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8&rec=158&run=13

【组织管理】 鉴于市、区换届和领导成员工作分工调整,市政府办公室于4月21日发
文,对市爱卫会组成人员予以调整。新一届莱芜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由市委副书记、
市长马平昌任主任,副市长刘杰任副主任,委员增加至44人。市爱卫会阵容进一步扩
大,组织协调能力明显加强。

【城市卫生】 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中,市爱卫会各委员部
门认真履行所承担的社会卫生职责,解决了一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
题。一是继续对小街小巷、小公园、小绿地、小市场、小公厕、小停车场进行建设改
造,中心城区“六小工程”基本完成。二是深入开展市容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活
动中,把城市建设管理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结合起来,把城中村改造与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重点抓好旧城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农贸市场等部位的综
合治理。各级各单位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对工作场所、职工食堂、宿舍区、库房、厕所
及垃圾箱桶等重点部位进行了彻底清理。三是加强对城乡“五小行业”的卫生监督管
理。市、区卫生监督机构狠抓卫生许可专项整治工作,对有关单位和业户的卫生许可
证、基础设施、环境状况、加工过程、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及从业人员健康查体、卫
生知识培训等项目进行反复督查和指导,使全市行业卫生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四是抓
好单位和社区卫生。积极组织开展卫生先进单位创建工作,莱芜市国税局方下分局、
莱芜市莱城区交通局、莱芜市钢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莱芜市钢城区机关事务管
理局等4个单位被省爱卫会命名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

【农村卫生】 组织开展以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为重点的爱国卫生工作。一是开展农村
垃圾集中治理活动。市政府下发《关于治理农村垃圾的意见》(莱政发〔2008〕24号),
对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提出“村定点收集、镇集中清运、市区统一处理”的新模式。要
求建立完善农村垃圾处理的收集、运输、处理和管理体系,避免垃圾搬家和二次污染;
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配套联动、市场化运作的工作机制,将农村垃圾治理提到
是社会服务、公共服务工程的高度;建立村里出一点、镇上拿一点、市区财政补一点
的资金保障机制,确保各项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建立责任明确、分级负责、调度督查、
奖优罚劣的考核奖惩机制,制定出明确的考核奖惩办法,将考核情况与补助资金挂钩。
市、区、镇各成立垃圾治理小组,三级政府同抓共管,把农村垃圾治理作为新农村建
设及城乡一体化的亮点工程, 在全省率先实行城乡垃圾管理一体化。7月与12月,市
爱卫会两次组织力量对全市农村垃圾治理情况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并形成督查报告上
报市政府,以此作为依据拨付了市级财政补助资金。二是继续开展卫生村镇创建活动。
年内,茶业口镇、黄庄镇被省爱卫会命名为“省级卫生镇”,颜庄镇南下冶村、张家
洼街道办事处徐家河居委会、 大王庄镇胡家泉村、牛泉镇鹿毛埠村等4个村被命名为
省级卫生村。三是大力开展改水、改厕工作。通过积极争取,莱城区和钢城区被列为
国家改厕项目县,国家补助专项资金25万元,修建无害化卫生厕所1000户,年内累计
新增无害化卫生厕所4900户, 使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18%。有关部门积极
开展农村自来水建设和水质检测工作, 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3.51万人, 普及率达到
91.82%。

【病媒生物防制】 坚持治本与治标相结合,常年防制与集中消杀相结合,认真组织
开展春冬两次集中灭鼠活动、夏季蚊蝇消杀活动和公共地域病媒生物防制活动,收到
良好效果。特别是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现场测评前,加强公共地域及重点场所的病媒
生物防制工作。通过标本兼治的综合措施,使全市病媒生物密度基本控制在国家卫生
城市标准之内。
(刘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