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8&rec=154&run=13

【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 一是抓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健身设施显著改善。在抓好综
合体育馆、市全民健身中心等体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同时,把“一点三线”全民健
身工程和村(居)健身工程作为重点进行突破。逐步完善滨河健身长廊、红石公园体
育健身设施建设方案,在高新区程故事社区完成全市首个全民健身一条街,协调督促
钢城区加快全民健身中心建设,争取省支持为莱城区、钢城区配备国民体质监测站全
套器材。把村(居)体育健身工程作为推进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来抓,采取
基层建场地、 体育部门配器材的办法,全市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为230个村配建篮
球场230个、安装乒乓球台460副、路径器材1500件,建成并投入使用1处社区健身苑、
5个乡镇文体中心,新增体育场地40余万平方米,全市有600多个村(居)配建了健身
设施, 占村(居)总数的60%以上。村(居)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为村(居)健身
提供了条件,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欢迎。二是抓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群众健身
意识进一步增强。抓住举办奥运、全运的机遇,全市各级认真策划、精心组织,群众
性健身活动蓬勃开展。2008年,市级举办较大规模的比赛、活动24项,全市共举办各
类群体活动800多项, 直接参与人数达10万人次,有效地带动了群众健身。坚持大活
动带动, 全市万人长跑迎奥运倒计时100天暨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十一运会倒计时
一周年庆祝活动、第二届领导干部运动会、雪野环湖接力赛、全国动力伞优秀选手赛
等,都以其规模大、影响深,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好评;坚持品牌赛事引导,乒乓球
联赛、围棋联赛、门球联赛、羽毛球联赛等时间跨度长、比赛场地多、参与人数众,
已成为莱芜市独具特色的品牌赛事,在2008年省群体工作会议上得到省体育局领导的
肯定;积极探索体育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召开全市农村老年体育工作现场会,举办
20个乡镇(办事处)参加的首届全市农民篮球赛,促进了体育资源向农村的延伸和覆
盖,形成了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浓厚氛围。与此同时,积极组织参加省以上比赛,
参加7项省群体项目比赛都取得了好成绩。其中,在全国少儿拉丁舞比赛中获2个第一
名、2个第三名,在全国马拉松比赛中获1个第一名,省老年门球赛获第三名的历史最
好成绩;积极承办比赛,全国围甲联赛莱芜棋山专场、雪野全国动力伞优秀选手赛等
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高了莱芜市知名度。三是抓体育组织建设,全民健身的组
织化程度有很大提高。 大力发展各类健身俱乐部,指导成立1家健身俱乐部,全市已
达43家; 新成立1个市级单项运动协会,组织完成15个体育单项协会及民非企业(俱
乐部)的年检工作,对市乒协进行充实,规范健身气功管理,注册活动站点15处;重
心下移突出服务农村, 帮助400余个村建立健身组织,组织体育健身专家深入乡镇为
村(居) 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45人,使雪野旅游区、高新区率先实现了农村社
会体育指导员“村村有”的目标。

【第十一届全运会莱芜赛区筹备工作】 根据换届后的新情况,及时建议市政府调整
充实第十一届全运会莱芜赛区组委会,成立10个办事机构,落实新闻宣传、接待服务、
安全保卫、保障服务、环境建设等方面的责任。筹备召开十一运会莱芜赛区组委会会
议,对筹备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精心策划竞赛组织方案,为比赛圆满成功打下坚实
基础。结合“文明城市”创建,认真落实城市建设、环境整治、服务保障、人文环境
建设等方面的任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全力做好综合体育馆建设的
服务工作。明确1名副局长负责,协调2名工作人员靠在工地。在体育工艺、信息系统
建设、比赛器材配置等方面,积极建议、认真把关、争取省里支持,为加快工程建设
做出了努力。

【竞技实力巩固提升】 抓住近三年奥运、全运、省运接连举办的历史机遇,严格训
练管理,竞技实力有了新的提升。一是强化新周期项目布局调整。柔道、摔跤、竞走
等优势项目得到强化,实力进一步提升;对举重、射箭、跆拳道等潜优项目,狠抓训
练管理和选材,项目发展取得突破;对拳击、体操、蹦床、篮球等新上短缺项目,坚
持高点起步、快速发展,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打好了基础;新上空手道项目,采取
代训方式新上足球项目,使全市的竞技项目达到15个。二是强化运动员队伍建设。加
强选材,年内选拔102人,在训人数近400人,进一步扩充了队伍;加强运动员注册建
证,本周期注册人数达到368人,其中236名运动员通过了参加22届省运会的资格审查,
进一步夯实了参战22届省运会的基础;争取到22届省运会运动员资格审查工作现场会
在莱芜市召开,有3000多名运动员来莱芜市参加了资审。三是提升体校办学水平。市
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第二次认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山东体院体育
运动学校莱芜分校在市体校挂牌,摔跤队被省体育局认定为“山东省优秀运动基地”,
标志着莱芜市体校办学水平有了大的提升。四是强化参赛办赛。参加13项省锦标赛,
获10个第一名、 11个第二名、26个第三名,总分461分,达到实战练兵、提升水平的
目的。 成功承办全省跆拳道、古典跤、男子自由跤、女子自由跤4项省比赛。期间,
到莱芜市参赛的运动员、教练员及其他工作人员近2000人次,既推动了莱芜市优势项
目的提升,又为宣传莱芜做出了积极贡献。五是服务举省体制、举国体制成效显著。
加强与莱芜市在省队以上训练运动员的联系,鼓励他们树立为国争光、为莱芜争光的
意识;力所能及地解决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经常性地进行走访慰问,到
比赛现场加油助威, 为他们创造优良的训练、比赛环境。2008年,莱芜市有2人参加
奥运会比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全国以上比赛中获金牌8枚、银牌2枚、铜牌2枚,
其中国际性比赛金牌2枚。

【体育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体育彩票发行进一步巩固。加强网点建设,新增销售终
端8个,达到75个,扩大了覆盖面;加强培训指导和宣传推广,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截至年底,完成销售额2200多万元。二是积极扶持体育社团组织的发展。在活动开展、
技术指导、骨干培训等方面加强服务,为社团的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环境。各民营俱乐
部和单项协会积极承办比赛和活动,很好地促进了体育社会化、生活化和体育消费,
为更好地贴近群众提供体育服务拓宽了渠道。特别是鼓励俱乐部向农村延伸,君盛跆
拳道馆在黄庄等3个乡镇设立了分馆。
(丁镇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