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人民政府(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8&rec=52&run=13

【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摘编】 1月16日,市政府召开第1次常务会议。会议就做好人
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加强政
府自身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通过了相关文件,会议提出打造“敬业务实清
廉一流”政府的目标。
1月31日,市政府召开第2次常务会议。会议就煤电油运等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作
出安排。会议传达了省人大、政协“两会”精神,听取了全市关于节日期间煤电油运、
市场供应和价格监管、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以及文化娱乐活动筹备等工作情况的汇报。
5月23日,市政府召开第8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金融工作。人民银行莱芜市中心支行、
莱芜银监分局的负责同志就金融形势、政策与企业融资等问题作了报告。齐鲁证券有
限公司董事长李玮结合当前的资本市场形势、山东证券市场发展与莱芜现状等,就资
本市场与企业上市问题作了精彩的报告。会上还讨论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支持地方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6月16日,市政府召开第9次常务会议。研究改善政务服务工作。市发改委等部门分别
汇报了“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月”活动开展情况,市监察局作了关于全市政务环境建
设情况的汇报。会议还讨论了《莱芜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意见》。
6月27日, 市政府召开第10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排查安全隐患、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工作。会议传达了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到莱芜市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时的讲话精神,
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会上还研究了节能减排等工作。
7月15日, 市政府召开第11次常务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平昌指出,各级各部门
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现场观摩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力度,
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马平昌就为中小企业排忧
解难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会议还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
依法行政的决定》,研究了加强依法行政工作。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宜。
10月17日,市政府召开第15次常务会议。调度经济运行情况,专题研究经济发展工作。
各副市长就分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市统计局、市发改委、市经贸委等12个单位汇
报了1—9月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2008年市政府印发的重要文件】
2008年,市政府共印发重要文件94份
(1) 2008年1月23日,《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意见》(莱政发〔2008〕1
号)
(2)2008年1月8日,《关于申报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请示》
(莱政发〔2008〕2号)
(3) 2008年1月8日, 《关于下达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莱政发
〔2008〕3号)
(4)2008年1月10日,《关于印发〈莱芜市支持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暂行办法〉的通知》
(莱政发〔2008〕4号)
(5)2008年1月20日,《关于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的意见》(莱政发〔2008〕
5号)
(6) 2008年1月23日, 《关于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
(莱政发〔2008〕6号)
(7)2008年1月14日,《关于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2003—2007)完成情况的
自查报告》(莱政发〔2008〕7号)
(8)2008年1月23日,《关于2008年主要工作目标任务分解的通知》(莱政发〔2008〕
8号)
(9) 2008年1月23日, 《关于印发莱芜市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的通知》
(莱政发〔2008〕9号)
(10)2008年3月3日,《关于莱芜市二○○八年第一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莱政
发〔2008〕10号)
(11) 2008年1月23日,《关于公布2008年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莱政发〔2008〕
11号)
(12)2008年3月3日,《关于莱芜市二○○八年第二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莱政
发〔2008〕12号)
(13) 2008年3月3日, 《关于印发〈莱芜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的通知》
(莱政发〔2008〕13号)
(14) 2008年3月3日, 《关于加快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河道治理工程的通知》
(莱政发〔2008〕14号)
(15) 2008年3月6日, 《关于2007年度节能目标责任落实情况的报告》 (莱政发
〔2008〕15号)
(16)2008年3月7日,《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莱政发〔2008〕16号)
(17) 2008年3月12日, 《关于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 (莱政发
〔2008〕17号)
(18)2008年3月20日,《关于莱芜市2008年小麦种植面积的报告》(莱政发〔2008〕
18号)
(19) 2008年3月20日,《关于发布〈莱芜市2008年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
计划〉的通知》(莱政发〔2008〕19号)
(20) 2008年3月20日,《关于报批〈莱芜市莱城区人民政府和莱芜市钢城区人民政
府联合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的请示》(莱政发〔2008〕20号)
(21) 2008年3月20日,《关于报批〈沂源县人民政府和莱芜市钢城区人民政府联合
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的请示》(莱政发〔2008〕21号)
(22) 2008年3月20日,《关于报批〈淄博市博山区人民政府和莱芜市钢城区人民政
府联合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的请示》(莱政发〔2008〕22号)
(23) 2008年3月28日,《关于表彰2007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
报》(莱政发〔2008〕23号)
(24)2008年4月1日,《关于治理农村垃圾的意见》(莱政发〔2008〕24号)
(25) 2008年4月24日,《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莱政发〔2008〕25
号)
(26)2008年4月25日,《关于全省“4·22”紧急会议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莱政
发〔2008〕26号)
(27) 2008年4月28日, 《关于工业用地改变用途有关问题的补充意见》 (莱政发
〔2008〕27号)
(28)2008年5月9日,《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莱政发〔2008〕28
号)
(29) 2008年5月13日,《关于印发〈莱芜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莱政发
〔2008〕29号)
(30)2008年5月14日,《关于开展第二次经济普查的通知》(莱政发〔2008〕30号)
(31) 2008年5月29日,《关于将莱芜市技工学校升格为副厅级单位的请示》(莱政
发〔2008〕31号)
(32) 2008年5月30日, 《关于局部调整方下镇等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请示》
(莱政发〔2008〕32号)
(33)2008年6月4日,《关于莱芜市经贸交流团赴台交流的请示》(莱政发〔2008〕
33号)
(34)2008年6月5日,《关于将莱芜市技工学校升格为副厅级单位的请示》(莱政发
〔2008〕34号)
(35) 2008年6月15日,《关于邀请省政府领导出席莱芜市重点项目济南推荐会的请
示》(莱政发〔2008〕35号)
(36)2008年6月24日,《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意见》(莱政发〔2008〕36号)
(37) 2008年6月28日, 《关于2007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的自查报告》
(莱政发〔2008〕37号)
(38) 2008年8月4日, 《关于配备莱芜市高级技工学校领导职数的请示》(莱政发
〔2008〕38号)
(39)2008年8月6日,《关于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莱政发〔2008〕39
号)
(40) 2008年8月19日,《关于莱城区二○○八年第一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莱
政发〔2008〕40号)
(41) 2008年8月19日, 《关于解决十一运场馆建设用地指标的请示》 (莱政发
〔2008〕41号)
(42) 2008年8月26日,《关于印发〈莱芜市集体土地房屋登记办法〉的通知》(莱
政发〔2008〕42号)
(43) 2008年8月26日,《关于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秩序搞活二级市场的意见》(莱
政发〔2008〕43号)
(44) 2008年8月30日,《关于申请将莱芜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列为省级农业高
新技术示范区的请示》(莱政发〔2008〕44号)
(45)2008年9月1日,《关于做好2007年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通知》(莱政
发〔2008〕45号)
(46)2008年9月1日,《关于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莱政发〔2008〕
46号)
(47)2008年9月8日,《关于邀请省政府领导参加2008年中国(莱芜)钢铁博览会的
请示》(莱政发〔2008〕47号)
(48) 2008年9月10日,《关于局部修改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请示》(莱
政发〔2008〕48号)
(49) 2008年9月20日,《关于全省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处置工作会议贯彻落实
情况的汇报》(莱政发〔2008〕49号)
(50) 2008年9月27日,《关于钢城区二○○八年第一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莱
政发〔2008〕50号)
(51) 2008年9月27日, 《关于局部修改羊里镇等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请示》
(莱政发〔2008〕51号)
(52) 2008年10月7日,《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就业工作的通知》(莱政发〔2008〕
52号)
(53)2008年10月9日,《关于解决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请示》(莱政发〔2008〕
53号)
(54) 2008年10月9日,《关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有关土地间题的请示》(莱
政发〔2008〕54号)
(55)2008年10月22日,《关于莱城区二○○八年第二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莱
政发〔2008〕55号)
(56)2008年10月22日,《关于莱城区二○○八年第四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莱
政发〔2008〕56号)
(57)2008年10月22日,《关于莱城区二○○八年第六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莱
政发〔2008〕57号)
(58)2008年10月22日,《关于莱城区二○○八年第七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莱
政发〔2008〕58号)
(59)2008年10月24日,《关于对2008年市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的通知》(莱政
发〔2008〕59号)
(60)2008年10月27日,《关于莱城区二○○八年第五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莱
政发〔2008〕60号)
(61)2008年10月31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工作的意见》(莱政发〔2008〕
61号)
(62) 2008年11月4日,《关于解决莱钢建设用地指标的请示》(莱政发〔2008〕62
号)
(63) 2008年11月5日,《关于局部修改口镇等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请示》(莱
政发〔2008〕63号)
(64)2008年12月24日,《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意见》(莱政发〔2008〕
64号)
(65) 2008年11月6日,《关于申请对我市矿产资源整合工作进行检查验收的请示》
(莱政发〔2008〕65号)
(66) 2008年11月6日,《关于解决煤炭资源“矿中矿”和矿区范围平面交叉重叠问
题的报告》(莱政发〔2008〕66号)
(67)2008年12月31日,《关于进一步推动人民防空事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莱
政发〔2008〕67号)
(68)2008年11月14日,《关于莱城区二○○八年第八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莱
政发〔2008〕68号)
(69)2008年11月14日,《关于莱城区二○○八年第九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莱
政发〔2008〕69号)
(70)2008年11月17日,《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报告》(莱政发〔2008〕
70号)
(71) 2008年12月1日, 《关于上报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成果调整结果报告的请示》
(莱政发〔2008〕71号)
(72) 2008年12月1日,《关于莱芜市公路管理局省道薛馆线莱城至沂源界改建工程
项目建设用地的请示》(莱政发〔2008〕72号)
(73) 2008年12月2日,《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莱政发
〔2008〕73号)
(74) 2008年12月9日,《关于钢城区二○○八年第三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莱
政发〔2008〕74号)
(75) 2008年12月9日,《关于钢城区二○○八年第四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莱
政发〔2008〕75号)
(76) 2008年12月11日, 《关于莱城区二○○八年第十一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
(莱政发〔2008〕76号)
(77)2008年12月11日,《关于莱城区二○○八年第三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莱
政发〔2008〕77号)
(78)2008年12月11日,《关于调整钢城区挂钩试点颜庄项目区安置区和拆旧复垦区
位置的请示》(莱政发〔2008〕78号)
(79)2008年12月15日,《关于2009年在莱芜市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航空节暨第二届全
国航空运动会的请示》(莱政发〔2008〕79号)
(80)2008年12月16日,《关于莱城区二○○八年第十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莱
政发〔2008〕80号)
(81) 2008年12月16日, 《关于莱城区二○○八年第十四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
(莱政发〔2008〕81号)
(82)2008年12月16日,《关于钢城区二○○八年第二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莱
政发〔2008〕82号)
(83)2008年12月18日,《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报告》(莱政发〔2008〕
83号)
(84)2008年12月19日,《关于局部修改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请示》(莱
政发〔2008〕84号)
(85)2008年12月24日,《关于印发〈莱芜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通知》
(莱政发〔2008〕85号)
(86) 2008年12月26日,《关于莱芜供电公司220千伏嬴城变电站项目建设用地的请
示》(莱政发〔2008〕86号)
(87) 2008年12月26日,《关于莱芜供电公司220千伏钢城二变电站项目建设用地的
请示》(莱政发〔2008〕87号)
(88)2008年12月26日,《关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经济发电
项目建设用地的请示》(莱政发〔2008〕88号)
(89) 2008年12月26日, 《关于莱城区二○○八年第十二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
(莱政发〔2008〕89号)
(90) 2008年12月26日, 《关于莱城区二○○八年第十三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
(莱政发〔2008〕90号)
(91) 2008年12月26日, 《关于莱城区二○○八年第十五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
(莱政发〔2008〕91号)
(92)2008年12月26日,《关于钢城区二○○八年第五批城市建设用地的请示》(莱
政发〔2008〕92号)
(93) 2008年12月30日, 《关于进一步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 (莱政发
〔2008〕93号)
(94) 2009年1月14日,《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莱政发〔2008〕94
号)

【市政府办公室工作】 带头贯彻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一是大力推进统筹
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各项措施,先
后出台《关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等12个文件。协助市直部门与省直对
口部门联系,协调落实与省国土资源厅等15个省直部门签订《共同推进统筹城乡一体
化试点工作的合作协议》,争取对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大力支持,为莱芜市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高位平台和重大机遇。二是深入开展创城工作。按照创
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分工,抓好办公室分工
的综合整治工作,对鲁中大街沿街各责任单位整治任务进行认真部署,抓整改、抓落
实,加强各项工作制度建设,督促各执法部门公正执法、文明执法,高标准完成了创
城工作任务,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三是招商引资。按照年初市委、市政
府的工作部署,各位秘书长、主任协调各级各部门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认真调查研究,
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工作
措施。 积极拓展路子,加大工作力度,办公室年内引进汇锋轴齿等6个项目,完成招
商引资1.24亿元,占任务的124%。四是抗震救灾。汶川地震发生后,办公室按照市委、
市政府的工作要求,迅速反应,全力做好支援抗震救灾的协调、保障等工作,有一名
班子成员长期驻守灾区协调落实各项对口支援工作, 组织卫生监督队等9支救援队伍
赶赴灾区, 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运送帐篷768顶,安装活动板房1017套,组织全市捐献
款物6406万元,办公室工作人员为灾区捐款11.6万元,人均超过1000元。
全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制度化建设。按照市政府关于“敬业、务实、清廉、
一流”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制度建设年”活动,重点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健全操作规程,完善相关制度,市政府先后出台《政府工作规则》《关于加强政府自
身建设的意见》等政府工作规章制度30多个,在重大财政资金支出、土地使用管理、
建设工程招投标等方面完善制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程序,40多个部门完善规章
制度120多项, 政府运作更加规范高效,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为有效应对各类突
发事件, 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制定市级应急预案30个、县级应急预案68个,各乡镇
(街道)、企业及学校均制定应急预案,举办各类学习班20多场次,组织应急预案演
练150次,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增强。二是积极建设阳光政府。2008年市政府全体会、
常委会多次邀请100多位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列席会议,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加强与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沟通,积极征求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7件、政协委员
提案193件。 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指导
协调各级各单位公开各类信息566条, 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是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对重要的规范性文件严格审查把关,起草、审查文件23件,
审查修改涉法文件30多件。认真承办行政复议应诉案件,法制办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4
件, 立案9件,办结率100%。严格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管理,加强教育培训,提
高了执法人员的工作规范性,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四是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全
部开通区长、乡(镇)长公开电话,公布了66个市直部门、单位公开电话,实现了市
区乡联动、 网络全覆盖, 有效快速解决了群众反映的各种难题。年内受理群众来电
5333个, 办结率100%,电话回访群众1720名,满意率98.6%。认真分析群众来电,及
时总结承办事项中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和总结性的问题,年内共编发《市长公开电话
专报》 3期、《市长公开电话简报》20期,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和依
据。在起草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
议,积极将群众呼声纳入政府决策。政府办公室“开门写报告,搭建连心桥,凝心聚
力促发展”的做法获得了全市工作创新奖。
努力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帮助企业解决各类生产经营困
难,办公室根据市政府领导要求,牵头组织开展“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月”活动,积
极创新组织方式,实行“三级联动”,层层落实责任,扩大排忧解难活动覆盖面。成
立8个排忧解难服务工作组, 办公室党组成员分别担任协调人,协调各级各单位先后
召开40余次协调会调度进展情况, 进行现场办公。全市企业提出需要解决的386个问
题,妥善解决346个,解决比例达到90%,受到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有力促进
了全市经济发展。二是优化政务环境。出台优化政务环境的政策措施,对深化行政审
批制度改革、推行政务公开、严格收费管理、规范行政行为等提出明确要求。行政服
务中心深入开展“创新管理、创优服务”活动,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压缩承诺时限,
简化办事程序,努力创建省级服务名牌,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加强对区、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代办服务点的督查指导,全市四级行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1—11月, 受理审批和收费事项6.2万余件,同比增长19.2%,按时办结率100%,承诺
件提前办结率达到96%以上; 接受咨询服务4.8万余人次,群众满意率99%以上。三是
做好联系民营大户和包村工作。市政府办公室协助市政府领导联系九羊集团、朗进科
技等民营大户。通过深入调研、座谈了解、现场办公等方式,帮助企业理清了发展思
路,解决了发展难题,企业实现了企业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积极为包村点出思路、
谋发展,制定包村工作三年长期规划,重点抓村庄规划建设、养老医疗保险等工作,
解决了一批事关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难题。
强化政务服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中的关键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调研,力求提供翔实准确的数据,发现
问题、把握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按照全市重点调
研课题责任分工,认真研究制定政府系统调研方案,印发31个调研参考题目,推动了
全市政府系统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2008年办公室完成《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
究》《关于全市企业相互担保贷款情况的调查报告》等调研报告30余篇,部分建议进
入领导决策, 6篇调研报告分别获得全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认
真起草文字材料。年内组织起草市政府工作报告、政府领导讲话、各类汇报材料、各
类文件共1300余件、700多万字,得到各位政府领导同志的认可。编发《参阅件》7期,
《政务通报》23期,较好发挥了服务领导、联系基层的作用,受到各级各部门关注和
好评。加大督查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开展专项
督查13次,完成省政府领导批示件、省政府办公厅督查件17件,办理市委、市政府领
导批示件143件, 保证上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其中,针对农村垃圾治理进行的联合
专项督查,得到省政府领导的肯定。编发《莱芜政务督查》30期,及时落实了市政府
决定事项和领导交办任务。扎实做好信息工作。及时抓好信息编发,全年编发《要情
专报》 35期、《莱芜政务信息》109期。准确向上报送信息,努力宣传莱芜市各项工
作成绩,信息编报水平进一步提高,《莱芜市实施市场化运作对农村垃圾进行集中化
处理》 《莱芜市公安系统在全省率先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成效显著》2篇信息得到省
政府领导批示,有关经验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广。在2008年度全省政务信息工作会议上,
莱芜市信息工作受到省政府办公厅表彰。高效运转各类公文。对所有来文来电,严格
按公文处理程序运转送签, 规定时间内办结率达到100%,对重特大事件处理做到加
班加点,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全年制发市政府文电530件,办理上级文件360余份,
翻印发放文件1.5万份, 办理请示报告300余件,接收办理会议通知、传真电报650余
件。认真做好电子公文传输和政府专网建设维护工作,保证网络安全运行,发送各类
电子公文1600余件,文件接收率98%以上;新增专网用户5个,形成了覆盖156个单位、
企业的政务专网体系,提高了电子政务工作水平。强化后勤服务保障。加班加点做好
值班工作,确保上传下达,政令畅通。认真为领导搞好日常服务,使领导腾出更多精
力处理工作。全年接待来宾3000余人次,其中省部级以上领导20余人次,地厅级领导
500余人次。周密组织各类会议,全年组织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专题会议200余
次。及时整理和印发各类会议纪要,把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对出现的突发事件
和各类灾情迅速反应、及时汇报、妥善处理。加强车辆和驾驶员管理,开展交通安全
教育, 全年安全行车120多万公里,保障了各位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出行安全。做好综
合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办公室“沟通上下、协调左右”的枢纽作用,注重加强与各大
班子办公室的联系、协调与沟通,及时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保证了政府各项工作的
协调一致和正常运转。与市委办公室共同组织各项综合性活动80多次,协调组织各级
人大、政协视察、调研活动20余次,确保了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人防办、无管局、
驻京办、关工委工作取得明显成绩。积极开展人防宣传,规范人防政策性收费,进一
步完善人防组织指挥体系,加强电子地理信息、空情接收系统和通信警报系统建设,
加强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人防指挥所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全省人防工作考核获得二
等奖。加强无线电监测,切实做好高考和奥运会等重要时期的监测工作,强化技术设
施建设,不断提高无线电监测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好日常监管工作,组织联合执
法活动10余次,在全省无线电技术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五名。驻京办广泛搜集各方面信
息,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传递驻地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和信息,为莱芜市引
进技术、项目、资金牵线搭桥,拓宽了政务联络渠道。进一步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
认真配合团市委等部门工作,积极组织各类业余文体活动,为各项工作开展创造了良
好环境。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思想建设。坚持把思想教育作为队伍建设的基础,结合“解放思
想、改革创新、勇争一流”教育实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在新起
点上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等主题教育活动,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宗旨教育、政治理论
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等各类学习教育活动20余次。全体工作人员认真
记笔记、写心得、摆差距、找不足,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责任意识、服务
意识、大局意识不断增强,严谨细致、开拓创新、任劳任怨、雷厉风行、一抓到底的
氛围日益浓厚,为保质保量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奠定了基础。加强作风建设。按
照市政府关于开展制度建设年活动的意见,结合办公室工作实际,以高效率、高质量
为目标,认真落实《办公室工作规则》,进一步明确了办文、办会、办事的最短时限
和具体标准要求, 制定出台《市政府办公室工作制度》,涉及35项具体事务、200余
条详细规定,较好的做到了责任明确、有章可循。抓好组织建设。认真组织市政府办
公室民主生活会,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了各项职责的履行。扎实抓好办公
室党总支日常工作,组织4名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新吸收2名预备党员,定期组织
党员活动, 党员权益得到较好保障。选派1名同志到乡镇挂职锻炼,受到当地干部群
众的一致好评。认真做好人事政工工作,扎实搞好干部职工晋级、调资、养老医疗保
险和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全力抓好牵手共建,积极帮助通海食品有限公司、羊里镇
羊里村等共建单位谋划发展思路,促进了共建单位快速发展。重视廉政建设。大力加
强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年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监狱、观看反腐
倡廉图片和教育片,深入进行警示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道德防线。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制定《市政
府办公室牵头承办市委惩防体系落实方案〈2008—2012年落实细则〉》,并积极抓好
贯彻落实。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的领域
和内容,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大力加强办公室财务管理,维护了廉洁勤政的良好
形象。
(市政府办公室)

【政府法制工作】 规范性文件制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
府的中心工作,遵循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严格规范性文件的调研起草、受理审
查、论证把关、协调会商等项工作,进一步扩大公众有序参与程度,不断提高规范性
文件拟制质量和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年内,起草、审查修改
规范性文件23件,报请市政府批准发布20件;审查修改一般性涉法文件30多件。对印
发的规范性文件逐一撰写起草说明和备案报告,按要求及时向省政府进行备案。在文
件制发过程中,在统筹兼顾的前提下,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重点:一是高度重视与保
障民生、改善民生密切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围绕健全完善医疗保险、最低
生活保障等制度,先后审查提报《莱芜市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莱芜市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关于调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待遇水平
的通知》等,推动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二是注重加强支持经济发展方面的制度建设。
围绕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审查修改了《莱芜市招商引资项目引荐人登记管理办法》
《莱芜市支持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的意见》等。三是高度重视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依法行政方面的制度建设。围绕创优
发展环境,促进部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高效服务,修改完善《关于进一步
优化政务环境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行政问责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城镇
管理行政执法运行机制的意见》等。四是高度重视规范行政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为
使行政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审查提报《莱芜市部门统计
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莱芜市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协调处理暂行办法》《莱芜市
集体土地房屋登记办法》《莱芜市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五
是注重加强机关内部事务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修改完善《莱芜市市级会议审批及经
费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通知》等,将进一步规范机关内部事
务管理工作。
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按照《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积极受理行政复
议案件,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努力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对当事人申请复议的案件,
及时受理,依法审理,按时办结。审理中,认真研究案件材料,调查收集有关证据,
走访有关单位和当事人了解情况,对复杂、疑难案件深入到争议现场进行勘察,召集
申请人、 被申请人、 第三人听取意见,力求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法裁决。
2008年,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4件,立案9件,作其他处理5件,审结9件,结案率100%,
有效地化解了一批行政纠纷,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对全市
各级行政机关的复议应诉工作及时进行指导,对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
益,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复议为民的理念,
进一步完善了行政复议工作制度和行政复议法律文书格式,不断规范行政复议工作,
推动了行政复议工作的深入开展。
行政执法监督。加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力度,不断提高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
作的质量。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切实加强政府法制监督力度,共审
查各区政府及市政府各部门备案文件50余件,促进了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
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为。制定出台《关于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的意见》,
对全市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作了具体部署,要求各行政执法部门结合实际,
制定具体的实施标准和相关制度,以确保法律、法规、规章正确实施,实现行政处罚
合法、合理、适当。
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管理。按照《山东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
省政府法制办的统一部署,对全市2000余名持有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进行了严格的审
验,换发了新式行政执法证件,加强了行政执法证件申领、发放的管理,进一步落实
了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大力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的教育培训,配合城管、
交通、药监、质监等部门举办各种形式的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学习班10期,有效地
增强了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
法制协调服务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当好政府及部门依法行政的参谋、助手和法
律顾问。2008年,办理市政府领导法律方面的批办件及法律咨询意见20多件,为提高
各级各部门的依法决策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强协调部门之间的行政执法纠纷,保
证了行政机关之间的工作配合及行政管理职权的发挥,促进了依法行政水平。
(陈义尚)

【无线电管理工作】 无线电频率台站管理。一是严格行政审批,规范频率台站管理。
按照行政许可事项按时完成2家单位的频率指配工作; 审批无线电台站68部:广播电
视局MMDS村村通微波多通道传输系统, 包括主台1座,同频基站39座;城市防汛办公
室设置150M无线通信网, 包括中转台1部,对讲机27部。二是加强监督检查,维护电
磁环境。 对全市范围的无线电台站按规定的比例进行检查, 共检测蜂窝基站74个,
“小灵通”基站55个,检测其他台站2142台;换发到期执照142本,形成检查记录432
份。三是完善台站数据库,规范台站管理。配合省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对频率台站数据
库进行升级改造。充实完善频率台站数据库数据:输入新数据75条,其中广电局40条,
城市防汛办29条, 业余爱好者6条;修改数据1000多条,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
性。
无线电稽查。一是开展集中查处非法生产和使用卫星电视无线电干扰器活动,维护空
中电波秩序。6月,联合市委610办公室、公安、工商、技术监督、广播电视等部门对
非法生产和使用的卫星电视无线电干扰器进行集中查处,对全市范围内的无线电设备
销售网点、可能设置卫星电视无线电干扰器的高山、高塔及高楼进行了检查,排除了
影响奥运会转播的安全隐患。二是切实做好公务员、高考等重大考试期间的无线电安
全保障工作。参加公务员、普通高校招生、研究生招生、司法、卫生资格、会计资格、
职称外语、公开选拔县级领导干部等考试的无线电保障工作,出动监测车辆18台次,
执法技术人员46人次,遏制利用无线电技术作弊事件5起,充分履行空中警察的职责。
三是积极作为,快速排出干扰信号。2008年初,不明信号干扰了网通公司文化南路的
小灵通基站,影响了通话质量,立刻出动移动监测站对此地信号进行多次监测,通过
科学分析,认真查找,确定了干扰源,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了干扰。
无线电监测。 一是做好日常监测工作。坚持每月监测300小时以上。监测期间明确专
人,各负其责,确保监测月报数据准确、上报及时;在“国庆节”、“元旦”、“春
节”和国家、省“两会”及奥运会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全年累计监听时间达3000
多小时,出动监测车40余次,充分掌握了全市无线电台站的设置及频谱分布情况。二
是做好奥运会期间的无线电监测工作。在火炬传递、奥运会和残奥会比赛期间,认真
开展无线电通讯安全保障工作。火炬传递中,利用移动监测车对火炬传递路线周围的
无线电信号进行巡回监测,及时排处干扰隐患,确保了奥运期间的信息安全畅通,有
一名同志被评为全省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先进个人。三是做好无线
电监测月报工作。利用现有设备认真进行信号监测,科学分析监测数据,在数据真实
的基础上起草监测月报,起草的监测月报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制作,做到公文制作规范,
监测内容真实。累计完成监测月报12份。四是完成拟建深空探测站的技术论证工作。
6月, 对深空探测站拟在莱芜选址进行电磁环境测试,经分析形成详实报告,为深空
探测站的科学选址提供了技术数据。
规费收取。一是主动加强与各设台单位专管员的联系,从服务入手,认真解决设台单
位亟待解决的问题,努力做到以服务促管理、促收费。二是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规
定收缴频率占用费,依法开展收费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度收费任务。
自身建设。一是不断提高干部队伍政治思想素质。深入开展“在新起点上实现科学发
展新跨越”主题教育活动,查找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撰写学习体会;积极参与市政
府办公室组织的“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争一流暨制度建设年”活动,引导全体人员都
牢固树立有红旗就抗、有第一就抢的思想;经常性地组织政治学习活动,以科学发展
观思想武装自己。二是不断提高干部队伍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全省无线电监测技术竞
赛活动, 从9月到年底,每周组团学习、野外训练都在30个小时以上,竞赛中认真准
备, 精心组织,一举夺得团体总分第五名的好成绩;10月5日,联合市无线电技术协
会举办“2008莱芜市无线电应急通信演练”。通过比赛和训练,提高了无线电工作者
的业务水平。三是加强宣传工作。及时更新无线电管理网站内容;组织“普及科学知
识、维护电波秩序”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颁布实施15周年”
专题宣传活动, 制作9幅无线电及无线电管理知识图片;制作无线电管理宣传短片,
分别在宾馆、车站、乡镇驻地、有关生活小区等30多个公众场所进行播放,每天播放
60次,播放时间总计达140小时;4月,联合市委机关工委、市体育局举办“无线电管
理杯”市直机关第九届棋类比赛,丰富了机关干部的业余生活,扩大了无线电管理工
作的影响; 9月,联合市移动公司举办“移动杯”无线电科普知识有奖竞赛活动,收
到答题试卷150多份,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纪念奖10名。通过提
高公众参与度,普及无线电管理的相关知识;编发《莱芜无线电管理工作》简报。通
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提高了广大群众和各设台单位对无线电管理的认识,增强了人们
自觉执行无线电管理的法律意识,优化了无线电事业的发展环境。四是认真做好省无
线电组织的综合评议考核工作。通过20大项67小项的考核,取得了全省第九名的成绩,
并获得奖励资金10万元。
(韩传峰)

【行政审批服务】 2008年,市行政服务中心以服务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
服务品牌建设为主线,深入开展“创新管理、创优服务”活动,不断强化内部管理,
创新审批服务方式,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加强督查指导,四级行政服务体
系进一步完善。 全年共受理审批和收费事项7万余件,按时办结率达到100%,承诺件
提前办结率达到96%以上, 收取税费1.6亿元,接受咨询服务4.5万余人次;群众满意
率达到99%以上。 “服务之窗,高效阳光”服务品牌被授予“山东省服务名牌”,荣
获2008年度市委、市政府工作创新奖,市行政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市政风行风建设先进
单位。
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实施科学管理。按照市政府“制度建设年”的要求,努力强化制
度建设,实现了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一是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在对原有规章制
度进行修订完善的基础上,制定印发关于窗口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工作纪律、监督检
查、 情况交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二是认真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按照持
续改进的原则,对《质量手册》和《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进行修订,使标准体系
更加符合中心实际。 3月,顺利通过复审、换证。三是加强对项目办理情况的督查。
每月对窗口项目办理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跟踪督查,有效地避免了“体外循
环”等现象。严格执行扎口收费制度,规范了收费行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向社会
和服务对象发放征求意见卡5600多份,对重点项目进行电话和上门回访2000多次。四
是创新管理模式。实行中心负责同志联系大厅制度,及时了解、掌握窗口动态,促进
窗口管理; 实行值班厅长制度,推选6名值班厅长,负责对辖区内的窗口工作情况巡
查监督,协助中心搞好窗口管理;实行通报交流制度,定期将窗口及工作人员情况通
报给各窗口单位,加强与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实行咨询投诉值班制度,每天有一名工
作人员在一楼大厅值班,及时受理咨询和投诉;严格执行考勤制度,每周通报考勤情
况,杜绝了迟到早退现象。五是强化人员考核。开发完善人员考核软件,实现了考核
结果的公平公正。每季度根据月考核情况,评选优秀窗口及服务标兵,激励了窗口人
员的积极性。对满两年工作期限的30名窗口人员进行调整轮换,严格把关,确保各单
位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服务优的人员进驻中心,为开展窗口工作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
争创省级服务名牌,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认真履行“便民、高效、规范、廉洁”的
服务宗旨,经过进厅窗口单位和窗口工作人员几年来的共同努力,形成的“服务之窗,
高效阳光”服务品牌已深入人心,得到广泛认可。积极争创省级服务名牌,力求服务
理念再深化、服务水平再提高。一是全员发动,使品牌建设成为全体人员的自觉行为。
成立创建服务名牌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提出了“营造一流环境,提供一流服务,
打造一流团队,创造一流业绩”的工作目标,牢固树立“所有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
有人员都是人民服务员”的观念,形成了人人关心品脾、人人珍爱品牌的浓厚氛围。
二是加强品牌宣传,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深刻挖掘、提炼品牌内涵,形成了以“阳
光、高效”为核心的完整的理念体系。印制《“服务之窗、高效阳光”宣传册》;所
有电话都设置“到市行政服务中心,享受阳光高效服务”的电话悦铃;通过电子屏幕、
网站、宣传栏等多种平台,广泛宣传服务名牌名称、标识、服务口号,进一步扩大了
品牌影响。 三是积极做好申请上报工作。组织人员撰写2万多字的申报材料,精心设
计品牌标识并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审核,经省专家组评审、陈述答辩、组织用
户满意度调查、现场审查、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审议,报经省政府同意,“服务之
窗,高效阳光”荣获山东省服务名牌。市行政服务中心成为莱芜市第一个获此殊荣的
行政机关。省级服务名牌的创建,推动了中心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全面提升了
中心的品牌形象。
推行服务标准化,窗口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市行政服务中心作为全省服务标准化
试点单位,扎实开展窗口服务标准化工作。一是制定工作方案,搞好动员发动。为全
面系统地做好试点工作,制定《窗口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建设目标,
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了实施步骤。通过召开动员大会、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
强宣传发动,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标准化意识。二是确定试点窗口,建立标准化体系。
确定市发改委、市工商局、市国土局等10个窗口作为试点,根据试点情况,组织人员
起草关于服务设施、标志、环境、管理、服务质量及评价的全过程标准体系,并在全
体窗口及工作人员中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实现了按标准化服务,规范了中心各项工作。
创新服务方式,服务效能和质量明显提高。一是大力简化审批程序。以规范项目办理、
优化审批流程为重点,对进入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的承诺时限进行
再压缩, 经常性办理项目平均办理期限在2个工作日以内。二是创新服务方式。积极
推行和完善延伸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审批服务制度,极大地方便
了企业和群众。 各窗口开展上门服务100余次,到省有关部门为企业代办审批手续50
余次, 推行“365服务”和延时服务,只要企业和群众有需求并提前预约,不论什么
时间,随时办理,天天服务企业和群众。三是开展网上服务。进一步加强中心网站建
设,定期对网站内容进行更新,调整充实了工作动态、窗口服务、办件查询、咨询投
诉等栏目。客户可以从网上下载有关办事表格,查阅办事指南和办件结果,对有关事
项进行咨询和投诉。
深入开展“创新管理、创优服务”活动,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将“创新管理、创优
服务”活动与全市开展的“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争一流”活动结合起来,使各项
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窗口人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工作效
率明显提高。一是认真开展“创新管理、创优服务”活动。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整个
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将活动贯穿全年,切实抓好宣传发动、自查
梳理、整改提高、总结验收等阶段工作的落实,强化监督考核,推动了活动的顺利开
展。各窗口紧密结合制定的一流工作目标,对在审批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
题进行认真排查,提出整改措施,建立使服务对象长期受益的长效机制。二是抓好学
习培训。建立经常化的学习培训机制,利用中心局域网等形式,采取集中授课与自学
相结合,围绕行政审批、规章制度、行政许可法以及文明服务等方面,开展全员集中
学习培训,进一步提升了窗口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三是加强组织建设。市行政服务
中心党工委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围绕文明服务开展党建工作,较好的发挥了党员的先
锋模范作用。强化组织建设,对窗口各支部组成人员进行调整充实。坚持高标准、严
要求、 按程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3名同志被接收为中共预备党员,6名同志按时
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3名同志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名同志被提拔为县级干
部, 7名同志被提拔为科级干部。四是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三八”妇女节期间,组
织全体女同志参加的棋类比赛;5月举办乒乓球、棋牌比赛;结合服务名牌创建活动,
举办“争创服务名牌大家谈”征文比赛。五是加强宣传交流。印发进一步加强信息交
流工作的通知,制定了考核办法,积极开展信息宣传工作。通过报纸、电视台等新闻
媒体和网站、中心简报等形式,及时宣传中心工作和建设成效,扩大了影响。
加强督查指导, 四级行政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加大对各区、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
(大厅)以及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代办点的督查指导力度,促进了四级行政服
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各区行政服务中心、高新区行政服务大厅共办理各类业务3万
余件。 莱城区行政服务中心新增加服务项目12项;钢城区投资200多万元装修服务大
厅, 并新纳入15个部门、190项审批服务及收费事项。全市19个乡镇建立起便民服务
中心, 900多个村建立代办服务点,充分发挥了便民利民作用。积极做好便民服务代
理制的有关工作,代市政府起草《关于推行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的意见》。严格执
行分中心管理办法,加强对分中心的管理,各分中心累计办理审批服务事项39万余件,
按时办结率达到100%。
(市行政服务中心)

【人事工作】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六项改革”、推进
“四个一体化”的要求,促成省人事厅与市政府签订《关于共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
革促进莱芜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合作协议》,并组织起草《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同时协调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水利管理
体制、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森林公安管理体制等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
变,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努力为推进全市统筹城乡改革试点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在充分调研基础
上起草《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并以经营开发服务类事业单位为改革
突破口,拟定《关于市属经营开发服务类事业单位改企转制的实施意见》。不断创新
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按照“编制定员不定人、经费定额不定薪”的原则,拟定《莱芜
市事业单位实行雇员制的办法》,着力加快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社会化进程。扎实推
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坚持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及时批复。针对设岗工作中遇
到的共性问题,及时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并做好正面宣传引导,全市主要行业岗位设
置方案已经批复,涉及人数占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近90%。
公务员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按照全市事业单位参照
管理意见的安排,搞好沟通协调,在全省率先完成参照管理人员资格考试、人员登记
和工资套改工作。市区参照管理单位分别达到37和32个,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强
公务员队伍建设,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为市区乡三级招考录用公务员80名;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会同市委组织部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总结推广了市公安局绩效考
核的做法;强化公务员培训,以十七大精神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主题举办了九期
骨干培训班,培训各级各类干部500余人。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组织申报的泰山钢铁集团和泰丰
纺织集团两家企业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现了莱芜
地方企业博士后工作重大突破。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荐上报的莱芜市人民医
院主任医师李钟实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莱芜市新艺粉末冶金制品
有限公司董事长、工程师吕元之被省政府批准为2008年度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
专家;组织开展第三批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评选工作,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
广研究员吕华、市畜牧办公室高级畜牧师徐云华、莱城区水务局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
朱司军、山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申守平、山东力创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
师吴明花、钢城区厚泽钢渣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赵兴忠、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张
志强、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刘英才、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孟宪超、市特殊教育学
校小学高级教师贾秀云等10名专家被评为2008年度莱芜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
誉称号,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隆重表彰。完善人才评价政策,严格标准条件,认真审
核把关, 职称申报评审通过率降低了7个百分点,进一步提高了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
作质量。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认真组织实施“653”工程,五大行业领域专
业技术人员参加知识更新培训6000余人次;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公需科目
培训,受训人员1.5万余人次。截至2008年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到45850人,
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220人、副高级4936人、中级20252人、初级20442人。
全市已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4人、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省有突
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莱芜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
家30人。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加强机构编制工作规范化建设,拟定《莱芜市党政群机关机构编
制管理规定》《莱芜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等制度;投资80多万元启动全市
人事编制综合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完成了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信息采集、汇总
工作,形成了“一库一帐一榜”的动态管理平台,提高了机构编制管理的制度化、信
息化、规范化水平。积极推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对市、区、乡机关
事业单位人员信息进行审核、公示基础上,通过市、区政府门户网站和乡镇政务公开
栏向社会进行公示。 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完成393个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
检工作,较好地发挥了登记监管职能。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对各区控制乡镇机构编制
和实有人员情况开展督促检查,维护了机构编制秩序。
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围绕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需要,大力引进海内外人才智力,组团
参加中国山东第五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暨技术项目洽谈会, 在成果展示方面, 以
“海归人才,俺莱芜要;创业暖巢,俺莱芜有”为主题的特装展受到与会领导和各类
人才的广泛好评; 在人才项目合作方面,发布项目和人才需求信息107个,14家企事
业单位现场签约各类高级人才446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382人、紧缺专业本科57人。
根据企业需求组团参加省级以上人才交流会4次,有针对性地引进高层次人才532人。
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引进吸收高新技术为重点, 组织实施外国专家项目8个,组织申
报的市农科院蔬菜良种基地被批准为全省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莱城区羊里镇朱家
庄村日本食用生姜加工技术项目被批准为全省千村引智示范项目、示范村。
军转安置和毕业生就业。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政府就业
工作体系,建立联席会议、责任分解、绩效考核等制度,拟定并报请市政府制定出台
《关于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招募高校
毕业生从事“三支一扶”工作等措施,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坚持把
军转安置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认真落实各项军转安置政策,加大协调力度,圆满
完成55名转业干部的接收安置任务。本着“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
化”的原则,一手抓解困,一手抓防范控制,努力化解矛盾,疏导问题,确保了全年
特别是奥运会、残奥会等特殊时期、重要节假日企业军转干部的总体稳定。
人才交流服务工作。完善人才市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着力提升人才市场的知名度
和影响力, 年内举办人才招聘集市34场、大型交流会6次,吸纳会员单位46家,参会
企业1310余家次, 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入场求职人数2.5万人次,协议登记1.2万
多人;大力发展网上人才市场,完善人才需求信息库,发展企业高级会员70家、普通
会员1037家,个人注册4300多人,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进一步完善市
场服务功能, 积极拓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各类人才服务业务, 新增人事代理人员
1040人, 同比增长50%;存档总量达到5300余册,同比增长15%;向企业单位派遣工
作人员76人,面向社会培训各类人才近两万人。
人事考试工作。进一步加强人事考试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各项人事考试制度,突
出关键环节,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年内共组织完成15886人次的考试和16455人次的报
名工作,确保考试工作安全、有序;健全完善技能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开展61个工种
1558人参加的技术工人技能操作与理论考核工作,达到了以考试考核促进学习提高的
目的。完善人事考试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购置多种应用软件,实现了考生从报名、缴
费、准考证下载、成绩查询网上一条龙服务,进一步提高了考试服务水平。坚持从严
治考,狠抓考风考纪,强化作弊防范措施,对顶风违纪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创造了公
平公正的考试环境。人事考试以其良好的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先后承
接各类社会化考试12项,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其他工作。 规范工作程序,严格执行政策,认真做好1.3万多人次的工资、退休退职
审核审批工作, 为11300多名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审核发放年终奖金。深化事
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就绩效工资调节机制开展深入调研和探索。深入开展人事
系统“五五”普法,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人事争议仲裁庭,人事信息宣传工作跃上新台
阶,人事信访、人事统计、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干部档案管理等工作也都取
得新的成绩。按照“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树形象、创一流”的总体思路,坚持
不懈地抓好部门自身建设,服务标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先后被省委
省政府、省国防动员委员会和省委理论学习委员会授予“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全省关心国防建设十佳单位”、“全省先进县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2008年度工作实绩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郑希文 孟凡东)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就业工作。全市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20520人,其中下岗失
业人员再就业8480人,困难群体就业1100人,分别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的108%、106%、
110%;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880人,其中市外劳务输出10550人,境外输出1320
人,分别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的112%、105.5%、110%;城镇登记失业率2.7%;全市开展
就业再就业培训5400人,其中创业培训1250人,分别完成年度工作目标108%、125%;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450人,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的109%。一是全面推进统筹城乡
就业,城乡劳动保障平台功能逐步完善。加大统筹城乡就业力度,制定下发《关于加
强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全市城乡劳动力资源管理、就业政
策、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以及劳动维权等进行统筹考虑,统一谋划。积极
做好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实
现了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就业信息网络互联。将明确由乡镇(街道)承担
的就业服务职能进行下移,加大对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指导、督查力度。认真做好农
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提高劳务输出质量,积极打造劳动输出莱芜品牌。做好地震灾区
对口就业援助工作,全面完成省厅下达给莱芜市的对口就业援助任务。积极做好农民
工工作, 莱芜市2名农民工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表彰为全国优秀农民工。二
是进一步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成效显著。制定出台新一轮就业政
策,对现行各项再就业政策进一步延伸、扩展、调整和充实,突出城乡就业一体化、
创业带动就业和扶持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方面的工作,从政府责任、扶持政策、鼓励创
业、就业援助、公共就业服务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加大各项政策的落实力度和就业
扶持力度,2008年,全市发放《再就业优惠证》6963个,为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各类
企业减免各类税费4900万元。突出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通过鼓励企业吸纳、灵活
就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提供免费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岗位援助
等服务,积极促进城乡“双零”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做好公益性岗位协议期满
就业困难人员的补充工作,先后两次安置76名就业困难人员,使城乡“双零”家庭继
续保持动态消零。三是进一步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凸显。以城镇公
众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和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为依托,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知识
培训、项目推介、开业指导和后续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大力强化创业培训工作,扩大
了创业培训规模,积极促进全民创业。加大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力度,提高了贷
款额度, 为创业者积极解决创业资金问题,创业培训学员合格率达到90%以上,创业
初始成功率达到70%以上,平均每个项目带动就业5人以上。组织参加“2008山东省创
业博览会”,并获得“优秀组织奖”,扩大了莱芜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社会影响。四
是进一步完善市场就业服务功能,各专项就业服务活动扎实开展。在坚持每周集中招
聘活动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
“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充分就业和谐社区创建”、“送岗位下乡”等
专项主题活动,为城乡各类求职者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劳动保障事
务代理等“一站式”服务。与市残联联合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并在各级公共
就业服务机构设立残疾人就业专门服务窗口,积极促进残疾人就业。2008年,全市共
举办招聘会301场次,有475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22300余个,18955人次通过市场
实现就业。 市人力资源市场工程建设进展顺利,10月完成了主体封顶,预计2009年5
月投入使用。
社会保障工作。 2008年,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0.07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
险参保人数较年初净增11500人,完成年计划的177%。失业保险参保总数达14.2万人,
企业失业保险新增参保3600人,完成年计划的120%。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分别新增
参保2.1万、 3.78万、1.68万,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05.2%、105.1%、105.1%,参保
总数分别达到18.13万人、15.07万人、8.08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顺利完成第
二年度参保,参保人数8.6万人,参保率达到92%。一是完善各项社会保险政策,社会
保险受益人群进一步扩大。认真做好做实个人账户基金的归集和管理工作,按时足额
上解基金9257万元,调整了企业缴费比例和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
进一步完善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政策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提高了医疗保
障水平。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将广大农民工列入医疗和工伤参保范围,制
定《农民工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办法》《关于商贸餐饮
等服务行业参加工伤保险的规定》,促进了农民工社会保险工作的开展,全市农民工
医疗、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0060人、 40446人, 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100.3%、102%。二是认真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提高了财政补助标准和待
遇水平,降低住院医疗费起付标准。建立普通门诊个人账户,实行普通门诊补助制度,
降低了转诊转院医疗费自负比例,增强了政策吸引力。加强管理,提高了经办机构服
务水平。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与各定点医疗机构
的网络对接,规范了医疗服务管理,提高了服务水平。2008年,全市共有4274人享受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发生医疗费用总额为1873万元,统筹基金支付932万元,
较好地解决了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 三是扎实做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工作。1月
将领取标准从每人每月30元提高到40元,以此为契机,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工作
措施, 积极抓好新一轮参保工作。截至11月底,全市参保总数达24.66万人,50周岁
以上农村居民新增参保14428人,参保率86.2%。年满65岁的农村居民有9万人开始领
取养老金,累计发放养老金5344万元。四是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基金监管,社会
保险基金安全稳定。层层分解扩面征缴目标任务,严格落实责任制。以民营企业、城
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为扩面重点,巩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员,防止参保人
员流失,实现了扩面数量和质量并举,做到应收尽收。实行扩面征缴通报制度,每季
度对市直和两区扩面征缴情况进行通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认真执行各项
保险政策和有关规定,依法收缴和使用基金,努力做好基金的计划、控制、核算等工
作,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进行专项审计,确保了基金的安全运行。五是认真做好社会
保险待遇支付工作,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完成2008年度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月
人均养老金增加119.3元,养老金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共为莱芜统筹范围内的30100名
企业离退休职工支付养老金39802万元,提高了失业金发放标准,由原来的每月266元
提高到320元,共为企业11108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和医疗补助费2547万元,养老金
和失业金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率保持100%。
职业技能培训。一是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营造良好的技能人才发展环境。建立
了以企业为主体,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
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莱芜市首席技师制度,开展有突出贡献技师和技术能手等评
选活动, 全市有19人被评为莱芜市首席技师,9人被评为山东省首席技师,技师、高
级技师3298人, 高级技工15698人。启动实施“金蓝领”技师培训项目,举办首届全
市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大赛暨首席技师选拔赛,全市共有377名选手参加了车工、焊工、
电工等10个工种的比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进一步强化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
力推行双证就业,今年共考核、鉴定7820人,核发证书6108人。二是大力发展技工教
育,进一步规范民办培训机构建设。加快高级技工学校建设步伐,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办学层次和管理水平,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建立起高技
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积极做好技校招生及毕业生安置工作,2008年共招生1111
人,完成招生计划的110%,1043名毕业生全部得到安置。认真组织实施技能扶贫计划,
完成220人的技能扶贫招生任务, 实现上学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受到
社会各界的好评。认真做好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审批发放工作,共有1726名技校学
生享受到了国家助学金。大力加强民办培训机构建设,对全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进行
诚信办学评估检查,有效推动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健康发展。全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
已发展到16所,年培训各类社会急需人才4000余人。三是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努力提
高各类人员技能水平。强化再就业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升了劳动者就业技
能,推进素质就业,增强了就业的稳定性。认真搞好创业培训,积极引导组织有创业
愿望和创业条件的各类人员参加创业培训。加强农村劳动者技能提升培训和劳动力转
移培训,按照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
面向市场”的方针,努力构建以劳动保障部门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为主体,融社
会办学、乡镇成人技校、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一体的培训体系,提高了农村
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市场竞争择业的能力。
劳动保障监察和仲裁工作。立案查处举报、投诉案件82起,办结案件82起,参与处理
外地农民工群体事件3起,接受省厅授权交办案件17起,办结劳动仲裁案件202件,按
期结案率为100%。 为劳动者和企业追回损失543.3万余元,追缴拖欠农民工劳动报酬
17.15万元,补缴社会保险费238万元。一是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加强劳动关系协
调机制建设,完善三方协调机制,建立劳动用工登记备案制度,规范了企业用工行为。
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指导等宏观调控制度。
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工资预留制度和信用制度,严格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和小
时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480元提高到每月620元,加大劳动合
同鉴证工作力度,共鉴证劳动合同1.75万份。二是劳动仲裁工作。开展《劳动争议调
解仲裁法》集中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0000余份,接受群众现场咨询400余人。认
真开展劳动仲裁“质量年”活动,大力加强仲裁员队伍素质建设,努力提升工作人员
的业务素质,提高办案质量。对于用人单位突发的“棘手问题”,主动靠上做工作,
依法调解矛盾、化解纠纷。认真做好政策咨询和劳动保障信访工作,认真解决信访问
题。2008年,莱芜市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的上访数量较少,没有发生重复上访现
象。三是劳动保障执法监察。采取日常巡查、举报投诉检查和专项检查方式,严肃查
处各种违法行为,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2008年以来,先后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
场专项检查、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劳动保障年检活动、“整治非法
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和《劳动合同法》贯彻情况检查等专项活动,规范了
企业的用工行为,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自身建设。一是重点抓好行风政风工作。把行风政风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并落实到
行动上,努力打造敬业、务实、高效、一流的干部职工队伍,2008年,认真组织开展
争创“优质服务窗口”和“优质服务明星”、“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争一流”教
育实践、扎实开展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通过学习教育、
查摆问题、征求意见、整改提高切实促进了行风政风的转变,全面提升干部职工队伍
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二是突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与局属各单位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将党风廉政建设
纳入各单位考核工作目标,形成各尽其责,齐抓共建的工作局面。认真组织开展了争
创“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和“五个好”党员活动,提高了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增强了
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三是切实抓好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各项服
务制度和承诺,提升了服务水平。重点加强服务大厅建设,依托社会保障服务大厅和
人力资源服务大厅,认真落实“一票征缴”、“一条龙”服务,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
度、服务承诺制度、挂牌上岗制度、政务公开制度、服务AB角制度和岗位服务标准。
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劳动保障服务长效运行机制。积极
参与市长公开电话、 “行风热线”、省厅“阳光政务热线”和“12333”劳动保障法
律咨询热线,认真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推动劳动保障工作开展。
(亓复兴)

【旅游工作】 2008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1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7.3%和24.9%。
突出重点,服务旅游大项目开发建设。市旅游局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三大特色产
业板块”和“四个功能区”的工作部署,按照“重点开发北部山区休闲度假旅游带,
积极发展南部山区生态旅游带,加快提升中心城市旅游服务功能”的“两带一城”发
展思路,发挥部门职能作用,重点为以雪野旅游区为核心的全市旅游大项目建设做好
服务工作。 积极帮助和指导雪野旅游区编制建设性规划,并按照国家高A级旅游区、
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和五星级旅游饭店的有关标准,指导其在建的旅游大项目提高建
设水平。为支持该区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审批设立了该区第一家旅行社——雪野湖旅
行社。 积极帮助该区进行招商引资,年内,共联系旅游客商8批40多人次前来考察,
通过各类招商会、交易会发放旅游招商宣传品1万多份。6月,与雪野旅游区管委会联
合在济南举办雪野旅游区旅游招商推介会,共签订合作项目3个,合同金额9.7亿元。
积极对上争取,将该区的雪野湖旅游度假区、房干生态景区、齐长城和吕祖泉古村落
改造建设项目列入了省发改委2009年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储备库。年内,吕祖泉景区获
得了省旅游局财政再担保项目的贷款贴息支持。雪野旅游区16公里的环湖路建成通车,
通天河公园、塔山绿化工程初具规模,4000亩的背景绿化全部完成,水电基础设施建
设全面启动,山东高速山地运动综合项目、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莱钢五星级酒
店和大鑫游艇俱乐部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在加紧规划和建设之中。 开展国家A级旅游
区和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活动,组织各主要景区进行积极申报和自查整改,不
断完善提升景区服务功能和建设水平。年内,各景区共整修区内外道路60多公里,完
善规范停车场15个, 新建中高档宾馆2座,改造提升农家旅社和餐馆20多家,新增旅
游服务设施50多处, 设立各类旅游导示牌、说明牌300多块。莱芜战役纪念馆被国家
旅游局批准为4A级旅游区;王石门“天上人家”景区和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达到国家3A
级旅游区标准,并上报省旅游局检查待批。
扩大宣传,提升城市旅游知名度。围绕打造“休闲度假胜地、山水生态乐园”的旅游
品牌形象,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扩大宣传渠道和宣传效果,加强城市形象宣传和旅游
产品营销。一是媒体促销。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莱芜城市旅游形象广告,
并分别在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播出专题节目和刊登专栏。邀请山东卫视农科频
道的《旅游365》栏目和公共频道《新奇秀》栏目制作播出了4期莱芜旅游专题节目,
重点推介莱芜的雪野湖、房干和雪野三峡等景区。二是活动促销。先后组织参加中国
(郑州)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省旅游商品文化博览会、
济南泉城广场旅游推介会等7次大型旅游交易会, 并在济南交易会首次进行了特装布
展,发放宣传品2万余份,签订旅游合作协议400多份,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指导
和组织举办黄庄桃花节、王石门槐花节、房干生态旅游节、雪野美食节等节庆活动以
及环雪野湖接力赛、雪野湖动力伞比赛、中国围棋甲级联赛棋山专场比赛等赛事活动;
邀请济南、青岛等市的中国国青旅行社、中国华青旅行社等10多家旅行社经理到莱芜
踩线考察, 宣传推介莱芜旅游资源。9月20日,在市文化中心广场举办全市“城乡互
动游”活动启动仪式,市五大班子领导和20多家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全市各主
要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等50多家旅游企业进行了现场宣传推介,共接待参观
市民3万多人次,发放旅游宣传品、优惠券6万多份,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城乡互动游活
动的开展。三是区域联合促销。进一步发挥与淄博、滨州、东营三市联合成立的“鲁
中四市旅游联盟”的作用,大力开展联合促销活动。年内,共同组织了互访踩线活动,
整合推出10多条鲁中四市“逍遥游”精品线路,联合组团参加了中国国际旅交会,共
同开拓客源市场,并联合推出“鲁中逍遥游”年卡,实现了四市30多个景区点的“一
卡通游” 。11月,与济南、淄博、济宁、泰安、聊城、德州、滨州7市成立省会城市
群旅游经济圈,并签署合作发展协议,在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和线路,共同宣传促销、
开拓客源市场以及互为旅游目的地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四是载体促销。积极做好新版
莱芜旅游宣传画册、宣传片和《莱芜导游词汇编》的编印工作。指导雪野旅游区编印
新版宣传画册和光盘,并在济青高速南线重要路段设置旅游形象宣传牌。五是网络营
销。对莱芜旅游网进行改版,进一步强化了旅游信息服务和宣传促销功能;积极组织
旅游企业加强与同程网、携程网等国内知名旅游网站的合作,提升了旅游行业网络营
销水平。
巩固完善,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一是旅游饭店餐馆业不断壮大。通过开展星级饭
店和星级餐馆创建活动,钢都宾馆成功晋升为三星级旅游饭店,泰吉商务会馆、金缔
宾馆和长运大酒店分别被评定为三星级和二星级旅游饭店,全市星级饭店达12家;雪
野美食中心、 雪野邢府公老店等4家饭店分别达到三星级和二星级旅游餐馆标准。二
是旅行社业规模不断扩大。先后引进省内旅行社龙头企业——山东国旅和山东交通旅
行社在莱芜市设立分社,新批准设立国际旅行社1家、国内旅行社3家,使全市旅行社
数量达到22家。 年内,各旅行社共接待市内外游客6.1万人次,同比增长8.6%。导游
队伍不断扩大, 新增导游36名,全市持证导游人员超过160人,并有85人报名参加了
年内的全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三是旅游商品研发工作进展迅速。积极组织企业创建
省级旅游商品六真店和省级研发基地, 不断提升商品研发和经营水平。9月,组织市
内的圣一阁、 顺香斋、四季风酒业、宗文食品、五福茶业、紧跟布鞋和恒瑞生物等7
家企业参加山东省(曲阜)旅游商品博览会,莱芜的燕子石艺品、南肠、姜酒、老干
烘茶叶和布鞋等旅游商品深受游客欢迎。四是不断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年内,认真贯
彻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先后完成全市旅行社年检、星级饭店复核和导游年
审工作, 并开展了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活动,检查旅游企业30多家,查处1家非法经营
旅行社业务的单位。继续在全行业深入开展诚信旅游、文明旅游和创建“青年文明号”
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圣雅园酒店被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莱芜宾馆作为国
家级“巾帼文明示范岗”候选单位被省旅游局上报至国家旅游局。全市旅游行业有省
级和市级青年文明号集体18个。五是不断强化教育培训。年内,先后组织举办导游人
员年审培训班、星级饭店服务技能培训班、星级饭店餐馆标准培训班和旅游强乡镇旅
游特色村标准培训班等4期培训班,参训人员近300人。组织举办为期两天的“莱芜宾
馆杯” 全市星级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共有10家饭店的60多名选手参赛,大赛4名优胜
选手参加了全省服务技能大赛,获得3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在全省网络导游大赛中,
莱芜市一名导游员荣获第四名,被省旅游局授予“齐鲁旅游之星”荣誉称号。六是积
极做好假日旅游和安全生产工作。莱芜市人民政府成立全市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
并制定下发《莱芜市旅游安全应急预案》,进一步加强了对假日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
年内,积极开展“迎奥运、除隐患、保平安”活动和“旅游百日安全专项督察”活动,
并联合有关部门进行假日旅游安全检查,及时督促有关单位消除安全隐患。假日期间,
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了全市旅游业平稳有序运行,全年未发生一起
旅游安全生产事故。
统筹发展,推进城乡旅游一体化进程。一是根据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的部署,市旅游局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为目标,通过下发文件、举办培训班、组织外
出考察等措施,积极开展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和旅游特色村创建活动,大力开发莱芜市
乡村旅游产品,完善乡村旅游服务功能。通过宣传发动、自查申报、检查整改,雪野
镇、大王庄镇和房干村、王石门村通过省旅游局的旅游强乡镇和特色村检查验收。结
合市委理论中心组下达的调研课题,市旅游局深入基层调研,结合莱芜市实际,撰写
了《以创建旅游特色村为抓手,促进我市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文章,在市委理论中心
组读书会上进行了发言,并被确定为调研成果落实项目。二是积极对上争取省旅游局
把莱芜市确定为全省组建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试点市,并将在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
特色村建设、捆绑宣传促销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为了搞好莱芜市乡村旅
游专业合作社试点工作,11月,组织由各区分工区长、旅游局长参加的乡村旅游学习
考察团, 专门对北京市和天津市9个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先进典型村庄进行了学习考
察,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了借鉴。

【外事侨务工作】 外事工作。加大涉外工作管理力度,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往工作。
一是对因公出国从严控制。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下发《莱芜市贯彻执行〈关于进
一步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的若干规定〉实施意见》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莱芜市
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全年共办理因公出国团组32批99人次,其中组团
12批66人次,随团20批33人次。压缩控制不合理团组5批12人次,压缩在外天数92天。
对因公证照及时收缴入库,有效防范了非法移民和滞留不归等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二是加强外国记者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重新修订《莱芜市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起草《莱芜市外国记者对敏感热点问题采访处置预案》,在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
每天排查情况,坚持一天一汇报,一周一汇总,为北京奥运会的圆满成功做出了积极
贡献。三是认真做好对外邀请工作。全年共办理对外邀请10批14人次。同时为2批2人
次办理在莱就业手续。 四是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往工作。9月18日,尼日尔共和国总
理一行18人在中央和省有关部门领导陪同下,对莱芜市进行考察访问。市委书记于建
成,市委常委、秘书长刘建良,副市长刘民胜接待并向奥马鲁总理一行介绍了莱芜基
本情况、雪野水库的利用和开发情况,还就外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尼日尔共
和国总理赛义尼·奥马鲁是截至2008年访问莱芜市级别最高的外国政要,接待活动取
得圆满成功,得到了省外办表扬。
侨务工作。树立“大侨务”思想,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
度,为莱芜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走出去”,跨省招商走在全省
前列。 4月,由分管市长带队,在浙江宁波成功举办莱芜市招商推介会,共邀请来自
葡萄牙、韩国、香港、宁波等地的国内外参会客商60多位,并就莱芜市的钢铁、轻纺
及旅游等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此次活动对利用外省侨务资源为己所用作了一次很好地
尝试,为此,省侨办在莱芜市召开全省侨办主任座谈会,对此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
加以推广。 二是“请进来”,宣传扩大莱芜对外形象。5月,邀请香港伟德实业有限
公司董事总经理严玉德、香港威达利董事总经理杨琪等一行7人到莱芜进行投资考察,
并与莱芜市部分企业进行洽谈交流。 9月,邀请香港甬港联谊会的会长、副会长、秘
书长、常务理事及成员一行50多人到莱芜考察,并参加莱芜市举办的招商推介会,对
宣传推介莱芜市取得良好效果,并为下一步招商引资打下了良好基础,此项工作得到
市领导的充分肯定。通过积极争取,港商江兴浩先生捐款30万元,用于牛泉镇羲之小
学改造,同时,还捐赠了40台电脑。三是依法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全年共接待
归侨来访2人次, 处理涉及低保救济金的发放及房产纠纷1宗。为1名华侨子女办理了
特殊考生高考加分照顾手续。

【民族宗教工作】 民族工作。健全完善宣传教育、信息预警、应急处置、区域协作
和企地联手等民族工作长效机制,认真排查矛盾隐患,积极维护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
益,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和睦。一是10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在少数民
族聚居村居设立咨询站点,在各清真寺设立宣传栏,发放《致全市民族宗教界人士的
一封公开信》 2000余份, 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在全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和谐乡
(镇)村(居)社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
阵地。二是进一步完善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四级贯通的民族工
作信息网络,做到村村有信息员,确保了信息畅通。三是加大矛盾排查力度。针对奥
运年的特殊情况, 严格执行对民族方面不安定因素的排查制度,每月进行1次集中排
查, 从基层村(居)、乡镇(办事处)开始,逐级上报。5月开始执行每周二不稳定
事件零报告制度,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春节、“五一”、奥运期间,联合有关部
门对全市大型商场、超市的清真食品经营情况进行检查,防止因清真食品与非清真食
品混淆经营而引发事端。联合市文化局、新闻出版等单位对《图释世界史》一书在莱
芜的销售进行查封。四是积极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为西关居委会争取10万元的
小街小巷改造费。共为48名少数民族考生出具了身份证明,使其顺利享受到国家高考、
中考降分录取政策的照顾。为8人更改了民族成分。继续为3家清真食品生产企业进行
清真食品监制。
宗教工作。围绕奥运安保工作,依法加强了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一是按照“定点、定
片、定人”的原则,对莱城区九羊玉皇宫、泰钢工业园瑞云观等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依
法登记。二是重点对羊里镇、方下镇的天主教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督促检查,确保圣
母月期间,莱芜市天主教公民没有出现跨区朝圣等活动。三是针对济南教区神父及部
分天主教公民要求按照政策归还宗教房产问题,市旅游局分别与区委统战部、区民宗
局召开商议会4次, 与上访群众面对面交流10多次,联合市委统战部下发《关于尽快
解决莱城区方下镇陈家庄天主教堂房产的意见》《关于天主教信众上访情况的通报》
等文件,并组成工作督导组到莱城区督促指导工作,通过各级积极细致的工作,在奥
运会前夕,促使陈家庄村委会与教会就宗教房产的解决达成协议,受到省宗教局的表
扬。四是对某基督教公民在活动场所外散发传单、在网络发布视频等行为进行坚决制
止。依法取缔3处私设聚会点。
(郭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