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8&rec=126&run=13

【对外贸易】 2008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27.63亿美元,增长67.6%。其中,出口
13.66亿美元, 增长12.4%;进口13.97亿美元,增长222.3%。进出口绝对额居全省第
13位,增幅居第2位,进口增幅连续九个月位居全省第1位。莱芜市荣获“全省外贸发
展进步奖”。全市对外贸易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三大主导产业出口支撑作用明显。全
市钢铁、 纺织服装和农产品三大主导产业出口额128685万美元,增长12.7%,占全市
出口总额的94.2%,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钢材出口113.4万吨,出口额98822万美元,
增长26%。机电产品出口4638万美元,增长115.4%,高于全省平均增幅76.9个百分点。
纺织服装产品出口10530万美元,下降18.2%,其中纺织品出口8948万美元,下降15.2
%;服装出口1582万美元,下降32%。农副产品出口18525万美元,下降10.4%,其中生
姜及姜制品出口6.2万吨,出口额4189万美元,增长39.6%;大蒜及制品出口15.4万吨,
出口额6530万美元, 下降31.9%。二是骨干企业队伍日益壮大。2008年,全市有进出
口实绩企业192家,新增48家,新增出口额3676万美元,拉动全市出口增幅提高3个百
分点。年出口额过500万美元的企业22家,同比增加1家,完成出口额122825万美元,
增长13.3%。占全市出口总额的89.9%,拉动全市出口增幅提高11.9个百分点。年出口
额过亿美元的企业2家, 同比增加1家, 完成出口额9.4亿美元, 占全市出口总额的
68.9%,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三是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2008年,全市出口市场达
到126个。亚洲市场出口102516万美元,增长3.8%,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5%;欧美发达
市场出口21121万美元,增长25.8%,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5.5%;其他市场出口12982万
美元, 增长133.1%。出口额过亿美元的市场分别是:韩国市场出口34987万美元,增
长14.6%;东盟市场出口25311万美元,增长29.2%;中近东市场出口18799万美元,增
长12.2%; 欧盟市场出口14826万美元,增长76.6%。增速最快的是非洲市场,完成出
口8047万美元,增长231.6%,其中,尼日利亚出口6576万美元,增长17.4倍。四是一
般贸易出口持续增长。 2008年,一般贸易出口128542万美元,增长18.5%,占全市出
口总额的94.1%;加工贸易出口8077万美元,下降35.1%,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9%。五
是铁矿砂、机电产品进口大幅增长。2008年,铁矿砂等资源性产品进口128820万美元,
增长212.3%。铁矿砂进口868.6万吨,增长111.7%,进口额122790万美元,增长246.1
%。棉花进口1.26万吨,下降19.7%,进口额2217万美元,下降11.9%。木浆进口1.5万
吨, 下降6.8%, 进口额1026万美元, 下降6.2%。机电产品进口10844万美元,增长
422.7%。

【利用外资】 2008年,全市新批外资项目24个,增资项目20个,合同利用外资15800
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500万美元,增长10.8%。一是利用外资均为外商直接投资。
投资领域不断拓展,利用外资的方式都是直接投资,外资的主要流向集中于制造业。
全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额4500万美元,占比重的59.2%。二是外资来源趋于多样化。
全市实际到账外资主要来源于香港、韩国、英国、日本、美国、台湾、新加坡等国家
和地区。 来自欧美的实际外资为1246万美元,占全市实际到位外资的17%,同比增长
10.7%;港、澳、台的投资为3960万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53%,同比下降
5%; 日韩资金为2061万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的27%;英属维尔京群岛年内到位资金
305万美元, 同比大幅下降。三是新批项目主要集中在莱芜市优势行业。全市外资主
要投向机械加工、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等莱芜市优势产业,机械加工、纺织服装和
农副产品加工3个行业实际利用外资4910万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的64.7%。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2008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6个,中方境外投资额740
万美元。 境外劳务输出1202人,增长19.5%。境外承包工程实现莱芜市历史上零的突
破。 山东莱芜建设集团承包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印度JSG9×135兆瓦电站技术服
务项目, 合同额120万美元,带动工程项下外派劳务40人。一是壮大外派劳务主体。
规范完善外派劳务中介公司申报核准制度,形成了以外派劳务经营公司为主体、中介
公司为补充的外派劳务工作网格。立足本市实际和当前国际市场劳务需求,启动并组
织实施“高端外派劳务基地发展计划”,着力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高端境外劳务品牌。
先后深入日昇国际公司培训中心和有关院校调查研究,充分发挥这些培训基地的作用,
集中培训各种技能人才,优化劳务人员结构,提高全市高技能劳务输出比重。指导日
昇国际公司在日本增设分公司,进一步开拓了国际市场。二是整顿外派劳务市场。按
照省里统一部署,联合公安、工商、劳动保障等部门在全市集中开展两次清理整顿外
派劳务和境外就业中介市场专项行动,清查相关单位32家,其中查处和取缔无照经营、
无资质经营和超范围经营中介公司11家,查处涉及虚假违法广告宣传的中介机构9家,
有效规范了外派劳务市场秩序,预防了境外劳务纠纷。三是推动企业境外投资。确立
全市境外投资工作重点,建立境外投资企业项目库,多次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安排专
人跟踪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办理项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莱芜市瑞派经贸有
限公司在香港设立的木地板设计研发和销售中心项目、莱芜市创世纪建筑工程有限公
司在俄罗斯设立的木材加工项目、日昇国际公司在日本设立的分公司项目都能得到及
时批复。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厅举办的境外投资推介会和政策宣讲会,使企业准确了
解境外投资环境与政策,增强了境外投资的信心。

【外经贸发展环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外经贸工作,市领导多次深入企业调研、
指导工作,到省直有关部门协调解决问题。莱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被省外经贸厅核准
为“科学发展园区”。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国税、金融等部门,围绕促进外
经贸发展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各区坚持把利用外资工作作
为重中之重,集中人力、财力,出台鼓励政策,实行一票否决,落实目标责任。市、
区外经贸部门加强对外经贸运行情况的调度、督查,主动与涉外部门交流配合,全市
上下齐抓共管、支持外经贸发展的整体合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建立完善创新创优机制,
为外经贸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围绕外经贸工作再显新亮点、再上新水平,在外经贸系
统实施“达标创优”计划,组织引导各区、企业和局机关各科室(招商部)争名牌、
夺第一、创佳绩。围绕改进工作,提高实效,探索建立了外经贸企业信息网络联系、
重点进出口企业定期调度、新获进出口权企业实地核查、局机关干部联系外资企业、
境外劳务输出及其中介机构审查备案等一系列制度。围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依托
莱城区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加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是建立完善目标考核机制,激发外经贸发展的内部活力。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
将全市外经贸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领导体系和
责任保障体系。在局机关内部局长与分管局长、科室(部)负责人签订《岗位工作目
标及考核办法》,实行“岗位工作目标百分制考核”,落实了领导和科室的责任。重
新修订规章制度和局党委领导班子及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在强化教育引导的基础
上,注重增强个人自律意识,层层签订《行风作风和廉政建设责任书》,进一步完善
定岗定责抓落实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积极组织参观反腐倡廉图
片展览,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了以良好的作风保障落实,以高素质
的队伍推动落实。三是建立完善服务协调机制,为外经贸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坚持每
季度一次外经贸运行情况分析会议,互通情况,分析形势,查找问题,研究工作。与
海关建立关贸联合办公制度,双月一次联合办公会议,坚持一厂一策,一企一谋,协
调解决有关问题。加强与各商业银行和企业的联系,帮助企业合理利用各种金融避险
工具,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坚持外经贸部门联络企业及项目制度,随时
了解和掌握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反映企业的诉求,扎扎实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定期维护外经贸局网站、刊发《外经贸简讯》,认真分析外经贸运行态势,搞好业务
指导和信息预警服务。 组织举办全市应对欧盟REACH法规知识培训班和加工贸易培训
班,引导企业超前决策,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争取对外贸易主动权。全年共签发
原产地证2321份, 代办使馆认证88份、国际商事证明书和进出口商业单据289份,办
理审批、审核、备案等手续416项,按时办结率均达到100%。
(李文华 张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