进行整改,及时消
除了一大批事故隐患。三是通过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将“隐患治理年”活动推向纵
深。认真总结近年来在标准化建设工作中的经验,积极督促各企业开展标准化创建工
作,通过标准化创建工作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推行生产现场精
细化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不安
全因素,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提升了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将“隐患治理年”活动不断
推向纵深。截至2008年,全市所有地下开采非煤矿山企业,1家露天开采矿山和1家危
险化学品企业通过三级标准化企业验收; 4家煤矿企业、6家非煤矿山、8家危化品企
业、1家酿造企业通过二级标准化企业验收;7家煤矿企业通过一级标准化企业验收。
四是通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实现隐患排查治理“无缝隙”。为进一步加大隐患排查
治理力度,确保实现隐患排查治理“无缝隙”,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密切
配合,在一些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以及职能交叉的领域组织开展20多次联合执法检
查,取得明显效果。针对乱采滥挖矿山资源现象,市国土局、市公安局、市安监局等
部门联合开展矿山资源清理整顿大检查,制止了非法采矿80多处,查封非法挖掘机械
设备109台次,运输车辆63台次,刑事拘留2人。针对春节期间是烟花爆竹销售旺季的
特点,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工商局、市供销社、市质监局等部门联合开展烟花爆
竹大检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362条,下达整改指令书328个。五是通过开展百日督查
专项行动,确保了“隐患治理年”活动的成效。为有效督促各级各单位切实组织开展
好“隐患治理年”活动,按照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及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
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成立由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国土局、市煤炭局等部门主要负
责人和有关专家组成的4个综合督查组和6个专项督查组,对全市“隐患治理年”活动
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查。督查期间,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检查,发现问
题、限期整改,反馈意见、提出要求”的督查方法,对各区各有关企业进行综合督查
和定性定量考评。 通过督查,发现隐患300多处,并督促各级各单位及时进行整改,
督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安全生产源头管理】 一是严格安全生产许可管理。在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
证发证工作中,以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保证发证质量为原则,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
标准,严把审报材料关、现场审查关和整改质量关,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责令限期整
改, 确保发证企业不留隐患。2008年全市新发放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1家、换
证16家;发放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22家、换证31家;发放危险化学品登记证19家;
新发放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7家、变更1家、延期换证10家;新发放尾矿库安
全生产许可证2家。 二是认真做好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按照国家、省、市政府
的部署和有关文件要求,加大对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审查力度,严格程序,加强审
查监督,有效杜绝了源头隐患的产生。先后组织完成对莱芜市金鲁公司、耿公清铁矿
等项目的安全预评价、验收评价、安全专篇设计审查,对泰钢制氢站安全设施、泰钢
焦化厂城市供气工程设立等项目的设立安全审查或设计审查,对美星化工二车间、六
车间安全设施、 莱钢焦化厂2号焦炉及相关工程、莱芜盈德气体有限公司制氧等项目
的竣工验收。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预报、预警、预防应急联动机制。为建立
健全有效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市政府下发《关于建立灾害性天气预
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严防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发生的通知》,明确了各级各有关部门单
位的职责,并要求各部门之间加强信息沟通,实现了气象部门与重点矿山企业、水利、
新闻媒体等部门单位信息共享,互连互通,确保当气象部门预报本区域为暴雨、暴雪、
大风等恶劣天气时,立即启动预报预警和预防联动机制,所有煤矿和非煤矿山必须立
即停产撤人,及时疏散村庄、学校和企业人员,有效地提高了事故灾难的防范和处置
能力。二是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为进一步增强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市政府办公室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
理工作切实增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通知》(莱办发〔2008〕23号),并组织各有关
单位进一步完善了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火灾、特种设备、工程
建设及燃气、森林火灾等行业和领域的应急救援预案;为有效的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
操作性,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火灾等行业企业开展应急救援演练近200余
次, 参加演练人员10000多人;为加强对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的指导,12月,市政府专
门组织应急管理专家,在全市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专项检查活动,并召开会议进行总结
和讲评。三是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建设。按照全省平台建设总体方案部署,积极推
动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市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的各项功能基本实现,安监系统政
务内网和门户网站也投入运行。积极督促各区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并专门下发《关于
做好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各区安监部门制定方案,
资金基本到位,按照方案的部署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

【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2008年,按照安全
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工作要求,在不断完善市、区两级监管队伍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监管队伍建设。全市所有乡镇均建立安全生产管
理办公室和安全生产监察中队,全市“三级机构,四级网络”的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建
成。莱城区政府专门下发《关于设立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通知》,在工业区管委
会、各乡镇(办事处)设立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和安全生产监察中队,配备执法人员
41人,进一步完善各基层安全监管机构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了岗位和人员责任;钢
城区每个乡镇(办事处) 从现有工作人员中调剂3名工作人员,成立安全生产监察中
队,落实了办公地点和办公经费,明确了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统一挂牌、统一服装、
统一车辆、统一装备,实现了机构、人员、制度、装备、经费五到位。二是建立健全
安全生产专家队伍。2008年12月,聘请的安全生产专家队伍到期,为充分发挥安全生
产专家在隐患查处、项目评审等方面的重大作用,防止出现断档,市政府及时成立相
关领导小组,在全市进行重新筛选。通过严格筛选,在非煤矿山、冶金、化工、交通
运输、火灾等11个行业中聘任57名人员为莱芜市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专门下发聘书,
并以文件形式向社会公布。

【宣传教育培训】 一是强化日常宣传。把《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列入了“五五”
普法内容,将其作为各级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努力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法
律意识;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宣传作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
针政策、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安全生产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及时曝光
忽视安全生产的典型事例和重大事故隐患;通过市广播电台的《政府行风热线》和市
政府网站的《政府在线》等节目,及时解答人民群众关心的安全问题。二是强化集中
宣传。“安全生产月”期间,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围绕“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的活
动主题,通过图片展板、设置咨询台、广播音响、开展警示教育等形式,向群众广泛
宣传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安全常识,强
化了群众的安全责任意识。积极组织开展安全隐患集中整治和执法检查、突发事故应
急处置和自救疏散演练等活动;参加全省百万职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知识答卷、全省
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岗位练兵、“新绿洲杯”安监系统安全文化书画展等活动。由于组
织得力,“安全生产月”活动被省安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三是强化重点宣传。成功
举办安全生产理论研讨会。 9月11日,组织举办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安全生产理论
研讨会,聘请国家安科院专家作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专题报告,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
安全生产形势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等内容,让全市各级安监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开
阔了视野,接受了安全生产教育。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利用对企业负责人、
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机会,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贯力度,进一步增
强了企业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法律意识。年内全市共培训考核特种作业人员8067人,
培训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2572人。
(李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