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8&rec=25&run=13

中共钢城区委
书 记 李乃俊
副 书 记 栾 健
毕占明 (4月起)
常 委 李乃俊
栾 健
毕占明
王纪青
谭金海 (4月止)
亓 群
曹殿军 (4月起)
刘 真
张海波
李官珊
张 勇
孟昭乾 (4月起)
中共钢城区纪委
书 记 亓 群
区人大常委会
主 任 李乃俊
第一副主任 卢炳书
副 主 任 彭德生
谭乐芝 (女,不驻会)
赵洪新
葛敬玉
区人民政府
区 长 栾 健
副 区 长 毕占明 (5月止)
曹殿军 (5月起)
张海波
崔建民 (科技)
张桂爱 (女)
郑 华
李全义
吕宝泉
区政协
主 席 秦立刚
副 主 席 张敬跃
邹 峰 (不驻会)
侯尚俭 (不驻会)
张春修 (不驻会)
吕守泰
朱爱莲 (女,不驻会)
区人民武装部
部 长 包 立 (1月止)
崔进叶 (1月起)
政 委 谭金海 (1月止)
孟昭乾 (1月起)
区人民法院
院 长 毕研华
区人民检察院
检 察 长 李洪都
钢城经济开发区
工 委 书 记 栾 健
工委副书记 孙晓河
管委会主任 栾 健
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孙晓河
管委会副主任
李秋超
孙秀梅 (女)
钢城经济开发区分区
管委会主任 李秋超
艾山街道办事处
党 委 书 记 刘俊祥
办事处主任 刘俊祥 (1月止)
刘汉兵 (1月起)
颜庄镇
党 委 书 记 卞良彪
镇 长 毕泗柏
黄庄镇
党 委 书 记 王爱华
镇 长 高学常

里辛镇
党 委 书 记 秦 蕾 (女)
镇 长 郑光和
辛庄镇
党 委 书 记 任启民
镇 长 魏 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钢城区总面积512.46平方公里, 辖5个镇(街道),
232个行政村(社区) , 总人口29.76万人。人口出生率8.7‰,自然增长率2.8‰。
2008年, 区委、 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落实
“112532”总体工作思路,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
实苦干,使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
区域经济较快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24亿元,比上年
增长10.1%。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49亿元、161.22亿元、30.53亿
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9.0%、16.8%,三次产业比例为2.3:82.1:15.6。实现地
方财政收入15.38亿元, 增长18.82%。 全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8.09亿元,增长
35.66%。 私营企业新增370家,达到2107家;个体工商户新增1554户,达到4126户。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47亿元, 增长21.27%。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
135.42亿元、 151.19亿元,分别增长22.69%、17.74%。居民储蓄达到59.01亿元,增
长22.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85元,增长28.7%;农民人均纯收入6964
元,增长13.8%。
工业经济继续增长, 服务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00家,实现产值
567亿元,同比增长20.17%;实现增加值159.67亿元,增长4.05%;销售收入736.49亿
元,增长17.24%;利税55.76亿元。全区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6.2%,化学需氧量和二
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5.2%、 6.5%。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实现税收2.8亿元,增长
25%。 银座、肯德基等知名品牌企业入驻营业,金水湾生态园等一批高档餐饮企业投
入运营。
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城乡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强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
快了城市道路、污水管网、绿化美化等工程建设,牟汶河沿河路东延、钢都大街东段
改造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金茂大厦、山海天商城成为城市的亮点工程,城市
功能更加完善,人气、商气有效聚集,形象品位大幅提升。城市执法力度进一步强化,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编制完成棋山居住区、 颜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25个村
(社区)的建设改造规划,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全区5个镇(街道)、
开发区分区财政收入全部过2000万元,其中艾山街道办事处突破亿元大关。集体收入
过10万元的村达到70个,其中50-100万元的村达到15个,100万元以上的村有10个。
颜庄镇被列为全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镇。艾山街道办事处九龙家园、颜庄镇滨河小区、
里辛镇棋山集中居住区、开发分区汶源小区4个集中居住区,完成投资3亿元,开工建
设居民楼121栋,完成83栋。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新发展优质林果2.6万亩、黄烟
1000亩、 标准化饲养小区24个。开发整理土地1.08万亩,绿化荒山1.2万亩,完成18
个村的通水工程和19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新建、改造乡村道路32条60公里,建设
农村户用沼气池1215座、改厕1500个。全面实行农村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机制,有效
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迈出坚实步伐。
城市公用设施改革取得突破,污水处理厂经营权成功转让。依托莱钢医院和新矿
莱芜中心医院,各镇(街道)卫生院分别实行了企地合作或托管,使城市医疗资源逐
步向农村延伸,得到有效整合。全民创业行动深入开展,民众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全
区个体工商户新发展1554户,新增从业人员4689人、注册资金1.35亿元;私营企业新
发展370家,新增从业人员3835人、注册资金5.76亿元。民营经济实现销售收入190亿
元,增长30.58%;上缴税金5.11亿元,增长53.45%。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全年完成招
商引资额25.96亿元,其中内资24.18亿元。经济园区建设进展顺利,承载能力不断增
强。调整完善了经济开发区概念性总体规划,加快了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
莱马路拓宽改造工程。 加大项目引建力度,全年共引进项目31个,其中投资5.4亿元
的金丰实业公司等11个项目顺利投产。开发区分区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进展顺利,挠
性覆铜板、义和大型锻造项目建成投产。各镇(街道)创业园区建设全面加快,承载
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区完成进出口总值15.41亿美元,增长88.61%,其中出口
总值7.91亿美元, 增长5.7%。地方进出口总值实现6748万美元,增长20.7%,其中出
口总值5873万美元,增长20.5%。实际利用外资3001万美元,增长7.94%。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和谐建设成效显著。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平安钢城”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秩序持续稳定,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钢城区被评
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14个项目列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
年内申请国家专利230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家,其中国家
级1家、省级11家。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顺利完成莱钢集团、
潘西煤矿中小学移交工作,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区图书馆、
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80多个农民体育健身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钢城人自己编剧
并在莱芜境内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棋山传奇》公开上映,全国围棋甲级联赛在棋山举
行专场比赛,钢城区被命名为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区。公共卫生体系不断
完善,医疗救治和疾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低生育水平继续稳定,出生人口性别结构
不断改善,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国土管理、财政、税务、新闻、统计、监察、史志、
档案、老龄、旅游、民族、地方武装等各项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统筹城乡就业步伐
加快,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落实民生保障政策,年内共发放各类保障资金
4300多万元。 有2514名新满50岁人员参加了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3.7%。
为1.71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按月发放养老金,为失地村(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发放
生活补助108万元。全区5处敬老院全部达到省一级敬老院标准,农村“五保”对象集
中供养率达到72.3%,共发放“五保”供养金139.2万元。2.53万名城镇居民参加了基
本医疗保险,占符合参保条件人员的95%。18.34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
率达到95.69%, 住院报销率提高了5.2个百分点,同时开展了门诊医药费补偿工作,
共为农民群众报销住院费和医药费915万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180元
提高到22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700元提高到1000元,为1100名城镇
“低保”人员、5731名农村“低保”人员发放“低保金”393万元。发放补贴资金130
多万元, 解决了400多户城乡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拨付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公用
经费727.95万元,免除中小学课本费220.12万元,受惠学生达1.96万人。不断扩大文
体、环保、安全、权益等保障覆盖面,使群众获得越来越多的实惠。全区捐款捐物折
合人民币近千万元,积极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

【钢城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钢城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紧抓不懈,
积极适应招商工作的新形势,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优化投资环境,促进了
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 全年共完成招商引资任务25.96亿元,其中引进外资2630
万美元。着力引进“大、高、外”项目,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量。把引进大项目作为
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着力引进对地方经济具有较强带动力的“大、高、外”项目。
将引进大项目任务重点分配到各镇(街道)、开发区、开发区分区,落实责任。对固
定资产投资过千万元的外来工业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和外资项目,在土地、税收等方
面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关于对地方经济贡献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坚持一事一议、
特事特办。 认真实行奖励政策,对引进投资1000万元-5000万元项目的单位奖励5万
元, 对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的单位奖励8万元,从而调动了各级各单位引进大
项目的积极性。实行区级领导包重点项目责任制,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全程服务
的要求,对23个重点项目逐一成立由一名区级领导牵头的推进班子,盯上、靠上,做
好服务协调工作,积极推进项目升级落实。改进招商方法,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从钢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改进方法,注重实效,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招商路子。
一是突出产业招商和企地联手招商。依托莱钢机动处、莱钢销售中心板带部、型钢部、
优钢部4个处室,企地联合成立4支专业招商队伍,共16人分赴胶东半岛、长三角、珠
三角等莱钢备品备件供应和产品流向的重点区域,开展产业招商活动,积极吸引这些
区域的莱钢配套加工企业到钢城区投资上项目。专业招商队伍先后在青岛、威海、台
州、 温州、深圳等地开展招商活动8次,引进中厚板加工、船舶用件制品加工等钢铁
产业项目12个,总投资17.3亿元。同时,依托莱钢的品牌优势,继续加大企地联手招
商力度,6月与莱钢联合赴太原、温州等地举办了招商推介会,共签约合同项目10个,
签约额10.8亿元。二是突出专业招商。在现有区招商局、区境外招商局、开发区境内
招商局的基础上,依托区三产服务业办公室、区农业局、区民营经济发展办公室新组
建3个专业招商局,启动开发区境外招商局,使全区专业招商局达到7个,专业招商人
员达到42人。专业招商局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扎实有效地开展专业招商活动,引进
消防新材料、三杰钢结构加工等项目32个,总投资17.8亿元。三是突出节会招商。积
极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一系列专题招商活动。在钢博会上,全区签约合同项目60个,
总签约额54.2亿元;在赴东莞、温州招商推介活动中,签约项目14个,签约额15.7亿
元。同时,各镇(街道)、开发区分别在深圳、余杭、厦门等地开展了招商推介活动,
签约项目42个,签约额38.6亿元。四是突出以商招商。充分发挥钢城区民营企业较多、
对外合作发展的个体户较强的优势,积极引导区内企业走出去,寻求合作,加快企业
膨胀发展步伐。全区引进的87个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中,有59个是由当地民营企业与
外商合资建设的, 占项目总数的68%。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围绕
打造招商引资的洼地效应,积极优化投资环境。一是积极优化载体环境。按照工业向
园区集中的要求, 把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投资2.6亿元,加快莱马路拓宽
改造、“三纵三横”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了承载能力。开发区年内共引
进项目31个, 形成固定资产8.9亿元,其中莱钢研发中心等22个项目开工建设;金丰
实业一期投产,金鼎钢结构项目开始试生产。加快了齐鲁钢铁物流园建设,完成投资
1.3亿元,其中鲁中大厦完成地下工程,130亩仓储配送中心投入使用,维修和机械加
工车间全部建成。二是积极优化政策环境。先后研究制定《关于大力发展“飞地经济”、
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的暂行办法》《关于物流企业“退城进园”的意见》《关于支持
重点工业项目的意见》等政策,进一步优化了政策环境。三是积极优化服务环境。结
合开展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月活动,区领导带队到华圣新型耐材、金鼎电子材料等26
家重点招商引资企业进行调研,共为企业协调解决土地、资金、政策扶持等40余项问
题。

【农业和农村工作扎实推进】
2008年,钢城区以城乡一体化为总抓手,突出抓好土地流转、生态农业、农业执法等
重点工作,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全力抓好农村土地经营流转,
筑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一是抓服务网络。为了及时有效地为土地流转双方提供
有效服务,区、镇、村各级配备有关设备和人员,使土地流转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区里设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安装大型电子屏幕,制定各项工作制度,负责汇总发布
流转信息、流转双方资质审查、政策咨询、流转交易等工作。各镇设立服务站,各村
设立服务点,形成上下畅通的区、镇、村三级服务网络。二是抓政策制定和落实。为
确保对整个流转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和流转工作公开、公平、规范运作,制定出台《关
于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意见》及土地流转实施细则,明确了具体
的奖励政策。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等
形式,大力宣传有关政策,使土地流转的各项政策落实到最基层。全区共累计流转土
地2.1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2.18%。三是抓典型引导。重点抓辛庄镇的土地流转工
作,大力宣传推广其经验做法。在精心培育了六福果业公司的同时,认真培育宏宝百
花丹参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44户,面积500多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该社的影响和带动下,全区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6家。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抓产业定位,调整农业结构。根据钢城实
际,因地制宜,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合理定位产业。辛庄镇以黄烟和油料作物为
调整重点,黄烟种植面积增加2500亩,达到8500亩;以花生为主的油料作物种植面积
达到2.6万亩,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康万家等4家花生油厂。根据市场变化和资源特点,
积极引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引导农民发展蔬菜等。新增白花丹
参、 金银花等中药500亩,早春土豆等蔬菜1500亩。里辛镇东马泉村,种植旱地西红
柿150多亩, 石头湾村建60多个冬暖大棚。二是发展特色农业。艾山街道办事处雁埠
子村相继投资50万元建设畜牧养殖基地,投资20万元建设草莓种植基地;辛庄镇岔道
村发展白花丹参、金银花等中草药;西铁车村靠繁育大白菜良种增加了农民收入。三
是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康万家的“果不凡”花生油和六福果业的“井旺庄”水果,通
过了中国绿色食品认证中心的认证。扎实开展沼气建设工作,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加
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在选村定位上,围绕保护生态、保护水源地,统筹兼顾,科学安
排,努力使沼气项目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保护汶河源头,把黄庄镇台
子村和杨大峪村列为沼气建设项目村;为保护莱芜的水源地乔店水库,把乔店村、坡
庄村等8个村列为沼气项目村; 为防止定点屠宰、大型畜牧养殖粪便污染环境,分别
将乔店定点屠宰厂、玥庄定点屠宰厂列为中型沼气建设项目。荆山养殖有限公司建设
800立方米大型沼气池, 总投资300多万元,被列入国家扶持项目,国家无偿投资100
多万元。钢城区被列为2008年全国农村户用沼气国债项目县(区),项目规模1500户,
内容为“一池三改”,省立项435户,争取国家、省无偿资金154.8万元。国债项目下
达后, 研究制定《钢城区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实施方案》,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5个镇
(街道)的24个村(社区),成立农村沼气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实行干部包村制,分
工负责,一包到底。年内完成沼气池建设1215个,配套改厨、改厕、改圈各1215间。
其中省立项的435户全部完成,国债项目1500户完成780户。
严格农业执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对全区的农
资市场及农产品生产环节进行4次集中检查整治,查处不合格种子200余斤、不合格农
药1283瓶(袋) ,取缔12个非法经营户,对6家经营户给予处罚,有力地打击了非法
经营者,控制假冒伪劣农资上市,避免了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二是开展放心农资下
乡活动。 区农业局组织乡镇农技站、 农药生产企业、农资经营单位到乡镇、农村赶
“科技大集”,发放明白纸,张贴宣传材料;到田间地头指导培训农民科学种田;现
场咨询农资识假、辨假、维权和科学使用常识。三是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对大
型超市、饭店、宾馆等场所的蔬菜及水果、农药残留情况进行定期抽样检测,及时公
布抽检信息,有效地防止了农药残留超标农产品进入流通市场,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
全。
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保障。一是加强宣传,
充分发动,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重要意义、保险方式、业务
流程、政策措施等,增强了广大群众的参保意识。二是与保险公司密切协作,认真开
展理赔工作,帮助农户及时取得应该享受的保险补贴,确保投保户的损失降到最低限
度。 5月24日,境内遭受雷雨大风,局部地区有冰雹,涝坡、兴隆庄、小官庄等村小
麦受灾。灾情发生后,组织协调保险公司有关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到现场鉴定损
失程度,及时进行理赔。对黄庄镇、艾山街道办事处、里辛镇蜜桃发生冻害所造成的
损失,协调保险公司,按最高赔付率进行理赔,做到了群众满意。近两年,全区共收
取各类保费51.3万元,实际赔付151.8万元。

【钢城区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
钢城区坚持把“突出繁荣发展服务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
重,强化领导,落实政策,加快推进,使服务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08年,全
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0.53亿元,增长16.8%,比全区GDP增幅高6.7个百分点。服务业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8亿元,增长46.5%,占全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4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47亿元,增长21.27%.服务业实现税收2.8亿元,增长25%。
中心商贸区、金贸广场、金水湾生态园、逯家庄特色精品街等一批投资大、档次高、
前景好的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总投资超过10亿元,并陆续引进银座、肯德基、十
八乐等一批知名品牌商店。黄庄镇西冶社区,发挥地处城区和莱钢生活区的优势,近
年来先后规划建设服装街、 商业街、五金机电建材大市场等,引进商铺260多家,户
均年租赁收入5万多元。 艾山街道办事处逯家庄社区发展特色餐饮业,加快旧村改造
步伐,先后拆迁民居300多户,规划建设特色精品街,完成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黄
庄镇仙人桥村依托紧靠韩莱路交通干道的优势, 结合旧村改造,规划建设1.5万平方
米的美食城,主体工程封顶。齐鲁钢铁物流园及鲁中钢铁物流中心建设进展顺利,齐
鲁钢铁物流园被列为全省50个服务业重点园区之一, 鲁中钢铁物流中心被列入全省
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全区钢铁物流企业达到120家,物流能力达到2000万吨。棋山、
辛庄山水、黄庄桃花等已形成旅游特色,棋山年接待人数达到40万人。年内,全区服
务业企业达到1240家,从业人员达到2.3万人,从事服务业成为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

【企地联手整合医疗卫生资源】
钢城区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筹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为主线,以保障人
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目标,紧紧抓住公共卫生服务建设和医疗卫生服务建设两个关键,
促进企地医疗资源相互融合,初步实现了城乡卫生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城乡卫生服务
水平。
加强合作,促进城市资源向乡镇延伸。充分发挥辖区内莱钢医院、新矿集团莱芜
中心医院两大医院在人才、技术、设备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带动扶持基层卫生院增
强服务能力,逐步建立以莱钢医院、新矿莱芜中心医院为中心,镇卫生院(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全区5处卫生院均与莱钢医院、 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建立合作或托管关系。莱
钢医院、新矿莱芜中心医院对卫生院进行合作、托管后,采取一系列帮扶措施提高卫
生院技术服务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卫生差距,促进了城乡卫生机构多渠道融合发展,
实现了卫生资源向镇级延伸,实现了城乡卫生资源共享、服务共享。
加强协调监管,提升合作层次。一是积极开展技术帮扶。莱钢医院和新矿莱芜中
心医院都成立了由内、外、妇、儿等临床科室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定期到合作、
托管卫生院巡回医疗或临时应急出诊,通过开展学术讲座、手术示教、临床带教等形
式,对合作卫生院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并根据各卫生院实际,确定了不同的重点
帮扶科室。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实现了城乡医院双向转诊。合作双方签订《双向
转诊和大型设备(特殊)检查补充协议》,患者只需在乡镇卫生院开具检查单、缴费
后,即可到莱钢医院或新矿莱芜中心医院进行检查,实现了设备资源共享、检查结果
共享,减少了重复检查,缩短了诊疗时间,减轻了群众负担,形成了“常见病不出镇
(街道),大病及时转诊,康复回镇(街道)”的就医模式。二是加强了对各卫生院
的管理指导。莱钢医院派出专门管理人员到里辛镇卫生院履行监管职责,建立健全了
管理制度,并重新制定卫生院的发展规划。新矿莱芜中心医院对颜庄卫生院有关工作
制度、人员职责、技术操作规程等进行了梳理和完善,使卫生院管理逐步走上了制度
化、规范化道路。年内镇卫生院通过合作或托管后,合作医院共派出专家到卫生院坐
诊314个工作日, 帮助开展手术58台次,开展学术讲座32次,确定扶持卫生院重点专
科3个, 支援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病床、手术器械等设备53台件,卫生
院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
镇卫生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加强卫生院设施建设,提高诊疗服务水平。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区、镇
两级累计投入800余万元,改善了5个镇(街道)卫生院的基础设施条件。艾山街道办
事处卫生院(艾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新建200平方米的预防接种门诊楼,对门诊
病房楼进行全面整修;颜庄卫生院,新建2400多平方米的门诊病房综合楼;黄庄卫生
院,新建门诊病房楼、防保楼2800多平方米;里辛卫生院,对门诊病房楼进行整修;
辛庄卫生院,新建病房楼1100平方米,对门诊楼进行了整修。二是提升医疗设备档次。
全区5处卫生院都配备救护车、x光机、大生化分析仪等,有的卫生院还配备CT、彩超
等设备。 三是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全区投资近320万元,新建、改建、扩
建社区卫生服务站9处、4549平方米,购置医疗器械216台件,覆盖城市社区人口7.95
万人,在城区内构建起一刻钟卫生服务圈。着重强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逐步形成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模式。四是加大卫生事业费投入力
度。全区逐步加大对乡镇卫生事业费投入力度,年内全区规划建设80处标准化村卫生
室,并安装微机和新农合管理软件,实现新农合网上报销,改善农民就医环境,基本
实现了农民群众小病不出村的目标。 5个镇(街道)卫生院全部按照在编职工工资津
贴的50%落实了卫生事业费。
推进镇村卫生管理一体化。在全区推广辛庄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的成功模式,因
地制宜,采取院室合办、联合经营、村办镇管等多种形式,加强三级网络建设,推进
镇村卫生资源共享。全区卫生院领办的村卫生室达166个,占到总数的80%以上。对镇
(街道)村(社区)医生实行“聘任制、绩效工资制、养老保险制”,即镇(街道)
村(社区)医生由镇(街道)卫生院统一考核聘任镇(街道)村(社区)医生的工资
与服务效益挂钩,多劳多得,把镇(街道)村(社区)医生纳入养老保险的保障体系。
对村(社区)卫生室实行“人员、行政、业务、药品、财务”统一管理,做到看病有
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发票、转诊有记录、疫情有报告,形成责、权、利相统一,
设施标准、管理规范、服务良好的镇(街道)村(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格局。

【钢城区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区】 钢城区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抓基层、
抓基础、抓队伍,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不断强化平安建设的各项措施,实现了发案少、
秩序好、社会和谐、群众满意的目标,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区”。
严格落实平安建设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层层签
订责任状,使全区上下各级党政负责人强化“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抓投入才
是真重视”的理念,不断加大投入,逐步建立起保障经费的长效机制。区政府先后投
入1500万元用于平安建设, 其中拨付专项资金800余万元用于政法部门的设施建设,
促进了平安建设措施的落实。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依法严厉打击杀人、爆炸、黑
恶势力等严重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犯罪。组织开展“命案必破”、“打
霸除恶”、“缉枪治爆”等专项行动20余次,打击犯罪团伙22个,处理各类犯罪嫌疑
人319人。 认真排查和整治治安后进村(社区)、单位、治安混乱区域和突出治安问
题。扎实开展企业、学校、铁路及其周边秩序的整治,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组
织开展莱钢及重点建设项目周边治安秩序集中整治活动。加大对治安后进村及治安突
出问题的整治力度,实行“班子、经济、治安”一起抓,“治瘫、治穷、治乱”一起
抓,对排查出的治安后进村、治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全力构筑严密完善的治安
防控体系。大力加强区、镇、村三级巡逻队伍建设,区治安巡逻防暴大队队员达到70
人,各镇(街道)巡逻中队队员都稳定在10人以上,全部村(社区)都建立专兼职的
治安巡逻小队。大力实施“技防工程”,加强公安机关治安防控平台、公安机关四级
专网、 指纹远程工作站和365兆无线寻呼系统建设,构建起以公安派出所为龙头,以
进出钢城重要路段、城区重点行业、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家庭住户为主体,全方位、多
层次、动态性的技防新格局。城区技防覆盖率达到了80%,重点要害部位达到了100%,
农村技防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零案民营企业”创建,“技防民企”达到了90
%以上,“零案民企”达到了95%以上。进一步加大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加强对刑释
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
因素。不断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调整充实队伍,严格落实定期预测排查、
交办督办等制度,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始发阶段,全年矛盾纠纷调处率
和成功率分别达到100%、 98%,没有发生民转刑案件。各镇(街道)大力加强社会矛
盾调处中心建设,推进多部门联合办公、统一调处,进一步提高了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的能力。按照“三个不准、四个不出”的要求,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全面落实
信访稳定措施,全区实现了信访总量、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下降,结案率提高,
信访形势好转的“四下降、一提高、一好转”的目标。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大力
加强政法队伍建设,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升,全区政法系统获得国家级荣誉
称号1个、 省级荣誉称号6个,2个单位被记集体二等功,39名干警获得市级以上荣誉
称号。深入开展平安行业、系统建设活动,先后组织开展平安电力、平安交通、平安
校园等10多项创建活动,在全区形成条块结合、部门联动的平安创建工作新格局。切
实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不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先后组织开展车辆超限超载、
危险化学物品、矿山安全、消防安全、烟花爆竹生产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及时发现
和整改安全隐患和问题700多个,堵塞了安全漏洞。

【钢城区被表彰为省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区】 钢城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年内,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
进区。
领导重视,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摆上重要议程。区委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物
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
长和其他五大班子领导同志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一把手任成员的“创建文明城市”工
作领导小组。遵循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要求,从钢城的区位特点和自身实际出发,
专门制定《钢城区关于开展“创文明城市、建和谐钢城”活动的实施意见》。坚持高
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着力打造山水共生、企地共融、人居和谐的工
业强区。
抓好“两项建设、三项整治、四项提升”,确保“创城”目标任务的完成。即抓
好基础设施和生态两项建设,抓好市容市貌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公共秩序整治“三
项整治”。抓好市民文明素质、党风政风行风、民生保障水平、文明礼仪水平“四项
提升”,促进了创城工作的开展。
加大力度,扎实推进文化建设三大工程。一是实施城市文化塑造工程。抓好区级
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区图书馆达到二级馆的藏书量;抓好系列文化宣传活动,着力
抓好有关精神文明创建,全民文化艺术节、文艺团体展演等。二是实施城市文化共享
工程。 抓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了65%;抓好乡镇综合文
化站建设。 全区5个镇(街道)共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建设了面积不低于800平方米
的乡镇综合文化站; 抓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80%的村实现了一月一场电影;抓好文
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区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一个和基层服
务站点237个。2008年2月被评为山东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三是实施传统
文化发展与保护工程。抓好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掘培植工作。重点抓好颜庄“花鼓锣子”
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培植工作。同时,抓好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按“四有”
保护措施,抓好雪蓑碑、陈毅指挥所、抗日烈士纪念碑等文保单位(点)维修保护工
作。
构建创建格局和创建机制。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逐步形成以各级党组织为领
导核心,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各级文明
办公室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双重领导,双重负责”的原则下,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一抓到底
的“责任链”。在各部门实行问责追究制度,形成相互衔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
“约束链”,实现了创建活动各项任务和指标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全面覆盖。在各行各
业群策群力的创建活动中,初步形成领导机制、工作机制、互动机制、激励机制、保
障机制、约束机制等运行机制。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报纸、广播、宣传车、公益广告、会议等广造舆论,营
造了“创文明城市、建和谐钢城”的浓厚氛围,正确引导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通过开
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和服
务招商引资的主动性、自觉性,形成了重商、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大力宣传“嫉
慢如仇、敢想敢干”的思想,创新思路、办法,攻坚破难,努力开创经济建设和精神
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钢城区被命名为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区】 钢城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
文化产业,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积极进行乡镇服务站点和基层服务网点建设,建
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1处, 基层服务站点237个(乡镇服务站点5个,村、
社区基层服务站点232个) ,其中规范化基层站点55个,占23%。2月,钢城区被省财
政厅、文化厅命名为“山东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建设规范化,队伍专
业化。首先,实现区支中心建设规范化。在硬件方面,投资68.4万元,建设电子阅览
室、多媒体教室,配备共享工程应用服务器、图书馆自动化服务管理器、卫星接收服
务器、8T磁盘存储设备、主干交换机、USP电池、共享工程卫星接收器等。软件方面,
配备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视频点播系统、共享工程运行管理系统、信息浏览监控
软件等,能够方便快捷地接收国家中心和省中心通过卫星和互联网发布的文化信息资
源, 并能及时向基层站点传送。其次,实现队伍建设专业化。区支中心选配了4名业
务骨干, 举办培训班6期,对各镇(街道)、村(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指
导和培训,累计培训500余人次。加强合作共建,实现资源共享。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在农村积极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与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广播电视村村通”工
程的共建共享,全区农村基层服务点实现“村村通”、无缝隙、全覆盖的共享网络。
同时,根据境内各工作先进单位、致富带头人的事迹,制作《钢花映着党旗红》《黄
羊山下牧羊人》《花鼓擂响幸福槌》等一系列专题节目。各服务站点结合自身实际,
利用“山东数字文化网”、“山东省网上图书馆”、“新农村网上图书馆”等网站,
为群众开展热情周到的服务。各镇(街道)服务站点每年服务人次达1500人次以上,
各村(社区) 级服务站点每年服务人次达500人次以上,区支中心和全区各基层服务
站点每年服务人次超过5万人次。 区政府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区宣传文化中心,各镇
(街道)文化站配备图书室、活动室、培训室等活动场所,70%的村(社区)建起文
化大院或活动室。为方便基层干部群众使用,发挥综合效用,大部分基层接收站点建
在村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中心。
创新服务体系,拓展服务领域。充分利用广电、组织、教育等各部门已经建成的
网络,一方面避免了重复建设,另一方面把丰富、健康的文化内容送到千家万户,将
文化信息资源最大化地服务于老百姓。通过共享工程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对接,
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克服了中老年人操作计算机的难题,广大农
村群众可以通过电视遥控器直接观看共享内容。除了利用互联网、卫星传输以外,还
通过派送光盘等方式,把共享工程的信息资源送到各基层点。通过多元化的服务载体,
有效地扩大了共享工程的覆盖面,提高了其利用率。依托共享工程,开展文化活动。
借助共享工程提供农业知识,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开展科普、科学种植和养殖等专题学
习活动。依托各基层服务站点,直接利用共享工程资源,组织群众开展集体文化活动。
乔化军编剧并投资拍摄的电影《棋山传奇》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上映,当地文学作
者创作的小说、散文、杂文、诗歌集陆续出版。借助共享工程,在基层组织开展机关
干部集体文化活动,及时组织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国内国际形势等,增强了基层
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政府的工作效能。依托共享工程和文化大院建
设,积极引导群众由自发的文体活动向有组织的文化活动发展。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舞蹈“花鼓锣子”,经过发掘整理、扶持发展,演出队伍不断
发展壮大。

【钢城区第一部电影《棋山传奇》上映】 1月17日,钢城区第一部电影《棋山传奇》
在钢城区宣传文化中心举行首映式。该片为爱情神话故事片,分上、下两集,是片长
90分钟的数字电影。影片以当地民间传说“棋山柯烂”为蓝本,描写了忠厚老实的王
质与温柔贤淑的张秀芝对爱情忠贞不渝、不畏强暴,在神仙相助下终成眷属的故事。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该片由钢城区文化体育办公室工作人员乔化军编剧并
投资拍摄,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编导牟卫红担任导演,于2006年6月17日由中国电影
集团公司在钢城区棋山开机,是钢城人自己编剧并在莱芜境内拍摄的首部电影。演员
包括徐少华、涂们、李明、侯京健、张玉杰、李东升、牟霞,男主角侯京健为莱芜籍
演员。首映式举行后,CCTV—6频道放映了该片,全国各大数字影院也陆续上映。

【全国围棋甲级联赛棋山专场比赛举行】 6月14日,全国围棋甲级联赛第10轮比赛,
在钢城区棋山脚下举行,由山东网通队主场对阵北京大宝队。参加联赛的山东队阵容
为:队员周鹤洋九段、邵炜刚九段、周睿羊五段、陶忻四段,主教练曹大元九段;北
京队阵容为孔杰七段、陈耀烨九段、蓝天、柁嘉熹五段,主教练谭炎午七段。最终,
北京队依靠主将孔杰的胜利在客场获得2分。 比赛期间,曹大元九段作了精彩的挂盘
讲解,并和其他专业棋手与40名小棋迷进行车轮大战。此次专场比赛由中国围棋协会、
莱芜市钢城区人民政府主办,由钢城区文化体育局、棋山管委会、齐鲁晚报棋院承办,
钢都宾馆协办。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黄庄镇丈八丘联小】 黄庄镇丈八丘联小,建于1994年,
是一所地处山区的农村联办小学, 覆盖4个自然村。有专任教师23人,平均年龄41.6
岁,共10个教学班,360名学生。该学校遵循规律,周密规划,以人为本,整合资源,
坚持素质教育方向,规范教育管理,走出了一条符合山村特色的和谐发展的办学路子。
学校的具体办学思路是“1123”:一个目标——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把校园建成师
生持续发展的家园;一个中心——以习惯教育为基点,认真实施素质教育;两个重点
——以研究性学习为基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职业规划为突破点建设一
支素质优异的教师团队;三项改革——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
改革,以课题研究为支点尝试教材的重组与创新,以活动构建为依托丰富校园文化、
改革教学评价。本着这一办学思路,校领导班子形成并实践着“三情四有”的工作规
范,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忠诚地为师生成长服务。“三情”即对事业有激情,对群众有
热情,对师生有真情;“四有”即有人格魅力,有业务资本,有工作思路,有做事力
度。
为了缩小山里孩子和城里孩子受教育的差距,享受最优质化的教育,做到“三个
样子”:“学校有学校样、教师有教师样、学生有学生样”,精心扮靓学校、教师和
学生。学校环境追求绿、净、静、美,教师形象追求雅、智、爱、美,学生发展追求
志、智、爱、美。校园按规划统一绿化、美化、硬化、净化,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
和学习环境;教师统一着装,佩戴校牌,提升职业形象和职业自信;学生穿校服、戴
校徽,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实施三大工程:书香校园工
程、课题带动工程、骨干培养工程,分计划、分步骤地实施。依靠校本教研,依靠教
师团队,依靠教科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追求校园的人文化、书香化、和谐化,教
师的主动化、专业化、合作化,学生的快乐化、和谐化、持续化发展。通过团队学习,
通过教科研的反复研讨,在教学方式上做到开放、自主、讨论、探究;在内容处理上
做到生活化、立体化、实践化。全体教师形成“工作之约”——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
全心全意呵护她;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竭尽全力经营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无微不至培育她。立足农村学生实际,把信心教育和乡情教育渗透于教学的每一个环
节,在学生稚嫩的心灵里播种下有生命力的种子;积极构建活动化、生活化、社会化
的课堂,使教育教学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丈八丘联小得到可持续发展。学生良好习惯逐渐形成,实
践能力不断提高,个性技能得到张扬;同时,逐步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学校在和谐、持续、领先的目标激励下实现着一个又一个跨跃。2008年先后荣获市级
办学水平优秀单位、市级教学示范学校、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并成为山东
省素质教育工作先进经验学习推广单位。
(唐广源 柳坤明 李 娟 田 静)
责任编校 刘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