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7&rec=152&run=13

【22届省运会备战工作】 以备战22届省运会和服务全省备战“两运”为重点,新周
期训练基础年实现了高点起步。一是按照“巩固强项,提升弱项,新上缺项”的要求,
调整完善运动项目。 在主动接轨田径、举重、柔道、摔跤、射击、射箭、自行车等7
个省重点项目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实行分类指导,大力巩固柔道、摔跤等优势项目,
努力提升射击、自行车、散手、跆拳道等潜优项目,新上拳击、体操、蹦床3个项目,
组建了篮球队。创新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与辽宁朝阳体校、新泰体校签订协议,在教
练员交流、运动员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认真组织市体校摔跤项目进行“山东省
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认证,提高了规范化办学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
是加大运动员选材建证力度, 充实后备力量。市体校在校学生达到390多人,是办学
以来人数最多的时期。 加强注册建证工作,已有169名运动员通过资格审查,为22届
省运会甲组建证打好基础。三是强化保“尖”促“尖”,对在国家队、省队训练的莱
芜市运动员搞好服务, 解决困难。在全国以上比赛中获金牌3枚,为竞技体育举国体
制、 举省体制作出贡献。四是认真承办省柔道、摔跤等8项省年度锦标赛并获得圆满
成功,是莱芜历史上承办锦标赛最多的一年。在省年度锦标赛中取得好成绩,获19个
第一名、7个第二名和13个第三名,提高了实战水平。
【全民健身活动】 紧紧抓住设施建设、组织建设和活动开展三个环节,把全民健身
推进到一个新水平。一是抓设施建设,创造良好条件。认真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提前两个月完成了80个年度任务,全年共完成101个,其中一类工程2个、二类工程99
个,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健身条件。争取省支持资金40万元,在莱城、钢城各建
一个健身广场,提升了城区设施水平。另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公园、滨河
篮球健身广场和乒乓球健身广场等4个项目列入省扶持计划,资助金额124万元。二是
抓组织建设, 提供有力保障。新成立足球、网球2个单项运动协会,乒协成功换届,
市级单项协会达到15个; 新扶持成立3家健身俱乐部,民营俱乐部达到42家,提高体
育的社会化组织程度; 大规模开展培训,共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30多人,建立
一支1164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他们在组织健身活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
有7人被评为全省“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 ;建立起活动站点666个,有2支健身队被
全国妇联、 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亿万妇女健身活动巾帼文明健身队”荣誉称号,1个
健身气功站点被评为省级和谐站点。三是抓活动开展,取得显著成效。紧扣“全民健
身与奥运全运同行”主题,各级各类活动蓬勃开展,发挥了凝心聚力、激发群众干事
创业热情、加快推进富强文明和谐新莱芜建设的重要作用。精心组织市七运会、健身
月活动、迎奥运倒计时一周年健步行活动、十一运会倒计时两周年庆祝活动、全市首
届领导干部运动会等规模大、层次高、声势强、影响深的比赛活动,有力地带动了群
众性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迎奥运、办全运的浓厚氛围;层层宣传发动,因地
制宜地开展内容不一、形式多样的比赛和活动,形成市区乡(镇)村四级联动、城乡
机关企业学校互动的局面, 全市各类活动达1000多次,体育人口达45%以上,促进了
群众体育健身生活化、经常化。参加省农运会、职工运动会、少数民族运动会及健美、
轮滑、武术、健身秧歌等十几项单项群体项目的比赛,共获9个第一名、10个第二名、
9个第三名, 其中,第五届全省职工运动会、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属首次参加,农
运会上取得3枚金牌、 5枚银牌、5枚铜牌、团体总分第八名的优异成绩。积极承办全
省老年体协主席、秘书长联谊会暨钓鱼比赛、2007年雪野湖全国滑翔伞优秀选手赛、
济南-莱芜竞技麻将对抗赛等赛事,宣传了莱芜。
【市七运会取得圆满成功】 两年一度的市运会是全市最高水平的综合性体育盛会,
是对全市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一次大检阅。通过精心组织,市七运会取得圆满成功,
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设项科学。所设21个大项几乎包括了目前全市已开展的全
部竞技项目,而且也兼顾了部分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基础的像门球、棋类等群众
体育项目,把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进行有机融合。二是参与广泛。共有45个代表团、
2400多名运动员参加,比上届多11个代表团。三是组织严密。各项筹备工作准备充分、
有序进行。 自5月以来,先期进行了跆拳道、自行车、射击、围棋、中国象棋、武术
等20个项目的比赛, 9月28日开幕式后举行了田径比赛。特别是开幕式节俭、隆重、
热烈,市五大班子领导参加,莱芜职业技术学院2008名大学生奉献了一台以“团结拼
搏共创和谐” 为主题的大型文体表演,受到广泛好评。七运会共决出金牌614枚;莱
城区获团体总分和金牌总数第一名,钢城区、泰钢、莱城区分获老年组、成年组、少
年组团体总分和金牌总数第一名; 有9人9次打破9项市纪录,标志着莱芜体育运动水
平又有进一步的提高。
【第十一届全运会莱芜赛区筹备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第十一届全运会
项目承办工作作为一项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带有全局性的重要工作来抓,对筹备
工作进行统筹谋划。一是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市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任主任、44个市
直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莱芜赛区组委会。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多次
召开会议,研究十一运筹备方面的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自协调、解决
重大问题,为筹备工作的顺利进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二是精心制定完善工作方案。制
定《第十一届全运会莱芜赛区筹备工作总体方案》和《第十一届全运会莱芜赛区筹备
工作流程初步安排》,对筹备及竞赛组织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阶段性划分,细化各
部门在各重要节点的具体任务,对筹备工作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三是加快推进比
赛场馆和全民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对综合体育馆规划、设计、投资、建设等重大问题,
市委书记于建成、市长马平昌多次召开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和规划委员会工作会议,
进行专题研究,并就比赛场馆建设问题向十一运会组委会做出按期完成的承诺。市规
划局坚持高标准,认真抓好规划设计工作。市建委作为业主,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分
管领导靠上具体抓,围绕加快进度作了大量工作。市体育局、高新区、国土资源局积
极主动,按照各自分工,认真抓好立项、清障协调、供地等工作。市财政对建设资金
设立专户管理,及时拨付到位,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公安、发改、电力、水务等部
门都从各自职能出发,为体育馆的建设做出贡献。在抓好综合体育馆的同时,初步规
划了体育健身设施布局,启动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确定了滨河健身长廊等“一点三
线”工程。四是办全运的环境得到优化。通过开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
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联创”活动,城市环境得到优化;济莱、青莱高
速路的开通,使道路交通更加通畅便捷,提升了莱芜的区位优势;长勺路改造、凤凰
路南延、莱城大道、莱钢大道竣工通车,市区内多条道路贯通,使交通大为改观;积
极开展以“全民健身与全运奥运同行”为主题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城乡文
明牵手共建”、“爱心总动员”等系列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和浓厚的迎
全运氛围。
【体育彩票发行】 抓住新上玩法的有利时机,完善布局,促进网点自身建设;加大
培训指导和宣传推广力度,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支持健身工程,树立良好的公
益形象。 全年完成销售额2377万元, 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69%,提取市级体彩公益金
180余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体育事业发展。
(丁镇永)