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互动一体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7&rec=175&run=13

——关于莱芜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统筹城乡发展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区域又好又快发展的关
键。统筹城乡发展,关键要发挥城市和农村两个主体作用,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实
现城市与农村互促互动、协调发展。近年来,我们立足莱芜基础和优势,充分发挥大
企业的带动作用,优化整合城乡资源,创新城乡统筹发展机制,促进城乡资源互补、
产业发展互融、基础设施互联、社会保障共享,初步走出一条具有莱芜特色的城乡互
动、一体发展路子。
一、城乡互动、一体发展是莱芜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乡演变轨迹表明, 从城乡分离到城乡融合再到城乡一体是必然趋势。 当人均
GDP达到2000美元、二三产业占比80%、非农人员占比50%、城镇化水平50%以上时,工
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这个阶段,城乡联系日益密切,城乡要素加速流动,城乡公共
服务趋向均等,城乡文明相互渗透,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一体发展的趋
势越来越明显。从莱芜情况看:
一是工业化水平较高,以工促农基础好。目前,全市初步形成钢铁、纺织、能源、
化工等优势产业,各类工业企业4500多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67%,比全省
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 工业从业人员占60%以上。产业集约发展水平高,南部钢铁
加工物流、 中西部姜蒜加工储运、北部生态旅游等“三个特色板块”集聚60%左右的
规模以上企业,钢铁、纺织等优势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像钢铁产业已形成材料供应、
精深加工、机械制造、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链,纺织产业形成棉纺、印染、织造、成衣、
家纺等产业链,以工促农基础好。
二是大企业带动能力强,配套发展基础好。有全国钢铁十强莱钢、全省工业百强
泰钢、全国纺织五十强泰丰等龙头企业和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骨干企业,这些龙头
企业和骨干企业对全市工业增加值、税收总收入的贡献60%左右,带动全市约50%的村
居、70%的企业协作配套。像莱钢是全国最大的H型钢基地,技术工艺、产品市场占有
等指标同行业领先, 配套空间300多亿元,发展相关企业900多家、村居100多个。在
大企业带动下, 去年全市20%的村居集体收入过100万元, 70%乡镇地方财政收入过
1000万元。
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高,工农互动基础好。莱芜姜蒜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生姜
之乡、花椒之乡、黄金蜜桃之乡。近年来,我们坚持“标准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规
模化经营、 产业化发展”,发展标准化基地60多万亩,占农业种植面积65%;姜蒜年
产量50万吨, 年储藏加工运销能力100多万吨,是当地产量的2倍左右;60%以上的农
产品出口外销, 30%左右的农民从事特色农业发展。目前,全市特色农业已从单纯种
植领域向加工、储运、科研、观光旅游等二三产业领域延伸。去年全市农产品加工、
储运等实现产值是种植业的7.8倍,特色农业成为区域发展的支柱产业。
四是城镇化水平较高, 以城带乡基础好。去年全市城镇化水平49.6%,比全省平
均水平高4.6个百分点;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62.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6个百分点。
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开始加速向农村延伸,我们率先在全省完成村村通油路、
通客车,通自来水率、通广播电视率70%、90%以上,镇村卫生院、中小学完成标准化
改造;覆盖城乡的就业、住房、养老、医疗等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总体上看,目前全市产业特色越来越明显,城乡依存度越来越高,城乡协调发
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总体上处于“城乡融合”向“城乡一体”跨越的关键阶段。立
足这些基础,顺应这一趋势,进一步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充分激发城乡发展活力、加
快城乡互动一体发展,是我市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以“五个一体化”引领城乡互动、一体发展,夯实城乡统筹基础
城乡互动、一体发展的实质是优化城乡资源,实现配置效益最大化。实现城乡互
动、一体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
必须立足基础、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我们从实际出发,以壮大城乡经济
实力为基础,以提升城乡建设水平为支撑,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全覆盖为重点,以推
动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为保障,促进城乡互动、一体发展。
(一)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互动、一体发展的关键是城乡
经济相融、一二三产业互动。实践中,我们注重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突出大企业带
动作用,充分发挥城市和农村的比较优势,广泛借助外力,紧紧依靠市场力量,充分
激发基层发展活力,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产业间自由流动,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
展。
一是探索区域合作联动机制,加快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借助济南辐射带动城
乡经济发展。我们遵循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律,抢抓“省会城市群经
济圈” 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搭建城乡统筹发展的高位平台,带动提升城乡一体发
展水平。实践中,我们坚持依托济南、接轨济南、服务济南、发展莱芜,与济南签订
交流合作框架协议,突出服务业联手、制造业配套、产业化协作、招商引资合作、基
础设施对接和社会事业交流等重点,努力建设济南休闲度假后花园、制造业配套基地、
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目前与济南合作项目200多个,全市1/2以上的规模企业与济南
建立合作关系, 1/3的技术人才来自济南,1/10的外出务工人员流向济南,科技、教
育、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也在交流合作中得到较大提升。
二是探索优势产业集约发展模式,做强“三个特色板块”,优化城乡产业布局。
我们坚持把2246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按照“突出特色、科学定位、集中
布局、集约配套”的原则,突出发展“三个特色板块”,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发展。在
南部,发挥钢铁产业优势,以莱钢为龙头,以齐鲁钢铁物流园为依托,发展钢铁生产
加工物流板块, 打造全国最大的H型钢、板带钢、优特钢生产加工基地和江北最大的
仓储、集散、信息中心。现已发展各类加工企业100多家,年加工钢材300多万吨;物
流企业200多家,物流量2000多万吨。在中西部,发挥姜蒜特色优势,以6家省级龙头
企业、鲁中姜蒜批发城和国家级姜蒜工程技术中心为依托,发展姜蒜种植加工储运板
块,推动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系列化研发,打造全国一流的姜蒜
生产、加工、集散、研发基地,带动30多万农民致富。现已发展标准化基地40万亩,
年产姜蒜50万吨;储运加工企业600多家,储运加工能力100万吨。在北部,发挥山水
生态资源优势, 以建设雪野旅游区为重点,整合周边160多平方公里的山水资源,发
展旅游特色板块,重点打造全省湖滨生态休闲度假中心、山水运动、会议疗养基地。
现已开发九龙大峡谷、雪野湖等景区50多个,年接待游客160多万人次。
三是探索城乡互动发展的新路子,增强城乡经济发展活力。引导各级立足优势,
做好结合文章,走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一是大企业带动路子。就是围绕龙头企业产
前、 产中、产后,发展配套项目。目前全市300多个村与驻地企业开展不同形式的合
作。 里辛南赵村发挥背靠莱钢优势,通过合资合作、村民入股等形式,创办3家加工
企业,实现了农民变工人、变股民。二是村企融合发展路子。就是发挥企业资金、技
术等综合优势和农村劳动力、闲置资产等优势,实现村企共同繁荣、共同发展。泰钢
整合周边10个村资源,按照“村庄实体化、村民职工化、保障规范化、居住社区化”
思路,把村庄改造成实业公司,组织群众进厂务工、集中居住,健全社保体系,实现
了村变企、企带村、村企共赢,三年内10个村居集体资产增加8000多万元,农民人均
纯收入增加2000多元;泰钢销售收入从20多亿元增长到70多亿元。三是产业化带动路
子。就是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实现生产标准化、种养规模化、
经营产业化、 市场国际化。目前全市300多个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杨庄西宅科村
与万兴、汶源等龙头企业联合发展“订单”姜蒜,标准化基地达到1100亩,农民人均
纯收入达到7000多元。四是旅游开发路子。就是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
游,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目前全市规模较大的景区48处,涉及村居100多个。雪野房
干村组建旅游开发公司,开发景点近百处,建成3A级景区,年旅游收入7500万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1万多元,其中80%来自旅游产业。五是发展“飞地经济”路子。就是通
过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不适宜发展工业的镇村跨区域培植当家产业。鹏泉程故事
租赁开发区土地建设标准厂房, 吸引项目入驻,年租金收入200万元;莱城工业区为
13个乡镇规划区中园,目前入驻项目40多个。
(二)完善城镇体系,推动城乡建设一体化。生产要素流动的通达与顺畅,有赖
于城镇体系的完善。我们按照“中心城体现繁荣、功能区体现实力、重点镇体现特色、
新社区体现和谐”要求,规划1个中心城、4个功能区、5个重点镇、140个新型社区,
不断扩大莱城主中心和钢城副中心规模,提升功能区发展水平,带动发展重点镇,形
成“中心城引领、功能区带动、重点镇支撑、新社区补充”的城镇体系,支撑城乡要
素梯次转移、合理流动。
一是做精中心城,提高综合带动能力。我们把中心城作为区域综合发展极,全面
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努力建设“精品城市”。实践中,以打造“绿色钢城”为目标,
规划中心商贸区、休闲生活区、行政办公区、高新产业区,努力建设布局合理、功能
配套、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坚持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
秀旅游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四城联创”为平台,抓好体育公园、职业技术学院等功
能提升工程,抓好小街巷、小广场、小游园等便民利民项目,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完
善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市面貌。通过几年努力,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品位不断提升,中心城对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强。
二是做强功能区,提高集聚辐射能力。我们把高新区、莱城工业区、钢城开发区
和雪野旅游区四个功能区既作为城市拓展区,又作为产业集聚区,一方面坚持与中心
城对接融合、与重点镇和新社区有效衔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四个功能区已完
成基础设施投资30多亿元,建成区面积60多平方公里。另一方面,按照突出特色、功
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加快项目引进,培植起钢铁精深加工、汽车配件、精细化
工、 新型材料、食品加工、生态旅游等优势产业,集聚各类规模企业150多家。目前
四个功能区正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城镇建设的新亮点。
三是做大重点镇,提高城乡支撑能力。我们把重点镇作为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节
点,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有序发展”的原则,引导牛泉、羊里、颜庄等乡镇
发挥产业、区位等优势,壮大二三产业,抓好基础设施配套,吸引镇驻地及周边村民
向城镇集中,繁荣城镇经济。目前,全市培育出工业带动型、产业化带动型、商贸流
通型、旅游开发型等特色城镇,带动全市约40%的村、50%的人口,提高了对中心城市
的支撑和对广大农村的带动能力。
四是发展新型社区,提高人口集聚水平。我们把社区作为人口集聚的基本单元,
从城中村改造起步,按照“管理网格化、资产股权化”思路,打破村庄、企事业单位
界限,以网格化方式组建54个新型社区;在农村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原则,
规划86个1000户以上的新型社区。目前全市已启动建设新型社区50多个,居民集中居
住率30%左右。 在建设新社区过程中,我们还重点抓好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增强了
发展活力。
(三)城乡全覆盖,推动社会保障一体化。针对城乡保障权益不对等、制度不衔
接、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我们按照“城乡一体、全面覆盖、低点起步、逐步提高”思
路,以制度创新为动力,逐步建立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十大民生保障体系,努
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民。
一是在保障内容上,坚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在坚持每年为民办实事的同时,
对事关群众长远利益、短期无法全面解决的民生问题,梳理归纳为四个领域、十个方
面的内容,即在基本生活保障领域,突出养老、医疗、住房、就业、救助等体系建设;
在精神文化需求领域,突出教育、文体等体系建设;在公共安全领域,突出环境、安
全等体系建设;在政治需求领域,突出民主权益保障等体系建设,使保障体系涵盖群
众切身利益的所有重点领域,实现民生保障由单项突破转向整体推进、一并解决。
二是在保障范围上,坚持城乡全覆盖。把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下岗职工、失地
农民、农民工、低保户等群体纳入保障范围,努力消除覆盖盲点。如在医疗保障方面,
在搞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同时,借鉴“新农合”办法,把10.2万城镇非从业居民纳
入医疗保障范围,实行个人缴费与政府补贴相结合,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形
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共同推进的城乡医疗保障体
系。
三是在保障途径上,坚持靠制度确保长效。把制度创新作为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
建立完善包括投入、运行、监管在内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如在住房保障方面,探索以
“货币直补”为特点的救助机制,以尊重住房户选择权为特点的联动机制,以促进基
金积累为重点的有序退出机制,实现了“建房市场化、租赁房自主化、补贴货币化、
运作规范化”,每年解决1500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目前这一制度正在向城中
村和乡镇延伸。
四是在保障方式上,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既发挥政府在制度设计、
财政投入、监督管理和组织引导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又注重用市场化的办法推进保障
制度落实。如在农村社会化养老方面,在确保政府补贴、监管到位的基础上,委托人
寿保险公司负责基金的管理运作,管理成本仅相当于政府运作一年的费用。目前全市
5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行政村参保率100%,65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领取
30元的养老金。
(四)完善“四个体系”,推动城乡事业发展一体化。针对农村教育、卫生、文
化等资源缺乏等现实问题,我们不断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投入,构建城乡一体的科技
教育、文化体育、公共卫生发展平台,努力实现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一是城乡一
体的科技服务体系。我们按照“延伸、共享、服务”的原则,整合乡镇畜牧、水利、
种子、农机等机构,为农民生产提供系列化综合服务,目前初步形成“区有服务中心、
镇有服务站、村有服务点”的服务体系。二是城乡一体的公平教育体系。在不断改善
城乡中小学办学条件的同时,调整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提高农村师资水平,促进农
村教育发展。同时立足产业需求,抓好职业教育;把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农村剩余
劳动力等全部纳入就业培训体系, 60%的农村劳力得到技能培训。三是城乡一体的公
共文体服务体系。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运行有效的原则,整合社会文化资源,
抓好农村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实现区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健
身场地,村有文化大院、健身场所。四是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我们通盘考
虑城乡卫生事业发展,加大社区、农村卫生站所投入,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
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
(五)实行“四城联创”,推动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我们按照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四城联创”为抓手,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城
乡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一是探索城乡生态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我们坚持不懈地实
施“碧水蓝天” 工程,引导各级对境内130多条河流进行综合整治;深化山权林权改
革,全市80%以上的荒山实现“先有主、后变绿”,城乡绿化覆盖率31.4%;严格环境
污染“一票否决”,先后治理污染企业38家,拒批82个总投资近百亿元的污染项目。
二是探索建立城乡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我们把环评延伸到区域环评和专项规划环评,
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积极引入产权理念解决企业排污问题,探索社会排污总量控制和
企业排污权交易制度,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高增长、能源消耗低增长、污染排放负增
长”的良性循环目标。三是积极探索城乡循环经济模式。突出抓好以重点企业为单元
的清洁生产,以重点行业为单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以社会区域为单元的绿色消费,
全市初步形成以炼钢、炼焦为源头的十几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固、液、气废物利用率
分别达到78%、86%和90%。
三、坚持靠改革创新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城乡统筹发展活力
城乡互动、一体发展的关键是要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我们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平台,以开展政府工作创新活动为抓手,自觉打破原有
城乡利益格局、资源配置方式和行政管理体制,探索建立符合城乡一体发展的管理、
运行机制。重点推进四项改革:
一是推进有利于农民变市民的户籍制度改革。围绕促进人口自由流动、加快城镇
化进程,我们在全省率先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按照居住地统一登记为居
民户口,并制定鼓励人口进城创业、居住发展的优惠政策,逐步消除附加在户籍制度
上的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福利差别,使进城务工人员同等享受市民待
遇, 调动人口向城镇集中的积极性。最近三年向城镇转移的人员数量以年均30%以上
的速度增长。
二是推进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土地制度改革。围绕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土
地利用率,我们专门出台加快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鼓励农户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的
前提下,通过转包、入股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和农户,按照
每亩100—2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 目前全市共流转土地2万多亩,流转收益2000多万
元。同时,我们还探索“承包地换社会保障、宅基地换住房”等办法,鼓励农民自愿
退出宅基地,流转承包地。
三是推进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围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均
衡发展,我们坚持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探索建立支农投入稳定增长保障、区镇转移
支付激励、 土地收益支农等机制,连续三年支农资金增幅都在30%以上,促进了农村
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同时,我们还改变过去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级次的做法,实
行“税收属地入库,市区财力总额分成”的管理体制,既有效解决了税收多层次征缴
和不同级次互挖税源造成财政收入流失的问题,又调动了各级加快发展、壮大财力的
积极性。
四是推进服务高效的行政管理运行体制改革。围绕解决城乡管理政出多门、职能
交叉的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区镇合一的管理模式,目前莱城工业区与口镇、雪野旅游
区与雪野镇、高新区与鹏泉办事处都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
革,大力砍削审批事项,实行“一门受理、一口收费、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提高
办事效率;完善工作推进落实机制,实行市级领导分工负责、区镇干部分线作战“一
线工作法”,推行现场观摩点评制度,确保城乡一体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四、资源要素加速流动、优化组合,莱芜城乡互动、一体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通过努力,目前我市已进入城乡要素加速流动、全民创业蓬勃兴起、公共服务双
向延伸、城乡发展协调推进的新阶段,呈现产业以非农化为主、布局以区域化为主、
经营以规模化为主、保障以全员化为主的发展态势,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互动、一体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效果越来越好。
(一)城乡又好又快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通过引导各级发挥优势,抢抓机遇,
科学发展的效果越来越好。 一是集约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目前“三个特色板块”、
“四个功能区” 实现工业增加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市的80%以上。二是区域经济实
力明显提升。 全市GDP、税收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连续三年增幅分别在17%、35%和
35%以上。 莱城区地方财政收入连续三年增幅都在40%以上, 在全省县市区排名可由
2005年的89位进入全省前40名; 钢城区地方财政收连续三年增幅都在50%以上,在全
省县市区排名可由2005年的102位进入全省前30名。 今年20个乡镇有15个突破1000万
元, 其中有3个突破5000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4个、2个。三是区域发展质量明显
提高。 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7.57%,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90.6%,均居全省第
一位。 万元GDP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10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居全省前列;重点园区
投资密度由每亩100万元提高到160万元以上。
(二)城乡和谐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通过一系列改革和政策调整,逐步打破了城
乡二元社会结构。一是十大民生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目前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化养老、
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正逐步解决,“零就业”家庭基本消
除,城乡居民开始同等享受各方面权利。二是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转变。各类非
农从业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由50%提高到目前的60%;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5个百分点,达到38.4%。三是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城
乡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初步实现均衡发展。
(三)城乡互动、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初步建立完善城乡一体规划、
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保障统筹考虑等机制,城乡联系
日益密切;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分割格局逐步打破,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
础性作用不断强化;初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高效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公共
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近年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城乡一体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
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处在城乡一体发展的“初级阶段”,
要在更高层次谋求更好更快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城乡集约节约发展水平,靠新型工
业化推动城乡一体发展;必须逐步消除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教育、卫生、就业等公共
福利差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牢牢坚持市场取向,不断打破各种体制机
制障碍,让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优化组合;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管理和
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符合城乡一体化要求的管理、运行机制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