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7&rec=155&run=13

【概况】 2007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93个,其中,医疗机构974个、
公共卫生机构6个、其他卫生机构13个。总床位4104张,每千人拥有床位3.3张;卫生
技术人员7351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89人;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拥有万元
以上医疗设备2131台,其中100万元以上的设备52台。
【公共卫生】 莱芜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日趋完善,三网一体化管理模式日益成熟,
疾病预测预警能力明显提高,传染病发病率稳中有降,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344例,
报告发病率为105.83/10万, 同比下降35.28%。检测HIV抗体近4万份,抗体检测人数
占全市人口之比位居全省前列,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对外省发现转莱芜市管理
的2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落实随访管理。发现肺结核新涂阳病人300例,完成省下达
指标的101%。七苗常规免疫19万余人次,“七苗”常规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非典
和禽流感疫情监测门诊病例8291例,采集31个霍乱疫源检索点样品1116份,非典、人
禽流感和霍乱保持零病例状态, 连续9年实现“确保不发生重点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目标。巩固和发展国家卫生城市成果,顺利通过省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三年总评,
创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3个, 省级卫生镇3个、卫生村6个。加大母婴保健监管力度,
妇幼保健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降至7.16‰、9.42∕10
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连续第五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金奖”,无偿献
血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社区卫生】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市委、市政府2007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
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市卫生局精心调研论证、反复征求意见,立足群
众需求科学规划建设了10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处中心各级共投入1500万元,改造
建设面积2.1万平方米,增补设备460台(件) ,配置技术人员430人,全科医学岗位培
训150人,建立制度、职责23项210条,中心建设达到高标准、规范化、制度化。同时,
坚持机制创新,强化内涵建设,实行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三保并进”,片医负责制、社区首诊制、双向转诊制“三制合一”,初步形成符
合全市市情的“首诊找片医,小病在社区,大病转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服务模式,
社区居民满意率达95%以上。
【农村卫生】 一是实施“1127工程”。投资1300余万元,对大王庄、羊里、方下、
颜庄、 辛庄等卫生院进行重点建设,新建、整修业务用房近1.5万平方米。二是实施
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程。 投资570万元, 建成150处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总面积
1.96万平方米。莱城区创新多元化投资机制,实行院、村、个人联动,多方投资建设
村卫生室;钢城区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区财政对验收合格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奖励3000
元仪器设备, 并每年补助500元的公共卫生经费。三是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坚持“造
血”和“输血”相结合,建立完善卫生下乡长效机制,全市累计派出城市医生2100人
次,培训乡医1820名,服务农民群众20万人次,援助药品、医疗器械价值50万元,发
放宣传资料5.6万份, 有效改善了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缩小了城乡医疗服务
差距。通过实施“三项工程”,农民就医环境有了新的改善,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基
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显著增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在新农合制度建设中,市卫生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建立“十
大民生保障体系”的要求,把提高农民群众受益水平作为根本目标,强化以人为本的
理念,加强领导,完善制度,规范运作,初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多方筹资、
运转高效的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以制度保障民生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农民群众
真正从中得到实惠,呈现“五高一低”的良好发展态势,即政府补助逐年提高,参合
人数逐年增加,住院报销比例不断提高,参合农民受益度持续上升,基金使用率稳定
增长, 人均住院费用明显下降, 群众报销方便及时。全市参合农民80万人,参合率
87.8%,共为45.67万人次报销医药费用3670万元,其中88人次享受到万元以上医药费
用补偿,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问题。
【卫生应急】 调整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各级疾控、监督和
医疗机构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动队和医疗救援小分队。充实鼠疫、手足口病
等单病种防治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了全市卫生应急预案体系。举办市级卫生应急培
训班4期, 培训人员达200余人,8月,组织全市霍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
应急处置模拟演练,进一步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对全市重新调整
后的72个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进行电话查岗, 确保各监测点的高效运转。妥善处理1
起Ⅲ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7起相关信息, 由于反应迅速,措施得力,各起事件均得
到及时、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减少了事故造成的危害,维护了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
定。
【医政管理】 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抓好“三基三严”训练,严格操作规程,规范执
业行为。强化处方管理,建立处方点评制度,不规范、不合理处方明显减少,药品收
入比例普遍下降。加强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落实检验结果“一单通”制度,严格执
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行药品动态检测和超常预警制度,对32种药品
实施预警通报或降价处理。 加强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性疾病科等医
院感染管理和急诊科(室)建设,积极开展救治培训和演练,应急救治能力不断提升。
认真贯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严格医疗机构审批
管理,规范医师、护士准入,加大医疗广告监管和查处力度,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
落实“十全免、七减免、一优惠”政策,开展爱心手术和特困患者医疗救助,全市受
惠群众达1960余人次,减免费用约57.4万元。加强采供血机构、医院输血科监管,全
市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 400毫升献血率达98%以上,自愿捐献机采成分血比
例达100%。
【卫生监督】 通过创新机制,提高素质,强化落实,莱芜市的卫生监管执法水平不
断提升,在全省业务考评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全省农村食品卫生研讨会、全省卫
生监督执法工作会议先后在莱芜召开,推动了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全面开展。出色完
成全国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现场会、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
钢博会、全国滑翔伞优秀选手赛、全国葱姜蒜现场会、焰火晚会等重大活动和重要来
宾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先后实施食品卫生、职业
卫生、学校卫生等专项整治和打击非法行医行动,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保障了公共卫生安全。
【中医中药】 积极开展“中医三个特色”创建活动,创建有中医特色卫生院2个、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 村卫生室20个,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工作水平。加强
中医药参与新农合工作,将中药饮片、中医适宜技术纳入到新农合报销范围,并提高
报销补偿比例。实施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5155”工程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程,
1820余名乡村医生接受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达100%。继
续实施中医药“三名三进”工程,莱城区寨里镇中心卫生院张修胜被评选为第二批山
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市中医医院陈树泉被列为山东省第二批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培养对象。加强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市中医医院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科研基
地,中风科被列为第三批省级重点中医专科,肿瘤科被批准为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建
设单位。
【卫生科教】 开展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科骨干评选工作,全市评出23名学科带头
人和20名中青年学科骨干。 顺利完成“360工程”和“1127工程”技术骨干培训,累
计培训乡镇卫生院技术骨干130余名。全面启动社区医生全科医学培训,培训学员428
人。乡医培训工作稳步推进,首次实现电视教学,培训人数达到2000余人。卫生职业
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卫生科技取得新突破,在市级科技进
步奖评选中, 获市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21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不断巩固提高,落
实继续医学教育“四挂钩”政策,公布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51项,继续医学教育覆
盖率、合格率都有较大提高。
【干部保健】 加强干部保健基础设施建设,市医院10000平方米的干部保健楼正式
启用,市中医院对干部保健病房进行重新装修,市妇保院增加了干部保健床位,美化
了保健病房环境。完善干部保健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制定《莱芜市保健委员会职责》
《莱芜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制发《干部保健证》,加强对保
健医院门诊、病房、查体站的管理,开通干部保健“绿色通道”,提高服务效率,组
织1537名干部保健对象进行了预防性健康查体,保障了干部保健对象的身心健康。健
全干部保健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 成立由51人组成的干部保健专家咨询委员会,3家
保健医院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干部保健科室,调整充实了技术力量,组织专业培训班
5期,培训保健人员50余人次。
【行风建设】 一是坚持制度与教育并举,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建立起以
教育为基础,以监督制约为重点,以组织纪律为保障的“三位一体”的廉洁自律工作
机制。制发《市卫生局行政问责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行风热线”的工作意
见》,建立健全行风热线工作网络,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重视群众诉求处理,
共受理群众诉求743条,答复率及群众满意率均达100%。认真组织开展“作风建设年”、
“一满意四规范”、“三学两交流”、“三亮一树”、“爱心传递”、创建“五型机
关”和“五个好”党组织创建等活动。二是坚持创新与完善并举,群众满意度进一步
提高。对8家县以上医院及5家市直卫生单位逐一建立行风工作台帐,为3949名医务人
员建立医德医风档案。在各医院开通院长热线和行风督察电话。对门诊、住院病人及
患者家属进行行风问卷和满意度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62581份,回访 8951名病人,
病人满意率在95%以上。 三是坚持管理与督查并举,卫生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继续
推行药品超前预警、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处方公示、处方点评等制度,加大处方管理
力度,坚决制止开单提成、收受红包和回扣行为。对30个病种实行限价收费,为群众
节省费用138.68万元,让利11049人次。
(王怀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